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征婚,她们各自的人生际遇如何?

2023-09-11 17:14:05 41阅读

常州征婚,她们各自的人生际遇如何?

民国四大美女指的是"绝代佳人"陆小曼,“美女作家”林徽因,"金嗓子"周璇,"默片影星"阮玲玉。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四位美女也是命途多舛。

常州征婚,她们各自的人生际遇如何?

<陆小曼>

胡适曾称陆小曼为“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其才艺双全,又善交际,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交际花。而她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和徐志摩的爱恨情仇。

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是王赓,两人没有感情基础。再加上王庚忙于事业,与陆小曼聚少离多,所以,陆小曼对这桩婚事也是很不满意。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陆小曼认识了王赓的好朋友徐志摩。

徐志摩不顾朋友之情,先对陆小曼展开猛烈的追求。也许是日久生情,陆小曼爱上了风流诗人徐志摩。之后,陆小曼向王庚提出离婚,和徐志摩结婚。

对于两人的婚事,双方家人都很反对,可是两人依然选择了结婚。梁启超虽然打赢了在其婚礼上担任证婚人。但是,梁启超的“证婚词”完全是在“讽刺和批评”这对新婚夫妻。

婚后,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生活并不和谐。因为陆小曼过惯了“交际花”的生活,花钱大手大脚。没事,就打打牌,听听戏。更让徐志摩无法接受的是,陆小曼坚持留在上海,不随徐志摩去北京。也是因此,徐志摩为了挣钱养活陆小曼,要从南到北,不停奔波。为了省钱,徐志摩不舍得坐客机,而是托关系坐邮政飞机。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坐的飞机失事撞山了。陆小曼在忍受孤零零一人的寂寞时,还被指责是“红颜祸水”。

陆小曼后来(1938年)与翁瑞午同居,两人都吸食鸦片成瘾。胡适曾劝她断绝和翁瑞午的来往,被陆小曼委婉地拒绝。

<林薇因>

林薇因的主业是“建筑学”,但是,她对新诗也很感兴趣。所以,她也参加了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徐志摩曾给林薇因写了很多情诗,不过,两人并没有走到一起。

在1924年,她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赴美攻读建筑学。之后,就是日久生情的故事了,四年后,她同梁思成结婚。

在民国无休止的战乱中,两人的感情倒是非常和睦。

宠妻狂魔梁思成曾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妻子是别人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两人的婚后生活,可以说是夫唱妇随。民国四大美女,也只有林薇因的生活比较完美。

<周璇>

1920年,周璇出生于常州的书香门第,年幼时被抽大烟的舅舅顾仕佳偷偷拐骗到了金坛县的王家,改名为王小红。后来王家夫妻离婚,她又被送到了上海的一家周姓人家,更名周小红。

1931年 ,11岁的周小红进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因一曲《民族之光》深的赞赏,改名为周璇。1934年,周璇又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星比赛中活的名列第二名的成绩。之后,她开始进入影视。

此时,周璇也遇到了第一位爱人严华。不过,初恋并不懂得爱情,两人感情破裂,以周璇离家出走结束。两人在1941年7月23日正式签字离婚。

周璇是一个戏子,本来也算是“风尘女子”,婚姻不稳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后来,周璇和商人朱怀德的同居,并怀孕。可是,两人生活作风有问题,周璇登报宣布终止两人的同居生活。这么看来,周璇也是生活够开放的。

后来,周璇的生活更加放纵了。石挥、唐棣都曾是她的男人。按照大男子主义论断:一把锁能接受这么多钥匙,这把锁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且,周璇的个人生活在现代人看来,也是超前的。

<阮玲玉>

阮玲玉也是苦出身,她从小随母在张家做帮佣。1925年,16岁的阮玲玉被大她六岁的张家少爷张达民保养了。张达民这种公子哥,花钱如流水,肯定靠不住的。1927年,阮玲玉为了生路,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影视之路。

不过,此时张达民赖上了阮玲玉,在花光家产以后,张达民开始想法骗阮玲玉的积蓄。张达民对阮玲玉展开恐吓攻势,拿影星蝴蝶在法庭上被揭露隐私的事要挟阮玲玉。阮玲玉看到报纸上关于蝴蝶在法庭上被追问隐私问题的描述,深感恐惧。

