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交友网站,应用英语都可以干什么?
涉外交友网站,应用英语都可以干什么?
1、商业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常常会在国内外公司的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国际商务和财务管理方面找到机会。此外,也可以成为公司的英语翻译或口译人员,为跨国公司的高管提供支持。
2、教育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教育领域作为他们的职业。他们可以在国家或私立学校、大学或语言培训机构教授英语。此外,他们可以在海外工作,为外国学生提供英语教育。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还可以考虑成为英语培训机构的顾问或教研人员。
3、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应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中也有很多机会。他们可以在大使馆、领事馆、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方面工作,支持外交事务、文化事务、国际援助和开发项目等。
4、媒体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广播电视台、出版社、新闻机构等媒体机构中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可以担任新闻记者、编辑、广播员或节目主持人,也可以担任广告与公关等领域的职业。
5、自由职业者
作为自由职业者,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做很多工作,例如独立撰写、编辑和校对工作。他们还可以成为出版商、独立翻译、口译人员或语言培训师等等。
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前景一直很好。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种趋势只会变得更加明显。因此,各种领域都需要专业英语人才。从商业、教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到媒体和自由职业者等各种行业,都需要拥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不仅如此,跨文化沟通和能说多种语言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民国花和尚苏曼殊是个什么样的人?
民国年间,彼时上海的烟花柳巷,基本等同于以前的各种“会所”,谈生意、干革命、讲斤头(黑社会讲和),主角们大多都是边吃花酒边听曲,谈笑间把事情办了。
有没有谁既能吃的开,又有几分面子的呢?当然有,花和尚苏曼殊。您只要说是花和尚的朋友,估计姐儿们的眼睛都会笑没了。为啥?因为和尚够四海(出手阔绰),隔三岔五就会在某高档酒楼办群芳宴,请各路嘉宾。有文人记载:
苏曼殊腰缠甚富,任意挥霍。到上海后,常常出入“江南春”“海国春”“一家春”等名餐馆、妓院,叫局吃花酒……曼殊在上海,宴必致多客,一人所识无多,必托友人辗转相邀。问其故,则曰:“客少,不欢也。”客至则开宴,宴毕即散,不通姓名,亦不言谢,人皆讶之。
苏曼殊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怪人,他的朋友圈子很大,多数是近现代史上的名人,如孙中山、陈其美、黄兴、宋教仁、章太炎、廖仲恺、陈独秀、蒋介石、章士钊、于右任、鲁迅等。
