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征婚,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
延安征婚,可她娘家那么富有又是独生女儿?
说起来也奇怪,跟陆小曼生活过的三个男人都没有好下场,就连她本人晚年也是穷困潦倒。
陆小曼父亲陆定是清末举人,曾经在早稻田大学读过书,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得意弟子,在这期间,陆定成为同盟会一员,跟随孙中山闹革命,是同盟会创业元老之一。
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一直在财政部工作,这期间曾经担任过司长、参事、赋税司长,手握国家财权。同时他还是中华储蓄银行创始人。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祖上曾经担任江西巡抚,父亲是常州当地名流。吴曼华幼年时期,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底子很深。
从陆小曼父母背景能看出,陆小曼父母出生文人世家,自幼接受好教育,明事理重情义,她的家庭条件十分不错,这也为陆小曼成为一代名媛打下坚实基础。
陆小曼生于1903年,她出生前家里曾经有八个孩子,因各种原因夭折,因此陆小曼出生后便成为家中唯一孩子。
因其是家中独女,再加上家境优越,这让陆小曼享受到一些常人无法享受的美好生活。
陆小曼父母让女儿接受顶尖教育,同时还培养她的兴趣,希望让女儿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只可惜陆小曼继承母亲美貌,但她没有继承她的好性格。
陆家双亲见女儿一天天长大,便希望女儿能早日找到自己终身幸福,陆小曼十九岁时候为她找了出生官宦世家王庚。
王庚绝对是个学霸级人物,学习能力出色,是位不可多得青年才俊,清华大学毕业后,王庚前往美国留学,这期间相继在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点军校学习,同美军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
1918年,王庚回国后被安排到北洋军政府陆军部工作,经过四年努力后,王庚被晋升为陆军上校,拥有远大前程。
陆小曼父母在这时候相中王庚,希望他能成为自己女婿,王庚也同意了陆家父母安排,同陆小曼结为夫妻。陆小曼对这段婚姻并不满意,她觉得自己新社会女性,不该被束缚手脚。
因为,王庚是军官同时又是有为青年,经常带陆小曼参加一些社交,出场几次后,陆小曼彻底迷上这样生活,从而让自己成为社会名媛。
后来,王庚因工作忙碌没有办法搭理陆小曼,这让陆小曼有些不开心,觉得这样婚姻没啥意思。
就在陆小曼陷入低谷期时,王庚觉得自己忽略妻子,于是让好友徐志摩陪伴陆小曼,让自己有更多机会奋斗事业,可让王庚想不到是正是因为自己这个决定毁掉了自己的婚姻。
陆小曼年轻漂亮又有才华,徐志摩是个大才子,两人相处后立即碰撞出火花,很快两人便无法分开。后来,王庚因工作原因调动哈尔滨,陆小曼跟过去了,可她没待多久便找了个理由返回北京找徐志摩。
徐志摩对陆小曼也产生一丝感情,写信告诉王庚自己喜欢陆小曼,王庚有些生气,但他最终还是成全两人,正式和陆小曼离婚。
陆小曼、徐志摩两人成婚,遭到了极大阻碍,但这并没有让双方放弃,最终两人完成了婚姻。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很快租了一套小洋楼作为自己新家。成婚后陆小曼很会花钱,不仅给自己聘请不少佣人,还给自己找了司机、私人医生等,以至于陆小曼开销非常大。
陆小曼很喜欢花钱,经常请朋友看戏、打牌、抽烟、赌博,时不时还会炒点股票,可这些并没有给陆小曼带来多少收入。
除此之外,陆小曼家里还有无数金银珠宝和衣服,可这并没有让她满意,只要看上喜欢的东西就会买回来,以至于家里名贵衣服、鞋子数不胜数。
