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不昏夏末秋无盗章,最令你感到发指的犯罪案件究竟有多变态?
二婚不昏夏末秋无盗章,最令你感到发指的犯罪案件究竟有多变态?
日本食人狂魔,吃掉白人美女,逃脱法律制裁,成为美食家,出书披露吃人细节。
1981年6月的一天,在法国巴黎郊区的森林里,有一个身材矮小的亚裔男人连续两天都带着一个大箱子来到树林,从树林离开时却两手空空。
这一奇怪的举动迅速引起了常常在此散步的一对老夫妇的注意,他们给法国警方打电话报了警。
在这片森林管理员的帮助下,警方在一个池塘发现了一个漂浮的行李箱,打开一看,顿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箱子里面是已经腐烂掉的碎尸块。已经被毁的面目全非,随后警察又一个草丛中找到另一个箱子,果不其然,里面也是碎尸块。
经过拼接,这是一个白人女性的部分躯体,有一些器官比如臀部、大腿、乳部、嘴唇等都已经消失不见。
凶手是谁,会这么残忍,这些让法国警察感到案子有些棘手,抛尸的矮小男人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万幸的是,有几个人看到这个矮小男人的面目,一张拼图出来后立马就有人前来提供线索,这个身高1.5米的亚裔男人被找到了。
他就是日本来法国索邦大学留学的佐川一政。警察立即对这个日本人的住所进行了搜查,令人震惊发现在佐川一政的冰箱里发现了冷藏的人肉,而且从房间里搜出了猎枪和子弹。
佐川一政没有做任何挣扎就束手就擒,从楼上押下来时他还面带笑容和周围围观的邻居打招呼。
更让人奇怪的是,法医将得到的尸块拼接起来,发现竟然仍然有一部分缺失。警察询问佐川一政哪些丢失的部分在哪?
佐川一政很平静的告诉警察,那些部分被他给吃掉了。那种语气仿佛和朋友家人说今天早上吃了面包一样随意。
这个回答让警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瘦小个,竟然如此变态恶心。
被害人确认了,是一个从荷兰来巴黎留学的荷兰姑娘蕾尼,25岁,和佐川政一是同学。因为精通三国语言,所以佐川政一请她做自己的德语老师,因为求爱不成,所以枪杀了她,并且将其部分身体吃掉,留了一部分在冰箱里,其他的都丢了。
当警察询问为何吃人时,佐川政一永很平静的语气回答道:“因为我是个变态呀,我本来就是打算吃了她的肉,从一开始接触时就是这么打算的,不是因为她拒绝我才这样。”
警察们彻底凌乱了,佐川政一接着侃侃而谈:“我和我弟弟从小都是疯子,我怀疑我父亲佐川明也是个变态,只是他自制力强。我弟弟是个自虐狂,被送进医院治疗。而我,从初中开始,看见小姑娘光洁的小腿就想咬一口。”
佐川一政继续说道:“我父亲也知道我是个精神病,为了名誉 没有将我送到精神病院,我对矮小的日本女人不感兴趣,只喜欢高大的外国女人,在日本读研究生期间,本来差点吃掉一个德国留学生,因为被她发现报警,所以未成功,父亲为了让我不在国内惹事,说服家人把我送出国留学。”
听完匪夷所思的言论,巴黎警察觉得自己可能碰上历史上最变态的男人了。即使佐川一政杀了人,可是他被法国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病患者,因此被判在精神病院隔离治疗。
这个时候,佐川一政的父亲佐川明出现了,他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日本一个地位很高的大富豪,担任粟田工业株式会社社长,整个东京的污水处理都由这个公司负责。
