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交友的故事,沈珍珠是李白的第几个徒弟?

2023-09-10 19:28:04 164阅读

李白交友的故事,沈珍珠是李白的第几个徒弟?

沈珍珠不是李白的徒弟。

沈珍珠,唐德宗生母,唐代宗为皇长孙及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后被其子追封为睿真皇后,沈姓,名字不详,吴兴人氏,官宦出身。

李白交友的故事,沈珍珠是李白的第几个徒弟?

开元末年,沈氏以良家子身份被选进东宫,太子李亨赏赐沈氏给当时的皇长孙李俶。742年,沈氏在东宫为15岁的皇长孙孙李俶生下皇长曾孙李适,即日后的唐德宗。755年,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出逃,广平王妃崔氏由于母家权势得以同玄宗出逃,而沈氏以及部分宗亲未能有幸随驾出逃。756年,李豫收复洛阳,于掖庭宫中见到沈氏,由于其收复北地重任在身,没有将沈氏迎回长安,遂李豫将沈氏安排在洛阳。然而洛阳再次陷落,沈氏从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李白与玉真公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李白与玉真公主的关系非常亲密,李白本身就是一个浪子,玉真公主又是一个多情的人,两个人当然有很多故事。玉真公主算得上是唐朝公主中的一个另类了。唐朝的公主有很多自愿出家为道,玉真公主也不例外。但是很多公主出家几年之后就又回来享福了,就比如最早出家的太平公主。而玉真公主则是一生居住在道观。虽然出家,但是她的情感生活也是非常的丰富,同时期跟她有过交往的男人就有李白、王维、高适等人。(全文图片来自网络)玉真仙人词———李白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开元17年,李白与玉真公主初次见面写下了这首诗。

诗仙李白不愧是情种,上来就夸玉真公主是仙人,还用“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王母相逢”这些词来夸她,简直就是把她比作了九天玄女下凡,讨她的欢心。

开元17年,大诗人王维也在长安,与玉真公主的关系也是非常的亲密,所以李白遇到了王维这个情敌。这也是为什么两个人都是大诗人却老死不相往来。

玉真与李白的故事

刚开始李白居住在玉真公主的别管中很多天,但公主好像对李白并不感冒,因此二人见不了几次面。李白自觉无趣,发了点儿牢骚,写了两首诗就走了。

玉真公主对李白并不是完全没有情谊,天宝年间李白被宣入京,正是玉真公主的推荐。就这样,李白成为了翰林院学士。但是因为里外天生豪放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朝中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最后,唐玄宗把他赐金放还。

玉真公主不同意,对她的哥哥玄宗赌气说:“那将我的公主名号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财,也都去掉。”唐玄宗刚开始不同意,但是拗不过玉真公主,最后她还是散去了钱财,除去了公主的名号,前去安徽宣城修道。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这两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都是李白所作,背后有很有趣的故事。

敬亭山就在安徽,而玉真公主后来也是在敬亭山上修道。李白对着敬亭山,终日心驰神往。为什么李白会“相看两不厌”?因为玉真公主就在那儿。为什么“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难道真的只是写给朋友的吗?那为何又是在敬亭山呢?

后来,玉真公主去世,葬于敬亭山,李白也在同一年死在了敬亭山下的当涂县。

飞在青云端是谁写的?

诗仙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人生碰到过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1、李白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

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但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够为权贵所容,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2、李白中年

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3、李白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当县令的李阳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

4、李白作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拓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是什么居士?

青莲居士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