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交友网,被人恶意骚扰怎么办?
阿克苏交友网,被人恶意骚扰怎么办?
“垃圾,你们四川人都是垃圾”
“好好跟你说话,把自己当个人了”
“跟你解释了半天,就是不听,你们这种买家就应该去死”
“你的地址我都知道,信不信我过来找你,我说到做到”
.........
看着电脑屏幕上卖家不断升级的谩骂和威胁,刘女士又惊又怒,担忧中夹杂着恐惧,对这次糟心的网购充满了后悔和莫名其妙。
刘女士喜欢在家里做手工糕点,尤其有几种用坚果做的糕点家里人都爱吃,于是春节前,就在淘宝网上订购了一批巴达木想在春节做给家人吃。没想到直到节后还没收到订的货,就非常恼火找了卖家,卖家解释说新疆物流不发达,春节期间货物太多没发出来,卖家态度冷淡,也没道歉,但是把钱退给了刘女士。
刘女士非常搓火,春节的一个大计划泡汤不说,卖家一点歉意也没有,而且这是同一商家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虽说他们家巴达木质量的确不错,但老是不能准时到货也挺耽误事儿的。
刘女士本想给个差评,但想到商家也不容易,自己也不想挑起矛盾,于是还是给了一个好评,但在留言区里发了几句牢骚:“不能发货就应该提前告知,这样整的我们计划泡汤好吗?”,没想到就这几句话惹下了泼天大祸,从此这个叫左鲜生的卖家就一直不停的骚扰,谩骂,威胁。
刘女士毕竟是一个女人,被吓坏了,不停的解释自己没有恶意,最后甚至承诺删除评论,这个左鲜生还是不依不饶。
恰好这天刘女士老公在家,看她一个上午都守在电脑前不停的敲击,魂不守舍的样子肉眼可见,好几次叫她都没反应,她老公就上心了,一再追问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开始刘女士还不想让老公也跟着担惊受怕,没说。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几乎带着哭腔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公,老公一听笑了:
“这就是个垃圾人,你不理他不就完了吗”
“可我留的是咱家真实的地址和我的真名,万一他真的找上门来怎么办呢?前几天不是有一个新闻说一个网上卖家也是因为差评,跟踪找到了买家进行报复,这可怎么办呢”
老公一听沉思了一下,然后说“原来这样啊,嗨,这也好办,你老公做销售的,走南闯北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这种人喜欢欺负女人,欺负没见过面的人,他们往往都是懦夫,看老公怎么对付他”
说完,老公坐到电脑旁,略一思量,敲下一行字:
“你个懦夫,跟女人耍什么横,我是她老公,有本事冲着我来”
然后回头冲刘女士说“看见没,咱们先给他引入一个新角色,让对方知道,他现在面对的有可能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对方没有回应,估计不在电脑旁,于是老公又敲到
“老子也不是好惹的,老子也是新疆人,春节到成都朋友家玩,本来想露一手给当地朋友做点新疆特色,结果你他妈全给耽误了,你还敢骂人”
然后又冲着刘女士说“看见没,再把自己从危险中摘出来”。刘女士佩服地给老公竖起了大拇指。
见对方还是没有回应,老公跟刘女士说“不管他了,吃饭去”
吃着饭,心有余悸的刘女士还是时不时的看一下电脑,突然她喊道“他回话了”
老公急忙走到电脑前一看,还是老一套“你们四川人都是垃圾,我没发货不是退钱了吗?你们这群垃圾,小心点”
于是老公不慌不忙地坐下回道“你嘴太臭,不跟你废话了,反正老子也在新疆,你也等着,过两天老子去找你,你的地址我也清清楚楚”
多方停了好一阵没反应,估计在琢磨该怎么回,过了好久回了一句“你是新疆哪的呀,是阿克苏的吗?阿克苏四川人多”
老公扭头对妻子笑到“看见没,丫怂了,再加一把火估计差不多了”,于是老公回道
“你别管老子是哪里的,过一阵等部队放假,我带着战友来问候你丫的”。
老公回头又对妻子道“我估计这家伙不会回话了,他要是识趣儿,大家点到为止,就此打住,他要再闹,就得防着万一我真是部队上的呢?解放军的威慑力还是比较大的,懂不,这叫有限施压。”
果然,从此后,这个家伙再也没敢骚扰刘女士。
以上是一个真实事件的改编,是一个对付恶意骚扰如何应对的范本。
正如本话题的题目所说,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女士,由于处于弱势社会地位,很容易被骚扰,甚至被侵犯,这些骚扰有可能来自方方面面,无良的商家、客户、同事、领导、邻居等等,那我们面对这些恶意的骚扰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应对呢?
