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交友,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2023-07-16 07:03:03 31阅读

沈阳交友,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很多人对张作霖褒贬不一,但他的确守护了东北,为什么成为东北王,我的看法如下:

一、善于把握机会,识时务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徐世昌为总督,调北洋新军一部分分驻各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2混成协,奉天省原有旧军8路40营,1909年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27师,张作霖任该师师长。

沈阳交友,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如果因此以为张作霖是个行伍出身的军人,那就错了,对于他的身世和发迹,还须细细道来。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一个小商之家。14岁丧父,后投奔外祖父。但他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且嗜赌如命,结果一事无成。他读过几天书,做过卖货郎,当过流浪儿,也曾入清兵营当过兵。20岁时,有幸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之女,住到了岳父家。婚后过了一段时间,赌瘾发作,便去弄钱参赌,结果输多赢少,还结下不少仇家,最后只好串联了十几个散兵游勇和地痞无赖,结为一帮,当起土匪来。不到半年,张作霖手下已扩充到四五十人。

另一匪首金寿山,势力比张作霖大,想把他的一帮招收归己,但张作霖不干。金寿山便突袭张作霖,张作霖狼狈逃往八角台,八角台的匪首张景惠接纳了他,因赏识他的才干,还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他。不久,张作霖与另一匪首汤玉麟结成绿林伙伴,势力不断扩充,成了辽西一霸。

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匪首,但深知难成大气候,所以时时寻找机会招安,企望将来能在军界政坛一展宏图。1902年,机会终于到来,清朝将军增琪家眷路过八角台回奉天,张作霖与汤玉麟商议,将增琪老婆一行中途劫夺,押解到新立屯,好生招待。增琪老婆大惑不解,只求饶命,张作霖却下跪道:"张作霖冒犯夫人,你老多多海涵。我们是八角台的大团,是保境安民的,夫人有何吩咐,在下愿为效命。"增琪老婆安下心来,说:"只要你能保证我们一行平安到奉天,我一定向增琪将军建议收编你们。"

二、知人善任敢用人,会用人

张作霖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他会用人。他深知,要想打天下,光靠自己不行,必须得有一批肯干、能干、会干的人襄助。早在办保险队时,他就说:“地方贤俊,如不弃我,当厚币以招之。 ”吸引了杜泮林、刘春烺等一批乡绅文人为其出谋划策、筹备钱款,还结交了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等一批生死弟兄,培养和形成了奉系最初的班底。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后,针对匪患猖獗的情况,准备调王顺存来主持剿匪。

1900年,张作霖在新民府捕盗营当哨官时,王顺存在海城当县知事。为政期间,他勤政爱民,治匪有方,曾将张海鹏的亲兄弟土匪“二连子”捕获正法。张海鹏为了给他弟弟报仇,带了数十个土匪,将王顺存姑母家男女老少十八口都打死了。1913年,王顺存在黑龙江任清乡督办兼全省警务处长和省会警察厅长时,在三年内肃清了全省匪患。张作霖并不认识王顺存,让其秘书长谈国桓去电邀王来奉,王顺存复电同意来奉就职。此时,张海鹏正在张作霖手下当旅长,张作霖担心张海鹏反对,于是在王未到奉之前,即召集高级将领开会。

在会上,张作霖说:“我们武人不懂政治,要想国强民富,必须选用人才,特别是行政部门。就是军队,我们也需要请人才。目前全省的军队,我虽然可以统一指挥,但官兵良莠不齐。

很多军官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甚至还有败坏军纪扰民害民的情形。地方虽军警林立,但土匪仍然到处为害,所以要想肃清匪患,就得使用得力的人。现下为了肃清匪患,我已电请王顺存来省,拟委为全省警务处长兼清乡督办之职。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获全胜之后,段祺瑞执政府任命奉系将领杨宇霆为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当时孙传芳正盘踞浙、闽两省地盘,唯恐奉军对己不利,决定先发制人,突然率部向奉军驻地猛烈袭击。奉军因事前毫无防备,杨宇霆仓皇出走,总算逃得性命。

