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刚抓的干部,山东管理学院有哪些知名校友?
东营刚抓的干部,山东管理学院有哪些知名校友?
山东管理学院位于济南市,是山东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学校前身是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后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改为山东管理学院。学校有于历城区和长清区两个校区,设有10个二级学院,27个本科招生专业、17个专科招生专业,专任教师硕博比例达90%以上;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培育专业群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28门、省级成人特色课程4门。
山东管理学院为经济社会和工会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近两年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均在97%以上;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该校知名校友主要有:王星海(山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绍钟(曾任山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虹(山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文祥(东营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崔晓冰(曾任滨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孟红霞(菏泽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长喜(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东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河民族画院院长)、崔思东(日照市总工会副主席)、周柱生(曾任菏泽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周克民(山东省总工会副巡视员)、郭磊强(三友传媒制作总监,金奖设计师)、盛会亮(青岛鑫雷音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等等,知名校友很多,小编不再一一枚举。
小编认为山东管理学院属于区域型普通学院,学院办学背景和其特色专业会影响校友们的就业方向。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头像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用心为考学就业解疑答惑,希望帮助更多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东营搬到青岛?
大学搬迁,对一个城市来说,不仅仅是大学生减少了,影响非常深远。
十几年前,山东科技大学从山东泰安搬迁到了青岛的黄岛区,近几年,中国石油大学也从东营搬迁到了青岛,一正一反,泰安和东营的城市吸引力下降,青岛提升。
一,直接消费水平
一个大学每年招生一万左右,在校生四万左右,加上家长,朋友的探视,每年直接消费不下十个亿。间接创造的消费可能几倍,甚至十几倍。
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搬迁之前东门门店2万一年抢不到,搬迁后一年5千没人租。
二,间接价值
不但消费,校办企业创造产值,山东周边煤矿行业的校企合作,价值难以估量。
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煤炭行业石油行业的科技公司,设备公司,数量都很多,创造的价值非常庞大。
三,创新能力
一个城市能不能创业创新,很大程度要依托大学智库,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杭州,合肥,无一不是靠大学的智库力量领先或者崛起。
青岛近年来经济停滞,已经被宁波,长沙超过,但是十几年来,青岛三个大学城的布局,毫无疑问领先了省会济南很多。
四,城市品牌
一个城市没有像样的大学,图书馆,公园,机场高铁高速等道路系统,那么这个城市品牌就很一般。
山东泰安有泰山,但是大学较少,东营位置偏僻,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没有了一流大学,城市品牌认知度大大降低。
东营龙居村村长是谁?
李连明。他是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15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1年自上任以来,李连明以身作则,抓班子带队伍,用敢于担当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带出了一支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东营截止目前都是0感染病例?
感谢提问
总体来说五个大原因:
1、人口流动较少:东营有胜利油田,工业发达,本地人在本地就能找到工作,无需去武汉打工
2、人口密度较小:东营人口不足200w人,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 黄河口盐碱地上靠石油资源起家的城市,农耕禀赋薄,所以先天人口少,在山东属于相对人口稀疏。
3、管控及时:在疫情爆发初期我们这里就已经实行管控 比如小区提前设置劝返点 外省回来务工人员提前告知禁止返程或隔离 学校工业区延期上班等等措施
4、交通并不发达:黄河三角洲的位置向外凸出,交通上相对孤立一些,比如,目前貌似仍未通高铁。没高铁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很早之前各个村庄(比如广饶的各个村)都已经封闭了。
5、运气比较好
人口流动少最突出的原因是本地经济足够强势、有支柱企业,让普通人可以在本地或者就近工作。
东营18年第一季度城市人均gdp46000余元,全国第一,力压北上广深。
某以酒为名、以醋为名的城市的发病人数较少同样是因为本地有支柱企业普通人可以在本地工作不需要与较远地区交流。
反例是浙江温州,湖北以外病情最严重地级市,其原因就是因为大量人经商,年前很多人从湖北返回温州过年,造成大量的二次传播。
人口密度
东营人口不足200w人,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
对比:宁波人口600w,面积约9000余平方公里(之前多打个w别骂了)
政策
整个山东这次对于疫情的把控都是相对及时的
没得高铁,交通不太便利,也是人口流动较少的一个原因。
到最后,一例都没有,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
东营科技馆五一开放吗?
开放
五一假期,市科技馆干部职工坚守岗位,积极营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参观体验环境,持续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让市民享受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