佐川一政在法国杀死并且吃了一位荷兰姑娘,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佐川明的名声地位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威胁,于是,他想方设法想将儿子给弄回国内来。
通过聘用知名国际律师和动用一切关系,佐川一政终于被转回日本国内的的精神病医院继续治疗。
神奇的是,两年后,佐川一政竟然从精神病院治愈出院了,虽然不知道如何判定他已经痊愈的,但是接下来面临一个问题,佐川一政是否应该为杀人负法律责任。
法国方面认为:当时佐川一政只是以病人身份回去日本,既然治好了要遣返回来接受法律制裁。日本方面却认为从来没有此先例,虽然很多日本法律专家都强烈要求惩治佐川一政,但是日本政府依然没有将其遣返法国。
就是这么神奇,杀人后经过四年精神病治疗后的佐川一政被释放了,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由人。
一个食人魔的社会影响力可不小,虽然是硕士学位还留过学,可是在投出500份简历后无一个单位录用,刚有一家公司老板不怕死想要录用他,却被全公司其他员工集体抗议。
最惨的还要属佐川一政的父亲佐川明,因为为其儿子躲避法律制裁而被社会所唾弃,自己的公司声誉一落千丈,更是任何业务都接不到,最终从一个地位崇高企业家到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没过多久,公司倒闭,转盈为亏,负债累累。
失去了家族的庇护,佐川一政开始想方设法挣钱谋生,他出过十几本书,更是将他曾经真实经历写在《弥雾》这本书中:"它无色无味,进入我的嘴里像化掉的河豚肉一般。”“我终于吃到了美丽的白种女人的肉,没有比它更好吃的东西了。”
更令人无语的是,他转身变成了一个美食家,一家电视台为赚取噱头,让他在电视台做起了美食节目,专门教人美食烹饪。
即便如此,他的名字还是让人不寒而栗,进入老年的佐川一政失去经济来源,只能靠救济机构来维持生活,2013年还中风瘫痪,失去了自理能力。
但是不要去可怜他,因为,这个变态并没有什么悔罪心理。他曾经这么说:我还想在有生之年能再吃一次人肉,这样我死也瞑目了。我猜我可能有点任性了,但如果能让我再尝一次人肉的滋味,你们就是把我送上绞刑架我也毫无怨言。
尽量不要去收养孩子你怎么看?
30年前,陈瑶得知隔壁村有个男孩要送走。她和丈夫赶紧把孩子抱回家。谁知,30年后,养子在家打闹,还和他们断绝关系。
35年前,王立群和陈瑶结为夫妻,婚后俩人生育了一个女儿。他们想再生一个儿子,可是,女儿3岁了,陈瑶的肚子还是没有反应。
夫妻两人为了这个事很苦恼。
这天,邻居聊天,说隔壁村有家人生了个男孩,想送人了。陈瑶一听,立刻好奇起来,接着追问道。邻居就把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陈瑶觉得老天爷太眷顾她了,这不是把孩子送来了吗。晚上,陈瑶就和王立群商量,把这个男孩抱回家吧。
没想到,王立群一听,就拍手叫好。
第二天,王立群和陈瑶买了好多营养品,来到林家。林家知道他们的来意后,就同意了。双方就到村里办理了收养手续。
原来,林家在当地是贫困户,已经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了,这个儿子他们实在是养不起了,才送人的。
手续办完后,王立群和陈瑶抱着这个男孩回家了。这个刚满月,身高50厘米,瘦瘦黑黑的小宝贝,就叫王浩了。
陈瑶对王浩是稀罕的不得了,听见哭马上抱起来,买的都是好奶粉,衣服都是新的。看着王浩一天天长大,夫妻俩人别提有多开心了。
