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婚庆公司,婚纱摄影一般用什么镜头?

2023-06-12 00:50:07 37阅读

六安婚庆公司,婚纱摄影一般用什么镜头?

下面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婚纱摄影一般用什么镜头?其实最好的婚纱摄影镜头因摄影师而异。它基于拍摄风格和相机机身的品牌。用于多个相机机身的镜头,例如尼康,佳能,索尼和富士胶片等。下面我为您总结以下镜头,您不妨看看。

1.明亮的广角变焦:24-70mm f / 2.8

六安婚庆公司,婚纱摄影一般用什么镜头?

这种广角到中距的远摄镜头涵盖了稳定的焦距范围。而且仍然适合那些昏暗的仪式使用明亮的光圈。镜头足够宽,可以一次拍摄整个仪式。这种稳定有助于拍摄昏暗的空间。特别是在较低的快门速度下,可以降低ISO。24-70mm是最好的佳能婚庆镜头之一。

最佳24-70mm f / 2.8婚纱摄影镜头:

Nikon AF-S Nikkor 24-70mm f / 2.8 ED:这是一款快速变焦镜头,这款尼康镜头非常清晰,在弱光条件下也能表现良好。佳能EF 24-70mm f / 2.8 II USM:佳能的多功能变焦具有清晰的散景效果。索尼FE 24-70mm f / 2.8 GM:这款索尼镜头的拥有者称赞其散景,清晰度和爱情性能好。适马24-70mm f / 2.8 DG OS HSM Art Lens(可提供多个安装座):此Sigma提供类似的范围和明亮的光圈。Sigma的Art系列以高端品质而闻名。Fujifilm富士龙XF 16-55mm f / 2.8 R LM WR:这款Fujifilm比24-70mm标准宽一点。但它认为f / 2.8对于许多弱光场景至关重要。2.明亮,多功能的长焦镜头:70-200mm f / 2.8

第二支主力婚纱摄影镜头。70-200mm的变焦范围广。焦距足够大,70-200mm非常适合捕捉细节。它的长度将有助于创建更柔和的背景。所有这些都使光圈稍宽一些,以使新娘和新郎都能保持对焦。镜头越长,图像稳定就越重要。许多摄影师都使用24-70mm和70-200mm来拍摄婚礼。这些功能在一天中某些情况下尤其有效,就佳能婚庆镜头而言,这是必要的之一。

最佳70-200mm婚纱摄影镜头:

尼康AF-S尼克尔70-200mm f / 2.8E FL ED VR:虽然价格昂贵,但尼康迷注意到这款镜头的清晰度,速度和色彩。镜头还具有图像稳定功能。佳能EF 70-200mm f / 2.8L IS II USM:佳能摄影师对这款镜头的清晰度和散景与远摄变焦范围的融合赞不绝口。不足之处?它很重。索尼FE 70-200mm f / 2.8 GM OSS:该镜头采用高端光学元件设计。并且以锐利度,散景,眼睛自动对焦和稳定度着称。像其他许多覆盖相同范围的产品一样,它又重又昂贵。适马70-200mm f / 2.8 EX DG APO OS HSM(多次安装):适马第二代70-200mm镜头。它以三到四个停止稳定系统,清晰度和速度而闻名。3. Portrait Prime:85mm和50mm f / 1.8

f / 2.8变焦婚礼摄影镜头可能是主力,但定焦镜头的光圈更大。没有所有这些变焦组件,大多数定焦镜头也更轻,更便宜。85mm是人像的极佳焦距。全画幅相机尤其如此。焦距比广角更讨人喜欢。50毫米也是肖像的流行选择。背景分离效果不如85mm更好,但是50mm镜头通常非常实惠。

最佳85mm婚纱摄影镜头:

适马85mm f / 1.4 DG HSM Art(多种安装座):适马的Art镜头系列很快受到关注。这是由于高端光学器件。镜头超亮,自动对焦性能也很好。尼康AF-S 85mm f / 1.8G:明亮,价格适中,这是尼康的热门选择。佳能EF 85mm f / 1.8 USM:这是佳能人像,该佳能镜头散景和锐利主体的价格不高。索尼FE 85mm f / 1.8:这款镜头以其清晰度和紧凑的尺寸而著称。Fujifilm XF 56mm f / 1.2 R:相当于全画幅机身上的85mm。

最佳50毫米婚纱摄影镜头:

佳能EF 50mm f / 1.4 USM:拥有超高亮度的f / 1.4和价格低于$ 400的佳能,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对于超低预算,请尝试$ 125的佳能EF 50mm f / 1.8 STM。尼康AF-S尼克尔50mm f / 1.8G:这是一款不错的人像镜头,在弱光条件下表现不错。索尼FE 50mm f / 1.8:价格合理,明亮,这款Sony镜头是不错的人像选择。

最佳微距婚纱摄影镜头:

尼康AF-S 105mm f / 2.8G ED IF VR Micro:它具有真人大小的1:1放大倍率和稳定度。该镜头是尼康拍摄者的热门选择。佳能EF 100mm f / 2.8L Macro IS USM:明亮,长且稳定。佳能镜头在摄影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Sigma 105mm f / 2.8 EX DG OS HSM宏(多个安装座):该Sigma宏提供稳定度和1:1的比例。一些摄影师建议,自动对焦比大品牌的自动对焦慢一些。腾龙SP 90mm f / 2.8 Di VC USD微距(多个安装座):这款Tmaron镜头具有真人大小的复制品并具有稳定作用。但是它的价格几乎不高。像Sigma一样,投诉主要集中在自动对焦上。索尼FE 90mm f / 2.8微距G OSS:索尼的90mm微距具有稳定度,内部对焦和1:1放大倍率。Fujifilm XF 80mm f / 2.8 R LM OIS WR微距:这款Fujifilm具有120mm的等效距离,并且拍摄时足够近以达到1:1的比例。5.宽广,明亮的表演者:35mm Prime

婚礼摄影包括讲故事。有时您需要一个广角镜才能捕捉到这个故事。35毫米素数比24-70毫米更亮更轻。35毫米定焦镜头通常明亮且价格适中。佳能35毫米婚礼镜头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最佳35毫米婚纱摄影镜头:

尼康AF-S 35mm f / 1.8 G ED:宽,明亮,轻便。尼康是获得婚礼当天广角镜头的热门选择。佳能35mm f / 1.4 L USM:使用这种广角镜拍摄的摄影师称赞它的清晰度以及超宽的f / 1.4光圈。适马35mm f / 1.4 Art(多次安装):适马选项仍然具有疯狂的宽f / 1.4,而价格却不高。Fujifilm XF 23mm F2 R WR:这种紧凑型镜头相当于全画幅相机上35mm的镜头。它以其快速的性能和散景而闻名。

小结:婚礼摄影师需要足够的焦距才能从头到尾覆盖整个婚礼。对于每个摄影师来说,意味着多少镜头是不同的。焦距的选择也根据样式而有所不同。一些摄影师偏爱大镜头的分离力。其他人则喜欢将镜头捕捉到整个场景的讲故事感觉。为婚纱摄影选择最好的镜头很重要。婚礼摄影中最受欢迎的镜头是24-70mm和70-200mm明亮变焦。85mm,50mm和35mm的微距镜头。寻找适合自己相机机身和拍摄风格和预算的镜头。好了,我的回答完毕,以上是我为您整理总结的,希望对你有用,仅供参考。

六安结婚筵席上菜有哪些讲究?

婚嫁,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所以,家家户户都很重视。但是,“一地一乡风”,各地的婚嫁习俗都有很大的区别,六安的传统婚嫁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和传承,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有着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生活中所有之事都有礼仪要求,尤其是餐桌礼仪,向来备受重视,正确规范的餐桌礼仪,既体现了文明礼貌、尊重友善,又能充分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席间,新上的菜肴,需请首席先品尝,一般是主人会主动为首席夹菜,首席开吃了,其他人才可以动筷子,特别是整鱼上桌时,一定要先请首席先吃,切不可乱了秩序。就餐期间,切忌紧盯菜肴,或是抢吃食物,筷子不能插在碗饭上,不能一手下垂一手吃饭,更不能用筷子翻找自己爱吃的菜肴,如果是整鱼,最好不要翻身,要是过年期间,鱼就不要吃了,主家要讨“年年有余”的口彩,此时的鱼,称之为“看菜”,看看而已。整场宴席始终围绕首席进行,过去有句老话,叫“首席不放碗,撑死上下环”,就是说首席如果还在吃,其他人必须得陪着,所以,一般来说,首席不放碗,其他人也不能放碗。过去,宴席的菜肴选择是有讲究的,有些菜肴忌讳上桌,比如狗肉、萝卜缨子,就不能上席,这种菜属于低级菜肴,上桌代表对客人不尊重。斟酒时,需绕行到客人背后,不可原位不动进行,倒酒一定要满,不可半杯,劝酒、央酒一般由其他陪客担任,这些陪客是主家请来的人,不仅能说会道,而且酒量也必须大,否则,客人没喝好,自己倒是醉了,那就不合适了。如果是喜宴,主家还会请专门的“小喜”,小喜的工作是安排迎客就座、指挥上菜倒酒,嘴上还要不停地“赞喜句”,到处插科打诨、烘托气氛,以表示主家的热情好客。另外一些菜,像鱼子、鸡鸭的下巴颏、忘蛋(毛鸡蛋),小孩是不能吃的,特别是男孩,在剃“乌龟梢”之前,绝对不可食用,习俗中,这些食物吃了以后,会不识数、多言和善忘。另外像孕妇不吃兔肉,产妇不吃黑毛鸡等等,六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说法。如果是“十大海”宴席,上菜须按照顺序进行,尤其是前三碗,第一碗粉丝,第二碗扣肉,第三碗圆子,千万不能出错,因为第三碗圆子上桌的时候,主家要来敬“谢客酒”。旧时宴席的菜肴,一般是八个,或是十个,俗称“八大碗”,或是“十大海”,如果临时来客,菜肴不能少于四个。另外,只上三个菜时,不能开席,因为三个菜通常是敬鬼神的,这点,现在人们基本都知道。

总之,旧时传统的餐桌礼仪有很多,这些礼仪,是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约定成俗的,它不仅是一种礼仪,也代表着一种文化,周到的礼节,会让人际交往更加和谐,“礼多人不怪”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有些传统的餐桌礼仪,确实繁缛庸俗,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观念,革除陋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春节打算去皖南或者大别山过?

