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征婚,有人说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青岛征婚,有人说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的三四线市场房价大有当年一二线城市房价的风光,许多地方楼市火爆,房价一个劲地往上窜,甚至一些贫困县的房价都快要赶上当地省会城市某些地段的房价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消停,而三四线城市房价逆势上涨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一二线城市政策调控收紧,开发商拿地困难,而土地储备量是开发商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一二线城市拿地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商加大了在三四线城市拿地的力度。
2.棚户区改造为三四线城市提供了大量住房需求,2015年国务院提出棚户区改造计划,从2015年-2017年期间棚户区改造1800万套,2018年-2020年再改造1500万套,而棚户区改造实行货币化安置,居民拿到钱后在城市购房,因而推动了三四线住房去库存及新住房需求。
3.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企以及限购限贷政策限制了外来人口购房需求,一部分人转而回到三四线城市购房;城镇化水平推进也带动部分农村人口向三四线城市流动,市场存在一定的居住需求。
4.市场热钱转战三四线市场。由于一二线城市受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买房受到严格控制,房价很难再次被炒作,而三四线城市调控较弱,原来的房价基数较小,有利于炒作,因此吸引了部分热钱流入,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另一因素。
解答财经问题、服务百姓需求,如果大家对楼市、财经有兴趣欢迎和我交流,我会持续解读大家关心的财经话题。
男人会不会跟不爱的人结婚?
男人会不会跟不爱的女人结婚,当然会呀,虽说有时是一种无奈,但爱得死去活来,轰轰烈烈的两个人,又有几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那。有很多男人为了结婚而结婚,深爱的女人只能藏在心底。
事业有成,有家世有背景,个人条件十分优秀的男人可选择的人很多,在趋之若鹜的女人当中,选自己喜欢的自己爱的,易如反掌。相反自身及家庭条件皆一般的男人,到了结婚的年龄,约定俗成的规矩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有的也许在婚姻生活的后几十年相濡以沫,产生了真的感情。而有的条件特差的只要有女人可嫁,还谈何爱与不爱呢?
父母逼婚,常常是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总是希望儿子早日成家,心才能安定下来,还能早日生育下一代,才能让香火延续。孝顺的儿子只好遵从父母的心愿,完成家庭重任。
感情受过伤害,不再相信什么爱情,也是男人走入婚姻的一个原因。深爱的女人结婚了,新郎不是自己,万念俱灰的他再也没有了激情,认为婚姻无非是男女合伙过日子,无法抚平昔日情感上受过的伤,心生厌倦,只是想安稳地过好今后的生活。
为了前途和金钱,才选择和一个不爱的女人结婚。把婚姻当成种交易,以此获得自己远大的仕途或取之不尽的钱财,信奉有了权,有了钱便有了一切,还愁没有女人吗?至于家里的老婆吗?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那!
饥不择食,没有合适的对象可以选择,一旦遇上个女人,便迫不及待的娶回家,只为了发泄身体上的欲望,有女人的家才像个家,有人做好饭菜,有人暖好被窝,有人给洗衣服,已经足矣。
没把握好亲密的尺度,有了孩子,奉子成婚。感情还没到非在一起的地步,却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力了给女方一个交待,只能结婚。
婚也结了,娶也娶了,即便不爱,也成为了一家人,还是不要心猿意马了,尽量在生活中培养感情,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吧!
快奔五的70后你们都有存款吗?
70后奔50了,好吓人,原来感觉50岁好老,不小心,自己也到了,我1977年的,感觉自己还很年轻,昨天还跟同事说,看80后表弟的照片,怎么感觉就一中年油腻大叔,有这么大了吗?怎么感觉自己才23岁呢。
78年的没有存款,我77年的,也没有存款,也没副业,也是领工资过日子,但也没贷款,房价便宜的时候买了房子(2006年一套、2014年一套),车便宜的时候买了车,2014年日产阳光,今年入手卡罗拉,我爱国,也支持国产,但比较来比较去,还是买了日产。
两个孩子,儿子广州读大学,女儿青岛读大学。儿子可能要扎根广州了,同事老说,要给孩子攒个首付,压力山大啊。但我也没有睡不着觉,该吃吃,该睡睡,反正我们是认真过日子,不败家,我们是白手起家,到时候尽已所能,能为儿女出大力就
出多大力。
我也想过赚点快钱,没敢买股票,自己不懂,买了点基金,总的说来没赔,也没赚,2015年最高点买的,至今还有两支一直在赔钱。
这个年龄了,好好工作,搞好身体,投资的话,不建议,可以兼职赚点钱,比如送外卖。
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朱麻二修湘渝铁路回来,就当我们的生产队长。开会讲话,时常是抛出一个论点,接着搬出实际事实加以佐证,要仔细听,才能发现是在吹牛:
朱麻二讲:“朋友在精不在多,朝庭有人好办事。
“修湘渝铁路那阵,和我同睡同起同做事情的,一个四川达县的朋友,铁路完工了,就被调去当火车司机开火车。
“那天,我挑一担东西,在铁路上走被他看见,他马上把火车刹下来,下车来亲自把东西提上驾驶台,把我带到了前面的目的地。”
有社员当场表示疑惑:“火车可是分秒必争的玩意儿,他这一停,整条铁路不是全都乱套了?他不是被劳改就是遭枪毙。”
朱麻二会上发火:“你晓得格锤子:这条铁路搞调度的,是他的妹夫,妹夫的姐哥,又是铁路局的局长,谁拌得歪我这个朋友?!”
公社在外地,引进了一批良种冬瓜幼苗,强制给每个生产队分配了栽植任务。
在动员大会上,朱麻二讲:“这种冬瓜,我修铁路的时候看见过。
“大得很,最小的冬瓜,直经也有两米六尺高,热天可以一家人,搬板凳儿进去坐起乘凉。
“而且,这种冬瓜一次栽种终身受益:想吃冬瓜了,就去切一半截来抬回去,地里那一截,一晚上就长出来,和原先一模一样。
“那次我在冬瓜里乘谅,一睡醒来发现冬瓜长拢来把我吞了,吓得我用板凳,把冬瓜打一个洞才出来了。”
七九年打越南,我们公社出了一个,炮兵一等功臣秦y堂,一时间,家乡政府宣传他的英雄事迹,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又是在社员大会上,朱麻二说:“秦y堂有哈一口气炮弹转弯的本事,总指挥许世友,亲自坐直升飞机到前线去看真假。
“恰好敌人发起了冲锋,把秦y堂的副炮手弄牺牲了。
“秦y堂很着急,也以为新来的是炊事班的老兵,就吼:老头儿站起干啥?还不赶快去给我装填炮弹。
“许世友光着膀子就上,手法比专业炮手还专业。
“一时间,许世友装弹,秦y堂哈气,不管越南人藏在哪里,炮弹就象长了眼睁,拐弯就到。
“战斗结来,秦y掌得知,被他熊过的老头儿是许司令,当时就吓了一个激灵。
“许司令却说:不给你记一等功我不姓许。”
有没有90919293年出生的还单身的?
不是90后
1985年的大叔→_→奥不!已经很多小孩子喊我大爷了…摧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