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交友,你接触到的呼和浩特人性格是怎样的?

2023-08-16 19:32:08 42阅读

回族交友,你接触到的呼和浩特人性格是怎样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呼市周边农村人😄。

现在的呼市人除了本市原生土著,大多都是周边旗县及呼市周边盟市来的。民族构成以蒙古族为主,汉族大部分是清末民初走西口来到呼和浩特的。

回族交友,你接触到的呼和浩特人性格是怎样的?

我的祖先也是从山西岢岚县走西口来到现在的呼和浩特土左旗海流村。

说到呼和浩特人的性格,我想用“内热外冷”来形容。

首先,呼市人表达感情不像东北人那么奔放,他们的表达更为含蓄,甚至反着来。

一对儿很久没见面的兄弟一见面先把对方捣上两拳或用肩膀怼对方,再来一句:

“你个个泡还活的了?”

哥们兄弟是这样,搞对象、谈恋爱虽然没有这么暴力,也差不多。

看对方顺眼会说:

“看你那个劲气哇!”

对方(男方)如果惹你生气了,会说:

“爷再也不鸟你啦!”

兄弟如果没见过你女朋友,问你女朋友漂亮吗?会说:“还行哇!”

这对呼市人来说就是赛西施了。

呼市人通过喝酒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酒品见人品,如果你想知道这个人咋样,拉他去喝顿酒,绝对把他看得透透的。

一上来说:“哎呀,我喝不了,血压高。”

装B货,不值得交。直接灌倒。

一上来就要干杯,豪爽,值得进一步发展。喝倒了能把他送回家。

一上来说:“哥,我干了你随意!”咕嘟一口下肚的,值得拿命相交,不让他喝多,把他安全送到家。

酒桌上吹牛逼的,往死灌。

安静的不做声的,真君子。可交!

和你称兄道弟,有事叫找他的不要太认真,多半是嘴皮子功夫,喝完第二天连你叫甚也想不起来。

偷悄悄想加你微信的绝对是看上你了,留个心眼儿。

说话声音最高的那个人一定过的不好,别和这种人交往,比较自卑。

想要和呼市人交朋友,首先酒量得好。喝不多没事儿,姿态不能输、喝吐了有人送你回家,别装,没人能见得装的人,一下就把你看板了。

其次,别吹牛,和呼市人吹牛是找死,最后都不知道咋死的。

还有最后一点:真诚。装孙子的一开始不注意,一旦让发现了,这辈子别想和呼市人交朋友,他们会把你拉黑。

呼市人走的街上不显山不露水,人和人之间没有多少互动。但你要有个呼市朋友,你说你有甚困难,他比你急,托上他三大爷的二外甥子的表姐夫也能给你把事儿办了。

呼市人就这么泼辣,呼市人就这么展油活水,呼市人就这么牛逼!

听说回族都非常热情好客?

哈,这个问题有意思。本人愿意试着回答一下,因为本人就是信仰着伊斯兰的回族。随便说说,大家可别认真哈。

我认为,也不是所有的回族人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这个有点绝对也有点笼统了。还是要因人而异了。

首先举个简单例子说点别的。回族和汉族都是人,只不过信仰不同罢了。回族信仰伊斯兰信造物主,而汉族人信老天爷观音菩萨。回族人每天去清真寺礼拜祈求真主保佑,而汉族人会去寺庙里上香磕头祈愿。当然,这种信仰问题也可以和其他民族弟兄们进行比较,实际上不难发现,人们在做各种宗教活动的时候,其内心表现出的意义都是大相径庭,对吧?

倘若我们溯本追源,就不难发现汉族人信仰的老天爷和回族人信仰的造物主其实是一回事。至于回族人不吃猪肉,这则是回族信仰里面的生活内容,或者严格说是宗教里面的细节规则。作为回族人一般是要遵守的。

那么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上。说回族人热情好客,这倒不假。但如果把回族人看得有点神秘,就完全没有那个必要哈。

回族人大都信奉经典,信任阿訇所讲的经典里的内容和故事,一般更多的回族人习惯把经典里的规则,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不蔑视人不小看人,尽量不做亏心事,且富有同情心,认同所有不雅的动作和伤害别人的言行都是有罪过的!所以好客。

当然,我所概括的只是大致性,是整体观哈。

万事总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一部分回族人,由于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认知问题,他们会很任性地做出别人不喜欢的事情来。如果他们不遵守经典里的规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态来,你能又把他怎么样呢?再比如,在回族人群里犯法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从这点上也能说明问题。所以我倒是认为,做人呐,不管你信仰什么,还是全归咎于自身的约束力和自我修为能力。因此如我前面说: 要因人而异。

不过,总体来说,回族人还是蛮不错的,对待任何人以及任何事,都会表现出固有的热情和积极的一面,大多数回族人还是明辨是非,素质极高的。他们一般做事不会太过分,有节制,更有度。

因为回族人在社会法制的制约下,还被内心里的经典制约着!

