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交友微信群,哈尔滨哪所婚介比较可靠?
哈尔滨交友微信群,哈尔滨哪所婚介比较可靠?
恋海佳人婚介所可靠,是黑龙江省内首家拥有完整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体系的专业婚恋服务机构。是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并核准备案的专业婚介交友机构,批准文号民政字第070111号。
军阀张宗昌是如何起家?
张宗昌是山东人,早年做过吹鼓手,后来到东北当了土匪。因他身高力壮、性格好爽,加上擅长推牌九,所以成了海森崴一代很有名的头面人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29岁的张宗昌带着一批心腹来到上海投奔了光复军首领李征五,当上了骑兵团长。讨袁战争爆发,张宗昌战败,只好投奔了江苏督办冯国璋。不久,袁世凯称帝,云南的蔡锷首先举义,上海的名士陈英士也在积极活动。因此,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冯国璋都感到了威胁,想将其除掉。冯国璋命人游说张宗昌,告诉他若杀毙陈英士,必然获得重用。张宗昌领了40万大洋的报酬,顺利将陈英士杀害。自此,张宗昌开始官运亨通,从旅长一直升到了师长。
袁世凯死后,张宗昌失去靠山,再度流浪。1917年,怀揣着八座金佛,张宗昌北上保定找到了曹锟,希望能东山再次。曹锟收了钱财却并未办事,张宗昌鸡飞蛋打,悻悻地他又来到东北投靠了张作霖。当时张作霖正妄图统一东北,但吉林的督军孟恩远却不服管制,暗地支持外甥高士滨与之作对。张作霖刚从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归来,暂时无兵力对付孟恩远。张宗昌自告奋勇,独身一人将高士滨依仗的一营人马收编。张作霖大喜过望,立即将张宗昌封为绥宁使兼吉林边防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和中东路护路军司令。张宗昌的好运才刚开始。因俄国的十月革命已经成功,原沙俄残余纷纷逃到中国,张宗昌驻守的中东路靠近苏联。不久张宗昌一下子收编了8000多白俄兵,此时的他才算真正崛起,张作霖也对其青睐有加。
张宗昌的队伍越招越大,单靠张作霖发的军饷根本无法维持,加上张宗昌自身挥霍无度,一度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为解决困难,张宗昌种起了鸦片、开起了赌场。张作霖的谋士杨雨霆反对张作霖收编这样一支土匪队伍,常常劝他将之遣散。加上听说张宗昌种鸦片,张作霖一怒之下派了郭松龄带着遣散这支土匪队伍的任务前去查看。后来有名的叫爹一事就发生了。这本是张宗昌的恶作剧,但郭松龄却将此事看成是张宗昌有肚量,便上报给张作霖。随后,张宗昌部被调到沈阳。1924年,张作霖准备发动第二次直奉大战。这次,张作霖出动了六个军,张宗昌是第二军副军长,军长李景林。李张两部7个团一共3万多人,负责冷口一带的进攻。临行前,张宗昌告诉参谋人员:“这回我们要是打胜了,毫无问题,什么都有了,倘若战败回来,奉天不会养活闲人。”
