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交友平台,网上遇到骂人的?
盐城交友平台,网上遇到骂人的?
以我为例说说吧,如果我真的在网上发表了什么不当言论,或是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从而遭到了众网友辱骂,我觉得这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毕竟都是成年人了,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换一种普遍些的情况,就是遇到不分青红皂白,张口就喷粪的网络喷子,我不愿与之计较或是对骂,因为这种人多半都是生活中的loser,到网络这个可以隐藏自己身份不计后果的世界里寻求一下存在感,与他们对喷不但降低了自己的品味,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何必。再说他们就是要用你的愤怒把你的智商拉低到他们的层次,然后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打败你,论这种经验,自认为是不及喷子之万一的;
最后分享个故事,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曰: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你从长辈那里都听说过哪些民间故事?
以前最喜欢听老人讲古,老人讲了很多很多的故事,但有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老人们都说,人来到世上都是有任务来的,等完成任务了也就回去了。一个人投胎到什么样的人家都是注定的。所谓夫妻原系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本是债,讨债还债,有因为这个王地主特别的小气,大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王铁公鸡,人家为什么称他叫王铁公鸡呢?因为这个王地主特别的小气,大家给他取的名字叫做王铁公鸡。这个王铁公鸡为什么这么小气呢?是因为他家穷吗?那你就错了,这个王铁公鸡家里面有200多亩田。一年能收六七百担稻子。家里还有一片荒山,都种上了茶树。每年也能收上千斤茶油,家里就十几口人,你就是天天大吃大喝都吃不完。可是这个王铁公鸡呢却是非常的小气,家里面都是早晚吃稀饭,中午吃才干饭,炒菜用油都用得很少。逢年过节也看不到荤腥,家里来了客人的也是青菜豆腐。于是了亲朋好友还有老乡村子里面的人,都知道这个王铁公鸡小气到了什么程度,于是这个王铁公鸡这个外号也就叫了起来。
有一次过端午节前后,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有一个他远方的亲戚路过他们家,以前嘛,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出门都有车子,那时候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的。这个亲戚是做茶叶生意的,刚去外地卖完茶叶回来,身上带了不少的银两。这天雨下的很大,路上很泥泞。天又快黑了,前面又没有客栈。他知道王地主家就住老乡,于是就到他们家去落脚。虽说一表3000里,但是客人来了,这王铁公鸡还是热情的招待了人家。这夜这个表亲就在王铁公鸡家住了下来。
由于白天下大雨淋了雨,这个亲戚身上发着高烧。到了第2天烧还是没有退下来,没有办法呀,这个王铁公鸡只好找来郎中来看,由于表亲年纪又大,身体又不大好,又是因为劳累遇到大雨淋雨发着高烧。可能这个郎中他的本事也不是很大,七搞八搞也没把这个表亲的病给治好。最后这个表亲竟然因病不治过世了。临终前这个表亲对着王地主说道,我这次可能是不行了,但是还有个心愿没有了。我这做茶叶生意身上带了几百两银子,你要把这些银子交给我的小孩。王地主听完也是伤心落泪,点头答应下来。
这个表亲过世以后,王地主就去这个表亲家报丧,但是没有提这个银子的事。
王地主40多岁,但是还没有生小孩,求神问卜,到处朝圣,还是没有求得一个一男半女。过了一年王地主竟然喜得贵子,都说是菩萨灵验,给他送了一个儿子。王地主年老得子,甚是欢喜。这个小孩长得也很可爱,只是耳朵后有个红色的很大胎记,小孩子到了三岁还不会说话,一直到了4岁的时候才能开口说话,但是这个小孩特别的顽皮,吃饭穿衣都很挑,每天都要吃好的,穿衣服也要穿好的,东西给差了不吃,衣服给差了不穿。到了读书的年纪,送他去学堂读书,也是顽皮捣蛋,先生也拿他没有办法。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更加是不成样子了,也不知在哪里结交了一些狐朋狗友,每天都是在外面胡吃海喝。吃完了就在饭店里面挂账,说我是王地主家的儿子,你找他要账就可以了。大家也都知道他是王地主家的儿子,于是他来吃饭的时候也就这样挂账。吃吃喝喝倒是没有什么,可是他居然学会了赌博。没有钱就问母亲去要,要不到就又骂又打,母亲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依着他。