我建议两种方式:
一就是刘女士老公所采取的方式:有限施压,如果对方的骚扰还够不成法律制裁,而自己也不想耽误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很多时候还不想撕破脸皮,比如来自别人的挑衅,客户,上司的言语挑逗等,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它的步骤是:
首先要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其次引入新角色,这个新角色要让对方感觉有压力,然后要展示这个角色的能力、威力,给对方施以压力,如果压力能逐渐升级效果当然最好。这种方式的目的是让对方适可而止,及时收手,其后果是可控的。
第二种方式叫极限施压,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喜欢这种方式,当对方的骚扰已经明显过界,甚至违法犯罪,而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在手的时候,我们要果断报警,曝光,让对方受到法律制裁。
在刘女士的案例里提到的卖家左鲜生不知悔改,过后没多久,他就跟一位郑州的李先生又发生了冲突,并威胁要血洗李先生全家,并晒出了阿克苏到郑州的机票,李先生果断报警,并向媒体曝光,最后这位左鲜生被阿克苏警方行政拘留,其淘宝网店也被注销了。这就是极限施压。
总而言之,当我们面对恶意骚扰时,首先不能害怕,要冷静的判断对方骚扰的性质和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应对就可以了。
清朝的张格尔之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九月初七,宣宗登基仅 10 天,来自西北边疆的奏报传来一个消息:张格尔叛乱。这一事件成了宣宗多年来寝食难安的重大问题。
一、张格尔叛乱的复杂背景自乾隆朝平定回部后,天山南北置官设治,形势稳定,保持了 70 余年的安定局面。然而,由于清朝官吏的苛剥和搜刮,激起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大和卓博罗尼都叛清被杀后,他的儿子萨木克潜逃浩罕,后生三子,其中次子即张格尔。
作为和卓的后代,张格尔的玛赫杜米家族长期统治着天山南麓广大地区,在政治上和宗教界对当地维吾尔族人民有广泛影响。长大成人的张格尔时时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在浩罕上层集团的支持下,不断骚扰边境,制造事端,并利用当地人民对清朝官吏的不满,煽动反清 。
当时,英国殖民势力已渗透到浩罕地区,与浩罕贵族一道怂恿张格尔重返南疆,与清朝对抗,企图乘乱渔利, 驻南疆的清朝官员及属吏贪得无厌,而伯克借他们之名,大肆勒索分肥,其至强迫维吾尔族少女轮流陪宿。这些不法行为构成 广激起民愤的又一原因。
张格尔得知南疆的民怨,以为时机已到,遂于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午)八月,率 300 余人骚扰边卡。但被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清军击败 。宣宗接到的奏报即奏此事件。
让宣宗恼火的是,在随后的事件处理中所暴露出的地方将吏不法问题 。他在上谕中明确告诫官员不要乱杀,防止激成更严重的对抗,可不久他就得到参赞大臣斌静将俘虏 80 余人一概处死的消息 经调查,得知部分事实真相:斌静腐败荒淫,专恣暴虐。次年二月,宣宗将斌静革职,发往黑龙江效力。
宣宗以为惩办了不法官员,便可平息众怒,却忽视了张格尔叛乱的更为复杂的背景。
遭到沉重打击的张格尔不甘失败,道光五年(1825 年),他北投布鲁特,募集人马,内派奸细,多次骚扰沿边村寨。是年九月,领队大臣巴彦巴图率兵出境剿捕,结果妄杀布鲁特游牧民妇孺 100多人。 此事激怒了布鲁特首领汰列克,率兵 2000 人追袭清军,将 200 多名清军全部围杀于山谷之中。此事件后,张格尔立即抓住时机,迅速扩张实力,事态急速恶化。
宣宗得报,马上派大学士长龄代替庆祥镇守伊犁,庆祥为参赞大臣,加强喀什噶尔的防务。 他告诫前线将士:最好能擒获首逆张格尔,不要轻易出击、冒昧轻进。
道光六年(1826年)夏,张格尔纠集了安集延、布鲁特等 500余人,由 开齐山路进南疆,先到距喀什噶尔 80 余里的阿尔图什,祭拜其先社的坟墓,然后,以墓地为大本营,鼓动当地民众造反。