安徽六安马鬃岭—— 藏在深山里的仙境

马鬃岭,坐于大别山腹地,原始森林七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李自成于此纵马越岭而过,遂更名马纵岭,后取谐音“马鬃岭”。据说马鬃岭地处北纬31度黄金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马鬃岭表现出季节的轮回和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独特的风貌。

秋天的马鬃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远近近的山坡从山脚到山顶,由深绿到浅绿、浅黄、金黄、黄绿相交,金红交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色彩强烈,满山的灿烂。走在盘山而上的公路上,两侧一边是青山高耸,一边是沟谷纵横,山上百鸟鸣唱,谷底溪水潺潺。站在高山之巅,颇有山高人为峰的宽阔胸怀和豪情万千的成就感,奇峰、奇松、奇花、怪石遍布全区,山景、水景、林景错落有致、相互辉映。

马鬃岭暂时未被开发成景区,当地政府正准备大力开发,趁着原始状态还在,各位朋友可速速前往一览别样景致。

画石谷

画石谷,是一片美丽的花石板组成的河谷,河床里花纹斑斓,凸凹有致,全长约4公里,泉水在石板上缓缓的流淌,水清澈,石妖娆。

通天大峡谷

通天大峡谷,峡谷全长3公里,高近百米。两边峭壁悬崖,呈90度垂直,河谷两岸古木成林,林间野茶飘香,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随处可见,步换景移,目不暇接。

国家健身登山步道

完整的登山步道为环线穿越,一路前行至制高点圣卦尖,踏着山间小路蜿蜒迂回,信步而行,举目远望,那群山起伏绵延;环视山坡,淡青、墨绿、橘黄、火红,还有金黄,多种色彩相互交织,高低错落。

岭上观日出

拂晓时分,站在岭上眺望东方,天边云海逐渐光亮,先玫瑰色,继而淡紫,又是橘红,刹时万道霞光有如烟花穿透云海,把天空染得通红,一轮红日随之冉冉升起,层林尽染,峰峦披金。云分七色,霞胜锦缎,天地万物皆染在鲜亮的彩色世界。

百变云海流

秋日马鬃岭,云海浩淼,层林尽染,身在其中,仿佛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天空之城。踏上山顶,置身云海之中,云雾就在身边环绕。

安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三大工程,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批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83项)

类别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民间文学

(6项)

1

鞭打芦花车牛返

宿州市萧县

2

孔雀东南飞传说

安庆市潜山县、怀宁县

3

桐城歌

安庆市桐城市

4

六尺巷传说

安庆市桐城市

5

徽州民谣

黄山市

6

徽州楹联匾额

黄山市

民间音乐

(12项)

7

五河民歌

蚌埠市五河县

8

皖西大别山民歌

六安市

9

寿州锣鼓

六安市寿县

10

金寨古碑丝弦锣鼓

六安市金寨县

11

繁昌民歌

芜湖市繁昌县

12

铜陵牛歌

铜陵市铜陵县

13

贵池民歌

池州市贵池区

14

石台唱曲

池州市石台县

15

九华山佛教音乐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16

潜山弹腔

安庆市潜山县

17

徽州民歌

黄山市

18

齐云山道教音乐

黄山市休宁县

民间舞蹈

(10项)

19

卫调花鼓

蚌埠市龙子湖区

20

临北狮子舞

蚌埠市五河县

21

火老虎

淮南市凤台县

22

秧歌灯

滁州市来安县

23

肘歌抬歌

六安市寿县、阜阳市临泉县

24

十兽灯

芜湖市南陵县

25

竹马灯

铜陵市铜陵县

26

东至花灯

池州市东至县

27

黎阳仗鼓

黄山市屯溪区

28

祁门傩舞

黄山市祁门县

传统戏剧

(12项)

29

淮北花鼓戏

宿州市埇桥区、淮北市

30

亳州二夹弦

亳州市谯城区

31

坠子戏

宿州市

32

嗨子戏

阜阳市阜南县

33

推剧

淮南市凤台县、阜阳市颍上县

34

洪山戏

滁州市来安县

35

含弓戏

巢湖市含山县

36

梨簧戏

芜湖市

37

南陵目连戏

芜湖市南陵县

38

皖南花鼓戏

宣城市

39

石台目连戏

池州市石台县

40

文南词

安庆市宿松县、池州市东至县

曲艺

(5项)

