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交友群,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一败涂地?

2023-07-19 13:42:04 26阅读

辽阳交友群,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一败涂地?

洪承畴确实是明末为数不多的猛人,以镇压农民义军起家,在陕甘地区把义军打的服服帖帖的,高迎祥的死跟他有关系,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十几个人钻进商洛山也是他的功劳,就在西北局势越来越好,义军还剩半口气的时候,东北出事了。

自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伐明以来,明朝一直败多胜少,更邪门的是经略辽东的杨镐,袁应泰,熊廷弼,刘策,孙承宗,袁崇焕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无论成败。这次皇太极又派兵包围了锦州,这时候东北就剩下锦州,宁远,松山,杏山等几个孤城,这还有赖于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而这次关外没有可用的人,崇祯急眼了,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把洪承畴安排在了蓟辽总督的位置上,开始了他为大明最后的一战。那么他为什么失败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辽阳交友群,为何在松锦大战中一败涂地?

一,内部不统一,洪承畴率领的部队,有他的老部队,跟着他在西北打义军的班底,以曹变蛟为主。还有辽东的本地武装,这些都是辽东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提拔起来的,如吴襄,祖大寿等。还有从登州,山西等地调过来的军队,这样内部很难统一,各怀心思,这从以后的突围就暴露了出来。

二,战法的掣肘,洪承畴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也是卓越的军事家,来到辽东他遵守了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战法,步步为营,以守为攻,步步蚕食的战法来消耗清军,进而解锦州之围。但是崇祯和兵部尚书以及一些附和的大臣不是这么想的,崇祯主要是经济压力,粮草军费已经让崇祯喘不过气来,更有甚者,西北的义军又死灰复燃,他很想用一场胜利来缓解目前的窘况。而陈新甲也深知崇祯的行事作风,更有一点想让洪承畴遵守他的战法来打败清军,进而可以争个头功,因此他们督促洪承畴速战速决,而正面野战正是八旗军的优势,皇太极巴不得洪承畴出来硬碰硬呢,结果清军截断明军后路,大明的最后一支精锐除吴三桂以外,几乎全军覆没。

最终松锦战役以明军惨败收场,洪承畴被俘,吴三桂几个总兵退到宁远,不久后洪承畴在范文程,皇太极的游说下,降清了,看到大势已去,祖大寿也投降了,这次是真投降。自此明朝几乎失去了东北全境,清军也具备了入关的成熟条件。

元朝时汉人的地位如何?

汉人挨打不能还手?没错,就是在元朝。

元朝征服金、宋之后,国内的阶级矛盾日益强烈,并且民族融合出现了新的问题。元朝作为统治阶级,民族众多,内部统治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好的实现其统治,元朝在社会等级制度的建立和人种制度的建立上下了不少功夫。

因此,元朝统治者建立了四等人制的人种制度。哪四等人呢?

第一等:蒙古人为元朝的“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

第二等:色目人,即西域人士和早先被成吉思汗征服的契丹人,蒙古统治者称之为“客人”。

第三等:汉人,这里特指效忠到金朝灭亡时的女真百姓,以及云南和四川汉族人,朝鲜半岛上的高丽人也在这一等级里,蒙古统治者称之为“冥顽不化”。

第四等:南人,特指南宋子民(除四川和云南的汉族人)。

因此,第三等和第四等几乎全是汉人。不仅如此,针对当时的人种制度,元朝统治者还对部分法律条目做了强调。

《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扎死汉人,只需仗刑五十七下,付给死者家属烧埋银子即可;汉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并"断付正犯人家产,余人并征烧埋银"。“烧埋银”之含义,乃是由罪犯偿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给被害者亲属,以作丧事只用。“烧埋银”制度,本为中国古代汉族法律体系所无,而是来自于蒙古族传统习惯法中的“命价”制度。

《通制条格》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 不得还报。

当然了,最能够体现元朝奴化汉人的便是规定汉人“不得持寸铁”。

或许如今大家因为种族与历史原因,大多对元朝评价不佳。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在元代法律体系中是客观存在的,但还是有不少人篡改历史,不断给元朝加黑料。下面,刀叔客观一下,辟个谣,聊个大家感兴趣的“初夜权”。

很多网友朋友从一些渠道获知元朝统治者在奴化汉人时,还推出了“初夜权”,其实是子虚乌有,更是经不得推敲。

根据台湾著名蒙元史专家萧启庆先生考证,元代人口约为一亿两千万,而入居中原之蒙古族人至多不过三十余万,假设这一亿两千万总人口之中有一亿为汉人,则汉蒙人口比例为3333333:1。

此等悬殊之人口比例,如何行得初夜权?所以,现实情况其实没办法允许啊!

