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华县结婚风俗,客家人从何而来

2023-02-18 04:08:03 64阅读

广东五华县结婚风俗,客家人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个常识:客家人,顾名思义即“客居之人”,它不是一个少数民族,而是属于汉族的一个支系,是由中原地区迁居到各地的汉人。谈到汉族的民系,我们通常是按地域来讲的,比如说闽南人、广府人,皆属此类。然而,唯有客家人却主要是按照居民的来源跟语言来划分的。

关于客家人的数量,有种很流行的说法是: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据统计,目前全球的客家人总数已达1亿多,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他们慎终追远、不忘根本,顽强的保留着自己的独特方言、文化,沿袭着中原故土的古老习俗,成为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人坚韧不拔、聪明勤奋,在各领域都取得光辉璀璨的成就,可以说是汉民中最聪明的一支。那么,这庞大、独特的客家人民系是如何产生的呢?

广东五华县结婚风俗,客家人从何而来

关于客家人的来历,“梅州八贤”之一、客家问题研究大家罗香林在1933年发表的《客家研究导论》中给出了答案,书中认为客家人的形成来源于历史上中原汉民族的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永嘉之乱

第一次客家人大迁徙发生在距今1700年前的西晋末年,经过“八王之乱”的祸害,西晋王朝已经是国力空虚、民不聊生,大有摇摇欲坠之势。公元311年,由匈奴人建立的前赵政权大举进攻西晋,迅速占领洛阳并俘获晋怀帝,同时杀害王公士民三万余人。面对匈奴军队的侵略和杀戮,洛阳城内的百姓纷纷南逃避难,沿着水路、旱路,向东南方向的江苏一带迁徙,最后大部分人在今天的南京老乡落脚。

继匈奴灭西晋后,北方又有四支少数民族混战中土,战乱持续了100余年时间,史称“五胡乱华”。期间,为躲避战乱,陕西、山西的汉人穿过湖北进入洞庭湖流域,河南一带的汉人则先是逃到安徽、湖北,然后其中的一部分又迁徙到了江西赣州,而山东和安徽北部的汉人最后进入到福建北部。这便是客家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史称“衣冠南渡”,据统计,这一次迁徙的人数大约有90万人。

第二次大迁徙:黄巢之乱

距永嘉之乱500多年后的晚唐,发生了客家人的第二次大迁徙。当时,在山东爆发了王仙芝、黄巢之乱,战乱波及了今日中国的11个省份,死伤达数百万人,史称“(黄巢)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为了躲避战乱,之前在西晋末年迁徙到江苏、安徽、湖北一带已定居下来的中原汉人又被迫再次南迁。另外,世代居住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的中原汉民也被迫南迁避难,这便是客家人的第二次大迁徙。

这两股移民的潮流最终汇集到一起,躲到没有战乱的闽粤赣三角地带,尤其是赣南地区。很显然,这次迁徙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人数也更多。这里要重点提一下赣南地区。由于赣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加之人口不多,良好的生存条件吸引了大量中原汉民迁居、繁衍,成为南迁汉民的主要聚居区。

第三次大迁徙:德祐之乱

距黄巢之乱400年后的南宋末年,中原汉人又开始了第三次大迁徙。当时,北方蒙元大军大举南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俘虏南宋太皇太后谢氏和宋恭帝赵㬎(年号德祐),不甘投降的南宋大臣们又相继拥立赵昰、赵昺两个小皇帝,在东南一带继续对抗元军,最终在崖山海战中被消灭,十万军民义不降元,跳海殉国。

在此之前,为了躲避战乱,中原一带以及南宋境内的汉民再次大规模南迁,其中有许多汉人躲入到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当中。这一次移民加上前两次迁徙过来的中原汉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外来族群,当地的原住民把这些从北方迁来的汉人称为“客人”。由此,标志着客家民系的形成。

