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交友,让你想起一段尘封的记忆?

2023-07-01 14:33:03 38阅读

抚顺交友,让你想起一段尘封的记忆?

今天收拾屋子时,看见书柜里的一本笔记,是上学时记得!里面记了很多歌词。这里就只说一下F4的吧!最喜欢听的就是“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

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

抚顺交友,让你想起一段尘封的记忆?

言承旭

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 - 言承旭 (Jerry Yan)

听说感情要慢慢累积

由不得让我放肆任性

怎么我循规蹈矩

拼了命付出

你没有回应

听说感情难免力不从心

亦步亦趋却不见踪影

你给的眼神好比

大热天里一道冷空气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爱你

以为付出了一切就非得有意义

你给的难题

我不曾逃避

谁叫我已爱你成性

总有一天可以用力紧紧抱住你

毕竟继续的呼吸也要有点目的

一身的伤痛

委屈的痕迹

在你防备的眼睛里

都是零

听说感情难免力不从心

亦步亦趋却不见踪影

你给的眼神好比

大热天里一道冷空气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爱你

以为付出了一切就非得有意义

你给的难题

我不曾逃避

谁叫我已爱你成性

总有一天可以用力紧紧抱住你

毕竟继续的呼吸也要有点目的

一身的伤痛

委屈的痕迹

在你防备的眼睛里

都是零

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爱你

以为付出了一切就非得有意义

一身的伤痛

委屈的痕迹

在你防备的眼睛里

都是零

<完>

后序:

当年为什么会记这些歌词呢?其实上学那会没有谈恋爱,不是没有男孩追,是真的家教很严。我自己也怕耽误学习对不起父母,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有好奇心和叛逆期的,比如同学们上网,我也会去网吧!但是这些是偷偷去的,没有告诉父母。至于去网吧,我们都是很有安全保护意识的,早些年治安是没有现在这么好。我们通常好几个男生,几个女生一起去,但不是男女朋友的关系,只是单纯的友谊,那时候友谊是真的很纯洁,思想也很简单。男生去了一般打游戏CS,红警。女生去了就是听F4的歌、追剧<流星花园>,网吧是2元1小时,到时间了我们又会叫到一起回宿舍。就这样每到周末就出校门去网吧追星F4的歌、看流星花园,那时候都很喜欢言承旭。估计都梦想长大了要找个像言承旭这样的男朋友吧!

[捂脸]

东三省黑吉辽三地的人都有什么不同?

要问东三省黑吉辽的人有什么相同点,那我可要滔滔不绝,和你喋喋不休个三天三夜了,提起不同,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寻思了半天也只是想到了这几点细微的差别。

口音不同。

大家伙一听见东北话就感觉老有意思,老招笑了。听音儿识人此子产自东北,那他一定是辽宁省的。辽宁人一张口大碴子味儿就飘出来了,说话舌头捋不直的是沈阳及其老乡那边拉的,“大舌头啷叽”的是鞍山和营口那一撇子的,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说话质疑全世界的就是锦州那嘎达的,有海蛎子味的是大连那边的。这里要郑重强调一下,我感觉朝阳口音是全辽宁省最标准最接近普通话的了。在黑吉哥俩中,大黑几乎上没有口音,说话字正腔圆,有点口音但不是很重的,那就是吉老二啦。

东北人内部是能区分出省份的。我生在辽宁,学在黑龙江,一说话,他们就能听出来我不是黑龙江的,但我自己一点感觉不出来。举个例子,在家时说我(wǎng)们,而黑龙江和吉林常说俺们,但后边接的“那嘎达”都是一样的。哎?你说孙悟空一直自称俺老孙,那它可没可能是一只我们东北猴那,哈哈。

当然这种魔力的口音和幽默的语言是我们东北的独有特色,我也是纯纯的东北人,没有任何嘲笑和蔑视的意思。

气候类型、温度不同,地形略有差异。

黑龙江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吉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辽宁是温带季风气候,而且辽宁还是一个沿海的省份,所以在寒冷的冬季辽宁的温度要比黑、吉高10℃左右。东北哥仨加起来的总面积是78.73万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但辽宁又以山地、丘陵居多。所以黑龙江和吉林的耕地面积要比辽宁多很多。站在田间地头,绿油油的玉米地,黄澄澄的稻田与瓦蓝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出壮美山河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2022年全国各省耕地面积排名中,黑龙江省以2.579亿亩位居第一,吉林省以11247.75万亩位居第四,而辽宁省未进前十。但适宜的温度气候,山地丘陵较多的辽宁水果较多,农村几乎上家家都会有几棵枣树,杏树,桃树,梨树等等,山上成片的果树更是错落有致,厚的蒜面子似的果实酸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大连樱桃,丹东草莓,朝阳大枣,鞍山南国梨等都是比较出名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黑龙江人皮肤都比较白,男的帅气,女的貌美。夏天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和松花江边会有成群成群的人“欣赏雪白的美景”。除此之外,我感觉黑龙江人比较自来熟,吉林人有些内敛,辽宁人幽默一些,这属于性格上的一点点差异吧。

