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哪里有相亲角,现在找对象靠父母是不是说明我们社会退步了?

2023-08-24 22:21:04 42阅读

上海市哪里有相亲角,现在找对象靠父母是不是说明我们社会退步了?

谢谢网友的邀请;现在也还是自由恋爱,找对象有多种方式,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只能是求助于父母和亲朋好友了,并不能说明是社会退步。

在现实社会女少男多的情况下,因为男女比例的失调,找女朋友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压力,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不够优秀,就会被排在后面。

上海市哪里有相亲角,现在找对象靠父母是不是说明我们社会退步了?

一方面是男性找不到女朋友,另一方面则存在着大龄剩女,而且有的剩女各方面的条件都是很不错的,她们择偶的要求比较高,没有合适的就只能一直单着时间一长就成了剩女。

我和老婆都比较热心,喜欢成人之美,也牵线介绍成了很多对,逢年过节都会有人来登门拜访表示谢意,愿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上海户口值100万吗?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户口含金量自然是不低的,很多沪漂都以拿到上海户籍为目标。当然上海户口值百万也不只是说说而已,具体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城市规划

从世界情况来看,打造超大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像东京都市圈超过4000万人口,纽约都市圈超过6000万人口,而作为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上海自然也不例外,目前人口达2400万,经济发达、核心地位的确定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向大城市汇集。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在60%左右,而相比世界主要发达城市群90%以上相比,上海也达到80%,人口只有2400万,还是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大城市必然对周边区域产生虹吸效应,中国也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撤县设市、区,一个个乡村在慢慢消失融入大城市框架中。未来会出现更多的一线二线城市,上海发展的脚步自然也不会停下。

上海的优势

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上海更具有人口规模扩大发展的优势。

先说北京作为中国的行政中心近几年一直在控制外来人口,而行政机构也慢慢迁出市区,北方的资源有限也是阻碍北京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的因素,所以入籍门槛变得更高。再来说深圳户籍落地政策确实不错,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有限,北边是山,东西两面被海环绕,很难进一步发展,其他城市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来看上海,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流平原,有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周边强市林立,理论上给了上海无限扩张的可能,而上海目标是打造世界级超大都市,相较于现在的人口规模还会增长,户口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户口价值的体现

说了半天上海户口的价值,那具体到底有什么用呢。

1、购房

上海的购房政策是必须在上海居住并交满5年社保且限购一套,而已婚的家庭可买第二套。上海房产的价值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2、结婚

在上海如果要谈婚论嫁,很多时候拥有上海户籍的人则更受青睐,户口对于生育、小孩户口和就学等的影响也不必多说了吧。

3、工作

如果是你去民营企业发展那无所谓,如果是企事业单位那就要注意了,很多时候招聘时会标注上海户籍优先录取,如果没有上海户籍意味着你被刷下来的可能性很大。

4、医疗

上海拥有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一定不为过,上海户籍能享受更多当地医保、报销、看病等便利。

5、上牌

只有上海籍的才有资格拍市区车牌,不然车辆限行让你出行很难受。

6、出国

上海有很多领事馆,而上海籍的在办签证更便利,通过的概率也更大。

当然作用还有很多就不细说了。

总之上海户籍值百万还是有高的道理,随着未来上海的发展价值还会进一步提升。不过想要入籍的毕业生要抓紧了,上海的落地政策还是有一定门槛的,据我所知外地大学生落户比例不超过10%,所以你如果有想法又足够优秀能达到落户标准还是尽早做打算为好。

上海哪些地方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老上海特色?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九零后,我赶上了上海最好的时代,见证了上海在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最后一跃。幸亏三代之内皆常驻上海,老早就被祖辈的上海文化熏陶。

很不幸的是高速发展带走了很多古典上海元素。真正的老上海,十里洋场,近代该修的修该造的造,早已失去了他原有的面貌。

但是有趣的事,尽管在一片骂声中,世界大同之趋势下,上海文化仍有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他们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之中在我们身体里注入了“上海灵魂”。

