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交友,为什么老年人存款越来越多?

2023-08-19 11:56:04 36阅读

招远交友,为什么老年人存款越来越多?

年轻人赚的钱比老年人多多了,但是年轻人几乎各个都是负债累累,而老年人却是存款越来越多,一年下来老年人能存不少钱。

招远交友,为什么老年人存款越来越多?

就拿我们楼下的邻居来说吧,他每个月工资都是一万出头,加上奖金啥的,一年下来收入能有个20万左右,老婆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

但是他们家一年下来存款几乎为零,存不到钱。为什么呢?因为开销太大,他们家每个月房贷车贷加一起就五千多,生活费一个月四千多,再加上其他的乱七八糟的开销,一年下来一点存款都没有。有时还需要老人补助点,不然就负债了。

但是楼下邻居的爸爸妈妈呢,两个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两个人的退休金加一起有六千多,有个门面房出租,一个月租金一千,再加上他们老两口平时卖卖小零件,一年能赚个五六万块钱,老两口还种了点地,吃菜啥的都是自己种,不需要买。有次跟他们聊天,楼下奶奶说他们老两口一年能存十几万。我一听,好惊讶,我们年轻人一年想存个5万都困难,老年人一年能存那么多,佩服佩服!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还特意和老公算了一下我们去年一年下来赚了多少钱,开销了多少钱。算完我都惊呆了,一年下来赚的也不少,但是除去房贷、养车费用、生活开销、女儿学校费用等杂七杂八的,去年一年下来净存3500,你没看错,对,一年下来存了个寂寞。

我爸我妈笑我,他们说他们一年都比我存得多,说我们年轻人用钱太厉害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不知道节约,我听完一阵惭愧。

那为什么老年人存款越来越多,年轻人却负债累累呢?

因为多数老年人都比较节约,而且他们没有房贷、车贷、养孩子压力,他们的生活就是旅旅游啥的,没啥大的开销。

而年轻人赚的多,花的也多,需要养孩子,还房贷,养车。年轻人嘛,还喜欢买买买,花钱也没个节制,所以负债累累很正常。

如何看待8月30日河南洛阳嵩县退婚男子当街对女友行凶?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据受害女方哥哥透露,订婚的2万彩礼和一个金手镯,在退婚前就已经还给男方了。退婚的理由,是男子好逸恶劳。

该男子天天喝酒打牌,没有正经工作,之前还得靠被害女子赚钱给他花。

这样的男人,女方家里根本不同意。结果耐不住这个男子嘴巴甜,会哄人,表示自己订婚后一定改邪归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这个女的笨啊,信了这个男子的邪,结果订婚后该男子去上了半个月的班就又不干了,回来瘫倒耍游戏。女子才在家里人的劝说下清醒,知道这样下去两个人没有未来,提出了退婚。

结果,就被该男子硬生生殴打致死,残忍至极。而这个男子去指认现场时,还嘴角含笑,毫不在乎。真可谓天性凉薄,可惜了被害女子一腔爱意。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那些最开始出来因为“退婚”两个字骂被害女子的人,可以歇息了。退一万步说,就算彩礼高,你不同意分手不就完了,用得着杀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千万不要找不工作的男人

这件事情也告诉天下女子一个道理:千万不要找不工作的男人。

我不说“上进”这个词,因为有些小夫妻知足常乐,小富即安,不一定非得追求“上进”。

但是,如果一个男人不工作,没有自己的事业,不能赚钱养活自己。那他再怎么说爱你,你也不要信,不要找。

因为,他根本不爱你。

他爱你的话,至少会为未来做打算。尤其是两个人结婚有孩子后,那花钱的地方可多了。四脚吞金兽不是浪得虚名,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势必要花不少钱。这一茬都没想到,或者不愿意去想,说明他潜意识里根本不在意这个家。

这样的男人,一起过日子太累。

因为“彩礼”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的人,也得注意

视频才在网上发出来火的时候,有一批“屌丝”看见“退婚”便以为是“彩礼”,看见“彩礼”便认为是女方的错,在网上说了很多女方的坏话。

其实“受害者有罪论”这个现象屡见不鲜,尤其经常见于某些男性对受害女性的讨论。比如什么裙子短被QJ,也有女方的责任之类的观点,又比如女方也有错,收了“彩礼”又退婚之类的观点。

