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交友群,广场舞是怎么火起来的?
济南交友群,广场舞是怎么火起来的?
广场舞之所以能火起来,而且发展的这么好,其实有它的必然性,一个东西之所以能生活下来!也必须有这个东西的生存土壤。
其实广场舞也是一样,他简单~易学~动感强大家喜欢又接受它,自然就会发展起来。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
第一现在人越来越重视个人健康问题,而跳广场舞听着动感音乐,不仅可以快乐心情,而已身体的舞动,也可以起到运动的效果,这么好的事情大家肯定愿意坚持下去。
第二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跳出推行全民健身运动,而且还特意编排了一些通熟易懂的健身操式的广场舞,大力推行后也让群众所接受。
第三跳广场舞,不仅可以健身,而且更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跳广场舞,不仅是个运动圈,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平台,在这个团队里大家一起跳舞,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共同发展,为建立一个正能量的团队而努力奋斗!!!
网友举报钱枫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真假我们还是静待水落石出,相信会有一个公正的结论!我个人直觉这是真的,钱某日子狱来狱有判头了!
首先女生说的有理有据,也发了爱情的照片以及两人的对话,对于网友质疑的喝断片无法打车显然是不成立的,断片只是记不起醉酒期间做的事而不是完全没有行为能力!
吃了太多瓜,但是每每看到这样的事情还是很气愤,一个个肮脏的躯体何以能披着羊皮行走在太阳下?是谁保护了他,又是谁助长了他的邪恶?!
但愿恶人都能曝尸在阳光下!
山东大汉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听到“山东大汉”这四个字,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山东人的个子高。
据2015年的一项全国普查,中国男性平均身高是169.7cm,其中的山东男性身高排第一,平均为175.44cm;其次是北京、黑龙江,平均身高依次为175.32cm、175.24cm。后三名分别是贵州、云南、湖南,平均身高170cm以下。另据2016年山东省卫计委的普查,山东18岁男生平均身高为175.3cm,女生163.2cm。分别超过上一年度全国平均3.3cm、3.8cm,依然是全国第一。
山东18岁男女身高也是排名第一
山东人的平均身高排名全国第一是毫无疑问的,否则不会自古就有“山东大汉”的称呼。为什么山东人普遍较高?这跟基因和饮食有关。
山东人上古时期属于东夷人部落。夷,从“大”从“弓”,甲骨文中的“夷”字,就是身材高大的人持着一把弓。山东人传承了东夷人的基因,自然身材高大。
甲骨文的夷从“大”从“弓”
司马迁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九尺六寸多高?目前学术界有争议,一说是221.76cm,一说是196.81cm,三说……但不管哪种说法,孔子是大个子无疑。历史小说和传记中的“堂堂七尺男儿”等词句,多数情况下是形容山东人。
为什么东夷人身材高大?目前也有许多说法,有专家认为:古东夷人有高加索人、通古斯人等种族血统,在上古人类迁徙中来到山东临海地区定居,与华夏文化联姻并经漫长演变,保留了身材高大等特征。还有专家认为:东夷人祖先受环境、气候等影响,饮食比古中原地区的人类更科学和丰富,促进了身体的发育,爱吃面食也一直是山东人最大的饮食习惯……
在山东男人低于170cm被戏称为“二等残废”
但是,仅从遗传基因、饮食文化上来讨论“山东大汉”并不是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除了身高之外的东西,比如个性、品质、口碑等,这才是真正让山东人“大”起来成为“汉”的关键。
汉子、大汉——是古时游牧民族对汉民族男子的称谓,也可以说是外族对华夏民族的尊称。这与享国400余年的强大汉朝有关。汉朝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最文明的强大帝国,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有记载说,西汉时中国人口达6000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汉子、大汉的称谓此后经演变,逐步成为顶天立天、敢作敢为、嫉恶如仇、重名轻利、讲义气……这些具有优秀品质人群的代名词。
所以,“山东大汉”其实更多寓意了对山东人这一群体的尊称。
汉子、大汉是古时游牧民族对汉民族男子尊称
那么,山东人的品性有什么特点呢?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人是儒家文化的忠实践行者,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为信仰。
山东是齐鲁文化发源地,山东人追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危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心怀“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山东是东夷文化发源地,在上古时期有诸多发明,比如发明了弓、矢、舟、车、鱼、猎、农、牧、酿造、冶炼等,还为天文、地理、律历、礼乐等做出突出贡献。东夷人以勤劳、勇敢、睿智又仁厚、逊让而闻名天下。
