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同志聊天室,网上和你保持聊天最久的一个人有多久了呢?
福建同志聊天室,网上和你保持聊天最久的一个人有多久了呢?
我有两个网友,从我有QQ开始一直保持着聊天,有二十多年了,虽然我们从没见过面,联系的也不多,但就像身边的老朋友一样,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看到不好的心情动态了会私下问候,真的很温暖。
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山西人,做旅行社的,他比我大不少,我见证了他风华正茂时带团四处游玩,跟着他的镜头欣赏各地美景和特色。
他邀请了我很多次,带上家人去山西玩,但我觉得这种友谊的存在还是不要让老公知道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婉拒了。
现在的他已经退休几年,定居广州,每天的生活照样丰富多彩,游泳,骑行,四处品尝美食,接送小孙女儿。
我们不常聊天,但相互的城市有什么大事件的时候,就一定会问候,你还好吗?我觉得这样的友谊很好,相互挂念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想起时就会觉得温暖。
还有一个网友,是河北的,我们是玩QQ游戏斗地主时认识的,我很笨技术很差,经常被有钻的人踢。
他每次都是看我被踢了也跟着出来,再进一个没人的桌。他也有钻,先进去可以踢同样有钻的后来者,这样别人就不敢踢我了。
他叫我妹妹,我们俩天天在一起玩,以至于经常玩斗地主的人都知道了有他的地方必定有我,有我的地方必定有他,当一方没出现时,别人就会问。
相对于前面那位山西的大哥,可能我们是同龄人,我们经常爱情,聊得特别多。
他会给我很多工作和生活的建议,会提醒我岀差注意安全,多喝水多吃水果,但我们心照不宣的不提感情。
我结婚了,我们联系少了,QQ空间有来访记录,只要我有发动态他就会来逛逛,有时候很久不发动态,他也会来,但从不留言。
只有在我每年的生日,会给我发“生日快乐”的消息,我回复他,他从不理我。
一晃到了前年,他加了我的微信,我知道了他与我联系少了的原因是当兵去了,现在的他已经退役,开了一家装修公司,孩子才6岁。
我们又爱情了,很奇怪,当他问我可不可以爱情的时候,我没半点觉得不妥。
像多年不见的老友,看着以前那青涩的面孔现在是坚毅和成熟,眼眶还有点湿润。
我们没有聊多久,就相互的调侃了几句,他问了我当时为什么那么急?我打着哈哈,叉开了话题。
成年人了,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该保持的距离还是要保持。
现在我们很少聊天,我发的朋友圈他也不点赞,但我知道他在,因为重庆岀现疫情时,他是第一个给我发消息的。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不时常联系,不代表不挂念,很多人觉得网络上的朋友不靠谱,其实不靠谱不是网络,是人!
冯小刚和孙海英互相炮轰?
说起冯小刚和孙海英,两位可以说是华语娱乐圈十分著名的导演和演员了,但是从2010年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同台亮相过,甚至这几年两个人已经成为见面就掐架的仇人。
而且,两人之所以关系变得恶劣完全是因为一部名为《培尔·金特》的话剧。当年孙海英受邀出演这部话剧,并且一演就是40几场,但是演出结束后网友们对这部话剧的评价褒贬不一,这也令作为主创的孙海英心里极为不舒服,也因此,在娱乐圈有“孙大炮”,以火爆脾气著称的孙海英在记者会上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指名道姓的点评冯小刚“装洋蒜”。
尽管之后孙海英曾多次澄清自己并没有妄加评判冯小刚之意,只是为了让“娱乐”更有品质,而且自己提出冯小刚也是为了他好,指责他一下也是希望冯小刚可以推出更好的作品。
对于这件事,脾气火爆的冯小刚最开始也表现的十分宽容大度,通过晒短信截图称”孙海英同志很可爱“来回应这件事,但是孙海英看到冯小刚如此表现后竟然顺着杆子往上爬,直接用”我看的上你,才指责你“的语句回应冯小刚,在此之后这件事也消停了一段时间。
但是,当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上映期间,孙海英突然表示尽管冯小刚送给了自己电影票,但是因为自己不看国产片而不会去看这部电影,而孙海英这一行为直接惹怒了冯小刚,直接声称自己不但没送他电影票,即使要送也是要送可以治他被激情烧坏脑子的药。
之后,冯小刚和孙海英的骂战直接升级,脾气都很火爆的两个人直接展开骂战,冯小刚甚至怒骂孙海英是孙子,而孙海英直接评价冯小刚的作品都是垃圾,在欺骗观众。也正因为两个人的这场骂战,直接导致两个人关系处于水火不容的地步。
而且,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八九年之后,冯小刚和孙海英的关系依旧没有和解。
纵观这件事始末,其实孙海英负主要责任,毕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发言时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影响力,而且观众对于演员参演的作品的做出褒贬不一的评价也很正常,如果因为出现负面评价就妄加指责观众,那这个演员本身就不合格,其次,在这件事中,冯小刚前期已经表现的足够宽容大度了,但是孙海英一直顺着杆子往上爬,丝毫不给冯小刚留情面,在这种情况下,冯小刚不可能一再忍让了,也因此,才会引起两个人在网上的骂战。
对此,你们同意拾忆的观点吗?
