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足qq群,十大耐寒热带鱼?

2023-06-17 01:40:03 29阅读

恋足qq群,十大耐寒热带鱼?

10、凤尾鱼

凤尾鱼的饲养方法比较简单,饲养用水为酸碱度中性的较好。凤尾鱼对水温的要求也比较高,最适合生存的水温为25-26℃。凤尾鱼的饲料可以分为薄片饲料、颗粒饲料以及冷冻饲料,饲养者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养殖情况来进行挑选饲料喂养。

恋足qq群,十大耐寒热带鱼?

同时也可以喂养一些活饵料,但是前提是要保证其新鲜无问题,否则会导致凤尾鱼产生各种疾病。做好凤尾鱼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凤尾鱼所带来的观赏性。

9、月光鱼

别名新月鱼、满鱼、阔尾68鱼。纺锤形,头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较圆,近尾部渐趋侧扁,尾柄宽阔,尾鳍圆弧形,背鳍位于身体中部偏后,外缘圆弧形。月光鱼能与剑尾鱼杂交,杂交品种常见的有红月光、蓝月光、黄月光、黑尾黄月光、黑尾红月光、花月光、金头月光、帆翅月光等品种。

月光鱼易变异,已稳定的品种不宜与剑尾鱼或别的月光鱼混养。此鱼喜中性偏碱硬水,pH7—7.4,水温22—26℃,在0.5%~1%盐水中生长较好。杂食性,性情温顺。5—6月龄性成熟。若发现雌鱼腹部膨大,近肛门处出现大黑斑时为临产征兆。

8、大鳍魮脂鲤

这种鱼比较具有观赏性,而且对新手而言这种鱼养殖起来十分的简单。大鳍魮脂鲤,给予酸性软水就可以健康成长和繁殖。这种鱼可以和其它的鱼一起混养,但是最好是专门饲养。

7、金三角灯

淡水鱼类,原产地水质为pH值6.0~6.5的弱酸性水,硬度小于12的软水,水温23~28℃(资料来自世界鱼类数据库)。实际饲养可适当调整。

金三角灯鱼所适宜的水温大约在22~26℃,酸碱度约为PH5.0~7.5之间,水质的硬度约在2~10°N。金三角灯鱼喜爱在水域的中层活动,属于卵生鱼类。日常饲养可以投喂一些薄片饲料以及较为小型的活性饵料。

6、四带无须魮

带无须魮(学名:Puntius tetrazona)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个种。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及婆罗洲的溪流。为高经济价值的观赏性鱼类,广泛地输出至世界各地。本鱼体侧具有四道黑色斑纹纵向穿过该于浅棕色的躯体上,黑色背鳍上有一红边。胸鳍和腹鳍均是红色,而尾鳍的红色鳍叶中间为白色。雄鱼的吻呈鲜红色,雌鱼鱼体的斑纹较少。体长可达7厘米。另外有许多人工培育的种类。

5、唐鱼

唐鱼体细小,长而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吻短而圆钝。口小,亚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前端无瘤状突,上颌无缺刻。无须。眼大,侧上位。眼后头长显著大于吻长。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短,起点显著于腹鳍之后。

胸鳍末端稍钝,向后远不及腹鳍起点。腹鳍短小,末端可达肛门。肛门接近臀鳍起点。臀鳍接近于背鳍相对。尾鳍叉形,末端稍尖。下咽骨弧形,较窄。咽齿纤细,末端略带钩状。鳃耙短而稀疏。鳔2室,后室较前室长。腹膜灰白。

唐鱼生活时体色艳丽多彩,为一种著名的观赏鱼类。一般体背棕色,腹部银白,沿体侧中部有1条金黄色或银蓝色纵行条斑,在条斑上下各有数道深棕色线纹。尾柄基部有1红色圆斑。虹膜金黄。背鳍基部红色,其他各鳍黄绿,边缘透明。此鱼因最初发现于我国广州市郊白云山溪,故英文泽名为白云山鱼。

