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结婚礼仪风俗,古代男女之间的礼仪是怎么样的

2023-02-18 08:40:04 57阅读

传统结婚礼仪风俗,古代男女之间的礼仪是怎么样的?

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这是结婚礼仪 男子是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史诗文赋和习文 女子是女红,女戒,列女传,三从四德,管家,有的大户人家的女子还会学琴棋书画,这些礼仪.

结婚规矩?

婚礼程序、主持、

传统结婚礼仪风俗,古代男女之间的礼仪是怎么样的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

2.确定婚礼预算 1.

3.草拟客人名单 1.

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

5.确定伴郎、伴娘 1.

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

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

8.插线板 2.2.1.

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

10.预定蛋糕 2.2.2.

11.水果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婚礼前一天准备 3.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准备两瓶假酒 3.3.4.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新娘的新鞋 3.3.5.2.结婚证书 3.3.5.3.戒指 3.3.5.4.红包 3.3.5.5.要佩戴的首饰 3.3.5.6.新娘补妆盒 3.3.5.7.糖、烟、酒、茶、饮料 3.3.5.8.焰火道具 3.4.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4.婚礼当天流程 4.1.化妆 4.1.1.5:30起床 4.1.2.7:00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老乡等待 4.1.3.7:45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婚车 4.2.1.6:30开始扎彩车 4.2.2.7:00专车送新郎至门 4.2.3.7:30彩车完成 4.2.4.7:45专车送新娘回娘家(8:30前到达) 4.2.5.9:00所有婚车到达门 4.2.6.司机红包 4.3.抢新娘 4.3.1.8:00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8:30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8:40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8:45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8:55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9:00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9:05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9:10车队出发 4.4.迎新娘 4.4.1.10:00车队到达男方家 4.4.210:05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10:10小孩子滚床 4.4.410:15伴娘准备好茶 4.4.5.10:20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10:40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酒店准备 4.5.110:00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10:10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10:30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10:45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酒店迎宾 4.6.110:50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11:00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11:00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11:00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婚礼仪式 4.7.1.12:15主持人准备 4.7.212:15音响准备 4.7.312:15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12:15气球、彩带到位 4.7.812:20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词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 游戏 4.7.9.13:00婚宴正式开始 4.7.10.13:00新郎新娘退场、速食,新娘换礼服 4.7.11.13:15新郎新娘逐桌敬酒 4.7.12.14:00宴席结束,宾客与新人合影 4.8.下午休息 4.8.1.14:00宾客离开或到棋牌室娱乐 4.8.2.14:30新郎新娘进餐、休息 4.8.3.14:30清点所剩烟酒糖等 4.8.4.14:30统计晚餐人数 4.9.晚餐 4.9.1.17:00通知酒店晚餐准备数量 4.9.2.18:00请宾客进晚餐 4.9.3.20:00清点所有物品,离开酒店 4.10.闹洞房 4.10.1.21:00 开始闹洞房 女方藏结婚证 新郎找结婚证 其它节目自由发挥 4.10.2.22:30宾客离开 4.11.摄像摄影 4.11.1.摄像A从新娘化妆开始全程拍摄新娘 4.11.2.摄像B从新郎抢亲开始全程拍摄新郎 4.11.3.摄像C拍摄婚礼仪式全过程 4.11.4.摄影适时拍摄 4.11.5.摄影摄像人员红包-婚礼. 别墅婚礼 花园别墅婚礼 山林幽静,滨海湖畔,让天地见证你们的爱情。游泳、垂钓、私家大游艇……享受清新大地自然,婚礼也可度假,“喜缘坊”婚礼新哲学。 为您提供如下服务: 1、精致盛宴8桌。(最多可容纳38桌) 2、提供室外大花园以供婚典当日使用。 3、婚典场景设计布置(包括宴会厅、婚房、花园等) 4、专业人员为新人度身定制婚典当日的流程及策划,并予以确认。 5、婚典当日接送客人空调大巴士两辆。 6、婚典当日新人专用的高级礼车一辆(黑色别克,包括鲜花扎彩)。 7、提供婚典当日新娘的捧花、头花、新郎的胸花及贵宾花若干等鲜花服务。 