人们评价山东人用耿直、大气、勇敢等词句。历史上的隋唐好汉、梁山好汉都是山东人的代表。"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真没工夫打嘴炮,有时间不如用拳头解决,这就是山东大汉的特点。
有人说山东人没心眼,呵呵,孙武和孙膑就笑了;有人说山东人不善言辞,呵呵,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就笑了;有人说山东人中庸没野心,呵呵,盐贩子出身当上皇帝的黄巢就笑了;有人说山东人保守缺乏创新,呵呵,发明望闻问切的医圣扁鹊、土木建筑发明家匠祖鲁班就笑了。
还有人说山东人不会做生意,呵呵,旧军孟洛川就笑了;还有人说山东人太严肃无聊,滑稽之王连皇帝都敢“调戏”的东方朔就笑了。
还有人说,你说的这都是历史上的山东人,呵呵,宋哲元、张自忠、杨子荣、季羡林、丁肇中、臧克家、李苦禅、韩美林、莫言、梁晓声、李苦禅、乔羽、魏启后、方荣翔、欧阳中石、成龙、黄渤、李雪健、唐国强、黄晓明、郭晓冬、姜昆、牛群、朱时茂、黄宏、郭冬临……都笑了。
在山东吃饭,如果你不懂国学,你连怎么坐都不会;在山东喝酒,如果你没口才,敬酒我们都不喝;在山东说话,说了做不到,连要饭都没人理你……
山东大汉还和“山东响马”纠缠过,比如隋唐豪侠和民国东北“胡子”。翻看史书,山东大汉也挺能闹腾:赤眉军起于青州,秦叔宝、黄巢、宋江、唐赛儿、义和团都起于山东。所以,自古也有“山东安,天下安”的说法。
山东大汉,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的尊称。希望每个人山东人珍惜这一称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安天下”的山东大汉。
济南有哪些名人故居?
辛弃疾故居
辛弃疾纪念馆占地总面积31亩,由纪念馆和辛家坟两部分组成,建有石坊、六角碑亭、辛弃疾塑像、辛弃疾纪念祠、稼轩词书法艺术刻石碑廊等景观以及文物、书画、民俗、图片、"一代词宗"、"义胆忠魂"6个展室,并设立了"稼轩故里"碑,由书法名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
辛弃疾一生抗金抱负不得施展,就用词这一文学形式作为斗争武器。通过词来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激励人民的抗金意志。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
陈冕故居
位于济南市古城区省府前街以西,泉城路以北的鞭指巷是一条颇有名气的老街。
陈冕故居位于鞭指巷9-11号。推开厚实的黑漆大门,正对的是一面古朴的座山影壁,由影壁前的屏门左拐是一个十分大气的四合院。精致的砖雕盘头与石雕挑檐显示出当年主人的审美情趣,著名的清代状元府邸就在此地。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鞭指巷9-11号
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1895-1972) ,原名路鸿藻,字笠生,号大荒,别号大荒山人、大荒堂主人。他是杰出的聊斋学研究先驱,是版本目录学专家,古籍、书画、古玩鉴定专家和书画家,是中国收集占有蒲松龄手稿最多的一个学者,在众多学术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
路大荒故居位于曲水亭街8号院,这是座落在曲水河畔的一处四合院,1951年由路大荒先生的大女婿买下的,好友画家黄宾虹曾为之题名为"曲水书巢"。路大荒在这里读书著学,度过了他后半生的30余年。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曲水亭街8号
老舍故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1931 年,老舍回北平和胡絜清结婚,不久,夫妇二人一起返回,租住在南新街58号一间小房子里,从1931年夏到1934年秋,新婚的老舍和夫人在这里度过了一生最为美好的时光。
1950年在原房地基上进行了翻修重建,拆除了二门和影壁,砖头土坯墙和草房屋顶被改以红砖墙和瓦房屋顶,但原有格局基本未变,院内水井和北房内当年的隔扇尚存,现由一位徐姓老人及其家人居住。此处故居为四处故居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2006年被列入第三批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南新街58号
舒同、晁哲甫及李予昂故居
老舍纪念馆往西不远,是两幢二层别墅小洋楼,保存状况良好。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有多位名人曾在此居住。
舒同(书法家,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晁哲甫(教育家,革命家,曾任山东省副省长兼山东大学校长)、李予昂(著名经济学家,书法家,曾任山东省副省长等职)。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南新街51号院
张志故居