这类不分青红皂白、事情真相就大口厥词的男人,女性朋友们也要注意,择偶尽量避免此类男人。

因为在他们眼里,情绪大于理智,宣泄大于讨论,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压抑,遂喜欢在网上发泄。看到“彩礼”不调查清楚就骂人,只是因为一瞬间就自我代入了男方,屁股决定脑袋。

说句实话,我也是男生,我也认为中国“彩礼”这个习俗是糟粕。但是,这个“糟粕”不是你拿来攻击女性的理由,更加不是本案中这个男人杀害女性的借口。

所以说,即便我是男生,我也一再劝解女性择偶要慎重。什么样的男性你值得托付终身,那得按你自己的标准来。

但是,不工作,不为两个人未来做打算,喜欢对女性大放厥词,喜欢在网上不分青红皂白宣泄情绪喷人的男性,最好不要找。当然,男性找对象,也可以适用这个理论。

究竟来自哪里?

商周时期,东北地区有四大族系:肃慎、古商族、秽貊、东胡。

肃慎居于北,现黑龙江及以北地区;

古商族即汉族,居于南,现辽宁一带,因这一带为辽东平原,地势平坦,一直为中原王朝直属。

秽貊,又名濊貊,居于中偏东,现吉林一带。

东胡居于西,现内蒙一带。

这四族于东北地区经常迁徙、混居、融合,而且经常变换族名,所以现代人很容易混淆,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脉络可循的。

我们按朝代变更的时间线来看一下东北地区民族的变更。

秦、西汉时期:

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秽貊有三个分支,一支建立扶余国,位于吉林一带;一支沃沮,游走于朝鲜半岛和吉林交界一带,被扶余国分隔为北沃沮、南沃沮;一支在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东濊国。

肃慎安静的居于黑龙江及以北地区。

东汉至三国时期:

鲜卑一族崛起,击败匈奴占据蒙古高原,现内蒙古、外蒙古一带。

乌桓部被张辽灭了,余下族人融入汉人和鲜卑。

扶余国人高朱蒙在扶余南部建立高句丽国。

肃慎更名为挹娄。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的一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由拓跋珪建立北魏,另一支与匈奴融合成为柔然,称霸蒙古高原。

还有一支宇文鲜卑部在东北地区以兴安岭为界,北方称为失韦、南方称为契丹。

挹娄在两晋时改回肃慎,又在南北朝时期和沃沮北边一部融合更名为勿吉,并入侵扶余国。当然,这不是他们喜欢改ID玩,而是别人对他们部族的称呼改变而已。

高句丽野蛮扩张,向北灭扶余,向东灭沃沮南边一部,向南灭东濊、向西占据辽东半岛。

隋朝时期:

北魏重创柔然后,匈奴的一支在阿尔泰山下崛起,建立突厥,并一举灭掉柔然。

北魏随后分裂被北齐、北周取代,自此鲜卑两大分支被灭、被融合。

失韦改ID为室韦,和契丹一起猥琐发育。

勿吉再次改ID为靺羯。

高句丽坚挺的活着,隋朝三征高句丽都以惨败收场,顺便导致隋朝灭亡。

唐朝时期: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多民族融合国家,面对强大的唐朝,契丹选择接受唐朝册封,继续猥琐发育。

高句丽被唐灭国。

突厥被唐灭国。

室韦继续猥琐发育。

靺羯分为白山靺鞨、黑水靺鞨、粟末靺鞨等七部,最南部的粟末靺鞨归附唐朝,受封渤海郡王,以渤海国为封国。

五代十国时期:

失去大唐的压制,契丹终于等来机会崛起,出了个牛人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契丹灭渤海国。

室韦与柔然、突厥人融合,形成了达旦(鞑靼),占据蒙古高原。

北宋时期:

鞑靼人臣服契丹。

黑水靺鞨臣服契丹,契丹给靺鞨改名为女真,入辽籍的为熟女真,不入辽籍的为生女真。

契丹完成北部地区大一统。

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

南宋时期:

完颜部女真出了位大神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灭辽契丹,灭北宋。

失去契丹管制的鞑靼乞颜部也出了位大神成吉思汗,属于柔然一系的后代。

成吉思汗逐渐完成了鞑靼各部的一统,形成蒙古族。此时的蒙古族主要是柔然、室韦、突厥的后裔。

元朝时期:

蒙古灭金、灭南宋。

明朝时期:

明军击败蒙元,蒙古退回蒙古高原,明朝称蒙古为鞑靼。

明朝完成东北地区大一统,建立奴儿干都司,设立300多个卫所,由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各部落首领任卫指挥使,实行区域自治。

女真部分裂为三部:东海女真(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其中建州女真靠近辽东平原。

建州女真又分左卫和右卫,均由爱新觉罗家族担任指挥使。

万历年间,右卫指挥使造反,辽东总兵李成梁带兵平乱,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觉昌安带儿子去帮着劝降,被李成梁部下误杀,觉昌安的孙子努尔哈赤接任指挥使并起兵反明。

努儿哈赤建立后金,并一统女真各部。

爱新觉罗.皇太极建立清朝,改女真为满洲族,简称满族。

最难忘的一次走亲戚是哪一次?

