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结婚礼仪风俗,去美国旅行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2023-02-18 23:07:04 55阅读

美国结婚礼仪风俗,去美国旅行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美国,是一个社会环境和中国差距非常大的国家。所以,在美国旅游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特别是安全问题。下面,我将从治安状况、付钱方式、购买保险、翻译软件和小费这5个重要的方面,给您来一一介绍,希望能帮到您。

治安状况

在美国旅游,治安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美国是一个持枪合法的国家,每年的枪击案件层出不穷,以2018年为例,美国发生涉枪的案件,一共有57103起,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地方都非常危险。

美国结婚礼仪风俗,去美国旅行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在穷人区也许经常发生恶性暴力事件,而在富人区却非常的安全,甚至出门可能都不需要锁门。而穷人区和富人区,有的时候往往只隔着一条马路,二者井水不犯河水,治安状况天壤之别。所以去美国,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下榻的酒店、参观的景点,到底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区域。这些可以向酒店的前台去询问,只有搞清楚了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安全。有这样一个比较好判断的方法:如果你在街上,看到许多无所事事的人闲逛,那这里很有可能治安条件不太好,赶紧离远一点。

在美国,晚上最好不要出门。除非是封闭的环境,比如在迪斯尼乐园内、环球影城内、大型购物中心里面等等。除此之外,比如街道、广场、公园这些地点,千万不要晚上去。

此外,在美国不要去人口过于稀少的地方,有的偏远小镇,人口可能只有几百人,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这种地方的社会环境,是你所不了解的。所以,尽量避免去这种人口太少的地方。

付钱方式

在美国,很多场合还在使用传统的信用卡、现金,甚至手写支票的付款方式。只有极少数的地方,才可以用手机支付。这是在美国旅游,比较不方便的一点。因此,最好能够携带可在国外使用的信用卡,以及一定的现金。

为什么不能只携带信用卡呢?因为在美国,有许多中餐厅是只收现金的;此外,给小费的时候也只能支付现金。

购买保险

在美国旅游,一定要购买医疗保险。在出行之前,就可以跟旅行社和保险公司咨询,购买专门为旅游设计的旅游保险产品,已获得基础的医疗保障。在美国,医疗费用是极端昂贵的。特别是,如果叫了救护车,那账单费用就会飙升,起码要三五千美元起跳。

因此有人开玩笑说,在美国晕倒之前,一定要和旁边的人说完“别叫救护车”之后,再晕倒。这其实并不是一种夸张,因为在美国要是没有医保,很有可能看一次病就会倾家荡产。所以,一定要提前购买保险,出了问题之后才能放心看病。

翻译软件

最好能提前准备英语翻译软件。美国的英语口音,和咱们中国人从小学到的英国式口音,听上去很不一样。在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我感觉他们说话吞音和卷舌特别厉害,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说的话很难听清楚。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慢慢反应过来。

因此,要是从小没有受过美音的听力训练,哪怕学过英语,来到美国也难以听懂当地人在说什么。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最好能够提前下载翻译app。

小费

小费,是很重要的当地风俗,它贯穿于美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虽然小费是金额由自己决定,但在美国,小费是一件强制性的事情。如果你给的过少,或者不给的话,服务员甚至会从餐厅里追出来,找你要钱。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哦。

基本上,凡是有其他人为你服务的场景,就都有交小费的必要。请注意,小费是在商业的环境下支付,而不是在行政的环境下支付。具体来讲,比如过美国的海关,就不是一个商业的购买行为,千万不要交小费,否则会被当成是贿赂而遭到逮捕。日常而言,需要叫小费的地方,主要是餐厅、酒店、酒吧、机场、旅游团等等。

具体来看,比如在餐厅用餐的小费(不包括快餐厅,快餐不需要给小费),一般是给15%以上。而在酒店,如果有人帮你搬运行李,每一件都需要支付一美元;每天早晨离开酒店客房之前,也应该按照一床一美元的价格将现金放在床头;在酒吧,如果需要调酒师来调酒,同样需要支付小费;在机场,如果有人帮你搬运行李,也同样是需要小费的;乘坐公交车并不需要小费,但是乘坐出租车也要给15%左右的小费。

诚然,小费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小费把本来雇主需要支付的部分,转移到了由客人支付,让许多初次来美国的顾客都摸不着头脑,搞不清什么时候应该给小费,什么时候不需要给小费。其实,最好判断的办法,是看看周围的人什么时候给小费。比如,如果参加了旅游团,一天的旅行结束以后,如果看到其他人都给司机或导游小费,那也可以支付适当的小费。

我是咖橙游天下,和您分享我在旅途中的见闻,为您带来旅游相关的奇闻趣事,让我们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非常期待您的关注,并祝愿您度过美好的一天!

