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交友,你的身边有同性恋吗?
老年人交友,你的身边有同性恋吗?
我身边就有同性恋人群,他们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对待未来充满自信,喜欢交朋友,同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很优秀,其中大部分人都很喜欢健身,对于身材管理方面,他们是非常关注的,包括对于自己衣着,发型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说实话,这个圈子里的人,时髦的人特别多,同时阳光开朗的帅哥美女也占一定比例。
一般来说,我是很支持他们在一起相爱的,我觉得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彼此喜欢,无论性别与否,都应该大胆地去追寻,不要把遗憾留在大好年华里,趁着年轻就要付出努力,愿有情人终会终成眷属。
在上大学的那会儿,我们宿舍有个长得特别可爱的男生,生活中他也是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对于一切事物都拥有很高的热情,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学习还特别好,拿过一等奖学金。大二的时候,他就坦白了自己性取向问题,他是gay,我们宿舍大多数人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我们的关系都挺好,丝毫没有因为他性取向问题而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他在大三的时候找过一个男朋友,当时我的那位出轨舍友还把他的男朋友介绍给我们认识,他的男朋友第一次给我的感觉颜值比较高,还是个温文尔雅的大男孩,是体育专业的一枚“小公狗”,身材也特别健壮,我当时还打趣着说:“这下你可幸福了,找了个这么好的男朋友。”他赶紧羞涩了一下,腼腆的回我:“谢谢,我就是爱他负有责任心,有担当,幽默风趣的一面,我们彼此是互相喜欢的,不管今后发生什么,我都会相信我们一定会共渡难关,相信我们的爱情会一直保持长久。”看着小两口那互相对视的目光,真是活生生地撒了一碗狗粮,不过,在我内心深处,真心祝福我这位善良可爱的舍友,希望他们的爱情永远保鲜,永远不会褪色。
我认为,在生活中,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在爱情中都希望爱和寻求被爱。这和性别其实没有多少关系,如果你对于同性恋有太多的不理解或者偏执甚至是歧视,或许你是因为没有真正体验过同性之间的那种感情,你便会很难理解,为什么同性之间可以产生那种男女之间的情感呢?其实,同性之间相爱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你根本没有感同身受罢了,这也是从经历过的人口中得出来的结论。对于他们来说,两个人忠诚相爱就好,只要开心快乐,彼此懂得对方,能够了解并且呵护对方,在生活中共同努力,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你是因为担心两个同性的人无法产生异性间的那种感觉而否定他们之间的爱情,那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吹所有人都应该接受同性恋这件事。而是说,这个世上,既然有异性恋的存在,那么同性恋的存在也是合乎常理的。我们应该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同性恋的问题,而不是歧视,打压,甚至把同性恋形容一个特别肮脏的人群,他们也有自己好的一方面,不要因为性取向的问题而对任何没有恶意的人报以恶意。如果你是特别直男的那种,根本不接受同性恋的事实,那也不必勉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还有很多人都在慢慢接受同性恋人群,彩虹旗帜也正在慢慢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有的时候,听从自己内心安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要因为外界的说三道四,让自己变得畏手畏脚,爱就要大胆地说出来!同时,同性之间相爱也要做好安全措施,不要因为一时的快乐而让自己痛苦一生。毕竟爱自己比爱什么都重要!
都有哪些精明的细节?