不几年,这个地主家的儿子就把王地主家的财产败得七零八落。王地主也是没有办法,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只能自己难过。这个家当也是王地主从嘴巴缝里面给扣出来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辛辛苦苦几十年,才攒下这么一点点家当。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家里只有这么一个独苗。于是想着给他找一门亲事,成了家,可能就收心了。
于是拿了儿子的庚贴去找媒婆说媒,媒婆说了几家媒都摇头,说王地主家的儿子名声在外,大家都不愿与他结亲。王地主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唉声叹气。
然后又是一年的端午时节,这天也是下着大雨,地主家的儿子在外面喝酒回来,淋了一身的雨。晚上发了高烧,一直烧到第2天还是在发烧,可能是这个地主家的儿子在外面饮酒纵欲过度,掏空了身子,醉酒过后又遇到淋了大雨,一直昏昏沉沉昏昏沉沉,嘴里面还不停的念叨。说表弟你欠我的钱我已经要回来了,我也该回去了。就这样在嘴巴里面反复的念叨念叨,听到王财主心里面咯噔一下。看着眼前病的奄奄一息的儿子,又想到20年前的表哥在这里面过夜,临终跟他说的话,又想到他这个表哥耳朵后面也有个很大的红色的胎记,顿时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他这个儿子是他的表哥投胎来的,当年他表哥让他把银子交给他的小孩,他这个没有交,于是他的表哥投胎做他的儿子,把当年这些钱都要了回去。想到此处,王地主泪如雨下。自己被世人叫做王铁公鸡叫了几十年,自己一辈子没有吃过好东西,没有穿过好衣服,舍不得吃,舍不得用,昧着良心吞掉了表哥的几百两银子。谁曾想,人算不如天算。不是自己的,永远都不是自己的。哪怕千方百计地留下来,最终都会还回去。还没等王地主把郎中请过来,他的儿子就已经过世了,人间第一大悲剧,白发人送黑发人。王地主一夜老了10岁,悔不该当初昧着良心,留下了表哥的钱财。要是当初把那几百两银子都给了表哥家,今天又何至于如此?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答应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做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
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你觉得喝酒的快乐是什么?
有人说“人可以戒烟,但是不能戒酒;因为戒烟是戒自己,而戒酒则是戒朋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亲朋好友相聚的场合,你不抽烟,别人不会逼你抽烟。但你要是不喝酒,一定会有人逼你喝酒。
不抽烟不影响你在酒桌上侃侃而谈,但是不喝酒你就只能干坐着;看着别人相互敬酒,彼此谈笑风生。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你不喝酒,那么你会少很多朋友。而一个要好的好朋友从相识、到相知,这中间一定少不了酒这个催化剂。
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今天,如果能在闲暇之余约上三五好友;举杯推盏,或豪饮、或小酌,岂不快哉!
我们在喝酒的时候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慰;从而放下自己的戒备心理,对他人敞开心扉。因为酒的麻醉作用让两个原本不认识的人互诉衷肠,称兄道弟。
酒,似乎就是一个刚柔并济的调和物,它能消除人与人的陌生感、消除人与人的恩怨情仇、消除每个人内心的哀愁。如果一个人喝醉了,并不是他的身体醉了,而是他的心醉了。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深。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无所顾忌的爱一次,也要酣畅淋漓的醉一回,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不无所顾忌的爱一次,不酣畅淋漓的醉一回,就无法体会什么是至真之情,什么是酒中境界。
红尘滚滚,痴痴情深,一半清醒,一半醉,方能过好这一生!
一杯酒对人的一生来说有着太多不可说的东西,缅怀过去需要酒、伤心失败需要酒、重燃希望需要酒、甜蜜爱情需要酒、珍贵友谊需要酒............。
很多时候酒不是一种生理需求,而是一种心理需求。
俗话说“酒品即人品”,有些时候真能从一个人的酒品中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来酒不拒的人:豪放
滴酒不沾的人:不解风情
喝酒必醉的人:感性
经常劝酒的人:狡猾
喝酒装醉的人:聪明
喝酒有度的人:冷静
喝酒来事的人:内向
该醉不醉的人:自控力强
不醉却醉的人:自控力差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这杯酒,该喝还得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对于爱酒的人来说,这一生必须要有酒一样的朋友,也要有朋友一样的酒,美酒良友,岁月终不负你。
来,喝杯好酒,做个好朋友!