--------------------------

1.吃

1.1上海早餐

关于美食,发现了另一个题目,更全面详细

上海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美食? - 美食

以下是个别除此以外我觉得哪些具有老上海特色的,或者其中我觉得需要强调的。

咸豆浆(图片近处)

(无地址),只要跟别的地方的人谈起咸浆这个东西,惊讶的发现居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上海早餐从老早就有“四大金刚”,豆浆油条大饼粢饭,个人觉得咸浆应该算是一大特色。至于这个具体地址,请大家到达卖油条这些地方,然后问老板有没有咸浆。。我只能说这家是我家附近的菜场上。。开了十多年了。。

生煎,(下图只是只是范图)

实话说真的根据个人口味不同,在上海估计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五个会说,小杨生煎不好吃。个人是超喜欢友联生煎的,据说解放前就有了。别的地方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家里附近有一家,虽然老板换了不知道多少个了,招牌名字也不知道变了几次了,还是很好吃,老上海人都会拿着锅去装,一卖可能就十几两。

友联生煎(浦东新区洪山路蔓趣公园边上)

此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年糕团

可惜也早已找不到真正正宗老上海的店家和店铺了,只知道传承下来比较有名的一家,但我没吃过,大家可以去试下

地址:虹口糕团厂门市部四川北路2345号(近虹口足球场站)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1.2上海正餐

真心上海饭店太多了,和平饭店、上海老饭店,我就不多提了,或者以后碰到单开的单元再慢慢搜集。真心多数老上海饭店,历史很悠久,也会保留一定外观以及菜品。但现在传承如何,做的好不好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有几个还是需要提一下。

红房子西餐馆

尽管现在名声不是最好了,但听我妈妈说旧时还是很火的,anyway,要想体验以下,走个形式吧。

地址:淮海中路845号(近茂名南路)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说到红房子不得不说炸猪排这件事。听老一辈说,上海人把西洋菜罗宋汤、猪排这些东西引入了进来,加了自己的元素,然后变成了一种中不中西不西的菜,炸猪排就是很典型的。于是在大部分店里,他是这样的。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

这东西才真是老上海特产啊!上海人没有不知道泰康黄牌辣酱油的吧?去买上海特产的买什么五香豆啊桂花糕啊!该买辣酱油啊!(各大超市均有销售),他长得是这样的。

泰康黄牌上海辣酱油

下图来自百度

相传辣酱油是在19世纪由英国人从印度带来的方子,传进上海和香港的(这圈子绕的挺远,不过奇怪的是在英国我却没有见到过他),一百年前是啥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但现在总体来说是一种酸中带辛(个人认为不能算是辣的),据说是味道保留比较完好的调料,太厉害了,总之是一种奇妙的味道,蘸猪排和大排简直一绝。

说到这里必须要提一下它的好兄弟-排骨年糕。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排骨年糕是老上海一大特色,真正好的排骨年糕应该做到外脆里嫩。炸时裹浆用澄粉,不用面包糠,外皮轻轻要下来,不十分黏连里边的肉,而里边的肉也应该咬下来就断掉,不能是老的咬不断,年糕外面要炸的有薄薄得一层脆膜,一咬下去也是极嫩的那种。两个外边脆脆的东西撒上一点辣酱油,有脆有软,各种口感快感层出不穷。但是实话说这门菜我也不知哪家强,哪家是鼻祖,只是大家看过算数吧。可以大众点评里面搜一搜,最热门的那种小摊也可以。

暂时留个地址:(富春小笼)愚园路650号(近镇宁路)

下面再提个大富贵酒楼(我到底是有多热爱大富贵。。。)

地址:中华路1409号(近梦花街)

据说光绪年间就有的大富贵酒楼必须是保留老上海特色的餐馆之一,分点心部和酒水部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大富贵的熏鱼、烤麸、上海辣酱和色拉。(不一定合每个人的口味)但是是非常具有上海特色的。我就不一一贴图了。

1.3上海点心

说了那么多,必须再多提两个地方,一个必须是红宝石。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红白相间的条纹,走进去,有的商店还会摆设格子的小桌子,营业员阿姨穿戴,都活脱脱像上个世纪时候的样子,真正有上海的味道。

红宝石里面最出名还是奶油小方和栗子蛋糕了。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说到这里想提一个我没有回答的问题红宝石鲜奶小方的奶油为什么那么好吃? - 美食

里面有 很多答案都是 错误的!