1,买车就不买黑色的车子,早晚会后悔。
2,买香蕉就不要去水果店,会花不少钱。
3,大半夜下车就不去住酒店,而是洗 浴中心,哪怕五星酒店也不要。
4,去菜市场买菜,不穿裙子和西装,这样才可以省钱。
5,买海鲜从不叫老板处理,就怕有一些不良商家会偷偷掉包,有时候买回去是少了一块。
6,去超市就默认不推购物车,要不然也不好意思推着空车,反而买了不少东西。
7,买药只会说“给别人买的”,那样就能买到指定又便宜的药,而不是一直被推荐,烦心又花冤枉钱。
8,网上买鞋子就会多一码,有时候会是尺寸不准确,买刚刚好反而穿不了。
9,不会买导购员推荐的东西,那都是低配高价,毕竟导购员和老板都要赚钱,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10,网购只会买有运费险的东西,至少退货有保证,不用自己掏邮费。
11,在外吃饭时,菜迟迟不来就说“没做退了”,立马第一时间给自己做好,毕竟那都是钱的事。
12,点外卖只点“到店自取”的店铺,至少卫生敢让人看见,就怕那些不敢看见是乱七八糟的卫生问题,吃下去对身体不好。
13,去超市不买收银台那边的东西,那都没标价格,很快就会买单又没时间思考、后悔,反而是花冤枉钱。
14,吃烧烤只吃荤菜,不点素菜,利润高又快,其实很吃亏的。
15,不吃面包店的面包,那都是快过期又不好吃,反而吃了是不好意思拒绝,要进店花钱买面包。
16,买海鲜就会带个透明袋子过去,这样才能看到里面的猫腻,无形中省到钱。
17,不去一开业就要排队的店铺,那都是花钱请人来的,大多时候是贵又不实用。
18,不信小诊所那一句“要不然去大医院看看”的话,无非就是想让自己害怕,心甘情愿掏钱出来。
19,网购只买最便宜的那个,那才是最划算的,而不是赠送一大堆不值钱的东西。
20,去超市都会自带零钱过去,就怕拿糖果默认代替零钱,无形中的吃亏。
21,买菜就会和卖菜阿姨熟悉一点,这样才可以多送点菜或随手给几根葱,省下买这些的钱。
22,从不去买零食屋的零食,而是去超市,毕竟他们只靠这个赚钱,自然也就卖贵。
23,不吃那些可以上瘾的麻辣烫,那都是下了一些特别的东西下去才会这样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24,买衣服不照衣服店里的镜子,灯光多的效果下,在普通衣服也会好看,但买回去也就变得一般般。
25,不买那些会买一送一的奶茶,其实总价格都在第一杯上,只不过换了一个概念罢了。
26,去理发店就不说一句话,就怕一直被推荐,或闲聊有好感才推荐,最终不好意思不办会员,花了冤枉钱。
27,去理发店只选最便宜的套餐,其实药水的效果都一样,但不会和你明说这个事。
28,网购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就说找平台介入,自然很快可以解决,只因商家怕惩罚。
29,在外吃饭就会对服务员客气一点,毕竟自己的菜在别人手上,一不开心就会给自己加料。
30,不会在网上买衣柜和自行车,那都是要自己组装又不牢固,真的是很累又后悔。
31,不办健身房的健身卡,很多时候只是一时冲动,最终放着吃土,看了是窝心和后悔。
32,不开电影会员,毕竟都是出门在外打工,没多少时间可以看电影,不知不觉放着过期。
33,买猪肉时,不会和老板吵架,毕竟人家手上有刀,脾气一上来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34,在外吃饭时,如果吃完是异常口渴,那就不会再吃第二次,那是味精放多了才会这样子。
35,不吃路边摊所谓的大骨汤,那都调出来的,想要用真正大骨汤是需要不少钱的,想想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36,夏天不去游泳馆,虽然看起来很蓝很清澈,但可以大半年不换水,都是下东西下去,毕竟换一次水都是不少钱。
37,路边小贩卖的东西,要是价格异常便宜就算了,要么就是压秤,要么就是缺斤少两,不可能亏本卖。
38,租房时,搞清楚房东是不是二手房东,就怕不是真的房东,自己就会无形中吃亏。
39,不信那种卖三天就要走的店铺,说不定年底还在,只是一种手段罢了。
40,玩游戏就不要在意和相信榜一,那都是游戏 托,永远会比你强那么一点,充钱也是一样。
41,不吃街边十块钱三串的羊肉串,真的羊肉是很贵的,不可能卖这么便宜,更多还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42,修手机遇到说是主板问题就多跑几家,有时候也只是小问题,只不过是老板想要多赚钱罢了。
43,买二手车只会在夏天,这个时候是淡季,有着不少真正优惠,少了一些套路。
44,买药只能蹲下来,真的可以省钱,毕竟那些没有高利润,自然也就放在角落里。
45,不拍免费的婚纱照,那样只会越花钱,只因老板会拍得特别好看,最终很花钱。
46孩子要补习费时,那就要多问下老师,就怕孩子或孩子他爸多要。
47,捡破烂时,瓶子要踩扁,这样可以多装好几倍的瓶子,可以卖不少钱。
48,懂手机的人,不会买256g。
49,不买街边榴莲,很吃亏。
50,修手表,不去街边店修。
有没有闷声发大财的渠道?