回到地方究竟能做些什么?
我就是正团职上校转业时,选择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
我原部队的战友中,转业时符合自主择业条件的干部中,约有85%的人主动选择了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
通过我个人自主择业后的经历,以及对战友自主择业后工作、生活的接触和了解,转业后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回到地方后,其工作、生活状况,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一、应聘打工我自主择业后,通过网上应聘,先后在物业公司、拍卖公司、农业科技公司和涂料制造公司打过工。因为这些公司比较看重我过去曾经在部队的工作经历,每次应聘入职到一家公司,都被直接任命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或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在以上四家公司,我入职后,分别担任过物业公司主管,拍卖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涂料制造公司制造部部长、运营保障部部长、项目主管等。
过去,我在部队时,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专长。但是,应聘到这些私企工作后,一般都是突击自学,边干边学,现炒现卖。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一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本职工作岗位上的业务知识,胜任本职工作,得到公司老板的肯定。
自主择业后,通过打工的体会,我觉得,只要自主择业的干部想做事、愿意做事,哪怕没有一技之长,也是可以走出家门,主动到社会上去应聘求职,主动到招聘你的公司去力所能及地工作的。
我自主择业后,与原部队自主择业的战友一直保持着联系,也了解一些他们自主择业后打工的情况。
如:有的是回到地方后,自己主动直接到处应聘,寻找合适的工作,重新就业;有的是通过熟人介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是到亲戚、朋友开的公司去打工;有的是通过自学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对号入座地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当然,在部队期间拥有一门专业技术的,到地方后,找工作就更容易了。等等。
应聘打工的自主择业干部中,所从事的工作,干什么的都有。有在私企担任部门主管的,有在企业或生活小区当保安的,有在私企跑销售的,有与平台签约开出租车的,也有在私人医院当医生、在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在保险公司卖保险的。等等。
二、自主创业我的一个战友,在部队干到副团职中校,早在2003年转业时,就选择了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他是属于较早一批选择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
回到地方后,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人脉关系,与朋友合伙创办了钢材贸易公司。由于公司创办时间早,又赶上市场需求上涨的好时机,最主要的,还是他与合伙人经营有方。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现在,身家早已数千万元,衣食无忧,财务自由;在一线城市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豪车。
在自主择业的退役军官中,像这个战友这么成功的案例,毕竟是极少数,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对于自主择业的干部来说,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参考、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据了解,在自主择业的干部中,回到地方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还是不多的。在这些不多的人当中,有开照相馆、超市的,有开建材门市的,有创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也有开茶楼、小餐馆、小吃店的。等等。
在这些自主创业的转业干部中,由于种种原因,投资创业后,少则一年半截,长则三年、两年,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也就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亏损的多,赚钱的少;还有的投资创业后,血本无归,靠每个月的退役金一点一点地还债。
从中可以看出,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要想靠投资创业挣钱,还是很困难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并且风险和压力更大。因为,无论是从了解经商创业的行情上,还是在资金、人脉和家底上,都不占优势。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在选择自主创业时,最好是慎之又慎、小心为好,免得到头来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连打水的竹篮都有可能弄丢了的。
三、照顾家庭我自主择业的战友中,还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自主择业回家后,由于家庭原因,始终都没有出去打过工、创过业。其实,他们也想到社会上去打拼一下,体验一下,挣点小钱,长点见识,学点知识,提高自己。
比如,战友老吴自主择业后,第二年老婆就生了二胎。老婆出了月子后,就要去上班。老大也才三岁多,才上幼儿园。原本他计划找份工作干的,这一下全打乱了计划,只好在家里当起了男保姆。每天接送老大上幼儿园、带老二、洗尿布、做饭、打扫卫生等等,天天忙得不亦乐乎。按照他的说法,现在每天要做的事,比过去上班不知道要忙多少倍了。