一年之后,孙传芳被国民革命军打垮逃回南京。不得已掉头来,想乞援于张作霖。当时张作霖正驻在天津蔡家花园,孙传芳见张时行晚辈大礼,连说对不起。张作霖抚慰说:“过去的事不要提了。 杨宇霆当时也在蔡家花园,极力劝张作霖杀了孙传芳,以泄旧恨,根绝后患。

张作霖对杨说:“你的气量要放大些,过去的事情又何必再提呢?历史上的人物,多半由于利用降兵降将,才能够成其大业。现在馨远(孙传芳字)因九江失败,力弱势孤,来投靠我们,我们如果怀念旧恨,乘机杀之,不仅要招天下人的笑骂,将来谁还肯归服我们,帮助我们。

三、穷困出生,理解百姓,取得了民心

我张作霖决不做对不起百姓的事

张作霖苦孩子出身,亲身经历的贫困生活和残酷的战争使他深深懂得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1916年4月,当上盛武将军兼奉天巡按使的张作霖,上任伊始就把自己的施政主张用白话文的形式告知市民。“向来官府所出的告示多半是些文言文语,遇着那不通文墨的人,每每看不明白。今日我们两人的言语,是要人人听见,人人明白。所以要用一篇白话儿,与我们奉天的父老子弟说一说。”张作霖明明白白地指出使用白话文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看得懂,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官方与民间存在缺乏沟通的弊端。在施政方针中,他提出需要治理的三件大事,即剿灭土匪、治理财政、整顿吏治,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还有更多爆款回答,如:胡雪岩临死前说“白虎勿近”白虎是什么?西游记女儿国真的有吗?青楼女子生活?日本“帝银事件”?阿房宫有多大?“试婚格格”是什么?古代士兵写兵与勇的区别?等有趣的历史问答?请关注@鉴史以明志 ,带你了解历史的故事。

你能用一句话赞美山东吗?

谁不说俺家乡好,身为山东人,其实一直引以自豪,山东用几个词来形容“大 美 富 通”。

山东的美:走进山东,您永远不会感到漠然乏味,17座独具特色的城市宛若17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深情的土 地上,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走进曲阜,领略孔孟文化的博大精深;留步枣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让你流连忘返;入住淄博,感受齐国的泱泱大风;在潍坊,放飞梦想的风筝;去日照,领略“水上运动之都”和“东方太阳城”的风情浪漫;在菏泽,细赏国色天香的牡丹;在东营,看那滚滚黄河东入海,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谱写了怎样一个风起云涌、山河壮丽的山东。

词人张养浩 通过诗句来描述了泰山的奇雄伟,《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

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山东的大: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沿海省份,简称鲁,省会济南,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截至2019年9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共57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53个县,合计137个县级行政区。664个街道、1092个镇、68个乡,合计1824个乡级行政区。

截至2019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070.21万人

山东的富: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地区生产总值71067.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0653元。山东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沿海地区比较富庶,生活在山东的人幸福感指数比较足一些。

山东的通:截止2018年8月,山东境内有京沪高铁、青荣城际、石济客专三条高铁/动车线路,省内高铁站有济南,德州,淄博,潍坊,青岛,泰安,枣庄,曲阜,滕州、烟台,威海,胶州,高密,昌乐,青州,章丘,平原,禹城,城阳,即墨,莱西,莱阳,海阳,桃村,牟平,文登,荣成等27座。

山东高速公路总里程5438公里,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共有68条截至2014年12月底,全省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68条(段),总里程5108公里(截止2015年底总里程为5348公里)[1],其中收费高速公路里程5060公里,占高速公路总里程的99.06%。

“十三五”期间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7600公里。[2][3]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发力,潍日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达到6058公里。

山东高速集团于2019年7月8日正式启动取消省界收费站涉路工程。这一工程项目涉及ETC车道升级改造、ETC门架系统架设、入口称重检测设备安装等部分,共涵盖1825公里高速公路与146个收费站。潍莱高速坊子收费站ETC/EM车道,是第843条进行升级改造的ETC车道,也是在营路段的最后一条改造车道。[4]

2019年11月30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长深高速高青至广饶段(高广项目)和岚山至菏泽公路临枣高速至枣木高速段(枣木高速东延项目)建成通车。至此,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300公里[5]。

沈阳到底哪里好?

