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同城交友,你在网上看过哪些大反转的事?

2023-08-21 16:45:03 29阅读

瓦房店同城交友,你在网上看过哪些大反转的事?

其实我见过反转最大的是唐山滦县父亲寻找被拐儿子那个新闻,一开始就是微信很多人转发,要大家帮帮这个父亲,各种煽情各种心酸。​​​​然后呢,剧情反转,又冒出各种质疑的声音,说这是假的,这是炒作,当时我就想,人心怎么这样,拿这种事炒作,还有底线吗?苦情父亲瞬间变成了骗子。

然而呢,这并没有结束,剧情再一次反转,当事人以及宝贝回家都出来证实,这是真的,这个父亲和他的儿子的故事都是真的!这次我真的无语了,我的内心话变成了:人心怎么这样了,对于这样一个不幸的故事也能这样的揣测,编造出这​​么多可笑的谎言。明明是真的丢了孩子,却被各种怀疑和指责。唉,更加同情这个父亲了。

瓦房店同城交友,你在网上看过哪些大反转的事?

感觉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最大的好处是信息公开透明传播速度快,最大的缺点则是人没有身临其境,只能凭自己看到的某些信息就去推断整个事件的发展,所以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时,能冷静看待,不要过快过多的代入情绪,发表一些过激言论。也希望媒体人能负责一些,首先不要故意传播虚假的信息,其次要减少和避免传播失真的信息,以免给大众带来不良情绪。

最后,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关于网络暴力的,涉及的事件也可以说有很大的反转。

2020今年的笑话你知道有哪些?

1.没事给八岁的外甥洗脑:“等你长大了,找老婆就要找小姨这样的,知道不?”外甥听话地点了点头,然后心有不甘地说:“可是小姨,我还是喜欢长得好看的。

2.一同学结婚,和其他同学正在闹新房,大家要新郎新娘谈谈是怎样相识而结婚的。同学含羞得说:“我俩是自由恋爱。”新郎连忙补充说:“不错,是自由恋爱,我把十多年来的积蓄全交给了你母亲,才使你得到了自由。

3.闺蜜是在建设银行工作的,有一天一大爷来取钱, 闺蜜刷了一下存折:“大爷 ,请问您要取多少钱?” 大爷 :“哦!闺女,我不取钱,我这存折里面有50万,就是拿给你看看。 我就住这附近,观察你好多天了,我觉得你这姑娘人长得好看又有礼貌 ,你要是做我儿媳妇,这钱就给你当彩礼了。” 当时里面所有的人都笑了。

4.朋友看上件T恤,标价799元,这厮平常砍价也是把好手,“老板,80卖不卖?”老板为难了一会最后装作忍痛割爱了。当然这绝不是重点,当我朋友掏出100递过去时,老板豪爽的一句话直接给我俩惊呆了:兄弟,我现在正好没零钱找你,要不你再挑一件吧!

5.课堂上,老师发了昨晚的作业说:“各位同学,昨晚的题目都是很重要的。要是哪里不懂的话,私下来问我。”然后小明就撕下来了

6.第一次去女友家,下午跟她爸下象棋,有点紧张,走了第一步后,叔叔沉默了很久:“你应该是新手吧?”我惊为天人:“你怎么知道?”

“我在这玩了几年,第一步走帅的真不多…

7.早起晨练,累了。我就在早餐摊子边,吃早餐。广场上几个老头五禽戏,还有几个老太太在围观。等我吃完早餐,老大爷们都不练了。我:老大爷,你们怎么不练了?我还想加入你们呐!有一个老大爷爽快的答道:老太太都回家吃饭去了,我们还练给谁看呢?

更多幽默笑话请关注@呆瓜十三姨 谢谢!

大家玩头条真的能养活自己吗?