一个人去旅行是一种什么样体验?

旅行的地点,我喜欢有历史感和原生态的地方。

去年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独自一人在东北的大山中,实地探寻了高句丽山城遗址。

我是比较好奇,到底高句丽是怎样的一个存在,让隋唐付出巨大代价才灭亡。

高句丽存在七百多年,在中国东北现存100零几座高句丽山城遗址。好多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大山中,我独自一人探访了其中十几座著名的高句丽山城遗址。并航拍记录了下来。

这是位于营口的高句丽山城遗址,高句丽时期的建安城,现在城里有个村子叫高丽城村,我在里面听了不少村里老人告诉我的一些传说。

这是位于辽宁灯塔市的燕州山城,东北保存最完好的高句丽山城,高句丽时期的白岩城,高大的城墙历经15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比明城墙还要早一千年,可想而知,当时隋唐攻打这样的城池,要付出多少代价。

这是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这是号称东方金字塔的高句丽长寿王的墓葬,在小小的集安市,竟然有几万座高句丽墓葬,在集安市的博物馆全面了解了高句丽的各种文化,包括丧葬,服饰,习俗,兵器,还有各种文物,刷新了我对高句丽的认知。

另外我还实地探访了一些东北商朝时期的一些文物,比如在辽南地区密集分布的石棚遗址,这是海城的析木石棚,建于3000~4000年前,至今屹立不倒,另外在营口盖州等地也有,建筑方式是未解之谜,建筑用途也有各种猜测,很是神秘,我独自一人不敢进入石棚内部,对这些建筑还是有一些敬畏之情。

另外在独自一人高句丽文化之旅的过程中,我还航拍记录了十几座辽金时期的古塔,非常漂亮,这是辽宁北镇的崇兴寺双塔,在一片向日葵下格外漂亮。

这是位于辽阳市的辽阳白塔,在白塔下面听着风铃,非常惬意。

这是位于吉林省的农安辽塔,也是非常漂亮的辽塔,这里就是岳飞口中的“直捣黄龙府”中的黄龙府,今非昔比。

另外在北京出差期间,还把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箭扣长城给航拍了下来,古朴沧桑,非常雄伟,原汁原味的野长城,我的个人主页有完整的箭扣长城全段航拍爱情。

另外,我也非常喜欢原生态的风景,这是在长白山北坡的二道白河老乡的山,这云海和林海简直不能太赞。

在东北探寻古迹还顺便游览了一些风景特别美的自然风景,这是大连非常干净的一片海,大连棒棰岛。

还去了辽宁半岛最南端,旅顺的黄渤海分界线,这里是海洋版的泾渭分明,非常神奇。还有灯塔,很是浪漫,人也比较少,有时候想想,这时候要是有个她能在身边分享这美景,那该多好。

在旅途中还能欣赏到可遇不可求的自然美景,这是营口鲅鱼圈的山海广场,鲅鱼公主,晚霞非常漂亮。

自然风景中,我也非常喜欢爬山,爬到山的顶端,然后放飞无人机,环绕飞行,格外有成就感。这是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山。

我还一直想亲自去看看火山,就独自一人去了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到了火山口一看,非常失望,就是一个平头山,没什么不同,倒是这一望无际的火山熔岩,格外有震撼力,旅行中总有一些意外的风景令你惊喜。

去年8月还绕着青海湖骑行了一圈,风景太美了,有沙漠、草原、湖泊、油菜花海。

青海湖畔的沙漠,西部的风景非常纯净,很原始的一种美,大家有机会可以沿着青海湖骑行一圈。

这是骑行青海湖途中路过的青藏铁路,旁边就是纯净的青海湖,美得那么纯粹。

骑行青海湖途中,在刚察县还看到了这山坡上的壁画,非常梦幻,于是就航拍了下来,就像是宫崎骏动画悬崖上的金鱼姬一样。

先分享这么多吧,一个人旅行,同时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其实旅行,不是非得去传统的美景地点,我觉得旅行的意义,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心境,如果没有一双欣赏美、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哪里都是白费。

另外一个人旅行,可以比较自由,吃到各种当地特色美食,在古迹地点还能收获在书本中看不到的传说。

当然,如果能够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那请做好你自己,等待她出现。

另外我航拍了大量古迹和自然风光,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我会给大家分享更多原创航拍爱情。

被列为失信执行人?