4、兵鲶属

比上面那种鱼活的时间还要长两三年,性格比较温和,最主要的是自己捕捉食物能力比较强。

3、蓝三星

又名“蓝三星”、“丝足鲈”。热带观赏鱼。产于西双版纳。蓝星鱼的外形体长可达10—15厘米,卵圆形,侧扁,眼较大,背鳍短而高,腹鳍长丝体达尾鳍,鳍基起自胸下至尾鳍基部,尾柄很短,尾鳍分叉。

蓝星鱼遍体蓝灰色,在躯干中部和尾柄处各有一块深蓝色圆斑,与黑眼珠形成等距离的三个斑点,各鳍淡黄色,有小点。蓝星鱼杂食性,鱼虫、丝蚓、孑孓和干饲料都可摄食,性情内向爱静,喜栖息于水草多的静水或缓流水中。

蓝三星4—5月龄性成熟,雌性鱼鳍短而钝,腹部膨大,雄性鱼色泽艳丽,背鳍较尖长。雄鱼与雌鱼配对入箱后,雄鱼吐泡沫筑浮巢,浮巢达一定幅度后,雄鱼开始追逐雌鱼。雌鱼游到浮巢下,雄鱼弯体拥抱雌鱼,几次拥抱翻滚后,完成产卵、排精。捞出雌鱼,留下雄鱼守巢护幼,24小时后仔鱼孵出。

2、孔雀鱼

孔雀鱼体延长,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雌鱼体长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前部略呈楔状,后部侧扁。雌鱼的腹部膨大圆突。头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侧位;眼间区及吻背颇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远不及眼前缘的下方。

体被有大型的圆鳞;纵列鳞26-28;背前鳞11-13。雄鱼背鳍鳍条常会延长,雌鱼则小而圆,背鳍软条数7-8;雄鱼的臀鳍第3、4、5鳍条特化而成一延长的交接器,交接器仅略长于腹鳍长,雌鱼则正常的扇形,起点在背鳍起点略前,鳍条数8-9;胸鳍鳍条数13-14;腹鳍腹位,鳍条数5;雄鱼尾鳍外形变异很大,随品系而有不同;雌鱼则大多呈长圆形。

1、花斑剑尾鱼

斑剑尾鱼体长5-6厘米,雌雄间差异较小。雄性花斑剑尾鱼没有尾剑,尾柄较短粗,整体上看属于短身材的鱼,它们的体色比较丰富,并且变异性强,因此培育出很多人工品系。不过现在的月光鱼类群并不是原生花斑剑尾鱼的单纯变异种,而是由花斑剑尾鱼和剑尾鱼两种鱼类杂交得到的。

花斑剑尾鱼习惯平缓温和的水环境,饲养时不能用太激烈的水流,在原产地它们的水温比其他剑尾鱼类要低,适宜水环境pH 7.0-8.0 ,硬度dH10 - 20,水温18°C - 25°C。花斑剑尾鱼为卵胎生鱼类,它们会直接繁殖出小鱼而不是鱼卵。

养泰国斗鱼用水缸可以吗?

可以

泰国斗鱼养水可以在水缸中放置过滤器,水困7天左右再把鱼放进去饲养,饲养鱼儿的时候水质健康是非常关键的。 斗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泰国的博鱼是斗鱼中最美丽和最好斗的。过去,泰国曾有专以博鱼打斗为业的赌场,赌资相当可观。近几年来,斗鱼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泰国斗鱼又名暹罗斗鱼、搏鱼,丝足鲈科 一定不要将斗鱼与其他鱼类混养,的斗鱼就曾因和虎皮,彩群及鲷鱼混养而遭受攻击致死,要养也要用隔离箱将斗鱼与其他鱼种隔离 斗鱼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着一个健康的水质才行。

如何评价梁武帝萧衍?

