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失信黑名单查询,法院说被执行人上了失信名单?
个人失信黑名单查询,法院说被执行人上了失信名单?
一、法院说上了失信人黑名单,需要被执行人本人查询才能查到;
如果是外人去查询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是查询不了的,因为需要网站发送短信认证;如果是本人查询,你需要到《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还有一种情况,本人的输入手机号码和法院登记的手机号码不一样,无法收到短信认证也是查询不到的;
二、法院虽然说了,但是案件并没有办理终本,还是不能上失信人黑名单;
按照法院的办理案件经验,可能案子的结果就是被执行人上失信人黑名单,但是法律程序还没有走完,法院执行局警官穷尽办法没有找到被执行人可以执行的财产,按照程序进行终本,需要申请强制执行人的原告签字后,才能办理,有可能原告没有签字,因为原告清楚,如果签字后,案子进入终本,恢复终本案件是非常难的事情,需要原告提供充分的证据,才能有机会恢复终本案件,因此原告签字迟缓,造成被执行人暂时未能上失信人黑名单;
三、如果法院说了,高院没有查询到,你可以有三个部分打算;
1、由于系统的原因,你可以等待一周以后,如果还没有,你可以去找法院法官沟通下;
2、你可以去上一级人民法院反映这个问题;
3、你向法院纪检组或者法院院长反馈情况,要求处理;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什么意思?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是指那些没有履行法律判决或者裁定而被法院列入黑名单的人或者单位。换句话说,只要你因违规行为被法院采取措施或者判决,则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例如,你没有按时偿还借款或者支付欠款,或者违反其他法律规定(如违约、欺诈等),导致被法院责令履行义务或者被罚款,但你仍未履行或者支付,那么就可能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情况。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直接后果是限制你的一些经济和社会行为,如限制你买房、买车、出境等。
而对当事人的信用体系和声誉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遵守法律、保持良好信用记录是每个人应该严格遵守的社会责任,以免受到失信执行人名单的限制。
如何用身份证鉴定该员工不是失信人员违法人员逃犯?
失信人员
目前我国对于失信人员查询渠道有几个:一是“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系统”;二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第三个为“中国裁判文书网”。
这三个地方都可以查询得到失信人员的情况,前两个系统差别不大(最少我使用到目前没感觉有什么区别),第三个系统的范围会更广,中国裁判文书网上面的是诉讼案件的判决文书;而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查询网上面的是需要执行的诉讼案件的被执行人的信息,现实中有些案件不一定需要到执行的,所以裁判文书网上的信息更加丰富。
违法人员、逃犯?
对于违法逃犯人员,也有一个系统,即全国违法犯罪信息资源查询系统,不过这个系统只有进入公安内部系统才能查询相关的信息。对于重大案件通缉要犯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查询,重大的要犯,公安部一般都有对外公布信息。但是普通逃犯在互联网上就查不到了,只能去派出所通过公安进入全国违法犯罪信息资源查询系统平台才查的到。
个人虽然没办差,不过对于单位而言,是可以申请联网的,比如银行,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时,经常需要提供身份证,而身份证交给银行员工之后,其都会放在一个小机子上读取一下,这个机子是可以联网到全国违法犯罪信息资源查询系统的,一旦该身份证的人员属于在逃人员系统会自动提示并警告。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暂时无法使用这个系统,但是对于你这种企业单位是有可能的,可以打份报告到公安局申请,一旦通过了,那么就会给你发一个这类的机子,通过机子读取信息你就知道招聘的人员是否属于违法人员或者逃犯了。我们知道,以前,经常让员工开个什么无犯罪记录证明。但现在派出所对随意要求开这个证明也是非常的反感,大部分情况下是浪费人力物力。申请这种机子后只要一刷别人的身份证,该员工的信息就会自动联网这个专门的系统,如果该身份证的人属于违法人员或逃犯,或是曾经有过违法犯罪记录,都会自动在系统端报给派出所。不用公司做任何动作,派出所的人就会立即过来公司。
怎样查询在工商局是不是黑名单?
可以使用天眼查哦
天眼查(APP、网页版)是一款服务于个人的全国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可查询企业工商信息、法律诉讼、法院公告、商标专利等16类维度信息(企业工商信息、法律诉讼、法院公告、商标专利、向外投资、分支机构、变更信息、债券、网站备案、著作权、招投标、失信、经营异常、企业年报、招聘及新闻动态)。没有任何验证码、注册、登录限制。
天眼查覆盖了全国超8000万家企业信息,并保持实时更新。
失信人员将来会有多少?
目前,全国有632万失信被执行人,负债的人更是高达6亿。今年,受疫情影响,信用卡逾期、贷款逾期的情况更是普遍。这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连央行都多次发出警示,提醒人们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一、失信人员情况失信人员,如果严格地从法律上来讲,单纯指失信被执行人的话,那么这个群体有632万人。这个数字,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就能查询到,一目了然。632万人,如果刨去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说至少涉及500万个家庭,1500万人。因为失信惩戒会涉及家庭成员,所以这个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失信人员,如果从生活的角度来讲,指那些债务逾期、债务违约的人话,那个这个群体会更加庞大。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可以从信用卡逾期情况管窥一豹。根据11月27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06.638亿元,环比增长6.13%,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76万亿元。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指信用卡未足额归还最低还款额,且逾期期限为181 天(含)以上的未清偿本金余额,不包含已核销金额。
同时,根据该《情况》显示,信用卡授信总额为18.59万亿元,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2.43万元。如果平均额度,被上一段的数字除一下,大家可以脑补信用卡是什么情况。
如果再算上银行贷款、网络贷款等逾期情况,负债的人口数量至少达到6亿以上。
可以想见,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还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二、失信之后,何去何从如果是失信被执行人,那么他的出路就有两种情况:
· 一是没有任何财产的失信被执行人。对于这种失信人员来说,那么执行案件很可能就是终结本次执行。暂时不去执行了,让你去奋斗,让你去挣钱,等到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法院再来找你执行。
· 二是有财产的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法律意义上的“老赖”。对于这种被执行人,法院将会加大执行措施,一方面全方位查询财产情况,另一方面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比如拘留。情节严重,涉嫌违法的,追究拒执罪。
如果仅仅是生活当中的债务逾期,没有经过法院诉讼的话,那么这仅仅就是社会里的民事经济行为。债务人负债,那就努力去挣钱还债,自主安排就行。
三、破产新规,一道曙光今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通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并且,根据广东高院12月20日发布的案例,广东首例个人破产案件已经出现。无论是该《条例》还是该案件,对个人破产法在全国的推广实施,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个人破产,绝对不是鼓励“老赖”,更不是提倡“有钱不还”。个人破产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诚实守信、因生产经营而负债的人,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市场,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欠债还钱”。这是着眼长远的做法,也是放水养鱼的做法。因为,一旦善意负债人被短期债务压垮,那么不光他无法还债,他的家庭也会崩塌。对双方来说,这是“双输”的局面。
这是一个好的开头,更是一个好的起点,这必将给不少负债者带来一道曙光!那么,你期待破产新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