我小时候,在外县武装部当科长的三叔打电话给铜湾邮政局,邮政局带信给我爹,要我爹把我送三叔家去玩。那是春节刚过的时候,我爹弄了两大袋年糕,还有两块大腊肉,我挑不动,我爹说有八十多斤重。那么多东西,就是那年月也值百多块钱。我爹把我送上了火车。我在三叔家玩了个把星期,离开时,三叔只给了我两块钱,六块多的车票还是我自己掏钱。幸好我过年的压岁钱带在身上,不然我回不了家。回家后我爹听说了就叹了口气,我奶奶和我姑婆听说了就非常生气。

我爷爷和太爷爷都是单传,到了我爹这一代有三兄弟,我爹是老大,他做过生产大队赤脚医生,后来他辞职了,从1979年开始就常年经商了。我二叔做了三十多年的大队支部书记和村支部书记。我三叔1968年参军入伍,后来慢慢地做了营级干部,再后来转到县武装部做副部长兼军事科长。

到了我这一代又只有三个叔伯兄弟。我爹、二叔、三叔都只有一个儿子。

一,我爷爷解放前就自寻短见走了,那时候我爹才9岁,我二叔7岁,我姑姑5岁,我三叔还没生,是遗腹子。

我的高祖父,就是我太爷爷的老爹,他是铜湾镇名人,他置办了很多田产。铜湾周氏的《周氏族谱》对他评价极高,说他后来“维持团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那时候应该是清朝末年或者民国初年,我也不知道我高祖父的职位是个什么级别。总之听我爹说,我高祖父管事后,就开始变卖田产,赈济穷人。高祖父经常说:“子孙弱过我,留田做什么? 子孙强过我,留田做什么!”

于是,到我太爷爷和爷爷的手里,田产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我爷爷后来自寻短见,太爷爷也老了,因此,解放后我们家划了“中农”,这就对我老爹三兄弟的前途没有影响了。

我爷爷一走,家里就很是艰难了。三叔出生后,为了应付家庭困难,他们分家了。太爷爷、太奶奶、二叔、姑姑他们四个人一家;我奶奶、我爹、三叔这三个人一家。

我爹12岁就开始外出打工了,跟着一个堂叔下沅江划大木排,从上游洪江划到下游江苏的某个县城。

可以说,三叔就是我爹养大的。后来我爹又给三叔建了栋木房子,还给他娶媳妇,这是后话。

二,我三叔长成小伙子后,我爹也送他读完了高小,他就跟着我姑公学木匠。后来是我爹让他去当兵,结果他很争气,在部队里提干了。

我爹自己只读了初小,但他却送我三叔读了高小。我三叔读完高小后,我爹觉得学一名手艺才有出息,因此就让三叔跟着我一个姑公学木匠。

后来一次冬季征兵,我爹又让三叔去考兵了,因为我爹觉得去当兵比学手艺更有出息,更光荣。然而,三叔却不想当兵,在我爹的催促下,他半推半就地去考兵了。他巴不得考不上,可命运捉弄人,他偏偏又考上了。来接兵的人看到了他,也非常喜欢他。而当第二天要走的时候,他却没有去铜湾公社,而是跑去了二十几里外的大山小村庄里,做木工活去了。我姑公在那里给别人建木房子。

可是,接兵的人竟然非要等这个人,没办法,公社武装部部长只好要求我爹去找人。最后我爹就去大山里把三叔拽了回来,送给了接兵的人。他到部队后,分在吉首军分区。

没想到的是,三叔在部队里很争气,几个月后他居然做了班长,再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十来年后做了营级干部。我爹又给他娶了媳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三叔和军分区的政委被调去了广西前线做基层指战员。从广西回来后,他把家属带到军分区了。再后来,他带着家属转到了古丈县人民武装部,做了副部长兼军事科长。

