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结婚风俗流程,山东娶媳妇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山东乡村结婚风俗流程,山东娶媳妇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娶媳妇是山东民间最热烈、排场和富有喜庆味的事情。当"相亲"、"订亲"等许多程序都进行了以后,娶亲这一中心活动便按男女双方周密择定的吉日进行。山东各地娶亲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旧时一般都要用轿子,请吹鼓手。 婚礼这天早晨,最先来到办喜事人家大门前的是吹鼓手,他们用大杆号对着主家的大门鼓吹一通,叫做"鼓门"。主家听到号声,便开门将吹鼓手迎进家里,再去"鼓洞房"。稍事休息以后,便开始奏乐。乐队一般有粗细两班,轮流演奏,有时还夹有戏曲清唱。这时,轿夫抬着花轿,带着旗、锣、伞、扇、灯笼等各种执事来到门前。早饭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即要起程。新郎换上新装,从前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者大礼帽,胸前别上朵大红花,坐进轿子。迎娶的轿子有两乘,新郎乘坐的叫"官轿",准备给新娘坐的叫"花轿"。去迎亲的时候,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或称"压轿孩儿"、"压轿生",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的字样。一切就绪,三声炮唱,九棒锣鸣,粗细乐齐奏,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起程了。 有的地方新郎不坐轿,而是骑在高头大马上,帽插金花,走在仪仗之后,最后四人抬的花轿抬着"压轿孩儿"和大公鸡。来到女家门前,在鞭炮声中,花轿门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喜钱请压轿孩儿下轿,执事人具"迎亲帖"领新郎去会岳翁。 花轿来到女家门前,吹鼓手要吹打"鼓"女家的门。吹鼓手用大杆号对大门吹一通,粗细乐和大锣吹打一阵,如此重复三遍,谓之"三吹三打",女家的好事者和小孩们在大门口叫新郎唱歌,否则不准开门入内。这时男家的夹毡客和女家的送亲客从中替新郎周旋说情,请求放入。新郎怕误了吉日良辰,只好唱几个歌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新郎进入女家后,有的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有的稍事休息,便端上酒菜,由送亲客陪着边吃边谈,等候新娘梳妆。新娘在上轿前要穿嫁衣,有的还要"开脸"和"上头"。 新娘梳妆打扮收拾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了岳父母,女家为其十字披红。新娘由其兄弟用圈椅抬出闺房,送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临上轿前,母女分离,难免要哭上一场。新娘上轿后,许多地方都有泼水的风俗,谓之"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临朐是新娘的弟弟妹妹们去给她送水,也称"送汤",是新娘临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后一次手足之情的伺候。 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轿头便喊号起轿,两顶轿子同时抬起,娶亲的队伍就返回婆家了。娶亲的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走在最前面的是撒喜帖的,遇到桥、井、庙宇、拐弯处,都要贴一张喜字帖。娶亲的队伍,路上不能落轿,经过村镇要鸣锣奏乐,吸引人们夹道观看。 花轿来到男家的村头,先是鸣锣吹号,男方接客的出村来迎接。这时花轿在街心徐徐而行,抬轿者卖弄技能,稳稳地颤动着轿子,谓之"压街"。粗细乐翻着花样地吹奏,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着花轿来到男家的大门口。迎亲的人首先要对着花轿放一挂鞭炮,或者是三声响炮,然后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 新娘下轿被搀扶进院内,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天地桌摆在堂屋门前,上放升、斗各一个,装满高粱,蒙上红纸,斗中插一杆秤,斗前的升内烧一束香,升前再竖一面铜镜。新郎、新娘站在桌前的红毡上,女东男西,跟着司礼者的喊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供桌上的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进入洞房,到床上坐下。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道:"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则都来看新娘,让新娘点烟,向新娘要糖果、点心吃,闹腾一番。洞房之外,新郎则忙于酒宴招待宾朋。女家的来客是贵客,必须请到正屋坐上席,由相应的人陪客,其余按亲戚和庄乡分别成席招待,一般男女不同席。 白天娶亲的婚礼,都是傍晚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交杯酒"、"合欢酒"、"合婚酒"等。古代的"合卺"是分瓢面饮,以后则是把两个酒杯用红线拴在一起,或者换杯而饮,这是夫妻第一次面对面喝酒,通常是闹房者围观,气氛相当活跃。换杯饮,是一人左手执杯给右首的新娘,右手执杯给左首的新郎,夫妻同时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酒杯再饮。 闹洞房是每个婚礼上少不了的节目,从新娘进门开始,一直闹到新婚夜半。虽说:"进门三天无大小",什么人都可以和新娘闹,但主要还是晚辈,尤以弟侄辈为甚。他们围住新娘索烟要糖,说些俏皮话,造成欢乐气氛。喝交杯酒时的闹房,一般是连同新郎一起闹,有"啃苹果"、"报户口"、唱歌等。直到新郎新娘回到洞房,小姑、小叔还要到窗外听"悄悄话"。
潍坊结婚的风俗?