张达民威胁阮玲玉:你十六岁就跟我上床的故事完全可以与它(胡蝶的情变风波)比个高下。

后来(1922年),阮玲玉傍上了茶界阔佬唐季珊,才短暂的摆脱了和张达民的同居关系。不过,这也是有条件的:“每月至多(给张达民)一百元为限,以二年为期”。

好景不长,唐季珊玩腻了,又抛弃了阮玲玉。而张达民又在1935年,以重婚罪把阮玲玉和唐季珊告上法庭。在花边报纸的狂轰乱炸下,阮玲玉选择了服毒自杀。

民国四大美女,也就林薇因的生活还算圆满。真是红颜多薄命啊。

(文|勇战王聊历史)

你有没有遇见过你看上眼的她或他?

作为在南京工作的单身狗来说,之前在南京,美女还是很多的,想看美女的话,南京有很多学校,南京的高校数量在全国也是排的上号的,不说前三吧,至少前五没问题。随便去一个非理工科的院校,都能看到很多美女!看帅哥就去理工科院校。

不想去学校看,那去新街口也可以,新街口地铁站,坐在那里,人来人往,绝对美女如云,帅哥如山,过眼云烟!

我不相信放眼望去这么多好看的人儿没有一个你看得上眼的!养眼的太多太多,关键是你是否敢勇敢向前搭讪呢?是否敢追求发展呢?

所以,月下老人希望做一个南京相亲征婚平台,包括头条号“月下老人牵姻缘”,微信群“南京2019遇见你”,都是希望广大单身狗能够更容易的搭讪,更容易建立连接,发展更多可能性!欢迎各位想相亲征婚的朋友一起交流!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穷困潦倒?

说起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故事,总是有人唏嘘不已,陆小曼其人,才华横溢是真,否则怎么会被诗人迎娶回家?但其与人同居多年的风流也是真。

陆小曼的身上有太多复杂述说不清的东西,比如她被身边好友恨了一辈子,比如郁达夫评论说她是:“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从名媛到烟客,再到画家,都是她的经历,也是时代给她的烙印。

写传记的作家冯远臣在书里写道:“她因为跟徐志摩的爱情被众人所熟知,因其个人的才情被理解和原谅。”

绝大多数人都仅仅知道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故事,而这故事里的女人并不是个好女人,却无人知晓她是颇有才气的画家。

都说画家未成名之前,大多都是穷困潦倒的,这未尝不是陆小曼潦倒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命运泛泛的一种说法。但其实陆小曼的幼年时期和青年时期都过得极为幸福,幼年时有家人的疼爱,青年时有徐志摩的爱。

可终究是一个人的福运总是有数的,上天给予了的困难和幸福都是相同的,终归会让一个享受过一切的人,在其他地方变得落魄穷困。

陆小曼的人生正是这样的写照。前半生幸福,后半生潦倒。

陆小曼晚年的穷困潦倒,未尝不跟她率性而为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也跟陆氏家族的兴盛衰亡息息相关。

1.陆小曼在家族由盛而衰的节点出生。

陆小曼的家族在晚清还处于最后的兴盛时期,父亲母亲都出身于大家族,可盛极而衰,这个宗族也随着晚清的覆灭,在乱世中逐渐凋零。

到了陆小曼这一辈,其母亲生育了9个孩子,陆小曼排名第五,可其他8个兄弟姊妹都先后在幼年和青年时期早亡,唯独剩下陆小曼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将所有心血和爱都给了陆小曼。

陆小曼的幼年,直至青春时期都生长在陆氏家族的最后繁盛里,良好的家庭氛围里,有父母为她遮风挡雨,她幼时能在上海读幼儿园,北京读女子中学,无一不说明她是被富养着长大的女孩。

陆小曼的性格聪慧,兼具上海人的精明浪漫和北京人的勇敢率真,但后天的经历却让她像是变了一个人,喜好奢华、挥金如土,孤高桀骜、美颜冷傲、慵懒颓废、吞云吐雾,所有这些词汇都在她身上汇聚。