不如先看看任正非的经历吧:

一个44岁的男人,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200万债务。老婆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创立华为公司。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成功逆袭,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的位!这样的人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当上了建筑兵。那时法国一家公司向东北辽阳市出售了一个化纤成套设备,这是任正非当兵后监守的第一个工程。从这个工程开始一直到建完生产任正非才离开。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任正非从部队以团副的身份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深圳,在当时深圳最好的企业之一—南油集团下面的一家电子公司任副总经理。

在这里,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陡坡”:任正非在一笔生意中被人坑了,导致公司200多万货款收不回来。那时,内地城市月工资平均不到100元。在这种情况下,任正非在大国企南油集团的铁饭碗端不住了,安逸的日子似乎已经到头。

这一年,任正非的家庭和事业都出了状况。他的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他在南油下属企业时由于连续亏损没有多少油水,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家庭解体。任正非在这一波有一波的滑坡中,直达人生低谷。

此时的任正非下有一儿一女要抚养,上有退休的老父老母要赡养,还要兼顾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正值上有老下有小、青春不在、未来尚长的中年之际的任正非,前行之路陷入无际的迷茫与昏暗。

不惑之年开始创业

肩负重压,毅然做出抉择

处于中年危机之中任正非没有时间去感伤,家庭的责任、事业的急迫,令任正非迫不得已,走向了一条下海干实事的道路。就这样,深圳少了一个国企干部,中国多了一个高科技企业的“教父”。

创业初始,任正非的所思所想并没有太多的理想主义,仅仅只是为了糊口、为提高家人生活品质而这是一个扛着压力向前、被逼无奈的创业故事。奋斗。可以说,任正非的创业初期带着些许悲情色彩。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做程控交换机产品的朋友让任正非帮他卖些设备,经过几次经历,任正非萌生决心自己干的想法。

具有深圳特色的起点

和众多创业相似的带有“深圳”色彩

1987年,任正非以2.4万元资本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

凭借特区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对于任正非这样的通信技术的门外汉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零开始的。

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43岁的任正非,在这个时候突然表现出了他的商业天才,决定自己做研发。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似乎天生具有比一般人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保卫领土的敏感和决心,而他在那个时候能够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根本”,便从此和“代理商”这个身份告别,踏上了企业家的道路。

通过他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确,还债是完全有可能的。

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债务及债务侧重分类

不管你欠的是什么债,你总要自己心里有一个数,是信用卡,是网贷,还是亲朋好友的债,这些都行,起码你要有个侧重点。什么债该优先还,什么债可以先不还这点一定要有个数。

排个顺序吧:“有积蓄的情况下,优先还亲朋好友的债。”

其次:“还信用额度超过5万的信用卡。”

最后:“还网贷。”

之所以先还朋友,是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钱好借好还,再借不难。钱好借好还,人情难还。而信用卡及网贷这些都只是征信问题,征信5年一更新,所以黑了也不要紧,迟早会变白。

2,工作

就跟上面说的一样,“能生存下去,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你连生存都是个问题,那么幸福就离你很远。

工作并不是代表你一定要认真加仔细加拍上司的马屁,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走一步看一步,实时盯着有可能会出现的机遇。

帮人打工想要出头,很难,很难。而自己创业则有无限的可能。

3,面子

在你有钱的时候,面子格外重要。在你没钱的时候,面子就犹如一张白纸,对你毫无用处,所以不要一直咬着面子不放,该忍气吞声的时候,还是要忍!