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庆祥得报,命舒尔哈善,乌凌阿率兵 1000 余人围攻,先们小胜,张格尔竟突围逃脱。10 余日之间,各城均参与版乱 浩罕首领穆罕默德·阿里汗与张格尔约定,如助西四城一一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成功,“子女玉帛共之,且割喀什喝尔酬其劳",也亲率军队万余人侵入南疆,攻打喀什噶尔、 遭到清军顽强抵抗,乌凌阿 、穆克登布等将领先后战死。
激战中,张格尔见清军防守实力不强,便不守诺言,不理睬浩罕首领 。而浩罕军在攻城中损失惨重,撤围退兵,其中有二三千人被张格尔说服,收为自己的亲兵,继续对喀什噶尔展开攻击。两个月后,城中弹尽粮绝,终被张格尔攻破,庆祥自杀。随后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一城同时陷落。
二、清廷对张格尔叛乱的征缴在喀什噶尔激战之时,宣宗才知事态的严重,下令陕甘总督杨遇春为钦差大臣,统领陕甘兵 500 人,迅速赶往哈密;又令山东巡抚武隆阿率吉林、黑龙江骑兵 3000 人前往,受扬威将军长龄节制,赶往阿克苏 。共集中军队约达 3 万余人。
当清军大队人马日夜西进之时,西四城已全部陷落,张格尔宣称自己为“赛义德·张格尔苏丹”,为当地的统治者,同时设官分职,恢复了和卓统治。为扩大战争,巩固其统治,他一面派军队东进,准备攻取东四城(乌什,阿克苏,库车,辟展),一面肆意征敛抢杀当地居民,激起了他们普遍的不满和反抗。
对于前方的消息,宣宗知道得既不详细,也不及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他的为政原则和想象发出指示。他不断向前线下发谕令,一再要求将领们注意擒贼先擒王,认为只有擒杀张格尔,才能尽快半息这场战乱,避免卷土重来。他指示大军多张贴布告,许诺有将张格尔缚获军前者,封以王爵,赏银 10万两。
当西四城失守消息传来之后,他才感到似一时难以收复,立即谕令长龄相机行事,“可停则停,可缓则缓”,注意节约军费开支。同时,他亲门操持对前线转输军用物资:粮食、兵器、马匹、军服及一位军需,源源运往西北。
八月,张格尔叛军与清军为争夺战略要地阿克苏展开激战。
阿克苏位于南疆中部核心地带,是控制整个南疆的关键。 清军如能保住阿克苏并迅速集结该地,既可阻遏叛军东进,又可以此为根据地,向西展开渐次争夺,最后收复西四城失地。因此,双方在阿克苏的争夺成了一场重要的战事。
占领西四城后,张格尔叛乱势力迅速东移,很快接近阿克苏,并将阿克苏南部的都齐特,洋阿里克,浑巴什、柯尔坪、萨雅里克等地占据,阿克苏受到严重威胁。当时,清朝增援部队尚在组建集结,为确保阿克苏的安全,办事大臣长清命参将王鸿仪率兵 600 人前往堵截,结果战败,全军覆没。
叛军兵锋直抵距阿克苏仅 40 里的浑巴什河一带。尽管长清续派兵力暂时抵住了叛军,但双方在浑巴什河两岸展开了频繁的攻守战。在阿克苏形势最紧张之时,长清不得不令马队驰骋扬尘,以“疑兵”来阻止叛军的进攻。
八月下旬,清军大队援兵陆续赶到,配合围攻,终于保住了阿克苏。道光六年(1826 年)冬,清军取得了攻取柯尔坪(今柯坪)的重大胜利,歼敌 3000 余人。道光七年初,清廷计划在清军集聚阿克苏后,分两路西进。主力出中路台站,一直攻击前行;偏师自巴什雅哈玛山迂回,直抵巴尔曷山草地,邀截叛军的逃窜,并与主力形成夹击之势。在大军出发之前,长龄经过认真分析,决意改变这一攻击计划。
他认为,乌什边外路险难行,加上邻近的布鲁特部民情况不明,孤军深入,一旦发生意外,后果难料,而阿克苏、库车,乌什等战略要地,又不能不分兵留驻。如此,兵愈分,势愈单弱,不利于集中优势兵力。他决定以步骑2.2 万人,全力出中路 。二月初六日大军西进。
军行半月,一路顺利,只是军粮告急,以至于宰杀疲驼羸马允军粮。 二十三日中午,大军抵洋阿尔巴特,遇叛军 2 万余人,一场激战开始 ,长龄审时度势,将全军一分为三,以杨遇春将右军,武隆阿将左军,他自督中军前击。 沙岗上下,喊杀震天,在清军全力猛攻之下,叛军纷纷逃散,连追 30 余里。计歼叛军万余人,生擒3000 余人,获全部粮草牲畜,清军士气大振。
二十五日,清军进抵沙布都尔,此处“多树苇,决水成沮洳,贼数万临渠横列” ,长龄仍将全军分三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涉水向前攻击。然后,由骑兵自两翼迂回包抄,直刺叛军。叛军纷纷逃窜,被清军追杀过浑河40里。随后,清军又杀退叛军援兵。据统计,此战消灭叛军达四五万人。数日后,清军进抵喀什噶尔的重要门户阿克瓦巴特。