由于目前我没有时间搜寻学术和商业上的证据,所以我想回答而无法完整回答这个问题。但我考初级西点师的时候,经过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时,上海烘焙协会的老师讲课后我得知,从上海烘焙行业历史上来看,红宝石的奶油小方是上海(乃至全中国) 第一家使用 动物乳脂制作奶油蛋糕的。也有种说法, 据说(有待考证!!),该产品是使用了光明乳业为其度身定做的奶油,在市面上未有第二家使用此产品(不同于市面上比较流行的金钻、金鹂等等)。奶油小方,贵在朴实、贵在甜而不腻不油,加上戚风蛋糕的松软和水果碎粒清新,是奶油蛋糕界中口感及风味辨析度很高的产品。至于真的好不好吃,看个人喜好了。反正我是非常非常非常喜欢吃。

由于红宝石创建的时间较晚,约是上世纪80年代了,应该不算是老上海了。下面我提一个比他更早的店,1928年诞生。

凯司令

地址:南京西路1001号(茂名北路口)

其中的哈斗是最有名的,(还有栗子蛋糕)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老上海的西点水平。可惜哈斗随着时间过去,大家的口味渐渐转变,(也是因为富裕了所以能吃更多东西了)凯司令的知名度早已大不如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想到这里就觉得红宝石这些企业也很有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单个产品一炮而红的企业,始终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哦哦哦此外还有种东西,鲜肉月饼,必须是上海代表作之一

我曾经被安利过一个不知名的店

地址:实惠点心店曹杨路520号后广场8号(近沪西工人文化宫后门)

也是上世纪80年代开业的据说,其中一些上海的点心,例如鲜肉月饼、蟹壳黄等据说比较正宗,不同于真老大房和大富贵那些老牌子反而变了味。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2.穿

2.1布料

上海也算是地处江南,纺织、绸缎行业于上世纪是非常繁荣的。乃至解放后,上海仍是纺织行业的领头城市。老上海都知道上海有三家百年老字号绸缎庄,三大祥: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可惜现在宝大祥成了青少年用品商场,信大祥不见了踪影,但是好在协大祥还在。还算是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老上海纺织业的旧貌。

老上海人做新衣服,床单被套,据我妈说以前都是去那儿扯上一些布,交给那店里的裁缝做的,我们家好多床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协大祥

地址:方浜中路124-126

下图采集于百度地图实景

2.2旗袍&西装

上海旗袍世界闻名,但必须先说好!汉人的民族服饰是汉服!汉服!汉服!

好了接下来可以介绍旗袍这种特殊的东西了,老电影中常看到的上海旗袍,在上海目前的保留情况,是相当的,差啊。

其实来说,老上海裁缝也多数来自其他地区,比如苏州、宁波的比较多。追溯到上源,老上海的结构也无非都来自周边地区。他们就真是代表了老上海了。

目前上海还剩一条长乐路算是据说有“高级成衣定制一条街”的美称(我就不贴图了),其中不乏几家世代相传的老旗袍商店。据说有些旗袍店最鼻祖的老师傅还会到店里去,(可能算不算质量监控?)但实话说接了几代也不知道了,做工如何也不了解了,令人堪忧。此外还有以下这家据说保留了老上海旗袍的手艺。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说实话,现在上海人平时做不做旗袍我不知道,但我本人是做过的(为了特殊场合),旗袍必须是度身定做才好,所以现在基本上新上海老上海和 外国人(居多),会来这里而这个地处董家渡的轻纺市场:南外滩轻纺市场。买衣料顺便做一身西服和旗袍,价格会比一些大牌子和老牌子公道一些。

下图采集于百度地图实景

此外还有个叫十六铺面料市场的,不要搞混了,(地方接近),据说其前身正是前文中提到的三大祥之一的“信大祥”。但是早就更新换面了,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姑且一看吧。

