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同城交友,李白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德州同城交友,李白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还有中亚碎叶 一说)人。李白在中国可谓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他是唐代诗坛的领军人物,亦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人称“诗仙”。
李白的诗作名篇迭出,代表作有《蜀道难》、《横江词》、《鸟栖曲》、《子夜吴歌》、《长干行》、《行路难》、 《把酒问月》、《将进酒》......李白的文学成就不用多说,是个中国人都能背诵几首他的诗,但他还是一位任侠好义、武功高强的剑客,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李白曾经写过“儒生不及游侠人”的诗句,由此可见,他非常欣赏仗剑行走江湖、急公好义的游侠。他也曾在《与韩荆州书》一诗中说他自己 “十五好剑术”,也就是说他十五岁时开始痴迷并练习剑术,还有友人说他“少以侠自任”。
在他的诗作中,描写并赞美游侠的不胜枚举,譬如《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然诺,泰山一掷轻鸿毛”。
《少年行》:“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李白的游侠思想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蔑视。他生性倜傥绝伦且狂放不羁, 喜欢钱,喜欢酒,喜欢美色,儒家说富贵若浮云,而他偏偏只要眼前富贵 ,喜欢结交权贵,“王侯皆为平交人”;一旦遇到不平事,或不爽不如意,他还要杀人,所以“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这些都是他的平生理想。假若理想无法实现,他亦无遗憾,啥都不想, 就会“纵死侠骨香”了。
由于李白有浓烈的游侠思想,所以他对快意恩仇的江湖儿女颇为赞赏。譬如他在《秦女休行》中说:“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李白早年曾求仙学道,期间是否遇到世外高人教授他练习剑术, 史料没有记载 。但他的任侠好义却见诸史册。传说他曾经手刃数人,可见他不仅练过剑术,而且击刺技艺高超,剑法精湛,否则不能一次格杀好几人。
他自己说年轻时曾经携蜀中好友吴指南同游楚地,途中吴指南患了重病,不幸病死于洞庭湖。李白大恸,好比亲兄弟死了一样,路人见之无不感动;他守着好友尸体,后来一只猛虎靠近,他也不退缩,暂且草草敛葬;后来他从金陵游历回转,借钱将好友遗骸正式安葬。李白“存交重义”,也是游侠思想的一种具体实践。
李白结交广泛,他的朋友三教九流,干什么的都有。其中就有书剑飘零的游侠。其中著名的有公孙大娘、武谔等。他在《赠武十七谔诗》的序中说:“门人武谔,深于义者也,质本沈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他的门人都有行侠仗义之风,可见他有多 喜欢结交江湖豪杰。
唐朝时的中国人,确实生机勃发,生命力颇为昂扬,雄健义烈的野性还没有丧失殆尽。李白就是盛唐的象征。他身为一介文人,身体与思想却并不羸弱,他赞慕游侠,说明他和当时的社会一样充满了朝气、活力、流动着豪放的情感与新鲜的血液。不仅如此,他确实练就了一身惊人的剑术,而且不止一次的使用过,否则也没有“十步杀一人”的说辞了。要问他的武艺水准有多高?肯定不是马保国大师那样的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否则他哪能独自“ 手刃数人”?可见他的剑法不仅中看,而且中用,和他的“诗仙”称号一样,他也是一位武功出众、侠肝义胆的“剑侠”。
【插图源自网络】
你觉得最堕落的大学生能有多堕落?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睡觉睡到自然醒,熬夜熬到大天亮。
这是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菜鸟见过比这还夸张的事情。那就是上课的时候,不知道带书为何物?上课的时候坐在VIP区。上课去的时候,永远都是手机+耳机的标配。这样的事情,在菜鸟读书的时候很常见。
这是各位大学生上课的坐次的分布情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个图片其实很形象的。甚至于,学霸区其实一直是人数最少的地区。想必大家在读大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前两排可能一直都是空着的,因为没人愿意去坐在第一排给大家挡老师。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
这两张图是不是形象的表达现在大学生上课的状态。当然,这只是极少数的学校,或者是在某一课上的真实写照。可能这门课对大家来说是可有可无吧,也可能是老师讲的太过于无聊,大家都想坐在VIP区享受一下放松自己的过程,这都是有可能的。
现在大家上课的课本逐渐被手机所取代。因为上课已经是次要的了。书本的吸引力完全被手机取代。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们,已经被手机所奴役,已经被异化。这确实也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熬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机不离身,身不离机这种可怕的病毒正在扩散蔓延。
现在好多高校也设置了,上课的时候的手机存放处。有一定的效果,可是对于一些有两个以上手机的同学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菜鸟可能说的有点跑题,但最终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手机。至于能堕落到什么程度,一步手机,永远有电,他们可以不吃不喝,玩到天荒地老。菜鸟曾经读书的时候,有两个舍友,连着包夜玩电脑游戏,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网费从伙食费里面扣,他两整整吃了一个月的馒头。这就是现在有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但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也希望大家不要浪费在大学学习的大好时光,学点东西,做与社会有用的人。
唐朝的著名诗人有哪些?