徐志摩家中虽有钱,但也经不起陆小曼这些乱花钱,为了养活陆小曼,他在好几所大学任职,希望能多挣点钱。
由于这些学校不在同一个地方,徐志摩经常跑东跑西,可依旧无法满足陆小曼的需求,为此他开始写稿,卖古董、做中介,甚至还找前期要过钱。
无奈,陆小曼是个无底洞,任徐志摩如何填补,依旧无法满足陆小曼需求,这让徐志摩有段时间压力很大,徐志摩从头到尾没啥怨言,毕竟陆小曼是自己一生最爱的人。
后来,陆小曼父亲去世,虽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可这些年在父亲去世一年多后便被败光,以至于她必须依靠徐志摩生活。
徐志摩爱陆小曼,以至于他拼命挣钱,以至于他经常到全国各地捞金。但那个飞机不安全,经常会出事故,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出了事故,因大雾导致飞机撞山,徐志摩死于空难。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才发现徐志摩对自己很重要,毕竟她是自己唯一能依靠的支柱,他的去世让陆小曼彻底没了经济来源。
这时候,翁瑞午
走进陆小曼的视线,本来他是陆小曼的私人医生,以其有一手出色按摩功夫深受陆小曼信任。
两人相视在于陆小曼有昏厥症,让她经常在听戏时晕倒,翁瑞午刚好按摩功夫不错,陆小曼得知后便找到翁瑞午,经过他按摩后陆小曼症状好了不少。
这时候,翁瑞午已经结婚,可他依旧疯狂爱上陆小曼,经常暗放秋波,为的就是获得陆小曼好感。
为了能获得陆小曼好感,翁瑞午诱惑陆小曼吸大烟,最终陆小曼在其一番劝说后,吸上大烟,就这样,陆小曼再也离不开翁瑞午。翁瑞午以私人医生名义和陆小曼在一起,开始提供一切花销,陆小曼身体不太好,从而减少其他开销,这让翁瑞午承受起陆小曼的开销。
后来,翁瑞午得了严重肺病,花了很多钱,不得不依靠女儿接济。陆小曼见翁瑞午没钱了,于是她戒掉大烟,过起朴素生活,从中能看出,陆小曼已经到山穷水尽地步。
这时候,陆小曼在陈毅元帅安排下,前往上海文史馆工作。这时候,陆小曼除了上班外,便是在家中陪伴翁瑞午。
1961年,翁瑞午去世了,曾经有人劝陆小曼不要跟翁瑞午在一起,毕竟他有家室,可她并没有听从朋友言论,而是继续和翁瑞午在一起。翁瑞午去世四年后,陆小曼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你想对健在或逝去的亲人说些什么呢?
清明前几天,弟妹给我打来电话,说家里准备给我们的爷爷奶奶立一块墓碑,我也同意立碑的事情,他们说一切由他们操办。
没几天就给我发来了立碑和修好亭子的照片。
其实我们家姓刘,爷爷被国民党杀害后,奶奶带着六岁多的父亲和四岁的姑姑到处要饭,帮人家洗衣,织布,挖野菜,艰难的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着。
直到1936年毛主席来到延安,整个陕北都闹红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奶奶和两个孩子才得到政府的照顾。
后来和姓贺的爷爷结婚,贺爷爷那时在永坪区上工作,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爷爷奶奶一起把父亲和三个姑姑养育成人。
后来父亲有了两个儿子,他就让我们兄弟俩一个姓贺一个姓刘。
我们家在永坪镇向西十里的源流湾村,刘姓是村上的大姓。
小时候刚刚懂事,听奶奶说自己家只有一点地。租别人家的地种,好年陈还可以收一点粮食,但年陈若不好的话,交了租子便所剩无几。
爷爷是老二,大爷爷和三爷爷都在租种人家的土地,一大家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大爷爷没有读书,而我爷爷读过几次冬学。就是当时的私塾,每到冬天没有农活干,就背上一口袋小米交给私塾先生,在先生家里读上两个月的书。
我老爷爷最喜欢老三,三爷爷聪明好学,一家人把希望寄托在老三身上,大家都帮助他,盼望着出人头地。