德国的最高礼仪?

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及禁忌,当然了德国也是如此,所谓入境随俗,那么打算到德国的话,不妨先来学习下下面的这些风俗礼仪及禁忌。

风俗礼仪

1、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服饰方面不喜欢太过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洁,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定要系领带。参加宴会或者是去剧院等正式场合的时候,男士多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在德国的东部地区,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门在外多佩戴金质戒指。

1、相见礼仪

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2、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德国女性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很克制,认为这些动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自身缺乏友善和教养的表现。

3、餐饮礼仪

德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多注意两个礼节,分别是以右为上合女士优先。德国人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在两个星期之前就要把请帖发出去了,宴请宾客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的酒杯盘子,在刀叉的使用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吃鱼的刀叉是不可以用来吃别的食物的。

4、商务礼仪

德国人对待工作非常的严谨,思考深刻敏锐,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只要是约定的时间的话就必须要及时到达,不管是迟到或者是太早到的话都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德国人的忌讳

1、在颜色方面,德国人不喜欢使用茶色、红色或深蓝色。

2、饮食上忌食核桃。

3、非常的尊重传统和权威。

4、和德国人打招呼的时候最好是要带上对方的头衔,不能够随意的直呼他们的名字,通常情况下称呼他们的姓是可以的。

5、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不要讨论打垒球、篮球或美国式的橄榄球,如果不知道要谈及哪些内容的话,建议大家可以谈谈德国的原野、个人的业余爱好等其他的一些类似于足球等体育项目。

所以,如果打算到德国的话,那么提前了解一些礼仪和忌讳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英国人喜欢美国?

谢邀,英国人还是比较喜欢美国的,但是一点也不喜欢美国人,二强哥就来说道说道。

1,美国很大。美国面积大,东西的尺度也比英国大,比如住房面积比英国大,马桶和洗手池的尺寸比英国大,车大,马路宽,路边座椅的尺寸也更大,等等。随之而来,美国人对待事物的心态也很“大”,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使用上更为随意。而英国人更像欧洲大陆人,更重视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率,许多在美国人看来不算什么大问题的“损耗”,在英国人看来是浪费。

2,美国的东西很便宜,一美元的购买力比一英镑或者一欧元强!相近的消费支出,在美国餐馆能买到比欧洲多一大圈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和饮料!而英国和欧洲一样,人均食物消费量比美国小,特别是在肉类上。英国人和欧洲大陆国家的人经常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胖子,为什么美国人对身材管理这么重视,到了美国后就能恍然大悟了。

3,虽然美国的食物很便宜,但口感和味道非常的差,肉蛋奶都和塑料一样。英国人和欧洲大陆人一样,认为美国用各种不自然的方法提高粮食产量,空有尺寸和数量,却丧失了最重要的口味。同理,美国的许多工业产品也和农产品一样,尺寸做得很大,产量堆得很高,价格压得很便宜,但在英国人看来缺少美感,工艺很差,性能不好,使用寿命也很短。

4,美国人蜜汁自信,爱吹牛,喜欢讲段子,而且口气和用词很傲慢,很多事情最后都会扯到“美国是天选之国”“美国是蓝星第一”。这在英国人看来很讨厌很可怕,带有19世纪的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思想。

5,汽油很便宜,美国车都做得很大很费油,但性能和外形都不好。医疗制度很糟糕,美国人均在卫生医疗上花费比英国高很多,但最终结果是一个在英国人眼中既不公立免费,也没有效率和高水平的医疗体系。