另外,他是半个日本人。中日混血,为父亲之日本小妾所出,自幼便离开父母,在祖屋长大。因饱受欺凌不堪忍受而出家,又偷吃鸽肉,被逐出师门,此后便以和尚自称。稍长,游学日本认母,数年,精诗词音律、擅梵文佛理,热衷宣传革命,俨然一代怪才。
民国初建,不少人兴高采烈跑官求官,苏曼殊很气愤,认为“这种人有什么用?仅仅只能担狗粪,洗厕所罢了”。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请他出来担任秘书,他坚辞,说自己只想与朋友“痛饮十日,有吃就行”,孙中山大笑“曼殊率真”。
因为跟沪军都督陈其美交情匪浅,苏和尚经常得到陈氏大笔馈赠。有了钱,这和尚自然就不守清规戒律,住在上海高等旅店沧州别墅,此处邻近静安寺,绿槐夹道,环境清幽。这还不算,还经常叫来一些美女相陪。
民国初年,陈其美常去看望苏和尚,通常见高朋满座,美女如云,和尚与校书们诗词唱和,便艳羡不已。苏和尚不交权贵,对陈也不怎亲昵,陈却笑而对他说:“和尚在风尘中生活,不可令床头金尽。”遂赠金若干。
陈其美苏曼殊很迷恋吃花酒,只要有点钱,就呼三喝四,邀请朋友到某处吃酒,并“叫局”邀佳人作陪。旧上海的高等校书(有文学素质的妓女之雅称)日常生活很丰富,若是每天在堂子里打麻将,没人叫局,会很没面子。
那么,如何才能叫局,和尚又是怎么叫局的呢?召唤校书到堂子以外的场合,称为“叫局”。比如说您颇有盛名,在某酒店请客,想叫几个校书作陪,只需差遣酒店小厮,拿几张红色的“局票”来,写上某堂子佳丽的名字,以及您的落款,让小厮快点送去便可。
任何消遣场所都备不同堂子的“局票”,也有专门送“局票”的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半大的毛孩子,擅长跑腿。
校书应召前往,称“出局”或“出堂差”,名气大的校书,通常还有小丫头或者老妈子跟着。对旧上海的高等校书来说,主要任务就是应召出局,陪伴男人们吃喝打牌。每日从中午开始安排一天的流程,有时候应付完堂差,起码要到半夜了。
一张“局票”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生意。首先,送“局票”的小厮要收几个铜板的跑腿费,这玩意不入账,您随手打赏便可。
另外,开出“局票”的饭店或者赌场,会将当天何人何时叫谁出局记清楚,到了月底,会派人到堂子里收取一定的“车马费”,大约一局70个铜板,相当于代买车票的手续费。堂子里也会有明细账,届时一一核对,以免将别的堂子的人算到了自家身上。
民国年间,有位八卦文人仔细考究了一番,认为“出局”或“出堂差”,原指宋朝官员出公差,不想被烟花柳巷拿来套用了。有趣的是,民国年间高等校书乘轿子出堂差,经常有丫鬟提灯笼相随,灯上赫然写着“公务”,有人在报纸上发文批评:
……粘着四个红字,大书特书曰“公务正堂”,按清代官制,起码七品知县,才可称一声正堂。典史和县丞,只称左右两堂。……妓女竟敢僭称正堂,不但咄咄怪事,而且胆大妄为。
苏曼殊喜欢大宴宾客,陈独秀、包天笑等人都被他请过。他花钱如流水,海滩高等堂子都知道有个和尚出手阔绰,他对美女们彬彬有礼,姐儿们都喜欢出他的局。
“做花头”的规矩苏曼殊喜欢吃花酒,也喜欢替人家“叫局”,据包天笑记载,苏曼殊曾给鸳鸯蝴蝶派的高手毕倚虹叫过一局。某日,一群文人相会,到场的人都有熟悉的局可叫,只有毕倚虹没。
苏便道:“我昨天在惜春老四家,见一女娃儿,颇娇憨活泼,可取材也。”有人接话:“和尚正法眼藏,必无错误,何妨叫来一看。”花笺飞去,不到半小时,人就来了。
为什么苏和尚能在徜徉烟花之地呢?就是因为他懂得校书们的心思,同为天涯沦落人,他对众校书从无亵玩之意,为她们赋诗,为她们作画,为她们排遣身世沉沦的伤感——最重要的是,他还肯砸钱为校书们争面子。
有人统计苏曼殊的残账,发现用于“青楼楚馆”的开支多达1877元,而当时女仆月工资仅1元。曾有朋友在青楼大声批评苏曼殊:“你是和尚,和尚本应戒欲,你怎么能够这样动凡心呢?”苏曼殊笑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动了凡心?”