8、提供婚礼管家(现场打理一切婚礼事物)。 9、婚典当日由专业司仪全场主持(需要面对面的沟通)。 10、婚典当日新娘的全程美容化妆和美发服务(需要提前试妆)。 11、婚典当日全程摄像服务(附送录像带一盘和VCD和特别制作)。 12、婚典当日全程摄影服务(附送胶卷5卷和冲印)。 13、提供婚典当日的联姻示牌、背景音乐、绢花门、升空气球、鲜花台花、鲜花瓣等。 14、婚典当日的三层豪华蛋糕一只、大香槟一瓶合香槟塔。 15、婚典当日的嘉宾签到簿一本、精美请柬五张及每桌席帖等。 16、婚宴8桌以上提供豪华套房。 17、提供婚典当日的新房布置(大红喜字、红绸带、气球、鲜花等)。 18、婚典翌日提供新人可口早餐服务,次日提供轿车送回。 19、提供嘉宾80人的喜糖(喜缘坊特制唐装喜袋)。 20、提供当日乒乓房、桌球房、网球、卡拉OK、棋牌室、儿童乐园等娱乐活动。 21、特别提供:婚典现场幸运升空气球放飞仪式(18只)。 22、特别提供:新人巨幅写真。 23、特别提供:新人成长、恋爱MTV、投影放映机。 24、特别提供:豪华进口大游艇。(可乘坐30人) 25、特别提供:浪漫烛光仪式、进口点火枪。 26、特别提供:精致礼宾花6只。 27、特别提供:精彩烟火晚会。 游轮婚礼专家 1、提供游轮一艘。 2、8桌豪华婚宴或80人次精致冷餐会(标准菜单)。 3、提供迎送新郎、新娘的高级轿车壹辆。 4、提供婚车的高级鲜花彩扎。 5、结婚当日全天跟踪新娘的美容化妆和美发服务 (当天到新娘家)。 6、结婚当日新娘的捧花、头花、新郎的胸花。 7、提供结婚当日的专业全程摄像、VCD制作 (赠送录像带一盘)。 8、提供结婚当日的专业全程摄影服务。 9、提供红地毯、联姻示牌、话筒、音响等。 10、提供结婚当日的流程策划。 11、结婚当日专业司仪全程主持。 12、提供结婚当日的现场督导。 13、提供精彩烛光仪式。 14、提供结婚当日的3层结婚蛋糕一只。 15、提供香槟塔和大香槟壹瓶。 16、提供结婚浪漫大海报一幅。 17、歌星伴唱,营造现场气氛。 18、提供游船上投影、卡拉OK等娱乐设施。 19、提供80人次婚宴全部喜糖。 20、提供全船精美气球装饰。 21、提供婚宴现场的背景音乐。 22、赠送精美嘉宾签到簿一本及签字笔一支。 23、赠送每桌台卡及每桌五张精美请柬。 24、订满十桌或满一百人次送观景婚房一套。 25、结婚当日的精美婚房布置。 草坪婚礼 :室外草坪婚礼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西式婚礼模式,以时尚浪漫为主题,既简洁时尚又浪漫环保,突出个性化,哄托神圣而浪漫的气息,因此深受新人们的喜爱。 新娘的服装则以轻盈的白纱和晚礼服为主,浅色的捧花和头饰衬托楚楚动人的新娘,整个宴会突出喜庆和轻松活泼的气氛。 目前婚宴菜单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新人们更注重婚宴的可口与卫生,选择更适合朋友和来客人口味的菜式,而不是攀比豪华和奢侈,自助与分餐的形式绝对是当今最流行的时尚趋势。 时尚的婚礼中,新人们不再是选用白酒、啤酒或红酒,而是请调酒师专门调制的鸡尾酒,有的新人制作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鸡尾酒,有的则制作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独特意义的鸡尾酒,这种婚礼对于即将走进婚礼殿堂的新人来说是最具深远意义的...... 荧光婚礼 江苏在线消息:荧光婚礼简介: 根据宾客的数量,相应选择一家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多功能厅或宴会厅一定要大一些,这样更便于婚庆公司现场设计和布置 1.早8点——9点30分,新郎接亲(现场督导跟随) 2.10点40分前婚车到达酒店 仪式(主持助理协调,11点08分正式开始) 1.全体嘉宾打开荧光开关,厅内灯光关闭 2.主持人开场致辞 3.伴郎伴娘出场点燃烛光长廊(追光、烟雾服务) 4.新人入场,嘉宾荧光摇相呼应欢迎新人(追光、烟雾、泡泡机服务)(冷焰火施放) 5.婚誓(追光、烟雾、泡泡机服务) 6.证婚、致词 7.新人点燃新生活开始的烛光、烛光下许愿(追光、烟雾、泡泡机服务) 8.互换信物(追光、泡泡机服务) 9.向父母献花(两束康乃馨) 10.香槟塔、婚礼蛋糕(追光、泡泡机服务) 11.新娘抛花球(烟雾、泡泡机服务) 12.主持人最后陈词、喜宴开始 13.仪式礼成、新人换装、补妆 14.新人美酒答谢来宾 荧光婚礼小贴士 1.提供100支电子荧光器 2.嘉宾席设10套水晶烛台,配以水漂烛 3.嘉宾席位设10个精美桌花 4.婚礼主体水晶烛台(32只水飘烛、一只年轮烛配鲜花) 5.点火器(韩式气体引火器,鲜花丝带装饰) 6.背板搭建、西式绢花双心拉纱设计制作、背景五彩照明射灯10盏、鲜花路引20个 7.鲜花配纱拱门2个、欧式鲜花罗马立柱6个、纱配花装饰物10个、结婚合同喷绘1幅 8.气球精编50米、氦气飘球100只、西式新人用花一套 9.新人婚纱照瓶标法国红将军10瓶、新人珍藏版法国红将军礼品盒一套 10.婚礼电声乐队、伴宴演奏 11.专业DJ、首席全程跟妆师、现场督导各一名 12.灯光师2名、效果师1名 13.资深策划主持人1名、主持人助理1名、礼仪对象1名 14.专业摄像师2名、专业摄影师2名 15.现场冷焰火摇控系列一组. 时尚的策划理念,与众不同的婚礼风格,动人、抒情的旋律,策划师精心的演绎,再加上现场灯光、烟雾、泡泡机的气氛烘托,楚楚动人的伴侣,摇曳的烛火和荧光, 一定会使你的婚礼神圣而又浪漫,犹如仙境一般........ 烛光婚礼 婚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浪漫最难忘的。结婚意味着人生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从此走向更加美好的灿烂的明天..... 朋友们都在静静的等待着,期盼着,一对新人身着华丽的圣装,亲手燃些浪漫的爱情烛光,准备去迎接新生活的到来,和朋友们共同度过一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那闪烁的烛光,照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的感觉中和谐的交融。愿你们用忠贞的爱情誓言,构筑美好婚姻的坚固大厦,愿你们亲手点燃的爱情火种,伴随着你们一生一世,永远燃烧..... 这是最幸福的时刻,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令所有爱你们的人最难以忘怀的时刻。愿你们永远记住今天,为这个神圣的爱情去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空间,愿这难忘的瞬间能给你们带一生的欢乐..... 最后,一对新人将亲手点燃一只大大的蜡烛,这只带有百年刻度的蜡烛,就叫做百年好合烛,预示着我们一对有情人将永远恩爱,百年好合。从今天起,每当你们结婚纪念日来临之际,这只蜡烛将会重新点燃,把你们最真挚的情、最永恒的爱永远、永远的延续....一对新人站在烛台前,相对而泣,把双手握在一起、眼睛轻轻闭上,在柔柔的烛光下,你们在心底各自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 在如此的偶遇中,上天赋予了你们在爱的路上相遇,经过了漫长的期待,今天在无数双目光的凝视下,你们亲手点燃了新生活开始的烛光。在浪漫的烛光倒映下,新郎显得更加英俊文雅,新娘则显得更加妩媚娇柔,你们把手紧紧握在一些,瞬间爱情得到了美好的升华,刹那间爱化成了永恒的主题.......