下图采集于百度地图实景

3.住

3.1上只角

下图来自百度百科

在一些影视剧中不难看出,旧社会中,上海往往把社会名流、富人等所处的区域称为上只角,而这些区域很大比例即是那些租界、中心地区。(当时上海面积还很小)而这些上只角们往往都保留了比较好的历史建筑,传承老上海的味道。

(对照现在,大家应该能看出某些地段好的原因了吧)

下图采集于百度地图

具体很多建筑,其他答案也讲了,我这里查到有几本书,很完整,大家可以去看看

《上海老建筑》(薛顺生、娄承浩)【摘要书评试读】

《消逝的上海老建筑》(娄承浩,薛顺生)【摘要书评试读】

《老上海花园洋房》(薛顺生,娄承浩)【摘要书评试读】

于其中或此外,我想讲两个比较有趣却常被忘记的地方。

1)马勒别墅

地址:卢湾区陕西南路30号(近延安路高架)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马勒别墅建造于1930年代,耗时9年建成的别墅,目前在上海算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老别墅。是犹太人马勒为其女儿建造的别墅,有梦幻城堡之称。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传言,据说因为是这位犹太大佬给女儿造的,因为是青少年,所以建造的规格,窗户、天花板等都是“缩小了”一号的(可能不会有明显的观感,但是时间久了大人可能会感到狭窄)。所以在解放后,该建筑(“只能”)被用来做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

尽管不能算是标准老上海,但是这里的建筑也是代表了一定时期上海的外国人,至少是犹太人的生活踪迹,很有意思。

2)汾阳路建筑

汾阳路79号住宅,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坐落于汾阳路的该栋建筑,前身是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具有老上海上只角的一定风貌。

其实上海的“上只角”建筑多数透露的是一种,二战前上海被欧化后的“文艺”气息。谈到文艺其实很多人只想得到巨鹿路、衡山路、长乐路。殊不知汾阳路以及与其交错的复兴中路的一些建筑其实很美。(上海音乐学院就在那里,是一条文艺气息极浓的路)

比如一会,就走到了伊丽莎白公寓

地址:复兴中路1327号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走在复兴中路和汾阳路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一种安逸舒坦的感觉,感觉可以嗅到老上海的味道,可能是我个人的错觉吧。

下面就是随手拍的几张照片。

3.2下只角

在看懂上海:上只角、下只角一文中,其实很好的诠释了上只角和下只角,其中也有组图说明了下只角目前存留下来的一些建筑

上海以前称为南市区的地方,(中华路、河南南路等)目前还有很多很老的建筑,是上世纪遗留下来的老建筑,可以代表老上海的一些历史,但实在是太生活化了,没有什么可观赏价值。

下图来自于该文

上海还有其特有石库门房子,是一种中西结合融资建造的产物,也不能算上只角,也不能算下只角。不同于别墅,他其实十分的狭窄,采光也不会很好,有的是好几家一起居住,就更不要提厕所什么的一些基础设施了,其实早点拆对于里面的居民来说也是件好事。但是事情分两面,保留下来也有它的好处。

例:上海张园石库门

地址:威海路590弄84支弄2~8号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4.行

4.1有轨电车-铛铛车

当年上海有名的霞飞路,变成了现在有名的淮海路。shopping和fashion这两点倒是没有变,整个面貌那是肯定变了的。当年的霞飞路如下图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于是我想说的是,那上面的铛铛车被各种形式转换成了,南京路上(非常傻的)无轨观光车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和有小辫子的无轨公交电车(以最有名的黄浦区11路为例)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真心说实在的,要看老上海,还不如去车墩影视基地。。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4.2永久自行车

以前上海人说,结婚要有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自行车对于当时全中国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上海人来说也是如此,算是上世纪吧,上海永久牌自行车各种风靡。现在在上海街头,还是能看见一些大伯阿姨在骑永久自行车,也算是老上海的一种风景吧。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5.文化生活