6,同理,不合理的还有美国的教育体系。蠢人和天才每个社会都有,但美国特别多。英国人不太理解,为什么美国在培养中介层次人才和高端技术工人上做的那么差,比如美国的技工培训制度很落后,近乎于不存在。

7,还是接教育制度。在美国越是上层的天才级别人物,工作态度越是拼命,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与其说是天才不如说是“狂人”更合适。同时,美国蓝领阶层的劳动效率很低,工作态度很差。比如养路工,生产线工人,电工等,在英国两三个人一周能干完的,在美国会来五六个人但拖到一个月才搞好。还有,美国工人的自觉性比欧洲工人差,没有管理层盯梢时就会开小差,溜号,磨洋工。技术水平也不好,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流程,美国人装配出来的东西品质上都低于欧洲。

8,英国人相信一个有资历和背景的人,即使其能力并不出众。美国人喜欢能说会道的人,即使其毫无经验。放在政坛上,英国人会选出一个履历光鲜的花架子,而美国人会选出一个夸夸其谈的草包。

9,美国各地的人都阳光乐观,而英国人喜欢反讽自嘲,在和美国人交流时会因为有意无意的贬低自己而处下风。美国人的乐观精神感染力很强大,很多英国人到了美国后也跟着变得乐观了,这也是许多英国人愿意长居美国的原因之一。但全社会过于强调“乐观”“友善”,陌生人见面时一定要微笑搭讪,令英国人觉得做作。

10,拥枪文化很可怕,在英国人看来美国人有崇尚暴力的倾向。在英国人看来,这是因为美国的“自由文化”导致,一方面使得美国社会没有很多迂腐的条条框框,一方面又造成社会在一些大问题上没有指导性原则,每个人要靠自己去闯,而暴力不幸常成为暴力手段之一,此处的暴力不仅限于枪械和打斗,还包括言语暴力和精神控制。美国人痴迷于社交,但整个社会却没有 collective mind。

11,美国南部和中部的人更友好,虽然思想保守且说话有些傻气。相反,东西两海岸的人更开放,见人是自来熟,但心里都在算计人。对于本身就喜欢算计的英国人而言,他们和东西两海岸的美国人更有共同语言,但论友情却喜欢南方人。

12,美国媒体更喜欢渲染冲突。许多英国人在没有亲自来美国前,看了美国的新闻和电影都以为美国是个充满各种歧视和犯罪的国家,心里很怕怕,但来了以后发现美国的社会问题远没有媒体渲染那么严重。

13,英国现在也有很多非白人的少数族裔,但总体而言还是一个白人文化占主流的国家,所以英国人不是很能理解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不能明白为什么美国人对族裔身份看得这么重。英国人会重视一个人于其家族的历史,比如你祖上哪里来的,你爸爸是干什么的你爷爷是干什么的,而不看重你的肤色是白还是黑。

14,美国人对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还有X会主义非常敏感,谈到以上就像谈到动画片里的大魔王一样。但,英国看来,美国社会“赢者通吃”的文化反而容易造就极权主义思潮。美国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常常做出情绪化和直觉性的决断,而不是遵循 推倒出一个决策。

总之,英国人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突破了欧洲文明里许多不好的框架,达成了其他国家难以达到的成就,这个国家的人民以一种天真而真挚的情绪热爱美国。但同时,美国人的“爱国情绪”被上层扭曲和操纵,很多美国人被持续灌输错误的知识,对美国以外的世界抱以错误的见解。美国政府拥有太多远超越其国界线的力量,但国内政坛越来越混乱,令人怀疑其掌控权力的资质。美国和英国语言相同,文化相近,互相出口和合作生产文化产品,造成了两国在流行文化层次的相似性,但英国人认为在文化内核上美国和英国是两个相差很大的国家。

朋友们觉得呢?也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谈谈,二强哥再次感谢关注+点赞!!!

美国餐桌礼仪英语?