唐朝的著名诗人有哪些?其主要作品是什么?
诗歌号称文学之母,我国历来是诗歌国度,唐代近300年间,诞生了一大批诗人,他们把诗歌一步步推向了高峰,为后人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诗歌文化,滋养了一代代读者。除了要考虑诗歌水准,对诗歌语言的贡献,诗人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之外,个人的喜好和认知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经过多年领悟,我认为唐朝著名诗人有:
一 李白: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
二 杜甫: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别名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杜工部集》、《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对后世影响甚大。杜甫的诗兼备众体。
三 白居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发动叛乱。主要作品:《长恨歌》。
四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别名王右丞,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代表作有《王摩诘文集》等,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
五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沁阳)人。祖父迁居郑州荥阳,商隐生于其父做获嘉县令任所,3岁随父居浙江,度过6个春秋,10岁时,其父病故,随母返回故乡。自述当时境况为:“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从叔李某,不从禄仕,商隐与弟此后数年由从叔“亲授经典,教为。主要作品:《李义山诗集》、《无題》等。
六 王昌龄: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籍贯旧有三说:太原、京兆、江宁,《旧唐书》昌龄本传以昌龄为京兆人,较为可信。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主要作品:《王昌龄集》、《出塞》。
七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
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诗人,被誉为诗杰。孟浩然是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代表人,其诗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王孟诗派”。
八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主要作品:《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九 杜牧: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士族。晚唐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擅长长篇五言古诗和七律。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十 陈子昂:唐朝著名诗人
陈子昂 (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 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生平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 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 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 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主要作品:《感遇》38首、《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
十一 王之焕:唐代著名诗人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十二 岺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cén shēn)(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岑参主要作品:《岑嘉州集》、《岑参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三 李颀: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 (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主要作品:《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
十四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字长吉(公元790年——816年),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英年早逝,但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他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主要作品:《神弦曲》、《雁门太首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十五 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主要作品:《燕歌行》、《别董大二首》、《精卫》。
十六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今德清武康镇清河桥)人。生于昆山(今属江苏),少时居嵩山读书。及长,在湖州参加诗僧皎然组织的诗会,刻意吟咏。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唐贞元七年(791)秋,在湖州举乡贡。十二年始中进士。时作《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主要作品:《游子吟》、《征妇怨》、《感怀》、《伤春》。
十七 宋之问:初唐著名诗人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656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主要作品:《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廋岭北驿》等。
十八 刘长卿:唐代著名诗
刘长卿(709~7) 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得罪,贬为岭南的南巴尉。经过江西时,与诗人李白等有诗往还。上元二年(761)从南巴返回,旅居-。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主要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十九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主要作品: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中国是一个诗乐的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在中国人思想中,文明的进程、朝代的更替是宇宙节奏的一种呈现,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就表达了中国文化史一种有节奏的美的运动。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的创作在广义上讲都与音乐有关,在文字上都追求适合吟咏或歌唱的韵律,在内容上体现天地节奏和人类心音。中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从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自我独立,形成了一部中华文化美的乐章,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这部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苍茫寥廊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构成中国文化史中美的旋律。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
唐代诗歌的顶峰是李白,他靠天才的想象,把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融而为一,奏出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强音,被称为盛唐之音,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的极峰。唐诗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到现在在中国还流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 吟"的口头禅,可见中国人对唐诗的热爱。
以上内容本人亲自归纳、整理,
不到之处,请见谅。
谢谢大家!
用户第一次供暖需要缴纳哪些费用?
用户第一次供暖需要交纳哪些费用?
如果是用户第一次供暖的话,看你交友有交没交开口费,如果交过开口费了,那你只能交暖气费,预交暖气费就行了,能续费一般都是先预存吧?伊春暖气费等用完以后,不管你是计量的还是包包的,就算按表计量的,还是按平方的,都是找用完取暖季节以后统一结算,多退少补。
你认为的人生四大享受是什么?
人生四大享受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我认为人生的第一享受是:家庭幸福。我对幸福的理解是:不需要家中有多少钱,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夫妻恩爱,上敬老,下爱幼,家庭成员之间和和睦睦,我认为这就是幸福!人生的第二享受是:家中有读书的氛围。我自小喜欢读书。成人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整日与书打交道,孩子自小也非常喜欢读书,因读书长大后,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了美满的家庭。我的家风就是:抽时间多与书为伴!与书为伴,是我人生的第二享受!
我人生的第三享受是努力工作!我热爱我的工作,喜爱我的每一届学生!我因工作而生活充实,因工作的顺心,而生活充满阳光!所以,有一份如意的工作,是我人生的第三享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生活工作,是我人生的第四大享受!
我是一个俗了不能再俗的平常人!我人生的享受就是自己好好工作,尽情享受生活,努力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善待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多为自己的后代子孙积德,让子孙因为我们满满的正能量而上行下效。这就是我人生的四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