我从奶奶记忆中得知,爷爷第一次接触陕北闹革命的共产党人的情况:
那年姑姑刚出生过了满月不久。一天晚上,村里人都睡觉了,外面的狗叫得十分厉害。爷爷听到有敲门声,便去开门看是谁来了,有什么事。
门刚打开,只听轰隆一声,冲进五六个黑七溜八的人,把一家人惊的不轻。
为首的一个是瓦窑堡的人,他说是永坪骡马店的刘掌柜让他们来这里住一晚,明天要到瓦窑堡。就这样在灶火圪落里铺了些草,大家都挤在一起睡了。
那个说瓦窑堡话的人,原来叫吴岱峰,瓦窑堡经常来永坪贩卖瓷器的吴老二是他们一老家的二叔。
这次他们是从山西过了黄河,想转永坪到瓦窑堡。
先到永坪后,想在骡马店住一晚,骡马店的老板刘孝兴是源流湾人,考虑到安全问题,就叫这六个人去源流湾找他的兄弟,也就是我的爷爷家住上一宿。
这六个人一个拿短枪,两个拿土枪,另外两人各背鬼头刀,还有一个背着两个褡裢,鼓鼓囊囊看到很重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爷爷奶奶和他们一个人帮忙,做了一大锅豆钱稀饭,每人喝了两碗。然后,两人一组分开向瓦窑堡进发。
这六人里面有一个姓李的,大约四十来岁,给我爷爷说:“跟我们一起闹革命吧,让天下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
我爷爷说他现在走不开,因为奶奶刚坐完月子。
没过多久,是一九二八年,秋收结束不几天,天气也凉了。
爷爷背着一背麻柴到河里泡麻柴,来了两个人来找他。
三人一起将麻柴在河里泡好后,回到家里吃了饭。他们是来找爷爷的,让爷爷和他们一起参加革命。
第二天早上,我爷爷没有吃饭就告别了奶奶,跟上这两人一起走了。说是到清涧县去了。从此我爷爷就参加了陕北红军。
那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奶奶一人带着两个小孩,还要种地。
爷爷有时回家看看,有时在家住几日,帮忙干些活。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共产党的活动都是秘密进行着 。
爷爷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是在当时最困难的时期加入的。
共产党陕西特委策划了清涧起义后,部队被国民党井岳秀部追的到处跑,两次被围剿,人员损失过半,只能向延安南边撤退。
此时又执行了共产党陕西省委的冒险主义方针路线,南下组织韩城暴动,被国民党西北军围困,差点全军覆没,只有二十多人拼死冲出重围,退回陕北。
他们活动在保安,延安,安定一带,白天藏在山沟里,只敢晚上出来活动,慢慢开始招兵买马,重整旗鼓。
此时瓦窑堡的吴岱峰想起了永坪镇源流湾村的刘孝恩,因为他们曾在他家住过,便派来两个游击队员招走了他。
还顺便请瓦窑堡的一个姓董的先生一同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可是这董先生死活不肯离开瓦窑堡,他们只好作罢,带着爷爷一起转到盘龙镇去了安塞。
那时奶奶一个女人家,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同时又要种地养家,日子过的非常艰难。
爷爷隔段时间回家看看,给她留下一两元钱,有时住上两三天,下地锄上两天地。
村里人都知道他在外边干什么,但大家谁也不乱说。
有时闲下来,爷爷就跟村里人讲他被后九天抓住差点杀头的故事。
陕北红军游击队通过招兵买马,又由小到大,人员增到四十多人,他们知道延长县和宜川县交界处的后九天,人马不少,想和他们联系,把这批力量吸收到红军游击队来。
第一可以增加人员,壮大力量;第二可以利用后九天的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作为陕北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
根据这个情况,红军游击队就派了三个人,到后九天的地盘去联系。三人中有我爷爷,和一个叫王金柱,一个叫王五柱的兄弟俩,这俩亲兄弟年龄相差二十岁,宜川县本地人。
