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交友,你最穷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岳阳交友,你最穷的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我最穷的时候,为了100元,竟然被客人拿酒浇在头上,还强迫我喝了10瓶啤酒。
我在15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我跟着父亲生活,因为父亲的工作要经常出差,所以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生活,自己做饭,每个月父亲除了会给我寄来500的生活费,不会和我有多余的联系。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没人管,我的心态出现了问题,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到了后面越来越不想学习了,告诉父亲我不想念书以后,父亲就破口大骂。我再也不敢提这个事了。
在我16岁那年,父亲再婚了,后妈才28岁,刚开始父亲和后妈还对我挺好,直到一年后,他们生了孩子,对我的态度大转变。
我每天下学后,回了家准备写作业,后妈却让我洗尿布,洗完又让我做饭,然后还得洗碗,每次干完家务活,都已经10点多了,这时候我才能写作业,经常写到半夜1点多。这些委屈,我也不敢和父亲说,我怕父亲又骂我偷懒,不想干活。
由于经常熬夜,我白天上课很瞌睡,导致成绩在班里垫底了。父亲却知道后,对我只有骂。我心里的委屈也不搞说。
生了小弟弟后,父亲还是经常的出差,家里只有我和后妈在。
有一天晚上10点多,我洗了碗,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后妈又让我看着弟弟,她要去洗澡。我拿着玩具逗弟弟玩,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弟弟突然哭个不停,也许是看见妈妈不在。
我叫后妈快点洗,弟弟在哭。由于洗澡水流声,后妈没有听到我叫她。于是我走到浴室门口,准备敲门告诉她。
没想到就是这么巧,我刚走到浴室门口,后妈就开门出来了,由于浴室门是磨砂玻璃的,后妈以为我在偷看她洗澡,二话不说,就给了我一个耳光,我直接被打蒙了,我给她解释她怎么也不听,还给父亲打了一通电话告状。
等她挂了电话,我赶紧给父亲打电话解释,没想到父亲一接电话,就破口大骂。说我不好好学习,竟然做出这么不道德的事,说我和我妈一个德行。
那一夜,我的心太委屈了,一晚上没有睡着,哭了一夜。
有一段时间,父亲在家没有出差,我总算是不用做饭洗碗了。每天一回家就躲在我的卧室里面。
有一天,父亲和后妈去医院复查,因为医院就在我家附近,1个小时差不多就能回来,让我看一会弟弟,我怕被挨骂,所以一直盯着弟弟,生怕弟弟有什么事。
可是就是这么不巧,他们走了一会。弟弟就哭个不停。我抱起弟弟一直哄他,还是不行,我就给弟弟冲了奶粉喝。由于没有掌握好水温,有点烫,弟弟喝了以后哭的更厉害了,可是我当时不知道是水温的原因。
正好这时候父亲和后妈回来了,看着弟弟哭成那样,后妈心疼的哭了,一拿起奶瓶,就骂我,说我专门用热水冲奶粉烫着弟弟了,还说我是因为吃弟弟的醋。
那一刻,我百口难辩,我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父亲,希望他能理解我不是为了和弟弟争夺关心,结果父亲看都不看我一眼,说以后再这样对弟弟,就让我走人找我妈去。
我当时真的对这个家庭失望到底了。想了一晚上,我决定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的日子第二天,我给家里留了一个纸条,带着300元就离家出走了,那一年我18岁。去了母亲所在的那个城市,我没有母亲的联系方式,只能慢慢寻找母亲。所有只能暂时找个管吃管住的工作。