谢谢邀请。历史上看,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同时也是中国的一座历史名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建城以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后有皇太极在此建立清王朝,沈阳因此被称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如今依然留存众多极具观赏价值的古迹。

同时,沈阳还是国耻的见证者,日本在此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市内有“九·一八”的历史博物馆,每年九月十八日上午9:18博物馆内铸有“勿忘国耻”字样的警钟会被敲响。

从消费水平上看,沈阳消费水平不算太高,住宿条件还是很好的。

从旅游方面看,沈阳四季分明,最佳旅游时间在春、秋、冬三季,春天沈阳气候变暖,适合登山赏花;秋天较为凉爽,适合进行户外旅游观光,冬天的沈阳虽然寒冷,但可以滑雪,观赏冰雕、冰灯,体验沈阳冬趣。

从娱乐文化看,东北“二人转”最为出名。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

一代妖后慈禧下葬时,口中所含的那颗价值八亿的夜明珠,在她死后20年,却被军阀大盗孙殿英无情地夺走。

那么,这颗夜明珠最终又流落到了哪里呢?今天百味就给朋友们揭开迷雾,一起来了解历史真相!

慈禧作为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典型代表,至今仍然被人们唾骂不已。

因为她的所作所为,不仅导致了晚清政治的摇摇欲坠,更是使得民不聊生,国家陷入一片混乱。

慈禧生前虽然极尽奢华,但死后的情景却惨不忍睹,真令人唏嘘。

“上身赤裸,下身只剩一条红内裤,一只脚赤裸,另一只脚穿着袜子,遗体趴伏在棺盖上,遍体淤青、长满白毛。脸色灰白,两眼深陷无珠,嘴唇因嘴里的夜明珠被抠出后而出现一道深深的伤痕。”

——这是1928年清东陵被盗时,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暴尸40多天时的情景。百味估计就连慈禧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居然落了个被孙殿英盗墓扒尸的悲惨下场。

然而这一切罪恶的根源就是因其口中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可能有的朋友很好奇:如此机关遍布、固若金汤的皇家禁地——清东陵居然能被盗?

而且就连慈禧口中那颗价值八个亿的国宝夜明珠,也被军阀大盗孙殿英盗走。

这颗夜明珠最终又流落何方呢?

慈禧奢靡的晚年生活;

慈禧自从独揽满清大权以后,便开启了她那荒淫奢靡的一生,其挥霍无度真令人触目惊心。

众所周知,慈禧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等奇珍异宝,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大半,都是用在了慈禧一个人身上,供她吃喝玩乐。

一、百味先说说慈禧的“吃喝”:

比如,慈禧最爱吃的一道菜品“鸭舌羹”,不知道要消耗掉多少只上等的鸭子才能制成。

还如,慈禧吃满汉全席时,只吃一、两口,然后就全部倒掉,一个月就要吃掉建造一艘战舰的费用,而她一年就能吃没一只海军舰队。

朋友们可知,当时的北洋水师的一艘主力战舰的军需补给大约在180两白银左右。

再如,慈禧被八国联军逼得向西逃亡途中,依旧不知节俭,每天所食的菜品竟高达一百多种,所用的餐具器皿也都是用金、银打造而成。

据估算:慈禧一顿饭所花销的竟高达二百多两白银,这相当于普通百姓人家十年贵族般的生活。

慈禧还酷爱喝花茶,花必须是鲜花,水也必须是玉泉山的泉水,还得用白玉茶杯,可以说这一杯茶就得值好几两银子呢。

甚至有段时间里,慈禧还要喝人奶来给自己延年益寿。

朋友们,大家看了百味的讲解,是不是都认为慈禧这老太婆可真是败家之极。

二、百味再来说说慈禧的“日用”:

