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饭,千万别当真你怎么看?
定饭,千万别当真你怎么看?
“改天再说吧”、“改天再打给你”、“改天一定把钱还给你”、“改天咱们好好聚聚”、“改天请你吃饭”等等诸如此类的“改天”......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愈发频繁。可以说快成了口头禅了。对这些话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或许有的人认为亲戚、同学、同事说的“改天请你吃饭”就是一种敷衍一种托词,万万不能当真。当然很多时候这种话确实是一种交际光面话,一种给人无限希望的美好结束语。能让人愉悦的结束谈话,不管最终对方到底有没有兑现承诺,当时的你听了是心情愉快的。如果每次都翘首以盼别人的请客,那么就免不了经常失望。
社交活动的得以延续存在,离不开“改天请你吃饭”的承诺兑现。当事人双方如果有一方赴不了约那么约餐就实现不了,如果是单纯的客套话那么聚会也就不成为可能。如果感谢方真有心要请帮忙的人吃饭,但恩人当场无法赴约,那么这个话可信度就是比较高的,十有八九以后还会再约对方。
爱说这些的话,或许只是单纯的把它们当成交际客套话来用。而性格较真的人或许不会允许自己随口就承诺,如果做了承诺就会要求自己兑现承诺。我老公在外面就是这样的人,别人请他吃了饭他就必须请回去,隔个一两天他就迫不及待地还人情去了,而我就说稍微隔几天再请呗,连着喝酒也不好啊,关键他身体还很差,高血压糖尿病食道炎肠胃也不咋好。
以我的性格,如果亲戚或好朋友说了请客吃饭这话,我就会当真的,如果好久不来兑现,我可能会友好的提醒他们。因为能和我做成好朋友的必定不是夸夸其谈的人,肯定也是脚踏实地的说话算话的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
把起床闹钟定在几点比较好?
如果家里有小孩上学,家长的就大概定在六点左右,小孩六点半,这样大人起床洗漱完做早餐,做早餐的时候小孩起床,7:00吃饭,7:30出门上学上班两不误。家里没有小孩上学的,8:00上班的就定在6:50吧,起床洗漱吃早餐,7:30出门正合适。如果9:00上班的就定在7:50比较合适。当然以上不是绝对的,要看自己工作性质、家和单位的距离,甚至看个人喜好等等,因为有赖床习惯的,你闹钟闹得再早也是无用,无赖床习惯的,闹钟一响就立马起床,动作快效率高,节约时间,也就不用起那么早了。所以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一鸣惊人的人才?
三次错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算不算?
他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是最高峰,连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波尔都对他五体投地,称自己永远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第一次错过诺贝尔奖:糊涂导致错失中子的发现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的粒子物理学家无法解释原子核衰变时所出现极小的能量和动量损失,当时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于194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出了中微子的假设,但这一假设长期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而当时一位年仅23岁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权威《物理评论》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中探测中微子的建议》的论文,同年被评为该杂志的年度最佳论文之一。他向当时他的导师波兰籍导师迈特纳建议:
采用云雾室来探测这种粒子,因为从宏观的云雾颗粒的密度和云雾径迹的现象就可能对这种粒子的质量和能量有一个认识。
但是迈特纳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是万万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采用了这位中国留学生的方式做了一次物理实验,就成功的发现了中子,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位中国留学生第一次与诺贝尔物理学奖擦肩而过。
第二次错过诺贝尔奖:国民政府不给经费,超前理论给美国人作嫁衣当这位年轻人从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被当时的国民政府安排在在浙江大学执教。在此期间他提出一种探测中微子的超前理论模型:
用K电子捕获的方式来探测中微子是否存在。
这个理论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后,美国物理学家艾伦按照该建议作了K电子俘获的实验,测量了反应后粒子的反冲能量,初步证明了他的理论的可行性。
紧接着在1947年他又在《物理评论》发表了《建议探测中微子的几种方法》,彻底打开了理论魔咒,然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内战,跟本不会对此类物理研究砸钱买设备,所以这位年轻的教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理论为别人做了嫁衣。
在1952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按照这位年轻教授的理论,第一次探测到了单能的反冲核,确认了中微子的存在,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这样,他第二次痛失了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次错过诺贝尔奖:隐姓埋名“两弹一星”,错失反粒子发现解放战争之后,这位年轻的浙大教授加入到了新中国的怀抱。在1956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在这段时间内,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反ε负超子,并且,首次观察到了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反西格马负超子,引起了世界物理学界的轰动。
即便是在意识形态对立严峻的60年代,连美国人都认为如果持续研究五年,他必会基本粒子物理的突破而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他却一夜之间在物理学的历史上“人间蒸发”。
原来是中国开始集中全国之力开始了自己的科学长征:
“两弹一星”
1961年4月,他受命秘密地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模型及理论实验。
1962年,他领导的小组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引爆的理论和基本技术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这时候世界才知道,曾经的天才少年在这凭空消失的十年间都完成了何等丰功伟绩!