张格尔自知成败在此一举,他投入叛军10余万人,准备与清军决战。二十八日清晨,清军展开攻击,枪炮齐发,并施放喷筒,藤牌兵穿着虎衣、虎帽杀入敌阵,叛军马队受惊,立即陷人混乱。清军两翼骑兵自后掩杀,奋力追击,直抵洋达玛河,歼灭叛军二三万人,活捉 2000 余人。次日,清军进至喀什噶尔老乡的浑河北岸。
在南岸,叛军列阵 20 余里,挖壕三道,筑土冈一道,准备拼死背城一战。 双方对垒之后,互施炮火,未立即进攻。当天夜里,天气突变,大风“撼木扬沙”,天昏地暗。
长龄发现叛军占据有利地形,又在兵力上有绝对优势,认为为防叛军乘风沙来突袭,应后撤 10 里,等待天气回转。杨芳则认为时不可失,且客兵利速战,难持久。于是,清军派骑兵 1000 人绕自下游过河,以牵制叛军。
长龄、杨遇春等率大队转向上游,于上风处渡河,潜逼叛军营垒,突发炮火攻击,一时炮火连同风沙,山扑叛军。 叛军毫无防备,阵势大乱,自相践踏,惊慌而逃。天明时分,清军全线渡河,风止沙落,直抵喀什噶尔。当天下午收复被旧据半年之久的喀什噶尔城 ,张格尔虽已逃脱,但他的妻子、侄儿被活捉。 这次战斗歼叛军 6 万余人,活捉 4000 多人。
从 三月初到 三月末,清军略事休整,便分路继续收复失地。
一月之中,接连收复英吉沙尔,叶尔羌与和田等地,并又消灭叛军数千人 。至此,南疆重归平定。
三、善后及活捉张格尔南疆将如何管理,是平定后必须考虑的。
道光七年(1827年) 五月, 长龄在奏折中建议:将回疆参赞大臣和帮办大臣的驻地,由咯什噶尔东移至阿克苏,仍总理回疆八城事务,节制满汉官兵。西部其他三城原设官员一并裁撤,因张格尔未获,形势未稳,西四城仍以 800 驻兵镇守。
一应西四城事,暂设大阿奇木(维吾尔族官吏)一,小阿奇木二,分别管理。一两年后,根据情况酌量撤军,再决定能否实行土司制度。武隆阿在奏报中也是这样想法,对于这种“捐西守东”之策,宣宗并未赞同。他要求尽快捉拿张格尔。
九月,又命直隶总督那彦成以钦差大臣赴回疆,料理善后事宜。
在此期间,张格尔仍在到处流窜,但他慑于清军兵威,浩罕及厄鲁特各部都不愿支持和接济,处境日益艰难。年底,当长龄侦知张格尔有纠众再次入侵的动向,便派遣黑山派回众大造舆论,说清兵已经撤走,喀什噶尔回民都期待张格尔回来。张格尔信以为真,十二月二十七日率骑步兵 500 余人从开齐山旧路进入哨卡,后起疑心逃跑时,被清将杨芳率队猛追,其部属在喀尔铁盖山被清军斩杀殆尽,张格尔终于在山顶被生擒。
道光八年(1828 年)五月,张格尔被押送至京师。十二日,宣宗在午门 举行“受俘”仪式。两天后,宣宗在圆明园廓然殿廷讯,命将张格尔“寸磔枭示”。并下令勒碑太学及喀尔铁盖山,以纪念此次战事。
那彦成全回疆后,按宣宗指示全面整顿新疆:北路六城由乌鲁木齐都统专辖,南路八城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专辖,两路均归伊犁将军统辖。 并加强对各城属官的管辖、监督和选任。所有处理日常事务的章京等官,一律从京师拣选。严格各城各级伯克(维吾尔族官吏)的选补和回避制度。增加了官员养廉,准许携带准属,配备一定的属役,裁禁各种陋规,加强防务,训练戍卒等。
同时,决定新疆南北断绝与浩罕的贸易,其他国家和部落只要按章交税,并不为浩罕转卖代销,均可正常贸易;寓居新疆不足 10 年者,律遣返;居住 10年以上,行为端正者,则可永远居住,等等。
至此,平息张格尔叛乱才算胜利结束。此次战争,调动4万余众军队,仅军费就花费掉 1200 余万两,前后达 7 年之久。反映了清廷对边疆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削弱,也使本已日益紧迫的财政危机雪上加霜。这场叛乱虽说是发生在道光初年,事实上,仍然是乾隆朝大小和卓问题的后遗症。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张格尔勾结境外势力,在西北重新燃起战火,攻城夺地,自建政权,完全是分裂中国的罪恶行为。张格尔的“反清”与内地及其他边疆地区的反清斗争是性质不同的。
宣宗决策予以坚决镇压,直至活捉张格尔,平息战乱,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和统一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为什么会做菜的厨师往往提做菜技巧?