叫局的花销其实并不大,苏曼殊不仅仅喜欢叫局,更喜欢“做花头”,那就相当烧钱了。“花头”是一种记账单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当于大洋12元,折合现在的物价,扩大三百倍,大约三千七百元。
“做花头”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称为“摆花酒”:找个由头,为某校书庆祝生日,或者故意给某校书长脸,在堂子里办宴席,每桌正式8人,一桌子花酒称为一个“花头”。
“做花头”要支付固定的酒菜钱,外加给琴师、佣人的犒赏,合计下来也得十三四个大洋,如果酒水喝多了,账单数字过大,做东的也会让客人出一点。
第二种是在堂子里请客“碰和”,也就是打麻将,通常是先上酒席再打麻将,每人都有美女相陪,高档水果茶叶奉上,打一圈麻将也算一个“花头”。
如果您办了五桌花酒,一次就能花掉六七十大洋,折合多少钱呢?大约相当于如今两万。不过购买力这玩意儿也不好折算,按照当时黄包车夫的收入水平,每月只有三五个大洋,您请一次客,够他们忙活一年了。故时人感叹“在妓家吃一席酒,可救穷人半年粮”。
民国时没有手机,请人赴宴往往要前几天就通知,可苏曼殊不一样,他兴致一高,直接拿堂子里的铜牌给黄包车夫去接人。铜牌上都刻有不同的花纹,如桃、杏、荷花等,称为“轿饭票”,在市面上能兑钱,堂子也会回收。
某文人记载受邀后的遭遇:
客人到后,侍应摆好台面,然后高叫“筛酒”,这是叫各房校书入席陪客。等客人入席举杯之际,侍者又叫“起炒”,声音略逊于前面那声“筛酒”。先上小吃,继上大菜,最后是米饭或稀饭。上主菜的时候,校书一个个地唱曲,乐师在一旁吹奏、操弦、击鼓伴奏。接着是校书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席间,侍者都在叫“添酒”,客人喝糊涂了,若是生客,堂倌就上兑了水的酒……
奇怪的是,花和尚苏曼殊喜欢逛青楼,阅人无数,却一直守身如玉,不破佛门戒规。朋友们说:“曼殊出入酒肆花楼,其意不在花,也不在酒,不过凑凑热闹而已。”他最喜爱而又颇多往来的青楼女子有素贞、桐花馆、花雪南等数人。
据说花雪南曾对曼殊动心,想赎身做其妾室,在民国年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苏曼殊却认为,与其结为百事可哀的夫妻,倒不如相忘于江湖,留回忆无限。
民国肇始,北洋当道,政治依旧腐败,孙中山极力奔走要“打倒军阀”,苏曼殊对前途极为悲观,终日逛妓院、喝花酒,收到稿费便呼朋唤友,千金用若泥沙。只是他饮食无度,肠胃又不好,是医院常客。
1918年5月,时年35岁的苏曼殊在病榻上完成了他传世的最后一部爱情作品《非梦记》,留一句:“但念东岛老母,一切有情,都无挂碍”,随即去世。
和尚走后,除了几只粗陋的箱子和一些胭脂香囊,竟一无所有。设灵堂的时候,许多校书头戴百花前来吊唁,个个颜色悲戚。
苏曼殊去世6年后,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出资千金,将其遗骨迁葬于杭州西湖孤山,与名妓苏小小朝夕相伴,民国一代妙僧,便以如此的姿势走入了历史。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
安史之乱成就了几员大将,众所周知,在唐朝的各道军队中,朔方军一直是帝国最重要的平叛主力,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三个人无疑是平叛战场上的三根顶梁柱。
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追随郭子仪转战南北,勇冠三军,为肃宗朝廷顺利收复两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仆固怀恩,是唐朝北方铁勒九部中的仆骨族人,音译原因就叫仆固了,先祖于贞观末年归降唐朝。唐玄宗天宝时期,仆固怀恩调入朔方军,他的前两任顶头上司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史称他“为人雄毅寡言”,“达诸蕃情,有统御材”,因而深受郭子仪器重。
因为邺城失守,郭子仪引咎辞职,接任他担任朔方节度使的就是李光弼。而仆固怀恩是二把手。
在郭子仪当领导时,由于郭子仪生性宽厚,而且非常看重怀恩,所以对仆固怀恩及其部众一贯宽容,对他们的很多不法行为总是睁一眼闭一眼。可是继任领导李光弼的治军风格与郭子仪截然相反,他持法严肃、对待犯错的部下一视同仁,所以仆固怀恩和他手下那帮骄兵悍将只好收敛心性,夹起尾巴做人。