5年后,陈瑶意外怀孕了。王立群说:“孩子不能要了,万一是个男孩,万一以后偏心了怎么办。”夫妻俩人就把孩子去掉了,把全部的爱都给了王浩。
王立群和陈瑶的女儿叫王丽丽。王丽丽比王浩大3岁,父母经常教育她要让着弟弟。姐弟俩上学后,陈瑶给女儿3块钱的零花钱,给儿子5块钱。每次姐弟俩打架,王立群总是先批评女儿。
王丽丽很伤心,但是看着弟弟还小,她就不和弟弟计较了。
很快,20年过去了。王丽丽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可是,王浩好像不是学习的料,奈何陈瑶怎么劝说,他就是要辍学。
王浩辍学后,王立群安排他学个技术,就让他去学厨师了。
王丽丽毕业后,很快就结婚了,男方家里是个开小厂子的。王立群和陈瑶就到女婿厂子里上班了。
谁知道,王浩到了社会上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天,王立群接到王浩的电话,要创业。陈瑶知道后,很开心,儿子有事业心。王立群立刻给王浩转了钱,支持他创业。
可是,几个月后,王浩告诉他们创业失败了。王立群安慰他:不要紧,就当是经验了,以后长记性。
这年过年回来,王浩学会了打牌。王立群也没有反对,觉得年轻人过年就是玩个开心。王浩没有钱了,就找王立群要。一次两次,次次要。
王立群看着20多岁的小伙子还张口要钱,就劝说他:以后挣了钱,省着点花,少买点快递。哪知,王浩就火了,他指着陈瑶就骂:你被车撞死吧,就是你挑唆的。
王立群让王浩:滚!
再后来,王立群只要劝说王浩,王浩就会给陈瑶发辱骂的信息。
在王浩25岁这年过年,王浩喝了点酒,又在家里发疯,大闹起来。
王立群和陈瑶决定告诉王浩身世,或许这样他才能改。
等到王浩酒醒后,王立群说:“你不是我们亲生儿子。”王浩知道后,愣住了。
本以为王浩会改过自新,好好努力。谁知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王浩四处打听亲生父母的下落,陈瑶就告知了。
王浩来到亲生父母家里,父亲去世了,母亲瘫痪,哥哥姐姐都很排斥他。这让王浩想不明白。
王浩决定找出原因。
突然,有人告诉王浩,他养父母在他之前已经来过亲生父母家里,还说了很多关于他的坏话。
王浩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亲生父母一家人对他那么排斥了。
王浩一怒之下把养父母的电话,微信都拉黑了。
谁知道,陈瑶在亲戚面前,到处诉说王浩的不是了。王浩的发小,朋友也开始疏远他,没人愿意和王浩玩耍了。
王浩决定和王立群夫妇断绝关系。
今年6月,王浩来到村委会,让村干部联系了养父母。
王立群和陈瑶回来后,再三劝说王浩不要意气用事。哪知,王浩铁了心要断绝关系。
王立群夫妇只好随了王浩的心愿。
一切手续办完后,王立群夫妇返回厂子上班了。王浩没有地方住,只好买了个帐篷,在外面睡觉。
王浩越想越不对,他要找回亲生父母。
王浩再次来到林家,这次他买了牛奶,水果。可是。林妈妈嘴上说王浩就是她儿子,可是,二哥还是很排斥他,不认他。
在一番沟通后,大姐表示,她知道有个弟弟送人了,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没办法。后来,父亲说弟弟找了个好人家,条件比较好,大家都放心了。
三哥说,王浩的养父母经常给林妈妈打电话,说王浩的不好,所以,大姐和二哥没办法接受他。但是,他愿意帮助王浩。支持王浩做亲子鉴定。
在三哥的支持下,王浩和林妈妈顺利做了亲子鉴定。
可是,王浩又不想自己是林家的儿子了。
王浩觉得林妈妈,还有哥哥姐姐对他的态度不好,他做亲子鉴定的目的不是认亲,而是要追养父母在责任。他觉得养父母是买来的他。