三,我读初一的时候,也就是13岁,那年春节刚过,古丈县武装部的三叔把电话打到了铜湾邮政局,让他们捎话给我爹,说是让我带着二叔的儿子一起去武装部玩。

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13岁的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我赶紧去二叔家邀我那个弟弟,可他才8岁,二叔二婶都说他太小了,而我也只有这么大,就怕火车上出问题,不同意他跟着我去。二叔二婶的决定是对的。

于是我就决定独自一个人去了。

我爹知道单位上的人都喜欢年糕,上班日子做早餐吃挺方便。因此就弄了两大袋,还拿了两块大腊肉。我爹说至少有八十多斤重,我试了一下,挑不动。

我妈就说我爹了,她说:“弄这么多干嘛呢?庚庚挑都挑不动啊!”

可我爹说:“没事啊,我把他送上火车。到了古丈县就有他三叔在火车站接他。”

正月初四那天,我爹挑着那一担子,我们去铜湾街上坐了班车,到了怀化,我爹又把我送到了火车站,他买了站台票,一直把我送到了火车上,把那两个大袋子放上了行李架。他千叮咛万嘱咐,然后他才下了火车。

四,我坐火车到了古丈站,因为挑不动那个担子,就喊一个大叔帮我把两个袋子从窗口扔了下去,然后我跳了下去。结果我三叔没有接到我,这下我惨了。

那一副重担子,我怀疑根本就不止八十多斤,我是没有能力把它挑到车厢门口去下车的。我想了个办法,喊一个大叔帮忙,把两个大袋子从行李架上取下来,再从车厢窗口扔了出去,然而我也跳了出去。

我在站台上等啊等,就是没看到熟悉的穿军装的三叔走过来,最后站台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绝望了。

可能他就没来站台上找我,他肯定只在总出口等了一会儿,没看到我,就以为我没有坐这趟车过来,然后他回家了。

怎么办呢?我的眼泪都急出来了。这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我不能就这么耗下去啊!再过几个小时天黑了就完蛋了。

于是,我把这个袋子拉几步,再把那个袋子拉几步,这样循环下去,慢慢离开站台。拉累了就坐在袋子上休息。碰到人了就问值班室在哪儿。

就那样拉了两个多小时,累死我了,终于到了值班室。我有气无力的请求工作人员,帮我打个电话,找县武装部周科长。说了好一阵子,热心的工作人员才听懂我的话,然后就打通了武装部。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来了一辆吉普车,之后三叔从车里钻了出来,一看见他,我心中的石头落地了。这时候,我感觉更累了。

三叔连忙和工作人员打招呼,他还以为我出了什么事,被工作人员扣在了值班室。工作人员很客气地笑着说:“没有没有!”

三叔用手提了提那两个大袋子,叫了起来:“呀!这么重啊!都是什么? ”

他一边问一边用手摸袋子。

“三叔,是年糕和腊肉。”

“干嘛拿这么多来。”

三叔这么一说,我觉得十分委屈,就怪我老爹,竟然弄了这么多,把我整得够呛。

司机也下了车走过来帮忙,他们两个一人提一袋向吉普车走去。司机也忍不住说了句:“这么重!”

不一会儿,终于到了三叔家。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三叔他们一家三口都已经吃过了晚饭。三婶看见了那么多年糕,还有两块大腊肉,她很高兴。

五,我在古丈小县城玩了个把星期,三叔的儿子,就是我那个四岁的小弟弟,天天跟着我。此行最有意义的是,周末三叔带我去了他们武装部设在县城附近山上的射击训练场,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让我参加了一次打靶训练。最后我回怀化时,三叔给了我两块钱。买车票也是我掏的钱。

那天打靶训练,用的是半自动步枪,三叔和工作人员告诉我“三点成一线”,屏住呼吸,轻扣扳机。一共打了10发子弹,报靶的人最后夸奖了我,说我成绩不错。枪的后坐力很大,我的右肩膀有点痛,但我很高兴。

我回怀化的前一个晚上,三叔给我两块钱,我不要,他就说:“这钱你要收下,现在都还没过元宵节。如果是平时,我就不给你钱了。”

他这么一说,我就收下了那两块钱。

接着他又怂恿我去吉首市城里玩一玩,然后从吉首站坐火车回怀化。

那时候我虽然才13岁,但我很聪明。我就想:可能是三叔要给我买车票,他动员我去吉首玩,车票钱就很少了,因为古丈县就属于吉首市,离得很近。吉首到怀化他就不用管我了。

想到这里,我就答应了他。

可是,去吉首坐汽车很方便,然而汽车站离火车站又有几里路,怎么办呢?他就给我画了一张路线图,从汽车站怎么走到火车站。

我这个三叔啊,胆子也太大了,他就不怕我碰到坏人吗?