我身边有很多做互联网创业的朋友,有很多都是通过创业赚了钱。经一个朋友的介绍,我加入了一个做电商的圈子,跟着一个朋友专门做闲鱼的,刚开始也是一个人摸索开店,后来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专门做闲鱼,开个有300多个店铺,目前月收入3万左右。同时也增加了其他的国外电商项目,把国内的商品卖到国外去,赚取其中的汇率差,目前也慢慢上了轨道。

在这段负债的日子里,没人理解只能花时间比人多,多学习多向别人请教。在负债的日子里根本不敢想前景或未来,只是想一天能对付一天,只希望每天都能有进账。然后就是坚持一直做,越做越明朗,所以这个时候抛弃无用的社交,努力赚钱还债才是你应该做的事。那两年真的很难,有时候一天吃一顿饭,几乎每天都不出门,坚持不懈,没日没夜的把重心放在店铺的运营、选品以及店铺的布局等,现在想起来那个期间的日子真的踏实。

祝早日脱离债务,过上无债一身轻的日子!

请问明朝为什么不向东北移民呢?

明朝末期东北有几百万汉族,在努尔哈赤的一系列屠杀政策下所剩无几了。《满文老档》有记录辽东之屠也称辽东屠杀,指的是明末时期的后金政权在中国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一带的屠杀汉人事件。

努尔哈赤实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 、“不论贫富,均皆诛戮” 的政策。在入关前,一面吹嘘他优待“尼勘” ,一面却对汉人实施民族压迫,稍有反抗,便大肆屠杀,残杀了100多万辽东汉人。 同时还让大量的当地汉族及其他民族百姓充当奴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辽东之屠

别名

辽东屠杀

时间

明末时期

地点

辽东

主要人物

努尔哈赤

目录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历史背景

女真人压迫汉人

汉人的反抗

4屠杀过程

5被杀人数

6主要影响

7历史评价

8参考资料

历史背景

女真人压迫汉人

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

辽沈为汉族聚居区。女真族进入辽沈地区后,后金社会有 了空前的扩展,由单一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化成多种社会经济结构的交错,特别是与汉族地区先进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交错。

努尔哈赤一方面要维护满洲八旗作为战胜者、占领者、统治者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既不愿又不可能把辽东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在八旗内部消化”;一方面又作出将辽沈汉民从明朝黑暗统治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主姿态,于后金天命六年七月,在辽阳颁布“圈地与计丁受田令”。

“圈地与计丁受田令” 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圈地。《满文老档》记载如下:

1621年(天命六年七月)十四日,一行将前往分田,故先期告谕各村曰:在海州地方取田十万日,在辽东地方取田二十万日,共取田三十万日,给我驻扎此地之兵马。

.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下令在辽东地区和海州等卫,圈占原汉民土地共三十万日 ,以安置从浑河上游、苏子河流域迁至辽东的满族八旗贵族、勋臣、兵丁及家属。这一做法,成为顺治年间清军入关后,在京畿等地区实行圈地、拨补换地等政策的先声。

“圈地与计丁受田令” 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对辽东新占领区的汉民实行“计丁受田”。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下令革除明朝辽东地区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弊病。首先将辽东地区全部土地收归后金国家所有,然后圈占三十万日土地给予八旗,再后将其他土地以每一男丁给六日,五日种粮一日种棉;每三丁种官田一日,每二十丁一丁当兵、一丁应役的方法,在辽东汉民中平均分配。

“圈地与计丁受田令”的重点,在于圈地。为了保持满族八旗的政治经济优势,为了保持满族八旗的战斗力,作为战胜者、占领者、统治者的努尔哈赤,理所当然地要剥夺被占领地区的土地为八旗所有,实行原有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所余之地,才尝试着对原居汉民重新分配,以改变明朝统治下的社会弊病。

只是第一,由于重点是圈地、是保证满族八旗对土地的占有,而土地却无论如何是有限的,原居汉民没有能够分到足额的土地。第二,努尔哈赤改变明朝统治下社会弊病的做法,虽在他本人几乎是从奴隶制统治思想到封建制统治思想的飞跃,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尚未脱尽农奴色彩的封建制的初级阶段,如每三丁种官田一日的劳役地租,每二十丁一丁当兵、一丁应役的耕战合一的做法等,对于辽东地区的汉族人民仍是不能容忍的倒退,于是受到了汉族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的激烈反抗。