张宗昌运气也好,冯玉祥正想搞北京政变,所以他本人并未亲临前线。这次,张宗昌下了血本,在数天内打过燕山,直接开到了天津城下。进军速度如此之快,张宗昌遂得绰号“长腿将军”。此战,张宗昌的兵力扩充了7、8万人。战事结束,张宗昌也被升为第一军军长。当有人问他有现在拥兵多少,他哈哈一笑“俺也搞不清楚”。自此,“三不知将军”的第一个不知便出名了。张作霖夺取北京实权后,抢夺地盘的欲望越发急切。在将亲信安插到直隶和山东后,便决定挥师南下,占领江浙。江苏当时的督军是齐夑元,齐夑元任命驻守徐州的张宗昌的故人陈调元。陈调元不忘前情,让出一条通道让张宗昌过了山。齐夑元听闻大惊,以为徐州全军覆没,便仓皇溜之大吉。
既得江苏,复望浙江。浙江的督军卢永祥已经被由福建而上的孙传芳打败,所以张宗昌要面对的算是一个强敌。这次,张宗昌没有贸然出手,而是约了孙传芳一起吃了顿饭,罢手言和。1925年,张宗昌被任命为山东督办,开始了3年土皇帝的生活。在鲁期间,张宗昌极力扩张军队,编制了14个军。为了维持军饷,张宗昌编制了多种税类,共计51种,并把税赋收到了1939年以后。虽然他妻妾成群,却仍不满足,遇到稍有姿色的妇女便强抢到手。在任期三年,张宗昌无恶不作,逼得当地百姓纷纷举家迁徙出关。祸鲁四年,百姓编了许多顺口溜骂张宗昌:“张宗昌,坐山东,山东百姓受了坑;不怕风雨不怕风,就怕兵来一扫清”、“张督办,坐济南,也要银子也要钱;鸡纳税来狗纳绢,谁要不服就把眼剜”、“也有葱,也有蒜,锅里煮着张督办;也有蒜、也有葱,锅里煮着张宗昌”、“戴帽的小二张,不到二日遭弓殃”(弓长为张,二小戴帽为宗,二日为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冯玉祥部也从北方向南进攻。张宗昌屡战屡败,只好仓皇逃亡关外。但张学良的部队拒绝张宗昌进入东三省,张宗昌走投无路只好化妆逃亡大连,随后又去了日本。日本为扶持傀儡,对张宗昌很热情。张宗昌本挥霍成性,日本人渐渐对他减少了供给。1932年,寄人篱下的张宗昌在张学良和吴佩孚的邀请下来到北平。虽然张学良给了他8万元一个月的生活费,但张宗昌还是觉得不够用。正好济南的韩复榘在北平开会。张宗昌立即设宴欢迎,席间韩复榘邀请张宗昌到济南一游,张宗昌搭话希望回老家扫墓。同时,他又对韩复榘说了这么一段话:“俺的许多老部下现在都散驻在山东各处,俺只要去招呼一下,立即可以汇合成一支队伍!”韩复榘听罢,随口应承,却暗动了杀机。回到济南,韩复榘就派石友三专程到北平邀请张宗昌。虽然张学良和吴佩孚一再劝说张宗昌不要南下,但张宗昌急切恢复昔日荣光,遂乘火车南下。
一连数天,韩复榘都不提共谋发展一事,失望的张宗昌遂买车票准备返回。就在众人送张宗昌登车后,埋伏在旁边的陈凤山立即掏出手枪射击张宗昌,却未命中。张宗昌仓皇奔逃,郑继声趁张宗昌和随从跑散,一枪命中张宗昌。见张宗昌死,郑继声又对准其头部连开两枪。张宗昌死后,济南警察当即将陈凤山和郑继声包围。陈继声在站台上发声宣言:“我名郑继成,郑金声系我叔父,我过继他为自。我杀死张宗昌,一为革命增光,二为党国增荣,三为山东及全国除害,四为我父报仇。”(郑金声,冯玉祥爱将,奉命和北伐军配合攻击张宗昌。不幸被叛徒出卖,遂被张宗昌俘获。张宗昌不理多人电报求情,执意将其处死。郑继成花费3000元才领回尸骸,其尸体由左眼眉起至右耳下一段已没有,右背之上至右肩也没有,这也是郑继成对准张宗昌头部连开三枪的缘由所在。)
张宗昌死后,其秘书长出资50元请站台百姓将其尸体抬走,百姓拍手称快之余全然不理。最后,其尸体只好由军警抬走。这还没结束,得知张宗昌被刺杀,市民们除了拍手称快外,还联合棺材铺拒绝将棺材卖给张家人。后来,张宗昌入殓,又有人想放火烧棺。张家人怕惹出大事,只好请张的旧部将棺木秘密运回北平。刺张案发生后,全国舆论顿时转向济南。最后,在舆论和蒋介石的关注下,郑继成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1934年3月,郑继成被国民政府特赦。
你最喜欢东北人的哪些特点?