中国车跟韩国车相比如何?
中国跟韩国都是亚洲国家,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当然免不了要对比一番。从现在的情况来说,同价位同级别的情况下,国产车对韩国车有明显的优势,这点通过国内的汽车年销量就可以看出来,消费者用钱投票,证明国产车就是比韩国车好。
韩系车是国际车系,并不代表同价位对比,韩国车就比国产车强通过2020年的汽车年销量数据可以知道,韩国的现代跟起亚这二个品牌,累计年销量高达635万辆,位列全球第四位,仅次于日系,高于美系通用,表现确实亮眼。那么,直接用销量来认定国产车比不过韩系车,是否公平?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从国内汽车年销量数据来说,2020年国内汽车累计年销量近2200余万辆,全球汽车销量768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4。其中,国产品牌在众多老牌合资品牌的围堵下,拿下了近600万的年销量,体量与韩系车相当。其实在我看来,国产车虽然没有到国际市场去抢市场份额。但是就国内市场,日系,德系,法系,美系,韩系各车系充分竞争的大环境下,国产车已经算是变相到国际市场杀了个来回。毕竟,国际市场有的车系,国内市场一个不缺,完全是国际车市的一个缩影。
在国内这微型的“国际车市”上,国产车硬杠韩系车,把韩系车几乎挤出了国内市场。现在国产车大部分份额,都是韩系车让出来的。毕竟,韩系车的卖点,就是高颜值,高配置,低价格,而国产车也是以此为卖点。结果,韩系车的卖点被国产车正面击溃,几乎完全失去了国内市场。由此可见,国产车以后发的势头,击败了韩系车,是有真本事的,这就是国产车同价位对比,比韩系车强的有力证据。
由此可见,韩系车在全世界打了个来回,年销量只跟蜗居在中国国内市场的国产车差不多,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韩系车与国产车对比之发动机篇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价位对比,就知道到底是国产车强还是韩系车强了。由于韩系车的现代起亚,算是韩系车仅有的优等生,那么,国产车也应该派出自己的优等生去做对比。
韩系车这边,在国内生产的发动机,有瑞纳上面的1.4L 95马力,5~9万价位,如瑞纳等。
1.5L 115马力,1.4T 140马力,现代伊兰特,9~14万价位。
2.0L 160马力 现代ix35,11~15万价位。
1.5T 170马力低功率版本,1.5T 200马力,现代途胜,16~20万价位。
1.6T 204马力,现代菲斯塔,13~15万。
2.0T 240马力,索纳塔,16~20万。
3.5L 272马力 V6,代表车型现代帕里斯帝,价格29~32万。
作为对比,国产车这边:
有1.5L 109马力自吸,代表车型吉利帝豪,价位在6~8万。
有1.4T 160马力涡轮增压,代表车型长安逸动PLUS,价位在7~10万。
1.5T 185马力涡轮增压,代表车型比亚迪宋PRO,价位10~12万。
1.6T 197马力涡轮增压,代表车型奇瑞瑞虎8,价位在11.6~13万。
2.0T 233马力,代表车型长安CS75 PLUS,价位在12~14万。
2.0T 254马力,代表车型瑞虎8鲲鹏版,价位在12.5~15万。
3.0T 283马力V6,代表车型红旗H9。
6.0L 408马力V12,代表车型红旗L5。
由此可见,国产车的新一代发动机,如长安蓝鲸,奇瑞,比亚迪骁云等发动机,在同排量的情况下,调教出来的参数已经跟韩系车旗鼓相当,略有优势。如果在考虑国产车同价位马力更大的情况,本来旗鼓相当的情况,就会变成国产车在发动机这块有明显优势。
韩系车跟国产车对比之变速箱篇韩系车有个摩比斯,是韩系车自有的变速箱厂。这个摩比斯,神通广大,在变速箱这块技术储备不错,除了手动挡,还可以生产AT变速箱,DCT双离合变速箱,CVT无极变速箱,市面上常见的变速箱类型,摩比斯都能自研自制。现代跟起亚上面的变速箱,绝大多数都是摩比斯自家的产品。
跟韩系车比起来,国产车在变速箱这一块,看似弱了很多,毕竟韩系车有自有变速箱厂,国产车没有。其实在我看来,韩系车的变速箱,属于大而不精的局面,啥都能造。但韩系车的AT变速箱,跟日系爱信,德系采埃孚就不能比。DCT双离合,跟大众DSG不能比。CVT无极变速箱,跟日系CVT也不能比。处于一种啥都有,但是不强的局面。