有句话说得对,人不走运,喝水塞牙,人走运,闷声不响发大财,挡都挡不住。
我二表哥入行做生意,刚开始的时候,干啥亏啥,亏本了就换个生意做,还是照样亏本。
二表哥高中毕业后,买了一辆手盘拖拉机,辛辛苦苦挣了一点钱,就想改行。
当时村里面很多人在开塑料颗粒加工厂,就是把旧塑料、旧编织袋等等收回来,用机器清洗,打碎,再高温融化,经过机器压出,成为一粒一粒的颗粒,颗粒有米粒那么大。
塑料颗粒用途很广泛,尤其是用在制造塑料桶、塑料盆、塑料桌子凳子上,需求量相当的大,所以村里人生产的塑料颗粒根本就不愁卖,大家大把大把地往自己口袋里挣钱。
二表哥看到别人都挣钱,就信心满满地也去投资,买回来机器和旧塑料加工塑料颗粒,没想到,人人干得很顺的事到他手里就不灵了,不是机器不灵,就是旧塑料收不上来,无料加工。
二表哥苦苦坚持二年,干不下去了,就把塑料颗粒加工厂转给了大表哥。
大表哥接手后,运气却是相当的好,机器发生故障,到大表哥手里可以说是手到病除,根本就不耽误生产。
大表哥平时喜欢乐于助人,只要哪家塑料颗粒加工厂机器出了毛病,他是随喊随到,还免费包教会,所以在同行中在方圆几十里,大表哥口碑很好,深受大家喜欢。
大表哥去废品站回收旧塑料旧编织袋,从来不会跟别人斤斤计较,一是一,二是二,所以别人都愿意把旧塑料旧编织袋卖给大表哥。
大表哥的厂生产销售两旺,每天乐哈哈地闷声发大财,五年之后就买了车,建了新洋房。
同样一个厂,在二表哥手里,回天无力,在大表哥手里,却能力转乾坤,闷声发大财。这应该是运气好吧。
再说二表哥,把自己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塑料粿粒加工厂转给大表哥后,就和亲戚朋友投资开了个造纸厂。
做生意,开厂,合伙投资是最不靠谱的事,二表哥又一次以惨亏收场。
越是做生意亏本的人,越对钱渴望,就越希望来快钱。
二表哥听朋友们说1040工程来钱快,夫妻俩就满怀希望兴冲冲地跑到广西加入1040工程,干了大半年,又一次铩羽而归。
做生意屡屡失败欠了外债的二表哥并没有就此消沉,一句话,生活还得过下去,生意也还得做下去。
二表哥来到云南寻找商机,开启他十六年里闷声发大财挣下千万财富的传奇人生。
2006年,走投无路的二表哥借了点钱去云南红河做小生意,就是在昆明批发市场订了农村家庭用得上的小五金,在当地每个赶街天摆摊出售。
2006年的时候,当地的经济还很落后,政府刚起步在大力发展香蕉种植产业,当地农户收入也不高,所以二表哥和老乡们一样,每天辛辛苦苦,每天也只能挣个百十块钱。
每天去赶街是相当的辛苦,二表哥和老乡要在天还没亮之前赶到赶街的地方,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到了之后胡乱吃点东西,就摆摊,到中午12点钟时就吃中饭,快餐或者是过桥米线都是10元一份,省一点的老乡就吃在家里带去的饭和水。
赶街的开支也是很大的,来回车费钱要20多元,摊位费和卫生费起步在20元,摊位越大,收费越贵。
每天下午三四点回家,到家就是四点五点了,整天奔波十几个小时,大家到家都是饥肠辘辘的了。
一次瞬间即逝的机遇被敏感的二表哥抓住了,使二表哥在一年之内完成了原始资金积累,为他日后成为千万富翁做了充分的准备。
云南少数民族很勤劳,但他们把挣到的钱,不像我们湖南人那样,建新房子,或者用来投资,做大做强,他们的爱好主要是吃喝玩乐,他们特别喜欢养鸟,尤其是养画眉鸟。
云南人基本上家家户户养画眉鸟,以养鸟为乐,人走到哪里,鸟笼子就带到哪里,人在鸟在,甚至我还看到有人去干活,手提二个鸟笼子,背上背一个鸟笼子出门的。
他们养画眉鸟除了观赏外,主要用来斗鸟,人家看的就押哪只鸟胜,他们赚取佣金。
所以,斗画眉鸟成了当地的特色和产业,有人不辞辛苦,远走贵州和我们湖南捕捉画眉鸟。
一天中午,二表哥正在一个叫做四寨的寨子赶街,当时正是烈日炎炎,大家疲惫惫的。
一个年轻人提着鸟笼子和捕鸟的网从二表哥面前走过,走过去老远了,二表哥一个激灵,像开了窍门一样,连忙追过去。
二表哥问:“这个网是干什么用的?”