人们很少听说过延安红色圣地有个后九天。
在延长县和宜川县的交界线上,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山脉叫后土山(后九天),位于延长县张家滩镇南部柏圪垯村的后山梁上。
在明朝时期修建了一座九天玄女庙,故改名为后九天峰,也称为后九天,比喻其地势险峻,高如九天之意。
后九天离延长县城大约七十五里路。这里有一个海拔高度约一千五百米的山脉,后九天是这一山脉里最高的制高点,周围群山环抱。
因这里属于两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威名。
山寨四周用石头砌成两丈多高的围墙,墙外有一丈宽一丈深的战壕,寨门用大石头砌成,只留一条供人出入的路。
寨子里面根据地势打了三排窑洞,可供千余人食宿。山顶挖了一口深井,可供两千人马吃水。另外还建有操练场,弹药库,粮仓,草垛,马棚,关押人的牢房和杀人岗。
有一个叫黑宪章的本地人,纠集了不少人员,其中有不少是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被打散的人员,打着国民党宜川保安司令的旗号占山为王。
我爷爷三人一上后九天的寨子就被寨主绑了起来,他们带着红军游击队队长给寨主黑宪章的一封信,黑宪章连信看都不看一眼,冷笑着说:“哼!几个毛贼,几条破枪,竟敢有如此大的口气,想让我们去投靠他们,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也不容我爷爷三人辩解,叫手下将三人押出去砍了。
八九个人如狼似虎,一齐上手将三人押出窑洞,向杀人岗带去。
在半路上碰着四个人,牵着一匹马和一头驴,驮着两驮子粉条向寨子走来,领头的肩上扛着一支步枪,枪上挑着个破皮袄。
看到他们押着三人向杀人岗走去,就问道:“又从哪里抓的三个土匪?”
押他们的大个子说道:“是来劝咱们投降的,不是土匪。”领头那人是个年轻人,跑过来说道:“不是土匪?为何要砍人家的头?让我看看。”
这一看,惊着半天没反应过来:“这不是我的救命恩人王金柱吗?你怎么当土匪了啊?”
王金柱说道:“我没有当土匪,我们是陕北红军游击队的,来这里是和你们联系的。”
年轻人问大个子:“为什么要杀他们?”
大个子回答:“我们也不知道,你爹叫我们杀的。”
年轻人马上道:“快快松绑,带上回去。”
他也一起跟着来到了他父亲的窑洞。
这个年轻人叫黑志德,是寨主黑宪章的儿子,去年正月里,黑志德带了三人到黄河畔上护送共产党陕西省委的一个特派员过黄河去山西,返回时遇到了两个班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被围困到一个小村子旁边的破庙里,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延安红军游击队的十一名战士在这里经过,他们是到宜君去的。
碰到国民党军队在这里侵害老百姓,游击队在王金柱的带领下加入了战斗,打退敌人,救出这四个地方武装的人员,黑志德非常感谢游击队的救命之恩,一直在想着有机会碰到的话,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
现在自己的救命恩人来到这里,自己的父亲又不问青红皂白就杀人,这是万万不行的。
通过交涉商谈,陕北红军游击队和后九天联合的事情还是没有谈成,只能等到以后在说,先把他们三人给释放了。
到一九三一年七八月间,共产党晋西游击队奉中共陕北特委的命令,分批越过黄河向陕北撤退,进入陕北后与陕北红军游击队联合起来,进行整顿,改编为陕北游击大队。
并改造了杨琦,师储杰所领导的商贩武装,队伍发展到三百多人。闫红彦任大队长,吴岱峰任副大队长,杨重远任政委,隶属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委领导。
这时吴岱峰才见到永坪镇源流湾村的刘孝恩:“孝恩乡党啊!好想吃上两碗你们家的豆钱钱饭啊!”