历史上集少年得志成功建国、励精图治繁荣盛世、自毁家邦身死国灭于一身的帝王不多见,梁武帝萧衍算一个。

它是南朝历史上在位最长久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更是缔造出了南朝盛事,特别是在文化、宗教和艺术等方面,是东晋衣冠南渡后两百年来的高峰。

另外他在经、史、佛、诗歌方面都有不俗的著作,他少年学儒,弱冠奉道,知天命转佛,一生充满传奇。

我就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一下梁武帝的生平。

少年得志,成功建国

少年学艺,成就颇丰。梁武帝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人,老爹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兄弟,在南齐为官。从小就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私徳更是南北朝帝王所罕见。长大后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可称为南朝士族子弟中的翘楚,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名列“竟陵八友”之一。

《梁书》评论他:

“六艺备娴,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什么意思呢?说萧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很精通,而且还会占卜算卦。虽说记载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萧衍当时妥妥的是一个三好学生、四好青年。

如果南齐君主不那么昏庸无道,萧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会有更大的成就。

然而齐武帝萧绩死后,南齐就开始混乱不断,萧衍在这个时间开始崭露头角,积累人气。

忍辱负重,成功立国。后来东昏侯萧宝卷继位。咱先说一下这个萧宝卷,这是一位奇葩的皇帝,还是一位集大成的皇帝,集昏庸和作死于一身的皇帝。更奇葩的是他不沉浸女色,也不好酒,他喜欢什么呢?都想不到他喜欢捉老鼠,记载他每晚不睡觉,通宵达旦捕鼠,五更才睡觉,文武百官每天等他日上三竿起床上朝。

在他的骚操作治理下,果不其然,全国各地爆发叛乱。万幸他手里有个王牌将军,就是萧衍的哥哥萧懿。在萧懿的东征西讨下,叛乱慢慢都被平息,可功高震主的萧懿被萧宝卷弄死了。

按理说,萧宝卷弄死了萧衍的哥哥,萧衍肯定会起兵讨伐萧宝卷。可萧衍一反常态,跟没事人一样,继续跟着萧宝卷。就跟当初西汉末年刘秀的哥哥被更始帝刺死,刘秀的表现一样。哥哥被你们弄死了没事,我藏心里,继续给更始帝出谋划策。

萧衍就接替哥哥萧懿的职位做雍州刺史,为了迷惑萧宝卷,萧衍在任上不忙政务,整天忙着收集当地民歌,收录到乐府诗集里。

同时他暗中招兵买马,以寻找机会讨伐萧宝卷。他暗中派人大量的砍伐竹木,沉到洞庭湖底,举兵的时候,把竹木打捞起来,并让早已召集好的数千工匠在最短时间内建造战船,此即后世“伐竹沉木”的典故。

公元501年,萧衍起兵,很快就攻入首都建康,赶跑了萧宝卷,并立了一个傀儡皇帝。不久萧宝卷被萧衍悬赏,谁杀了萧宝卷,就赐百金,封侯爵。萧宝卷就被部下干掉了。502年,在萧衍的暗中操作下,又是童谣,又是传说的,萧衍半推半就下受“禅让”登基,建国“梁”。

励精图治,繁荣盛世

勤勉不辍,政绩卓著。梁武帝在位时,勤于政务,每天五更天准时起床,不分春夏秋冬,冬天批改奏章,手抖冻裂了也不停止。

吸取前朝教训,他很重视百官操守,经常亲自召见、选拔地方官,耳提面命他们必须清廉。地方官上任之前都是会被萧衍单独会谈,搞得百官去之前都是先吃几天素食,刮刮油,免得皇帝看到肥头大耳的,不放心其上任。

另外他广开言路,广纳谏言。他命人在宫门口挂两个箱子,类似现在的意见箱,一个叫“谤木函”,一个叫“肺石函”。

如果老百姓觉得哪个官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或者看到不公之事,不平之事,都可以投进“谤木函”,由专人取出,递交给皇帝看。类似于现在的举报信箱。