41

门歌

合肥市包河区

42

淮北大鼓

淮北市濉溪县

43

清音

阜阳市太和县

44

渔鼓

阜阳市界首市

45

锣鼓书

六安市金安区

杂技与竞技

(2项)

46

华佗五禽戏

亳州市

47

民间杂技马戏

阜阳市临泉县、宿州市埇桥区

民间美术

(9项)

48

火笔画

合肥市

49

灵璧钟馗画

宿州市灵璧县

50

萧县农民画

宿州市萧县

51

民间剪纸

阜阳市

52

凤画

滁州市凤阳县

53

青阳农民画

池州市青阳县

54

望江挑花

安庆市望江县

55

徽派版画

黄山市歙县

56

徽州篆刻

黄山市黟县

传统

手工技艺

(15项)

57

宿州乐石砚制作技艺

宿州市

58

紫金砚制作技艺

淮南市、六安市寿县

59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六安市寿县、淮南市

60

舒席制作技艺

六安市舒城县

61

太平府铜壶技艺

马鞍山市当涂县

62

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

巢湖市

63

无为剔墨纱灯技艺

巢湖市无为县

64

徽墨制作技艺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歙县、屯溪区

65

石台油坊榨制技艺

池州市石台县

66

桑皮纸制作技艺

安庆市潜山县、岳西县

67

徽州漆器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68

徽州建筑技艺

黄山市

69

徽派盆景技艺

黄山市歙县

70

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71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松萝茶、六安瓜片、霍山黄芽)

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市黄山区、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市休宁县、六安市、六安市霍山县

传统医药

(1项)

72

新安医学

黄山市

民俗

(11项)

73

洋蛇灯

合肥市肥东县

74

涂山禹王庙会

蚌埠市怀远县

75

界首苗湖书会

阜阳市界首市

76

走太平

滁州市全椒县

77

霸王祠三月三庙会

巢湖市和县

78

九华山庙会

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79

跳五猖

宣城市郎溪县

80

徽菜

宣城市绩溪县、黄山市

81

程大位珠算法

黄山市

82

徽州祠祭

黄山市祁门县、黟县

83

轩辕车会

黄山市黄山区

扩展项目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10项)

一、民间文学(1项)

1

Ⅰ-5

徽州民谣(绩溪民歌民谣)

宣城市绩溪县

三、传统舞蹈(1项)

2

Ⅲ-1

卫调花鼓(凤阳花鼓戏)

滁州市凤阳县

四、传统戏剧(2项)

3

Ⅳ-13

庐剧(东路庐剧)

巢湖市和县

4

Ⅳ-20

徽剧(徽戏童子班)

宣城市绩溪县

五、曲艺(2项)

5

Ⅴ-2

淮北大鼓

亳州市利辛县

6

Ⅴ-3

清音(清音戏)

亳州市利辛县

七、传统美术(2项)

7

Ⅶ-4

剪纸 (亳州剪纸、萧县剪纸)

亳州市谯城区

宿州市萧县

8

Ⅶ-11

竹编(王河舒席、徽州竹编)

安庆市潜山县

黄山市屯溪区

八、传统技艺(1项)

9

Ⅷ-14

红茶制作技艺(葛公红茶制作技艺)

池州市东至县

十、民俗(1项)

10

Ⅹ-12

抬阁(肘阁、湖村抬阁、隆阜抬阁)

阜阳市颍州区

宣城市绩溪县

黄山市屯溪区

第二批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0项)

一、民间文学(2项)

1

Ⅰ-7

老子传说故事

亳州市涡阳县

2

Ⅰ-8

涂山大禹传说

蚌埠市怀远县

二、传统音乐(8项)

3

Ⅱ-15

砀山唢呐

宿州市砀山县

4

Ⅱ-16

淮河锣鼓

阜阳市颍上县

5

Ⅱ-17

谢郢锣鼓

淮南市凤台县

6

Ⅱ-18

丰收锣鼓

滁州市明光市

7

Ⅱ-19

凤阳民歌

滁州市凤阳县

8

Ⅱ-20

思帝乡锣鼓

六安市金寨县

9

Ⅱ-21

无为民歌

巢湖市无为县

10

Ⅱ-22

断丝弦锣鼓

安庆市宿松县

三、传统舞蹈(16项)

11

Ⅲ-12

棒鼓舞

亳州市涡阳县

12

Ⅲ-13

钱杆舞

蚌埠市五河县

13

Ⅲ-14

旱船舞

蚌埠市五河县

14

Ⅲ-15

太和狮子灯

阜阳市太和县

15

Ⅲ-16

马戏灯

淮南市毛集区

16

Ⅲ-17

手狮灯

滁州市来安县

17

Ⅲ-18

采石跳和合

马鞍山市雨山区

18

Ⅲ-19

无为鱼灯

巢湖市无为县

19

Ⅲ-20

云舞

宣城市郎溪县

20

Ⅲ-21

宣城市绩溪县

21

Ⅲ-22

火狮舞

宣城市绩溪县

22

Ⅲ-23

平安草龙灯

池州市东至县

23

Ⅲ-24

十二月花神

安庆市潜山县

24

Ⅲ-25

花梆舞

安庆市太湖县

25

Ⅲ-26

徽州板凳龙

黄山市休宁县

黄山市徽州区

合并项

26

Ⅲ-27

采茶扑蝶舞

黄山市祁门县

四、传统戏剧(6项)

