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婚恋交友,晚年的溥仪为什么拒绝晚清最美格格的追求?
抚顺婚恋交友,晚年的溥仪为什么拒绝晚清最美格格的追求?
一生痴恋溥仪的王敏彤
王敏彤(1913年一2003年2月28日),本名完颜童记,满洲镶黄旗人。其父立贤是军机大臣崇厚之孙,因此又称立童记。其母为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贝勒毓朗二格格恒慧之女。
身为家中长女,人称大格格或王大姑娘,是末代皇帝溥仪皇后婉容的表妹。身材纤瘦颀长,眉眼精致,皮肤娇嫩白皙,是一位清秀漂亮的格格,自小受母亲及长辈的规训,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家闺秀,也养成了温婉的性格。一生极爱溥仪,却因婉容的原因不得不割舍,她不想破坏婉容与溥仪的美好生活,不愿伤害任何人。
王敏彤在那些清宫女人当中,应该算是佼佼者。可是这样的她,却偏偏在溥仪这一棵树上吊死,穷极一生,都没有走出对溥仪的执念。
这位文静而优雅的女士,一生命运多舛,身受变革时代的漩涡拖累,背负着传统家族过多的负重,几次婚姻的机缘,都被错过了,终生未嫁,晚年时精神几近崩溃。
看过王敏彤照片的人,肯定都会为她感到惋惜,也会觉得不能理解,这样一个美人,溥仪为什么还要冷眼待她。
王敏彤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满洲贵族家庭,虽有高贵的身份和血统,然而,王敏彤出生的时机不算好,这时大清国已经亡了两年,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母亲只好把他送到外祖家抚养长大,王敏彤在外祖的培育下,成长为一名大家闺秀,此时,一场改变家族与她个人命运的事情也出现了——表姐婉容被选定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
表姐嫁入皇宫后,王敏彤时常过去探望她,在与表姐的接触当中,她逐渐对英俊潇洒的表姐夫溥仪产生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心态,但碍于人伦关系,王敏彤也只好把这份爱意藏在心底,选择顺从母亲的安排,与同为爱新觉罗宗室的一名男子订了亲。
不过,出身宗室的爱新觉罗还是以前那副贵族做派,整日斗鸡摸狗、好事不干坏事做尽,这名男子对大家闺秀的王敏彤却并不珍惜,反而看上了一名风流戏子,而王敏彤同样也看不上这样的男人,这桩亲事很快就不了了之。
然而第一桩婚事没了,另一桩又接踵而至。此时的溥仪为了复国,有和日本军方合作的想法,想要在东北重新建立一个封建国家,然而他很快发现,日方属意的皇帝人选并不是自己,而是亲弟弟溥杰,并且已经谋划好一位贵族女子下嫁,以达到更好控制溥杰的目的。
溥仪情急之下主动开始先替弟弟安排婚事,他们的妹妹向这位末代皇帝介绍了王敏彤,就这样,在心上人的安排下,王敏彤主动前往长春和心上人的弟弟溥杰相亲。
但这桩婚事遭到了日本军方的强烈反对,在和日本贵族女子的较量中,王敏彤再次失利,即将定亲的未婚夫人选也随之消失。
两桩婚事接连不顺,本就给王敏彤带来了很大的打击,时隔不久,她又听说心上人溥仪复国失败被逮捕的消息,更是心灰意冷。
曾经的贵族光环已经成为过去,依靠变卖家产,王敏彤和母亲过起了清贫的生活。
直到1959年新中国成立icon后,溥仪被特赦,这也让王敏彤再次燃起了心中的爱火。
表姐婉容已经去世,她和姐夫溥仪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阻碍,为了表露自己的心迹,王敏彤特意和母亲一起举办了一场接风宴,邀请溥仪前来做客,然而溥仪根本就没有发现王敏彤对自己的爱慕之情,王敏彤不死心,又多次向溥仪表白自己的心迹。
溥仪表示,自己接受过了新式的思想教育,不想再找一个旧时代的女子为妻,想要找一名新时代的、有思想、独立又有工作的女性,他认为这样就是代表自己和旧时代已经划清了界限,所以自己和王敏彤是不可能的。
王敏彤多年未婚,孤苦无依,为的就是守候自己心中这份纯挚的感情,虽然溥仪很快就和一名护士扯了结婚证,但王敏彤依旧没有灰心,她接连不断的表白终于令溥仪感到了厌烦,溥仪盛怒之下,对她说出了“滚”。
这对一身傲骨的贵族女子来讲,是一个莫大的打击,王敏彤哭着离开,自此再也没有袒露过自己对溥仪的爱意。据敏彤的一位表亲叙述,王敏彤性格古怪也很内向,文革后她的生活境遇陡转之下,生活拮据入不敷出,家里破败不堪。但是即使是这样,王敏彤也始终没有想要去主动的改变一下生活,她宁愿将一个乾隆时期的古董瓷瓶送给朋友,也不愿卖给一个出价八十万的人。
1967年心上人去世,时隔不久,母亲也离开了,王敏彤这次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依靠政府的微薄补贴拮据度日。
她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最后只好来到政府的免费养老院居住,2003年养老院举办辞旧迎新的春节庆典,护工们为老人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可能太长时间没有吃到饺子了,王敏彤吃的有些着急,护工们发现时,她已经因为被饺子噎住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潦倒的一生,一生所爱非人,这样的结局也是令人徒增叹息。