饮食不同。

东北这哥仨也是有分歧的,比如“青蛇”,锅包肉,烧烤,叫法排名等。东北省辽宁分省的锅包肉是放番茄酱的,而黑龙江分省是老式糖醋的,我这生在辽,活在黑的人也不好说啥,实在不行,就让吉林分省评判一下呗,毕竟无论黑吉辽还是辽吉黑,他们都在中间嘛,哈哈。三胞胎中,辽宁说锦州烧烤好,吉林说延边烧烤好,黑龙江说齐齐哈尔烧烤好,究竟哪里的比较正宗呢?其实,我感觉味道都差不多,我这个吃货统统都爱。

温馨提示:无论在爱情或文章评论区,还是生活中碰见有东北人在争论,千万不要去扒眼儿,他们前一秒在争吵,下一秒就可能就坐一桌撸着串,喝着小啤酒去了。你在旁边瞅了半天,没干起来耽误你时间,哥仨还是很团结的,哈哈。

岁月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变了许多,但刻在东北人骨子里的豪爽与阔达心胸却从未动摇过。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会义无反顾,在事关生死时,我们会竭尽全力。我们会永远保持热爱,永远重情重义。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也请大家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评论,谢谢!

李淑贤要跟溥仪提出离婚?

李淑贤并没有提出要和溥仪离婚,只是知道真相后,大哭之时,溥仪求她不要离婚,并以死相逼。溥仪太害怕离婚,说是爱情,其中也许还有很多男人的尊严。

当年文秀跟溥仪离婚,其中一条理由是“侍帝九年未蒙一幸”,闹得满城风雨,“皇帝”颜面尽失。如今溥仪脱胎换骨,娶了李淑贤,也想人生重新来过,如果再度离婚,几乎断送了他生活的最后光亮。

在溥仪诚心道歉后,李淑贤也冷静下来,愿意一起生活。那个时期的女子提出离婚还是极少的,像溥仪这样特殊的婚姻,更不可能一下子提离婚。

从李淑贤的回忆中可见,溥仪从结婚直到离世,对李淑贤都发自内心的好。

溥仪1959年特赦出来后到北京,给他介绍对象的人还真不少,起先都是非富即贵,都被溥仪明确拒绝了。有同事开他玩笑说:“老溥啊!可不能像过去在宫里选嫔妃那样选法。”溥仪也笑着回答:“不会一样的,因为标准不同了。”

溥仪也不说自己找对象的标准,最后就看上了护士李淑贤。他们的介绍人是文史资料专员周振强和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

李淑贤十几岁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靠着远房表姐的接济,上了补习学校,之后又学习了护理,毕业后分配到一份工作,算是能自力更生了。

认识溥仪的时候,李淑贤37岁,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的护士,比溥仪小19岁。溥仪是先看到老沙那李淑贤的照片,决定见面的。李淑贤听说给她介绍个对象是末代皇帝,立刻不同意,她害怕,小时候她看了很多戏台上皇帝,动不动就打板子,残暴成性。

老沙与李淑贤认识很多年,就鼓动李淑贤去看看,他也没见过皇帝,满足好奇心。他们约在文化俱乐部,第一次见面,相互了解了工作以及家人情况。多年后,溥仪回忆当时情形,他看上李淑贤穿着朴素,人品老实,生活经历很苦,而且兴趣相投,两人都喜欢学医。溥仪也曾打算出来后当个大夫。

溥仪后半生的一大爱好就是遛街,周末要遛一整天,估计是早年在皇宫憋坏了,然后在小饭馆吃饭,被人认出来也能开心的聊天。两人相处融洽,征得组织同意准备结婚。置办结婚用品,政协都给报销,除了买锅碗瓢盆,李淑贤只买了一件凡尔丁西服裙,溥仪什么也没买。

婚礼日期是:1962年4月30日,地点:文化俱乐部(南沿河礼堂),主婚人:溥仪七叔载涛,婚礼很热闹。香港《文汇报》还作了报道。

溥仪新婚,一波又一泼的人来道喜。

刚结婚,李淑贤就发现不对劲,因而冒出了离婚,晚年的李淑贤接受采访时也说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图/李淑贤接受武宝生采访

白天,溥仪就经常往卫生所跑,问他什么病也不说,后来李淑贤得知溥仪注射的是荷尔蒙,打了针病也不见好。溥仪求她不要离婚,否则他会死,婚前瞒着她,是怕她不同意。

那么,你说,像这样结婚还有什么用?