可是,夹起尾巴做人毕竟不能长久,因为这不是仆固怀恩性格,他是个非常自负而且很有野心的人,他有一个很明显的毛病,那就是居功自傲,刚决犯上。他手下那群兵也跟他一样,仗着军功,视朝廷纲纪如同无物,经常做些违法乱纪的事,而仆固怀恩却护犊子,总是包庇和纵容。这就注定了他和李光弼不会团结。
事实上,自从李光弼升任朔方军和帝国军队的一把手后,身为二号人物的仆固怀恩就已经对头把交椅生出觊觎之心了。
上元二年,他利用肃宗急于拿下洛阳的心理,和肃宗的心腹宦官鱼朝恩联合建议肃宗,命令李光弼主动进攻洛阳,而在这前一年,李光弼一直是防守。肃宗随即下定反攻的命令,李光弼无奈只有进攻。
结果,唐军被打得很惨,李光弼节度使肯定是当不成了。而在期间,李唐王朝和燕政权也进行了一轮政权更迭。史思明长子史朝义弑父篡位,而唐玄宗,肃宗父子俩几乎同时驾崩,代宗继位。
史朝义趁着李唐政权更迭动乱,想联合回纥进攻长安,仆固怀恩的春天来了。
仆固怀恩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身份——他是登里可汗的岳父。一直是李唐与回纥之间牵线搭桥的人物,当初的回纥可汗帮肃宗收复两京后,就为儿子叶护求婚,肃宗便做主把仆固怀恩的女儿嫁了过去。叶护即位后,仆固怀恩之女就成了回纥人的王后——登里可敦。
所以,如今除了仆固怀恩,恐怕是没人能挡住回纥人的兵锋了。
经过他的一番语重心长地劝导,登里可汗放弃了与史朝义的合作,随即遣使上表,表示愿意帮唐朝征讨史朝义。
现在,仆固怀恩绝对是李唐王朝头号大英雄。
然后代宗任命长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时任朔方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同平章事、领诸军节度行营(相当于各道特遣兵团总司令官),作为雍王李适的副手。
又是一番战场拼杀,洛阳收复,史朝义被杀,祸害李唐三代天子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此次征讨史朝义,仆固怀恩无疑建有大功,至此,仆固怀恩的地位已远远超越郭子仪和李光弼,成了大唐军界首屈一指的人物。
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却造反了。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他性格原因
前面说过,他是个自负而且有野心的将领,从他不愿屈尊做朔方节度使二把手可以看出。而且还想法设法扳倒李光弼也能看出,他为了实现野心,他说到做到。
能做到节度使,智商也在线,看到前两任领导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起起落落,也让仆固怀恩感到朝廷的恩宠不能长久,他心有余悸,他不愿步他们后尘,他留了一手。
在收复原属于燕政权的各路节度使时,比如邺郡节度使薛嵩向唐朝的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投降;恒阳节度使张忠志向唐朝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投降。而李抱玉和辛云京随即进入薛嵩等人的驻地,接受他们的部队,解除他们的兵权。
仆固怀恩却下令让薛嵩等人官复原职,各归其位。这就是仆固怀恩的后手,他要这些河北强藩对他感恩戴德,说白了,就是养寇自重。
“怀恩恐贼平宠衰,故奏留嵩等及李宝臣分帅河北,自为党援。”《资治通鉴》卷222
可是他的行为让李抱玉和辛云京大为不满,同时也深为疑惧,李、辛二人立刻向朝廷上表,希望朝廷能对仆固怀恩暗中戒备、严加提防。仆固怀恩得到消息,也紧跟着上疏代宗,为自己辩解。并奏请将河北的燕朝降将就地任命为唐朝的节度使。
面对这个大功臣,代宗李豫正对他欣赏有加,对他的话言听计从,李豫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应该说安史之乱后,代宗对仆固怀恩是相当不错的。来看看仆固怀恩的待遇,赐铁券,以名藏太庙,画像于凌烟阁。儿子瑒为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
代宗唯恐恩宠不够,不久又擢升仆固怀恩为河北副元帅,并加授左仆射、中书令,单于大都护、镇北大都护等职。
这满身光环不惹来嫉妒都不正常,仆固怀恩上有天子宠信,下有兵权在手,内有诸藩暗附,外有回纥援引,这简直是安禄山第二啊!