在前面几个回答中,我都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前提条件”。
这个问题也是有这样的条件的。
人的行为通常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支配型、互动型、影响型、支持型。
支配型的人通常喜欢支配别人,说话直接,独断,行动性。
影响型的人通常喜欢交朋友,容易接近,心直口快,和谁都自来熟。
谨慎型的人通常很谨慎,讲原则和规则。不喜欢表扬和鼓励他人。不喜欢说话,但非常专业。希望被认同。
还有一种人属于支持型,他们对人友善,关心他人的感受。经常会说“对不起”,行动慢,小心翼翼。但做事稳健。
从你的问题来看,喜欢拿着菜让你说好不好的人,基本就属于“影响型”人的行为表现得多一些。
和影响型的人在一起,你可以热情地回应他,或者比较夸张地告诉他:“这个菜做得太好了。”这样他就会更加认同你,说不定会把做这个菜的技巧告诉你。
从唐中期到清乾隆年间?
历史上的新疆,被称为西域。汉朝时期,人们将河西走廊西北之外的区域统称为“西域”,意思是西边的土地。广义上的“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西亚、欧洲等;狭义上的“西域”则指的是天山的南北地区。
汉朝以来,西域就被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此后的两千年中,西域的局势动荡变幻,直到清朝时期,最终确立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主权。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开始进入西域。随着西突厥的分裂,昔日归附它的小国开始纷纷脱离。伊吾投靠唐朝后,成为了西伊州;唐太宗灭了高昌国后,在其境内设置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浮图城的叶护背叛西突厥后,投降唐朝,唐太宗在此设置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这里成为了后来北庭都护府的驻地。唐朝在控制了南疆地区后,将安西都护府驻地迁到了龟兹(今新疆库车),并在龟兹、焉耆、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座城堡建立了军事据点,史称“安西四镇”。至此,关西三州和安西四镇成为了唐朝经营西域的据点。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对西域的经营达到了全盛时期。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迅速衰退,由全盛跌入低谷。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成都,太子李亨随即在灵宝登基,即为唐肃宗。为了平叛,唐肃宗调集西北边防军勤王,在安西、北庭、陇右、河西四地只留小部分军队驻守外,绝大部分边防军被调回内地,回防关中。除了边防军,唐朝还征发西域诸国的兵力帮助平叛,另外阿拉伯帝国还派兵三千协助唐朝平叛,这三千多人后来大多留在了唐朝内地。大批西域边防军被调往内地,对平定安史之乱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极大的削弱了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当时西域主要有三股势力在相互争斗,除了唐朝之外,还有吐蕃和阿拉伯帝国。随着唐朝在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这为吐蕃和阿拉伯帝国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阿拉伯帝国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协助唐朝平叛。这说明阿拉伯帝国无意或者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为了平乱,唐朝不但撤回了西域安西和北庭的边防军,也调回了陇右和河西原本防备吐蕃的军队。对于吐蕃来说,与其舍近求远进攻西域,还不如就近攻占陇右、河西之地。在这种情况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吐蕃攻陷河西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等地。到了唐代宗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吐蕃已经攻陷了除沙州以外的整个河西走廊地区。至此,驻守西域的唐朝边防军与内地断绝了联系。虽然他们兵力不多,但仍然坚守着西域。在这期间,西域发生了两件影响其历史进程的大事,一件是回鹘汗国的西进,一件是葛逻禄的南下。回鹘,又名回纥,原本是依附于东突厥的游牧部落联盟。唐玄宗开元末期,随着漠北东突厥的逐渐衰落,回鹘势力逐步兴盛。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建立了回鹘汗国,占据了漠北草原,取代了东突厥成为了漠北草原游牧部落的共主。安史之乱爆发后,回鹘还出兵协助唐朝平叛。之后,回鹘汗国的势力开始向西扩张,到达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传统分界线金山一带。原本居住在金山老乡的葛逻禄部落,在回鹘不断袭扰下,开始向南迁徙。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年至公元779年),南下的葛逻禄部落逐渐占据了原来由突骑施部落控制的西突厥十姓故地。由于唐朝在西域的守军兵力有限,只能孤守军事据点。所以,葛逻禄部落很快就征服了突骑施部落以及西突厥部众。