作为对比,国产车就专业多了,一个劲的钻研双离合变速箱,这种专精一种,可比韩系车啥都会,啥都不精强。同时,国产车没有CVT,AT这二款变速箱吗?未必。因为CVT变速箱,奇瑞就自研过,现在以技术换股份,卖给了万里扬。AT变速箱,山东盛瑞就有这方面的技术,也已经出了成品。所以,韩系车有的,国产车全都有。
同时,国产车为了保证车辆的质量水平,也怕消费者不买账,所以变速箱怎么用,也比韩系车更专业。10万以下,基本以万里扬的CVT变速箱为主。10~15万,以自研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为主,当然还有外购爱信6AT,8AT变速箱的。15万以上,要么是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要么是采埃孚8AT,安排的明明白白。
作为对比,韩系车10万以内,如瑞纳用4挡自动变速箱,老掉牙的技术了。10~15万的伊兰特,ix35,用低配用CVT,高配用七速干式双离合。就算是16~20万的途胜,全系标配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韩系车的七速干式双离合,干的过大众DSG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吗?大众的干式双离合,问题多多,不断改进,但是顿挫,热保护还是有,韩系车这种后起之秀,问题同样不少。
同时,韩系车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跟国产车主流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存在技术方面的差距。不说别的,单看大众车,低端用干式双离合,高配用湿式双离合就知道。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技术更高,价格更贵,质量也更好更稳定。
别看韩系车啥变速箱都能造,但是大而不精,还没有国产车专心搞双离合变速箱强。以2020年世界十佳变速箱为例,国产车的奇瑞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哈弗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广汽传祺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吉利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通通上榜,却不见韩系车的身影。
由此可见,韩系车在变速箱这块,属于大而不精,看着唬人,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同价位对比,韩系车还国产车强。
国产车跟韩系车对比之底盘篇底盘算是国产车的老大难问题,现在很多车都处于逆向仿制的阶段。但是,国产车也有不少优等生,已经开始了自研自制的进程,比如奇瑞。就拿瑞虎8跟现代同价位的ix35做对比。
瑞虎8全系指导价8.88~15.99万,使用奇瑞自研的T1X底盘。从底盘细节来说,瑞虎8的底盘设计平整,大面积的护板可以有效保护底盘的油箱,管线,排气管等零部件,底盘涂装也非常全面,几乎没有死角。前后防撞梁也够厚,覆盖的面积够大。
现代ix35,全系指导价跟瑞虎8相当。从底盘细节来说,ix35的底盘比较凌乱,还存在底盘装甲喷涂不到位,底盘生锈的隐患。前防撞梁只有1.27mm,宽度约占车头的61.45%。后防撞梁是一种含40%玻璃纤维的PP塑料,连钢梁都不是,质量堪忧。同时,ix35的底盘行驶质感一般,不够扎实,调教也偏硬。
从试驾的情况来说,韩系车的底盘虽然有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底盘设计,底盘质感,底盘用料确实没有比国产车高出多少,属于差不多的水平。而且单论用料,同价位国产车是比韩系车有较大优势的。
质量对比虽然韩系车发展的年头比国产车长,但是单轮质量,未必比国产车强到哪去。
参考车质网的投诉,国产品牌卖的最火的SUV车型,投诉点集中在车身生锈,变速箱异响,发动机漏油,变速箱顿挫,电瓶故障,异响,车机故障等方面。
在看韩系车,故障投诉点集中在变速箱异响,变速箱顿挫,发动机抖动,变速箱抖动,发动机拉缸,发动机烧机油,车身生锈,电瓶故障,零部件故障,异响等方面,跟国产车当真是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谁。