养不活,平均每个月收入大约1000多,日均30~40、大致属于第三档次的作者;但是锻炼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再加上获得一些额外的回报还是没问题的。

玩头条能否养活自己?核心还是看你当前是属于头条作者的那个档次。

2021年1月-2021年12月,今日头条帮助创作者创收总收益近100亿,相比去年增长32%,有收入作者数约800万,同比增长48%

从头条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有收入的作者人数800万,年收益100亿,平均下来就是人均年收益为1250元,月均收益为100元。

从这个均值来看,哪怕你达到了头条创作者的平均水平,最多也就是每个月多两顿午饭钱。养活自己根本是办不到的。

但是同样根据官方消息,2021年年收益过万的作者也有30万人之多。换句话说,只要你的水平能够达到前3.75%,那么至少也能保证每个月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这个数字依然没有办法在大城市养活自己,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勉强可以支撑自己的温饱。

当然,在这两者之间,还有好几种不同的作者状态,我们不妨结合官方信息,以及大批作者的数据分析一下。

如果我们将目前玩头条的人可以分为五个档次,则分别应该是:

那么,这五个档次到底是怎样的呢?

1 头部大V,年度百大创作者:

粉丝十万~几百万不等,获赞几千万到上亿不等。

预计年收入100万+,月收入10万+,日阅读量几十万甚至百万以上;大部分文章都是几十万甚至百万级的爆款

总人数不到8000人,属于真正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还是养活得非常不错的档次。

如果你能玩头条玩到这个程度,那么不要说养活自己,就算依靠头条号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都不是不可以。

以12月的部分大V数据举例: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头部大V作者,可以做到日均阅读量超过80万以上。按照30~50元/万阅读的标准来看,单日收入至少也有2400元,甚至可以达到4000元左右。那么单月下来,就是72000~120000元的收入。

这还只是单纯阅读量带来的广告收益,如果计算上付费专栏、赞赏与带货。事实上头部大V的变现能力还要提升个0.5~3倍(不同领域效果不同)。

简单来说,能做到这个档次的作者,光凭借头条这一个平台,最起码也可以实现年入百万。

在2020年度,头条累计为创作者创造了76亿元的收入,其中月薪过万元的创作者达到9359人,有45位创作者年收入达到了1000万元。

而从上面的官方数据来看,头部中的头部创作者,更是可以做到年收入千万级别以上。

达到这个数字的创作者,基本上就是凭借着头条发家致富,几年时间就可以走上财富自由之路了。

对于这个档次的结论就是:把头条玩到这个水平,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且不止于仅仅养活自己。

2 细分领域的资深创作者:

粉丝1万以上,获赞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

预计年收入10万到几十万,月收入1~8万,日阅读量十万以上;有数个百万以上爆款文章。

总人数预计1~2万人,如果不是要求特别高,也能养活得不错。

和头部大V相比,第二档次的作者基本都是某些领域深耕很久,且定向拥有一大批粉丝的资深作者。

虽然和头部大V相比,他们的知名度没有那么高。也做不到每篇文章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阅读量。但是偶尔出一些爆款,单篇文章收入几千甚至几万还是比较容易的。

以上文中的“爱迷彩的老虎”作者举例,他在自己公布的信息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单篇作品最高阅读量达到了949万(现在已经快接近1000万),单篇文章收益达到了40000+。

但是这批作者的问题,在于无法持续高产输出。所以在收入侧,这批作者每天的差异非常大——出爆款的时候可以单日收入4000~5000元,但是没有出爆款的时候,单日收入也有几百甚至几十元的时候。

综合来看,他们的收入大概率是达不到年入百万的——月收入少则上万,多则几万还是比较合理的。

从“爱迷彩的老虎”自己公布的收入曲线,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高低收入差距的确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很多头条作者梦寐以求的愿望了。毕竟2020年,月入过万的作者总数也不过是9300多人。哪怕2021年有所增加,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作者总数最多也就是1万多人而已。

在800万头条作者里,能达到这个程度的人同样也不过是千分之几而已。

达到这个档次的创作者,虽然无法大富大贵,但是如果想靠着玩头条来养活自己,只要不是特别奢侈的程度,基本上还是能够做到的。

3 细分领域的有经验创作者:

粉丝1000人以上,获赞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预计年收入1万到10万,月收入800~8000,日阅读量过万以上;有数个十万+的小爆款文章

总人数预计10万人上下,挣点外快和零花钱没有问题,指望靠着这个养活自己基本不可能。

到了这个档次,基本上就是普通写着玩的作者能达到的天花板了。

简单来讲,就是专业作者和业余作者的分界线。只不过能到这个档次的业余作者,多少也是有一定积累或者文笔还不错的。

以我自己举例,差不多就是属于这个档次的作者。

没事写一写,但是因为工作也很难全情投入,所以基本上两到三天一篇文章;写过十万+乃至30万阅读量的小爆款,单篇收益几百甚至过千。也有单篇文章阅读量不过1000,甚至只有几十的尴尬时刻。

从收入角度来讲,更不平衡。有小爆款文章的日子,收入可以达到单日上百甚至几百,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每天几十块钱,如果一阵子没有新文章,那么几块钱的时候也是有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认真写,1个月下来有个1000多块钱外快还是不算难事。

至于想靠着写作玩头条养活自己,那只能说你想得有点多了。

能在这个档次出没的十几万人,本身都是业余玩票的性质偏多——毕竟如果没有本质工作,光凭玩头条的这点收益,甚至连家养宠物的日常开销都未必能养得起。

达到这个档次的创作者,基本上就是以赚一点外快,以及锻炼自己的表述能力和写作技巧为主了。

4 已经找到写作灵感,并且形成自己风格的普通创作者:

粉丝几百人以上,获赞几千到上万。

预计年收入1000~1万,月收入几百块,日阅读量几千;偶尔有几篇过万乃至几万的文章。

总人数预计150~200万人上下,谈不上赚钱,基本上是因为兴趣爱好而来,但是有点小零花钱赚赚也挺好。

这个档次,其实有非常多的人,都是想通过头条转行做自媒体的作者。只不过当理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容易就卡在这个阶段,并最终放弃。

至于为什么这个档次的作者最容易放弃?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投入产出不匹配。

作为前三个档次的作者,哪怕是第三档次,虽然没有办法指望头条自媒体能养活自己,但是正常算下来,收益其实也是不少的。

以单篇文章平均阅读量1~2万来计算,至少可以让作者获得平均30~60元的回报。如果一篇文章平均3000字的话,那么这也是10~20元/千字的水平。很多网络文学的写手,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一个正常价码。

所以不管能不能养家糊口,但是起码前三个档次的作者,都能够做到文章本身的收益符合预期。

但是第四档次的作者就不是这样了。

这个档次的作者,或者因为选题,或者因为文笔又或者因为垂直度不足,所以很容易出现写的文章或问答,阅读量很低的情况。

如果你费尽心思,花了好几个小时构思撰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只有几百甚至几十个阅读,收益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个3~4次,你还会有积极性写作吗?

99%的人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应该都是不会。

所以这才是很多写作者发出灵魂拷问的原因,玩头条,真的能养活自己吗?

如果你只能达到这个档次,那么答案基本上就是否定的了。毕竟写作的这点收入,可能连你一包烟钱都不够。

5 还在摸索,偶尔有一篇文章阅读几千过万就欣喜若狂的入门创作者:

粉丝个位数或者几十个以上,有个几百上千的赞。

预计年收入1000以下,月收入几十块钱,纯业余爱好和赚个烟钱。

总人数预计600万人左右,占绝大多数,这些同学说玩头条能养活自己的,八成还是个美好的愿望。

这个档次的作者人数是最多的。但是从态度上,他们却不是最悲观的。最悲观的还是上一个档次,那些经历过写文章被毒打的普通创作者们。

对于这个档次的作者来说,他们的诉求反而非常简单。

1 能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被发表

2 能看到有人评论或者点赞自己写的东西,得到认同感

3 能够有收益,哪怕只有几分钱,让他们产生出居然还能赚钱的兴奋

所以这个档次的作者,很多人其实是由很强烈的创作欲望的。直到几篇甚至十几篇文章发表后,他们或者落入了第四档次的陷阱,为自己的提升速度不足而烦恼。要不持续坚持下来,至少也能在几个月后达到第三档次的程度。