潍坊结婚风俗13条礼仪禁忌:
潍坊结婚风俗1、新娘家提前准备好红枣、花生、栗子(寓意早生子)用红绳穿两串,放在一个红色带喜字的盆内。另外准备用红绳捆好的宽心面两把、红筷子两双,放在另一个红色带喜字的盆内。这两个盆分别用红包袱包好,待新郎新娘出门时交给伴郎携带到新郎家中备用。
潍坊结婚风俗2、由新娘家准备水饺在新郎进门后由新娘的女性长辈下锅煮熟端给新郎新娘食用。娘家吃饺子时碗内要留下双数,意为成双成对。
潍坊结婚风俗禁忌3、新娘出门后千万不要回头观望,寓意不回头。另外,新娘出门不要哭泣,一是不吉利二是容易哭花了新娘妆。
潍坊结婚风俗4、新郎出门后,开始帖喜字,要由未结婚的男子来帖,同时贴喜字的顺序也是有规矩的,要由外向里帖,最后一张是帖在家门的喜字。意思为迎喜进门。记住顺序不要搞错。
潍坊结婚风俗禁忌5、请伴郎或伴娘给新娘准备一条红色的毛巾被,以备外出录象时,需要坐时铺着。因为新娘子当天是不可以落地的。
潍坊结婚风俗禁忌6、新郎接新娘的行车路线不能走回头路,也就是出发的路线和回来的路线不能是一条路。
潍坊结婚风俗7、丈母娘要提前准备红腰带2条,在新郎接了新娘即将出门时为新郎和新娘亲手扎上,(寓意婚后生活红红火火)。新郎的红腰带可以一直扎着直到婚礼当晚结束,新娘的红腰带因为扎在白婚纱外面不太雅观,所以,可以到房间里把腰带扎到婚纱里面,也要扎到当晚结束。
潍坊结婚风俗禁忌8、新郎新娘下车时,要从同一侧下,不要各自从两边的车门分开下车,否则不吉利。
潍坊结婚风俗禁忌9、不要给怀孕的女子发请贴,在潍坊结婚风俗中,怀孕的人不宜参加婚礼,否则双喜相冲。
潍坊结婚风俗10、按照青岛结婚风俗,新郎去新娘家要准备敲门红包多个,当女方亲友为难新郎不给开门时就需要投递红包讨好对方以便顺利进门迎娶新娘。
潍坊结婚风俗11、潍坊也有“滚床”的风俗习惯。就是洞房的新床要请一个健康的小男孩在婚礼前滚床,滚床前铺床时可以在床上撒上红枣、花生、栗子、以及硬币数枚。可以请录象师傅到场录下。要记得滚完床后给小男孩红包哦。
潍坊结婚风俗12、在新郎家吃宽心面的时候,要请一个小男孩高声问新娘子:“生不生?”新娘子记得一定要说:“生”。
潍坊结婚风俗13、新郎新娘在双方家都需要给父母剥糖、敬茶、点烟。(寓意双方婚后要孝敬父母)
山东宅基地分配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山东省宅基地分配标准一是宅甚地面积标准分平原地区毎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占用末利用地的可适当放宽但不超过264平方米)丘陵地区村址在平原地的不超过l32平方米,在山坡上不超过264平方米乡镇驻地不超过l66平方米。二是分配人员条件,l:因结婚等原因需分户的。2因村庄规划需搬迁的。3因国家集体建设项目占用需搬迁的。4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离退休人员需回原籍落户定居的。
以上分配条件必须符合土地规划和村庄规划。
农村人的结婚风俗是怎样的?
我刚结婚不久,就以我的经验说一下,首先双方父母见面,然后媒人说彩礼多少钱,女方陪嫁什么东西,还要买三金,衣服(新娘三套衣服婚纱 礼服 敬酒服 新郎一套西装)结婚照片 车队等等。房子也要布置大部分都是红色的,全部弄好以后,结婚当天我们新郎坐车去新娘家接新娘回家,去的时候要准备好红包,到新娘家进门要给红包的,还要找新娘的鞋子,然后和新娘家里人拍全家福,然后带着新娘子和她的亲戚朋友一起来我家,举行典礼,到家门口大舅二舅要披红绸缎子,后天新娘换衣服,换婚纱举行典礼,双方父母给改口费。典礼完了新娘换衣服敬酒,给来宾所有人敬酒,让所有人吃好喝好,吃完饭,送新娘子的亲戚朋友回去,然后晚上是闹洞房。
山东沂源结婚的仪式是什么样的?
我是沂源的,我们这个县很特别,1944年从蒙阴、沂水、临朐各圈出一块地建立的沂源县,一直到现在各地的方言、民俗都迥然不同,而且是经纬分明。不过你不用担心,沂源不是闭塞之地,低俗闹房这种事不多见,而且针对闹房也没有什么专门的风俗说必须怎么怎么样,一般的流程就是婚庆公司主持仪式,亲朋好友喝喜酒。晚上闹房主要看你老公的那一群同学同事的素质高低了,要是你老公在单位上班那么来闹房的以同事居多,就是一个形式,意思意思罢了。要是你老公是“社会人”,那就说不准了。一句话,闹房俗不俗就看你老公交往的是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