第四次大迁徙:湖广填四川

距离德祐之乱近400年后的清康熙年间,客家人进行了历史上的第四次大迁徙。由于明末张献忠的“八大王屠四川”事件,加之瘟疫横行,导致四川省人口锐减,从万历末年的400多万,减少到不足50万人。为了恢复生产,康熙帝下令从湖广、江西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向四川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的第四次迁徙不是因为战乱,而是由满清政府组织的百姓自愿的迁徙运动,其路线大致分两条:陆路,由江西赣州和福建宁化县石壁镇出发,先到达贵州,然后从贵州到达重庆的合川,从合川进入四川北部;水路,主要是广东韶关一带的客家人先经湖南到达长江,沿长江进入重庆万州,又从万州进入到四川广安,再从广安迁移到四川仪陇等县。“湖广填四川”前后持续了数十年时间,据统计共有大约100万人迁移到四川境内生活。

第五次大迁徙:走向海外

“湖广填四川”事件后又过了大约200年,客家人又开始了第五次大规模迁徙,这一次迁徙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枝散叶、走向了海外,而这一次大迁徙的根源来自于“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所谓的“广东西路械斗事件”,是指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广东省西部台山、开平、恩平等地的客家人和当地土著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械斗事件。事件的结果导致双方伤亡逾百万,并迫使大批客家人向南迁入高、雷、钦、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徐闻最多,远者渡海至海南岛崖县及定安等地。

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洪秀全及太平军的大部分参加者出身客家人,因此大批客家人在战后遭到满清政府的清算。为躲避杀身之祸,梅州一带的客家人开始四散奔逃,他们先是逃到广东省南部以及海南、台湾、香港等地,后来又下南洋逃往印尼、大马以及北美、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客家民系。

有什么传统技艺品或美味特产?

大家好,我是厨娘小乐,我的家乡在东北,那里有很多很多好吃的,东北烤冷面,东北大拉皮,拔丝丝瓜,锅包肉,哈尔滨红肠,五常大米,豆腐干,大冻梨,还有酸菜,回味无穷,东北的特产简直太多了!东北的很多特产,真的是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

来分享一些好吃的,比如拔丝地瓜了!简直超级好吃超级美味,一上桌就能被抢光的那种,糖丝一条一条的包裹着地瓜,那味道真是绝了!没吃过的一定要试一下,要不然你吃的时候一定后悔死怎么没有早点尝一下拔丝地瓜!

拔丝地瓜的做法步骤:

1.准备好地瓜、白糖和白芝麻

2.地瓜洗净,去皮,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

3.锅中注油,烧热,加入地瓜块

4.炸熟透至色泽金黄色时捞出控油

5.将油全部倒出,不要刷锅,倒入白糖

6.小火,要不停地用铲子轻轻搅动,使白糖至融化

7.将白糖慢慢熬至浅棕红色,泡沫由大变小

8.迅速下入炸好的地瓜块,快速翻炒均匀

9.撒上白芝麻,使地瓜均匀地裹上糖汁

锅包肉,也是东北名菜哦,超级好吃,你也可以试试哦,老人孩子都喜欢!

1、将300g猪里脊肉纵向切成3mm厚的肉片。

2、将7g盐、1勺料酒、白胡椒粉加入肉片中拌匀,腌制10分钟。

3、将100g淀粉和100g清水慢慢加入调和成面糊。

4、起油锅烧至五成热,取一滴面糊滴入油中,检测油温,浮起后说明已达到。

5、将肉片逐一沾上面糊抻平慢慢放入锅中。

6、下肉片炸约半分钟,肉变挺实,捞出控油。

7、待油温升至8成时,锅中冒烟,将所有肉片一起倒入锅中,用勺子不停搅拌,直至变成金黄色捞出待用。

8、将2汤匙番茄酱、60g糖、90g白醋、3g盐混合调成酱汁。

9、将胡萝卜切丝备用。热锅冷油,放入胡萝卜丝翻炒均匀,再放入酱汁,中火翻炒片刻,待汁水变浓稠时,下炸好的肉片翻炒均匀。

10、盛出,香菜点缀,锅包肉完成啦!

东北烤冷面:大街小巷很多小吃,都有东北烤冷面,但是他们做的并不是那么好吃哦,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做

准备好平底锅,加点油,放一张冷面皮,在上面打一个鸡蛋。

用铲子将鸡蛋摊均匀,再将火腿肠切两半放在旁边煎一下。

等待鸡蛋凝固一些后,翻面刷酱

将火腿肠放在上面加糖、醋、盐、香菜末、葱花等等(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调味料)

将烤冷面从两边向中间卷起,之后用铲子切成一截一截的。

出锅,香喷喷的烤冷面大功告成啦!