汉人的反抗

叛逃。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夹山河十二家人家,扶老携幼逃离后金辖区;刘济屯五村汉人乘高粱秆编成的筏子渡辽河投明;复州一万一千多男丁叛逃,投向明朝;鞍山、海州及周围之人纷纷叛逃,村村堡堡没有了鸡鸣狗吠、生息炊烟,只有刺耳呼啸的寒风在空旷的残垣断壁中随意穿行。

暴动。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金州两秀才为首,十人“合谋作乱”;镇江(丹东老乡)陈良策率众起事,将后金守将佟养正执送明朝;汤站险山农民群起回应,成群结队南行投明,后金军眼睁睁看着,不敢近前。

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岫岩千名汉人乘木船八艘、独木船十四艘逆岫岩河而上,猛烈炮击后金五处哨探,后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

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镇江、凤城、岫岩、长岛、双山、平顶山、海州、鞍山、首山、彰义等地都树起了反抗后金的义旗。

偷袭,暗杀,投毒。后金天命八年,催征公粮的后金官吏有被汉人绑架,放到车上带走杀死;有因单独行动,被汉人杀死;有被汉人以交朋友为名,骗到家中杀死。与此同时,屡屡出现汉人在水、酒、猪肉中下毒,毒死后金军民的事件。

1622年(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三月,努尔哈赤甚至以“光棍盗贼尚无畏惧”,下令嗣后满人不许与汉人交友,不许与汉人接触,不许单独外出,必须携带弓箭,十人接队而行,若结伙不足十人,而九人同行,“见即捉拿”,罚银九钱,“八人者罚银八钱,七人者罚银七钱,一人者罚银五钱”。六月下令“凡诸申汉人开设店肆之人,务将肆主姓名刻于石上或木上立于肆千,若不书名则罪之。无店肆携物售卖之人,概行禁止,以防下药鸩人。尤应晓谕我诸申妇孺,凡购食之人务记肆主姓名”。还要注意水、盐、葱、瓜、茄子、鸡鸭,以免遭汉民投毒暗算。

屠杀过程

努尔哈赤虽然说“恩养尼堪”,但是却大杀辽民,也极端反汉。

1623(明天启三年),六月,听说复州汉民人数增加,接受明国“派来之奸细和札付”,将要叛逃,努尔哈赤派遣大贝勒代善、斋桑古、阿济格、杜度、硕讬等贝勒,率兵两万,前往,将男人全部杀光,带回大量子女、牲畜。

1624年(明天启四年)正月,努尔哈赤连下九次汗谕,遣派大批八旗官兵,在金国的大部分辖区,查量汉民粮谷,凡每人有谷不及五金斗的,定为“无谷之人”。努尔哈赤辱骂“无谷之人”是“不耕田、无谷、不定居于家,欲由此地逃往彼处(明国)之光棍”,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发现其“闲行乞食”,立即“捕之送来”,并于正月二十七日“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

1625年(明天启五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下达长谕,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历数镇江、长山岛、川城,耀州、彰义站、鞍山、海州、金州等地汉民武装反抗事例,宣布要斩杀叛逃之人。他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各去自己辖属的村庄,“区别”汉民,凡系抗金者,一律处死。各将遵令,“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时有辽民几尽杀光之说。

努尔哈赤还在十月初三的“汗谕”中,命将未杀的“筑城纳赋”之“小人”(即劳动者),全部编隶汗、贝勒的拖克索(庄),每庄十三丁、七牛,耕地百晌,八十晌庄丁“自身食用”,二十晌作“官赋”。编丁隶庄后,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每备御各赐一庄”。 这样一来,原来“计丁受田”的汉民,失去了“民户”的身份,沦落为奴隶制农奴性质的“庄丁”,被迫缴纳数倍于“计丁授田”之丁上交的丁赋,人身奴役加重,剥削更为厉害。

辽东地区的大多数汉民(即除去原系阿哈的汉民以外),从“计丁授田”的后金国“民户”,下降为缴纳高额地租、惨遭庄主压迫的封建农奴,严重地加深了辽民的苦难,农奴制庄园恶性扩展,遍布后金辖区,这是很大的倒退。

