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交友,张良却只分到又穷又小的留县?
睢宁交友,张良却只分到又穷又小的留县?
汉朝的创始人刘邦自垓下一战成名后,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大汉帝国,在多数情况下也算是到了分蛋糕的时候,于是一群跟着刘邦征战天下的文武大臣们开始等着皇帝给自分赏。
可是在分蛋糕的时候却发生了这样的一幕,那就是名满天下的张良居然没有分到太多的好处,最后只是分到留县这个小地方作为食邑,这就让人有点奇怪了,反正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萧何可是不如张良,但是萧何都可以分到八千户,可见张良所得之地有点太小了。
难道说萧何的功劳比张良还要大?
其实说白了也不是张良的功劳要比萧何更大,而是张良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其实他本来的目地并不是要帮刘邦打天下,而是为了自己的复仇。
张良其实是韩国的贵族世家子弟,可以说自己的祖父与父亲等人都是一直是韩国的宰相,而且还是连任的那种,本来到了张良这一辈可以说非他莫属了,也就是说当时马上就到了张良来当下一任宰相的时候,韩国被当时的大秦给灭掉了。
这算什么事,这就相当于一个跨国集团马上就到了你的手中之时,却因为别的集团挤压的原因,最终让这个马上就到自己手中的大集团破产了,要说张良不恨秦始皇才是见了鬼了。
于是张良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不论是在古博浪沙派大力士直接冲击秦始皇的车队,还是在各地给秦始皇散布不良消息都是张良一直在实行的计划。
但是这些计划看起来就如同小儿科一般,对于秦始皇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上的用处,虽然张良到处结交那些有着共同想法的反秦势力,但是毕竟张良还是有点太年轻,很多有实力的人不太相信他。
所以为了让大家更高看自己一眼,就弄出来一个圯上受书这样的一个事件,反正就是告诉大家,自己得到了高人的指点,有着不一样的眼光与经验。
还别说经过这一次的作秀之后,张良果然在反秦的势力当中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且也是在这个时候遇到了自己将来的名主刘邦。
但是张良的心有点野,可能看不上当时的刘邦,虽说在某些计谋上给刘邦出过主意,但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种事张良经常干,万一将来某一天可以把这个人情给还回来,那就不知道会得到多少好处。
所以当时张良也算是帮了刘邦一把,可是刘邦的势力有点小,张良可能是看不上,所以只是帮了一把,并没有加入刘邦。
并在这之后再一次寻找反秦的大势力,不过很可惜那些大势力并没有看中他,比如像项羽这样的势力根本就不带正眼看他的,毕竟张良不是那种可以统兵之人,虽说自己的家学很好,但是作为一个被灭掉的国家,还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可以拿来使用。
最终没有受到别人重用的张良只能想办法再次回到刘邦的身边,当然了身为一个谋士想这点办法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我们都知道刘邦表面上看起来像个痞子,但实际上相当的有脑子,不然也不成为汉朝的创始人,所以张良的回归刘邦是相当的开心,但是在对张良的忠诚度上却偷偷的打了一个标签。
可以说也是正是这次的机会让刘邦虽然想要重用他,但是却属于不太受控制的那一类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看到了刘邦有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会问一下张良,并且多数情况下都会听从张良的意见,但实际上给予张良的权力却很小。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时候,张良都是作为刘邦的一个助理来使用,真实的权力和萧何等人比起来就差得有点多了,但是怎么说张良也是刘邦身边的人,所以大数人还是相当的尊敬他。
说实话张良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把自己放到台面上,毕竟张良是无法与萧何等人相比的,那些人可是从一开始就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相当于把身家性命全部都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而自己当时却没有把握好机会,如果不是当时帮过刘邦,说不定现在连当刘邦谋士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在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很是果断的要了一个当年与刘邦相遇的留县为自己的封赏,说白了就是希望刘邦看在当年自己果断帮他的份上,将来不要和自己算总账,毕竟从一个好兄弟到皇帝之间的转换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出来的,万一要是变的没有人情味,只怕自己可能连个善终都不一定有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张良拒绝了刘邦的三万户等封赏,只要了那么一个小县城,就是希望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先聊到这里了,小伙伴们记的点关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