民国时期,陆小曼一直就读在贵族名媛学校,一些西方传教士办的学校,这些学校出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名媛,如张爱玲、宋氏三姐妹等都是出自这些民国时期的贵族学校。

陆小曼的长相漂亮,因此在学校期间就有颇多男生献殷勤,这也让她变得骄纵起来,何况在学校学习的双语课程,更是为她今后的外交生涯增添了助力。

可以说陆小曼的家族给她前半生太多的助力,连工作都是设定好的外事路线,跟着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做兼职翻译和外事接待,这给她增长了许多名利场的见识,见多了奢华生活的她,又怎会不向往这种生活?

2.陆小曼的婚姻和爱情

陆小曼父母给她选定的婚姻,是国民党陆军中将王赓,同样是晚清官员家族出身,同时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和西点军校,可谓是青年俊杰一般,只不过家族衰落,变成了茕然一身的穷小子。但是王赓自己本身实力不俗,甚至还作为代表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巴黎和会。

陆小曼在父母的安排下,和王赓从订婚到结婚,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是一场牺牲彼此幸福,父母包办的政治联姻。

没有机会品尝爱情的滋味,他们就被绑定在一起,这也预示了后期婚姻的悲剧。

陆小曼才20岁,还对爱情有着浪漫的渴望,她还没准备好做一个官太太,而王赓27岁了,正值事业的高峰期,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将军,是严肃刻板不拘言笑的工作狂,是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少将,是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

这样的一位丈夫定然让陆小曼在婚姻里失意,因为她的成长环境和男人的志向不同,寂寞与孤独成为常态,闺怨也如野草一般生长。

两个人在婚姻中的状态逐渐让怨恨横生,感情也越加的疏离。经常出入社交场所的小曼和忙于工作的王赓好似生活在两条线上。

3.与徐志摩的相识相恋。

1923年新月社成立,徐志摩是诗社的主力,当时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放弃学业回国,继续追求林徽因,也邀请林徽因参加了诗社。

胡适和陆小曼熟识,自然也会引荐徐志摩,他们的结识,离不开泰戈尔来华讲学。徐志摩邀请老师泰戈尔出面,而陆小曼负责为泰戈尔64岁生日庆生,发放宣传演说的册子。

这是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初次相识,陆小曼也没想到舞台上演绎泰戈尔戏剧的男主角徐志摩会成为她一生的挚爱。

这时,林徽因将陪同梁思成一起去美国留学,也意味着徐志摩失恋了。

万念俱灰的徐志摩陪着泰戈尔在日本继续讲学,之后回国后继续新月社的各种活动,陆小曼作为新知识女性,也加入了新月社。

因着丈夫王赓和徐志摩都是梁启超的学生,两个人又一起排练戏剧,他们的关系也日渐亲密。

徐志摩的爱情花火被一起排练演戏的女人激起,而陆小曼也似乎忘记了她是有夫之妇,他们开始频繁约见,沉入爱河。

而丈夫王赓也因工作调动,将妻子托付给师兄照顾。

戏剧性的是,他并不知道师兄将送给他一顶绿帽子,他认为自己无法排解妻子的寂寞,就让才情四溢的好兄弟来帮忙,可却没想到一场托付让他失去妻子。

陆小曼心里的浪漫需要徐志摩这样浪漫的人去演绎。

1922年结婚,到1925年出轨,时年23岁的陆小曼,跟徐志摩已经暗自在一起。而且被周围熟悉的人知晓,比如胡适和凌叔华等人。

当谣言四起的时候,怕被王赓知晓后,出什么事情,徐志摩决定出国暂避。距离并未使两个人的感情淡漠,反而如烈火一般越燃越烈。

王赓也逐渐听闻妻子和师兄的事迹,他开始要求将陆小曼带到身边,陆小曼和王赓争吵一日剧烈,陆小曼因此住院,也将疼爱她的父母气病。

这场婚姻里,错的是陆小曼。父母一直劝说她放弃虚幻的爱情,回到现实,可陆小曼却恍若未闻,沉浸在虚幻的爱情里,一个写《小曼日记》,另一个写《爱眉小札》,描述彼此的思念和离开爱人的生活。

