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六礼百科(六礼婚制作)
婚嫁六礼百科,六礼婚制作?
古人结婚的时候要说“三书六礼”,“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迎亲)。
古代婚礼六礼
1、纳采
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2、问名
指男家询问女家关于女家女儿的姓名、时辰八字,如女家接纳男家的提亲,就会把女儿的姓名和时辰八字等交给男家,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如卜吉兆的话,就会决定娶女家的女儿
3、纳吉
又称文定,为专门送约定婚姻信物的仪式。
4、纳征
“纳”是的意思是聘财,而“征”就是“成”的意思,亦即是说男家需要纳聘礼后才可成婚的意思。纳征又称纳币。纳征时,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完成纳征的仪式后,婚约便正式定立。
5、请期
又称乞日,即是“择吉日”成婚的意思。男家会择定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备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给女家,女家受礼及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请期之礼在近代又叫“送日子”,即决定迎娶的“吉日良辰”
6、亲迎
亲迎乃于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三书六聘三媒六礼顺序?
三书六聘和三媒六礼是一个意思。其中“三书”指的是在结婚的时候使用的文书,一般包括聘书、礼书、迎书等。六礼是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聘书:为结婚聘请书,也就是婚书的意思,是男方向女方求婚的时候所用到的。女生接过聘书,也就意味着双方要结为夫妻。
2、迎书:为迎娶新娘使用的文书,在结婚当天接新娘过门的时候用到的,是对新娘和新娘父母的承诺,与现在的结婚证书意义相同。
3、礼书:为列清结婚礼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如果婚礼的礼数越长的话,说话女生嫁得越风光。在中国古代,结婚的时候对于彩礼和嫁妆都是比较看重的,因为意味着家庭地位和财力。
4、纳采:这是婚假六礼中的第一个,等同于现代结婚的提亲。若男生想与女生成亲,需要找一位媒人说亲,将纳采礼带上与父母到女方家中。一般纳采礼根据地区有所不同。
5、问名:这是指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如果女方接受了纳采礼那么便同意了亲事。此时媒人会问询女生姓名和生辰八字,测算二人八字是否合,未来的婚姻运会如何。
6、纳吉:男方知道了女方的生辰八字之后,会去庙里找人占卜测算,如果占卜的结果是吉兆,那么男方便会准备结婚的相关礼品和相关事宜。
7、纳征:纳吉和纳征一般是同时期进行的,纳征是男方将准备聘礼送到女方的家里面。纳征是订婚结婚中一项重要的程序,一般纳征的聘礼有礼金和其他物品组成,具体视男方经济条件而定。
8、请期:请期意为男方家在选好了结婚的黄道吉日之后,将算好的婚期告知女方,并且征得女方的同意,也就是现代所说的送日子。如果女方没有异议的话,那么两人结婚日子就正式定下来。
9、亲迎:这是婚礼六礼中最后一个程序,在结婚当天新娘需要亲自迎娶心爱的新娘,表达对女方的尊重。并且民间的人对迎亲都是比较看重的,如果没有此环节,会让女方有不受重视的感觉。
湖南邵阳结婚风俗?
我们这里属于邵阳的小镇,男女结婚时,媒人不可少。也就是这几天媒人走个不停,一会男家一会女家。
男家去迎亲的前个下午,必须去女家送亲,按我们这里的习俗,女方家办酒男方出菜,所以男方要准备鸡鸭鱼肉。
女家的正亲就是父母,必须得准备三牲:鸡、鱼、肉,还得准备个红包,至于大小自己看着办。
还有就是付席,付席主要是女方家的亲戚,比如叔叔阿姨,到都是长辈。平辈的也要准备,一般是红包,比如新娘子的兄弟姐妹(一奶同胞的)。
最后就是送菜去女家时,还要顺带二条烟给厨房
古代婚礼是什么拜?
拜堂也称“拜天地”。古代婚礼仪式之一。中国婚礼仪式。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唐代,新婚之妇见舅姑,俗名拜堂。北宋时,新婚日先拜家庙,行合卺礼,次日五更,用一桌,盛镜台镜子于其上,望上展拜,谓之新妇展拜。至南宋,则改在新婚当天。坐富贵礼后,新婚夫妇牵巾到中堂先揭新娘盖头,然后“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行参诸亲之礼”。后世一般在迎娶当天先拜天地,然后拜堂。清代和民国时均有将拜天地和拜祖先统称为拜堂礼之说。
始自唐代,自皇室至士庶,普遍行之。宋以后,风行全国,所拜为天地、祖宗、舅姑(公婆),并夫妻交拜,表示从此女子成为男家家族的一员,因而成为婚礼过程中最要的大礼。近化“拜堂”范围扩大,除天地祖先尊亲及交拜外,更须拜毕家族尊亲、友好宾朋。乡村于新婚次日拜宗祠后,尚须拜揖乡党邻里,婚礼始告成立。
即“拜堂”。汉族婚姻旧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唐代已有。上午七点到下午一点左右举行。娶女的人家在家堂前置香烛,陈祖先牌位或遗像。摆上粮斗,内装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帖双喜字。拜堂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然后礼生育唱,新郎新娘就位跪拜,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交拜后入洞房。换代婚礼改行鞠躬礼。
古代婚嫁六礼?
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纳采: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
2、问名: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
3、纳吉: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
4、纳征: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
5、请期: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中国婚姻礼仪之一,六礼之五。即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6、迎亲:俗称“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