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结婚风俗(侄女结婚后第一年串亲习俗)
南方结婚风俗,侄女结婚后第一年串亲习俗?
1、给双方父母礼物
在第一年拜年的时候需要给父母亲戚拜年,首先要给双方父母准备一些礼物,比如说香烟、名酒、茶叶和首饰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亲戚要来串门,还要准备一些小礼物和压岁钱送给亲戚。
2、去哪一方过年
一般到了过年的时候,很多夫妻都会比较纠结,尤其是刚刚新婚的。一般是建议大年三十在一方过,晚上在另一方过。如果说距离比较远的话,那么就第一年回一方,第二年回另一方家里。如果说还是追求公平的话,那么就选择过年的是公婆和父母两家人一起到新人家里来过
福建泉州的婚嫁习俗是怎样的?
我是泉州的,看家庭,没有强硬要什么,双方商量。一般会有的是金子,桌钱(女婿桌,给几桌的钱可以商量),红包(闽南的风俗,结三戴(闽南话翻译不过来))。然后衣服钱(金额可以商量)。这些都是男方要给女方的。聘金跟嫁妆可以商量。现在娃不多,所以现在很多女方不收聘金,反给嫁妆,但是我不建议不收聘金,感觉老人家说的对,要让他付出才会觉得是辛苦娶回来的老婆,才会要珍惜。就像我们买东西一样这个比较贵,都会爱惜,这个不用钱的白送的,随便,坏了就坏了。
南北方都有哪些习俗?
我是北方人不了解南方,我们还是说说北方的过年习俗吧,我们重点说说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是最热闹的,万家团圆,大家积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走亲戚,但是我们这里不是谁都可以走亲戚,是很有讲究的,初一是走干娘家的,这一天大部分是看干爹干妈的其他基本没有走亲戚的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
我们老家初一基本没有走亲戚的都是去干娘家,其他人在家玩,满大街转着玩 ,初二开始正式走亲戚 但是这一天大部分是新娘回娘家的日子我们这里叫认门,就是新郎去丈母娘家认认门,所以我们这里俗称认门。
初三是鬼节,家里有老人去世没有过三周年的这天都来走亲戚,但是这一天如果不是其他原因绝对不能走亲戚,如果你家亲戚去世没有过三周年,初三这天你可以来走亲戚,不是这样的事哪里也不要去在家呆着。
初四开始进入走亲戚高峰期,初四一般是新郎带媳妇去姥姥家拜年,这天全家都去姥姥家,给姥姥,舅舅,妗子,表兄弟拜年,发毛巾,他们给钱,我们这里俗称拜姥娘。
我们这里走亲戚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所有是亲戚要走一遍 ,不管是远房亲戚,还是七大妗子八大姨,都得去,因为这些亲戚都是一年才去一次,如果春节不去基本以后没有什么来往了,所以春节这趟亲戚特别重要。
这就是我们北方的过年习俗,不知道你们家乡什么样,欢迎发表各自观点,谢谢大哥
今人举办的汉式婚礼仪式?
汉族先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汉族人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按照这个观点来说,婚礼应当在黄昏时举行。但现代社会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调整,因为我们所要传承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就像婚礼最初也叫做“昏礼”,只不过后来改了。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的老祖先也没有想象中的死搬硬套。凡事在特定的年代都是可以变通的。
做南方媳妇和北方媳妇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大了,南方人的风土人情跟北方人差别还是很大的,总体来说,女人嫁给南方人,家庭地位肯定比北方人低,权力也多数由夫家掌控,尤其是嫁给潮汕人,南方人经济条件也比北方人好,这个也是事实,当然不是绝对,饮食习俗也大不相同,气候环境也不一样,总体来说,南方比北方更适合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