4.陆小曼离婚以及跟徐志摩结婚

在陆小曼为徐志摩在法国的种种吃醋和报复的时候,王赓发来最后的通牒,若是不愿意南下去上海团聚,心里另有所属,绝不阻拦。

陆小曼气不过这样冷硬的语气,连父母也给她下了通牒,要她尽快南下,陆小曼直接气晕了过去。

之后陆小曼以死逼迫父母,可离婚这种事情,在当时的传统家族里是种耻辱,父母几乎要给小曼跪下,最后只能陆小曼妥协。

此时徐志摩再次回国,两个人也因为三观的不同发生了一些摩擦。徐志摩主张精神上的富翁,陆小曼却需要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供养。

徐志摩也发现了陆小曼的一些问题,可爱情蒙蔽了他的眼睛,诗人需要诗意,而女人和美好是他永恒的追求。

此时徐志摩也邀请了一位画家,去说动陆小曼的父母同意与王赓商谈离婚事宜。

当然这场拉锯战,并非一开始就成功,直到陆小曼的父亲不再过问这件事,母女两人默认陆家同意离婚。

这时,王赓卷入了一场军火生意,被收监,这样的情况下,王赓只好同意与陆小曼离婚,并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说:“小曼这种人才,与我齐大非偶。”

陆小曼和王赓结束了4年的婚姻,上海的媒体也为此事热闹了一段时间,都认为这是“趁人之危”,还认为徐志摩没有文德,私德有亏。

离婚后,陆小曼却发现自己怀了王赓的孩子,于是瞒着前夫和徐志摩,陆小曼将孩子流掉了,由于医疗条件差,陆小曼也因此不能再生育,还影响夫妻生活。

1926年8月陆小曼和徐志摩订婚,徐志摩的父母没有参加。两人以所写的小札做了订婚信物,可谓极为浪漫。

同年10月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一众文坛的朋友们都来参加了婚礼,如梁启超、闻一多、梁实秋等人。

梁启超在结婚典礼上发言,直指徐志摩做人失败,学问不成,离婚再娶,用情不专。也叮嘱陆小曼恪遵妇道、检讨个性和行为。望他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

可以说梁启超看人是极准的,叮嘱的也都在以后一一应验。

如: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等。

梁启超带着训斥的话,也很真实地应和了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性格特质。

这场婚礼,是他们幸福的开始,也是他们不幸的开始。

5.婚后生活以及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晚年生活

婚后,他们曾度过一段幸福的日子,但生活的摩擦还是很快来临,陆小曼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让徐志摩的父母非常不喜,而且生活习惯上也有诸多不同。

更让人吃惊的是:陆小曼对生意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此时就显示出陆小曼和张幼仪的差别来,陆小曼还像个孩子一般不懂事,不知生活的艰难。

在矛盾之下,二老生气,就跑去北京跟干女儿张幼仪一起生活,这也让陆小曼更加气愤。

陆小曼的性格特质和成长经历,决定了她受不得别人的冷眼相待,可那是爱人的父母,如此在纠结和挣扎中,陆小曼就陷入了疾病缠身中。

1927年战争爆发,夫妻为躲避战乱奔走上海,频繁的搬家让两人疲惫不堪,成为难民,生活举步维艰。

在加上徐志摩没有收入,经济不独立,想要出国也做不到,在加上陆小曼身体不好,时常生病,日子过得非常煎熬。

随后徐志摩开始奔走,成立了一家书店,陆小曼也开始画画,身体也逐渐调理得有了起色,可随之而来的是陆小曼奢华的生活,这让徐志摩苦恼不已。

为了生活奔波,诗人的灵感逐渐枯竭,徐志摩陷入精神痛苦之中。两个人性格的差异和三观的不同,让婚姻和感情都变得晦暗起来。

更加上陆小曼的一些花边消息,更是让两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了调理身体,陆小曼迷上了大烟,也就是鸦片,且逐步陷入深渊。