连续几天,我一直在公园的躺椅上睡,饿了就买个馒头吃,舍不得买其他东西。
一天晚上走在大街上,我看到街边有个烧烤摊,写着招工的牌子,问了老板,说管吃管住,每天晚上来烧烤摊帮忙,一个月工资800元。
第二天我就开始上班了。下午的时候,我穿羊肉串,晚上给客人点菜,收拾桌子。一般都要忙到半夜2点多,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太累了。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生存,我只能继续工作。
有一天晚上,客人点了50串羊肉串,说不要放辣椒,由于好几桌客人在叫我,忘了在菜单标注不放辣椒,结果老板考好羊肉串放了辣椒,客人直接生气了,说让重新烤50串。老板知道我犯错了,也很生气,说这50串只有让我承担了,才愿意重新烤50串。
我当时没有办法,客人和老板都生气,这50串就是100元,急的我快哭了,这桌客人喝了不少酒,也许是喝醉了他们拿我开玩笑,告诉我,如果我能连续喝10瓶啤酒,就替我把这50串的钱买单。
我以前没喝过啤酒,为了100元,我强忍着泪水,喝了足足10几分钟,才把10瓶啤酒喝完,客人看见我喝完了,心里不爽,拿起一瓶酒浇在了我头上,扔下100元就走了。
我拿着100元给了老板,跑到路边不停的呕吐,后来酒劲上头了,我直接躺在路边睡着了。
第二天来上班,老板叫我走人,由于昨晚我醉倒以后,耽误了工作,老板直接辞退了我。
我再次流浪到了公园躺椅上。
之后我又找了几份工作,由于没有社会经验,吃了很多亏,钱没挣下,还把300元也花完了。这下我彻底要饿肚子了。
饿了好几天,实在扛不住了,我开始了我的乞讨生活,每天蹲在繁华路段,靠别人的施舍度过每天。
终见光明18岁的我,成日乞讨,活成了50岁的样子。
自从我离家出走后,父亲找过几天,后来就没有找我了。我家亲戚知道了以后,托人联系上了我母亲。母亲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找我。
虽然父母当时离婚,是因为母亲的出轨。我还痛恨过母亲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此刻的我,真的好想妈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我在墙上发现了母亲贴的寻人启事,上面有母亲的联系方式,我犹豫了好久,借了一位好心人的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一接通,听到母亲的声音,我直接哭了。母亲找到我,紧紧的抱住了我。我们哭了好久。
后来。母亲帮我租了房子,把我安排到她朋友的公司上班,每月给我一点生活费,经常过来看我。
由于母亲现在也有了新的家庭,我明白我不能打扰到她的家庭,母亲这样做,我已经很感激她了。
我发誓我要坚强的挺过难关,因为我明白没钱的日子有多难,我不能长期靠母亲,她有她的孩子,有她的家庭,有她的生活,我不能拖累她,影响她的家庭。
写在最后这就是一个18岁少年所经历的生活,没钱的生活就这样度过来了。我觉得我不能再依靠任何人了,我要为自己负责,我要坚强的活下去,我不想再过没钱的日子了。
加油吧少年!
现在发现没有一个真朋友?
现在的社会就这样,当你没有钱没有地位时,很难有朋友,有钱后可能朋友也就多了,但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也不会多。所以珍惜身边的人和朋友,且行且珍惜
你都听过哪些搞笑的方言?
这些图片是我自己收集起来的,看了之后我真的喷出来了,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自己身边所有人讲的都是普通话所以听到普通话以外的方言时真的觉得好有意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呐!
为什么有人为他承担路费?