九月中旬,陕北游击大队已经发展到接近四百人了,原来的三个队扩编成四个队,两个队已经进入陕甘边界的南梁地区,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红军游击队会合。
然而,位于延长县和宜川县交界的后九天,自以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也不与别的游击队联系,自大妄为,结果被国民党井岳秀部的高双成师攻破。
寨主黑宪章被国民党军杀害,全部武装被国民党军打散,死伤人员不少。
后来有一个叫杨庚武的人,曾参加过安徽皖北暴动失败后,回到陕北。
经中共陕北特委指示,决定让杨庚武上后九天山寨任司令,打着为寨主黑宪章报仇的旗号,招兵买马,扩充队伍。
后接受国民党井岳秀部高双成收编,任高部团长兼师军事教官,因党员身份暴露被国民党杀害,后九天从此销声匿迹。
陕北本来就是穷山沟,老百姓过的日子十分艰难。陕北红军游击队扩充到快四百人时,给后勤造成非常大的压力。
虽然四个队分散行动,但如此多的人每天的吃穿,就给后勤带来沉重的压力。
当时,靠打土豪筹集一些钱财作为红军游击队的开销。还有当地老百姓给游击队的不少支援,一些开明人士也积极向陕北红军游击队伸出援助之手。
中共陕西省委也从西安筹集到不少资金,为陕北红军游击队的扩建做出非常大的支持。
在洛川县西南面一个较大的村庄,全村土地基本上都是一家姓高的财主所有,方圆几十里都是他家的土地。
他就是洛川县有名的富豪高永福,家中骡马成群,管家伙计不少,有三房太太,大太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高登峰,当时家里有钱,上了高学府,在陕西省高等法院任参事,父以子贵,老财主在这一方是无人敢惹的富豪。
儿子高登峰是见过世面的人物,经常让他父亲保持中立,哪党哪派也不要得罪,所以他经常拿一些钱财给两党两派,保持自己是个开明人士的称号。
即便这几年国民党与共产党连年混战,对他家也是秋毫无犯。他和陕北游击队也保持着不错的关系,经常给予一些帮助。
快进入十一月份,天气渐凉,游击队需要换上冬季的衣服。一中队和二中队去了南梁与刘志丹的游击队会师,三中队和四中队的战士留在本地,他们都还穿着单衣。
游击队领导和负责后勤工作的薛东海商量,先从几家财主家借些钱,尽快把棉衣问题解决。
由薛东海带着王金柱的弟弟王五柱,和其他两个游击队员到高永福家筹集款项,高永福热情招待。
薛东海要借三百块现大洋,高永福说:“我家里现在只有八十块钱,剩下的我在这十到十五天内凑齐,你们等十五天后再来取。今天,你们先驮两驮子粮食回去吧。”
这样,薛东海就和财主高永福商量好了,十五天后来取钱。
却说财主高永福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称呼高永福为老姑父,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叫葛连德,外号三猴子,在洛川县保安大队当副大队长。
这天带了两个小兵去办案,路过老姑父的家门口,进去喝茶休息了一会儿,看到老姑父不在,就问二太太:“二老姑母啊!老姑夫去了哪里?”
结果二太太说话说漏了嘴,说是去给游击队筹钱去了,这三猴子是个相当坏的人,知道了这事就麻烦了。
离游击队来取钱还有三天,他就带领了保安大队的一个小队来到了老姑夫家,封锁了一切来往行人和消息,等着抓捕游击队的人。
急的老姑夫高永福如热锅上的蚂蚁,他知道这个王八羔子要把事情弄坏,但他也是毫无办法。
葛连德说他不懂时势,共产党几个毛毛贼,能成什么气候,国民党蒋介石有八百万大军,还怕几个游击队,哼!笑话。
他让高家一切人员都听他的,不许乱动,不许坏了他的好事,他这次要抓捕共产党游击队成功,就能连升三级。
陕北红军游击队不知道情况有变,派了五名游击队员来取钱,并准备带些粮食回去。
这五名游击队员中就有我的爷爷刘孝恩,还有王金柱的弟弟王五柱,延安游击队的后勤负责人薛东海,牵骡子的祁忠实,和洛川县的一个姓常的小伙子。
他们一进入围墙,就被保安队的人包围,五名游击队员想突围出去,他们拼命还击,不到五分钟,四个人就倒在血泊中,只有二十多岁的王五柱举手投降了。
战斗很快结束,我爷爷大腿被子弹打穿,动弹不了,延安游击队的那个祁忠实背上中了一枪,另两人已当场牺牲。
当晚他们三人就被押到洛川县监狱,没几天延安那名游击队员就牺牲在监狱里。
而我的爷爷被押到延安后又被押送到延川,因为爷爷是延川人,由延川县来审判。
洛川县保安队的葛连德因抓捕红军游击队有功,从副队长提拔为正队长。
没几天到一个镇上抓捕几个闹事的地痞流氓时,在破庙旁被倒下的墙砸死。
游击队王五柱投降后,也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的死了。
富豪财主高永福知道他得罪了红军游击队,犯下了滔天大罪,游击队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就把自己的财产处理了一下,带着三房太太逃到西安儿子的那里去了。
据洛川高永福老家的亲戚讲,高永福到西安没几天,大老婆因水土不服生病,一月后去世。
小老婆当时只有十八岁,长的俊俏,被西北军杨虎城部下的一师第三团的马团长抢去。
因小老婆是高永福的远房亲戚,又是他最疼爱的人,所以心中不服,想叫他的儿子高登峰通过陕西省高等法院给他判回来。
儿子告诉老子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反乱年有枪就是草头王,这些兵痞经常无恶不作,法院能奈他何,您还是按稳一点吧!”
