结婚证词朗读,推荐几部悬疑的电影?
结婚证词朗读,推荐几部悬疑的电影?
二十部经典悬疑推理的电影:
1、《死路》美国/法国
2003年,导演让·巴普蒂斯特·安德烈/法布里斯·坎内帕,主演雷·怀斯等。一家人在圣诞前夕经历了一场恐怖遭遇。一条无法抵达的生还之路,一群心怀秘密的游魂。
2《穆赫兰道》美国
2001年,导演大卫·林奇,主演娜奥米·沃茨等。车祸导致失忆,去寻找答案和线索,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冒险。梦境与现实的混合。
3、《灵异第六感》美国
1999年,导演M·奈特·沙马兰,主演布鲁斯·威利斯等。一部典型的结局式影片。一个自称能看见鬼的男孩接受治疗的故事,影片意想不到的结局令观众大呼过瘾。
4、《孤儿怨》美国
2009年,导演佐米·希尔拉,主演伊莎贝尔·福尔曼等。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但是小女孩的巨大秘密几乎导致他们家破人亡。影片的结局很长时间你都不会忘记。
5、《12只猴子》美国
1996年,导演特瑞·吉列姆,主演布拉德·皮特等。世界遭遇病毒侵袭,剩余的人类只能在地下偷生。科学家们试图改变这一切。一个企图挽回灾难但是灾难还是发生了的悲惨故事。影片的结局把希望磨灭的干干净净,让观影者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6、《副作用》美国
2013年,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主演裘德·洛等。妻子服药后产生副作用,导致在两个男人之间陷入泥潭。这部影片在你看到五分之四时,还会为结局感到纠结。后半部分的阴谋太精彩了。
7、《阳光下的罪恶》
不愧是“侦探小说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前半交代人物,叙述各自的性格行为作风,还有最重要的人物关系。
命案发生后侦探波罗就开始审讯,平等对待每一个嫌疑人,实地探查后理出了线索,从推理上指认出凶手,在没有证据杀人犯要逃离时自己露出马脚,重要证据钻石也相应现身。
8、《东方快车谋杀案》
电影感很强,用长镜头带出众生相,用上帝视角的俯拍呈现谋杀案,用镜子叠影展现每个人物内心的隐秘。结尾“最后的晚餐”式构图,将12个人正义的复仇推向极致,也让波洛遭遇情与法的道德困境。这也是这次改编最为迷人之处,波洛一开始认为凡事只有对错,没有灰色地带,最后却将天平砝码放在道德情理一边
9、《嫌疑犯X的献身》
最冷静的一版,虽然神探的做派很漫画化,但故事和台词其实非常克制。堤真一和松雪泰子的表演准确而充满力量,最后的相对大哭直接过渡到波涛汹涌的沉尸现场,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10、《裂缝》英国
2009年,导演乔丹·斯科特,主演伊娃·格林等。寄宿女校内,青春期的孩子们,暴露出人性中的黑暗和暴力。虚荣的谎言,自私的欲望,妒忌的心理,人性深处的裂缝呼之欲出。
11.、《杀人回忆》主要讲述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韩国,正值民主化前夕,国内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起连环奸杀案,每一次都在雨夜,受害人多为年轻独身女性,死状凄惨。警官与凶手捉迷藏式追踪,却每一次都与其擦肩而过,满心以为最后定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最后却只能在晴光万好的秋天麦浪中与其有短暂的“相逢”,凶手很普通,普通到就像影片开头的一只蚱蜢进入广阔无际的麦浪中再也无处去寻。
12.《盲证》讲述了因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见习警察闵秀儿双眼失明,而在一次暴雨归家途中上了一个形迹可疑的陌生司机的车,因双目失明,她的其他感官更加敏锐,觉察出不对后在与司机推搡中撞到了一个路人,也正因此,她得以从中逃脱并向警方报案,与此同时,另外一名看似混混一般的青年也目睹了这场车祸,但两人的证词却大相径庭,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肇事逃逸事件,却没想到案件的背后藏着更大的秘密。中国翻拍的《我是证人》则更带有中国色彩。
13.《告白》这部日本电影题材独特,由几个主角的自我告白组成,影片开头便引出一所普通日本初中女教师的女儿被杀害于泳池之中,与人无仇无怨,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就这样被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警方将其定义为意外而女教师却在蛛丝马迹中发现了背后的杀人凶手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并选择展开报复,她双手并未沾染鲜血,但却让那些杀人凶手最终得到惩罚,也通过各个凶手的自白,让我们窥见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14.《看不见的客人》
一部无限反转、令人脑洞大开的烧脑悬疑片。
这是一部猜中结局但是猜不到过程的悬疑推理片。为什么这么说呢?电影开头没多久,很多人就料到男主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他想脱罪。但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即使观众知道结局,也会被剧情吸引,一直看下去,因为看这部电影就像在看一个逐步揭开的谜题,不知不觉跟着导演和编剧的思路,一起推理。