南新街南段路西,有着"民国成立后山东法官第一人"之称的张志曾在此居住。张志(1880-1925年),早期同盟会会员,曾为山东高等审判厅厅长。素以居官廉明,执法公正,被誉为"法学大师"、"慈佛厅长",1925年遭张宗昌暗杀。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南新街63号
黑伯龙故居
济南老一辈名画家中有“关、黑、弭、岳”四家之说。关是关友声、黑是黑伯龙、弭是弭菊田、岳是岳祥书。四位皆为曾驰誉齐鲁画坛近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而关于黑伯龙,李苦禅则独有评语曰:“自有清以来,能融石涛、梅青诸家笔墨而独成一家者,伯龙也。”
先生29岁举行画展于济南,34岁举行画展于上海。暮年又与画鸟画大师许麟庐书画联展于齐鲁,名声大振。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 泰山晴岚》、《千里江山万年春》、《泰山云海》等选入《山东国画选》以为珍藏。
此外,还有《黑伯龙画集》问世。黑先生性情爽直胸襟豁达,善交友喜门生平等待人。在中国艺专和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多年,深受美术教育界敬重,被推选为山东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南新街67号
张东木故居
张东木(1913-2001),又名张树栋,曾任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政协副主席。创出了"名驹"和"双鱼"两个独步省内外二十年的名牌。著有:《东元盛厂五十年》、《济南东元盛铁工厂》、《万竹园概略》、《山东代表团参加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文德铁工厂》等。
地址: 济南市天桥区锦缠街34号张采丞故居
张采丞,原名张克亮。民族企业家,曾先后建立兴顺福粮栈、机器面粉厂、机器榨油厂等。
在2011年,济南经二路纬三路开始进行拆迁,未来要建成济南的CBD中心,一些当时的建筑也已经不复存在,只是遗留一栋原来的洋房,听说这栋洋房与张采丞原来搭救过一位共产党的山东地区领导人有关,但是的具体的事情来龙去脉因为知晓人已经去世,也无从落实了。
地址: 济南市市中区经三路80号
鞠思敏故居
鞠思敏(1872──1944),中国近代教育家,培养出季羡林、孙思白等众多著名人士。故居位于县东巷105号。据老街坊介绍,鞠思敏生前把大部分收入都捐献给了办学事业,大约是在1936年,他学生们集资在县东巷为他盖了这处宅院。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县东巷105号
方荣翔故居
方荣翔(1925-1989),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市人。山东省京剧院花脸演员。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工裘派花脸。
1988年,率山东省京剧团到香港公演。同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1989年4月22日,方荣翔因心脏病复发在济南逝世。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上新街120号
朱桂山故居
从上新街南口往北走约200米,路东侧108号院里,有一幢十分显眼的两层红砖洋楼,楼虽不大,但很气派。里面的多个房间现都被不同住户所使用,保存状况尚好。这里是日伪时期的济南市长朱桂山故居,朱桂山名五丹,字桂山,单县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中国同盟会。
济南沦陷后,在日本侵略军扶植下,朱桂山于1938年1月出任伪济南治安维持会副会长。同年3月至1942年12月任伪济南市市长,沦为汉奸。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上新街108号院
你们在旅途中真的有过艳遇吗?
不知道我遇到的算不算,不过想想有人对你表达好感,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窃喜吧!
三年前的夏天,蹭了一个商务团去了塞浦路斯。接待我们的是对方公司的部门负责人,英国人,年龄约四十五、六的样子,有着绅士的儒雅的风度。他主要负责我们在塞国的行程,也是我们出行的司机兼导游。
我的英语很烂,简单的口语会一点,所以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见面只是简单的问好,出行对方公司有翻译陪同,我是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怕出丑啊!一次,在海边用完餐,我们几个女的闲聊,英国人问我,可不可以抽烟?我以为问我抽烟吗?真接说:“NO!”大家都笑了,英国人还真的收起了烟。
外出期间,那个英国人极尽彰显绅士之风度,会主动开、关车门,吃饭会先请女士开动,真正做到了“女士优先”,我体会到了身为女性的优越感。
在塞浦路斯呆了一周,我和英国人也没说过几句话,当我们回国时,他把我们送到机场,我准备握手和他告别,他走到我跟前,用英式的拥抱在我耳边说:“I love you!#&*#*&…”
哈哈,后面说的我没听懂,在心里默默翻译成了:“喜欢你!一路平安,再见!”
(此图为传说中维纳斯女神的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