伤心痛苦的李淑贤也就冒出这么句话,溥仪一直求她不要离开,犹如惊弓之鸟,太害怕历史重演,他那个神经估计也承受不起,二次打击。

李淑贤把溥仪扶了起来,并说她是不会离开的。

我不能委屈你,你要什么条件都可以,哪怕你想交个朋友……,也行!

听到溥仪说这些,李淑贤马上制止了,说他胡说什么,接着安慰起了溥仪,表示期望以后,以诚相待,相互照顾一辈子。溥仪打算抱养一个孩子,因为后来“十年特殊年月”,领养的事情就耽搁了。晚年独自一人生活的李淑贤,没有子女,孤独难过时,看电视往往看到凌晨,这是她的精神依靠。

根据李淑贤的回忆,溥仪老爱跟着她,上街一起,厨房做饭,他不会就在后面看,洗脸刷牙也站旁边。李淑贤也开玩笑说,是怕跑了吗?溥仪只是嘿嘿一笑。

后半生,溥仪爱写日记,记笔记,比如,哪天下雨,去接李淑贤回家等,感冒怎么样等。

写回忆录的时候,李淑贤把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娓娓道来,生病了发烧,溥仪一夜起来看他五六次,这些细节都有很多记述。

为数不多的批评,因为白天溥仪夫妇有接待游北海,傍晚又来车说要接待外宾,李淑贤白天走的实在太累了,接外宾就没去。当时溥仪没说什么,回来后,就批评李淑贤,这是自由主义!

李淑贤虽然年轻,但体质弱,经常生病,也做过子宫瘤切除手术,手术时,溥仪刚切除左肾不久,后来右肾又发现问题。两个人因为生病,相互照顾,感情更是增进了许多。

贤自称可将她一个肾给我,我坚决反对这个建议,虽然只剩一肾又病,我服中药治疗,也可控制并见好,岂可割之换贤!《溥仪日记》

所以溥仪与李淑贤平静的生活,也还算可以。。溥仪家老乡的片警史育才多年来也一直帮助照顾溥仪夫妇。

1967年,溥仪因肾癌去世,之后,李淑贤经常跑到八宝山溥仪墓前哭诉,后来不想一个人住在诺大的院子,就搬到居民楼去住,人多热闹缓解孤独。

整整30年后,李淑贤因肺癌去世。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有国家的照顾,溥仪和李淑贤的生活还是幸福的,两个人的情谊也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起来。

哪些事你以为只是个笑话?

我来说个发生在2015年的笑话。

当时,一名印度人在网络上传了一段爱情,那是中国武警参加比赛的公开画面。有三名武警协作翻越高墙,第一名武警冲到高墙下,紧随其后的两名武警,踩着他的背,身手矫健地翻越上墙,然后第三人垂下一条腿,第一名武警拉住他的腿,翻上高墙。

整个过程,仅用时9秒钟!

上传爱情的印度人,犯了一个小错误,误将画面中的中国武警,当作印度军人。

“这才是真正的兄弟。印度军队绝不把你的兄弟抛在身后。”

印度人为这段爱情,配发了文字。

爱情上传后,立刻在印度网络上引起轰动,短短时间里,收获了1800多个点赞、700多次分享,印度网友纷纷留言称:“为你们骄傲!”

然而事实很残酷。

一名懂得中文的印度网友发现了问题,因为在那段爱情中,出现了两句清晰的普通话:“快点!快点!”

这名发现秘密的印度网友,干了一件事后一定很后悔的事,他说出了真相!

“这不是印度军队,这是中国军队!”

为什么在东北有些人不愿意生小孩?

由于现在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如果上公立校的话,都是免学费的,所以,单纯从上学校来说,并不增加父母的负担。但是,每个孩子都不可能越过幼儿这个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花销最大的阶段。以哈尔滨为例,同样是公立幼儿园,如果加上每个月伙食费的话,怎么也得上千元。但这已是幼儿园中最便宜的了——这也是公立幼儿园为何多数人去不上的原因,吃得不错,环境不错,学费还低。

但哈尔滨的公立幼儿园跟北京比起来,又相形见绌了,李丽的一个朋友小玲虽然没有北京户口,但她的女儿很幸运地可以在北京上公立幼儿园,加上伙食费才每月800多元。要知道,人家北京平均啥收入?东北呢?虽然公立幼儿园一千多元一个月,但跟私立幼儿园比也是便宜的,但这公立幼儿园在大城市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里面的潜规则多着呢。