时隔几个月,王浩再次见到养父母,大家觉得好好谈谈。
王立群说他白养了个儿子,陈瑶拿出了王浩在社交平台发的内容,一个个字,让陈瑶的心和针扎了一样。
王丽丽说:王浩就是胡说八道的。你觉得父母不好,现在也断绝关系了,你可以出去闯事业了,哪怕你以后是百万富豪,父母也不会要你一分钱的。
王浩和王立群夫妇一见面,就各种指责。
陈瑶激动地说:“你看着我说话,你摸着良心说话。”
双方不欢而散。
大家觉得王浩一直都很听姐/夫的话,姐/夫决定找王浩单独谈谈。
一见面,王浩说:“她让我没有朋友了,在亲戚面前说我的坏话。”
姐/夫说:“岳母只是生气,说的那些话也是为了王浩好。”
姐/夫还说:“岳父让王浩找个女朋友,连彩礼,装修钱都准备好了。”
哪知道,王浩拿出一段模糊的视/频,说是陈瑶在他发小面前骂他的。还再三叮嘱姐/夫,不能透录那个发小的名字。
晚上,亲子鉴定报告出来了:王浩是林妈的亲生儿子。
第二天,大家决定再次调解。
谁知道,王浩很激动,说姐/夫出/卖了他,把他发小告诉了养父母,发小现在找他麻烦了。
调解员一一分析了问题所在,王浩拿出了手机上面的购物记录,有买插座,有买砧板,还有其他。他说这些都是他为家里买的东西,现着断绝关系了,养父母需要赔偿他9万元。
陈瑶说:“只要是你成年后,为家里花的钱,只要有记录,我们都给你。”
王浩说:“姐/夫借我2000元,他女儿满月我上了2000元礼金。”
没等王浩说完,陈瑶寒心了,她辛苦养大的儿子,她付出了多少呢,她花了多少钱呢,她决定不再和王浩有瓜葛。
王立群表示,他们对王浩不再有一点希望,倘若,王浩在在社交平台辱骂他们,他们就走法律程序。
哪知,王浩站起来直接打起姐/夫,还说:“你背信弃义,出/卖兄弟!”
看着王浩动手,林家三哥竟然站在边上笑着拍视/频,还说:“他尊重王浩的选择。”这惹怒了大家,林家三哥只好把王浩拉走。
王立群和陈瑶心碎了,不过他们还是决定给王浩3个月的时间冷静。(以上故事来自寻情记)
有人说:“人,尽量不要去收/养孩子”你怎么看?文中的王浩就是收养的,养父母对他也是伤透了心,也后悔当初收养的决定了。
看着王浩这么闹腾,确实是心寒呀,以后要收/养孩子真的要三思呀。
不过反过来想,王浩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养父母也说了,他在15岁以前很乖巧的,就是出了社会后,就变了。
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呢?一,王浩被养父母溺爱长大,出了社会,创业失败,心里很不服气。
二,姐姐姐/夫有厂子,越过越好,自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心里很妒嫉。
三,养父母不再无条件支持他,每次要钱的时候,养父母总要说他。
四,得知身份后,觉得养父母偏心。
五,亲生父母没有是他心里预想的那样,能对他更好,反差大。
其实,要不要收/养孩子,关键还要看怎么教育孩子吧。一,从小对孩子不能溺爱。
二,国外很多收/养家庭会从小就告知孩子身份,我觉得可以参考。
三,重男轻女的思想要改变。
四,孩子成/人后,就要放手了,避免让孩子啃老。
五,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感恩心。
文中的王浩就是过分了,不管怎么说,养父母养你这么大,付出了太多心血,到头来,只是寒心。希望,王浩好好反思一下,放下过去,好好奋斗,不要再啃老,想一想快乐的童年,想一想有了两个母亲,人生的幸福才刚开始。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你经历过哪些尴尬的事?