1.东北人人尽皆知重情义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为了情义二字,上刀山,下火海,抛头颅,洒热血,都不在话下
2.东北人的性格非常的豪爽,也非常的好客,他们巴不得把整个太阳都摘下来用来接待客人。东北人就是这么简单,喜欢用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跟你缔结天长地久的友谊
3.东北人好面子这个性格,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但东北人好面子的程度比较大。客人来访,没钱也会想尽办法借了钱请客人好好的撮一顿
4.东北人非常喜欢追求完美。东北人眼里特别揉不得沙子,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一点瑕疵也不允许有,他们对自己要求非常的高,追求自我。无形中也会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5.东北人的幽默说出话就让你喷饭,于是有了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之说。脚踏实地,豪爽。做事豪爽,做事不拖拖拉拉,还有一点讲究,谁有事一起上,暴躁 直爽 热情,东北人很爽快,也很好交朋友 很大气
6.东北人天生就有语言和表演的天赋。这也是在娱乐圈和传媒业东北人占绝大数的原因。东北人几乎个个都能说会道
俄罗斯人到底有多爱喝酒?
任何一个流淌着东斯拉夫血统的俄罗斯人都抵挡不住高度酒精的诱惑,就算是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
俄罗斯人嗜酒如命世界闻名,一杯高度的伏特加下肚,身体内的寒气瞬间一扫而净,他们十分享受烈酒顺着食道扩散到全身的感觉:额头冒汗、虎躯一震,这应当是最惬意的时刻。在俄罗斯人心中,酒精、尤其是高度酒精确实是好东西,上到运筹帷幄的各界精英、下到露宿街头的流浪汉,顺手拈来的都是酒瓶,这种习惯已经深深烙印在了骨子里,就算是总统也逃不过这个“真香定律”。
1994年,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率领代表团访问柏林,就是因为没控制住自己的酒瘾闹出了大笑话。
在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当时的国际环境。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产生了巨大的动荡,经济改革效果不理想,戈尔巴乔夫便决定从政治改革上找补回来。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政治上所谓“开放性”的改革却让苏共失去了对联盟的控制,加盟国纷纷要求得到更大的自主权。正当戈尔巴乔夫为国内的烂摊子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后院却又失火: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东、西德国合并。苏联彻底失去了对东德的控制。
仅仅一年之后,苏联再也抵挡不住压力,最终宣布解体。
这一次叶利钦作为俄罗斯总统重游柏林,心中自然百感交集,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之后,理智再也压制不住肚子里的酒虫,忍不住便多喝了几杯,也算是借酒消愁。可是谁能想到,醉酒之后的叶利钦一改往日端庄作风,他看见面前的柏林军乐队正在演奏曲目,而乐队指挥的手法却显得十分生硬,冷哼一声后便冲到了台上,一手夺过指挥棒亲自演奏了一曲,一旁陪同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看得目瞪口呆。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叶利钦的举动或许还会被传为一段佳话,各大媒体第二天的头版将会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放下架子,亲自指挥乐队演出,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可惜的是故事到此没有结束,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叶利钦颜面扫地。
演出结束之后,所有人都在为后续接待工作忙碌,现场也变得十分嘈杂。等到一切布置完后,众人却找不到叶利钦的踪迹。国家领导人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无论是德国方面还是苏联代表团都十分忧心,他们发动了所有力量去寻找叶利钦,直到天黑都没有任何音讯。
