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风俗,农村娶媳妇有什么传统习俗?
结婚的风俗,农村娶媳妇有什么传统习俗?
在我的农村老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封闭落后,接受现代文明少,不但农业生产沿袭传统的农耕方式,而且娶媳妇也基本上沿用传统礼仪。从男方“请媒人”到“娶媳妇”,要经历以下过程。
一,请媒人。男方的父母看中哪家姑娘了,要请一个可靠的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一般都是能说会道之人(男女均可)。
二,提亲。也叫“取同意”。先由媒人带话给女方家,表达意愿,女方如果不同意,会说“姑娘还小,还要等几年”;女方如果同意,会说“树大要分桠,女大要离娘”,媒人就带上“遮手”(不能空手上门)的礼物(男方备的),正式到女方家提亲。媒人在女方家,会说男方家如何有家教,“男娃儿”如何孝顺,如何勤快等。
三,讨年庚。也叫“递书”。即先由男女双方将生辰八字请人写在纸上,交由媒人权衡,看男女有无相克、忌讳之处。如果没有,女方即通过媒人,向男方“派茶”。这次的礼物有点“重”,有“猪肉条方”,鸡蛋,红糖,面条,衣服布匹之类,价值两三百元,相当于公职人员好几个月工资。男方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写了,封在套红信封里,一起交由女方父母收下。
四,订婚。也叫“装香”。女方通过媒人,向男方开出“彩礼”单子,定下“订婚”日期。这次男方需要准备的“彩礼”份量最重,一般要花费人民币一千多元(相当于公职人员一年半的工资)。“订婚”那天,由男方组织人马,在媒人的牵引下,挑着“彩礼”到女方,男方“子弟”要在女方家香案前烧香烧纸,磕头,完成一系列仪式。女方要组织家族中的人,陪好男方家来的人。
五,定“期程”。即约定双方嫁娶的具体时间。由媒人在双方穿梭,约定大婚的黄道吉日。
六,嫁娶。
第一天,女方姑娘“开声”哭嫁。在女方家族中嫂嫂的陪同下,姑娘开始哭嫁,用毛巾新帕子捂住脸,第一声哭道:“我的妈哟,呜呜呜呜呜,我的耐烦的父母啊!呜呜呜呜呜。”姑娘要哭得伤心,表示离不得父母。
哭完了父母,就哭家族中长辈,然后是同辈人。受哭的人都要打发姑娘喜钱,也叫“开口钱”。
姑娘在开哭前,已经将长发梳成髻,包了帕子,换了新衣,已经成了“新媳妇”模祥。女方家的帮忙人早已到了女方家,开始办厨了。女方家的香盒上已经燃烛,姑娘的陪嫁(上了红油漆的木制家具,床上用品,厨房用品),也在堂屋摆出来了,一派喜气洋洋。
第二天,女方家办“正酒”,四方亲朋扶老携幼,纷纷来吃酒。一般先送礼,后坐席吃酒。重要的客人来了,不但送礼要重一些,还要放鞭炮,以添喜庆。
每来一个亲戚,姑娘都要哭,表示不舍之意。客人受哭,一般要打发姑娘几角块把喜钱。
第二天下午,男方家迎亲队伍到了。在“礼生”(司仪)主导下,媒人将男方抬来的最后一批“茶礼”点交给女方家。这次“茶礼”也要花将近六七百元,相当于公职人员大半年工资。
男方人马到时,要有吹打,鸣鞭炮。女方家族中人要小心热情陪男方来的人。
第三天早上,先摆酒席招待男方来迎亲的人(也称“伕子”,帮人娶媳妇称为做伕),然后,唢呐锣鼓齐鸣,鞭炮喧天,已经哭了两天的姑娘最后哭一次父母,在女方司仪的主导下,将姑娘交给男方来的女司仪,女司仪将新媳妇(只有将人交给男方来的人,才能称新媳妇)牵上花轿,男方男司仪口念台词,招呼起轿。女方仪式到此结束。
去男方家的路上,扛(或抬)陪嫁物资的人可以走在队伍前面。女方送客(专送姑娘的亲人,姑娘父母不参加)走在花轿后面,吹鼓手走在花轿前面,不能混乱。
花轿到了男方家后,男方家的仪式开始了。(男方家早已准备就绪,鲜红的对联贴满房屋柱子,香盒上点了红烛,帮忙的乡亲们人进人出,同样唢呐锣鼓齐鸣,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
牵新媳妇。由男方家专门的“牵媳妇女客”从花轿上牵下新媳妇,新媳妇撑着伞,一起缓步走到男方家大门前。身上披红的新郎已经站在大门里边,一把接过新媳妇手中伞,让开,牵新媳妇的女客将新媳妇一把牵进新房(因为扛陪嫁的伕子到的早,床铺早已用女方打发的新铺盖、新床单铺好了)。
磕头。女方送客到了,新郎要在堂前,一一给女方送客磕头,客人受头后,要主动将新郎拉起,再下一个。然后送客被男方家的陪客请进另一处屋里,招待烟茶,瓜果。
烧纸。新郎要在香盒前,摆上酒菜,郑重其事地为祖宗烧纸,磕头。门外鞭炮大作。
摆酒席。烧纸完毕后,才能摆酒席。来男方家吃酒的人已经到了,人山人海的,先送礼(主要是礼金,专门有人登薄子),后坐席。酒席桌子要摆满整个院坝,吃完一轮,再摆下一轮。