27

Ⅳ-21

淮北梆子戏

宿州市、阜阳市

合并项

28

Ⅳ-22

灵璧皮影戏

宿州市灵璧县

29

Ⅳ-23

余家皮影戏

蚌埠市禹会区

30

Ⅳ-24

皖南皮影戏

宣城市宣州区

31

Ⅳ-25

鸡公调

池州市东至县

32

Ⅳ-26

曲子戏

安庆市太湖县

五、曲艺(10项)

33

Ⅴ-7

庐州大鼓

合肥市肥东县

合肥市肥西县

合并项

34

Ⅴ-8

花腔渔鼓

宿州市萧县

35

Ⅴ-9

萧县坠子

宿州市萧县

36

Ⅴ-10

灵璧琴书

宿州市灵璧县

37

Ⅴ-11

淮河琴书

蚌埠市

阜阳市阜南县

合并项

38

Ⅴ-12

端公腔

蚌埠市怀远县

39

Ⅴ-13

扁担戏

阜阳市界首市

40

Ⅴ-14

端鼓

滁州市明光市

41

Ⅴ-15

白曲

滁州市来安县

42

Ⅴ-16

小调胡琴书

六安市舒城县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

43

Ⅵ-3

晰扬掌

亳州市

44

Ⅵ-4

六洲棋

淮南市

45

Ⅵ-5

叶村叠罗汉

黄山市歙县

七、传统美术(10项)

46

Ⅶ-12

吴山铁字

合肥市长丰县

47

Ⅶ-13

葫芦烙画

合肥市瑶海区

48

Ⅶ-14

民间扎彩

合肥市包河区

巢湖市含山县

合并项

49

Ⅶ-15

萧县石刻

宿州市萧县

50

Ⅶ-16

杨氏微雕

蚌埠市

51

Ⅶ-17

天官画

滁州市天长市

52

Ⅶ-18

羽毛画

巢湖市和县

53

Ⅶ-19

皖南木雕

宣城市宣州区

54

Ⅶ-20

徽州根雕

黄山市

55

Ⅶ-21

徽州竹雕

黄山市徽州区

八、传统技艺(19项)

56

Ⅷ-22

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

淮北市

57

Ⅷ-23

千年古井贡酒酿造工艺

亳州市

58

Ⅷ-24

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

宿州市埇桥区

59

Ⅷ-25

临泉毛笔制作技艺

阜阳市临泉县

60

Ⅷ-26

淮河柳编工艺

(黄岗柳编、霍邱柳编)

阜阳市阜南县

六安市霍邱县

合并项

61

Ⅷ-27

滁菊制作技艺

滁州市

62

Ⅷ-28

大救驾制作工艺

六安市寿县

63

Ⅷ-29

迎驾酒传统酿造技艺

六安市霍山县

64

Ⅷ-30

博望打铁工艺

马鞍山市当涂县

65

Ⅷ-31

传统钾明矾制作技艺

巢湖市庐江县

66

Ⅷ-32

宣酒纪氏古法酿造技艺

宣城市

67

Ⅷ-33

铜陵白姜制作技艺

铜陵市

68

Ⅷ-34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安庆市桐城市

69

Ⅷ-35

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

安庆市潜山县

70

Ⅷ-36

顶谷大方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71

Ⅷ-37

观音豆腐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72

Ⅷ-38

五城米酒酿制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73

Ⅷ-39

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74

Ⅷ-40

皖南火腿腌制技艺(兰花火腿腌制技艺、汤口火腿腌制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黄山市黄山区

合并项

九、传统医药(2项)

75

Ⅸ-2

张一贴内科

黄山市

76

Ⅸ-3

西园喉科

黄山市歙县

十、民俗(14项)

77

Ⅹ-12

九曲黄河阵

亳州市利辛县

78

Ⅹ-13

大班会

亳州市谯城区

79

Ⅹ-14

清明庙会

蚌埠市五河县

80

Ⅹ-15

大黄庙会

阜阳市界首市

81

Ⅹ-16

天长孝文化

滁州市天长市

82

Ⅹ-17

琅琊山初九庙会

滁州市琅琊区

83

Ⅹ-18

四顶山庙会

六安市寿县

84

Ⅹ-19

繁昌县中分村徐姓祭祖习俗

芜湖市繁昌县

85

Ⅹ-20

安苗节

宣城市绩溪县

86

Ⅹ-21

赛琼碗

宣城市绩溪县

87

Ⅹ-22

花车转阁

宣城市绩溪县

88

Ⅹ-23

福主庙会

池州市东至县

89

Ⅹ-24

上九庙会

黄山市徽州区

90

Ⅹ-25

婆溪河灯

黄山市黄山区

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计81项。其中新入选项目76项,扩展项目5项)