后来儿子通过关系调到南京高等法院,把父亲和二太太,二太太生的一个八九岁的女儿,一并带去南京。
国民党失败撤退台湾,一起跟着去了台湾。
一九三二年三月初,有刘善忠,高朗亭,徐清等人在清涧县淮宁湾收缴了国民党清涧县民团三小队的枪支,组建了中国陕北工农红军延川县游击队。
有延川冯家坪乡贺家河村的贺进贵也参加了这支游击队,那时他年轻跑的快,被任命为通信员。
据贺进贵讲,他们游击队到了眼岔峙,听说延川县监狱里关押着三名红军游击队员,队长高朗亭决定救出这三人。
随即派了两名游击队员去探路,了解情况,很遗憾三名游击队员两人年前就被国民党杀害,我爷爷刘孝恩也在此前十天被国民党杀害,游击队的营救计划落空了。
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了当时的情况:
源流湾村的刘姓一老家人,知道了我爷爷被国民党杀害后,就派了我大老爷牵着一头毛驴去到延川县把尸体驮回来。
我大老爷拿了一个口袋,在延川找了个阴阳先生为我爷爷起了灵魂,将尸体装进袋子里,上面绑了一个老公鸡,连夜就回到源流湾村。
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棺材,回来就装进了棺材,我奶奶要看一下,大家都说不看为好,我奶奶坚持要看,最后只得让她看了一眼就盖上棺材盖。
奶奶说,人还是那样,就是非常瘦了,脖子上一道刀口斜斜地砍下,已经用白线缝上,当天就下葬了,按照咱们本地风俗,入土为安。
小时候我不懂事,就问奶奶,爷爷为什么要去跟他们闹革命?
奶奶告诉我,爷爷是为了天下千千万万像咱们这样的穷苦人能翻身,过几天好日子才去闹革命的。
等我长大,才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无数的像我爷爷这样的先烈。
毛主席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只要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的其所。
我的爷爷就是为人民的翻身解放事业而死,因而是伟大的,后人们应当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古道青石岗,烈士林间葬;
廿八把军参,忠骨埋凤凰。
寒窑白发妻,一生苦凄凉,
告诫后辈人,别把他们忘。
晚辈孙儿:贺俊杰 跪敬
电影中哪些片段你看了觉得很过瘾很解气的?
当我们用心看电视剧的时候,有时候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里面,例如:恨容嬷嬷恨得嚼穿龈血,看安陵容看的咬牙切齿......
一些经典影视剧的怼人画面让我们非常的解气,身心舒畅,仿佛自己身临其中一样。
《甄嬛传》:(安陵容挑拨眉庄与甄嬛关系,结果安陵容被眉庄怼的只有屏气闭嘴攥紧手帕的份儿,十分解气!)
安:我许久没见姐姐和莞姐姐在一起了,这是怎么了?