靠吃软饭!李白出川远游,第一年就花了30万。游山玩水,顺带谈恋爱,娶了两个宰相孙女。炒皇帝鱿鱼,还拿了一大笔遣散费。
少年李白,挥金如土;中年李白,低眉逢迎;老年李白,流离失所。这个横霸语文课本的男人,了解他之后,一定颠覆你的认知。01辞亲远游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从小就聪颖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凭借着天赋与后天的努力,李白十四岁就开始写诗,并且很快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但是,相比于做个文人,李白似乎更喜欢剑客这个职业。在遍览诸子百家后,李白熟知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英雄典故,他佩服于这些侠客的豪迈,更对他们仗剑走天涯的生活心向往之。因此,在读书之余,李白更是勤学骑射剑法,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做一名壮志凌云的侠客。从李白青年时期的“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到42岁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再到流放时的“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始终剑不离身,侠义无二。李白15岁的时候,已经作诗多首,然而于仕途一事,终究是不得法门。《唐六典》规定:来刑家之子,工商类殊不预。李白对于自己商人之子的身份应当是不满的。在李白一生的作品中,很少提及家人与父亲,即便有,也是寥寥数语。虽然科举上没有希望,但是雄厚的经济基础,给李白指明了另外一条道路,举荐。李白的家庭,给了他挥金如土的基础,入仕,成为他一掷千金的动机。公元720年,李白时年19岁,当时的吏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刺史,李白听说苏颋喜欢提拔年轻人,于是带着自己的多篇诗作,前往成都自荐。苏颋看罢李白的诗作后,赞道: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然而,苏颋虽然对李白大加赞赏,却没有要举荐他的想法,李白只能悻悻而归。回家途中,李白从成都出发,一路游览,到了峨眉山,登高远望,随后行至渝州。此时的李白,还是想为自己的理想寻一条出路,于是去拜见了渝州太守李邕。但是,李白的高谈阔论、不拘礼节,让李邕十分不满,不愿接待,对于受到的冷遇,李白也回赠了一首《上李邕》,借此讥讽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后生可畏,莫欺少年穷!然而,李白的桀骜不驯与商贾之子的身份,让许多士大夫不愿接纳他。虽然千金傍身,可仍然打不开通往仕途的大门。李白稍有苦闷,在川蜀地区寻不到出路,唯有回家苦读。23岁时,长期啃老的李白终于按耐不住了,他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先是在四川境内游历,先后去了成都、峨眉再到渝州,最后出川。公元725年秋天,李白腰悬宝剑,手牵白马,来到荆门渡口,与家人告别后,离开了四川。临别前,他写下《渡荆门送别》,以表对家乡的不舍。然而,这一走,李白再未能回到故乡江油。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是李白的第一阶段,虽然无缘科举,想以金钱拓展人脉得到举荐也没有成功,但此时的李白还未放下心中理想,他出川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游览天下名胜,丰富见识,二是结交权贵,寻找新的出路,而结交权贵靠的就是钱。02两入长安李白出川后,一路从湖北到安徽,过了芜湖后,来到了金陵(今江苏南京)。金陵繁华胜地,长干里更是文人墨客的汇聚地,在这里李白结交诗友,把酒言欢,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在这里,他看尽金陵繁华,听妇人娓娓道来与丈夫两小无猜的爱情,两地相处的离愁,他信手写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之后,他又游览了苏州,杭州,绍兴,写下多篇怀古惜今的诗篇。这一年的时间,李白每到一个地方,不仅会看遍山河,也会去拜会当地的王公贵族,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更让李白忧心的是,带出来的30万都花光了!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李白的钱,不仅用来结交诗友,更多的是用来接济朋友了。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花费巨大,饶是李白的家族再有钱,也没办法填李白这个无底洞。况且,据推测,李白的父亲儿子众多,李白排行十二,并非长子,也非独子,无法全然获得家族的支持。公元726年秋天,26岁的李白行至扬州,穷困潦倒,前途未卜,终于病倒了。望着窗外的明月,李白的思乡之情油然而起,遂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在极度低迷的时候,总会想起家乡,想起故土,李白也不例外,然而,仗剑走天涯的梦想他不想放弃。同年秋天,修养好身体的李白,再次上路了!这次,他北游汝州(今河南临汝),西游湖北安陆,路过襄阳鹿门山的时候,他听说孟浩然隐居在此,于是上门拜访。