战友老袁自主择业后,从打回家的那天起,就没有想过要出去打工或创业什么的。因为,他接近80岁的老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天比一天严重,一个月都要外出走丢好几回,经常要到派出所去报案,经常要发动亲友到处去找走失的老母亲。弄得他身心俱疲,应接不暇。只有呆在家里,一心一意地照顾起老母亲来。
像以上这两个自主择业的战友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几个。他们有的是老婆上班,自己在家专心带娃;有的是家里有年老体弱多病的老人无人护理,只有自己承担起照顾的责任;还有的小孩在上学、老婆在上班,自己没专长,工作不好找,为了经营好小家庭,干脆心甘情愿地呆在家里,担负起了买菜做饭,操持家务的责任,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家庭妇男,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
四、提前退休从我自主择业的战友回到地方后的情况看,应聘打工也好,投资创业也好,在总的自主择业的干部中,还是只占少数,大概也就占个30%左右。
另外70%的自主择业干部,回到地方后,他们并不是不想出去工作,并不是不想创业挣钱,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选择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本真。也就是自主择业后,提前进入退休状态,自主即退休,过上了退休人员的生活。
大部分自主择业干部提前进入退休状态,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年龄偏大,工作不好找。二是没有一技之长,高不成,低不就,工作干不长。三是想创业没资金,不懂行,怕风险。四是有退役金保底,家庭没有什么负担。这大部分人其实也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想进入社会,不想与社会脱节,也不想碌碌无为。但是,只要摆正了心态,只要自己过得舒心,也是无可厚非的。
大部分自主择业干部提前进入退休状态,其实也是一种无为而为。即:既然选择了自主择业,就要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就要自我平衡,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强求,不用刻意而为。也就是无为之时最有为,独处之时不孤单,心里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只要是要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即可。
自主择业干部回到地方、回归家庭后,因为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想法不同、追求不同,其自主择业后的工作、生活状况,也就是以上几种。但是,作为一名自主择业干部,退役之后,为了自己的工作、生活顺心、舒心、开心,建议还是要尽快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尽快转换角色。把自己的过去归零,不要去翻过去的老黄历;以一介平民、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踏实工作、安心生活。其实,从部队转业了,已经选择了自主择业了,本来就是一介平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要还想着自己过去是个什么长,过去手下管了多少人,过去的权力有多大,过去多么威风气派。往事如风,已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如果还沉浸在过去的日子里,不切实际,不能自拔,徒劳无益。
二是保持良好心态。不攀比,不后悔,不得陇望蜀,不这山望到那山高。既然选择了,也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保持平和的心态、阳光的心态,知足常乐的心态。搞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想做什么。只要你愿意干,只要你力所能及,做什么都是可以的,也能取得一定成绩的。
三是主动适应环境。从部队转业选择自主择业后,也就从过去部队那种繁忙紧张的工作、生活中,转变成为一个没有单位、没有人管、没有同事的社会自由人。在这个过程中,心情肯定有失落,心态肯定有不平衡,新的工作、生活环境肯定有暂时的不适应。但是,作为一名退役军官,作为一名在部队经受过长期锻炼和磨炼的退役军人,要有重新定位的理念,要有主动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要有转变思想观念的主观能动性。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进入新工作,享受新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强项,为家庭、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聊天时回复嗯嗯的人是什么心理?
一、嗯”回答的比较简略。 第一种情况是对方比较忙! 第二种情况是对方对你聊得话题兴趣不大! 第三种情况是对方压根不想跟你聊!
二、“嗯嗯”有很多涵义的,像我经常说,我开心的时候会说嗯,我兴奋的时候会嗯嗯嗯,我不想理人的时候我就会说嗯嗯,你得先了解她,像我身边的朋友就能很清楚的明白我嗯是什么意思。
还有些情况是因为不知道回什么或者是聊什么就是那样回答,或者就是很单纯的回答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她手头上有事做不方便发字多,第二种就是她这种表现是一种习惯,最后一种有可能是不想和你多说什么的意思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压根不想和你聊,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上两种因为如果是最后这种的话那就没必要回信啦,别多想如果实在想搞清楚就拐个弯试问一下她。
聊天时,一个"嗯"表示不想搭理对方。可以瞬间断掉所有对话,除非你嗯完可以马上发个话题。"嗯嗯"的话,你从文字上发送出去,人的大脑会自己转变语气,变成类似于极力赞同,比较开心的语气,比"嗯"要好很多。
喜欢你的人,喜欢和你交谈的人就会是第二种“嗯嗯”的情况。对或是“嗯”这种情况,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吧。
三、难道用“嗯”还是用“嗯嗯” 还有区别吗?