哪一天他仆固怀恩要是勾结回纥人与河北诸藩一块造反,谁能治得了他?
当时看仆固怀恩谋不顺眼的有四位,他们一直咬定仆固怀恩有谋反之心,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骆奉仙、鱼朝恩可是代宗身旁大红人,他们话比谁否管用。
久而久之,代宗也就起了疑心。
皇帝起了疑心,后果很严重,他开始试探仆固怀恩了,可仆固怀恩却偏偏很配合皇帝的疑心。
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屡屡打报告,让代宗提防仆固怀恩,仆固怀恩同样也对他也是横竖不顺眼,于是也上奏皇帝,让代宗治罪辛云京,可代宗以沉默对待。代宗的沉默激起了仆固怀恩的怒火。
他的心情很不爽,想想自从安禄山起兵以来,自己始终奋战在平叛的第一线,整个家族为国战死的有46人,女儿为了国事又远嫁异域;每逢战争的关键时刻,都是自己出面向回纥求援,才得以先后收复两京、平定河南河北。要说平叛的第一功臣,自己绝对是当之无愧!
可一个小小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不但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且还信口雌黄、肆意诬陷,而天子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和起了稀泥, 这难道不意味着,天子是想借辛云京来牵制自己吗?
仆固怀恩忍无可忍,立刻给天子上了一道满腹冤屈的奏书:
“臣静而思之,自己有六大罪过:
当初同罗部落叛乱,臣为先帝扫平河曲(今山西西北部),此罪一;
臣之子仆固玢,为同罗所俘,伺机逃回,臣将其斩首,借以激励部众,此罪二;
臣有女儿,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此罪三;
臣与子仆固瑒不顾身家性命,为国效命,驰骋沙沙场,此罪四;
河北诸镇刚刚归降,各节度使皆手握强兵,臣竭力安抚,消除他们的疑惧,此罪五;
臣说服回纥,让他们奔赴急难,帮朝廷平叛,天下平定后,臣又亲自送之归国,此罪六。
臣既有此六大罪过,合当万死!纵然含恨九泉、衔冤千古,又能抱怨什么呢?
“臣与朔方将士,功勋最著,贡献最大,是先帝中兴大业的主要力量,也是陛下流亡期间的亲信故旧,可陛下非但没有特别褒奖,反而听信宦官谗言。先有郭子仪受到猜忌,如今臣又遭诋毁,所谓鸟尽弓藏,信非虚言!陛下听信其诬陷之辞,与指鹿为马又有什么区别!倘若陛下不纳臣的一片忠心,一味因循苟且、包庇纵容,臣实在不敢说能保住身家,可陛下又岂能保得住帝国?忠言逆耳利于行,唯请陛下慎重考虑。”
这道怨气冲天、大逆不道的奏疏,让代宗李豫登时龙颜大怒。还没等代宗拟旨,仆固怀恩自作主张率部进军山西威胁辛云京。
毕竟天子有雅量,发怒过后冷静下来,仆固怀恩尽管出言不逊,可毕竟为帝国建立了不世之功,况且确实无明显的反叛之举,如果真的拿他问罪,不仅会让天下人心寒,而且对于刚刚平定的局势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代宗一边稳住他,一边试探他,看看他到底安的什么心!