1、Don't be picky with your food. 不要挑食

2、Don't walk around while you eat. 吃饭的时候,不要走来走去。

3、Don't leave your food uneaten. 食物不可以剩下。

4、You should eat by yourself. 你要自己吃。

5、Be careful not to drop your food. 小心食物不要弄掉。

6、Oops! You dropped your food. 哎呀!你弄掉食物了。

7、It's okay. I'll clean it. 没关系,我来收拾。

8、Eat slowly and don't rush. 慢慢吃,不要急。

9、Chew well. 好好咀嚼。

10、Use your chopsticks right. 正确使用筷子。

11、Don't spit out the food. 不要把食物吐出来。

12、Sit down and eat at the table. 要坐在餐桌吃饭。

13、Sit properly at the table. 好好坐在餐桌旁。

14、Don't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 嘴巴内有东西时,不要说话。

15、Put your bowl in the sink. 把碗放在碗槽内

16、Help me clean up the table. 来帮(妈妈)收拾餐桌吧。

night美国人的习俗?

篇)

1、说话有礼貌

美国人从小就养成说话要有礼貌的习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即使与家中父母,兄弟姐妹说话,也都会使用“Hi”(你好),“Please”(请),及“I am sorry”(对不起)等客套话。

2、见面礼仪:

见面时,应互相问安,主人应主动向客人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来宾的姓名和他们的工作、爱好(幽默些)。

与美国朋友握手,用力不能太小,否则有不礼貌之嫌。

要面带笑容,身体微微向前倾。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要待到女士伸出手时方可与对方握手。

美国人的手势语言丰富,有时会用手搭在你的肩膀上,表示肯定与鼓励。

见面结束时,要把有关计划或反馈意见告诉他们。

3、尊重个人稳私

美国是一个特别重视个人稳私的国家,美国人不会问新结识的朋友任何有关个人之经济、宗教及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如:“你每个月赚多少钱”、“你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令尊在哪工作”、“你这房子是多少钱买的”、“这次总统大选你会选谁”

4、礼让妇女

美国人通常不会问妇女(特别是中年妇女)的年龄。有教养的男士通常都会抢先一步去为女士开门,请妇女先行上下车或进出电梯,若与妇女在街上同行时,男士都会走在靠近有车辆行驶的那边,以保护同行妇女的安全。

5、守法与公德

在美国开车,人人都得遵守交通规则,绝对不能闯红灯、乱按喇叭,也不应过度超速驾车,而且一定要礼让行人穿越马路。

美国人有事得排队办理时,都是以到达的先后次序站队等候,如果有人不守规矩插队时,只需说句“对不起,我在这儿排队呢!”(Sorry,,I think that I am the next in the line.)对方便会很不好意思的说“Oh,I am sorry”(对不起)并且大队伍后头排队。

6、看场合穿衣服

美国人穿衣服是因场合而异,与身份无关。达官贵人去参加野餐或爬山等聚会时,一定也是着便装、球鞋,相反的即使是清洁工人去参加正式的宴会时,也都会穿西装打领带的。所以,美国人在应邀参加应酬时,事先一定都要问清楚这个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值得中国人特别注意的是,在美国,「睡衣」是只能在室内穿着的衣服,睡衣万万不能穿到室外去。

7、宴客重气氛

美国人在家里请人吃饭时,特别重视宴会的气氛,餐桌上的刀叉、盘子及餐巾等都会排列得非常漂亮,可是客人却不一定真能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美国人的烹饪不是生吃、水煮,便是放进烤箱里去烤,既简单方便又容易控制时间,所以当客人抵达时,女主人早已万事俱备,菜饭全已准备妥当了。此时,女主人的主要任务便是要周旋在众宾客之间与大家寒喧,话家常了,如果这时还得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的话,依照美国人的规矩这是很失礼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应邀去美国人家里做客吃饭时,最好能故意晚到十分钟左右,如此可以多给女主人一点儿时间做准备工作。

8、大人聚会,小孩免请

美国虽是儿童的天堂,但是绝大多数的大人聚会却都不欢迎孩子参加,所以美国年轻父母参加社交应酬时,都得提早在好几个星期以前就找妥看孩子的人(Baby Sitter ),届时好来家里看顾孩子。Baby Sitter的工资都是按钟点计酬的。

偶尔如果主人说这一次的聚会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时,做妈妈的在出门之前一定都会对孩子一再耳提面命,再三叮咛孩子在人家家里做客的时候一定得注意言行举止,要听话,要有礼貌。所以,美国孩子在外头做客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听话和有礼貌。