年轻人回答说:“用来捕鸟的。”
二表哥又问:“在哪里买的?”
年轻人说:“在昆明买的。”
二表哥说:“多少钱一个买的?”
年轻人说:“150元一个买的。”
二表哥说:“以后你来我这里买,我120元一个批发价给你。”
之后二表哥摊也不摆了,马不停蹄地跑到昆明批发市场找鸟网,以每张鸟网20元的价格,批了200张鸟网回家,以120元一张的价格,开启了他疯狂的闷声发大财的模式。
二表哥卖鸟网,为了不让老乡知道实情,就避开老乡,不跟他们在一起摆摊了,摆在街子偏僻处悄悄地卖,一张鸟网卖120元,能挣100元,一天能卖十几张,每天的纯利润达1000多元。
二表哥卖给别人鸟网,怕被老乡知道,就专门用黑色的袋子装着,包好,有老乡问二表哥鸟网好不好卖,二表哥连忙说很不好卖,所以一年下来瞒得死死地,竟然没有一个老乡跟他去卖鸟网。
2006年,一般县城中层老师月工资是500元左右,二表哥卖一天鸟网就能挣1000多元,够得上老师2天的工资,只要6天就能把老师1年的工资挣到手。
二表哥卖了半年的鸟网,挣了近20万,就在镇上开了一家很大的五金店,有5个大门面,也是老乡中第一个由赶街转开五金店的人。
接着二表哥的生意走进快车道,五金店货物样样齐全,二表嫂守店也很会做生意,所以老乡们大家都在外摆摊挣辛苦钱,二表嫂在家闷声发大财。
二表哥卖了一年的鸟网,挣钱挣得太快了,最终还是没有瞒住老乡,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也卖起鸟网来,卖的人多了,竞争激烈,利润大跌,每张鸟网只能有十元左右的利润了。
这个时候,二表哥挣了50万元,就不专门卖鸟网了,另寻商机。
2007年,二表哥完成了原始资金积累,就把目光放在刚刚兴起的香蕉产业上,而且这一次,二表哥快人一步,把香蕉套袋、拉绳、牛皮垫纸、珍珠棉等等香蕉制品做到当地第一的位置。
政府倡导发展当地香蕉产业后,很多外地的老板蜂拥而至,他们承包山头,雇请越南人给他们开荒种香蕉,管理香蕉,收割香蕉。
投资种植香蕉的大老板有很多,他们一般种植香蕉在10万株以上,种植1万到5万株的老板更是比比皆是,荒山上到处都是开荒的老板和工人,香蕉长出来之后,满山遍野都是香蕉,绿油油的,到香蕉成熟时,满山蕉香,外省的加长卡车都开进来运香蕉,我甚至还发现吉林长春的司机来拉香蕉,吉林长春到云南红河边境,跨越东北到西南,路途遥远。
种植香蕉,就得用套袋,拉绳,牛皮垫纸等等。
二表哥以前开过厂,深知开厂的短板,这次他到套袋厂拉绳厂牛皮垫纸厂进货出售,先在厂家放定金,厂家也保证低于别人的价格批发给他,而且保证优先给他,所以很多老板拿不到货,而二表哥可以拿到,因为他交了定金,实际上是给他生产的了。
二表哥进价低,自然销售也跟着低,比如说套袋厂80公分宽×1米长的香蕉套袋,厂家批发5毛一个,商家卖出6毛一个,商家挣1毛钱一个,厂家批给二表哥4毛5分钱一个,二表哥卖出5毛5分钱一个,也是挣一毛钱一个。
一个大点的香蕉园,需要10万个套袋,一个套袋便宜5分钱,就是5千元,加上其他的东西,如果在二表哥家里买,就能便宜好几万了,所以,有很多老板都乐意去二表哥家里买香蕉制品。
二表哥的利润是:包括套袋、拉绳、垫纸、包装箱、喷雾器、灌溉水管等等一棵香蕉树能净挣5毛钱,10万棵香蕉能挣5万元,算10个香蕉老板的话,就是固定挣50万元,15年就是750万元,这还不包括散户。
二表哥挣了钱,在当地买了一栋大房子,店铺也随之扩大了,由5个门面房扩大到10个,货物样样齐全,平均每天的利润有650元以上,扣掉开支,一年至少能挣20多万元,15年就是300多万元,加上750万元,是个实实在在的千万富翁了。
二表哥闷声发大财,老乡根本就看不到他的货物进出的事,他的很多货根本就不要进仓库,直接拉到香蕉园里。
二表哥的主要流程是:交给厂家定金,厂家直接把货拉到指定的香蕉基地上,再由香蕉基地的工人把货卸了,收钱,再交定金,再发货,周而复始!