于是,代宗命宰相裴遵庆前往汾州,表面上宣旨慰问,其实是刺探虚实。让他以个人名义向仆固怀恩暗示,要他入朝面圣,看他作何反应。果然,麻烦来了,仆固怀恩不肯入朝。他的理由是担心死在宦官手里。
裴遵庆在汾州苦等多日,见仆固怀恩再无任何表示,只好回朝复命,向代宗如实禀报了此行的经过。就在这个时候,御史大夫王翊出使回纥回来,走到汾州居然被仆固怀恩强行扣留了。
就这样,仆固怀恩完美配合,一点点加深代宗的疑惧。代宗开始打算收拾仆固怀恩了。
仆固怀恩却先下手为强,你不仁我不义,首先进攻目标当然是那个屡屡和他作对的辛云京。
作为安史之乱余波的仆固怀恩之乱,就这样爆发了。
被晾了很久的郭子义重新得到重用,也该仆固怀恩不顺,反叛不久,麾下兵变,杀死了他的儿子仆固瑒,而老母亲坚决反对他造反,他只有逃跑,前往灵武(朔方治所),召集朔方军中仍旧效忠于自己的一部分胡人士兵,同时派人去跟回纥、吐蕃等异族联络,请他们发兵,联手对付李唐。
随后,代宗派人前往汾州,把仆固怀恩的母亲接到了长安,并且好吃好喝供了起来。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老人家已经成了代宗的人质。
虽然朝廷在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都提供了极为优厚的待遇,但老人的心境可想而知。一个月后,仆固怀恩的母亲就在无以排遣的抑郁和忧愤中一病而亡了。代宗下令以礼厚葬。朝野上下听说此事,无不替仆固怀恩感到悲哀。
广德二年(公元765年)八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联军共计十万人悍然入寇,一时间京师震骇。
对手是他的老领导郭子仪,仆固怀恩刻薄寡恩,与郭子仪不可同日而语。打了两个月被打败了。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再度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等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继续入侵准备大干一场,结果意外出现了, 就在多国联军一路向长安猛扑过来的中途,仆固怀恩忽得暴病,旋即被转移到后方,于同年九月初八死于鸣沙(今宁夏中宁县)。
仆固怀恩一死,多国联军顿时失去联结的纽带,开始各自行动,他们不捞一把是不甘心的。而仆固怀恩所率的朔方部众则数易其主。也是乱成一团。
郭子仪利用自己威望,单骑盟回纥,痛打吐蕃,斩杀万余人,夺回大量财帛,并救回被掳掠的男女四千人。吐蕃逃回大本营,回纥得到好处也撤了。
随后,仆固怀恩麾下的一些骁将知难有作为,遂陆续归降朝廷。
至此,仆固怀恩之乱宣告终结。
如何看待清华非洲学生骗中国女友600万被判14年并驱逐出境?
这不是简单的骗子,如果是骗谁会相信,一定包涵不可告人的交易,只有当事人知道。
我们不好断定事情的细节,只是感觉有钱的人钱真多,一个老百姓怎么骗也不会有那么多钱。
不管是哪里来的钱,一定是很容易到手的钱,不付出辛苦的钱就随意花。
最近流行一句话!钱多人傻。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学英语,不过,我当初学英语的目的很明确,为了考试!
当时的我,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英语是一门必考的课,所以,学英语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为了考出好的分数,从而提高总分,然后考入好的高中,以及好的大学。
所以,不要说什么应试教育下的英语没用,什么哑巴英语之类的没用,能够帮助我考入好的大学,那就是英语最大的用处!
就像很多优秀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写明了要求是英语六级水平以上,如果你的英语水平很厉害,可是你因为不屑而没有去参加英语六级考试,那么,不管你自以为自己的英语有多好,人家就是连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你还能咬人家吗?
所以,学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把英语当做你实现远大目标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那么,英语还有什么用,用来和老外交流吗?
大学期间,我也接触过一些老外,用英语吗?
不怎么用!
甚至有次在图书馆,我和一个老外交流,交流的内容是:他拿着一本一二年级的语文书向我请教中文!
还有就是,我在跑步的时候,有好几次都遇到同一个老外,后来,我们遇到了也会互相打招呼,用英语吗?
不!
我们就是互相竖个大拇指!
所以,我的观点是,和老外沟通交流,不一定非要用英语!
最后,我希望你能想明白,自己学英语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