同时,别看国产车的投诉量高,但是国产车在SUV是卖的最火的。比如H6这个SUV霸主,博越紧凑级SUV前三,瑞虎8中型SUV前三,累计销量可比韩系车排名十名开外的累计销量高多了。
由此可见,在质量这块,韩系车对国产车也没有优势。如果考虑到国产车用了大量新技术,韩系车大量使用老技术,新技术带来的质量风险,明显高于老技术这点,国产车在质量这块,其实比韩系车强不少。
综上所述,韩系车虽然看似红红火火,但是跟国产车比起来,更良心的还是国产。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国产车才是更好的选择。
魏国和吴国的分界为什么不是长江?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今天的我们总是用“限江自保”来概括孙吴的基本守国政策或是它的某种军事策略。如果用来表示作战的谋略,那么“限江自保”一语比较笼统,未能准确地反映出孙权是怎样以弱敌强,守住绵延数千里之长江防线的。如果我们翻看史书,不仅吴国和魏国,凡是历史上南北分治的时期,都不是以长江作为分界线,这就要说到一个军事地理学上的词语——“临江塞要”。
一、“临江塞要”与东吴守江战略
根据历史记载,孙权没有平均分散部署有限的兵力,而是把它们集中屯戍到几个边防要镇,以阻挡魏师进据江畔。如阮瑀为曹操所作书信中所称:“临江塞要,欲令王师终不得渡。”
因此,用“临江塞要”来概括孙权的守江战略是更为恰当的。
所谓临江塞要”,即阻塞位于长江北岸的“要地——位处交通枢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孙子兵法•九地篇》称其为“衢地”,即道路汇集,通往各方的要衢。“四达者,衢地也。”占据它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动权,并左右战局的发展。
孙吴江防采取“临江塞要”的策略,这在吴甘露元年(265)晋王司马昭与吴使纪陟的对话中也能得到清晰的反映。其事见干宝《晋纪》:
(司马昭)又问:“吴之戍备几何?”对曰:“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又问曰:“道里甚远,难为坚固?”对曰:“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犹人虽有八尺之躯靡不受患,其护风寒亦数处耳。”文王善之,厚为之礼。
吴国的江防重镇有哪些?纪陟在上述谈话中只提到了西陵(今湖北宜昌市)和江都(即汉广陵郡属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南)两处,其他地点并未明言。
沿江诸镇当中最为重要的也就是四座左右,“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从三国历史记载来看,曾经屡次爆发残酷战 斗并被孙吴屯驻重兵的要塞,应该是位处江北且阻遏交通要道的四处, 如曹操“四越巢湖”受阻的濡须(今安徽含山县),孙策、孙权进攻多年 才从黄祖手中夺取的沔口(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吴国与蜀、魏多次 激烈争夺的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以及陆逊大败刘备的夷陵(今湖北 宜昌市,后改称西陵)。
吴军占领邾城(今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和广陵 较晚,且从未在当地阻击过魏师,其地位显然要稍逊一筹。
皖城(今安 徽潜山县)虽然也较为重要,但严格地说还不是“必争之地”。例如孙权 在建安五年(200)、十九年(214)两次攻占该地,随后即撤往江东或北岸的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未在那里设置军镇。
后来诸葛恪自皖口(今安徽安庆市南,皖水入江处)进驻皖城,以此为据点袭扰 魏境。赤乌六年(243),司马懿率兵反击,孙权即命令诸葛恪放弃城守,退往南岸的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没有尽力保卫该地。
濡 须、沔口、江陵、西陵之所以最为重要,是因为它们地扼南北交通或东西来往的水运干道。
孙权的“临江塞要”,主要是守住长江北岸的西陵、江陵、沔口和濡须四个交通要枢,辅以皖口、邾城等地,来抵御曹魏的南下进攻和防备蜀汉可能从三峡发动的袭击。