杀人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背后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支持,所以警方一直没有办法掌握他犯罪的证据。受害者的父母通过一次成功的伪装,在和男主在一番对话过程中,凭借缜密的逻辑和“套话”技巧,逐个击破男主曾经建立的完美不在场证明,最终拿下他犯罪的铁证。
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嫌疑人和受害者母亲的对话过程非常精彩,堪称一场完美的对弈。
15.《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一部
看似最柔弱的人,其实是最可怖的人。
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中第一部的案件推理逻辑最为缜密,悬疑剧情推进得节奏最好,第二部则为了迎合春节档偏重搞笑风。
故事围绕秦风和唐仁在泰国调查的一起离奇的凶杀案展开,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从一个案件的背后发现了更多的秘密,真实与谎言,被害与伤害,不到最后一刻,真相无法揭晓。然而电影看到结尾时,你会震惊于故事的真相。
这不电影营造的悬疑氛围很成功,在跟随镜头看故事发展的过程,的确有一种案件迷雾重重的感觉,导演和编剧把逻辑线铺设的完整,案件的完成度很高,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大的bug。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在于片尾,当所有谜团解开,张子枫在镜头前抬头一笑,让人脊背发凉。
16.《嫌疑人X的献身》日版
罪犯一定要严惩,爱也值得被尊重。
根据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
故事可以概括成两个天才之间的一场比试,因为罪犯和破案者都是天才般的人物,这场犯罪也被称为高智商犯罪:无法成立的犯罪证据,没有漏洞的不在场证明,那种锁定嫌疑人但是没办法掌握足够证据的感觉令人心痒痒。
故事也可以看成一场爱的救赎。母亲为了孩子不得已杀人是爱,男主为了可怜的母亲犯罪也是源于爱。在观看全片的过程中,男主的孤独感透过屏幕传递到每个观众的心中,影片中的母亲的确是他人生的光,男主最后被抓捕对他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脱。所以这部电影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往往不是精心严密的犯罪布局(虽然案件布局逻辑缜密),更多的是男主对于爱所付出的一切,他的行为不值得被提倡,但是他那份爱的初心,还是值得被尊重。
17.《爆裂无声》,是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屏的一部很火的电影,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谭卓主演,里面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太大的腕儿,但是却能把故事演得非常精彩,故事发生在偏僻的山村之中,张宝明是一名哑巴矿工,有一天在上班的张宝明被妻子叫回家,发现儿子失踪了,而随后张宝明的律师徐文杰的女儿也失踪了,孩子失踪到底是巧合,还是预谋呢?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一直猜不到凶手,也猜不到过程,而当你决定一个答案之后,下一秒可能就会被推翻,一直到最后一分钟的谜团揭开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18.《无人区》,这部电影的阵容可以说是拿奖的标配,宁浩导演,徐峥黄渤等人主演,也是探讨人性的优秀影片,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上线而损失惨重,不然真的可能会是一个票房奇迹呢。
故事主要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律师潘肖为了挣钱,而帮盗猎集团的老大打官司,而事后老大却拒绝付款,潘肖也遭到了老大的追杀,最后见到舞女后,律师潘潇决定痛改前非,与盗猎集团的老大决一死战。
19.《星际穿越》开辟新的道路
这部影片应该符合问主,主剧情的套路,讲的是一个男子迷失在平行空间的事情。近年来,科幻悬疑类型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而《星际穿越》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开拓了人们的固有思维,不再局限于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事情,而是把视角放在了宏观物理环境,并加以科幻的色彩。
20.《消失的子弹》中国剧中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大奇案,据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兵人被子弹所杀,事后竟然找不到子弹,对破疑难问题有自己方式的刘青云加上热血青年谢霆锋两人合作又会碰出多少火花呢
崔顺实狱中写回忆录?
