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交友,究竟来自哪里?
珲春交友,究竟来自哪里?
商周时期,东北地区有四大族系:肃慎、古商族、秽貊、东胡。
肃慎居于北,现黑龙江及以北地区;
古商族即汉族,居于南,现辽宁一带,因这一带为辽东平原,地势平坦,一直为中原王朝直属。
秽貊,又名濊貊,居于中偏东,现吉林一带。
东胡居于西,现内蒙一带。
这四族于东北地区经常迁徙、混居、融合,而且经常变换族名,所以现代人很容易混淆,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脉络可循的。
我们按朝代变更的时间线来看一下东北地区民族的变更。
秦、西汉时期: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秽貊有三个分支,一支建立扶余国,位于吉林一带;一支沃沮,游走于朝鲜半岛和吉林交界一带,被扶余国分隔为北沃沮、南沃沮;一支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东濊国。
肃慎安静的居于黑龙江及以北地区。
东汉至三国时期:
鲜卑一族崛起,击败匈奴占据蒙古高原,现内蒙古、外蒙古一带。
乌桓部被张辽灭了,余下族人融入汉人和鲜卑。
扶余国人高朱蒙在扶余南部建立高句丽国。
肃慎更名为挹娄。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的一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由拓跋珪建立北魏,另一支与匈奴融合成为柔然,称霸蒙古高原。
还有一支宇文鲜卑部在东北地区以兴安岭为界,北方称为失韦、南方称为契丹。
挹娄在两晋时改回肃慎,又在南北朝时期和沃沮北边一部融合更名为勿吉,并入侵扶余国。当然,这不是他们喜欢改ID玩,而是别人对他们部族的称呼改变而已。
高句丽野蛮扩张,向北灭扶余,向东灭沃沮南边一部,向南灭东濊、向西占据辽东半岛。
隋朝时期:
北魏重创柔然后,匈奴的一支在阿尔泰山下崛起,建立突厥,并一举灭掉柔然。
北魏随后分裂被北齐、北周取代,自此鲜卑两大分支被灭、被融合。
失韦改ID为室韦,和契丹一起猥琐发育。
勿吉再次改ID为靺羯。
高句丽坚挺的活着,隋朝三征高句丽都以惨败收场,顺便导致隋朝灭亡。
唐朝时期: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多民族融合国家,面对强大的唐朝,契丹选择接受唐朝册封,继续猥琐发育。
高句丽被唐灭国。
突厥被唐灭国。
室韦继续猥琐发育。
靺羯分为白山靺鞨、黑水靺鞨、粟末靺鞨等七部,最南部的粟末靺鞨归附唐朝,受封渤海郡王,以渤海国为封国。
五代十国时期:
失去大唐的压制,契丹终于等来机会崛起,出了个牛人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契丹灭渤海国。
室韦与柔然、突厥人融合,形成了达旦(鞑靼),占据蒙古高原。
北宋时期:
鞑靼人臣服契丹。
黑水靺鞨臣服契丹,契丹给靺鞨改名为女真,入辽籍的为熟女真,不入辽籍的为生女真。
契丹完成北部地区大一统。
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
南宋时期:
完颜部女真出了位大神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灭辽契丹,灭北宋。
失去契丹管制的鞑靼乞颜部也出了位大神成吉思汗,属于柔然一系的后代。
成吉思汗逐渐完成了鞑靼各部的一统,形成蒙古族。此时的蒙古族主要是柔然、室韦、突厥的后裔。
元朝时期:
蒙古灭金、灭南宋。
明朝时期:
明军击败蒙元,蒙古退回蒙古高原,明朝称蒙古为鞑靼。
明朝完成东北地区大一统,建立奴儿干都司,设立300多个卫所,由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各部落首领任卫指挥使,实行区域自治。
女真部分裂为三部:东海女真(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其中建州女真靠近辽东平原。
建州女真又分左卫和右卫,均由爱新觉罗家族担任指挥使。
万历年间,右卫指挥使造反,辽东总兵李成梁带兵平乱,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觉昌安带儿子去帮着劝降,被李成梁部下误杀,觉昌安的孙子努尔哈赤接任指挥使并起兵反明。
努儿哈赤建立后金,并一统女真各部。
爱新觉罗.皇太极建立清朝,改女真为满洲族,简称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