5.1沪剧、越剧

小时候我的祖母一直会开着电视听越剧(现在也是),光是红楼梦听得就有个三四遍吧。感觉几乎每个上海人人都应该会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吧。老上海时期,上海还是最流行听越剧的,而1927年后,沪剧也开始流行了起来。老一辈艺术家说实在的我都不太认识了,不过茅善玉等人还是略知一二的。怎么说呢,戏曲也应该算是上海的一种文化传承啊!可惜搜了下最近放出的一些戏曲演出,皆在东方艺术中心等比较新的地方,而在上海其实有一些戏院,比如下图的建于1930年的兰心大戏院就很有历史价值,已经没有在演戏剧了,说不定已经翻新了好多回了,但是好在目前他还存在。

地址:上海市茂名南路57号(近长乐路)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还有一个便是逸夫舞台,前身为1930年间的天蟾舞台,现在会演越剧京剧等戏曲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701号

下图为他人拍摄,侵删。

5.2滑稽戏、独角戏

上海滑稽戏是最有代表性的戏剧节目,其中最最最最有名的必须是《72家房客》、《三毛流浪记》等了。今年春晚又是“差点”上了一个滑稽戏演员钱程,最后还在元宵晚会上看见了他。其实他在元宵晚会上所表演的已经不能算是标准的上海滑稽戏,但上海人都知道他参与主演的《老娘舅》等情景喜剧,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上海滑稽戏特色了。

如果把滑稽戏铺开来说,从周柏春老先生、姚慕双老先生、王双庆先生、李青先生等开始就又可以无穷无尽地开一个话题。目前大家都比较熟知的李九松先生、王汝刚先生等也不太经常出来工作了,活跃在一线的就估计只有当初那几个演《老娘舅》子辈的演员了吧(比如毛猛达、钱程、陈国庆等)。而且现今的滑稽戏比起“周姚”等泰斗比起也是差了一截,在这里算是一个惋惜吧。

只能说要在这里看到上海特色,只能打开电视机,收看那些还在播的滑稽戏节目了。

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带字幕的,挑了个经典的,只能让上海小孩回顾了,现在看还是好好笑!

《英语翻译》独脚戏姚慕双周柏春

独脚戏《各地堂倌》姚慕双周柏春

-------------------------------------------------------------

感觉说了好多也不一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走遍天下,我也没发现比我的上海更好的地方,希望她能走慢一点,也回头看看自己这里还有多少风景。

来源:知乎www.zhihu.com

作者:暗晓

听说结婚有换亲?

换亲就是父母以自己的女儿换娶对方的女儿做儿媳,对方亦然!

别说生产时期有换亲,现在也存在换亲的。换亲一般出现在穷的地方,出现在家里孩子娶亲困难的家庭,两人或者更多个家庭之间互相换亲,达到都能娶到媳妇的目的。

我打工的时候租铁皮房住的时候,在同一排就有一个换亲的夫妻!第一次我注意到那女(傻妞)的是在她洗衣服的时候,就洗两件衣服把整个洗水池弄的全是泡泡,夸张一点就是两件衣服用了半包洗衣粉!

有一天傻妞的姑姑看到我买菜回来就问我看到傻妞吗?我说没看到,怎么啦?傻妞姑姑告诉我,傻妞出去买菜很久都没回来。

过几天我问傻妞姑姑那天怎么回事,傻妞姑姑说傻妞去买菜,然后看上岔路口边上的烤鸭了,然后过去买,买好之后就走错路了。傻妞是换亲的,傻妞老公家穷,而且傻妞老公不爱说话,人闷闷的,一直找不到对象,家里相亲也没有人看上,然后就和别人家换亲了,才娶了傻妞,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把女儿换到别人家了!傻妞身体没有问题,不能上班,但是干家务还行。刚带傻妞来的时候把傻妞带到菜市场了,告诉她如何走,岔路没说,傻妞就不知道了。

之后我对傻妞越来越关注,也许是家里人说的,傻妞从不跟不认识的人说话,每天也挺忙碌的,洗衣做饭,买菜都是他自己干,娶了也不错,她老公回家就有热饭吃,她做事慢她老公也从不说她一句,两人从不吵架。傻妞的姑姑说傻妞不会过日子,不敢让她走远,怕丢了,而且傻妞贪吃经常买烤鸡烤鸭,可是傻妞的老公从来不说傻妞半句。我觉得傻妞也挺不错的,不玩手机,不花钱买化妆品,不网购,不点外卖,就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让人笑到闭不上嘴的笑话有哪些?

