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推出查看次数功能,炒股的人总会听到说主力?
推特推出查看次数功能,炒股的人总会听到说主力?
为什么“庄性好”的股票涨不停,到底什么是主力?看懂不再盲目!
主力对于散户来说是很神秘的,通常认为主力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这主要是主力有雄厚的资金,优秀的团队,可以左右一支股票走势的能力。
主力通常包括:机构、基金、游资等一些大资金,这是公开的大资金,还有一些私募、个人大资金,控制多个账户操作股票的也是有的,主力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本事市场虚构出来的,理解起来模糊一些,简单点只要是能够控盘的大资金都可以称为主力。
主力在走势中并不是神秘的,其中涨停板、大阳线、放量等的位置,都是主力动作的表现,只是位置不同,热点与否,投资者不一定会关注。
走势中主力现身的标志1、涨停板:
涨停板不管出现在底部、拉升、出货的位置,是吸筹,拉升,或者出货中的涨停,都是主力主动买进的一种标志,利用一大笔资金以当天最高价格封板,没有强力的资金,不可能有这样的胆识。这是资金的体现,也是强势的表现。
通常我们说股性活跃的个股,就是说涨停板比较多的,经常出现涨停的个股,庄性好,资金活跃,这样的个股拉升起来比一般疲、懒、软的个股概率要高出很多。
庄性好的个股体现底部涨停板底部涨停多的个股,一般底部扎实,节奏比较好。
2、大阳线多
大阳线多说明个股里面多头强势,动不动就拉一个大阳线,在底部吸筹欲望强烈,那么拉升起来,自然不会多含糊。也是侧面说明个股主力运作的一种表现。
3、高量柱
底部还是高位的放量,都预示大资金成交的地方,高量常态看跌,变态看涨,高量首先要想到的是出货,所以先看跌,如果不跌反涨就说明资金吸筹。
一般投资者制造不出涨停板,放量也是制造不出来的,只有主力的筹码才会有这么多。单从成交量上也是可以看作主力动作,配合k线的大小,阴阳可以更好的分析走势。
高量逐步放大,一级一级的黄金阶成交量在底部的时候不是很明显,需要和前几天比对,有一些放大的小高量,通常3组这样的小高量,说明主力动作。
总结主力运作一支股票都是有计划的,不是投资者以为的一直可以涨,连续上涨的个股通常要配合题材和有业绩预期并能够一直保持向上的上市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毕竟是少数。
通常的个股业绩平平,遇到风口和利好会走一个波段,涨幅一倍左右后,就开始调整。
对于普通投资者看到一支个股里多头强势,资金活跃就可以关注,没有必要纠结庄家,多头强势了就是主力,了解强有力的资金就可以了。
投资者不要过度迷信主力,盲目跟风,急功近利。喜欢实战点个赞吧
韦世豪被停赛令我难过?
体育快递员,快递你的足球~近日,舒库洛夫在得知韦世豪因为铲伤自己,而被俱乐部停赛一月后,随即在推特上发文:希望俱乐部能够从轻处罚,不要影响这位年轻球员的发展!
说实话,我觉得乌兹别克斯坦球员已经表现出了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最高品质,“场上是敌人,我们针锋相对;场下我们是兄弟,一起面对困难!”舒库洛夫说:“这两天我过得很糟糕,因为我不能和我的队友一起上场比赛,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我已经远离他(韦世豪),我认为他的那次犯规完全是无意的,他是个天才球员,不应该被埋没!”
荷兰足球名宿斯内德在微博中转发了关于韦世豪犯规的消息,并配文:“This is chinese football ?”可见韦世豪的犯规已经影响到了国际层面,中国杯本是一场宣传中国足球的赛事,不仅国足输了比赛,韦世豪这样的举动更是让国人蒙羞,真是不应该啊!诚然,韦世豪是现在国足的新希望,在场上有速度,有爆发力,但他的火爆脾气真的应该改一下,此前在国安效力的时候,就多次出现恶意犯规,只是当时没有处理,问题没放大,现在看来,一味“纵容”球员的俱乐部或者足协是不是也有点过错呢?
舒库洛夫求情是他本人的意愿,恒大对于韦世豪的处罚也是明文规定,俱乐部早前就定了“九不准”,这次违规必须树典型,警示后面的球员,就算你天赋再高,能力再强,你做出了“耻辱性”举动,没有人能原谅你,这也是球迷们最想看到的结果。
话说回来,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再“怎么打,怎么骂”,你还要对他抱有希望,我也相信韦世豪经过这次事件后,能反省自己,以后将自己的能量都用在足球事业上,他的发展决定着国足的未来!