孟浩然虽与李白相差12岁,但两人无话不谈,很快成了忘年交。于是,孟浩然邀请李白同去湖北武昌,游玩一个多月后,孟浩然决定前往扬州,临别之际,李白赋诗一首,送别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段日子里,李白经由孟浩然和道士胡紫阳的撮合,入赘到了湖北安陆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家里,取了许圉师的孙女,此后在安陆生活了十年,并育有一子一女。虽然许家已经家道中落,但是就社会地位来说,还是要高于李白的商贾身份的。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白靠着许家有了几年的安稳时光。婚后不久,唐玄宗诏令天下,海选人才,只要是有文才的,都可以到长安自荐。这对“已经书剑许明时”的李白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公元730年,30岁的李白第一次踏进了长安。到了长安,李白先去拜见了素来爱才的右丞相张说,但是不巧,张说正卧病在床,于是令其二儿子前去考察李白。但是,李白在长安等了数月,从夏天等到秋天,也没有等到张家二公子。李白抱憾离开长安,回到安陆。仕途的不顺的打击,让李白选择了归隐田园,修身养性。没多久,胡紫阳的徒弟元丹丘再次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在终南山修道,可以代为引荐。为此,李白也是做足了功课,写下一首《玉真仙人词》送与公主。然而,在终南山一连呆了几日,李白都没有等到玉真公主的回应,失望下山,回到安陆,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公元734年,33岁的李白前往襄阳游览古迹,听说襄州刺史韩朝宗爱才惜才,喜欢提拔年轻人,于是李白给韩朝宗写了一封求职信——《与韩荆州书》。在这封信中,李白诉说了自己对韩朝宗的仰慕之情,也极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但是,韩朝宗认为李白内心桀骜不驯,太过直率,不适合官场,于是拒绝了李白的请求。公元735年,李白鼓起勇气,再入长安,想要求得一个职位。他找到了在终南山结识的玉真公主卫队长张垍,通过张垍再次向玉真公主自荐。巧合的是,此时恰逢唐玄宗在郊外游猎,李白为了讨好唐玄宗,写下了《大猎赋》,歌颂唐玄宗治理下的大唐,繁华盛世,远胜前朝。但是,李白再一次失望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数十年间,功业未成,李白不禁感叹,人生道路如此艰难,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里?但是无论有多困难,终有一天会扬帆起航,远渡沧海。这是李白的第二阶段,数次自荐,李白都没能谋求到一个职位。在这个过程中,许氏无疑是站在李白背后的女人。两入长安,结交权贵,这些都需要钱来维系,而这都来自于许氏和她的家族。小时候,我们读起李白的诗,老师常说李白是豁达、豪放、惬意的,这是被神化的李白。现在细细读来,我们都忽视了,李白是一个人,他是有血有肉,立体的有感情的人,我们不能忽略他的忧愁、失望乃至自甘堕落。我们后世眼中的李白,总是少了些生活的细节。03赐金放还旅居长安的李白,认识了贺知章。贺知章比李白大了40岁,但是对李白的才名早有耳闻。初次见到李白,他就赞叹道:“我以前读过你写的《乌栖曲》,我以为这样的好诗,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写出来,没想到一见到你,果真是神仙下凡。”谪仙之名,由此而来!贺知章欣赏李白的才华,并许诺,一定会向唐玄宗举荐李白。这一次,李白怀着无比惬意轻松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公元736年,李白回到安陆,静候佳音,着实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公元739年,李白前往湖南岳阳,结识了同样仕途不顺,郁郁寡欢的王昌龄。正当两人把酒言欢之际,一封家书传来。妻子病重!李白赶往安陆,无奈许氏已无力回天,没多久就撒手人寰。李白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伤心地,移居到山东生活。李白移居山东,本意是为了求亲靠友,这个时期,李白的家族也给予了少量的支持。公元742年秋天,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唐玄宗看过了李白的诗作后,召见了李白。此时,距离李白第一次推荐自己,已经过去了22年。41岁,李白第一次踏入他梦寐以求的皇宫,唐玄宗降辇步迎,七宝床赐食于前,亲自调羹给李白喝,这是莫大的殊荣。席间,唐玄宗询问李白对于当今时事的看法,李白直抒胸臆,对答如流,唐玄宗十分满意,给了李白翰林供奉的职位,虽然成了老板的御用诗人,但是能进入仕途实属不易。此后,李白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只要唐玄宗新作了曲,必要召李白前去填词。这是李白最春风得意的时期,李白认为,自己一定会平步青云,然而现实总是不会如预期那般。一日,园中牡丹盛开,唐玄宗携杨贵妃游幸,命李白写诗助兴。李白正喝得醉意朦胧,随即提笔,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挥毫泼墨写下《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杨贵妃读罢,惊叹不已。