为了陆小曼的庞大花销,徐志摩不得不借款度日,满足陆小曼。

而陆小曼的身边有个人叫端午,即是怂恿她抽鸦片的人,也是鞍前马后给她跑腿的人,不仅仅陪着陆小曼,给她治病,还倒贴钱给陆小曼花销,可以说将忠诚做到了极致。

徐志摩和端午都给陆小曼的消费埋单,陆小曼夹在两个男人中间,照旧活在潇洒里。在物质生活里,所有的浪漫都会消散。

陆小曼的性格,让她不会处理家庭关系,也不屑处理。她游走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对凡尘的事情却不愿操心。

为了迁就陆小曼,徐志摩去了北平工作,为了节省路费和时间,经常在上海和北平两地飞。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永远地走了。

得知消息,陆小曼晕厥,病倒,无力丈夫后事料理。委托端午和徐志摩的儿子处理。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失去经济来源,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外界都认为是她的奢华生活和烟民行为,让徐志摩疲于奔命。

徐志摩的勤勉养家和陆小曼的好吃懒做,极尽奢华,让日子变得艰难,徐家同一个月两场丧事,一场是徐母的,一场是徐志摩的。

人们自然会责怪陆小曼,而且陆小曼与翁端午的关系也让人诟病。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就成为了一个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徐志摩生前的两个女人都对她带点“恨意”,之后是对徐志摩遗稿的争夺,三个女人都跳了出来。

最后胡适将箱子交给了林徽因,可箱子里还有陆小曼的两本日记,而且林徽因拿到箱子后,说少了一本日记。

失去徐志摩后,陆小曼自然就过得特别困难,和徐家的不和,也让徐父不待见她,自然不会给予多少支援。

几个文人之间的信件里有些不可对对方言明的事情,夹杂着爱恨情仇,林徽因不想要大众知道她与徐志摩的信件,胡适不想叫陆小曼知道他劝徐志摩跟陆小曼离婚,最终徐志摩的遗稿四分五裂。

站在各自的立场,想要掐断过往的痕迹,或者留下什么,终归各自有想法,人生百相不过如此。

陆小曼之后一直在戒大烟,晚年不事生产,除了有部分画作收入,都是靠着翁端午支援,都步入晚年后,体弱多病,生活自然艰难。

可比起很多穷苦人民,其实陆小曼的晚年生活已经算的衣食无忧,何况新中国成立后,还给她行政16级的待遇。

最后,之所以娘家不相助,是因为她娘家没人了,她是陆家的独苗。

民国名人间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关系?

简单的说,如果仔细的刨一刨祖坟,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其实在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很多的名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由于“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在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所导致的。中国古代的“高门望族”因为其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优势出产名人的概率相对“寒门”要高出不少,两个“名门望族”之间的联姻,又将两个家族的名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出现了“名人”与“名人”做亲戚的现象。

下面土鳖君就给诸位看官盘几个,您绝对意想不到的名人关系。

壹丨“武林盟主”金庸的表兄妹们

金庸,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人之一。这位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作家,身后有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家族。民国军事家蒋百里将军是金大侠的同乡,娶了金庸的堂姑母查品珍为妻,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同时她还是著名导弹专家钱学森先生的夫人。现代诗人徐志摩也是金大侠的老乡,徐诗人的堂姑母徐禄老妇人就是金大侠的母亲,所以徐诗人是金大侠的表哥。

贰丨边城走出的民国总理以及他的文豪、画家晚辈

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的湘西小城凤凰,是一处人杰地灵的边远小城。在清朝末期这里曾出了一位“神童”熊希龄。这位熊神童,15岁时就考中了秀才,22岁时便考中了举人,年仅25就进士及第,光荣的加入了翰林院庶吉士的行列。甲午战争爆发以后,熊希龄投笔从戎,到湖广总督张之洞麾下担任两湖营务处总办,随后因参加百日维新被革职查办。辛亥革命之后,熊神童出山,担任了唐绍仪内阁的财政总长,第二年就任民国总理。1914年熊希龄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其诬陷从热河行宫偷窃国宝,而被迫辞职,随后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出资建设了香山慈幼院。熊总理家里最小的弟弟名叫熊燕龄,他的夫人有个娘家外甥就是名动天下的大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同时还有个娘家侄儿就是被称为“画坛老顽童”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所以说,沈从文与黄永玉还是比较亲近的姑表兄弟。

