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区委书记,万州区区长是什么级别?

2023-07-30 03:00:03 846阅读

重庆市万州区区委书记,万州区区长是什么级别?

万州区是重庆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是副部级,万州区委书记是重庆九大常委之一。正厅级是错误的

重庆是未来西部的高铁枢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重庆的野心,你心里就会有答案了。

重庆市万州区区委书记,万州区区长是什么级别?

重庆高铁的大计划,得从2017年初讲起。彼时,重庆印发该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16―2030年),按照这个规划,2030年前,重庆将形成“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络,所有区县将通(准)高铁。

随着重庆2017年7月,突然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一计划决定提前5年完成。

图.重庆高铁3年计划局部图 图表来源|网络

2017年末,重庆印发《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交通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这一方案,包括农村小康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四大部分。

其中高铁3年行动工作方案,在重庆被部分人称为3年高铁会战,可见决心之大。

按照计划,到2020年,重庆要开工建设高速铁路1400公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180公里,完成投资810亿元。

具体而言,要加速形成“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快建设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

推进重庆连接周边省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海西、中原、关中、滇中、长株潭、兰西等主要城市群的8个方向高速铁路通道建设。

建成渝贵铁路、黔张常铁路等2条快速铁路;

加快推进郑万高速铁路建设;

开工建设渝湘(重庆东站至黔江段、黔江至秀山段)、渝昆、渝西(万州至城口段、重庆东站至万州段)、兰渝(重庆西站至潼南段)、成渝中线(重庆西站至大足段)、渝汉(重庆境内段)等高速铁路;

开展郑万高速铁路巫溪支线、渝贵高速铁路等2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图. 重庆“米”字型高速铁路网(2016―2030年)示意图 图片来源|重庆市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

最终目标是实现“2小时高铁重庆”,重庆至成都1小时到达,至贵阳 2小时以内到达,至西安、昆明、武汉、长沙4小时到达,至广州6小时以内到达,至北京、上海8小时到达。

如下图,重庆3年高铁计划2017年的第一个目标没有实现——渝湘高铁重庆东站至黔江段没有如期开工,2018年将开工。按照目前进度,2018年准备开工的线路,也无法全部开工。

图.重庆高铁3年计划具体时间分解图 图表来源|重庆市政府网站

铁路的规划建设有很多流程,而且一些线路的走向存在分歧,资金安排、出资比例、调度、投融资模式也不是那么简单。

此外,重庆的3年高铁会战规划,和四川一样,部分没有进入十三五、中长期规划,所以怎么建,不仅仅是决心问题,也是真金白银、自己掏钱的问题。

所以,各地自己的计划往往都会适当延迟,除非钱马上到位。对此,重庆方面当然着急,一直没闲着。

7月24日,在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重庆市政府关于我市2018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分组审议。铁路方面,执行报告披露:渝湘高铁(重庆东站至黔江段)可研已通过铁路总公司审查,计划近期上报发改委审批。

渝昆高铁已通过铁路总公司行业审查,目前已完成可研修编,争取重庆至宜宾段先行开工。杠杆游戏注意到,此前,川渝高层会晤对此达成了一致协议的。

铁路总公司已组织兰渝高铁(主城至潼南至遂宁段)和成渝中线高铁(主城至大足至乐至段)规划专家评估。

渝万沿江高铁(即渝汉高铁)已纳入《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上报国务院待批。

西渝高铁(重庆至安康段)已完成线路方案研究。

重庆东站最终站位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确定。

上述披露显示,重庆方面这半年,为了实现3年高铁会战计划,做了很多工作。虽然开工时间部分延迟,但执行这个计划,最终实现所有区县通(准)高铁的计划坚定。

近期,财政和金融东风已来,下一步就该抢抓周期陆续开工了。

万州区肖少群主任?

万州区没有肖少群主任这个人。

万州区领导班子有:牟东云党组书记、主任,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兼),陈忠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小玲党组成员、副主任,潘青山副主任。

会不会成为一线城市?

以几座强二线城市作为参考对象,重庆的发展上限应该最高,但其下限可能也是最低的。

我国目前的城市格局可以说层次感很强,北上广深等四大一线、蓉渝汉宁杭津苏等四大强二线、甬青郑沙锡等五大中二线以及包括镐济肥福泉通莞在内的准万亿GDP城市集群泾渭分明,各个档次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断层。

几座强二线城市里,重庆的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

对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和南京做个对比,可以看出,重庆的优势非常明显,并且大多集中在总量以及规模指标上。

比如,19年重庆GDP高达23605亿,是几座城市中唯一超过2万亿的,而其他几座城市中最高的成都为17012亿,距离2万亿大关还差了3000亿,也比重庆少了6600亿,几乎相当于一座中西部省会的体量;重庆比南京、天津多了超过1.2万亿,相当于19年我国GDP排名第12位的宁波的体量。

另外,重庆在三产产值、常住人口、社消总额、出口总额以及摩天大楼等指标上也有明显优势。

而重庆的劣势也很突出,主要集中在人均指标上,比如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人均住户存款、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

以人均GDP为例,截止2019年,重庆为75828元,而六座城市里最高的南京高达165816元,是重庆的2倍还多;另外杭州和武汉人均GDP也都在15万元左右,相当于重庆的2倍。

当然,人均指标较低也并非一定是坏事,说明重庆未来的提升空间更大。

与四大一线城市相比,重庆的实力还存在明显差距。

以广州为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广州就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老牌一线城市,近些年广州发展势头有所减缓,GDP被重庆追近。