谢谢阅读,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的点个关注哟,每天更新,祝您心明眼亮~
特朗普的电话内容被曝光?
“村妇”特朗普摊上事了呀,私密电话的内容信息量有点大呀,要论“嘴炮”功夫,特朗普说第二,哪个国家领导人也不敢说第一。这次内幕的曝光,堪比后宫内斗,简直精妙绝伦。特朗普对美国的死对头俄罗斯开始示好,却对自己的盟友进行了强力的批评,一点没有留面子。大嘴巴的气质颇有村妇的感觉,东家长西家短,完全没有一点总统的样子,这样的真性情,或许将会把美国引向危险的边缘。
①特朗普涉嫌“卖国”行为,仿佛是对俄罗斯的妥协,或许会被国会弹劾
以往的美国都是世界最强国的形象,并且仿佛对所有国都是傲娇的脸庞,但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却是一副小丑的角色,每次都是这样成为众人嘲笑的对象。川普难道这是为了取悦大家,才进行的伎俩嘛 ,上台就是一顿退出各种组织,最后作茧自缚。
这次私密的点化内容曝光,更是与各国领导人几百通电话,都是仓促的准备,之后处于被动。但也激发了特朗普特有的不讲理,一言不合就开喷的特质,难怪可以进行推特治国,这是在网上锻炼好技能了呀。
但对于强硬的普京总统却是一副家犬的样子,学会了夹起尾巴做人。特朗普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睛,我们就当看看笑话,哈哈。这样对普京的跪舔,并没有缓和两国的关系,依旧处于僵持的阶段,不管是因为中东的利益,还是因为国际上的争端。
②特朗普侮辱多国领导人,尤其女性,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癖好?
这次涉及了多为女性领导人,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的梅姨都没有逃过,被特朗普骂“愚蠢、傻子”的字样,这简直是在人格的侮辱。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大国形象,也完全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领导人该有的素养,疯狗一般存在的特朗普真的是见谁就是一顿狂吠。
对女性的痴迷程度,这是在暗示什么嘛,特朗普的不良癖好昭然若揭了嘛?火热的眼神,已经多为前妻都足以证明这些。对女性地位的贬低,以及嘲讽,不知道这些内容传到梅姨和默克尔总理的耳朵会是怎样的结果。特朗普的形象再次跌入谷底,似乎已经是没有形象了哈哈。
③川建国将无知当做力量,受到国内外共同的声讨,连任已经不可能成功
说起谎话倒是一个连接着一个,对于指桑骂槐的技能更是高超,更让人气愤的是甩锅的功底,简直银河系无敌手。将新冠疫情说是我国的责任,在自己的推特也是如此的言论,充分的体现了自己的无知有多大的下限。美国确诊人数不断的增多,归因于美国检测能力太强大了,要不不会出现如此多病例。
睁着眼睛说瞎话,墨西哥的边境墙竟然可以阻挡病毒,确实是真的,因为墨西哥就不用担心了,哈哈。现在的美国可是疫情最严重的的国家,世界确诊病例最多、患者日增最多、采取行动倒是最差的。而且还有全民不带口罩的号召、集会选举、游行、在沙滩晒太阳,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美国人为了自由不敢做的。这个命还是看到不重要呀,那就只有奈何桥等候了。
川普这次丑闻的爆出,在国内的形象暴跌,民间调查显示拜登已经领先特朗普10几个百分点。种族歧视让白宫的地位受到挑战,伊朗对特朗普的通缉令,更是与众哗然,以后的美国总统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呀。
这次关于特朗普的私密电话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感谢阅读。点赞关注走起来,你认为,特朗普对女性有特殊的癖好嘛?欢迎大家的讨论,等你来,么么哒。
防弹少年团已经是天团了吗?
世界弹!自己看成绩吧。
【#2017 MAMA #in HK 】
Best Music Vedio:#防弹少年团#
<Spring Day>
恭喜我世界弹!附美图一波,阿米们自行收藏哦
进击吧!世界弹!过去100天白宫都做了什么?
没有人能过来看房,这让美国北卡州教堂山的租房顾问林德曼(Stephanie Lindman)很无奈。她供职的租赁中心已经停止对公众开放,所幸她还可以通过邮件和电话为租户和潜在客户提供服务。不过,她在美发业工作的朋友就没这么幸运了,发廊倒闭,这位朋友也丢了工作。
新冠疫情颠覆了类似林德曼这样的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大部分地区陷入停工停课、不得随意外出的停摆状态。从西海岸的华盛顿州发现首例确诊病例以后,美国病例数在2月和3月呈指数级增长,迅速成为确诊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北京时间4月29日6时,美国的确诊病例达到1010717例,占全世界三分之一;死亡病例58365例,超过了越南战争时期的规模。
过去的3个多月里,美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哪些地方值得反思?总体疫情形势未见好转之际,各州在开放经济活动与防控之间又将如何抉择?