叁丨革命先驱林觉民的“国宝”级侄女

相信很多看官都读过那篇荡气回肠的《与妻书》,这篇动人心魄的散文,是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回国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途中,给妻子陈意映写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林觉民的绝笔之作。3天之后,黄花岗起义爆发,林觉民义无反顾,慷慨赴国,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福建福州人,中国同盟会早期先驱。是一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奇男儿”。林觉民就义之时年仅24岁,后被安葬在白云山南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

林觉民有一个堂兄名叫林长民,曾经留学过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之后一直在在政界厮混,最后做到了段祺瑞的司法总长。林觉民的女儿便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林徽因,他的儿女亲家便是更加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

值得一提的是,林觉民烈士就义之后,他的祖宅买给了一个叫谢銮恩的举人,谢举人的孙女就是女作家冰心先生。

肆丨清朝最后一个会元与他的“第一夫人”干妹子和将军女婿

谭延闿,两广总督谭钟麟之子,中国最后一科会试的会元,“湖湘三公子”之一,“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早年投身革命,曾出任过湖南省主席,两广督军,最后一路做到了国府主席和行政院长,被称为“民国第一完人”。

1920年,谭延闿被军阀赵恒惕从湖南赶到上海,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被陈炯明赶到上海的中山先生,随后谭延闿跟随中山先生身畔,担任广州政府的内政部长。

中山先生十分器重谭延闿,欲将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小姨子宋美龄介绍给丧偶的谭延闿为妻。但谭延闿以立下不在续弦之誓,就以认了宋老夫人为干妈,辞去了这桩美意。从此谭延闿成了宋美龄的干哥哥,干兄妹二人相处的还十分融洽。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成婚,谭延闿以介绍人的身份出席婚礼。

谭延闿的小女儿谭祥深得蒋介石夫妇喜爱,干姑妈宋美龄亲手把他许配给了当时还是青年军官的陈诚。

伍丨李中堂的作家曾外孙女

李鸿章,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淮军首领,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一等肃毅侯,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人称“李中堂”。李中堂的长女小名唤作“李菊耦”,她被李鸿章亲手许配给了自己的爱徒,时任左副都御史的清末清流派名臣张佩纶。张佩纶的儿子辈并没有多少名气,但孙子辈中却出了一位名动天下的女作家—张爱玲。

陆丨东方居里夫人、原子弹之母的大总统公爷爷

吴健雄,人称“东方的居里夫人”的世界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参与者,日本帝国主义的掘墓人。吴健雄女士的先生名叫袁家骝,也是一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的父亲袁克文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家、书法家、昆曲表演艺术家和作家,与张学良、溥侗、张伯驹并称为“民国四公子”。当然袁克文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袁世凯家的老二,也就是说吴健雄的公爷爷就是清末民初最牛的风云人物袁大脑袋。

柒丨清末民初最强关系网织造者—孙宝琦

孙宝琦,清末著名外交家,政治家,实业家。曾任清政府驻法、西、德、苏公使,顺天府尹,山东巡抚,袁世凯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国务总理。后任汉冶萍公司董事长,招商局董事会会长,中法大学董事长等。

孙宝琦共娶了5个太太,共生育了24个子女,就是靠这个庞大的子女队伍,孙宝琦给自己织就了一张涵盖整个民国上流社会的关系网。

大女儿孙用慧,嫁给了“中国实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家的败家子老四盛恩颐。

二女儿孙用智嫁给了庆亲王奕劻的五贝勒载抡,成为第一个加入满族宗室的汉人正福晋。

三女儿嫁给了大学士、总理衙门大臣王文韶的孙子。

四女儿孙用履嫁给了清宗室,礼部侍郎爱新觉罗•宝熙。

五女儿嫁给了袁世凯家的老七袁克齐。

七女儿孙用蕃是张爱玲的继母。

三儿子孙雷生,娶了冯国璋的三女儿冯家贤。

四子孙用岱娶了盛宣怀四弟盛善怀的独生女儿盛范颐。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点关注,不迷路。

用文字带您领略中华之美。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