此时的西域形势是,阿拉伯帝国控制着葱岭以西地区;安西四镇和北庭以及西州继续由唐朝守军掌控;吐蕃则占据伊吾、河西走廊以及陇右地区;回鹘汗国则占据了金山以东的漠北草原。由于吐蕃切断了西域与内地的交通,西域的唐朝守军和长安的交流只能改道,经由北庭,然后通过回鹘控制的回鹘道直达长安。为了方便和长安联系,安西四镇和北庭不得不暂时归附回鹘汗国。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联合葛逻禄攻陷北庭,西域唐朝守军与内地联系的最后通道被彻底切断,此后,唐朝内乱频繁,再也没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吐蕃攻陷唐朝守军在塔里木盆地的最后一个据点。从此,汉人的军队在清朝以前近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踏上西域的土地。北庭之战后,吐蕃又相继攻陷了于阗、西州,包围了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至此,原本由唐朝控制的西域重镇,大多落入了吐蕃和葛逻禄手中。葛逻禄在吐蕃的支持下继续东进,一举攻占了由回鹘占据的浮图川。随后,回鹘发起反击,从吐蕃手中夺回了北庭,使得回鹘在西域有了一个落脚点。紧接着,回鹘又攻占了龟兹,使天山南北两个战略要地都处于回鹘势力的控制之下。之后,回鹘又控制了西州。在回鹘保义可汗时代(公元808年至公元821年),回鹘实际控制着天山北部的北庭和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西州以西,疏勒以东地区。随着回鹘势力的向西扩张,吐蕃在天山东部地区接连遭受重创,被迫退至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至此,在葱岭以东形成了回鹘与吐蕃南北对峙的局面。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天山南北地区由回鹘控制,而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则被吐蕃占据。归附吐蕃的于阗王国,仍然是吐蕃统治西域的一个重要据点。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将军句录莫贺勾结黠戛斯,灭了回鹘汗国。之后,回鹘诸部大致分为四支从漠北向外迁徙。一支为近可汗牙帐的十三姓,拥立乌介特勤为可汗,南迁依附唐朝,这一支属于回鹘汗国的延续。一支回鹘部落从漠北迁出之后投靠了吐蕃,成为后来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的主体。还有两支回鹘部落西迁,一支投奔 “安西”, 散居于天山中部地区。这一支又分为西州回鹘和龟兹回鹘两部分,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即高昌回鹘王国。另外一支在庞特勤的率领下进入七河地区,降服葛逻禄之后,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其领土最初只有七河地区,以后又归并了伊犁河谷、费尔干纳和喀什噶尔地区。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吐蕃政权瓦解,被吐蕃统治半个多世纪的于阗王国获得了独立,尉迟氏下族掌握了于阆的实际统治权。于阗王自称唐朝宗属,并随唐朝国姓为李。唐昭宗光化四年(公元901年),于阗与敦煌的沙州归义军政权建立了联系,于阗王李圣天甚至还娶了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的女儿为王后。后晋高祖天福二年(公元938年),于阗王李圣天派遣使臣出使后晋,后晋高祖石敬瑭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国国王。公元960年,北宋建立,此时的西域处于高昌回鹘王国、于阗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并存的局面。这一年,喀喇汗王朝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突厥语民族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从此,西域地区进入了伊斯兰文化时代。北宋建立后,高昌回鹘以西州外甥的名义向北宋朝贡,这是因为唐朝时相继有唐朝公主下嫁回鹘,因此回鹘一直尊唐朝为舅,而唐朝每次给回鹘的诏文中也称其为外甥,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北宋。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于阗王李圣天派遣使者向宋太祖表示祝贺和归属之意,并进贡各种玉器等。此后,两国之间的使者、僧侣和商人往来频繁。喀喇汗王朝在木萨汗统治时期,开始对于阗王国发动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前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最终征服了于阗王国。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喀喇汗王朝主要位于中亚一带,东喀喇汗王朝主要位于七河地区。公元907年,随着契丹民族的兴起,中国北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即辽朝。辽朝称霸于亚洲东部,影响远及欧洲。在穆斯林文献中,经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而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则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辽朝在存续了200多年后,被北宋和金国联合消灭。