然而,李白恃才傲物的个性,始终与官场格格不入,对权贵的藐视可见一斑,他着实是得罪了唐玄宗身边的红人——杨国忠和高力士。公元743年,杨国忠与高力士向杨贵妃进言,称李白所写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是将杨贵妃比作了一代妖后赵飞燕。杨贵妃大怒,唐玄宗也因此疏远了李白。自此,李白在朝廷的位置越发尴尬,有感于自己升迁无望,他写下了《蜀道难》,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人生感叹。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告老还乡,一个月后,李白也向唐玄宗提交了辞呈,唐玄宗没有挽留,对李白赐金放还。这笔钱的数目应该不小,这也支撑了李白往后再度游览天下的日子。离开长安后,李白孤身上路,留宿客栈时,有感于自己官场的无奈与凄苦,写下《月下独酌》四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第三个阶段,李白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帝王宠爱,又因为桀骜不驯的性格,为官场所不容,最终拿了一大笔遣散费,依旧过起了仗剑天涯的日子。按理说,此时的李白已经经历过了官场的黑暗,主动离职,已经对仕途不抱希望了。但是他看似洒脱,其实仍深陷其中,不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流放夜郎了。04流放夜郎43岁,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出了长安行至洛阳,遇到了杜甫,两人虽然相差11岁,但是神交已久,相见恨晚,相约下一次在商丘会面。同年秋天,两人如约而至,来到商丘。在这里,他们遇到了41岁的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一起游览了名胜古迹。他们相约在古吹台赋诗,琴声悠扬,杜甫与高适都陷入了沉思,只有李白还自斟自饮,醉意朦胧。不一会,杜甫与高适已写成诗作,此时李白才醉眼惺忪拿起笔,踉跄走到白墙前。此时,琴声激昂,如战鼓般落下,李白顿时胸起狂澜,笔酣墨饱,一气呵成,写下了《梁园吟》。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轻声戛然而止,李白也酣畅收笔,杜甫与高适读罢,只觉酣畅淋漓,拍手称赞。黄昏时分,三人尽兴离去,一位姑娘带着丫鬟行至此处,见墙上诗句,不觉低吟出声,只觉诗意磅礴,笔法遒劲,姑娘心中暗叹。梁园的僧人见白墙上被涂抹一黑,十分生气,正欲清理,姑娘回过神来,惊呼道:“休要动手。”僧人见状,面露难色道:“宗对象,这污渍不清,恐生不妥。”宗对象随即说道:“这面墙我买了,你要妥善保护,我马上派人送来一千两银子。”僧人听罢,不禁目瞪口呆,而后宗对象千金买壁的美谈不胫而走,飞快地传遍了古城,这位千金买壁的宗对象便是宗楚客的孙女。李白听说后,心下思量,居然有人如此倾慕自己,于是主动找到了宗氏,成就了自己得第二段良缘。宗氏虽然是宰相孙女,可是爷爷早已倒台,然她仍能豪掷千金买壁,可见其家资丰厚,自此,李白又有了游山玩水的资本。公元753年,李白到嵩山会友,登高远望,一时间,仕途的不顺,遭人诬陷,官场排挤的苦闷一涌而上,他大声放歌,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杯酒间,他唱出了潇洒豪迈,大开大合的巅峰之作《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此时的李白,看似豁达惬意,实则是借酒消愁,壮志未酬的满腔激愤有感而发。将李白的失意与苦闷融入进去之后,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李白。这首诗流传了千百年,气吞山河,气势磅礴,诵读者无不叹服。公元754年,汪伦听闻李白盛名,邀请李白到家中作客。信中如是写到: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楼。李白欣然前往,却未见信中的盛景,不免失望。汪伦笑着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对李白说:“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家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楼。”李白听罢,仰天大笑,明白了汪伦的良苦用心,汪伦以珍馐美馔款待,相处数日,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分别时,李白乘舟远行,忽听到岸上,汪伦踏歌相送,李白心生感动,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54岁的李白携家人南奔逃难,一路辗转来到九江,隐居庐山。公元756年冬天,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擅自率兵,沿着江东进,试图与太子李亨分庭抗礼,夺取天下。李璘到了九江后,听闻李白在此隐居,于是上门邀请李白出山,辅佐自己。此时的李白依然有远大的报复,对于仕途的执著,他欣然答应,成为了李璘的幕僚,由此卷入皇权之争。后来,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李白因创作《永王东巡歌》,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被永远流放夜郎(今贵州梓桐)。