如果有人需要打官司,需要诉讼,或者想告谁,就写好讼书放进“肺石函”,由人取出后交给大理寺受理。给穷人开了一条申冤的通道,可以直达天听。类似于现在的法院的递交传票一样。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的皇帝,节俭程度可以跟汉文帝媲美。他“一冠三年,一被两年”,一顶帽子戴三年还不舍得换一顶,导致朝堂上文武百官上朝都戴着一顶破烂不堪或者层叠补丁的帽子。即使有新的,也不敢戴啊,皇帝头上一个旧帽子都露头皮了,谁敢戴新帽子。

至于衣服,这是蔽体的,露肉的话不雅,但是也是到处都是补丁,实在洞太大,没法补了才换身新的。所以百官们也只是在皇帝换新衣服的时候,才能上朝穿新衣服,其余时间也都是带补丁的破衣服。

更甚者,他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每餐大部分时间只吃蔬菜和豆类,实在政事太忙,就喝点粥充饥。

每次出行,只要求两匹马拉车,而且他只有一辆马车,用了很多年,下雨会漏雨,刮风会漏风。车夫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

“御帝辇,阴着蓑衣,阳着冠,风时我寒帝亦寒。”

感觉好搞笑,车夫都受不了了。给皇帝当司机,下雨天得穿着蓑衣,大热天就要戴着帽子,起风的时候我很冷,皇帝也很冷。

看来当时给萧衍当司机并没有什么好处。如果说达官贵族开的车是大奔奥迪,那萧衍的车最多就是辆卡罗拉,还是开了至少五年的卡罗拉。萧衍有多节俭,可见一斑。

在他辛勤的治理下,南梁政治风气较南齐大大改善,民风也日益纯朴,不像北朝那么好狠斗勇。而且官员行政效率很高,国力也大幅度提高,南朝已俨然是一个明主盛世的社会了,也可以说是小康社会了。

钱穆就称赞他:

“俭过汉文,勤若王莽,可谓南朝一令主。”

自毁家邦,身死国灭

以杜牧的一首诗《江南春》为引: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以看出佛教在南朝是何等的发达。据记载首都建康老乡的寺院就多达五百余所,和尚尼姑众达十余万,这样的结果当然离不开梁武帝萧衍后期对佛教的痴迷。造成的结果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处理政务,把皇权移交给亲信大臣。

任人唯亲,赏罚不分。萧衍是一个靠阴谋和打仗夺得政权的皇帝,所以造就他疑心重,忌惮功臣。他不像历史上其他皇帝猜疑功臣就大肆屠戮,他从没有杀戮过功臣,这一点跟赵匡胤有点像。但是他对待功臣却尊而不亲,不舍得分赏他们实权,把这些军权和朝堂大权都赏给萧姓子弟,萧家至上,萧家唯一,希望独靠萧家人来拱卫南梁。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经验,大封同姓王。

然而,人一吃饱没事做就容易腐化,南梁皇族很快就出现了违法乱纪、破坏纲常的人来。

萧衍的六弟萧宏带队第一次北伐,刚愎自用,不听部将劝告快速行军,反而屯兵不动,给了北魏休整的时间,待北魏援军赶到,才想到可能打不过了。适逢天降暴雨,萧宏胆怯,竟偷偷抛弃军队,自顾逃往建康。待北魏大军赶到,诸将找不到主帅,随即溃败。武器军需遍地都是,伤病士兵也无人理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败了。

原本这场北伐胜率还是很高的,一是因为南梁在萧衍的统治下国力已经远超北魏,各式武器令北魏人眼花缭乱,胆战心惊,可惜所托非人。

而临阵脱逃的萧宏回到建康也是整日惶恐不安,怕萧衍惩罚他,但是萧衍非但不惩罚他,还给予萧宏封赏。

萧宏都很意外,自以为北伐的失败跟他无关,都是陈庆之不给力。萧宏更肆无忌惮了,贪财枉法,无视伦理。史载萧宏和萧衍的大女儿私通,也就是他自己的亲侄女,生下了一个儿子。萧宏怕事情败露,两人就铤而走险,派刺客谋杀萧衍,想取而代之。然而行动失败,刺客被砍,大公主羞愤不已,自杀身亡,令人想不到的是萧衍竟然没有惩戒萧宏。这得多大的心啊!