9、礼轻情意重

美国人不流行送厚礼,但应邀去美国家庭吃饭做客时,如能选购一份小礼物,如一棵小植物盆景(有根的植物或花卉)带去给女主人,是非常受欢迎的。

10、喜爱宠物

美国人喜欢养宠物,特别是狗和猫,但是在未经主人同意时,最好别随意逗主人家的狗。美国人带狗出去在住宅区散步时,带着为狗清除粪便的工具和袋子。有责任心的美国人会将家中养的猫狗带去兽医那儿做节育手术的。另外,无论你多爱狗,都不可以与为盲人服务的导盲犬表示友善,以免干扰了它的导盲工作。

11、美国人的称谓与签名

美国人平常都喜欢彼此互相以名字相称,不带姓、不带先生、对象或太太等客套的称谓。不但邻居、朋友、同学、亲戚之间如此,在办公室里同事之间,即使是上司与部属之间,亦均以名字相称。不过,若是上司称其部下为某先生、某对象、某太太时,那么这些部属就应该也称呼他们这位上司为某先生、某太太、某对象或某经理才行。

在美国经常都得签名,正确的签名方式应该是同时签上姓氏与名字,但是不要加上职称与学位。

12、付小费表谢意

美国人在餐馆吃完饭付帐时,一定会给侍应生至少15%的小费(即帐单金额的15% )。如果服务特别好的话,则付20%的小费,同样地美国人去美容院或理发厅烫发、剪发,付帐时,也付至少15% 的小费。美国人也会给在旅馆替他搬运行李的服务员及在停车场为他停放车辆的服务生两、三块钱小费表示谢意。花店派人来送花或披萨店来送披萨时,也会支付两三块的小费。

13、乐捐与义工

美国社会贫富悬殊很大,有很多贫困无依的美国家庭及个人极须救助,所幸美国很盛行乐捐及做义工。有钱的人或公司常会捐款供医学研究,设立奖、助学金及资助贫困家庭等,普通的老百姓也都喜欢出钱、出力,做些量力而为的捐献或定时到学校、医院、养老院或慈善机构做义工服务。美国的高中学生也会定时参与各种的社区义务服务工作。政府为鼓励人民乐善好施,无论是捐给公私机构或个人的任何慈善性的捐款,每年在报税的时候都可以获得宽减额的优待。

14、体贴主人的访客

美国人是不会做不速之客的,去任何亲友家前,一定会先打个电话去问问人家是否方便,即使是去父母、公婆或成年子女家亦不例外。要是有所不便接受来访,也会直言相告,希望改成其它时间再来。

美国人家里多半铺地毯,但是美国人在家里是不脱鞋的,所以他们是绝对不会要求来访的客人脱鞋入室的。美国人认为要访客脱鞋是不礼貌的,但是在美国的许多东方人家里,女主人会希望访客先脱鞋再进入客厅的,所以去东方人家,大家会自动脱鞋。

美国人如果在亲戚或朋友家过夜,走时一定会把床上的被单、褥单及枕头套撤下来,将床罩拉整齐,并且也会将已经用过的大、小毛巾拿下来放在浴室地上。

美国人的文化习俗(风俗习惯篇)

美国人喜欢争论、不喜欢沉默:

凡人凡事必先争论的习惯。

通过争论达成共识,达不成共识,通过举手或投票表决,多数服从少数,这也就是所谓的民主。

个人价值比什么都重要。

个人价值能否实现被看作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致。

美国人所津津乐道的自由与民主就是个人价值发展的必然结果。

好争论的习惯使美国人好冒险、好挑战、富于创造性的性格。

视工作为生命的部分:

再富裕,都要有自己的一份工作。

对工作很敬业,工作效率很高。

认为浪费时间、闲着不干事是有罪的。

工作时间和娱乐时间泾渭分明。

喜欢谈论“工作尊严”,工作是人的能力、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

公司的老总等一类的领导随时都可能参加体力劳动,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是看轻。

工作与休息时间分明:

该工作就工作,该休息就休息,不能打扰。

办事、讲正事都要在上班的时间内完成。

喜欢在当面或者在谈判桌子上拍板,而不喜欢在事后或私下找关系解决问题。

星期五晚上是朋友们相聚的习惯时间,可以尽情地唱歌、跳舞、喝酒、玩游戏等游乐活动。

星期六、日他们带着家人或三、五个朋友一起开车到外面的世界玩。

价值观念是平等和自由。平等、互相尊重、保留隐私权是婚姻赖于生存的基础:

美国人在结婚以前可以有自己的多个异性朋友,但是在结婚以后彼此都不希望对方有异性朋友的插足,一旦发现,离婚势不可免。

凡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参加宴会或者朋友之间举行的派对,夫妇一同参加。

美国夫妇都出双入对,非常恩爱的。但是美国人的离婚率很高,大约60%,是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他们在离婚以后,又各自去找心仪的人。有人把美国人的婚姻概括成二十个字:浪漫的少年,激情的青年,忠实的中年,凄楚的晚年。白领阶层的婚姻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一般而言,美国人在日常生活起居是大而化之,不讲俗套;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

美国人的文化习俗(生活礼仪篇)

美国是个强者的社会,崇拜强者,不同情弱者。不过,美国有些人是悲观主义者,总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不测。他们讲话没有自谦之词,从来不谈自己不行,显得自满和傲慢。美国人喜欢探新求奇,往往不满足于现状,一生中搬家四五次是非常普遍的事,每年有10%的人迁徙。年轻人读大学喜欢选择离家远的学校,以便将自己带人一个陌生的世界。 美国人以不拘礼节闻名于世。第一次同别人见面,常直呼对方的名字,还不一定跟人握手,往往只是笑一笑,说一声“嗨”或“哈哕”。在美国人看来,这种不拘礼节的打招呼,跟其他地区的正经握手为礼意义相同。

在美国,不论男女见面时一般都相互握手。彼此很熟悉的女性之间、男女之间也亲吻面颊。与美国妇女握手最好让对方采取主动。对妇女要像对男子一样随便,但是不能询问她的婚姻状况,绝对不可说具有挑逗性的语言,否则必遭冷遇。男性最好不要给妇女送香水、衣物和化妆品之类的礼物。

美国人通常在家里宴请客人。一种方式是大家围坐在一张桌子旁,食品盛在盘中,在每个人手中依次传递或由主人为客人盛食品。另一种是“自助”式,边交谈边品尝。接受邀请的客人一般在规定时间后的5—10分钟内到达,可以送女主人一些花或其他小礼品。 美国人进餐时十分讲究,汤匙必须放在汤盘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不要弄出大的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的剩汤喝光。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得好,并再要点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喝咖啡要端着杯子喝,在餐桌上不要抽烟。吃完饭,客人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餐后,客人要呆上一两个小时再道别。第二天发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送一些小礼物,如一盒巧克力或鲜花等。

如果去拜访美国的朋友,应先敲门,征得同意后才进屋。进屋后先脱帽,并问对方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无妨”时,再谈论事情。星期六、日是美国的法定休息日,除非有急事或要事,一般在早上8点前,晚上10点后不要拜访。

送礼物时最好交给夫人。做客时一般不问厕所,而是自己去找。在主人卧室里,客人不能坐在床上。未经同意不要随便摆弄屋里的任何东西,尤其是钢琴。

如有客人夜间来访,不能穿睡衣迎客。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主人同意;离开时,应留下电话钱,可以说“送一点钱给孩子买糖果吃”。

由于性格直爽、慷慨大方,美国人可参加朋友的朋友的宴会,刚认识就可以被邀请去看戏、吃饭或到家做客。同时,他们一般都“喜新厌旧”,新交的朋友一星期以后可以忘得一干二净。在美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再也没有人比我们更易交朋友了,然而再也没有人比我们建立真正友谊更难了。”因此,美国人之间很难保持终生不渝的友谊。

美国十分强调个人权利、价值和自由,他们忌讳打听个人隐私。美国人讨厌蝙蝠,认为是凶神恶煞的象征。所以不能向美国人介绍或销售有蝙蝠图案的商品,也不要作为礼品送给他们,否则会引起麻烦。黑猫被视为不祥之物,白象则被喻为无用而累赘之物,故送人玩具或工艺品时应避开这些东西。另外,美国人忌食各种动物内脏。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