第二天,吃过早饭,三叔把我送去古丈汽车站,他带着我去买票,到了窗口,突然,他伸出手问我要钱,汽车票两块钱。那一刻我目瞪口呆,愣了好几秒钟,之后我掏出了他昨晚给我的两块钱。

唉!是我异想天开了,是我高估了他。原来短途票也要我掏钱。

早知如此,我何必去吉首转车呢?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呢?这样一转车,我还多花了块把钱。从古丈坐火车直达怀化,五块多就够了,人又舒舒服服,安安全全。现在从古丈到吉首坐汽车两块,从吉首到怀化坐火车四块多,一共就是六块多。我还要冒着风险去找吉首火车站,我真是找累啊!

晚上十点左右,火车到了怀化站,我爹在火车站接到了我。去旅店的路上,我爹问我三叔给了多少钱,我告诉他两块钱,他一听,立马就叹了口气。

过了几天,我奶奶和我姑婆知道了,她们很生气。主要是,没有我爹,就没有三叔的今天。

二叔二婶知道后,就笑着对我说:“幸好你弟弟没去。”

我没有话说,我只能苦笑。

你见过最自私的老人有多自私?

儿子贷款做生意,父亲偷拿150000元养情人!父亲年老多病时非要儿子和妻子照顾自己,儿子妻子的做法让人拍手称快!

尹东载已经有65岁了,脖子上裹着纱布,刚刚做过喉癌手术,还发不出声音来,只能通过手写板与人交流。

他在手写板上写道:儿子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财万贯,却拒绝赡养自己,儿子住在距离自己3公里的新房子里,还把妻子和儿媳都接了过去,可是自己却住在这个小破屋里,他多次要求住到儿子的新房子里,却屡次被拒绝。

尹东载继续在手写板上写:儿子有3台挂车,每台36个小时纯收入就有3500元钱,一个月就能赚十几万,甚至过百万,自己想要沾光,还将儿子告上法庭3次。

记者随着尹东载去了他儿子的家中,见到了老人口中的冷血儿子,尹明强。

一见到父亲,尹明强就开始指责父亲多年来的所作所为,原来他的“冷血”事出有因。

据尹明强交代,父亲年轻时候在外有一个相好的,甚至还将外边的女人带到家里,让自己和母亲离开家,一个完整的家庭就此支离破碎。

现如今父亲在外的钱用光了,才想到自己还有个儿子,生病了才想起来还有个原配妻子,竟然想要自己的母亲照顾生病的他,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他老了要吃什么,这个钱我还是有的,绝对不会让他饿死,但是如果按照他的要求3个子女每个人每月给他2000元,连法庭都不支持他这样的无理要求的。”尹明强朝记者无奈又气愤地倾诉道。

“他一个60多的老人用6000多的手机,我才30多岁都不敢用这么贵的手机,他还花几万块钱买了面包车,我自己做生意一直骑的摩托车!”

从尹明强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也是白手起家将生意做大,才有了如今的成绩,可是将节约作风维持的他,很是看不惯父亲奢侈的享受主义习惯。

这个时候尹明强的母亲告诉记者,当尹东载做完喉癌手术后,自己心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没想到他出院后又和外边的女人联系了起来,这让自己和儿子再也无法忍受。

第二天,尹东载找来了很多亲戚,让他们为自己主持公道,去讨伐儿子和妻子赡养和照顾自己。

然而,他的亲戚并没有“帮亲不帮理”,而是一脸无奈:“我以前告诉他要把自己的家庭搞好,把儿子和妻子搞好,才会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当时我们给他做了很多工作,可是他一直没有听进去,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尹东载无奈,只能带着记者去当地村委会进行调解。

村委会给尹东载的小女儿打了一个电话,打算从女儿这里入手解决问题,没想到他的女儿却告诉记者和村委会一个秘密:当年父亲和哥哥做生意,父亲拿了哥哥尹明强那里的货去卖,收到货款15万元后却将钱放入了自己的口袋,而当时的哥哥白手起家,身上还背负了巨额贷款,没有钱来周转生意,那段时间过得很是艰难。