群臣联名上书,要重惩萧宏,可梁武帝以同袍手足情谊为由,赦免萧宏无罪,并让萧宏务必把孩子养大,以宽慰公主。群臣至此以后对萧家甚是忌惮。没办法啊!错在己身受罚,错在他身也要受罚,这么赖皮,谁还跟他们玩?

崇尚佛学,四度舍身。公元520年,“知天命”的萧衍这一年突然迷上佛学,变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大举兴建寺庙,造佛像,鼓励人们出家当和尚以增加剃度僧侣的数量。

据载,萧衍规定国人,一家一人当和尚可免半年地租;一家两人当和尚,可免全年地租;一家出现三人当和尚,国家奉养老人。而且和尚待遇也超级好,和尚不用服兵役,不用耕地,只需要吃斋念佛就行了。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是真心皈依,大都是冲着免税、免役去的。

在萧衍的一番骚操作下,国家税收和兵源逐渐减少,朝廷军费拿不出来,官员领不到工资,自然而然当官的都想歪门邪道了。贪财受贿,卖官鬻爵比比皆是,萧衍善心滥发,也从没制裁过,官员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另外由于萧衍的长子萧统,也就是昭明太子,英年早逝,不得已立了萧纲。可萧衍对萧纲的办事能力又不放心,所以崇佛的萧衍一边工作,一边信佛。

后来信奉已满足不了萧衍了,就“以身饲虎”,自己亲身体验做和尚,并乐此不疲。

公元527年,萧衍不顾群臣反对,不顾嫔妃们的挽留,前往同泰寺舍身。

后来被劝回来,回来以后他开始不近女色,不吃肉只吃素,还规定要用蔬菜水果代替三牲祭祀。他又感觉不妥,就又出政策,民间可以用面捏的牛羊猪,鸡鸭鱼当做祭品。这也许就是现在民间还在流行的用面做的各种动物做供品的由来吧。

公元529年,梁武帝萧衍二度舍身,被群臣从国库里拿出一亿钱才赎出这个“皇帝和尚”。

公元546年,萧衍又作妖,第三次舍身,这次群臣凑钱凑了二亿钱才把他赎出来,文武大臣还是有钱的。

公元547年,四度舍身,获得众和尚的推崇,得到达摩赐予“梁武尊者”的称号。没错!你没看错就是达摩祖师。

但是,退一步想,梁武帝既然这么痴迷于佛家,那么他怎么不直接禅位于太子萧纲呢?自由自在的当和尚多好!这就是萧衍的一个弊病。

说好听一点,这是尽忠职守,勤勉不辍。说难听一点就是刚愎自用,抓权不放,野心不断,自不量力。

试想一下,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又要礼佛,又要处理朝政,还要想着北伐,更要兼顾朝廷内部的纷争。一个年轻小伙子也顾不来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所以在时间和精力都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萧衍做出了很多轻率和错误的决策,终于被侯景趁虚而入。

滥施仁心,身死国灭。

公元548年,东魏大将侯景被新继位的高澄削权、猜忌,于是反叛北朝,投向南朝。

消息传来,南梁群臣恐怕接纳侯景之后被北朝怨恨,发兵入侵,都极力规劝梁武帝。太子萧纲跪在宫门前一天一夜,希望梁武帝能够以社稷为重,不要接纳侯景。

年老昏聩、好大喜功、不识好歹的梁武帝说:

“夜梦太平,侯景请降,正符所梦”

真是当和尚当出癔症来了。于是梁武帝派人接纳侯景,并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太子萧纲气愤至极,一病不起,直至侯景攻入建康,仍卧病在床。这是后话。