眉庄:皇上常去她那儿,我不便过去,又要忙着伺候太厚,是而碰不到了。
安:那就好,原来是我多心了,见姐姐和莞姐姐总不在一块,还以为生分了呢。
眉庄:你怎会这么认为,若是大家亲如姐妹,彼此坦诚相待,又怎会生分?
安:原来是妹妹多心,才多问了这么一句,姐姐别见怪。
眉庄:你爱多心,我又不是第一日才知道,否则也不会巴巴儿地跑来告诉我莞嫔劝皇上复位华妃的事。
安:关心则乱,我也是担心两位姐姐。
眉庄:关心?你若真担心,便不会借宝娟的嘴说有我听,莞嫔行事不正,你也未必坦坦荡荡。
安:姐姐说这话便是错怪妹妹了,我与姐姐同仇敌忾,厌憎华妃,才会担心莞姐姐一时糊涂。
眉庄:你若担心她糊涂,说与她自己知道就是
安:姐姐别生气,都是陵容胆小多花,才惹姐姐生气。
眉庄:不必了,你有这功夫和我解释,还不如留着力气去讨好皇上,力劝皇上惩治华妃。
安:都是妹妹无能。
眉庄:无能是小,若心术不正,挑拨是非,坏了德行,那才是大事。
安:姐姐教诲的是。
眉庄:不是我要教诲你,大家相识一场,有什么话当面说也就罢了,又何必要欲擒故纵,步步为营,也太辛苦了些,以后你若再有这样的话,自己说给她知道便是了,不必再来说给我听。
《情深深雨蒙蒙》:如萍和书桓在天台晾衣服,“情不自禁”抱在了一起,依萍撞见,愤怒离开,何书桓追了上去。(依萍的每一句话都很经典,让人觉得浑身舒爽!)书桓:你应该给我几分钟解释一下。
依萍:好,你解释啊,我听。
书桓:其实我百口莫辩,不知道该怎么说。如萍一时忘情在我面前掉了眼泪,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男人,也有男人的弱点,看到他那个样子实在是好感动,一心想要去安慰她,想治好她的眼泪,于是情不自禁......
依萍:你自己觉得你的解释很好吗?
依萍晚上去舞厅唱歌,看到何书桓也在舞厅,依萍走到台下敬了客人三杯酒,书桓怒气冲冲跑去质问依萍。
书桓:你刚刚在外面干什么?
依萍:你没看到吗?我在敬酒。
书桓:你对于单纯的唱歌不满足了?你还想要当交际花?
依萍:你嘴巴放干净点,让我告诉你,人家顾先生几个月来,每天一束白玫瑰,用心良苦,实在让我感动,我只不过是个平凡的女人,我也有女人的弱点,我情不自禁必须要跟人家道谢,我只不过跟人家敬了三杯酒而已,还没有搂搂抱抱呢!
《神秘巨星》:那一瞬间的爆发,是源于伟大的母爱,再不忍看到女儿失去追梦的机会;也是源于女权主义的觉醒,从此刻开始自己与儿女全新的人生,大快人心!爸爸:就扔到那边那个垃圾桶里,没必要带着它,这种垃圾可不值五千卢比。
妈妈:听我说:尹希娅她就只剩那把吉他了,这么多行李都带了,就把吉他也带上吧。
爸爸:什么吉他?那是垃圾,就跟你脑子里装的那堆废物一样,懂吗?
妈妈:那不是垃圾,是尹希娅的吉他。
爸爸:你再提一次那把破吉他,我就让你知道当着这么多人面,我能把你打成什么样,听到了吗?
妈妈:那不只是一把吉他,还是她的梦想,没有梦想的话,一切都没有意义,是睡是醒,没有意义,是生是死,也没有意义,做梦是人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个权利。
爸爸:闭嘴!你是疯了吗?我说了把那破吉他给扔了,快照办。
妈妈:好呀!吉他留在这儿。那尹希娅,古杜还有我,都不跟你去利雅得了,抱歉。(爸爸准备动手)等一下,这里到处都有监控摄像,如果你敢在这儿打我的话,我们就从安保处那里调出录像,再传到网上去,尹希娅在上面有账号,你没看过吗?那个穿罩袍的女孩儿,她唱歌,弹吉他,有数百万的粉丝,他们都会看到你,趁这种事情还没发生,你最好自己滚到利雅得去。
爸爸:我说够了就是够了,别跟我废话,我是你丈夫,没有我的允许,你哪儿都不能去。你什么意思,没听见吗?你开行李干什么?你在搞什么鬼,你要找什么?这是什么?什么文件?我在跟你说话,你眼里还有没有?这是干什么?你签字的是什么文件?为什么要签字?你在签什么鬼东西?给我说清楚,嗯?