公元759年,58岁的李白一路流放,行至白帝城一带。恰逢关中遭遇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朝廷大赦天下,李白因此获得了自由。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李白如获重生,激动不已,随即赋诗一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路颠沛流离的李白,只想早日与家人团聚,归家心切。之后,李白回到了金陵,在那里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公元761年,花甲之年的李白,穷困潦倒,无奈之下,李白将客氏送去了庐山,自己则去投靠了身在安徽的族叔李阳冰。公元762年,李白病重,病榻上,李白将毕身所做诗篇交于李阳冰,最后留下《临终歌》,与世长辞。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却总是背道而驰。李白也并非如后世之人所想那般,一生顺遂,有取之不尽的金银。相反,李白晚年穷困潦倒,李白后人的结局也不理想。女儿早夭,历史上稍有记载的李伯禽,生活也是十分艰难,育有一子两女,儿子早年离家出走,女儿则嫁给当地的农户,沦为农民。此后的李白墓,也因无人祭拜,彻底沦为荒墓。白居易在路过李白墓的时候,十分伤感,写下: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此时的李白墓被野草围绕,即便墓中主人曾写过惊天动地的诗篇,也抵不过现在的荒凉。文人大多都是时运不济,但是穷困失意者,没人能超过李白。只能道一句:可怜!可悲!可叹!05李白的钱到底从哪来?少年时期,李白家境不错,父亲是商人,家财万贯。从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得出,如果不是富贵人家,怎用得起白玉盘。23岁,少年李白,志向满满,并且天赋极高,应该是家族重点的培养对象,因为士农工商,如果李白能步入仕途,于家族是有助力的,况且李白出川,可是带了30万钱。26岁,随着李白的豪掷千金,千金散尽,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况且李白的仕途也没有起色,于是家族应该是慢慢断了对李白的供给。穷困的李白,应该是属于到处蹭朋友的状态,不过文人大多视金钱如粪土,也只够勉强温饱。比如杜甫,晚年也是贫困交加,差点饿死,所以李白能靠得上的朋友不多。27岁,他经过孟浩然和胡紫阳的撮合,入赘许家,此时的许家因为获罪牵连,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宰相也已去世。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白能够继续游览名胜,两进长安,是许氏在背后支撑。许氏死后,李白移居山东,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白祖籍山东,大部分亲戚都居住在这里,李白来到山东也是想要投靠的,亲朋好友应该也是给了李白一点经济上的扶持的。在山东,李白娶了一名刘氏女子为妻,但是此女子十分看不起李白,经常言语讥讽,最后以离婚收场。直到唐玄宗召见李白,李白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了山东,入了长安。43岁,李白被赐金放还,应该是领到了一大笔遣散费,这也是他的最后一笔工资,李白因此生活也稍有好转,后来因《梁园吟》与宗氏结为夫妻,两人过了十多年安稳的日子。宗氏也是宰相的孙女,他的爷爷宗楚客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时,被杀了。但是宗家根基深厚,宗楚客的母亲与武则天是姐妹,所以宗家家大业大,从宗氏千金买壁就可以看出。58岁,李白因安史之乱被牵连流放,宗氏也是千金散尽,盘桓营救,在李白被大赦后,两人相聚金陵。60岁,李白已经是十分穷困了,因此只能去投靠李阳冰。初见时,李阳冰并不知道李白的来意,只当是吃顿饭就走的。临别时,李阳冰看了李白写下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才知李白已到了末路,于是挽留了李白。李白在李阳冰家过了两年安宁的生活,临终前,李白将毕生心血留给李阳冰。06最后李白的前半生活在大唐的鼎盛时期,盛唐的气韵孕育出这位狂傲不羁的诗仙,他习文修武, 喝酒使横,漫游四方,他为皇帝贵妃写诗,也同市井流氓缠斗。
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成就了李白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独特人格。
李白曾这样总结自己:
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纵观李白的一生,统治者不认可他,阴谋家想利用他。他身负冤屈被贬他乡,但是这些坎坷和磨难并没有消磨李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信念。
报效国家是他不灭的理想!可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却无处安放!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这就是李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在大唐诗人多如满天繁星的诗坛中羽化登仙,留下无双风华!