1.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2.只要有电,我就在线。

3.锻炼肌肉,防止挨揍。

4.江湖险恶,不行就撤。

5.钱不在多, 万两就灵。

6.屋不在大, 别墅则行。

7.黄瓜在于拍,人生在于嗨。

8.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

9.别人的钱财,都是我的身外之物。

10.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11.春困,夏倦,秋乏,冬眠,四季如梦。

13.长得丑,却很特别,也就是特别的丑。

13.满脑子的智慧,硬生生地撑大了我的脸。

14.因为你的“对不起”,我决定和你“没关系”。

15.听说一物换一物,那我能不能用脂肪换钱。

16.别说你一无所长,熬夜玩手机你是一把好手。

17.除了干饭,皆无向往,被窝之外,都是他乡。

18.我平时的健身方式都比较特别,就是在网上抬杠。

19.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取点钱来捧个钱场。

20.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这么快就看出来了。

21.像我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体重,能压得住美貌吗?

22.学习永远从下学期开始,减肥永远从下顿饭开始。

23.在家不能对着手机笑,家长会以为你在谈恋爱。

24.这时代的门槛好高,就算想当宅男,也得先买房子。

25.世界上最动听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瘦了”。

26.有时候,你想打通一个人的电话,比打通任督二脉都难。

27.我:爸,咱家为何这么穷?父亲:还不是为了让你早当家。

28.如果你有鸭梨,就把它放到冰箱里,这样它就变成了冻梨。

29.生活不易,全靠演技。把角色演成自己,把自己演到失忆。

30.都说我脾气不好,笑话,长得好看,脾气还好,那还得了。

31.我有一个不想晒黑的愿望,可偏偏有一颗想整天出去玩的心。

32.世界上最痛苦的三角恋,我爱零食,零食爱脂肪,脂肪爱我。

33.扔硬币,正面就去上网,反面就是睡觉,立起来就去写作业。

34.挣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技术,我能力有限,技术却很高。

35.每次发誓减肥就是要大声说出来,吓唬吓唬这一身肉也是好的。

36.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心胸太狭窄,就是我人格太伟大。

37.永远别跟父母吵架,吵赢了挨打,吵输了挨骂。横竖都是你输。

38.我是个比较成熟的人,像赌气不吃东西这种事,都是吃饱后才做的。

39.身在福中不知福,说的是有些人已经发福了,但自己却装作不知道一样。

40.我以前很瘦,未来也很瘦,所以我现在先胖个一段时间,不然人生不圆满。

41.我也想放下手机多陪陪父母,可当我放下手机后,发现父母手里拿着手机。

42.昨天有人说我丑,我当场就哭了,我很难过,很心疼他,年纪轻轻就瞎了。

43.遍寻不着,犹叹当年小蛮腰。空余恨,一身五花膘!老板,再来一笼小笼包。

44.所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是夹起来以为是块肉,咬下去才知道原来是块姜。

45.每当男生说整理好了自己的房间时,标准通常指的是:从门到床之间的路已经打通了。

46.我都给你我的手机号码了,你怎么还不明白我的心思呢!有事没事给我充几十块钱话费。

47.工作很忙,谢绝闲聊,若要强聊,每次五毛,标点符号,半价收费,千字以上,八折优惠。

48.我警告你们,我生气的时候不要跟我嬉皮笑脸,你一笑我就会跟着笑,这样会显得我很没有面子。

49.小时候有同村的叫我丑小鸭,我就觉得很开心,因为我长大了会变成白天鹅。可是没想到,现在他们叫我丑大鸭。

50.当我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突然说喜欢我,那我就一点也不讨厌对方了。我就是这么有原则,因为我无法讨厌一个有眼光的人。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