20年前三季度,广州实现GDP17475亿,而重庆则达到17707亿,已经领先于广州。

也正因如此,广州作为一线城市屡屡受到质疑,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广州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是GDP被重庆反超,但却很少有人把重庆当做一线城市的第一候选人。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广州的问题还是在自身,因为自身近些年发展势头减缓,而并非是包括重庆在内的强二线城市真的具备了与一线城市比肩的实力。

对比重庆和广州两座城市的指标就能发现,事实上除了人口和面积,重庆最为接近广州的指标就是GDP了,而在人口吸引力、社消总额、资金总量、居民存款、税收、进出口总额以及财政收入等大多数指标上,广州几乎是全方位的领先。

由此可见,重庆追赶一线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重庆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与同级别强二线城市相比,重庆并未取得全方位的领先,与四大一线城市相比,重庆还处于全方位的落后,但我个人觉得,重庆是一座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城市。

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升格直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从直辖的那一刻开始,重庆的未来就已经决定了,不成功、便成仁。

1.先说利:

(1)一方面,1997年直辖后,重庆从原本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变成省级直辖市,级别得到提升。

今天,我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城市的级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被淡化,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影响力仍然不可低估。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国四大一线城市里,直辖市就有北京上海两个,占比50%,另外两个广州深圳也都是副省级城市;

而四大直辖市里,有两个属于一线城市,占比同样是50%,哪怕实力相对较弱的重庆天津也是强二线城市。

经济发展方面,截止20年前三季度,四大直辖市的GDP均超过万亿,其中北京上海超过2万亿,重庆1.7万亿,最低的天津也达到10095亿,四大直辖市都能排进全国前十五强。

如下图:

另外,在成渝城市群中,虽然成都也是龙头城市而且近些年风头更盛,但重庆由于级别更高,在两地的合作中明显占据主导地位;

通常来说,四川与重庆才是两地合作与重大政策的决策者,而成都往往只能扮演一个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2)直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更容易得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四大直辖市位列我国城市阶层的最顶端,在全国格局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旦有什么重要政策和战略,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最先被考虑的对象。

比如四大直辖市均均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并且批次都非常靠前。

单说重庆,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龙头之一,新近出台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要求“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可以看出,近些年,以重庆为龙头的成渝城市群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已经成为官方认定的经济发展“第四极”。

除此之外,重庆还拥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中游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覆盖和加持,这对重庆发展上限的提升显而易见。

(3)重庆直辖后,川渝成为两个对等、独立的个体,能够享受更多的国家资源支持。

从国家投资项目看:

2003年到2017年,国家对四川的项目投资达到11455亿,仅次于广东的15943亿;而重庆也获得国家投资6075亿,以三千万多人口,力压人口近亿的河南,川渝合计更是超过1.7万亿,高居全国第一。

可以想象,如果重庆没有直辖,川渝地区很难获得如此规模的国家投资项目。

从转移支付看:

20年,四川获得国家转移支付达4688亿,而重庆也高达1719亿,同样高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毫无疑问,最起码从国家重视程度和政策资源支持力度来看,重庆升格直辖是完全值得的,两地“分则两利”。

2.再说弊:

对一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来说,直辖最大的弊端可能就是失去了庞大的经济腹地。

当然,重庆直辖前属于计划单列市,哪怕在四川省内,也很难与省会成都竞争,原本就很难把整个四川当做腹地,直辖后反而摆脱了成渝“合则两伤”的局面。

但无论如何,重庆直辖后失去了四川人口超过八千万的这个坚实靠山也是事实,这意味着,哪怕有成渝双城经济圈这个国家战略,重庆未来的发展也主要靠自己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这是所有直辖市都要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北京和上海属于一线城市,他们实力足够强大,能够跨越区划壁垒吸引其他地区的人才和资源等各种要素,而天津由于不具备这种能力,再加上自身人口规模不是太大,近些年发展的势头就有所减缓。

所以重庆未来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取决于能否把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快速的转化为自身实力,如果实现了,也许就是下一个上海,如果失败了,可能就是今天的天津。

最后,重庆是一座有担当的城市,直辖时划入的大量贫困人口,虽然拉低了重庆的人均指标,但也极大的提升了它的发展潜力。

截止1991年,川东地区的万县GDP为51亿,涪陵为31亿,黔江更是仅有17亿,在四川排名都相对靠后;而同年的重庆为231亿,高居四川第一。

重庆直辖时,上述三个地区的划入也拉低了重庆的人均数据,但重庆并没有如同今天的部分省会城市那样,扩容时“挑肥拣瘦”,只想要经济发达的地区。

而这些地区的加入,也给重庆带来的大量的人口,截止2019年,我国四个直辖市中,天津人口为1561万,北京为2153万,上海为2428万,而重庆则高达3124万,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人口超过三千万的城市。

很多人拿重庆的人口说事,认为重庆相当于一个省,而在我看来,这恰恰体现了重庆的担当。

近些年,扩容的省会城市并不少,依靠吞并其他地方获得大量的土地、人口以及GDP,在自己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却质疑重庆体量太大,在自己只想吞并经济较好地区“挑肥拣瘦”的同时,却质疑重庆的人均指标太低,无疑这是对重庆的极大不公。

对重庆来说,这些地区就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潜力,在这些地区还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重庆的GDP已经高居全国前三,一旦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重庆的经济规模将会有多大,大家可以想象。

整体上看,重庆的配置可以说不比一线城市差,目前要做的是,尽快将潜力转化为真正的实力。

万州中学校长是谁?

万州中学校长是陈联国,其他领导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一川,副校长曾宏建,纪委书记康道国,副校长杨志友,工会主席黄全安,副校长向东。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