(按国务院文件格式排列)

新入选项目(76项)

一、民间文学(11项)

1

Ⅰ-9

小孤山传说

安庆市宿松县

2

Ⅰ-10

管仲的传说

阜阳市颍上县

3

Ⅰ-11

包公故事

合肥市

4

Ⅰ-12

刘铭传故事

合肥市肥西县

5

Ⅰ-13

捻军歌谣

亳州市涡阳县

6

Ⅰ-14

伍子胥过昭关的传说

巢湖市含山县

7

Ⅰ-15

白牡丹的传说

巢湖市居巢区

8

Ⅰ-16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六安市舒城县

9

Ⅰ-17

皇藏峪的传说

宿州市萧县

10

Ⅰ-18

垓下民间传说

蚌埠市固镇县

11

Ⅰ-19

安丰塘的传说

六安市寿县

二、传统音乐(4项)

1

Ⅱ-23

凉亭锣鼓

滁州市定远县

2

Ⅱ-24

灵璧菠林喇叭

宿州市灵璧县

3

Ⅱ-25

云梯畲族民歌

宣城市宁国市

4

Ⅱ-26

大小锣鼓

宣城市郎溪县

三、传统舞蹈(9项)

1

Ⅲ-28

莲湘舞

安庆市望江县

2

Ⅲ-29

二龙戏蛛

滁州市定远县

3

Ⅲ-30

流星赶月

滁州市明光市

4

Ⅲ-31

抛头狮

合肥市蜀山区

5

Ⅲ-32

采莲灯

淮南市潘集区

6

Ⅲ-33

藤牌对马

淮南市田家庵区

7

Ⅲ-34

手龙舞

宣城市绩溪县

8

Ⅲ-35

火马舞

宣城市绩溪县

9

Ⅲ-36

跳钟馗

黄山市徽州区

四、传统戏剧(2项)

1

Ⅳ-27

木偶戏

安庆市潜山县

2

Ⅳ-28

砀山四平调

宿州市砀山县

五、曲艺(4项)

1

Ⅴ-17

酉华唱经锣鼓

池州市青阳县

2

Ⅴ-18

四弦书

六安市霍山县

3

Ⅴ-19

寿州大鼓

六安市寿县

4

Ⅴ-20

淮词

六安市寿县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项)

1

Ⅵ-6

东乡武术

安庆市枞阳县

2

Ⅵ-7

永京拳

淮南市

3

Ⅵ-8

游龙舟、抬五帝、跳旗

宣城市绩溪县

4

Ⅵ-9

三阳打秋千

黄山市歙县

5

Ⅵ-10

湖阳打水浒

马鞍山市当涂县

6

Ⅵ-11

鲖城火叉、火鞭

阜阳市临泉县

七、传统美术(3项)

1

Ⅶ-22

砀山年画

宿州市砀山县

2

Ⅶ-23

灵璧磬石雕刻

宿州市灵璧县

3

Ⅶ-24

黟县彩绘壁画

黄山市黟县

八、传统技艺(20项)

1

Ⅷ-41

顶雪贡糕制作技艺

安庆市怀宁县

2

Ⅷ-42

秋石制作技艺

安庆市桐城市

3

Ⅷ-43

大九华水磨玉骨绢扇制作技艺

池州市青阳县

4

Ⅷ-44

阜阳刺绣

(细阳刺绣、界首刺绣)

阜阳市太和县

阜阳市界首市

合并项

5

Ⅷ-45

颍州枕头馍制作技艺

阜阳市颍州区

6

Ⅷ-46

"公和堂"狮子头制作技艺

合肥市肥东县

7

Ⅷ-47

口子窖酒酿造技艺

淮北市

8

Ⅷ-48

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

淮南市八公山区、大通区

9

Ⅷ-49

泗县药物布鞋制作技艺

宿州市泗县

10

Ⅷ-50

中国传统失蜡法

铜陵市

11

Ⅷ-51

庐江小红头制作技艺

巢湖市庐江县

12

Ⅷ-52

一品玉带糕制作技艺

巢湖市居巢区

13

Ⅷ-53

古南丰徽派本坊小缸酿造技艺

宣城市郎溪县

14

Ⅷ-54

大王冲佛香制作技艺

芜湖市南陵县

15

Ⅷ-55

耿福兴传统小吃制作技艺

芜湖市镜湖区

16

Ⅷ-56

徽州毛笔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17

Ⅷ-57

利源手工制麻技艺

黄山市黟县

18

Ⅷ-58

余香石笛制作技艺

黄山市黟县

19

Ⅷ-59

杜氏刻铜技艺

阜阳市

20

Ⅷ-60

石斛泡制技艺

六安市霍山县

九、传统医药(4项)