区别一:“嗯嗯”比“嗯”情感更强烈
网友@东起龙咚锵 认为“嗯嗯”给人一种很强烈的热情感。例如回复“我爱你”,正常用“嗯”,感觉略带一种敷衍。而换做“嗯嗯”,则给人一种更肯定,更热情的感觉。
区别二:“嗯嗯”比“嗯”更亲切
网友@精灵鼠小妹 认为,“嗯”与“嗯嗯”,用叠音词后在语气上显得更加亲切。所以她在与朋友聊天中经常使用“嗯嗯”一次。特别是在一种严肃的对话上,用“嗯嗯”比“嗯”能够让气氛得到轻松。
区别三:“嗯嗯”比“嗯”更有礼貌
网友@金刚葫芦娃 认为单独一个“嗯”会给人感觉不够礼貌。所以多加了一个“嗯”。So“嗯嗯”。该网友表示,“嗯”意思就是认为对方说话没有营养,还很无趣,希望能快点结束对话。而“嗯嗯”则显得很乐意交谈的感觉。
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1、叠音,小孩子般让人温暖
小孩子最初会说的词都是些什么词?没错,基本是叠音词。婴儿的可爱、纯真、没有危险的印象,在我们最原始的记忆里,也在我们繁殖后代的美好憧憬中,使我们对婴儿的一些特征总是带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和偏好。儿童语音中含有大量的叠音,叠音激发了我们的婴儿图式(对具有婴儿特征的刺激形成的一种心理表征),会给我们带来温暖的感觉。叠音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形式,普遍存在于姓名和网络语言之中。有研究者对25578个人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约有3%的人使用叠音姓名,其中女性使用叠音姓名的比例远高于男性。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叠音会传递亲昵和柔美的印象,这种印象与人们对女性的期望一致,但与人们对男性的期望相左。在网上聊天时,人们也经常使用叠音,比如“嗯嗯”、“宝宝”、“亲亲”、“么么”、“萌萌哒”等,叠音会给人活泼可爱的感觉,创造一种充满童趣的氛围。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呵呵”。所以,当在微信聊天时,别人回一个字跟回两个字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回两个叠音字,会给你一种温暖的感觉,你会有一种在和小孩子聊天的感觉,会觉得对方更加热情、更有安全感。反之,你会觉得是在和一个无比正经的人聊天,公事公办,冷漠,没有人情味儿。
2、字越少,人越忙?
对方回复的字很少,甚至不回复你,有可能是真的在忙,也可能是必须装得很忙。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身边的小伙伴说,我好忙啊。殊不知,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心理不适。你说,这个世界就你忙,我很闲,是不是?说自己忙(真的很忙除外),其实是自抬身价的一种表现。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比较重要,意味着有很多人找,意味着获得的资源很多,意味着自己有目标有追求。忙是相对的,如果对自己不重要的人,我不忙也是忙,对自己有价值的关系,再忙也是不忙。说得更不客气一点,忙,背后的潜在意义是,我的时间比你的时间更值钱,我和你之间是有距离的,我的地位是比你高的。所以,如何委婉地表达出自己很忙,又不让别人心里觉得不舒服,是一种需要修炼的智慧。不论是在一对一的聊天,还是在微信群中,如果自己觉得在其中处于更高的地位,那很可能就不会多发言。因为,你发言太多,别人就会觉得你很闲,那就跟自己的身份不匹配了。所以,回复你一个“嗯”或者“好”,表示“已阅,但是对不起,我没有时间打第二个字了”。
3、字少,是为了证明我能力强
看了上面几段话,是不是觉得那些回复字数少的人挺讨厌呢?其实不是。如果是你,到了一定场合和情景,也只能这样做。除了刚刚提到的我很忙之外,还因为什么?社会认知有两个基本维度,即热情与能力。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这两个维度在同一个人身上难以兼得。比如,我们如果经常和一个人一起喝酒吃饭唱歌,就很难再跟TA一起完成有难度的需要彼此配合的事情。相反,那些经常得高分,看起来勤奋能干的人,你多半不愿意和TA一起出游、娱乐。也就是说,一个高热情的人却被认为是低能力的,而一个能干的人却被认为是低热情的,热情与能力之间似乎是一种相互补偿的关系,人们也会利用这种关系来达到提升能力或热情的目的。在微信交往中也是,如当人们想要表现更高能力时,会降低自己的热情表现,而当人们想表现出更多热情时,则会降低其能力表现。具体展现什么,往往取决于对象的地位和自己关系维持的动机。当然,情商高的人,会适当去平衡热情与能力的关系。即便自觉比较“牛”,在表现出自己有能力的同时(比如,发言不多),又不失热情(偶尔卖个萌,来一发表情)才是极好的。即便自己比较弱势,也不卑不亢,不是一味地“嗯嗯”,偶尔装一下高冷,也未必是件坏事。
同信是什么意思?
同信
同信是一款男同性恋交友软件,由于男同性恋者常利用该软件交友发帖,又被戏称作“同志版的微信”。软件能够自动搜索老乡使用该软件的人并显示距离信息。用户能在软件中上传个人照片,发帖会话结交朋友,使用非常方便。同信-同志版的微信,在线小说,爱情,百科,聊天室,你我沟通距离更近,搜索老乡的好基友尽在掌握。
中文名
同信
用途
男同性恋交友软件
软件版本
V1.3
软件大小
7.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