当然,也有少数人的确文笔犀利,看法独特。很快就提升到了第二档次甚至第一档次,但那种都是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的。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这个档次,但从这个档次怎样向上继续金发,那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了。

从提问者的角度来看,你应该是在第五档次向第四档次中间过渡的作者。所以碰到这种小半年发文收益还不过百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多了不敢说,至少70%的作者应该都遇到过你的这个现状。

至于你是继续钻研自己的文笔,寻找新颖观点深耕细分领域,逐渐拉到足够多的粉丝提升到第三甚至第二档次;还是就此放弃,只把头条当作一个阅读平台。关键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投入与决心。

毕竟,想轻轻松松写几条随笔,就能月入几万养活自己和一家子人这种愿望,实现概率可能还不如你去买彩票中个五百万。

你愿意和东北人交朋友吗?

看了很多读者对于东北的评价,大家众说纷纭。我就说说我个人的看法:第一,东北人确实热心肠,无论工厂工人,农民伯伯,还是机关干部,还有街头混混、小流氓都是热心肠,在东北问路无论你碰到上述的任何一类人他都会热情的告诉你你的目的地怎么走。极少会有不耐烦或者不告诉你的情况。第二,东北是我们国家极少的非移民城市包容性比较强的地域,在东北的任何一个城市不会因为你是外地人而排挤你(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除外)。第三东北是我们国家唯一一个以区域为划分的地区(东北泛指东北三省黑吉辽加内蒙古东部地区)。无论上述哪个地区的人在外给人不良的印象,大家都会归咎于东北,你们会说辽宁人如何如何?还是赤峰人如何如何?只会归大类东北人。客观的讲这不公平。例如:西南三省一市云贵川加重庆,云南人贩毒怎么就没有人说你们西南人贩毒。华中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河南人在外面的口碑咋就没人说你们华中人如何如何恐怕湖南、湖北人还不同意呢。第四:东北人好面子,能吹牛,讲大话没错东北人有这个性格特点。但是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说,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农业在国家的比重,还有建国后东北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大家有时间可以上网查一查。例如:钢铁当时东北产量占据全国90%多,后来援建武钢,太钢,宝钢等大型钢厂。作为东北人有谈资,有自豪感,有荣誉感。可是这些光环随着东北经济的下滑,其他省的崛起慢慢的演变成为了假,大,空。不是东北人好面子而是曾经真有面子,不是好吹牛而是曾经真牛。但是东北人忘却了一点曾经毕竟是曾经,老一辈人的光荣不属于我辈。现在还不愿承认我们坐在老一辈人的功劳簿上啃老。第五:建国初东北的工业发达造就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不思进取,好吃懒做。因为在大锅饭的年代,只要是工人始终旱涝保收有工资收入,不担心挨饿,没有居安思危。至于后来很多人走上了邪路,出来后流氓混混、妓女对象较多。第六:东北人的豪爽与地域有关系,东北自古为游牧民族,天马行空。而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看到东北地广人稀,农耕意识淡泊,可以在东北随意垦荒,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也许是东北人豪爽和粗犷的根源吧。最后想说一句,地域黑们东北虽然1931.9.18日沦陷,但是东北没有放弃过抵抗,东北抗联在失去组织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抗日。大大小小战斗次数达10万余次。就算是与中央失去联系,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停止战斗。虽然有东北军的不抵抗,但是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虽然有汤玉麟逃出热河,可是也出现了马占山将军的江桥保卫战。民国的著名汉奸有几人为东北人。东北人就没有放弃过抵抗,不来东北你们怎么知道东北人对小日本的狠。请地域黑们少些地域攻击,多些谅解与理解。因为没有哪个区域有东北经历的苦难多,按着贡献来讲不夸张的讲没有东北就没有咱们国家今天的工业。

你和网友之间发生过怎么样的故事?