与此同时,在另一屋里陪女方送客的酒席也开始了。下酒菜要安排得丰盛一些,几张桌子连起来,摆满了。男方陪客的男子一般都能喝会说,女方来的送客也有场面人物,双方借助酒兴,互致祝词,你敬我回,你恭我维,气氛也是热烈的。
送“送客”。送客的酒席结束后,送客们要到新房,与姑娘(女方的人只能这么叫)说句关心的话(一般都是孝敬公婆,与丈夫和和睦睦过日子),便出门与男方家的人告别。新郎要燃放鞭炮,将送客送出村口。
拜天地。唢呐锣鼓大作。在司仪的主导下,新郎新娘要跪在堂前,拜祖宗,拜父母,双方给父母敬茶敬酒。父母面对下跪的儿子儿媳,说一些劝勤劝俭、夫妻要和睦之类的关心话,有的婆婆娘还会送儿媳一件首饰之类的礼物。
拜天地后,男方聚亲仪式结束。吃酒的客人还在来,酒席继续摆。晚上闹新房,一般都是女人孩子去讨新媳妇的一把葵花籽,几颗糖。新郎一般不在场,成年男子也不参加这些热闹。
结束语:这种具有宗教虔诚般的农村古老结婚仪式,在文革中被作为“破四好”禁了一些内容,改革开放后又全部恢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人们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结婚,没有这么复杂,大大简化了程序。近几年地方文化部门为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收集这些习俗。可惜他们没有问到我。
农村接亲过礼燃蜡四句?
一口清水清又冰,
拿起布伞去看亲。
好 亲歹亲都要看,
最怕自己打单身。
这首“四句”是太华一带以前去相亲出门时要说的,意为相亲顺利。
出嫁拜厅堂:
某家阿使子,嫁给某姓做祖妈,看得五代孙,做得五代妈。
开伞:
客公(母舅)开新伞,新娘(甥女)俄做妈,子孙传万代,代代出贤子。
接伞牵新娘:
手接新伞扶新娘,扶出新娘拜厅堂,放落新伞生早子,牵出淑女配才郞
接伞:
接过新伞放厅堂,夫妻恩爱万古长。团结拼搏事业创,发家致富万万年。
结婚挂灯:
新灯挂起,人人欢喜,今年开花,下年结籽。
挂起新灯,两姓合婚,夫妻和合,生子生孙。
灯火辉煌 挂起厅房 财丁两旺 福贵双全
烛火红红 送入娘房 夫妻好合 百世姻缘
新厅挂起满厅红 两姓合婚好姻缘 夫妻恩爱生贵子 丁财两旺富贵全
新灯挂起照四方 丁财富贵都齐全 如今婚姻能自主 家庭和谐万万年
河南宝丰结婚有哪些习俗?
-04-17 15:05阅读:769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一样的习俗,婚礼是一段婚姻的开始,代表着结婚。婚礼习俗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对于新郎新娘及其家人来说,婚礼是神圣的。宝丰婚礼习俗有许多,人们也非常讲究婚礼习俗。对于人生最美妙的这个时刻,世界各地都有着不一样的诠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近年来参加了许多婚礼过程,了解了当地的一些婚礼习俗,不妨将近年来宝丰的结婚习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是农村也有十里不同俗的说法,说的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咱们就从贺礼说起,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入席: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
敬酒:席间,新郎的父母、新郎新娘要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分别到各席敬酒致谢,敬酒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等一些祝福的吉祥语言,敬酒一般安排在上热菜之前。
送客:在婚宴即将结束时,父母或新郎新娘要提前到酒店门口欢送嘉宾,避免由于期间主人较忙没能和客人见面,通过送客以便达到大家高兴而来,快乐而归
自古以来,结婚都吹吹打打,鼓乐相配,有专门的“乐器”烘托气氛。宝丰婚俗也是如此,喜热闹,图喜庆,最忌冷冷清清,让人觉得不吉祥。如果谁家结婚没有鼓乐声响,邻家也觉得晦气,这是最犯忌讳的事情。如今,这种习惯相去渐远,在农村还时有人家挂上个大音箱播放歌曲或戏曲,在县城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中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
番禺结婚习俗?