晚上,赫尔穆特·科尔正召集人手准备扩大搜寻范围时,两名特工抬着昏昏沉沉的叶利钦走进了办公室,身上还裹着一件毯子。原来叶利钦趁着酒劲跌跌撞撞走上了街头,期间因为浑身燥热把衣服脱了个精光,浑身上下只剩下一条短裤,特工赶到的时候他正在和一名出租车司机闲聊。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俄罗斯人对酒精念念不忘呢?极度严寒的天气下,酒精是最好的驱寒与解闷利器。在俄罗斯,尤其是1320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极其寒冷,平均温度在-18℃到-10℃之间,大部分国土常年被冰雪覆盖。
正是这个原因,当地俄罗斯人一直被寒冷的天气和交通问题困扰,一年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无法外出,所以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些娱乐活动消磨时光。地位显赫、经济殷实的人有许多娱乐方式,歌舞、曲艺、文学创作,随便一样都足够他们玩上几年甚至一辈子。可是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文学艺术都是浮云,喝酒才是最直接有效且性价比最高的娱乐活动。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那些贫苦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喝酒代替了交响乐和文学”。
没有什么是一杯酒解决不了的。窗外飘扬着鹅毛大雪、冰封万里,一家人围在炉子旁,欣赏着木柴燃烧的声音,一口温酒下肚,霎那间所有的寂寞和寒冷都烟消云散。所以,酒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俄罗斯人性格刚烈,酒正好迎合了这种民族品性。酒精能够刺激人的味蕾,同时还能麻痹神经,一旦喝下它,胸中的豪迈气势陡然提升。
酒的这种特性显然十分符合俄罗斯人的喜好,他们喜欢那种飘飘然的感觉,身体的痛苦得以缓解、紧张的心绪得到舒张,激情、热血瞬间迸发,自己好像在突然之间超然世外、得到了质的飞跃。
严格来说,俄罗斯人普遍属于外向型性格,他们喜欢融入到集体中,而酒则是很好的媒介,能够很好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面对全民酗酒的陋习,政府也曾多次禁止,可是换来的却是动乱。从1940年到1980年,酒精饮料的产量增加了7倍,苏联每年的人均酒精消费量为9升,全国有4000多万人口无节制地酗酒,这也直接导致国内犯罪率居高不下,1980年时,整个苏联将近8成的犯罪活动都与酗酒有关,其中包括抢劫、强奸、凶杀、斗殴等等。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下定决心要彻底清理掉酗酒这个社会毒瘤。
1985年5月17日,戈尔巴乔夫签署了《苏联最高苏维埃关于反酗酒的法令》:法定饮酒年龄提高到21岁;逐步削减烈性酒的产量、同时提高伏特加的售价;售酒时间规定为每天14时到19时;公务员酗酒将被停职。
禁酒令刚开始实行的时候,效果确实明显,1986年伏特加产量减少了一半、啤酒的产量更是减少了70%。囊中羞涩的底层人民消费不起昂贵的伏特加,纷纷寻找替代品,香水、汽车防冻液、浴液等等含有酒精成分的液体成了酒鬼们的至宝。
可是时间一久,人们心中的怒火压制不住了,围住政府大楼表示抗议。此时戈尔巴乔夫遇到了大麻烦,酒税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每年收取的酒水经营税占全国税收的30%还要多,可是禁酒令实行的三年时间里,国家损失了670亿卢布的税收,这让苏联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
最终,戈尔巴乔夫迫于压力,亲手撕毁了签有自己名字的禁酒令,战斗民族俄罗斯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不能离开酒。
你最穷的时候有多穷?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很穷。
有多穷呢?看到同事无意间扔在桌子上的钱包,要告诉自己不能偷,不能偷……
2015年,结婚半年,离婚纠纷却持续了一年,最终无奈带着空空如也的钱包签下离婚协议,独自承担了30多万的债务,对方反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有种去起诉我,起诉我信用卡也写的是你名字,外债也都是以你的名义借的,看银行先逼谁……
怎么熬呢?