就在辽朝覆亡前夕,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进入漠北,建立新的政权。之后又率部西征,先后征服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国,建立起强大的西辽帝国。耶律大石死后,历经萧塔不烟、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三代君主后,到了耶律直鲁古时期,西辽国力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蒙古逐渐崛起。南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花剌子模国在怛罗斯击败西辽,曾归附于西辽的属国纷纷独立。次年,流亡于西辽的蒙古贵族屈出律,夺取了西辽的政权。随着蒙古时代的到来,成吉思汗铁木真及其子孙,率领蒙古铁骑横扫了几乎整个亚洲大陆和东欧地区。西域在这一时期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南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出兵进攻屈出律,西辽国灭亡。随后,蒙古在西域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南宋理宗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其疆域包括原乃蛮部的领地和原西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海都去世之后,窝阔台汗国逐渐衰落。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立国58年的窝阔台汗国灭亡,是蒙古四大汗国中寿命最短的,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的领地。此后,察合台汗国长期统治着西域和中亚地区。成吉思汗西征回师后,他的次子察合台并未随之东归,而受命留在西域,成为镇守回回之地的亲贵诸王。早期的察合台汗国并不是一个独立于蒙古帝国的汗国,新可汗一般要经由蒙古国大汗指定。察合台的长子八刺是最后一位经由蒙古大汗指定的察合台可汗,此后察合台汗国逐渐脱离蒙古帝国的的控制,其新汗不再由蒙古国大汗指定。察合台汗国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到阿姆河,北达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至河中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蒙古帝国虽然通过征战扩大了疆域,但是由于推行分封制以及没有确立继承人制度,使得诸子争夺汗位的斗争十分激烈,导致蒙古帝国很快分裂。然而,蒙古并未停止其分裂的历史。由于蒙古族分封制和氏族制的残余,使得蒙古各部无法建立长久稳定的集权统治。元泰定帝三年(公元1326年)至元惠宗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的二十年间,察合台汗国内战不断,最终导致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内乱不断的西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建立的帝国取代。东察合台汗国的主要疆域就是今天的新疆一带,国都位于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霍城县)。在秃黑鲁帖木儿汗统治时期,东察合台汗国国力强盛,占据了东连哈密,西至撒马尔罕的广大土地。明景泰帝七年(公元1456年),东察合台汗国又分裂为两部分,东部以吐鲁番及汗国北部草原为中心,建立了吐鲁番汗国;西部以天山南部的哈实哈儿(今新疆喀什)等地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叶尔羌汗国。此时,大批的蒙古人开始定居生活,伊斯兰教得到深入传播。叶尔羌汗国和吐鲁番汗国的蒙古人逐渐突厥化和伊斯兰化,最后基本上都融入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完成了全民族的伊斯兰化过程,随后发展壮大,形成了一个近代民族。这一时期,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也逐渐发展形成为近代民族。此后,漠西蒙古进入西域,明朝时称其为“瓦剌”。漠西蒙古主要由五大部组成,分别是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准格尔部以及辉特部,其中盟主是和硕特部。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吐鲁番汗国瓦解,漠西蒙古趁机迁徙到了天山北部地区。就在皇太极在东北建立满清政权之际,位于西域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也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漠西蒙古的盟主。在准噶尔部的排挤下,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了伏尔加河一带,和硕特部则南迁至青海,建立了和硕特汗国。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噶尔丹正式建立准噶尔汗国。