早期的错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被《华盛顿邮报》等质疑在早期错判形势,其反复无常的领导是造成如此惨烈局面的原因之一。
1月21日,一名居住在西雅图北部的35岁男性从武汉返回美国后被确诊。一天后,特朗普对CNBC表示:“我们完全控制得住。只有一例从中国来的,我们也控制住了。”
一周后,当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列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特朗普再次在Twitter上淡化影响:“美国只有5个病例,都恢复得很好。”不过他在1月31日开始限制来自中国的入境者,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阿扎亦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整个2月,特朗普也坚信一切都会好转,疫情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并且他相信天气转暖有助于消灭病毒,疫情会“奇迹般”消失。截至2月底,美国确诊病例不足百例。
然而美国早在1月30日便报告首例人传人病例,并在上周将首例死亡病例发生的时间确认为2月6日,比此前公布的时间点早三周。2月26日,加州一名确诊病例又成为美国首例感染路径不明的病例,暴露社区传播的风险。
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厄尔-萨德尔(Wafaa El-Sadr)对界面新闻表示,政府公共卫生系统对早期控制疫情至关重要,可以确保在早期发现病例,并控制病例向他人传播。然而对公卫系统的投入有限,让美国不得不在接下来面临病毒更大的挑战。
公共卫生研究和倡导组织“美国卫生信托”(TFAH)的分析显示,扣除通胀因素后,美国疾控中心预算在过去十年间下降10%。帮助各州和地方官员应付新冠疫情等紧急情况的联邦资金也从9·11事件后的约10亿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不足6.5亿美元。2008年至2017年间,各州和地方卫生部门减少5.5万个工作岗位,占其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
另一方面,美国疾控中心在1月就宣布研发出检测试剂盒,并在2月初获得授权,将试剂盒分发至50个州的公共卫生实验室。但这批试剂盒却存在缺陷,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疾控中心实验室和其他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检测总数仅为4000例。直到当月底,美国才放宽检测标准,允许有症状但没有接触史的人检测。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就直接指出,未能及早进行检测正是政府应对大流行病的“失败之处”:“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动员起来?”
4月10日,福奇与特朗普在疫情发布会上
随着病毒逐步扩散和检测能力加强,纽约取代较早发现病例的华盛顿州和加州,成为美国的疫情中心。3月初发现首例确诊病例之后三周,纽约州确诊数飙升至1.5万例,一度占据全美确诊总数的一半。
厄尔-萨德尔指出,纽约是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与欧洲、中国和世界各地保持着紧密联系。纽约市人口也非常密集,这也使得呼吸道病毒感染迅速传播。
在租房顾问林德曼看来,特朗普政府的反应非常滞后而且混乱。“如果他们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措施,有很多人根本不会死去。我之前一直以为,政府对这类事情有预案,但从这次疫情来看,显然他们并没有。”
不过特朗普直到3月9日还将新冠肺炎和流感相提并论:“去年有3.7万美国人死于普通流感。平均每年在2.7万到7万人死亡之间。没有什么要停摆的,生活和经济还要继续。”
短短四天后,美国确诊病例上涨300%至1666例。特朗普政府再度加强边境管控,限制来自欧洲的旅行。当世卫组织把新冠疫情定义为“大流行”两天后,特朗普终于在3月13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政治化应对
与较早开始封锁措施的欧亚国家类似,特朗普政府在3月中旬发布指导方针,要求美国人避免社交聚集,不去餐馆和酒吧,限制不必要的旅行,同时承认经济或走向衰退。此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数为3000例左右。
当时美国疾控中心报告也警告称,需要住院治疗的确诊病患中约五分之一为20至44岁的青壮年,但全年龄段均有风险。外界推测称年轻人参与的社区活动较多,经常进行国际和国内旅行,接触新冠病毒携带者和感染者的数量更多,感染概率也更大。
与此同时,厄尔-萨德尔对界面新闻指出,美国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例如为有症状者设立“方舱医院”,而不是让他们在有传染给别人的风险的情况下前往医疗机构。此外,疾控中心也开始建议在公共场所自愿佩戴口罩。
厄尔-萨德尔表示,美国开始建议戴口罩是为了防止病毒从戴口罩的人身上传染给别人。“我们了解到,有些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虽然没有症状,但还是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这也是美国用来防范无症状感染者的措施。
在美国当地一所公共卫生研究中心做研究助理的巴恩斯(Sommer Barnes)对界面新闻介绍说,受疫情影响,她的研究项目已经无法再要求新的参与者加入。她只好在家工作,平时很少离开所住的区域,也会尽量减少去杂货店和叫外卖的次数。
“我妈给我寄了一些口罩,但是我还没有收到,”巴恩斯说,“有时我会有一些心理压力,怀疑自己是不是发烧了。”