1

Ⅸ-4

武氏手诊手疗医术

阜阳市颍东区

2

Ⅸ-5

王氏接骨膏药

宿州市砀山县

3

Ⅸ-6

祁门胡氏骨伤科

黄山市祁门县

4

Ⅸ-7

石良道膏药

蚌埠市怀远县

十、民俗(13项)

1

Ⅹ-26

王圩灯会

安庆市桐城市

2

Ⅹ-27

畲族婚嫁习俗

宣城市宁国市

3

Ⅹ-28

祭社

宣城市绩溪县

4

Ⅹ-29

小马灯

宣城市郎溪县

5

Ⅹ-30

八社神灯

芜湖市芜湖县

6

Ⅹ-31

九连麒麟灯会

芜湖市繁昌县

7

Ⅹ-32

广济寺庙会

芜湖市镜湖区

8

Ⅹ-33

群龙朝神山

芜湖市繁昌县

9

Ⅹ-34

齐云山道场表演

黄山市休宁县

10

Ⅹ-35

五福神会

黄山市黄山区

11

Ⅹ-36

邀大岭

六安市金安区

12

Ⅹ-37

送春

芜湖市南陵县

13

Ⅹ-38

紫蓬山庙会

合肥市肥西县

四、传统戏剧(1项)

1

Ⅳ-15

泗州戏(拉魂腔)

亳州市利辛县

七、传统美术(2项)

2

Ⅶ-4

剪纸 (和县剪纸、皖南剪纸)

巢湖市和县

宣城市宣州区

3

Ⅶ-11

竹编(徽州竹编)

黄山市黄山区

八、传统技艺(2项)

4

Ⅷ-19

徽墨制作技艺

(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

宣城市旌德县

5

Ⅷ-15

绿茶制作技艺(岳西翠兰、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

安庆市岳西县

六安市舒城县

宣城市泾县

第四批

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0项,其中新入选项目65项,扩展项目5项)

皖政〔2014〕38号 ,2014年5月4日公布。

新入选项目(65项)

一、民间文学(4项)

1

Ⅰ-19

庄子传说

亳州市蒙城县

2

Ⅰ-20

蒙城歌谣

亳州市蒙城县

3

Ⅰ-21

张孝祥与镜湖的故事

芜湖市镜湖区

4

Ⅰ-22

九井沟传说

宿松县

二、传统音乐(6项)

5

Ⅱ-27

全椒民歌

滁州市全椒县

6

Ⅱ-28

六安灯歌

六安市金安区

7

Ⅱ-29

和县民歌

马鞍山市和县

8

Ⅱ-30

美溪唢呐

黄山市黟县

9

Ⅱ-31

广德民歌

广德县

10

Ⅱ-32

宿松民歌

宿松县

三、传统舞蹈(1项)

11

Ⅲ-37

独杆轿

蚌埠市固镇县

收起

四、曲艺(2项)

12

Ⅴ-21

颍上大鼓书

阜阳市颍上县

13

Ⅴ-22

岳西鼓书

安庆市岳西县

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

14

Ⅵ-12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

亳州市

15

Ⅵ-13

五音八卦拳

阜阳市阜南县

16

Ⅵ-14

吴翼翚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

淮南市

17

Ⅵ-15

徽州武术

黄山市

六、传统美术(7项)

18

Ⅶ-25

庐州木雕

合肥市肥西县

合肥市包河区

19

Ⅶ-26

淮北泥塑

淮北市濉溪县

20

Ⅶ-27

殷派面塑

淮北市相山区

21

Ⅶ-28

花山剪纸

马鞍山市

22

Ⅶ-29

旌德漆画

宣城市旌德县

23

Ⅶ-30

徽州墙头画

宣城市绩溪县

24

Ⅶ-31

皖南根雕

广德县

七、传统技艺(32项)