据慈禧身边的宫女介绍:慈禧的衣服就有两千多件的不同款式,鞋子也有几百双,还有各种数不尽的金银首饰。

而且她的衣物、鞋子都有专门的绣娘进行手工缝制,每一件都价格不菲。

比如:慈禧有一件最喜欢的披肩,用了大约三千五百颗串制而成,而且每颗珍珠都与鸽子蛋一般大小,并且每颗珍珠的色泽都是相同的。

慈禧豢养着好几千名绣娘,她们日常的花费与吃喝,消耗是相当大。

慈禧如果要出门办事,衣物、饰品等,都得用一节火车厢来装运,真可谓是奢华无比。

后来慈禧被八国联军逼得逃往西安之后,还是继续保持着挥霍无度的生活。

慈禧为了笼络清朝涣散的人心,一千、一万两的白银,更是大手一挥,随意地赏赐给手下的官员。

慈禧的奢靡葬礼;

慈禧生前是享尽了荣华富贵,死后更是穷奢极欲,其陪葬的奇珍异宝可谓是价值连城。

那么慈禧的陪葬品到底有多奢华?谁也无从知晓,因为这属于高度机密,就算是朝中得势的大臣,也很难知道。

但从慈禧生前的作派来看,谁都料得到陵墓里面的东西富可敌国。

当大清灭亡后,关于慈禧的陪葬品,开始被披露出来。

作为慈禧生前的宠监李莲英,自然是知道慈禧陵墓中的所有葬品的。

后来李莲英将当时的情况详述与侄子李成武,譬如:葬宝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放置的位置等等,最后整理成一本详细记载慈禧葬品情况的书《爱月轩笔记》。

据李成武在《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棺内所有的陪葬品,大约价值2000万两白银以上。

仅仅是一条底部铺的被褥,就绣有12604颗珍珠,203块白玉和85块珠宝。此外,里面的丝褥也铺满了珍珠,盖在身上的经被也缀着800多颗珍珠,更上一层的被子也铺着6000多颗珍珠……

慈禧的墓穴一直建造到光绪25年,光修建东陵就在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以上。

朋友们,陵墓光是珍珠的价值,已经无法估量,更别说什么金玉佛像、夜明珠、翡翠白菜等珍宝了。

再加上玉器和古玩等等陪葬的珍宝,粗略估计花费早已超过几千万两白银。

朋友们可知,当时的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都远远比不上这场豪华的葬礼。

百味再给朋友们举几个例子:

比如慈禧头上佩戴的首饰:价值85万两白银;

身上穿的袍衣:价值84万两白银;

脚上那一双花盆底鞋:高达75万两白银。

…………。

尤其慈禧口中含着的那颗夜明珠更是价值连城,据专家估算其价值大约高达8亿。

据传此珠可保肉身不腐,在黑暗的夜里拿出这颗夜明珠来闪闪发光,就连床上细细的头发丝,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当她的墓穴遭遇孙殿英的偷盗后,这颗夜明珠却不翼而飞。

百味再给朋友们讲讲这颗夜明珠究竟是何珍宝?为何又如此珍贵?

夜明珠是一种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在夜间能够发出强烈光芒的,其价格也更是不菲。

夜明珠的本名叫做“萤石”,也叫“荧光石”,在我国古代称之为“随珠”、“悬珠”、“垂棘”或“明月珠”等。

它是地球大地内部的一些发光矿物质在历经了几千万年,由最初的火山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最终集聚沉淀于矿石中而形成的天然矿石,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氟化钙和硫化錕。

它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夜明珠”,就是因为其发光原理与矿物晶体中微量杂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得它可以在夜间可以发出绚丽夺目的光芒。

慈禧口中夜明珠的来历:

据说这颗夜明珠是我国古代一位高僧在印度修行之时,耗尽毕生的财富,找寻了一位能工巧匠,用大海里万里挑一的珍珠精心打造而成。

这位高僧认为用海水浸泡过的珍珠制成的夜明珠,具有惊人的灵性。

因此他告诉徒弟:等自己圆寂之后,要把夜明珠葬在其坟墓旁一座寺庙的高塔之上,这样夜明珠就可以护佑此地一方平安。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几十年后,来自印度西北方的莫卧儿帝国征服了印度全境。

而这颗珍贵的夜明珠,也被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抢走了,不过这位皇帝并不信佛教,只是把夜明珠当做普通的珍宝来看待。