就婚嫁习俗来讲广州番禺的婚嫁习俗在全国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繁复的,一套流程走下来真的很考验两位新人的感情了。
结 婚 前
1.
夹八字
两位新人都认定对方是携手余生的人之后,就可以把女方和男方的生辰八字给男方父母,去算命“夹一夹”八字,在粤语里面“夹”有合适的意思。
“夹”一“夹”新人及其双亲的生辰八字,选个黄道吉日,这是成婚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虽然带有迷信的成份,但也算是中国的传统了。
2.
算吉时
确定好吉日后,师傅会将结婚当天的传统仪式,精确到时辰。铺床、上头、出门接亲、新娘入门…要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有时迎亲时游戏玩过头,大妗姐会提醒:“唔好误咗吉时啊!”
3.
过大礼
过大礼,也就是落定,双方定了这门亲事。过大礼之前,由媒婆或者两位新人,在双方家庭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双方家长或双方男女都同意了这门亲事了,男方家会择吉日把聘礼送到女方家,婚事就不再反悔了。
而过大礼的时间通常在婚礼前三个月进行,过大礼男方要送的礼物,视男方家的家境和大方情况而定,男家在过大礼时女家的书信,会详细列明过大礼时的物品和数量。
一般来说是烧乳猪一只,喜饼一对,公鸡母鸡一对,公鹅母鹅一对,然后带上一封大利市,然后带一对椰子(寓意有椰有子),一盘红枣,半盘花生,一棵桔树。
4.
回礼
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结 婚 时
5.
铺床
结婚了要有新房要铺新床,这是作为男方家必备的。铺床时间是在结婚的前一天进行。铺床要由好命婆来铺。什么是好命婆呢?就是指生育多个子女特别是儿子的妇女,她不仅把儿子都养得很好,而且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当然,现今时代则很多都是由大妗姐来铺。
还要找一对童子在床上跳来跳去,寓意早生贵子。
6.
冲新
在粤语里,“冲新”和冲身同音,时间是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分别在自己的家里进行。要用柚子叶、香茅煮成热水,凉了之后,新人用这些水洗脸擦身。
之后穿上新的睡衣新的拖鞋,等着晚上上头。冲新寓意是指洗去污秽,驱邪,然后开始新的生活新的人生。
7.
开酒呈/送嫁
女方在结婚前的一个晚上,有的传统人家也会宴席请亲友吃饭。这是旧时的风俗,家里诞下女儿后,会为她酿一呈上好的花雕酒,埋在地底下,待女儿出嫁时,把酒呈拿上来,那就是“女儿红”,这一习俗俗称“开酒呈”,寓意自家女儿长大了,要出嫁了。
即使没有“开酒呈”这一仪式,女方亲戚也会在结婚的一个晚上,带上寓意美好祝福的食品,如莲子百合糖水、红豆糕、姜汁汤圆等前来送嫁。亲戚朋友一起聊聊新人小时候的趣事,对新人未来生活的期望。
张家口结婚风俗?
1、你可以住在宾馆,也可以住在的他较远一点的亲戚家(主要是为了保证婚车的行驶距离) 2、你有伴娘吗?(一定要带的)。
新郎不能去接新娘,一般是安排本家的两个姐夫以及姑姑、姨姨共四个主要接亲人员去接你当然还有车队。3、你一定要有哥哥或姐夫随行,他的任务是把你从住的的地方抱到婚车上,而不是新郎家的的人。4、你的鞋子最好不要穿得太紧,便于新郎家的亲戚朋友抢(换赎金) 5、你需要被新郎由婚车抱到新房(注意自身的体重和新郎的运输能力) 6、接下来就是洗脸、吃面、等著吃饭 7、中午开饭时举行结婚典礼,认亲仪式 8、酒席期间你需要敬酒 9、晚上是要闹洞房的,要做好心理准备。10、尤其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老公是坝上、姚家房、万全、阳原一带的人士,一定要让婆家的人提醒闹洞房人员的幅度,那些地方的风俗不好,很粗俗,会超过新娘的承受底线的(比如会让你脱玩衣服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