所以呢,说回族人热情好客,倒也是有点道理的哈!

你们身边有没有特别扫兴的人?

我婆婆就是一个特别让人扫兴的人。

小姑没有结婚前,逢年过节我会去婆婆家煮饭,因为小姑很喜欢吃我做的饭菜。其实婆婆也满意我做的饭菜,但在我每次做好饭菜后,她说的一些话听了让人很扫兴。

当所有的菜上齐后,我婆婆不跟我们一起吃饭,而是跑进厨房收拾卫生。

我小姑就说,先吃饭,吃完后再一起收拾。

婆婆就会说:你们就知道好吃,看把厨房搞得都是油烟味,还得我来收拾。

小姑听了很生气:厨房不做饭,还叫厨房吗?谁说非得让你收拾?

其实我做饭,都是一边做一边收拾的,厨房根本就不乱也不脏。但我婆婆洁癖,非得要先收拾完了再吃饭。

我们等她嘛,肚子又饿,不等她,她又会生气。

如此折腾几回后,我就不愿再去婆婆家做饭了。

后来过节时,改成去饭店吃。每吃一回,婆婆就要跟小姑吵一回。

有时点的菜没有了,服务员过来建议换别的菜时,婆婆就会对服务员说:你净给我们推荐贵的菜,想坑我们钱。弄得服务员很尴尬。

这时候,小姑就会说婆婆,两人就吵起来了。

婆婆嫌在外面吃贵,要在家里吃。在家里吃,又把我们搞得很尴尬,真心累。

小姑子的朋友来找小姑玩,在婆婆面前夸小姑为人好,婆婆撇撇嘴,很不屑地说:她就是个傻姑娘,每回出去都给别人掏钱,能不好吗?

弄得人家都不好说什么了。来过小姑家一次的朋友,绝对不会再来第二次。

有一次,我陪她去居委会那儿领蟑螂药,工作人员对我婆婆说:阿姨,这个药效果特别好,你多领几盒回去备着。

我婆婆却来一句:这能当饭吃吗,你让我多领几盒?

当时明显感觉到工作人员看婆婆的眼神就冷了。

有一次,我跟小姑带她坐公交车去逛街,车上有人给婆婆让座,她不说谢谢,却来一句:这座位脏,我不坐。别人看她不坐,也不好意思再坐下去。弄得我跟小姑都很尴尬。

不带婆婆出去玩,她会生气,嫌在家里无聊,带她出去,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就雷S人。再好的氛围都被她搞没了。

说句实在的,让人扫兴的人心不坏,其实就是情商比较低而已,说话不过脑子,不看场合,只图自己痛快,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大家说说看,是这样吗?

为什么哈尔滨出美女?

本来不想回答这种问题,可是觉得他们的回答都不完美,哈尔滨自古以来是各民族杂居的地方,汉族,满族,朝鲜族,应该说是那儿的原住民,从古到今,美女是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熠熠生辉,听一个下过东北的同事说,在山里挖人参,经常遇见当地的小姑娘,穿的是土里土气,手上和脖子耳朵后面都是灰尘黑泥,土话叫CHUN,长期不洗澡和天气严寒造成的后果,但是当夏天来了,用水洗干净了,都是又白又嫩又细,男人看见了都恨不得咬上两口,咬不着的就流口水,这是老话,说明哈尔滨那儿的女人白白的耀眼。

到了现在时髦时尚风行天下,各种各种的服装美容美发金银玉首饰,搭配上更是现代时髦美不胜收啊!特别是媒体宣染传播,好多明星美女红遍全国的沈傲君李冰冰等,美丽动人秀色可餐,再加上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和见面自来熟的和蔼可亲的性格,感觉都特别亲近,对吧?