为什么安徽省会不是芜湖?
1、近一时期以来,长江流域暴雨成灾了,于是乎,长江沿线的省份的大城市的安危,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弦,七下八上还是汛期,所谓七下八上,就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长江流域的防汛依然是重中之重,由于持续时间长、致灾风险高,国家已经明令沿江各省,务必要像年初防疫一样来重视防汛;
2、上面说的是题外话了,但是也跟题主所问有关,沿长江的省份,省会不在沿江而设的,可不止一个安徽芜湖呢;而且,安徽原先的省会本是安庆的,安庆就是典型的沿江城市的,安庆的历史可不短了,安徽之所以称之为安徽,就是取的安庆和徽州两个地区的首字合拼而成的,可见,安庆的地位并不低呢;
3、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的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主要的沿江城市,从上游算起,就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南通、上海;
4、长江自沱沱河开始,流经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合一万二千六百里,是一条名符其实的万里长江了,是为全世界的第三大河流;
5、以上省份大家都看到了,主要流经城市也有了,那么,题主的问题的答案也出来了,青海、西藏、四川、湖南、江西的省会或者自治区首府分别西宁、拉萨、成都、长沙、南昌,都不是长江主河道的沿岸城市或者只是长江的支流流经的城市,可不仅仅是一个安徽省的合肥了;
6、如果安徽省省会还是在长江沿岸的安庆,可能题主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其实,安庆当初恰恰是因为在长江沿岸,就是洪泛区,年年有险情,年年闹洪灾;再加上位置在整个安徽地理方位上,实在是太偏西了,对安徽其他地市的辐射作用实在是太有限了;
7、所以,一直到1952年,安徽省会才从做了178年省会的安庆搬迁到合肥的,中间的民国时期,安徽省会不停变幻,多个城市都有过短暂的做省会的历史的,包括蚌埠、六安、金寨、芜湖、沌溪、叶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又有抗日战争,安徽是主战场之一,省会飘摇不定的,恰如当时的国情、民族的命运,也都是一直飘忽的;
8、题主提到的安徽芜湖,其实一直就是长江边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有着优良港口、繁华商贸、悠久历史和人文故事的历史名城了,芜湖是中国沿江开埠最早的发达城市之一,早就有中国四大米市之誉了;
9、芜湖在近代史上,也曾做过民国的临时首都、汪伪政权的首府、安徽省的省会的;后来,也就是1952年之后,安徽省份改到合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协调区域平衡,合肥居皖之中、得天独厚、是徽州大地最中心的位置了,可以辐射到安徽全省的各个角落,不像安庆和芜湖,一个太西、一个太东了;
10、安庆之前,就是满清的时候,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叫做江南行省,省会一直在南京的,南京嘛,也是重要的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了,还是民国的首都、大明王朝的发源地了,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