去不上公立幼儿园的,多数也不愿意把孩子往差的私立幼儿园送,毕竟孩子只是一个,于是都是挑好的私立园送。小张在孩子3岁时,就相中了一个私立幼儿园,那时学费是1680元,但等到她孩子4岁时,就已经涨到2200元了,虽然有些贵,但小张觉得在哈尔滨省城有这么一个带自己院的幼儿园是相当难得了,孩子有一个活动的空间多好呀,于是把孩子送到了这家私立园。后来小张出差,遇到海口的一个同行,一打听,人家孩子上幼儿园,条件跟她家孩子差不多,一个月才1000多不说,还可以在手机上随时看孩子的情况,而自己上的这个私立园,只能在幼儿园的大屏幕的监控上看孩子的动态。

这令她十分郁闷——要知道,海口同行的工资比她的高很多呀,但人家的幼儿园不仅便宜,待遇还比自己在哈尔滨找的幼儿园强。这性价比差得也不是一星半点呀,而更让小张感叹的是,现在这家私立幼儿园已经涨到3000多了,而送孩子去的家长仍然很多,因为跟每月四五千元的私立幼儿园比起来,他家的还不算贵!

东北人的工资低,普通人员一个月也就挣三千元左右,结果都不够孩子的幼儿园费用,还需要老人帮衬着,所以,现在很多母亲选择自己在家带孩子,等孩子四五岁时再去幼儿园,这样少一年上学成本就节省不少钱。

孩子谁来管南方,老人看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尤其是奶奶一方,更是有这种感觉。媳妇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北方,却不一样。7年前,王小宇原本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上班,因为怀孕育儿,也就没有了工作。孩子出生后,虽然双方都有老人,但她的母亲没有退休工作甚忙,根本没有空管孩子,她的老婆婆虽然很愿意照顾孩子,但是两代人的育儿观念差别很大,婆婆索性后来就不来管了。

她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慢慢长大,其中艰辛自己只有她知道,而随着育儿成本的加大,丈夫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总说钱不好挣压力大,育儿成本真高之类的话。王小宇想想自己以前的风光,现在看看居家的无奈,她在儿子5岁后就又找了份工作。婆婆看他们都是独生子,鼓励他们再要二胎,王小宇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生这一个都要了半条命呢,受这么多气呢,再要一个,我是不是就没有命了?

小赵和小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他们都是独生子,小赵的父母和小赵都有意让小钱再生一个,话里话外地说,这一个孩子多孤单,有个伴才好。可是小钱却不买账,现在好不容易我在单位站稳脚根了,这又要个孩子,单位我还混不混了?再说,要一个孩子对女人来说,那又得付出多少呀。

小孙和妻子小李的家境都不错,怀头胎时就张罗着要生二胎,双方老人都才50多岁,生下女儿,双方老人刚开始都抢着给看,但时间长了,婆婆发现与儿媳很难相处,便以生意太忙先撤了,只是平时来欣赏一下孙女。娘家妈一看大怒,装什么装,你生意忙?我就不忙了?自己也撤了。

但小孙和小李都要上班,这孩子总得有人管,于是请了个保姆,请完一个不行,因为人家这个保姆只管看孩子不管做饭,于是又请了一个做饭的保姆。每个月下来都得小一万,但没有办法,既然双方老人都不想遭罪只能让钱遭罪了。

观念是关键晓晨是在东北生东北长的孩子,身为独生子女的她,从小就认为她家的钱就是她的,而晓晨的父母也认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钱不给她又给谁呢,即便是不给全部,也要负责给他买车买房,这样才算尽到做父母的本分吧。在北方,有这种观念的家长不说占到100%,也是要占到95%的。在这种观念下,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生一个孩子我要全管,生两个孩子我同样要全管呢?老王在东北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女儿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老王没有因为是女儿就认为可以不给买房,虽然当年在北京五环买了房子也得300多万,但老王砸锅卖铁也给孩子付了首付。付完钱,他心想,唉,幸亏是一个孩子,要是两个,就是卖血也交不上首付呀。

秦丽原本在哈尔滨有个工作,但觉得一月3000多元没有什么意思,但回了老家。即使结了婚,她也不忘伸手管父母要钱,父母也只是个普通人家,见她在网上看上什么就买什么,赔着小心地劝她少买点,少花点钱,她眼一瞪,你们是我的父母,你们不养我谁养我?

生完孩子就要管孩子,不仅要管孩子上学,更要负责他今后的生活,如工作、房子、车子。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基本上是个负担,如果这么来看待孩子的话,那谁愿意给自己多增加负担呢?

南方则不同,甚至连山东都不一样,晓晨的婆婆家就是山东人,山东的孩子长大后都要给父母钱的,即使自己过得不宽绰,给父母钱也是应该应份的。南方孩子更是把啃老视为无能的表现。在湖南长大的小杰学习不好,高中没念完就出来挣钱,现在也有了一份能养家的工作。

由此看来,观念是关键,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个体,是北方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东北将是最早老龄化的地区,也是最不利于将来发展的。而居高不降的离婚率也是少生孩子的重要原因。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