时光荏苒,又经过了数年,莫卧尔帝国为了讨好当时的满清帝国,于是就将这颗富可敌国的夜明珠当做朝贡贺礼,献给了乾隆皇帝。

不过乾隆喜欢古董字画,对这些奇珍异宝并不太感兴趣,所以这颗夜明珠并没有引起乾隆的太大重视,只是将它放进国库中,不管也不问。而接下来的几位皇帝,也未将此珠据为己有。

直到慈禧当权执政后,因其早就对这颗夜明珠垂涎欲滴,自然也就将它变为了自己手中的宝物。

慈禧每天都随身携带着这颗夜明珠,时常拿出来把玩,甚至就连睡觉时都放在枕边,陪着她一起入眠。

慈禧听人说:夜明珠能使人肉身不腐。为了能让自己死后尸身不腐,就特意嘱咐自己的心腹大太监李莲英:等她死后一定要将此珠放在自己嘴中。

慈禧此举就是预示着自己有朝一日还会“金蝉脱壳、破土重生”。

但是后来这颗夜明珠经专家论证,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夜明珠,而是一颗金刚石原石。

因夜明珠最初为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所有,因此他将之命名为“莫卧儿大帝”金刚石。

据史书记载:这颗夜明珠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第四大宝石级金刚石,约为半个鸡蛋大小,通体无色透明,光彩耀人。

在1928年,据南海胤子《盗陵案》中详细记载了这颗被盗的夜明珠的重量和价值:

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值一千另八十万两。

朋友们,这颗夜明珠经过专家测算,重达793.50克拉,当时就价值一千万两白银。

在1908年时,它的估价就高达1080万两白银。到了今天,它的价值更高,大约折合人民币8亿元以上。

慈禧死后,这颗夜明珠就在她的坟墓中一直放置到了1928年。

民国十七年六月(既公元1928年),军阀孙殿英借着军事演习的名义,用炸药炸开了清东陵的金刚墙。

陵墓内大量的陪葬珍宝也被疯抢一空,甚至就连慈禧嘴里这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也被孙殿英用刀撬开嘴巴,将这颗夜明珠抠了出来。

当夜明珠被取出后,慈禧的尸身快速的腐烂。

朋友们,由此可见,这夜明珠真的能保肉身不腐啊!

接下来,孙殿英等人当然也没放过慈禧身上的珠宝。

一群人开始对慈禧进行疯狂的扒尸,据说最后只给慈禧扒得仅剩下一条红色内裤,而且还把慈禧的尸体抛出了棺外。

当时孙殿英手下的一个士兵,因见慈禧皮肤细腻、栩栩如生,竟然对慈禧起了兽心。

但当这位士兵看到慈禧的尸身迅速地萎缩老化,最后吓得他还是失去了欲望。

朋友们,奢华了一世的慈禧,死后却遭受到了如此羞辱,真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慈禧口中那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最终又流落到了哪里呢?

就在1928年8月初,孙殿英的心腹谭文江在北平销赃时被当地政府查获。

接下来,天津海关在边检时又发现了孙殿英准备运往法国的35箱清东陵文物,一时间孙殿英盗墓案东窗事发,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民国南京政府《中央日报》对孙殿英的盗墓行为发起了严重谴责,同时也引起了满清皇室后人,自然也包括溥仪等皇族强烈的不满,他们一致强烈要求严惩孙殿英。

此时的孙殿英害怕了,便寻求上司徐源泉的帮助。在徐源泉指点下,孙殿英无奈地拿出一部分清东陵文物,用以贿赂国民党高层人物,寻求庇护。

据孙殿英在1947年汤阴战役被俘后交代:他在天津和戴笠见面时,作为见面礼,曾送给他乾隆朝珠上两颗最大的红宝石。

孙殿英还托请戴笠,将一柄刻有九条金龙的宝剑赠与蒋介石或者何应钦,把翡翠西瓜赠送给了宋子文。但戴笠后来又究竟是如何处理的,他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孙殿英又从戴笠口中得知此事也引起了孔祥熙部长夫妇的眼红,他连忙又选了两串朝鞋上的珍贵宝石,送给了孔祥熙夫妇,这才算息事宁人。