“闺蜜干政丑闻”事件,2017年在韩国闹得沸沸扬扬,也是朴槿惠被弹劾下台的直接原因!如果只有萨德事件,没有“闺蜜干政丑闻”,朴槿惠可能现在还在总统位置上也不得而知!
崔顺实,“闺蜜干政丑闻”的主角!2016年10月,作为朴槿惠的亲信,崔顺实泄露演讲稿事件曝光。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两人均被逮捕!今年2月份,崔顺实被法院判处20年有期徒刑!而朴槿惠则更惨,即将被判30年有期徒刑!
现在,崔顺实准备在狱中写回忆录《我是谁》,对此,韩媒戏称:谁不认识你?还有媒体如此调侃:
崔顺实:我是谁?
朴槿惠:我算是认识你了!
个人觉得,崔顺实写回忆录,对朴槿惠已经造成不了多大影响了。毕竟检方近日公布了:世越号沉船事故发生时,朴槿惠在官邸睡大觉的消息。消息一出,外界一片哗然!韩国民众对朴槿惠更加不满,朴槿惠被判30年有期徒刑也即将成为事实了!无论她写朴槿惠的好,还是写朴槿惠的坏,都无所谓了!更何况,我觉得崔顺实是为了自己的名气,才写的回忆录!
历史上有哪些未破悬案?
1984年的香港,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在接连出现大角咀纵火案、宝生银行大劫案后,住在伊丽莎白大厦26楼A3室的林氏夫妇也感到隐隐的不安,连日来家里总能闻到令人作呕的异味。
他们找了钟点工,把家里全部都清理了一遍,味道还是没有散去。
3月30日傍晚,臭味再度袭来,林先生突然想到,源头不是从家里散发出来的,那一定是从外面。窗外的花槽?他来到窗户,向花槽探了过去,差点吐了!
源头终于找到了,但不是自家的花槽,而是隔壁A2室的花槽,不仅臭味难闻,上面还放着一条暗红色的毛巾,仔细一看,居然是血水。
夫妻俩马上打电话报警!
警察接到报案后,来到A2室。林先生说,A2室很久没人住了。果然,警察敲了很久的门都没有回应,只好去管理处拿备用钥匙。
打开门后,里面果然空无一人,看上去确实很久没有住人了,唯一令人疑惑的是,花槽新铺了一层厚厚的水泥。
警方立即封锁了现场,找了三个建筑工人来挖槽,在挖的过程中,臭味越来越浓,三个工人直接撂挑子不干了。这时候,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底下藏的是什么。
警方只好求助消防员。终于,在3月31日下午3点,盖在花槽上面厚厚的水泥板被撬开了,在水泥板的下面,是一层床单和被褥,掀开床单和被褥,是两具严重腐烂发臭的尸体。
这两具尸体后来被证实是新加坡富豪的两个儿子:谢顺发和谢顺成。凶手锁定了三个“印尼人”。
(左:谢顺发,右:谢顺成)知道了被害人的信息,也有凶手的影像,但这起震惊全港乃至新加坡的凶杀案,距今已经过去30多年了,仍然未破,成了一桩悬案,也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棘手的案件之一。
案件侦破的难点究竟在哪里?一、跨国作案,调查难度高
据A2女房东提供的信息,3月初她将房子租给一位自称是“印尼华侨”的男人Abdul,与他同住的还有两他“印尼人”。
伊莉莎白大厦的保安说,Abdul在3月20日离开大厦后就没有再出现过,而另外两个租客则在更早之前就消失了。
一开始,警方判断死者是除Abdul之外的另外两名“印尼人”,直到他们在敲开的水泥碎片里发现了一张名片,上面印着“福禄商品私人有限公司”的字样,经常,这个公司是新加坡的一个公司。
香港警方立刻与新加坡警方取得联络,经过指纹比对,才最终确定死者正是新加坡知名珠宝商谢美兴的32岁的大儿子谢顺发和28岁的三儿子谢顺成。
谢美兴于1953年创办了“百万金庄”,30多年开了7家分行。他有8个子女,其中最出众的就是谢顺发和谢顺成,两人不仅将百万金庄经营得有声有色,在1982年还开了家“福禄商品私人有限公司”,主要黄金期货买卖的生意,业务覆盖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死者是新加坡人,在香港遇害,凶手又自称印尼人,跨国案件的取证和调查一下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二、嫌犯的真实身份存疑,被害人家属却不回应