村里的某位堂堂堂堂叔,一直吹嘘自己家孩子学习好,成绩棒。刚好那孩子跟我妹妹同一年级,我妹中考那年考上当地唯一重点高中。跑到我家质问我妹:为什么你考上了,我们家的没考上,是不是你姐(我)找了老师走关系的!?当时的我是一大一学生。后来我弟弟也进了重点高中,从此,老家至今隐约流传着一个传说:我,买通了高中老师,把妹妹弟弟都送进了重点高中。可笑的是,同时也嘲笑我们家,为了让孩子读书,穷得没个样。
我见过最尴尬的就是劝酒了,明明有些人不会喝酒或者不能喝酒,结果旁边人还会起哄喝一个喝一个。人都已经喝的满脸通红了还不放过,十分讨厌。还有就是劝女生喝酒的。这些一般都会发生在结婚酒席上,大家起哄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本来夫妻俩一桌敬一次酒就好,非让人家再喝。
因为大冬天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眼睛被冷风吹的有点泪眼,一吹风就流眼泪,然后有一次同学聚会,前男友携新欢出席,打招呼是不可避免的,本来准备对付一下就走开的,在这时候,一阵冷风吹来,我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流下了两行清泪,周围的同学都懵了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你遇到过什么尴尬的事?
十六年前,我和舍友子义相约一起爬泰山,那时我俩刚上大学,手里都没钱。为了省掉门票,就想绕过正门从后山爬上去。两个完全没有野外经验的小伙,却敢深入泰山腹地,现在想来仍感觉当时过于大胆。但这次攀登却让我终生难忘。
早上6点,我和子义就来到泰山后山,上山地点是另一个舍友推荐的,计划是经后山翻天烛峰到玉皇顶在下山。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仗着体力好,胆子大,带着两瓶水,一袋干粮就上山了。
当时天刚蒙蒙亮,浓密的植被和雾气笼罩在后山的小路上。走着走着,远处出现了一个身影。我们虽然胆大,但在这大树遮天的小径见到人,也难免心惊。等双方都近了,才看清是位出来采摘的农妇。可能是经常碰到一些走小路上山的游客,农妇见了我们并不惊诧。问明情况后,非常自然的和我们说,你们从这里走,想自己上去是很难的,我可以当你们的向导,把你们送上天烛峰,但每人要支付我十元的导游费。
一听要钱,子义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我考虑再三,认为找个当地妇女做向导是比较安全而且能更快到达山顶的方法。毕竟我们对道路太不熟悉,自己摸索很有可能迷路。就这样,我说服了子义,给了农妇钱,由她带我们上去。
事实也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在农妇的带领下,也就一个多小时我们就看到了天烛峰的大致摸样,她就像块燃烧了一半的蜡烛镶嵌在岩石上,很有型,确实峰如其名。这时候天已完全亮了,农妇指着天烛峰告诉我们“你们从这里翻上去就可以了。”她要回家做饭去了。
虽然能够遥看峰顶,但简单估算也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就和农妇说:“还是带我们再走一程吧,到天烛峰下您再回也不迟。”农妇扫了一眼我和子义,可能也觉得路太远,就同意了。要说这农妇不愧是山里的原住民,爬上爬下如履平地,我们两个年轻小伙想跟上她的速度都很吃力,她却看不出一丝疲惫。
终于,四十分钟之后,我们到达距离天烛峰还有三公里的地方,整个峰型都已清晰可辨了。这时,农妇说什么也不往上走了,我们只得和她告别,正式开始独立攀登。
连续转过几个弯之后,可以看到山上的清泉顺流而下,那水很凉,我们兴奋的捧起来洗了洗脸,又往身上撩了撩水,真的很凉爽。紧接着就是碎石铺成的陡坡,也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了第一个问题。子义崴脚了。由于这段路特别陡,又是碎石路不好站立,子义在爬的时候没登好,踩空了。在下滑了五六米之后,他虽然抓住了一块凸起的石头,却发现自己的脚崴了。