村委会问她会不会做哥哥的思想工作,她说会很难,除非父亲做一个讲信用的人,还要与外边的女人彻底断绝关系。

一直旁听的尹东载露出了奇怪的笑容,他告诉大家,他与那个女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和她单纯地聊天而已。

显然他的说辞并未取得大家的信任,都不相信他与外边的女人15年的关系只是单纯的聊天。

尹东载又带着记者回到了儿子的住处,他的妻子告诉记者,不是他们不让丈夫和他们一起住,他的习惯实在太令人厌恶——将所有房间的床都住一下,还把脖子上的纱布仍的客厅到处都是,给2个孙女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妻子的一番话,让尹东载又羞又气,突然他发狂地将手中的白板和纸笔摔地上,直接躺在了卧室的床上,说自己不走了,这是儿子的家,自己有权居住,自己想住哪里就住哪里,颇有一种倚老卖老的架势。

这时候尹东载的儿媳过来,向记者诉说当年他们夫妻做生意,公公却拿走15万的货款走掉,让他们很是失望,多次找他索要都不给,直到在外的钱花完了才又回来。

而公公的做法导致自己和丈夫当年的日子很是艰难,熬了多少个黑夜才熬了过来,如今丈夫的贷款已经还完,甚至每月盈利不少,可是这些钱是他们夫妻二人辛苦挣下的,与公公无关。

一家人的矛盾很深,三言两语并不能解决,最后只能通过当地的村委会进行调解。

一家人坐下来面对面进行协商,尹东载表示自己只想住到儿子的新房,这样身边有人照顾自己,不怕有个意外身边没有人知道,自己甚至可以只向儿子要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如果儿子不愿意让自己住到新房子里,那儿子必须每月支付2000元生活费。

父亲的话让尹明强很是不屑一顾,他甚至都不愿意看父亲一眼,声称自己只会每月给他200元钱,还要求父亲卖掉面包车。

儿子的要求,尹东载坚决不同意。

而村委会也不同意每月200元的赡养费,纷纷劝说他要多为父亲考虑,毕竟那是他的父亲,也已经年老了,还得了病,要他孝顺一些......

再也忍受不了的尹东载站起身就走,离开这个让他觉得很是压抑的场合,对于眼前的父亲,他早已失去了一切耐心。

最后,尹东载的儿媳出面代表尹明强进行协商,而尹东载表示自己并不缺钱花,只想体会家庭的温暖,如果住到新房,不要赡养费了。

尹东载的儿媳看着公公退了一步,也答应后退一步,同意他到自己家里居住,前提是公公要改掉毛病,否则还是会把他撵出去。

就此,这个老人终于有了最后的归宿。

故事中的老人尹东载显然是一个自私至极的人。

第一,年轻时不顾妻子儿子感受,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自己的享受,与外边的女人联系合伙将妻子和儿子赶出家门外,将一个完整的家庭搞得支离破碎。

当年,无家可归的妻子和儿子,多么地无助,他有考虑过吗?

第二,老了病了,钱花完了,无处可去了,才想到自己还有妻子和儿子,来找妻子和儿子养老了,多年的缺席却因为自己的病老而突然闯入,完全不考虑他们是否需要自己,是否原谅了自己,只考虑自己需要钱花了,需要人照顾了,于是心安理得的让他们赡养自己。

这个时候,怎么不找外边的女人照顾自己呢?为何找妻子照顾自己?而当妻子照顾他出院后仍然与外边的女人联系,简直是把妻子的尊严和脸面往地上踩,自私无耻至极。

第三,多年前儿子和儿媳贷款做生意,欠银行十几万元钱,而他为了自己奢侈的生活,为了外边的潇洒生活,竟然拿着儿子的货款钱消失了,作为丈夫他是不称职的,作为父亲他也是不及格的,儿子和儿媳生活上的艰难竟然比不得他的享乐。

第四,在儿子家里居住,竟然每个房间都要住一遍,完全不考虑儿媳在家是否方便,不考虑儿子儿媳需要私人领地,不尊重他人,还将脖子处做过手术一直用的纱布仍的客厅到处都是,这何止是自私?简直是骨子里的坏!

当子女给他多次机会都被他不在乎的利用完后,终于失去了子女对他的信任和尊敬,落得个老无所依的下场!

很多人讲究因果报应,种什么 因得什么果,做什么事情之前,不要太过自私只考虑自己,否则当有一天报应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你不一定承受得了。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