东魏听说萧衍接纳了侯景,就发兵讨伐侯景。梁武帝果不其然又派了一个本家侄子萧渊明为主将,增兵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打败,萧渊明被捕。侯景也被击败,退到寿阳。

东魏因为和西魏一直在干架,就顾不上南梁了,于是派人罢战议和。侯景很害怕,因为双方一停战,首先考虑的是侯景怎么处置。

于是侯景联系一直对萧衍不满的萧正徳,希望他做内应,反叛南梁。两人一啪即合,各求所需。

548年秋末冬初,侯景再叛南梁,直抵建康。梁武帝忙中出错,错招百出,真的就令萧正徳领兵抵抗。

萧正徳当然求之不得了,于是就接侯景过江,直接进了建康,包围宫城。

此时,分布在各地的萧家诸王都手握重兵,却没人出兵勤王,反而离心离德,互相斗狠。由于梁武帝的用人政策,异姓大将没有实权,也实在找不出像安史之乱时的郭子仪和李光弼这样能力挽狂澜的大将。

侯景区区八千人马就攻进了建康,萧衍的老脸都没地方放了,最后忧愤而死。

而侯景在攻进建康之后,大肆屠戮世族,掠夺钱财,诸如王、谢大家,基本被屠戮殆尽,所以后世朝代很少有王、谢二族的人出现。

这场动乱使南朝世族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梁书》记载战后情形说:

“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惨况可想而知。

结语

站在历史角度上,梁武帝萧衍是一个成功的皇帝没的说。自力更生,成功建国;一生勤勉,不辍朝政;实现南朝小康社会,国力达到南朝历史的顶峰。按理说,他有统一南北的可能和机会,但是他猜疑心太重,永远不放心外姓大将。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失利,北边越打,军队战斗机越强,南朝越打,战斗力越弱。

既然迷恋于佛家,就应该摒弃皇权,一心礼佛;最后搞的朝廷没治理好,佛学也没真正通透。

我一直在想,如果他能像《天龙八部》里的段正明或者段誉一样,适时的放弃皇权,尽快移交给下一代,那么南梁朝代的发展就未可知了。

最后评判一下:英勇神武不足,刚愎自用有余;勤恳治国不足,造作败国有余。最后身死国灭,不值得同情。

最后以韦庄的《金陵图》结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end

文:千年老学究。

版权归作者所有。

参考文献:

唐 .姚思廉《梁书》

唐 .李延寿《南书》

为什么有些女人爱晒脚?

有几个女人晒脸的啊?花大把的钱来美白,然后再到太阳下面去晒黑吗。除了脸以外身上都穿着衣服那就只有晒脚了,而且晒脚也很好,一样提阳气,一样增强骨骼健康,一样提高免疫力。何乐不为!脚黑了穿上袜子嘿嘿。

ph65适合养什么冷水鱼?

鲤科鱼类

鲤科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中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此科鱼的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鲤科一族在北美,非洲,欧亚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大的鲤鱼—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长。在北美分支中的尖头叶唇鱼(Ptychocheilus lucius)单体记录为1.8米长,45千克。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种类的体长不足5厘米。截至2008年,最小的淡水鱼名为Danionella translucida,发育成熟后体长仅为12毫米。鲤科的所有成员均为卵生,大部分不保护他们的卵。但是,有一些种类建鱼窝或护卵。鳑鲏类的鱼会将卵产于贝类体内,新生的小鱼直到有能力生存后才离开寄主。

本科鱼外观体型差异极大。一般为纺锤形或长形,侧扁或稍侧扁,口由前上颔骨与下颔骨组成,能伸缩。上下颔皆无齿,但由最后一对鳃之腹面特化成1至3行咽头齿,每行少于8枚齿,与头骨腹面的角质后垫形成咀嚼构造。通常具有1至2对须或无须。背鳍1枚,其前部有2至4根不分枝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叉形或深叉形。体被圆鳞,少数种类鳞片变小或退化。腹鳍基部一般均具有狭长腋鳞。