随着检测范围的扩大,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在3月24日突破5万例,并且从当日开始,每天新增均远超1万例。两天后,确诊8.3万例的美国正式超过意大利和中国,成为全球累计确诊最多的国家,随后一路飙升。
白宫曾公布模型预测显示,如果没有任何措施,疫情最高可导致220万美国人死亡;即便维持缓解病毒扩散的措施,美国仍将有10万至24万人死于新冠病毒;到复活节(4月12日)前夕,特朗普称美国死亡病例数将“大大低于”10万人,政策已发挥效果,美国正接近疫情顶峰。
除感染病毒的风险外,当日常的生活难以维系,美国人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如何按时支付各种账单。对此,特朗普于3月底签署2.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直接向中低收入美国人发放现金援助的措施。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个人将获得最高级别的1200美元直接补助,未成年子女也可额外获得500美元。
然而在一连串看起来合理的防控措施与经济援助中,特朗普政府又掺入不少被诟病为谋求政治利益的细节。例如在援助支票上,特朗普史无前例地加印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传统上只有财政部门官员签名来保证政府支付无党派之分。
4月中旬,特朗普又指责世卫组织没有及时分享疫情信息,没有及时提供防疫政策建议,威胁以此断缴该组织会费。对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不要再把新冠病毒政治化。
与此同时,当美国各界开始讨论重启经济的时间点时,特朗普自信地声称自己拥有“绝对权力”令各州经济重启。这一说法被纽约州州长科莫斥责为“违宪”,指出特朗普是在自封为“国王”。
但当最近五周里2600万美国人失业后,让公司、工厂和各公共场所开动似乎越来越紧迫。
争议的重启
自从白宫在4月16日发布指导意见放宽限制措施后,多个州在4月中下旬爆发大规模反居家游行,呼吁州政府还民众自由,加快复工步伐。
同时从4月1日至4月27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从21万增至100万,累计死亡病例超5万。尽管4月份的每日检测能力接近20万份,这似乎还不足以支撑工作场所的开放。哈佛大学一项研究甚至建议美国间歇性地保持社交距离措施直到2022年。
4月27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橘子郡,一个公交车站老乡的“保持社交距离”宣传牌。图/崔璞玉
对于重启经济的时间,厄尔-萨德尔认为没有一个日期可以随意挑选。她给出了要确保的几项前提:“仔细监测每日新增病例病例和死亡病例直到持续下降;确保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检测;并对所有接触者进行识别和追踪。”
虽然有观点提出,用抗体测试大规模筛选有免疫力的民众,但厄尔-萨德尔对界面新闻指出:“现在(判断抗体测试的作用)为时过早。我们难以确定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会产生抗体,以及这些抗体会持续多久,也还不知道这些抗体是否有免疫作用。”
不论专家和模型给出怎样审慎的建议,美国多州相继在4月底宣布经济活动重启。佐治亚州的理发店、美容院、健身房等恢复营业,阿拉斯加州、得克萨斯州、密歇根州等超过10个州允许小型服务类商业活动在遵照指导意见、进行适当防护情况下可以重新开放。田纳西州还宣布餐馆也可以重新营业。
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表示,“随着5月和6月重新开放经济,你将看到经济在7、8、9月真正反弹。”
但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4月21日警告称,第二波新冠疫情可能会和冬天的流感季同时到来,如果两种呼吸道疾病同时来袭,美国的医疗系统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
厄尔-萨德尔表示,病毒是否会卷土重来目前尚不明确,可以做到的只有“大力开展研究,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并制定措施及早发现疫情爆发。”她指出疫苗研究才开始不久,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也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研发。
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厄尔-萨德尔认为:“所有机构,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都需要从这场大流行中吸取教训,要确保有坚实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有早期预警系统,有物资储备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
据上周的一项民调显示,有63%的受访者担心现在取消居家令会使疫情恶化;剩下37%的人担心的是晚点取消居家令会使经济蒙受损失。林德曼注意到,她所在的北卡也出现反居家抗议,而最新报道称抗议发起人已经确诊。
“我觉得这些人有些蠢,”林德曼对界面新闻说。“我理解人们想拥有和之前一样的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现在有许多人正在生病、死去,这个时候所有人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待在家里,这既是帮助自己,也是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