题主说:有没有闷声发大财的渠道闷声发大财的渠道是有的,但需要一定的运气,或者是遇到贵人相助。
二表哥以前做啥亏啥,开的塑料颗粒加工厂,亏本了,但把工厂转让给大表哥,工厂却满血复活,让大表哥挣得盆满钵满,这就是运气。
之后二表哥运气来了,遇到贵人了,就凭自己去追问人家的几句话,抓住了冥冥之中的机遇,卖起了鸟网,把老乡瞒得紧紧地,做独门生意,让自己轻而易举地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接着,二表哥抓住了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卖起了香蕉制品,以他独特的经营方法,闷声发大财,逆袭人生。
说明白了,有没有闷声发大财的渠道,是跟天时、地利、人和分不开的,同时还需要一双发财的慧眼,把一个很小的事情看出倪端,看出财路来,另外,还要一棵聪明的脑袋,把闷声发大财的事情不声不响地做下去。
家里老人呆在家里无聊有什么方法帮助她?
家里老人为什么没有文化?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开放的时代。有些事情是不能力所能及的。哪像我们现在有条件却有很多孩子不去学习。这就是有儿不去的,你是失去了才知道可惜。虽然那个年代的老人没有文化。或者水平文化低。但是他们都有着勤劳的双手。和那朴实的生活。因为他们用长满了老茧的双手。哺育出了新的中国是这一代。无聊并不代表不会讲话。而是你没有跟他们讲到一个。生活上去。说的代沟吧。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试着尝试去接近他们的那一代生活。去学习他们那一代。生活精神。和经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进他们的生活,跟他们聊起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儿。奉献给伟大的祖国。
如何看待老年人黄昏恋?
老年人的恋爱婚姻,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话题。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老龄工作,老干局、老龄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宗旨,就是做到要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所谓老有所为,简而言之,就是人到老年也不单是坐享其成,还应该尽力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奉献余热。
对于老有所乐,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全世界闻名。人到老年,唱唱歌,跳跳舞,钓钓鱼,外出旅行等,都是极好的选择。作为已经丧偶的老人,找一个知冷知热,温顺善良的老伴,应该是最好的老有所乐了。
话题的重点是老有所依。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法定义务,不可违背。但是,对于已经丧偶的老人,儿女的关心体贴真的无法代表夫妻之间那种互相关爱和扶助。
一般来说,儿女们要生儿育女,要挣钱养家。真正全身心的陪伴在老人面前,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老年人的婚恋问题,应当得到子女的尊重和支持。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实行婚姻自由原则。所谓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双方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并基于本人的意志,自主自愿的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他人的干涉和强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黄昏恋并不普遍受到推祟和尊重。相当一部分子女,对于自己老人的婚恋都持反对态度。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怕父母的资产外流,二是怕增加负担。虽然,子女的担心有他的道理,但法律对婚前婚后的财产都有明确规定。特别是老人的晚年幸福,儿女也下能置之不顾。
我的一个堂叔,曾经是县五金公司的经理。堂嫂49岁病逝时,堂叔才51岁。随后的几年,都有人给堂叔介绍对象,却遭到儿女的坚决反对。这也许是个例。堂叔后来爱上了城郊一个丧偶的中年妇女,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子女还是坚持不同意,长子甚至威胁要断绝父子关系。
就这样,堂叔一直独身居住。冰箱里虽然经常塞满了子女们买的鸡、鱼、面、蛋,但是孤独的堂叔并不快乐。夫妻之间那种嘘寒问暖,叩背擦脚,相互依偎,轻言细语,林间漫步,结伴缓行的人伦之乐,是儿女的孝顺、赡养能够代替的吗?
堂叔81岁离世,走时我去送他一程。看着30年悲哀无助、孤独终老的堂叔,儿女们的心应该滴血!
在此,本人认为,于情于理于法,我们都应该尊重并支持老年人的恋爱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