果然,国民党的高官们在收到孙殿英的礼物以后,都开始对所谓的“严惩”进行了冷处理。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就逐渐地淡忘了孙殿英盗墓的事情。

最终,孙殿英将大部分宝物都送给了有权有势的国民党高官,从而也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官位,逃脱了惩罚。

国宝夜明珠被孙殿英送给宋美龄;

另据孙殿英所交代:为了保命,他还请戴笠将慈禧墓中盗来的夜明珠,赠送给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

孙殿英:我将这颗夜明珠托雨农赠给了蒋夫人。

宋美龄在得到夜明珠之后,对这颗夜明珠也是相当看重,还让能工巧匠将其镶嵌在自己的鞋子上,并伴随着她一起出席各种活动。

最终国宝夜明珠,落到了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家族。

有一次,宋美龄在美国为国民党拉军需物资的捐助大会时,鞋子上的这颗夜明珠就被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看中了。

洛克菲勒看到这颗夜明珠之后是相当喜欢,迫不及待地向宋美龄询问它的来历,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真心想收购的意愿。

尽管宋美龄多次婉拒,也表示这是慈禧的遗物,全世界就仅此一颗。可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坚持要将这颗夜明珠买下来。

随后洛克菲勒就不断地说服宋美龄,表示自己将会给国民党军队提供军需物资和石油作为交换条件。

这个条件实在太打动宋美龄了,两人一个是为了筹备军需物资正愁缺钱,另一个则是挥金如土、志在必得的大富豪。

最终,两人一拍即合进行了交易,宋美龄忍痛割爱,把夜明珠转卖给洛克菲勒。

从此,这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就归属于约翰·洛克菲勒家族所有,并作为收藏品,珍藏在他的私人展览馆中,也成为了他家里收藏品中最为璀璨耀眼的“一员”。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认为这颗夜明珠毕竟是中国的国宝,于是便让外交部与洛克菲勒家族交涉,不惜代价要收回夜明珠,希望他们能把夜明珠归还于中国人民。

但是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把夜明珠当成他们家族的私有财产,拒绝归还,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朋友们,百味坚信,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拿回这颗中华瑰宝,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决不放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名正言顺拿回这颗属于中国的国宝。

郭松龄为何起兵反对张作霖?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可怕,我觉得有才无德肯定能占据一席之位,而郭松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可是很多时候野心都是被一点一点地驱使起来的,而郭松龄的倒戈反奉,跟张学良的放纵时分不开的。

郭松龄,机敏狡诈的郭鬼子,早年曾经追随过孙中山等人参加革命,深受三民主义的熏陶,回到奉天后任东北讲武堂的武术教官,在这里偶然结识了张学良,张大公子和张作霖不一样,张学良这个人说到底还是有些理想主义的,因此他也十分佩服和敬重郭松龄这样深受过革命主义影响的。但是张作霖不一样,张作霖这一代的老军阀们,并没有家国概念,只有利益和地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张作霖的股肱之臣,杨宇霆,这个在奉系内部和郭松龄水火不容的小诸葛。从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张学良掌权后立即东北易帜,而杨宇霆坚决反对就可以看出来,杨宇霆能在张作霖时代得到重用,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试想一下,张作霖若不被炸死,会主动东北易帜,令国家统一吗?不会。宁愿媾合日本人玩自立,都不会在东北悬挂青天白日旗。而杨宇霆,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杨宇霆拒绝东北易帜的留影合念,他的心腹常荫槐更是拒绝在公馆内悬挂青天白日旗。

杨宇霆,是张作霖的股肱重臣,但是到了张学良时代,他就必须死,其根本原因还是道不同难以为谋,他打心眼里就是看不上张学良这个二世祖的。同样的,郭松龄能和张学良亦师亦友,那他在张作霖时代,就只能备受冷落,因为心狠厚黑的张大帅,也同样看不上一个满嘴为国为民的理想主义者。因此郭松龄要么等张学良掌权后权倾东北,要么就倒戈反奉(至于他为何选择了第二条路,我们稍后再说)这是奉军内部新老两代权利交接时,张作霖和张学良这两个人的三观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不同的意识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郭鬼子这个人,有理想有想法,再加上张学良对他的盲目重用,不知道加以任何的威慑和驭人手段,使得这个人徒增野心。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学良和郭松龄带领东路军第二梯队在山海关狙击战,成为了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唯一的胜利,张作霖更是因此方能安然退回奉天。那年,张学良虚岁23,也是第一次参加战争,从后续张学良的军事天赋可以看出,这场战斗大概真的不是这个张大公子这个花花公子指挥的,那指挥这场战斗的只能是郭松龄。