1、债务
30多万的债务里有15万是银行的卡债,利息很高,催得很急,借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还了一部分,剩下的几万元求银行分期还款,但银行坚决拒绝并立刻上了征信黑名单,无奈只好认栽,每个月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留够房租、饭钱后,剩下的全部还信用卡;
剩下的就是努力兼职,寻求一切自己能做的兼职赚钱,赚到的每一分钱立刻还债。
说明一下:婚前我大概能有个小几十万的储蓄,但在婚后把所有储蓄和信用卡交给前妻后失控,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储蓄清零,卡债暴涨,花钱的缘由包括但不限于买包,装修岳母房子,上英语课、旅游、买宠物、做微商等等,也怪自己当时太蠢,一直拉不下脸吵架,直至最后被银行逼债才翻脸。
所有债务3年后还清。
欠债的人需要注意,除非惊天动地的大数字,否则没必要跑路,坐下来和每一个债务人谈清楚,谈自己的还钱计划,争取对方的谅解,拿出实实在在的计划和诚意,债权人也不是非要把你逼死;这个社会只要肯劳动,即便欠款上百万,也依然有希望还清;
2、消费
这3年里我把所有的消费压到了最低,睡觉在办公室的行军床,每个星期回出租屋3次洗澡,节省来回地铁费用;
租房子选的是一个别人不要的阳台,每个月1000来块钱,放东西即可;
吃饭选最便宜的,早上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中午一个3块的新疆烤馕,晚上烤馕加1块5一袋的海带丝;每个周末去吃一碗加鸡蛋的兰州拉面改善伙食。
我是做会务的,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宴会和工作餐盒饭,凡是有机会打包的,或者冷掉的没人要的盒饭我一律带回去,放在办公室的冰箱里,能吃几天算几天;合作方有蹭饭的机会也绝不放过,尤其是肉类和主食比较多,自己又不是主角的时候,趁着别人不太注意的时候猛吃,下一顿就不会那么饿了;
衣服是绝对不会买的,以前的旧衣服,穿个2-3年也不会坏;
3、人际交往
穷人难免会需要借钱,这时候维护好人际关系就非常重要,在节省花钱的同时也要注意真诚和守信,借多少,什么时间还一定要说的清清楚楚,对方不愿意借也要表示感谢,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人穷的时候往往很自卑,但这时候绝对不能怂,人一怂整个气质就会变得非常猥琐,即便我兜里10块钱都没有的时候我依然敢于人模狗样的和世界500强的总监们谈生意,也正是靠着这些人际关系,其实我在2年左右就已经还完了债务,剩下的几万我想提前还银行也不干,坚持要全额收罚息,算了算账本,就没提前还了。
4、关于穷
很多人都说我有一种“明明啥都没有但还贼自信”的气质,但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我认真学习,善待父母,真诚交友,只是婚姻选择上所遇非人,自己也缺乏主见,被耗光全部家产还背上一身债务,征信还上了黑名单,但我相信凭我的实力,我一定能还完债务,一定能咸鱼翻身,一定能比过去过的更好。
知道自己离婚,负债,破产都已成定局,无可挽回的时候,我把所有的债务,所有可借钱的人,可借钱的额度,每个月工资的收入,年终奖,外快的收入等等列了一张表,计划了一下大概什么时间能够还完,事实证明,我的赚钱能力比预计的更强,还的更快。真正对我造成最大精神伤害的信用卡催收经历过一次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负债以前,虽然没多少钱,但我可以肆无忌惮的吃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兴致来了还可以背包说走就走的旅行,负债之后,我有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在吃开水泡馕配海带丝,四处寻找可以借钱的朋友,每天都在心惊胆战的接听各路银行催债人员的电话,活的如同 一只惊弓之鸟,但是那又怎样,我只是穷,又不是死,豁出脸面去挣钱,放下自尊去省钱,更加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困境,更加深刻的去分析自己的弱点与优势,才能一点一点进步,才能不再穷。
其实穷一点都不可怕,只要那份志气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