未代皇帝溥仪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皇帝。是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孙、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仪继承光绪帝皇位,次年改年号为“宣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1917年7月1日,在张勋拥戴下复辟,但很快失败,并再次退位。1924年被军阀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因皇室优待条约被无视,溥仪对民国政府怀有不满。1928年孙殿英盗掘清陵事件,使得溥仪彻底与国民政府决裂,随后受到日本人的蛊惑。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年号康德,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1945年08月15日,日本战败,溥仪在沈阳被苏联军队俘虏,关押在苏联监狱。1946年曾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指证日本。1950年08月初被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劳动改造。1959年12月0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因尿毒症无法医治,于北京逝世。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老乡的华龙皇家陵园。
其实末代皇帝溥仪是个悲剧人物,在位时受慈禧太后所操控,无法实现自已的变革宊新,后来清朝政权瓦解,成立伪政府,又受日本人操控,在十几岁时由于受宫女引诱,纵欲过度,导致后来没有办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也没有生育能力,一生无儿无女,所以最后找了个平凡女子相依相伴,到老去。
平凡的女子就是李淑贤
李淑贤(约1925年—1997年6月9日),又名李茹,汉族,原籍浙江杭州。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五任、也就是最后一任妻子。
1962年,年仅37岁的她经人民出版社编辑沙曾熙介绍认识了溥仪,她那时还是一名护士。在这之前,李淑贤有过两次婚姻。溥仪那时很想再婚,于是,两人结成姻缘。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彼此呵护,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
晚年的溥仪为什么拒绝晚清最美格格的追求,而去娶一个相貌平平的二婚护士呢?
其实很简单,溥仪前半生坎坷,娶李淑贤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这时候的他经历了那么多浮浮沉沉,遭受了无数打击,能侥幸活下来已是万幸,所以晚年的他只想过安安稳稳生活。
溥仪是1959年被特赦的。在回中国的时候,溥仪是高度紧张,甚至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当时在回国的路上,有点心和水果招待溥仪他们吃,然而,当时高度紧张的溥仪发现点心较多,误以为是上路饭,竟然一度吓得失常。这一路,他有哭泣甚至揭发亲戚的行为。可见,溥仪吓破胆了。溥仪被关押多年释放后,仍然发生了几件事,让他极为惊慌。其一,是当时溥仪为了表示自己遵从新中国的革命理念,曾拿着扫把在家门口的大街上扫一扫。没想到,在溥仪主动义务清扫期间,正好一个旗人老头路过。看到溥仪在扫大街,,旗人老头竟然下跪痛哭起来,大喊“皇上,您怎么能扫大街啊”。这引起了其他路人围观,溥仪吓得半死,好不容易才将老头子劝走了。其二,60年代一天,溥仪去看病,路程远不方便汽车,就乘坐公交车。结果回家乘车的时候,突然上来了一群旗人。这群旗人看到溥仪后,先是一愣,随后接二连三在车厢里下跪,高喊“皇上万岁”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都被搞懵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溥仪当时又惊又怕,吼道“都解放了,还搞这一套?”说完就拎着自己的东西,提前下车了。据说此时被周总理知道后,感慨:真没想到,解放10多年了,还有人这样。所以道理很简单,溥仪绝对不可能再和什么满清前贵族妇女结婚,躲还来不及的。况且,这个王敏彤本来是要给他弟弟溥杰的,虽然没有选成功,但不可能哥哥娶曾经安排给弟弟的女人,没这种道理。况且,当时溥仪已经老了,早就没有性能力,说不好听的,娶妻也就是找个保姆而已。既然如此,找个普通人也就行了。而李淑贤其实颇为符合溥仪的需要,曾经离过两次婚,普通的一个护士,懂得医护,也会做家务。而且,两人结婚时,李淑贤才37岁,溥仪已经56岁,相差20岁。王敏彤年龄大得多,当时已经49岁,恐怕再过2年还要别人伺候。长春和哈尔滨哪个比较好玩?