租客Abdul自称自己是“印尼华侨”,但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警方通过房东登记的租房信息进行调查,发现Abdul这个名字根本就是假的,连护照也是假的。或许,连国籍也有可能是假的。
这样也就完全找不到这个人的社会关系,具体住址,突破口只能从被害人的家人入手。
当时虽然还没有监控,但该大厦已经有闭路电视,从闭路电视可以看到,死者谢顺发和谢顺成两人都是自愿进入大厦的,没有人挟持或者逼迫。这就说明,死者与嫌犯一定是认识的。
但对此,被害人家属却不作任何回应。只说两人留港期间,身在新加坡的谢父曾经接到电话,说两兄弟被绑架了,还收到了一张两兄弟被绑在一起的照片。这件事情,在当地的报纸上也有登过。
谢父就汇了180万港币汇到香港谢顺成的账户,当时还没有银行卡,汇款需由本人去银行取钱,银行的记录也显示是谢顺成本人去领的。
香港入境处显示,谢氏兄弟在1983年11月到1984年2月有三次到港,最后一次是2月28日,但专案小组在查了2月28日新加坡来港的航空名单,并没有发现哥哥谢顺发的名字,弟弟谢顺成一个人却占了2个机位。对此,谢家也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三、新加坡警方态度不开放
为什么2月28日的航空名单没有哥哥的名字,弟弟一个人却占了两个机位?
新加坡警方作了这样的解释,他们认为弟弟谢顺成在2月28日这天独自来港,之后遭到了绑架。
绑匪向谢家开口要100万坡币的赎金,谢父担心儿子的安全,没有选择报警,就让哥哥谢顺发带了50万坡币到香港,没想到,两人都遇害。
但这个说法却被谢家否定了,真相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谢家和新加坡的说法并不一致,香港警方也无能为力。
四、死因存疑,是为财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警方掀开床单和床褥时,发现两具尸体的形态十分的诡异。两具尸体是叠着的,呈69式,即两具尸体的头和脚是搭在一起的。身体被多层白色的绷带围绕,裹尸的方法很像是回教的入殓方式。
移开尸体,下面除了一把染血的铁锤外,还有两道绿色的符咒,这让这件案子似乎带着某种宗教色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猜测说是因为两兄弟炒期货时,亏了2000多万,据说是被一个印尼人所骗,所以兄弟俩才会在1983年11月到1984年2月期间,频繁来香港,就是为了追得骗款,没想到却反遭勒索被害。
但不管怎样,也只是猜测而已,由于跨国作案、嫌犯身份无法确认、受害者家属不回应,新加坡当地警方态度不开放,使得这件案件30多年,仍然悬而未决。
如何看待官方公布山东鲍某某涉嫌性侵案调查结果及其被驱逐出境?
哈喽我是三颗猫饼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感觉,就像一部中国版的《八恶人》电影一样,所不同的,导演不是伟大的电影鬼才昆汀,而是来自一场跨国演员自编自导的丑剧:
热量值很高,没什么营养;社会反响很强烈,事情真相无聊透顶。
然鹅,剧本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导演的精心编剧,而在于观众的恶俗趣味,让我看到:中国剧本之所以没有国际市场,不在于演员、不在于导演,而在于观众的审美。
一、恶人一:鲍某某鲍某某是一个精英,留学米国,成功地入了米国国籍。
在感受米国超前的理念同时,也接受了“恋童”的不伦习俗。
本人没去过米国,也没恋童经历,更无高等学府的精英履历。
只是感觉到,凭借自己的海归背景、高管地位、金钱资本,在国内这么大张旗鼓地找寻“恋童”对象,有点下作。
难道当初“恋童”倾向也是被米国签证认同的一个前提吗?