中国古代结婚的流程是怎样的?

引言

西周社会,私有经济更加发展,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的繁杂的礼制,对婚姻成立严格限定了条件:

1、同姓不婚。周礼对“同姓不婚”规定的非常严格,“虽百世而婚姻不得通”《礼记·大传》。

2、规定成婚年龄。周礼规定,男子二十行冠礼,30岁成家,女子15岁行笄礼,二十而嫁。

3、六礼。《礼记·仪礼》规定: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发展历程

1、六礼形成于西周,另外,三从四德也发端于周礼。三从,就是女子在家服从父兄,出嫁后服从丈夫,丈夫死了要服从儿子。四德,就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要求女子在德的方面遵守孝娣忠信,关键是“忠”和“顺”;言要“恭”“和”,不能乱说;容应“婉娩”,不可轻佻;功就是要求善操纺绩、缝纫、刺绣等“女功”。

2、中国封建社会实行聘娶制方式强迫包办婚姻制度,秦律、汉律、唐律、明律中都明确了婚姻的程序,婚姻的成立和解除都要经过官府的批准,虽几经变迁,但基本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

中国古代结婚流程如下:

1、纳采:这是婚礼的第一项,即婚议阶段。男家相中某女为议婚对象,即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并请媒人“贽雁”为拜见之礼。说明来意,征求女方家长的意见。为什么送雁为礼呢?因为大雁是侯鸟,守时守信用,而且大雁忠贞不二,丧偶后都独身。以雁为礼,象征男女双方阴阳和顺。六礼中,除了纳征外,其他礼节都以雁为贽见之礼,后来,雁越来越难得,于是以鹅、鸭、鸡三禽代替。