妈妈:我不识字,自己看,这上面写如果我去警察局举报你,你会被逮捕,孩子肯定不归你了,没准房子也归我。要是你被逮捕,利得雅得工作就没有了,你的人生也就完了,要不要试试?你最好走吧,留我们在这里享受没有你的生活。
你知道那些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我是乐史君,我来回答。
小说《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家喻户晓的著作,被改编成了很多电视剧,书中在武王伐纣的背景下,写了一系列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故事,在民间影响广泛。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暴君。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就来聊聊被世人“黑化”的商纣王。
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 史书上记载的封王的罪行有:沉迷酒色酒色,奢糜腐化。残忍暴虐,茶毒四海。
据说,他发明了炮烙之刑(就是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子烧红,然后叫被残杀之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糊而死。)想知道冬天光脚过河的农夫为什么不怕冻,竟叫人砍掉他的双脚,砸骨验髓。还有什么宠信奸臣,重用小人,不敬祖先,不信忠良等种种罪行,令人罄竹难书。后来,纣王失去土气和民心,终于被武王打败。他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断头台。商纣王真的会这样残暴么?
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怀疑过。认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加在他的头上了。近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考察了商纣王的七十多条那恶发生的次序之后,发现他的罪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越多也就是说,是后人编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了折扣。
那么,为什么要有意地丑化商纣王呢?原因之一是他的政敌的别有用心的宣传。
比如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镇压反叛,剪除异己,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并非纣王一人独有。这些劣迹为什么表现在商纣王身上就那样骇人听闻,令人发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灭掉商纣王的帝王们,有御用文人,文人们怎样说他都不为过,不过是为了政治服务罢了。
原因之二是把罪恶之源引到女人身上。
妲已本来是纣王剿灭苏部落的战利品,也是纣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纣后一千年的《列女传》把劣迹都归于妲己一人,这就是“女祸亡国论”。其实,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本性凶残的帝王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并不受女子所左右,怎么一旦亡国灭身,就把女人当成替罪羊了呢?于是,夏桀有妹喜,商纣有姐己,周幽有褒姒,唐明皇有杨贵妃,仿佛没有了这些女性,他们就会“天子圣明”了。因此,在商纣王的故事里掺和着妲己,既是小说家的调味品,也是封建文人为昏君开脱、愚弄人民的阴暗心理的表露。
据《史记》记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他的才智足以对复杂的事情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他的气力足以托梁换柱、徒手杀虎。他一手抓九条牛的尾巴,往后一拉,九条牛只有向后倒退。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
当时的东夷常向商朝发动进攻,掳去大量百姓作奴隶,对商朝是个威胁。纣王的父亲帝乙就和东夷大战一场,但没有取得胜利。纣王登基之后,铸造大量兵器,亲率大军出征东夷。东夷各部联合起来进行抵抗,但挡不住纣王的攻势。
纣王一方的箭镞是青铜制造的,精巧而锋利、射程远、杀伤力大。两军对阵时,东夷的军队一批批倒了下去,被纣王指挥的商军阵冲杀,层层包围,大部分做了俘虏。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
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带的交通得到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记到纣王身上。
1923年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老师提出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即“层累说”;同时指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他认为: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本的面目,所以要考证源流。“纣王”“隋炀帝”在世人的心中暴君形象已经不可动摇,忽略了他们的功绩。
如今的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如果能做到对其传播途径仔细分析辨别,才能保证接收到真实的信息,而真实的信息,才是正确决断和判断的基础。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启发。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赏心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