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交友,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诸城交友,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齐国原来最大的卿族是国氏和高氏,他们是天子任命的上卿世族,管仲、鲍叔牙虽执政,也不及他们的地位高,管仲仅受下卿之礼。后来齐灵公时,崔杼为大大受宠,庆克辅佐崔,崔氏和庆氏开始得势。
公元前554年崔杼立齐庄公,掌握政权。公元前548年,崔杼杀齐庄公、立齐景公,崔、庆两氏进一步控制政权。两年后庆封灭崔氏,独自当政。
田氏(即陈氏)原来是陈国的公族。公元前672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田敬仲)逃奔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田氏开始在齐国立足。
田氏利用与公室的关系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至齐景公时公室衰败,田桓子(无宇)为了争取民心,就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原来齐国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锺,四升为豆,由豆至釜也是四进位制,釜到锺是十进位制。田氏的豆、区、釜三种量器都加大四分之一。他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
同时,田氏将山上的木料运到市场上出售,价格却不高于山上;将海中出产的鱼、盐、蜃蛤等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价格也不高于海边。田氏使用这些方法笼络百姓,以树立田氏的威信。与此相反,齐国君却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将百姓所得的三分之二掠归自己,只剩下三分之一维持百姓的生活。
国君积储的财物因堆积过多而腐败生虫,而百姓却挨饿受冻。由于公室的严刑酷罚,许多人被砍断脚,因此市场上鞋子不值钱,假脚反倒昂贵。百姓有疾苦,田氏就厚加赏赐,“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左传》昭公三年)。田氏将归依于他们的民众变作佃农,采用封建租佃制进行剥削,这样就建立起了田氏的封建制经济基础。
田氏在广收民心,不断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多次利用齐国贵族间的矛盾逐步削弱公室的势力,并夺取齐国的政权。公元前545年,庆封专权遭到其他大族的不满,田氏、鲍氏就联合公族栾氏、高氏(惠公之后,非前述高氏)共灭庆氏。
栾氏和高氏执政,他们非常专横,并互相争斗。公元前532年,由于栾氏、高氏“耆酒信内、多怨”(《左传》昭公十年),田桓子乘他们酗酒时,联合鲍氏将栾、高二氏消灭,并“分其室”。
田氏为了分化瓦解旧贵族,进一步争取人心,壮大自己的力量,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为了表示谦让,将所分得的家产全部转交给齐景公,并请求告老;(2)对过去被驱逐的贵族,把原来的封邑还给他们,并增加了他们的俸禄;(3)对国内贫因孤寡之人,私下施合粮食;(4)通过齐景公的母亲,向景公索取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为封地。这样“陈氏(田氏)始大”。
二、田氏独揽朝政田氏虽然力量日大,但齐国的世卿高氏、国氏仍旧掌握大权。公元前490年齐景公病重,让国夏、高张立少子荼为太子,把其他公子安置到莱地。齐景公死,公子阳生等逃至鲁国或卫国。国氏和高氏立荼为国君,并掌政。田桓子之子田乞一方面装出事奉高氏国氏,每逢上朝一定和他们同坐一辆车子;但另一方面却挑拨大夫们和高氏、国氏的关系,煽动大夫们起来反对他们。
公元前489年,田乞在酝酿成熟的基础上,联合鲍氏和诸大夫,率领武装进入宫中。高氏和国氏知道消息后,也率领部下要进宫,结果被田氏打败。齐国的百姓倒向田氏,国夏逃奔莒国,高张等人逃至鲁国。同年田乞私下将公子阳生从鲁国接回立为国君,是为齐牌公,接着杀了国君茶。齐公上台后,田乞掌握国家大政。
公元前487年,鲍收和齐悼公关系不和,鲍牧想杀悼公,结果失败,反被除去。两年后,田乞杀齐悼公,立其子壬为国君,即齐简公。
三、齐政尽归于田氏齐简公即位以后,重用他的宠臣阚止(监止)执政,企图削弱田氏的权力。田常(田乞之子,又名田成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为了对抗公室的势力,就“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使大臣和民众都拥戴他。
因此民间流传着“妪乎采芑,归乎田成子”的歌谣(《史记•田世家》),连采野菜的老妇都愿归顺田常,表明人心之所向。为了一致对外,田常还努力加强本宗族内的团结,使“陈氏方睦”(《左传》哀公十四年),阚止想离间田氏没有成功。