努尔哈赤令汉人与女真人合户,实际上是将满族旗人分置于汉人各户之中,满人奴役汉人,汉族男丁承担了全部重体力劳动,汉族妇女则成了他们的奴婢。

如此的不平等,加上缺衣少食,就导致了1623年满、汉之间的一系列冲突。许多汉人故意在食物和饮水中投毒,焚烧房舍,还杀死了一些后金的哨卒。

努尔哈赤对汉人抗暴作出的反应,是进一步种族歧视、种族清洗。他愤怒地责问八贝勒:“我等之兵去后,耀州之人即扬言杀我妇孺,其他各地之人亦毒杀我等之诸申,尔等知否?”又斥责各旗大臣对汉人过分宽容:汉官与我等之诸申,因何同等对待?若我等之诸申犯罪,则问其功劳,问其官位,稍有理由,即应赦之。若尼堪犯下死罪,又未尽心效力,复有偷窃之事,则应尽诛其子孙亲族,为何仅责打了事?

窃据沈阳后,满汉人户便被指定居住在按种族划分的区域内。除此之外,努尔哈赤还规定汉人不得持兵器;而女真人则无论是不是八旗兵丁,都要随身携带兵器。这种旨在阻止汉人反抗的歧视政策,可能正是1625年汉人叛乱的导火索。这年秋,许多满族兵民被杀,据说还有汉人派人向老乡的明军求援,希望重返明朝。11月,努尔哈赤采取了严厉措施,遂令满族官吏进行彻底调查,清洗各村带头闹事的秀才:并非我等嘉善拔擢之官员,乃是昔为明国秀才、大臣而今无官者,听信奸细之言,煽动当地村民。凡此等人,皆检出诛之。

从万历四十七年六月伪金,复州兵民起,由于辽东军民痛恨后金苛政,猛烈反抗,努尔哈赤不从改革弊政、减少杀戮、缓和矛盾以平息民怒稳定局势这一根本上着手,却改变策略,怀疑汉官,疏远汉官。

当努尔哈赤决定派兵屠杀复州兵民时,“抚顺额驸”李永芳谏阻说:“所谓复州之人叛者,非实也,恐系人之诬陷矣。”李之本意是应当慎重,核实情况后再发兵,这原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努尔哈赤却大发雷霆,厉声指责李永芳等汉官“以明帝为长久,以我为短暂”,“心向明国”,蔑视金汗,竟革去他的总兵官职,捕其子来审讯,后虽复官,但也不似过去那样信任和重用了。

被杀人数

眼下东北人绝大多数是民国时候闯关东的河北,山东人的后代;而当地原住汉民的后代可说是凤毛麟角。

早在民国之前的历史上辽宁是有汉人。辽东在明代属于辽东都司,于洪武八年并入明朝版图,明朝在辽东都司共设25卫2州,其中25卫是汉族聚居区,2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明朝和历史上的其他汉族政权一样在统计人口时往往只统计汉族人口而不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因为只有汉族人才负担赋税。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汉族聚居区古代就是九州之一的幽州之地,居民以汉族为主,而且人口不在少数,仅25卫中的金州卫一卫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人口45620人 ,可以从中看到辽东25卫在明洪武年间就有汉族人口100多万,这还不算驻屯的军户及其家属。

明朝洪武年间统计当时明朝统计的总人口只有6000万人,而现在中国的人口在13亿以上,假如按照正常人口繁衍的比率来看,就照100万人来算,他们的后代到现在应该已有了2000多万,这将在现在辽宁4090万总人口占到一半以上的比率,而绝非凤毛麟角了。那导致现在辽宁原住民后代绝迹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祖先集体“失踪”了。

主要影响

努尔哈赤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辽东生产。这一曾经是“田人富谷,泽人富鲜,山人富材,海人富货”,“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货贿羡斥”的富饶地区,竟弄得人丁锐减,田园荒芜,庐舍残破,百业凋敝,社会混乱,民不宁居,饥荒频仍,物价飞涨,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悲惨局面 。

辽东大屠杀使明军将士作战时比以往更加顽强。

由于努尔哈赤多次叫嚣和实施杀穷鬼杀富户杀不服之尼堪,整个辽东的汉人都被努尔哈赤率作乱女真人屠得几乎干净了。侥幸没被屠杀的辽东汉人都沦为了满洲人的奴隶,这也是最早沦为通古斯人奴隶的一批中国人。另有少数人则被编入伪军汉八旗。

历史评价

清廷前期统治者例如努尔哈赤、皇太极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 [1]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