斑马鱼 4cm 中性~弱碱 25~28温和喜群泳黄金斑马

豹纹斑马 4~6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喜群泳

白云山 4cm 中性~弱碱 22~26喜群泳,中上层水域回流

邮差鱼 5~6cm 弱酸性 22~28 活泼喜群泳

金 条 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可与小型鱼混养

樱桃灯 3~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雄鱼成鱼体色较红

四 间 5cm 弱酸性(pH6.5) 22~28 活泼,凶悍

绿四间 5cm 弱酸性(pH6.5) 20~28 活泼,凶悍

三角灯 4cm 弱酸性(pH5.5~6.0) 22~28 温和

玫瑰鲫 7~12cm 弱酸~中性 22~28活泼好动

红尾黑鲨 10~12cm 弱碱性(pH7.5) 22~27 温和

青苔鼠 10~12cm 弱碱性(pH7.3) 22~28 底栖性鱼类

泰国鲫 35~40cm 弱酸性(pH6.8) 22~28 活泼

锦 鲤 10~60cm 中性~偏碱(pH7.6)22~28 温和可混养 有很多品种

金 鱼 10~20cm 中性~偏碱性(pH7.2) 22~27 温和可混养

鲶科鱼类

鲶科是辐鳍鱼纲鲶形目的其中一科。该科下现存大约100个种。

尽管鲶科鱼类从欧洲到亚洲都有分布,但最常见于东南亚,在大部份中亚地区都找不到其踪迹。 其大致有两个分支,即温带欧亚分支和热带/亚热带南亚东南亚分支。

它们的背鳍上没有棘刺,缺少脂鳍,腹鳍也退化甚至消失了,而臀鳍却很长。 该科最大的物种是欧鲶。

红尾鸭嘴 70~100cm 弱酸性 22~28 食性粗野,宜大型水槽单独饲养

虎皮鸭嘴 70~100cm 弱酸性(pH6.5) 22~28 可与大型鱼混养

电 鲶 30cm 中性 22~28性情凶暴,绝不可混养

青铜鼠 7~9cm 弱酸~中性 24~27温和,理想混养鱼

咖啡鼠 5~7cm 中性~弱碱 22~26温和能混养

小精灵 4~6cm 弱酸 20~30温和能混养

琵琶鼠 60cm 碱性 22~28 成鱼粗暴,避免与小型鱼混养

豹 鼠 5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可混养

老鼠鱼 6cm 弱酸性 20~26 温和易饲养

皇冠琵琶鼠20~30cm 碱性 20~26 夜行性鱼种,勿和小型鱼混养

直升机 10cm 弱酸 25~30 温和可混养

玻璃猫 7~10cm 弱碱 24~26 温和,宜饲养一群

倒游鲶 8~10cm 弱酸性 22~28 混养时,宜选择大型鱼类

成吉思汗100~150cm 中性水 24~28 强悍,宜与大型鱼混养

鲤科鱼类

鲤科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中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此科鱼的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鲤科一族在北美,非洲,欧亚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大的鲤鱼—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长。在北美分支中的尖头叶唇鱼(Ptychocheilus lucius)单体记录为1.8米长,45千克。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种类的体长不足5厘米。截至2008年,最小的淡水鱼名为Danionella translucida,发育成熟后体长仅为12毫米。鲤科的所有成员均为卵生,大部分不保护他们的卵。但是,有一些种类建鱼窝或护卵。鳑鲏类的鱼会将卵产于贝类体内,新生的小鱼直到有能力生存后才离开寄主。

本科鱼外观体型差异极大。一般为纺锤形或长形,侧扁或稍侧扁,口由前上颔骨与下颔骨组成,能伸缩。上下颔皆无齿,但由最后一对鳃之腹面特化成1至3行咽头齿,每行少于8枚齿,与头骨腹面的角质后垫形成咀嚼构造。通常具有1至2对须或无须。背鳍1枚,其前部有2至4根不分枝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叉形或深叉形。体被圆鳞,少数种类鳞片变小或退化。腹鳍基部一般均具有狭长腋鳞。