多民族融合在一起,哈尔滨曾经在历史上有很多很多的俄罗斯朝鲜日本年轻女人,据说有二十七个国家的领事馆,这也算一个原因吧!当然这是现代当代人们对女人的印象,如果上溯到清末民初,美丽女人的光鲜亮丽的后面,都是被压迫被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血泪史,很多的轰动事都戳心不忍卒读,就此打住。

我们这个大院有好几个是哈尔滨的老女人,一个是非常有名的三姨太,80多岁了,还经常穿着半高的鞋,大红的裙,雪白的衬衣,厚厚的口红,有老头陪同在院里散步,引起好多人的侧目而视。

另一个也是80多岁,又黑又瘦,据说还抽烟,她男人不抽烟不到60岁就得肺癌死了,生前可是又白又胖。

我们的邻居也是那个地方的,远看高高的个子,修长的身材,圆圆的白白的脸庞,貌似美女,经常穿着几百上千的时髦服装,我眼神不好,看着挺好看,好想接近聊几句,可是有女的说这个女的是疤疤眼,细看挺瘆人的。我也是无语了。我跟我们领导和他的媳妇都是哈尔滨的,我领导脾气很好,待人和气,他媳妇看着挺客气,据说脾气特别大,领导,儿子,儿媳妇都特别怕,现在的孙子有了也特别怕,怎么回事啊?说远了吧?

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陌生人的好感?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

两个人同时去和陌生人攀谈,一个用正常的方式去打招呼,然后进行交谈;另一个则是请求对方帮一个小忙,然后再进行交流。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第一个人失败了,甚至根本没有说到几句话,对方就借口离开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希望和他人做朋友,首先要对方一定程度信任你。

但如果仅仅是释放善意是不可能达到交友的目的,这种方式并不能使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相信你。

非但无法得到信任,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敌意。因为每个人在遭遇陌生人莫名的主动攀谈时,都会本能的抗拒,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第二人将地点选在一个咖啡馆,他先是上前请求帮助,说明自己需要借用一下对方的充电器,对方同意了。

于是在充电的过程中,他装作无意识的和对方进行简单的交流,想不到的是,对方竟然没有抗拒他的主动攀谈,半个小时后,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人会排斥主动对自己示好的陌生人,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从陌生人靠近的那一刻,就会不自觉的对其持怀疑态度。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你越是想得到对方的信任,越是笑脸迎人,对方的戒备心越重。

因为他完全不清楚你的目的,潜意识就会想要远离,自然也就无法成为朋友,更别说好感了。

第二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目的”,是为借充电器而来,从一开始就打消了对方的疑惑。

这个时候再进行简单交流,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因为借用了他的物品而不好意思。

让对方清楚的知道你的“想法”,自然也就打消了顾虑。

之所以愿意交谈,一是因为他需要用这种方式回应你的谢意,让你不至于局促不安。

二是他需要表明完全不介意借出自己的私人物品,以及他乐于助人的态度。

人会对莫名其妙想靠近自己或者刻意帮助自己的人持强烈的怀疑态度,但不会对寻求简单帮助的陌生人有太强的戒备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爱上了一个女生,但他不知道如何了解她的同时也让她认识自己。

这一天,女生在公园看书,他装作很紧张的来到她旁边说:“你好,我妈让我来这里和一个女生相亲,但我没有些方面的经验,我很紧张,你能帮帮我吗?”

女生刚开始有些抗拒,但看到男生着急的样子,不忍心拒绝,就开始安抚他,告诉他不用紧张,就当作现在和她聊天一样就可以。

他们一起聊了十多分钟,男生假装拿出电话,然后失落的对女生说,对方不来了,他被放鸽子了。

于是女生又继续安慰他,男生为了表达对女生的谢意,请她在老乡吃了顿饭,于是他们渐渐熟悉,一切非常自然。

从以上两个事例来看,想要获得一个陌生人的好感,不应该是让对方信任你,而是你先表达对对方的信任。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寻求对方的帮助,人都有一个心理共性,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你一定优先寻求认识的人帮助。

因为你了解他,信任他。

陌生人被寻求帮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觉得自己被信任,这个时候说虚荣心也好,善良也罢,大几率对方都不会拒绝你,当然,前提是合理。

祝你好运!

请添加关注“一本情感簿”,一起聊生活中的感情事。

感谢阅读!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