要说好玩,其实各有千秋吧,
有幸这三个地方我都转过几次,简单的说一下个人的见解。
哈尔滨,著名的冰城,每次去的时候都是冬季去的,夏天有什么好玩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在冬天的时候,可以欣赏各种壮观的冰雕冰灯,等等
长春,首先说吉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城市,长春的钢铁,长春的汽车厂,都是我国时代发展的一座丰碑,但随着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发达,这个工业城市逐渐的有点跟不上这个速度,就像是推车一样,长春用尽所有力气推动了时代发展的这辆车,反而这辆车开始嘲笑长春的速度太慢,这是不对的,所以去长春的话,除了长白山脉,也可以感受一下那里的工业文化,学院文化,东北文化。
沈阳作为东北与华北的连接处,更多的是一些历史气息,虽说沈阳的工业也是颇具代表性,但是更能代表沈阳的一句话应该是“清朝发源地,两代帝王陵”沈阳拥有除北京故宫之外的唯一一座完整的没有遭受破坏的古代宫殿,沈阳往南一百多公里外还有着高丽王朱蒙的宫殿遗址(由此可证,韩/朝两国的祖宗是咱中国人)918纪念馆可以看到曾经东北的血泪史,等等等等,
所以说,要说哪里最好玩,是真的说不上来,
个人总结就是,哈尔滨重艺术,长春偏重于解放后历史,沈阳偏重于解放前历史。
为什么会有人去上这种女德班?
推崇“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的女德班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其实这个“女德班”的正式名称叫做抚顺市传统教育文化教育学校,看似高大上又回归传统文化的学校,实际上却是在给学员们传授的这样的思想。
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女性的工作意识的增强,并且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让绝大多数的男性有了这个男女平等的意识。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德班”竟然能够堂而皇之的开设,并且场面还是异常的火爆,那我们就不禁要问了,“女德班”的组织者到底是什么人,而来听课的这些人又是些什么人呢?
据报道,女德班校长康金胜在2011年4月,经抚顺市民政局批准,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属于公益性群众组织,而其前身则是2010年成立的报恩堂。而女德班所在的学校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正是该研究会所创办的,校长康金胜也是研究会的会长。而在最近的媒体采访时,抚顺市教育局表示当时只是批准成立了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并没有批准成立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也在事发的第一时间立即停止了其办学活动,并责令包括“女德班”在内的所有学员尽快遣散。
那这些被遣散的所谓学员又是些什么人呢?
据了解,女德班的学员其实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很多人都不是自己报名来的,都是被各自的家庭或者公司以上课或者公司培训的名义送过来的。其实我们仅仅通过这一点就能够看到,所谓的女德教育,其实身后多多少少也是一种思想上的禁锢。
那什么人会被家庭以上课的名义送过来呢,首先肯定是在家庭地位中的弱势群体,这样的群体往往不被重视,而又心有不安。那么自己的丈夫或者婆婆为了能够在她心中树立牢固的强硬态度,就很有必要把她送到这些所谓的女德班来上课,美其名曰接受传统教育,其实则是思想上的深层次打压,并且能够让她从内心里接受这样的结果。
其次是那些所谓的公司培训,其目的也可见一斑。
总之,现代社会,不允许某些人打着传播传统文化的幌子,来传播糟粕。任何违背社会道德,违背传统文化,违背历史发展印迹的事情都将如过街老鼠,无情的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
做银行职员很惨吗?
还行吧,我说说你听听,感觉感觉。
我是银行小柜员一名。
每天早八晚五,每个月没有固定休息日,安排到哪天算哪天,赶上旺季就不休了,挺着。
每天到单位就是坐那办业务,业务几乎不断,11点左右吃饭,半个小时时间,吃完回来换同事吃饭,接着办业务,一直到下班。
可以上厕所啥的,没有业务也可以活动活动,但是业务要是接上溜就得一直办了。
我这是小乡镇农商银行,隔三差五还得晚上值班。
压力大的就是各项任务。开门红,赢在春夏秋冬天,百日攻坚战,来吧,能想到的领导都想到了,拉存款,开手机银行,魔怔了。
检查来的勤,送走一波接一波。十送检查,不为过。今天专项检查,明天督导检查,后天稽核检查的,反正是来者不拒,吃好喝好,喝好再来。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又是服务培训,又是技能考核的,没事还得谢谢学习笔记,考考证书啥的,总之是不能让你有喘息之机。
身体亚健康,机能衰老快。尤其久坐,最伤身。颈椎也不给力了,腰椎也挺不直了,回家就卧倒,那还能有好。
总之,在银行工作挺好的,来呀,加入我们。
婚前协议于和伟进错房间是哪一集?
婚前协议于和伟进错房间是第10集。 在《婚前协议》电视剧中,第10集是和伟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自责,后来和晓冉一起去游泳,回来后进了晓冉的房间,并且被晓冉误认为是要求跟她发生关系的人。在这一集中,出现了和伟进错房间的情节。 "婚前协议"是一部以婚恋为主题的电视剧,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在相处过程中不断碰撞、思想交锋,最终互相理解并走到一起的故事。该剧于2021年2月14日在东方卫视首播,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