如果是这样,我讨厌米国。
鲍某某把大陆、米国的法律知识都毫无保留地用到了“恋童”的爱好当中,可以说,“恋物细无声”:
从年龄的设置(法定年龄14岁以上),相处的取证(没有精神控制、没有侵犯幼女、没有人身自由控制、面对韩某某发难后的风险评估),都证明这是一个高智商、非常理性的“职业变态”。
我很难把这种人,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高知划上等号,这是学术的堕落、知识的没落、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倒退。
二、恶人二:韩某某韩某某,如果生活在春秋时代,我想应该很符合管仲先生的“选人用人”要求的:
有姿色(不然鲍某某不会对她动心)
有脑筋(诱导媒体的狂轰滥炸下,相关单位不得不提前和鲍某某撇清关系,最后单挑鲍某某)
有思想(卖肉赚的是小钱,诉讼赔偿才是名利双收)
有情怀(挣的是外国人的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推动了贸易顺差)
我很奇怪的是,义务教育怎么会教出这么“奇葩、独特、杀马特、阴毒”的学生呢?
作为一个女孩子,不自爱,选择和“老男人”过上“不伦不类”的生活,很光彩吗?
作为一个女青年,不想着自立更生,想着去“诈骗”,这种刀尖上跳舞的人生,很刺激吗?
作为一个女儿,不想着让父母过上安稳的日子,非要卷入着“世人皆知”的丑闻之中,很过瘾吗?
三、恶人三:韩某某的母亲不得不用中国有句古话来解释:“有其母必有其女”。
我相信,故事如果没有被媒体过度曝光,这件“狗血的事情”将会发酵的更加“七窍喷血”。
一个母亲,放任自己的女儿同一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老变态”相处了150天,怎么有一种“索多玛120天”的感觉呢?
没有看过“索多玛120天”的自行下载看一下,不说了。
一个母亲,自己走的就不是正道,利用女儿的年轻、美色去赚钱,这种家庭观、教育观本来就很“反传统”啊,自己亲生的女儿,怎么生生被教育成了老鸨和养女的故事了呢?
四、恶人四:流量媒体这件事情,其实在警方受理之后,作为媒体人,就应该等待警方的官宣,再进行评论。
媒体人,不是拿自己的操守去换钱,更不是拿自己的底线去博眼球,一件丑事被宣扬的人尽皆知,是社会认知的倒退和滑坡。
相信大家官宣之后,发现媒体依旧沉醉在“强奸犯罪、父母教育、男女关系、媒体发声”的嗨点之上,你们到底是“审丑”呢?还是你们本身就是这种“恶趣味”?
五、恶人五:给韩某某改年龄的民警这个给韩某某改年龄的民警,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恶人五。
没有你的这个“改年龄”事实,恐怕韩某某也钻不了这个空子,可能至今鲍某某还在“有心恋童童不来”。
这是一个“蝴蝶事件”的起点之一。
关于户籍民警,有件事情让我不得不提,这件事情就是“1997中国刑侦第一案”、“世界刑侦第三案”的“白宝山案件”。
白宝山本来就仇恨社会,在从监狱出来之后,回到北京当地要落户的时候,户籍民警各种理由不给落户,客观上造成了白宝山在北京、河北、新疆等地袭击军警,先后抢劫枪支3支,包括当时解放军最先进的制式武器81式自动步枪。打死军警和无辜群众15人,抢劫人民币140多万元。
“8·19”白宝山特大持枪抢劫案的作案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
后白宝山归案后,据他交代:“如果不是户籍民警为难他,不给他落户,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他根本不会如此丧心病狂”。
后来公安部内部专门发文:“严禁为难刑满释放人员落户”,当年的那个户籍民警也引咎辞职,后来还去看望过白宝山的母亲,表达内心的愧疚。
所以:为人民服务,真的、真的无小事。
六、恶人六:某事务所负责人可以肯定的说,某事务所负责人是一定了解鲍某某底细的,包括他什么时候获得米国国籍、什么时候获得律师资格的,甚至鲍某某的低俗趣味,他也应该知道。
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还会和鲍某某合伙开事务所?