2、问名:女方纳雁后,若觉得男方合适后,就开具女子的年庚八字,交媒人持返男家,找卜卦术士合算。后来纳采、问名又叫“合婚”“说媒”。

3、纳吉:男家在问名后,即通过巫师用龟甲蓍草卜卦,因此也叫卜吉。如果没有相冲相克之处,再派媒人或使者到女家告知,后来演变成交换庚帖、定亲。

4、纳征:“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的意思,东周时亦称“纳币”“入币”。后世称为“聘礼”“下财”“过大礼”。

5、请期:也叫告期礼,男家择定迎娶吉日。后世的“催妆”就是由请期演变而来,男方通知女方,及早为新娘置妆,女方接到催妆通知后,就要送嫁妆到男家“铺房”—布置停妥,等待成立家室。

6、 亲迎:男子在成婚之日须派马车(后来用轿子)亲自到女家以礼相迎,所以叫亲迎。回家后,新郎新娘祭拜天地、祖宗牌位、高堂、夫妻双拜,然后饮合卺酒(交杯酒)成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语

六礼程序繁琐,一般百姓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承担,所以只有贵族官员才严格遵守。但现在民间风俗也以此为参考,把一些程序合并,1、2项就可以一次完成,3、4也可以合并,到现在民间的婚礼还可看到西周时期六礼的影响。

我是长河泛舟,欢迎关注并交流历史知识。

四川巴中结婚女方习俗?

巴中的传统结婚礼仪是男女方家庭同时各自大办三天宴席,两边流程不一样。这三天的礼仪名称分别是: 起媒、正酒、回门,川东北其他地区也许是别的叫法。

有哪些关于结婚的民俗?

关于民间结婚的民俗,各地也有所不同,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但是基本是大同小异,结婚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所以在以前对这个非常重视,形式也是比较复杂多样,各地这种婚俗都已经成了一种民间非物质文化。

定婚以后,选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选定迎娶日子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一般在出嫁前一天,女方 “送嫁妆”到男家。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 晋南襄汾一带,在女儿出嫁前夕还有“踩花堂”的习俗。一般是由女方派两名能言善辩的妇女,打着喜字灯笼,提着小箱子,抱着个瓷娃娃,在夜里二、三更天到男方家中去。进了新房后,女婿取出箱子里的镜子照照脸,意为新郎、新娘见面;来人在瓷娃娃两腿之间洒点水,意为贵子洒尿。然后,男方再给来人些喜钱,并把她们恭恭敬敬地送走。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轿子不能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太谷一带称陪伴新郎的人为“吃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 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总之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改套红棉袄,现在一律改穿时装。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扶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不同。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灭,俗称“长命灯”。 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 jin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 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热闹最有趣的节目。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 闹洞房的习俗起源甚古,《汉书》记载“燕地嫁娶之夕,男女无别,仅以为荣。”(《汉书》,《地理志》)闹洞房习俗风行的原因一是可以消除男女双方的距离和陌生感,协调俩人之间的紧张气氛,融洽感情。再者,热闹是中国人生活的美学理想,闹洞房正是臻于此境的手段。热闹了才能形成喜事喜庆的氛围,闹是一种快乐的场景,是一种欢腾与兴旺发达的象征。

婚礼后姻亲关系的认定阶段 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大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和饭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新婚夫妇婚礼后要双双回女方家省亲叫做“回门”,这种习俗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甚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住对月”的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晋中等地在新婚夫妇回门时还要举行新郎会见女方亲族的“会亲”仪式。晋南一些地方则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妇主持家宴,款待双方父母和双方亲友。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双方的姻亲关系才算正式确立,得到公认。 总观山西婚姻礼仪,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讲究红火热闹。比如婚礼的色调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闹洞房等等把喜庆气氛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 二是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吉祥。如新娘下轿要跨越火盆、新郎、新娘绕“旺火”,表示驱除邪恶,象征新婚夫妇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闹洞房撒喜果,撒七彩纸屑,“撵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铜镜以避妖镇邪,无不寄寓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吃“同心结” “合欢饭”等,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端。 三是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婚礼上都放枣子、石榴,即“早子”,早生贵子;籽多,祈愿多子。 随着时代的前进,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不仅由繁趋简,而且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迷信的、丑陋的陈规旧俗从婚礼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逐渐推广开来。

现在办事都是在饭店里吧,也没有什么事了,反正来了吃吃了就走。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