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叶尔羌汗国内部伊斯兰教派发生权力斗争,白山派和卓(伊斯兰教对有威望的人尊称)阿帕克勾结噶尔丹汗国南下,杀了叶尔羌汗室成员,叶尔羌汗国灭亡。至此,准格尔汗国统一了西域。之后,噶尔丹多次率军攻打哈萨克汗国,夺取了七河地区,准噶尔汗国迁都伊犁。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噶尔丹攻入漠北,到达了乌兰木通。随后,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击败噶尔丹,将喀尔喀蒙古纳入清王朝的版图。噶尔丹的长子策妄阿拉布坦发生政变,噶尔丹服毒自杀。策妄阿拉布坦即位之后,击败哈萨克汗国,占据了额尔齐斯河一带。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准噶尔汗国攻入西藏,杀死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康熙皇帝派兵进入西藏平叛,将准噶尔势力赶出西藏。随后,康熙皇帝派清军进入西域,攻陷乌鲁木齐,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急忙向沙俄写信求援,并表示希望举族迁移到沙俄境内避难。就在此时,康熙皇帝驾崩,准噶尔汗国危机解除,又苟延残喘地存在了50年。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在准噶尔的支持下,发动政变,雍正皇帝派兵平定了叛乱,之后青海地区被纳入了清王朝的版图。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从此,准噶尔开始走向衰落。先是哈萨克汗国攻占了七河地区,随后,沙俄又占据了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乾隆皇帝派兵攻入伊犁,准噶尔汗国投降。第二年,准噶尔复叛,乾隆皇帝再次派兵平叛,这一次,直接灭了准噶尔汗国。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叶尔羌汗国的残余势力大小和卓在南疆复国,乾隆皇帝出兵平叛,最终将南疆地区纳入清王朝的版图。之后,乾隆皇帝设置伊犁将军府,统管西域,并将西域改称为“新疆”。至此,西域在脱离中原大一统王朝一千多年后,重新回归中原王朝的版图。有微信本地人脉资源约10万人?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
太史公司马迁曾经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今皆同。手上能够掌握有微信本地人脉资源约10万人,全部同城,活粉,首先能够聚集起这样的人力资源,这样的人能力一般差不了。其次,在这个有流量就会有机会的时代,10万人的资源,就如同手上掌握了10万雄兵一样,只要你能运用得当,指挥自如,就能发挥出百倍的力量,潜力的发掘也不可估量。想要变现应该也是问题不大,接下来,就是看具体去操作什么了。
做什么,无非就是自己干和帮别人干。
先来说自己干。如果群主(暂且称手上有10万人的人为群主吧)有比较好的项目,比如自己在经营实业,有自己的工厂,能够生产商品,或者自己出卖产品,这完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嘛,只要是你自己的产品质量确实过硬,没有问题,相信一定会销路不错,效益也相应不错。
当然这个也很难,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老板,产品也不一定适应人群,也要具体来看。
第二个就是给比人干。也就是发广告啊,这是流量的主要用途。一是这些粉丝基本上都是本地的人,群主帮助发布广告,比如租车的业务,比如一些公司或者是店铺招人,家里闲置物品的转卖,还有个人使用的二手手机买卖等等,业务范围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别看群小,但无比广阔,简直就是集淘宝、58同城、滴滴几个巨头于一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二是是向卖方市场收取佣金。也就是像淘宝一样把资源租出去,让各个商家自己发布广告,群主收取佣金。发布消息的人可以与自己的客户直接相对接,相比其他网站上面花费的金钱来讲,这里的广告费简直是太划算了。
之前是从群主主体的角度来分析的。现在我们再从最终展现模式的角度来说一说,那就是微信群和公众号。
微信群相信大家都有,群主可以在里面发布广告,给自己做宣传,也可以把群租给别人,自己收费。这个不多说了。
微信号发布的广告类型就多很多了,租车、租房、转让门面、招聘信息等等微信群里面一些长规的广告,还有一些微信群里面效果不太好的广告,比如棋牌游戏广告,像婚摄摄影楼、电动车销售、金银饰品宣传等等需要通过页面来展现的广告,再比如还有治疗男性疾病、补肾秘方的广告,关于这类的广告信息应该收费比正常的要高很多吧。现在大家都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了。不知道大家接没接触过以前专门的广告公司接了广告单,然后专门集中印制在A3大小的纸上,就像报纸一样。这两种模式很类似。
这次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许多商家商家不能正常开门营业,受到了影响。然而有的就干的很红火,和许多任就通过微信群发布广告接单,送到小区门口。这种模式也很不错。换种思维,如果通过这次疫情期间干好了,以后是不是有的商家可以不用租门市了?
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不容易,希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