斑马鱼 4cm 中性~弱碱 25~28温和喜群泳黄金斑马

豹纹斑马 4~6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喜群泳

白云山 4cm 中性~弱碱 22~26喜群泳,中上层水域回流

邮差鱼 5~6cm 弱酸性 22~28 活泼喜群泳

金 条 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可与小型鱼混养

樱桃灯 3~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雄鱼成鱼体色较红

四 间 5cm 弱酸性(pH6.5) 22~28 活泼,凶悍

绿四间 5cm 弱酸性(pH6.5) 20~28 活泼,凶悍

三角灯 4cm 弱酸性(pH5.5~6.0) 22~28 温和

玫瑰鲫 7~12cm 弱酸~中性 22~28活泼好动

红尾黑鲨 10~12cm 弱碱性(pH7.5) 22~27 温和

青苔鼠 10~12cm 弱碱性(pH7.3) 22~28 底栖性鱼类

泰国鲫 35~40cm 弱酸性(pH6.8) 22~28 活泼

锦 鲤 10~60cm 中性~偏碱(pH7.6)22~28 温和可混养 有很多品种

金 鱼 10~20cm 中性~偏碱性(pH7.2) 22~27 温和可混养

鲶科鱼类

鲶科是辐鳍鱼纲鲶形目的其中一科。该科下现存大约100个种。

尽管鲶科鱼类从欧洲到亚洲都有分布,但最常见于东南亚,在大部份中亚地区都找不到其踪迹。 其大致有两个分支,即温带欧亚分支和热带/亚热带南亚东南亚分支。

它们的背鳍上没有棘刺,缺少脂鳍,腹鳍也退化甚至消失了,而臀鳍却很长。 该科最大的物种是欧鲶。

红尾鸭嘴 70~100cm 弱酸性 22~28 食性粗野,宜大型水槽单独饲养

虎皮鸭嘴 70~100cm 弱酸性(pH6.5) 22~28 可与大型鱼混养

电 鲶 30cm 中性 22~28性情凶暴,绝不可混养

青铜鼠 7~9cm 弱酸~中性 24~27温和,理想混养鱼

咖啡鼠 5~7cm 中性~弱碱 22~26温和能混养

小精灵 4~6cm 弱酸 20~30温和能混养

琵琶鼠 60cm 碱性 22~28 成鱼粗暴,避免与小型鱼混养

豹 鼠 5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可混养

老鼠鱼 6cm 弱酸性 20~26 温和易饲养

皇冠琵琶鼠20~30cm 碱性 20~26 夜行性鱼种,勿和小型鱼混养

直升机 10cm 弱酸 25~30 温和可混养

玻璃猫 7~10cm 弱碱 24~26 温和,宜饲养一群

倒游鲶 8~10cm 弱酸性 22~28 混养时,宜选择大型鱼类

成吉思汗100~150cm 中性水 24~28 强悍,宜与大型鱼混养

攀鲈科鱼类

为一群淡水至咸淡水的中至小型鱼类。成员广布於非洲及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已确认的约有36种。攀鲈科(Anabantidae )在1831年由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1803- 1857)建立。在中国观赏鱼市场上的攀鲈科鱼类并不常见,但在中国有不少鱼类资料上常错误的将同归属攀鲈亚目下的丝足鲈科(Osphronemidae)、沼口鱼科(Helostomatidae)鱼类列入攀鲈科,如常见的:斗鱼、招财鱼、蓝曼龙、珍珠马甲、接吻鱼等都不归属攀鲈科。

三斑斗鱼 5~10cm 弱酸性 20~26 凶暴而好斗

泰国斗鱼 5~8cm 弱酸性 24~30 凶暴而好斗 性格孤僻不适混养 偶尔有较温和者不赶小鱼 求偶期会筑泡泡巢

丽丽鱼 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而胆小 (草莓丽丽) (樱桃丽丽)

珍珠马甲 10~12cm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