柔软的蛋液包裹着的松软而又带着弹性的冷面,火腿肠带着焦香,葱花和洋葱,烤面酱则是点睛之笔,相互完美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点,一整块吃完,各种食物的回味流连在唇齿间,满满的幸福感。试试吧,比外面的还要好吃哦!东北的美食简直太多,东北肥厚的土壤养育着这片土地的人们,欢迎您有时间来我们大东北看看哦,好吃好喝又好玩!

雷茶起源于哪里?

擂茶

擂茶,盛行于汕尾市和揭阳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区,是旧时隆重而又经济地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

它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 (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九层塔(也叫金不换)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 故又谓之擂茶。

然后主人将炒米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着咸茶的碗里,热气腾腾地端到客人面前。大家团团围坐在客厅中,边饮边嚼, 边扯家常,或谈见闻时事,主人

关于擂茶的起源,近代的说法为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商人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擂茶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分布。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湖南的桃源、临澧、安化、桃江、益阳、凤凰、常德等地,广东省的海陆丰、英德、陆河、揭西、五华等地;江西省的赣县、石城、兴国、于都、宁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黄姚、公会、八步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

另外,在江西省丰城市下辖的荷湖、罗山、蕉坑、铁路、洛市、秀市等地(即当地所称的河东地区),江西抚州南丰县(桑田、太源、太和)等地,也有擂茶的习俗,不过仍不清楚其流传的开始时间。其制作方法比客家人的擂茶简略了许多。

汕尾擂茶

汕尾擂茶分为油茶和咸茶[4],[5]而擂茶的材料通常都比较少,只是放些细茶叶(有些地区也可以不用茶叶)、花生和芝麻(可以是炒熟的,也可以是生的)就可以了,一样也原汁原味,加上还有一些特地为擂茶而准备的米程、米丁、炒米子或炒过的小麦,这些米子小麦可以泡在茶里喝(喜欢的话还可以炒一些蔬菜下茶,如豆角、赤豆、芥蓝、生菜丶菏兰豆、青菜等),这样的风味是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

桃江擂茶

喝桃江擂茶,还有摆“碟子”的习惯。古香古色的八仙桌上,一般都要摆上八只“碟子”,有枯香的壳花生、焦香的油炸红薯片、滚壮的番瓜子、香酥的巧果片和紫色的洋窝……都是一些自家制作、开胃可口的绿色食品。

桃江人除了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举行大型的擂茶会以外,平日自家人在一起也经常喝擂茶。由于桃江人常年喝擂茶,加工擂茶是桃江地区家庭主妇的主要任务之一。

过年有什么讲究呢?

谢谢邀请!

我的老家西安,现在的讲究可多了,不说别的

就说现在,马上临近春节了,这段时间,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打扫自家的庭院,家中的厨房等,预示着来年有个好的兆头

再请人写幅对联一贴,门神一贴,灶神一拜,,这一年也就能顺当了。

再就是初一到初七,都忙着给亲戚们送礼,有那么几天在家待客,这几天都不蒸馍,所以都是提前要蒸好馍的,不止蒸馍,还有做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馒头,最主要的还是小时候最爱吃的肉包子,肉馅可比外面卖的多了去!

大年三十的头一天,下午小辈们要跟着长辈们去祖宗坟上,拜拜,,说过年了,要保佑你的子孙健康,财源多多的,,记得多烧些纸钱,

下来大年三十早上,一定要吃饺子,饺子的馅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寓意

初一早上老婆回娘家,这个好像每个地方都一样吧

初二早上要去给长辈们请安,长辈们会给晚辈们多些红包

从初三开始几乎都是去亲戚家出门了,少吃多喝嗨聊

对了普通人大年三十放一串鞭炮,初三早上放一串鞭炮,然后就是初六放,这年也就算过完了!土豪随意

广东省有哪些县?

截止2017年,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64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36个县:南澳县、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遂溪县、徐闻县、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博罗县、龙门县、惠东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海丰县、陆河县、龙川县、连平县、东源县、和平县、紫金县、阳西县、佛冈县、阳山县、饶平县、惠来县、揭西县、新兴县、郁南县;3个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扩展资料:广东,名由岭南东道、广南东路演变而来,简称“粤”,省会广州,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和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广东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广东也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