是因为鲍某某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吗?
还是因为鲍某某“一颗赤子之心,已然跨越了国籍、爱好”?
我想最根本的是利益。
没有利益,鲍某某不会以此为支点,成为独立董事,成为高校顾问。
本身鲍某某就是一张利益蜘蛛网上的蜘蛛,只不过因为选择了白天觅食,被过早地曝光,在一天之内,这张利益网就和鲍某某撇清关系——鲍某某出局。
So,还敢说你们不知道鲍某某的底细吗?
不过是一场应急预案的有条不紊实施而已,丝毫、丝毫没有看到措手不及的痕迹,哎!
七、恶人七:韩某某男朋友韩某某的男朋友能排在恶人七,是因为他是不道德、不男人的。
为什么说不道德?韩某某和老男人鲍某某好了150天,他应该知情的。
相信每个男人,面对自己的异性伙伴,亲密接触时候,对任何同性的味道,都是非常警觉的,你能说他不知道?
我只能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吃软饭”的仔,估计这件事情曝光后,他也会以一个“受害者”人设,同韩某某友好分手了。
为什么说不男人?你若是真爱韩某某,就应该让那个她停止这个荒唐的举动。最起码,从韩某某要曝光这件事情的时候开始。
你们若是想成为一家人,就应该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但是,我分明看到这个小男人是OB一波,想吃波经验,要知道,这位外国友人可是来挣人民币、吃中国饭、说中国话、玩弄他女朋友的!
八、恶人八:每一个意犹未尽的吃瓜群众。今天这个瓜还没有吃饱的群众,我让你们吃个饱,但是请你们配合一下,穿上“恶俗”的粉丝装,带上“媚俗”的眼镜,挂着“低俗”的胸卡,这样,才能更完美地诠释——“当下吃瓜群众的真实审美”。
很失望吧,仅仅是个“恋童”实锤,没有强奸、没有嫖宿幼女、没有精神控制、没有母女通吃、没有情杀、没有血腥暴力、没有涉外交易、没有肉体虐待。
官宣最后一个“驱逐出境”,将一个“洋”律师礼送处境。
是不是很不过瘾?
仿佛让我想起了“笑贫不笑娼”,想起了“笑贫仇富”的国人们。
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什么对一个文明史二百余年不到的米国文化如此着迷?
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都是写给孩子们看的吗?
己身正,然后正人。
如是吃瓜,也请吃有机健康的瓜;便是吃瓜,也请摆好自己的吃相。不然,吃瓜者便是个笑话!
这个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机关算尽谋杀妻,哪知公安有神力”,许某利终将逃不过法律严惩。
7月25日上午十点,随着杭州市公安局在新闻媒体对来女士失踪案进展情况的通报,人们为关注案件而绷紧的神经稍稍有所缓解,案件基本水落石出,但由此我们悟到:无论犯罪分子多么狡诈,多么自持高明,用尽何种手段,最终也逃不出法网恢恢。
许某利因为家庭矛盾预谋杀害妻子,可谓机关算尽、手段残忍。整件案子中,他算好了杀人时间、杀人方法、毁尸手段、灭尸渠道、报案方式、应对策略、说谎内容、表情处理,预图诱导案件走向不了了之。
许某利7日5日凌晨将妻子杀害,分尸后投进化粪池;事后无事人一样,期间还打电话向其他亲戚询问来女士去向;7月6日20时才陪大女儿去报案,谎称走失;报案后秀恩爱装无辜装可怜,面对媒体采访镇定自若。冷血动物说的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人吧!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许某利大概从来不知道陈毅同志这句至理名言,他太低估公安警察的破案能力,尽管他杀人灭尸手段用尽其极,自认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最终还是“机关算尽谋杀妻,哪知公安有神力”,他无论如何也将逃不过法律严惩。
那些心术不正,总想挑战法律威严的破坏分子,此案奉劝君赶紧收手!
图片截自头条新闻@杭州公安 公布的案件视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