公元前481年,田氏考虑到阚止得到齐简公的支持,决定先动手,先派田子行到宫中做内应,田常兄弟四人进入宫中,将阚止和齐简公隔开,遭到简公的反抗,田常一度犹豫想逃跑,但在田子行的坚持下继续进攻。阚止集合部下攻打宫门,没有取胜而逃走,田氏追击,将其杀死。齐简公逃到舒州(今山东滕县南),被田常逮捕,不久将他处死,另立简公之弟骜为国君,即齐平公。
齐平公即位后,田常为了巩固田氏的权力,对内对外均采用和亲政策,“尽归鲁、卫侵地,西约晋、韩、魏、赵氏,南通吴、越之使,修功行赏,亲于百姓,以故齐复定”(《史记·田世家》)。为了防止旧贵族复辟,“尽诛鲍、晏、监止及公族之强者”,并将安平(今山东淄博东)以东至琅玡(今山东诸城南)的广大区域都划入田氏封邑,封地面积超过了齐平公的食邑,大大加强了田氏的经济实力。这样,“齐国之政归田常”(《史记·田世家》)。
四、田氏篡齐田常死后,他的儿子田襄子(田盘)继承。田襄子让其兄弟、宗族之人“尽为齐都邑大夫”,同时“与三晋通使”(《史记·田世家》),外靠韩、赵、魏的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田襄子死后,他的儿子田庄子(田白)继承。田庄子死后,子田和继承。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迁到海边,作为一城的君主,他自己实际上当了国君。
不久,田和托魏文侯向周天子请求列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封田和为齐国诸侯,即田太公。这样,齐国地主阶级的夺权正式完成。八年之后,齐康公死,姜氏在齐国断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哪个才是诸葛亮的老家?
世上只有《草庐对》或《南阳对》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烂《三国志》里无“隆中”二字,《诸葛亮文集》既无“隆中”,更无“襄阳”二字!诸葛亮一辈子没提隆中,绝口不提襄阳,何来隆中对!?
节选文章,后世人冠名只能是《草庐对》或《南阳对》最为准确!
你赞同艾滋病人结婚吗?
告诉另一半你得了艾滋病,再来商量你们结婚的事。
如果对方同意,那么这样的婚姻,没谁有资格反对!这是值得支持和肯定的。毕竟,爱在很多时候,胜过一切。
至于,婚后是不是能孕育生命,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在,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已经可以获得较大比例的阻断,此前的说法是阻断成功率在97%左右。
但如果感染者是男方,要孩子的事儿估计就难度不小了。
据说,国外有一种“洗精术”,可以通过人工受精或者试管婴儿,帮助这样的家庭繁育下一代。但这个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听说。
据说,可以男女双方同时服用药物,减少病毒载量,降低传播能力,但这事儿一般人估计也没胆量去尝试。
艾滋病人结婚,目前所知的情况是那种【契约婚姻】多些——男方是男男同性恋者,女方是感染者。二人并不行夫妻之实,只是对外对公众家人有个交代。
这样的婚姻,其实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有助于树立这对夫妻的自信,让他们携手面对生活,但其实参杂着太多无奈!
所以,还是要提高洁身自好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杜绝不安全的性行为,减少并尽量克制婚前性行为,虽然这是难事一桩。
您认为呢?山东的中秋节风俗?
一、吃月饼和吃团圆蛋的习俗,圆圆的月饼和圆圆的蛋,是象征吉祥团圆的食品,又是中秋节人们相互表达祝福的纽带。团圆佳节,送上一份团圆“蛋”,品着团圆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浓;
二、祭土谷神吃“麦箭”,山东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三、夜抛帕招亲。山东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中秋节之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烟台最南端的海阳市今后会有大发展吗?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城市的发展,与交通的丰富程度息息相关。比如青岛,港口在全球吞吐量排前10,背拥胶济铁路,公路也很发达。比如济南,铁路网纵横交错。就算是烟台,港口在全国也排的上名。
所以,海阳能否有大的发展,首先看交通这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
海阳高铁建设根据2017年的消息,目前莱西-海阳-乳山-荣成的高铁已经着手进行前期规划。
这条高铁线正线长197公里,有莱西站、莱阳南站、海阳站、乳山站、文登站、荣成南站和荣成站这7个站点。往东与青烟威荣城铁链接,往西直接到潍坊,与全国铁路网链接。
而且,潍坊到莱西的会先期建设,莱西往东可能会晚一些。以上是客运,人口流动起来了,经济就有起色了。
至于其他,港口方面,海阳离青岛那么近,南边还有日照,两个城市都有铁路大动脉,海阳发展空间比较有限。除非政策上有大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