这时候下山是不可能了,我只能扶着他,一点点的朝着天烛峰挪去。不得不说,子义的受伤影响了我们的进程,看上去一个小时的路,我们足足挪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不过好歹是到达天烛峰顶了。我们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又犯了愁,从天烛峰下去又全是碎石的陡坡。子义这种情况,下山很不易啊。
在山顶吃了干粮,休息了一会,子义的脚也好了一点,虽然痛,但能勉强行走了。就这样,下午2点我们又出发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缓慢行进,我们终于离开了碎石坡,到了一条貌似路的地方。这条路上面是峭壁,下面是悬崖,只是峭壁和悬崖之间有一个半米的凸起,所以就貌似是路了。这条路只够一个人通行,往下就是万丈深渊,因为路太窄我和子义都不敢动了。
这时,我对受伤的子义说:“你在这等着,我先看看左边能不能通。”子义也点头同意。我和他错开身子,小心的从子义身边挪过去,就一直往左走了。大概走了35分钟,我发现前面的路竟然断头了。只有碎石和悬崖。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了,我只好原路折返。
回到子义那里的时候,我的心就有点慌了。这时已经下午四点,我们两个竟还没走到泰山的正路上,连路在哪里都不知道。如果再耽误下去,天一黑,我们就会被困在后山。对于只有一点干粮的我们来说,在这荒山野岭过夜简直不敢想象。
我安抚了一下子义,告诉他我在往右边的路走走看。子义这时也着急了,他的脚还很疼,而且他也意识到时间不早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能听从我的建议在原地等着。
往右走之后,我加快了脚步,这边如果不通,我和子义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此时我开始后悔组织这次鲁莽的攀登行动,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越走越觉得这就是个环形的路,好像总也走不出去。就在我心里越来越急,越来越毛的时候,忽然遇到了个转角。我靠着崖壁,快速的转过去,却差点和一个走过来的老者撞个满怀。
这位老者提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一些采摘工具,可能也没想到会从这里碰到我。他张大了嘴巴问:“你怎么到这里来的?”我就把我们从后山翻过来的经过和他说了。
老者听后啧啧称奇,说小伙子这里是很危险的,你们竟然能翻过来。你另一个朋友在哪里,快带我去找他,我带你们上正路。我赶紧回去叫上子义,小心翼翼的跟在老者身后。
要说这位老者真是老当益壮,在他的带领下也就半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正路。这时我才缓过神来,感谢老人的同时,问到:“老先生怎么会到这么险峻的地方来。”老人笑眯眯的告诉我,他刚刚是在后山拾灵芝,却恰好碰到了我。而且正路上有个亭子,他就在那里卖东西。
果不其然,我们又随老者走了一会,就看到一个小卖部,里面竟真有一个四十公分宽的灵芝。老头消消的和我说,咱们有缘分,1200就卖给你,这是正宗的泰山灵芝。我赶紧感谢他的帮助,并说我们确实买不起,但我和子义还是从老者那里买了两瓶水就抓紧开拔了。
后面的路就顺多了,我们一路到了玉皇顶,走十八盘到中天门最后从红门出。出红门的那一刻,我和子义的腿彻底不会走路了。看了下时间,晚上十点整。看到时间,我心里再次庆幸能碰到那位老者,如果不是他,恐怕我们今晚真的要在荒郊野岭过夜了。
现在想来,还觉得和那位老者相遇是命运的安排。也不知道十六年过去了,他是否还记得那两个在后山被他救助的青年,也在这里祝老人家寿比南山,幸福安康。
再次提醒大家外出爬山一定要走正门,切勿为了省钱而将自己至于危险的境地。
历史上有什么离奇的杀人案?