15年网恋 8年等待 痴情的男人 网络上的君子

在我的qq好友中,裴老师是最特殊的一个,但是我们已经有太久太久不联系了。手机号存着呢,微信也随时能加,可是我们就是这样一直不联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也有些特殊的故事。

应该是2006年左右吧,我在qq搜索好友时搜到了一个漂亮的女生,我就果断加了她,她通过以后就和我视频,我们就开心的聊了起来,她就是裴老师。我们虽然视频,但是我们还是打字聊天。因为我们都是用五笔打字,聊天的速度很快,这样彼此欣赏,她听的歌和我也喜欢,我们也很有共同语言,一有时间就聊天。

裴老师是临近市的音乐老师,由于人长得漂亮工作能力强,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还曾担任这个市的某个旅游节的形象大师,我在网上也找到了她的相关资料。她是单亲家庭,父亲抚养她长大,她也很不容易。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所以聊起来经常妙语如珠经常会有一些神句出现,有几次我俩视频的时候打字聊天都开心的大笑。

就这样过了两年,我们也一直没有提过见面的事儿。突然有一天聊天时,她告诉我,她不能聊了,她怀孕了。如果还想和她聊天,让我等她一年。我痛快的答应了,漫长的一年,我几次给她留言,祝福和叮嘱,她一直也没和我回话。一年过去了,她没有理我,又过了一年,她还是没有理我,我以为我失去了这个网友。结果突然有一天,他给我发来了一张照片,是她和孩子的合影,她幸福的抱着孩子。我问她为什么没和我联系,她说, 她要产后恢复到最佳状态才联系我,因为我是她最特殊的最在意的网友。当时,我感动极了。这时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但是我们很少通电话。

我们又继续向以前一样聊天,双方家人都不知道。我们成了彼此心中最特殊的存在,很多秘密可以分享,很多心事只能告诉对方,我们是最知心的网友、最重要的知己,我有几次提出见面,都被她坚决否定。她说,这是最佳状态,见面就把一切都毁了。

时间又过去了几年,微信出现了,我们开始用微信聊天,这个比qq方便的多,尤其是朋友圈的功能我们特别喜欢。她经常发一些心灵鸡汤,我都很喜欢!我经常写些生活感悟,她也经常评论。这年夏天,她和同事去上海出差,每天晚上我们都在一起聊天,聊的十分畅快。突然有一天晚上我们聊起了私密的话题,这是我们以前从未聊过的。我们越聊越深,一发不可收拾。她临回来的时候聊天时告诉我,你把我带坏了,我坏坏的说,我现在就想见到你。她说,等我回去的吧。

终于到了见面的时刻,那天中午,我去她的城市来到了约好的饭店,进到单间见到了她。她比照片还要美,我们在那里喝了一瓶白酒,聊了三个小时。在那一刻,我们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看到了喜欢。下午四点,我送她回家,看她快步走进小区的时候,我心里十分不舍。这时候,她突然回过头来,微笑着冲我挥手,我们都苦涩的笑了。

接下来岁月里,我们每天热聊,在微信里倾诉着彼此的想念。我们也陆续见了三次,每次都是难以忘怀,但是没有发生其他的。突然有一天,她在微信里留言告诉我“我遇到麻烦了,请不要联系我,如果喜欢我,就像上一次一样等着我,我会联系你”然后她就把我删了。我没有回复,也没有主动联系她。也许这就是我们的默契所在,不纠缠不打扰,这是彼此的尊重。不知道她那里出了什么问题,我难过了很久,才渐渐走出来。

从最后一次留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年,现在,我还依然保存着她的qq,她的手机号,等着她联系我。也许她再也不会联系我了,但是我不后悔,这是她对我的要求,也是我对她的承诺,希望她一切顺利!

这是我最好的哥们的亲身经历。他是一个痴情的男人,一个值得女性托付的男人,一个网络上的君子!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