就东吴与魏、蜀交战的情况来看,这一战略实施得相当成功。从赤壁之战(208)到孙权去世 (252)共有四十四年,在此期间曹、刘两家对吴国的多次大规模进攻 或以失败告终,或是无功而返。
二、孙吴“临江塞要”战略的特点
1.背依长江拒敌,而非隔江对峙。
从六朝南北割据对抗的形势来看,南方政权总体上处于弱势,通常不敢出动主力与北方敌人在中原决战,故往往利用黄河、淮河、长江这三条东西流淌的河道作为天然水利防线,来弥补自身军事力量的不足。具体到各个朝代的统治集团, 则根据自身的国力强弱来决定据守哪一条水道。
综合实力越强,其防线就越靠北边。如李焘所言“吴之备魏,东晋之备五胡,宋、齐、梁之备 元魏,陈之备高齐、周、隋,力不足者守江,进图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寇者守河。”
六朝的政治地理格局大致相同,都是立国于江 东,即以建康(或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为首都,以富庶的太湖流域 为根据地。为了保障都城与三吴经济重心的安全,南方统治集团总是力 求将其外围防线向北推移到淮河,向西控制长江中游的荆州。
“不得淮则无以拒北寇之入,不得荆则无以固上流之势。”其中占领淮南地区 尤为重要,像东晋、刘宋文帝以降及南齐、梁朝,基本上是以淮河为天堑来抗击敌人。
如果仅仅是和北寇划江而治,那么国都就和敌境只有一水之隔,形势是极为不利的。
唐庚曾对此议论道:“自古天下裂为南北,其得失皆在淮南。晋元帝渡江迄于陈,抗对北敌者,五代得淮南也。杨行密割据迄于李氏,不宾中国者,三姓得淮南也。”又说:“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矣。”
王德曰:“淮者,江之蔽也;弃淮不守,是谓唇亡齿寒也。”顾祖禹亦总结道:自南北分疆,往往以长淮为大江之蔽。陈人失淮南,遂为隋人 所并。唐末杨行密与朱温亟战于淮上,温不能渡淮,杨氏遂能以淮南之境与中原抗。五代周取淮南,而李氏之亡不旋踵矣。
综观赤壁之战以后孙权的用兵,也是在淮南和荆州两个战略方向努力, 以求将国土向北边和西方延伸。由于上述原因,“故孙权擐甲胄,冒矢 石,转斗合淝,以为满宠争上流之地;陆逊、吕蒙相与赞其决,以蹑取荆州,全据长江。”
但是他在扬州的作战收效有限,虽然迫使曹操放 弃了江北沿岸地带,但是始终未能攻克合肥,越过江淮丘陵以全据淮南。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不得已而求其次,被迫采用了“临江塞要”的策略,在濡须、沔口、江陵等地设置重兵,以阻止敌兵来攻时顺利抵达江 岸。
如胡安国所言:地有常险,则守亦有常势。当孙氏时,上流争襄阳而不得,故 以良将守南郡与夷陵。下流争淮南而不得,故以大众筑东兴与皖口。中流争安陆而不得,故以三万劲卒戍邾城。今黄冈是也。
赵范曾指出,如果失去淮河流域而退守江南,让敌兵完全占领北岸,那 么南方政权的防御将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有淮则有江,无淮则长江以北港汊芦苇之处,敌人皆可潜师以济,江面数千里,何从而防哉!”
孙权在江北沿岸要地戍守御敌,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形势的出现。张栻称赞这一决策曰:“自古倚长江之险者,屯兵据要,虽在江 南,而挫敌取胜,多在江北。故吕蒙筑濡须坞而朱桓以偏将却曹仁之全师,诸葛恪修东兴堤而丁奉以兵三千破胡遵七万,转弱为强,形势然也。”
2.封锁水运干道,弃守若干渡口。
按前引纪陟所言,长江上下自西陵峡口东至广陵有五千七百余里,其北岸可以设港通航之地甚多,而孙权的兵力有限,不能处处部署重兵,因此他对沿岸渡口的防守采取了区别对待的做法。
像西陵、江陵、沔口、濡须等交通枢要之地极 为重视,会与敌人拼死争夺而绝不放弃。但是有些渡口,虽然也很重 要,他却没有设置军镇以拒敌。例如历阳县(今安徽和县)曾为东汉扬州治所,有著名的乌江渡、横江渡和洞浦,对岸为牛渚,即采石矶(今 安徽马鞍山市),距离吴都建业只有百余里,精骑驰骋朝发夕至,在军事上很有影响。
王应麟引张虞卿曰:“考前世盗贼与夫南北用兵,由寿阳、历阳来者十之七,由横江、采石渡者三之二。”孙权占领该地后 仅留守少数部队,并未像其他要镇那样派遣督将率众镇守。
其中原因就是当地与北方没有水路相通,魏军自合肥南下入巢湖后,就要从居巢走陆道东行,过大小岘山而至历阳。到达江边的军队是以步骑为主,不能拥有众多船只随行,这样即便占领江滨的数座港口,也无法组织大规模 的航渡,因此给孙吴造成的威胁并不严重,只要在南岸的牛渚驻守一些 人马,防御敌人小股兵力的渡江袭击就可以了,用不着在北岸的历阳留 驻重兵。