25

Ⅷ-56

庐州吴氏船模制作技艺

合肥市蜀山区

26

Ⅷ-57

三河羽扇制作技艺

合肥市肥西县

27

Ⅷ-58

高炉家传统酿造技艺

亳州市涡阳县

28

Ⅷ-59

卢家笙制作技艺

亳州市蒙城县

29

Ⅷ-60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宿州市砀山县

30

Ⅷ-61

埇桥唢呐制作技艺

宿州市埇桥区

31

Ⅷ-62

醉三秋酒传统酿造技艺

阜阳市

32

Ⅷ-63

文王贡酒酿造技艺

阜阳市临泉县

33

Ⅷ-64

运酒传统酿造技艺

马鞍山市含山县

34

Ⅷ-65

无为板鸭制作技艺

芜湖市无为县

35

Ⅷ-66

宁国龙窑制陶技艺

宣城市宁国市

36

Ⅷ-67

水东蜜枣制作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

37

Ⅷ-68

花砖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38

Ⅷ-69

宣纸制品加工技艺

宣城市泾县

39

Ⅷ-70

后山剪刀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40

Ⅷ-71

榔桥木梳制作技艺

宣城市泾县

41

Ⅷ-72

皖南木榨油技艺

宣城市宣州区

42

Ⅷ-73

铜陵凤丹制作技艺

铜陵市铜陵县

43

Ⅷ-74

石台雾里青绿茶制作技艺

池州市石台县

44

Ⅷ-75

胡玉美蚕豆辣酱制作技艺

安庆市

45

Ⅷ-76

徽州楹联匾额传统制作技艺

黄山市黟县

46

Ⅷ-77

徽州顶市酥制作技艺

黄山市屯溪区

47

Ⅷ-78

徽作家具制作技艺

黄山市徽州区

48

Ⅷ-79

太平曹氏纸制作技艺

黄山市黄山区

49

Ⅷ-80

黄山玉雕刻技艺

黄山市黄山区

50

Ⅷ-81

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51

Ⅷ-82

安茶制作技艺

黄山市祁门县

52

Ⅷ-83

吴鲁衡日晷制作技艺

黄山市休宁县

53

Ⅷ-84

徽州烧饼制作技艺

黄山市

54

Ⅷ-85

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制作技艺

黄山市歙县

55

Ⅷ-86

明德折扇制作技艺

广德县

56

Ⅷ-87

青铜器修复技艺

安徽博物院

八、传统医药(4项)

57

Ⅸ-4

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

宿州市砀山县

58

Ⅸ-5

戴氏正骨法

马鞍山市含山县

59

Ⅸ-6

野鸡坞外科

黄山市

60

Ⅸ-7

祁门胡氏骨伤科

黄山市祁门县

九、民俗(5项)

61

Ⅹ-39

吴山庙会

合肥市长丰县

62

Ⅹ-40

张家祠祭祀活动

阜阳市临泉县

63

Ⅹ-41

降福会

宣城市

64

Ⅹ-42

郭村周王会

黄山市黄山区

65

Ⅹ-43

许岭灯会

宿松县

收起

扩展项目(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Ⅳ-21

淮北梆子戏

亳州市谯城区

2

Ⅴ-2

淮北大鼓

亳州市蒙城县

3

Ⅶ-10

徽州三雕

宣城市绩溪县

4

Ⅷ-11

髹漆技艺

宣城市绩溪县

5

Ⅷ-34

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

安庆市宜秀区

你认为各地美食小吃最好吃的有哪些?

各地的美食小吃应该有成千上万吧,我分享最近两周出差尝过的西北和江南两地几种好吃的美食小吃吧

陕西韩城小吃

羊肉饸饸是用秘制的羊肉臊子熬汤,荞麦与蒿面压的饸饸,汤浓面爽,在当地美食街上,只要¥9一碗

床子饸饸

床子饸饹,是凉拌的饸饸面,有2斤的饸饹面,配的汁,是胡麻油和芝麻油调的,红油微微辣,有花生碎,酸、麻、多种香交织在一起,才卖¥15

羊肉胡卜

胡卜,我觉的是“胡饼”多年流传下来当地人读白的音,意思大约是西北、西域游牧民族(胡人)吃的饼,羊肉胡卜即是羊汤泡饼丝。店家说正宗的做法是用羊油炒葱、蒜片和辣椒面,炒熟炒香后,锅边呛醋,加羊肉汤,煮沸,下胡卜煮两分钟就好了,与羊肉饸饸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胡卜的感觉就更肉乎有料。

红甜面

听韩城姑娘说,还有一道韩城小吃红甜面,是在红豆汤中下面,也是她每次回家来必吃的,这个没有尝到,想必也不错👍

小馄饨

韩城的小馄饨个头特别小,手指头大小的,里面一般不包馅或者是包特别少的一点白萝卜,嗯然先蒸熟,再放在什蔬打卤的汤里面,软乎乎的,很舒服入胃!

江苏扬州小吃

醉蟹

扬州挨着高邮湖,喜欢吃湖蟹,大的蟹,蒸炒的多,小的蟹用来醉,再小些的用来做蟹酱。六月黄或八九月份还不大的二三两的蟹比较喜欢用来醉。

扬州的醉蟹,生醉蟹和熟醉蟹都有,但是现在是熟醉蟹居多。先把蟹蒸熟,然后放在用黄酒、糖、盐、香料等调制的醉汁里放1-3天左右。鲜香中而有酒香回甘,特别的下饭下酒。

鹅头到扬州和去潮州一样,一定要吃当地的鹅头,潮州用的是狮头鹅,而扬州用的就是当地的扬州鹅。盐水鹅头皮弹、肉瘦,回味悠长,在酒店、餐厅、街头小摊处处都可以见到,每次都专门打包回京一些来尝。

双黄鸭蛋

高邮的双黄蛋全国有名,特殊的品种和喂养让高邮湖的鸭蛋但双黄的特别多。双黄咸鸭蛋、双黄松花蛋,看着漂亮,吃着脂香味浓,是也是当地人特别喜欢吃的早点品种。

扬州的好吃的小吃可圈可点的品种特别多。还有必吃的蟹黄汤包,吃的时候有12字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还有传统的烫干丝、肴肉、什香菜、三合四美酱咸菜,都是值得一试的扬州小吃!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