郭松龄是陆军大学毕业的,奉军内部也有不少陆大毕业的,逐渐形成了一个派系:陆大派。而因为和张学良的关系,郭松龄也逐渐成为了陆大派的代表人物。而此时,奉军内部分为三个派系:以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汤玉麟张作相等人形成的老派,在奉军内部位高权重;还有就是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和张学良尤为亲近;还有就是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都有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背景),是张作霖的股肱之臣。

而郭松龄和杨宇霆的矛盾,差不多就是奉军内部新老两代权力交接时,由于意识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而升级这个矛盾的,就是第二次直奉战争大胜后爆发的地盘之争。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和张学良的第三军,和姜登选韩麟春(此二人皆是士官派的中坚)的第一军联合击溃直系主力获得胜利。大胜后,张作霖预先想要郭松龄去接管安徽,姜登选接管江苏,这样陆大派和士官派正好平衡。谁知杨宇霆此时跳了出来,想要江苏,结果姜登选就去了安徽。

郭松龄,自以为功高未赏,可是张学良把七万精锐交给了他全盘处置。而且,郭松龄退出关内先稳定发展东北的政策也被张作霖忽略,而不久之后,杨宇霆姜登选二人又将江苏安徽两地丢失,令郭松龄大为光火,此时其实已经表露出对张作霖的不满,想要倒戈反奉的心思了。

可是,张学良这个二世祖,并没有在意。

最后,将这个矛盾彻底激化的,是张作霖想要付出一部分代价,以得到日本人的军火支持,和南方的北伐军开战,这令郭松龄这个深受过三民主义熏陶的理想主义者,彻底走上了倒戈反奉的道路。这也就明白了,为何郭松龄不等张学良掌权后,再去施展抱负,大概在郭松龄的眼里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没有张学良的放纵和盲目信任,倘若张学良驭人手段再高明一些,郭松龄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赏罚不明利益不均就心生怨恨,听闻张作霖为了和南方北伐军交战去亲日,这只不过是内心怨恨爆发的催化剂罢了。他是陆大派的代表,和张学良亦师亦友,更是奉军内部掌握七万大军的高阶将领,明明有的是机会和方式去争取改变这一切,但是他并没有,反而选择了一种最激烈的方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高举你是卖国贼我是为民除害的大旗,去麻痹自己作出此般忘恩负义的事情,反而觉得是理所应当。

带着张家的七万精锐,吃着张家的饭,打着张学良的名义,去推倒张家。甚至说,姜登选这个士官派的中坚,心中感念毕竟袍泽一场孤身力劝郭松龄,竟然都被郭松龄枪击活活闷死在棺中!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才无德,又行事偏激,偏偏还有想法和信仰的话,那大概就是一颗炸弹。

郭松龄的倒戈反奉,张家父子的节节败退,为求保命不惜以签订丧失东北主权的密约向日本人借兵,事后张作霖公然毁约留人话柄,日本人觉得张作霖太过跋扈便谋划了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重伤惨死,张学良仓促掌权,新老两代权利交接太过突然,而郭松龄的倒戈又令张学良在奉军内部成为了一个笑话,众多亲信班底更是在倒戈中损失惨重,无威望无亲信无势力,根基羸弱。虽然张学良掌权以后立即东北易帜和北伐军止战,又杀人立威,大小军阀抱团取暖拥立少主令日本关东军不敢轻举妄动,可毕竟张学良无论是手腕还是威严还是厚黑,作为一个决策领导人而言,他都跟他老子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曾经张作霖时代的奉军,这只东北虎,最终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败落。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