黄初三年(222)九月,魏国大军三道征吴,曹休率张辽、臧 霸等将率舟师经中渎水至海陵(今江苏泰州市)入江,然后向西占领了 历阳的洞浦港口,并未受到阻击,可见那里没有驻扎多少吴军。
尽管曹休进展 顺利,魏文帝却下令阻止他派兵渡江,这应是战船和运舟不足的缘故, 若仅以轻兵涉渡,则容易被吴国水军或牛渚守兵消灭,故董昭认为此举 是“自投死地”。
另外一个战例是太康元年(280)西晋平吴之役,在晋朝制订的作 战计划中,是由扬州都督王浑率领的部队进据历阳的横江渡口,准备过江攻占要镇牛渚,向吴都建业发动最后的总攻。
他在前往历阳途中也没有受到吴军的阻击,孙皓的反攻兵力是从建业派来的中军。“吴丞 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杨太守沈莹帅众三万济江,围成阳都尉张乔于杨荷桥。”
王浑击溃吴军主力之后不敢渡江,也是因为他的军队是 以步骑为主,没有大量船只和水军,所以需要等待王濬的舟师前来接 应,朝廷命令会师后由王浑担任主帅。“诏书使濬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秣陵,受王浑节度。”
扬州刺史周浚建议不要等待王濬而先行 过江,当即遭到王浑的拒绝,其理由就是朝廷的作战计划规定不让他的 少数部队贸然进行涉渡,以免遭到歼灭;必须要等王濬到来后提供大量 船只,共同渡江发起攻击。“
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 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
上述战例反映出,如果是单纯的步骑兵种前来进攻,即使占领了不通北方水路的渡口,对孙吴的江防也不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陆军无 法渡江和在水上作战,对吴国真正致命的是强大的水军和运输船队。
所 以在兵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孙权与其后代统治者并不在历阳这类港口屯驻重兵,而曹操及其魏国后继者也不把当地作为南征的主攻方向,而 是将大规模的用兵放在邻近有水道沟通北方的濡须和东关一带。
杜佑列举的皖城(今安徽潜山县)虽然属于吴国境内,曾经作为庐江郡治,但实际上屡得屡失,多次被孙权放弃而没有在那里坚持戍守。 该地往北有道路经夹石(今安徽桐城县北)、舒城可以分别通往六安与合肥,往东南则有发源于潜山的皖水流入长江,水口即皖口(今安徽安庆市南,皖水入江处),因而也是处于江淮之间的交通枢要。
皖城以北的皖水航道受潜山阻碍,至其终点后需要改为陆行绕过大别山脉东麓继续北进。太和六年(232),陆逊沿此道北上进攻庐江,魏国扬州 都督满宠即认为不用急速赴救。他说:“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 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悬),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
曹魏大军若从寿春、合肥经这条道路南下,中间 有一段路程无法利用水运,兵员和给养的投送不甚便利,所以魏国征吴 通常不选择这条路线作为主攻方向;即使投入大规模部队占领该地,也会由于后方辽远,粮饷转运难以为继而被迫撤退。
鉴于以上情况,皖城 多次成为魏、吴双方的弃地。在孙权的“临江塞要”战略部署当中,皖城 属于可争可弃的据点,而非“兵家必争之地”。孙权对待皖城的攻防策略 很明显:如果敌人派兵驻守,那么必须要将其消灭或逐退,以保证江防 的安全;若是魏军不在当地久驻,自己也可以暂时弃守皖城和皖口,避 免与强敌交战,借此来保存有限的兵力。
在孙吴的长江防御体系当中, 皖城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如濡须、江陵和沔口,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所在 的这条南北交通路线是半水半陆,其运输的效率要低于汉水及肥水、施 水、濡须水。由于这个缘故,魏军主力很少从这里南下进攻,对吴国江 防的威胁相对较轻,因此孙权并未在这里设置军镇。
(正文完)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