2003年12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牧民桑奇家中,一股难以名状的悲痛氛围在不断地弥漫着,因为他们的母亲病逝。按照当地的习俗,在举行过葬礼之后,要把他的母亲和去世多年的父亲合葬在一起。
25日,草原上寒风呼啸,风如刀子般刮在脸上,直叫人生疼。依照原来的计划,桑奇和哥哥弟弟们打开了父亲的墓地。可是,还没等棺椁露出来,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火冒三丈。他们看到了一堆杂乱的衣物,而且在这些衣物的下方,似乎还有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桑奇的哥哥一边忍着怒气,一边随手掀开了那堆杂乱的衣物,只见那是一副漆黑的白骨。见此,桑奇等人都大骂起来,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家父亲的墓被盗了。因为在1998年时,桑奇父亲的坟墓上出现了一个二十公分左右的洞口。当时,桑奇等人后来也只是简单的封住,并没有认真探查。
如今看到这些衣物和白骨,他们都认为是盗墓贼把墓给盗了,而且还把棺椁给掘了。桑奇的哥哥一边狠狠的咒骂,一边和弟弟们继续挖,打算把白骨放回去。可是,随着往下挖掘,等整个棺椁露出来时,他们都惊呆了。
因为他们父亲的棺椁封钉都很完整,不像是被撬开过的痕迹。而且在打开棺椁后,他们父亲的遗体还完好的躺在棺材里面。这下子,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发现要出大事了。这时候,他们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被杀了,而且那个凶手还把尸体放在自家父亲的墓地后,试图瞒天过海。
惊慌之下,桑奇连忙向警方报案。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派遣人员到达现场。经过初步的侦测,警方发现那具漆黑的白骨的下肢跟躯干是分离的,但上肢却和驱赶接连。而且他们还发现,桑奇等人之前所看到的那些男性衣物,有可能就是死者生前所穿的。
而这些衣物没有穿着死者身上,而是散落在一旁,这就有可能是被凶手给脱下的。随后,警方再一次深入的探查,发现这名死者的身高在1米72左右,年龄在30岁以上,35岁以下;死者衣物上有一个被烧焦的洞,以及一些黑炭,认为被害人应该是在蒙族地区的烤火期被害,而且被害时间应该是在1995至1998年之间。
此外,骸骨的肩关节、胯关节、髋关节,以及颈部等位置都有刀伤和切割的痕迹,警方推测死者有可能是死后被分尸的。另外,死者当时所穿的衣物中,那件蓝色茵宝外套在当时的乌兰察布市是十分少见的;但是死者的鞋垫却是本地的手工绣,其他地方却是难以见到。
于是,警方决定对1995年至1998年之间的失踪人口进行排查。当时,用来转移尸体的交通工具并不多,而且凶手也太可能这么大费周章的远距离搬运。所以,专案组决定以桑奇父亲墓地为中心,分三组进行走访排查,特别是外出打工未归,年龄在30以上,35岁以下的男子情况。
当时调查范围内有2000多户人家,8000多人口,专案组的工作量十分巨大。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在墓地以西两公里外的老龙湾,他们得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1998年的冬天过后,一个叫王大壮的村民不见踪影。
这个王大壮身高1米70左右,是乌兰察布当地人,在1995年时,曾娶了老龙湾郝文明的女儿。但可惜的是,王大壮婚后有家暴的行为,两人不久便离了婚。离婚后,郝文明的女儿另嫁,而王大壮却有所不忿,曾多次前去郝文明的家门前吵闹,一直想要讨回媳妇,弄得郝家鸡犬不宁。
在这样的情况下,郝家对王大壮是有杀人动机的。更为关键的是,王大壮身高1米70、30岁左右,又是在冬天时被人最后一次看到。所以,专案组决定对郝家和王家进行深入调查。但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专案组却发现,王大壮在1997年离婚后便和父母一起去包头没有回来过,可在1998年的时候,王大壮却出车祸不幸去世了,但是他的父母却不见踪迹。
这么一来,案子似乎又变得停滞不前了。而在专案组一筹莫展的时候,另一小组又得到了一个线索。在桑奇墓地西北一公里左右的白山村,1998年时有一位姓王的羊倌失踪了。而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专案组发现王羊倌身高在1米72左右,案发时也是30来岁,而且对穿戴也十分讲究。
白山村的村民告诉警方,在1998年冬的时候,王羊倌正和村民李正奇吃饭,第二天的时候却再也没有看到王羊倌来放羊。当时,有的羊户曾去寻找王羊倌,却发现他的行李都在,人却不见踪影。
在传唤李正奇时,李正奇却告诉警方,王某是嫌钱少,打算去其他地方谋求生计,不再给村里放羊。可是,王某走的再急,也不可能把行李丢下,而且他还有一万多的工资没结。所以说,李正奇的说法存在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而后,警方采集了王某父母的血样,与白骨的DNA进行对比,似乎破案近在眉睫。可结果出来时,却让人傻眼了。王某父母的DNA和白骨的没有比中。这么一来,不仅有一个不知尸源的人死在了桑奇父亲的墓地,周围还有王某和王大壮父母失了踪,情况越来越复杂了。
调查依旧继续,在接下来的排查中,警方发现有一个叫刘永洪的人失踪了多年,还是在1998年冬天不见的。听到这消息,专案组十分振奋。调查中发现,刘有福是当地一个村子的干部,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曾把出生不久的第四个儿子送给别人。
他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世,再加上嫌弃养父母贫苦,便又跑了回来。刘有福和他相认后,便把四儿子改名为刘永洪。刘永洪身高1米7左右,1998年冬季后便不见踪迹,当时刘有福说他是回养父母家了。
出于多年的办案经验,专案组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便暗中走访。经过村民们的反映,他们说刘永洪曾穿过一件很时髦的蓝色茵宝外套。而后,侦察员又到刘永洪的养父母家侦查,但养父母却说刘永洪回去后便没有再回来过。
这么一来,这两家必有一家说谎。而考虑到白骨发现的位置,他们认为刘有福的嫌疑最大。而且,刘有福一家的口供出奇的一致。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以体检的名义,对该村进行血样采集。结果出来后DNA比中,而考虑到刘有福其他几个孩子在世。所以,白骨就是失踪的刘永洪。
随后,警方抓捕了刘有福,而在一番审讯之下,刘有福交代了所有。刘永洪回到亲身父母家后,刚开始还很乖巧,做家务和干农活。但时间一久后,刘永洪便暴露了本性。最初还只是偷邻居的菜之类去卖,而后却开始偷更值钱的东西。
刘有福有心管教,却没有想到刘永洪不仅不听,反而对父母把他送人一事耿耿于怀,还经常对刘有福夫妇打骂,找他们要钱,而且要的越来越多。后来,刘永洪因偷窃被抓而判了三年。刑满释放后,刘永洪仍不知悔改,而且对刘有福夫妇更是打骂的厉害。
1998年冬天,刘永洪再一次问刘有福要钱,刘有福却没有给。生气之下,刘永洪把刘有福的眼睛给打瞎了。等从医院回来时,刘永洪正在家中喝酒。看到父亲刘有福时,醉酒的刘永洪拿着刀子在刘有福面前比划,说要么给钱,要么就看刀子锋不锋利。
这时候的刘有福,心中也是充满了怨气。而遭到拒绝后,刘永洪怒火心生,直接拿着刀子就向刘有福挥来。但没想到的是,跌跌撞撞的他把供暖的炉子给踢到了,炭火倒在他身上。疼的刘永洪在那嚎叫,而在这一瞬间,刘有福却起来杀心。
刘有福不顾一切地扑在刘永洪的身上,双手紧紧的掐着刘永洪的脖子。不久,刘永洪便被刘有福掐的窒息而亡。随后,刘有福叫来了另外的几个儿子,一起把刘永洪的尸体装进麻袋,拉到村外的坑埋掉了,而位置恰好就在桑奇的父亲墓地里。
在2004年12月,刘有福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了有期徒刑十年,他的几个儿子也因为包庇罪而被判了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