他就是:
王淦昌
新中国现代物理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EAST核聚变机构的理论奠基人!
关于王淦昌,还有两个小故事:
1968年的除夕夜,邓稼先拿着酒来帐篷里找王京,二人相互敬酒,邓稼先对王京说:
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说罢,邓稼先与王淦昌抱头痛哭,无语凝噎。
(尼尔斯·玻尔,量子力学奠基人,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尔,经常收到许多中国大学师生的信件,
大多数都是向他请教如何到国外学习深造的途径,玻尔非常不解,对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中国有束星北、王淦昌这么好的物理学家,为什么还要跑到国外去学习物理?
1998年夏,携手人生漫长路的发妻吴月琴的突然辞世,使得王淦昌的身心受到了难以治愈的重创。几个月后,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在北京逝世。
世间再无“王京”,而三次错失的诺贝尔奖成了中国物理学界永远的遗憾,但是“两弹一星”的光芒却永远照耀在种花家这片土地上。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战斗机被打掉机舱盖,居然敢横滚后倒擦着山顶尖飞行,飞行员的头部距离山顶树梢仅有1米多。美国王牌飞行员雷斯纳看到中国志愿军飞机飞出犹如特技般的动作,唯有惊呼:“平生所见最疯狂的动作之一!”
雷斯纳原以为飞行技术如此高超的一定是苏联飞行员,可等其临近能看清楚对手时,却惊讶地发现一张年轻的东方人面孔,而且这位东方飞行员还向其示威性地挥了挥拳头。
而这位令美国王牌都频频惊叹的东方飞行员,就是我志愿军英雄飞行员王海的“铁杆僚机”焦景文。
也许雷斯纳对中国飞行员能拥有如此娴熟的飞行技术颇觉匪夷所思,可其却不知我志愿军飞行员敢与其如此硬拼,凭借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机动灵活的超人智慧。
1926年,焦景文出生于河北武安,1945年参军,后在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空军正式成立时,被编入空军第四混合旅成为王海的默契搭档。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凭借强大的空中优势完全占领了朝鲜上空。美机想炸那就炸那,想飞多低就飞多低,甚至有时我军锅里冒个烟都能引来美机扫射。由此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急需空军入朝协同作战。
可新中国空军组建还不足一年,飞行员课程训练还远未结束,但因战争需求,也只得让苏联教官加紧速成训练。1950年12月21日,首批新中国空军进驻安东基地,由秘密出动的苏联空军带领进行实战锻炼。
当时我空军各方面实力确实无法与美空军相比。我空军各种作战飞机不足300架,而美军在朝鲜战场出动飞机1200余架,甚至最多时可达2400架。
我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68小时,而美飞行员多参加过二战,平均飞行时间已多达数千小时,其中不乏雷斯纳这般与德国、苏联等顶尖飞行员交过手的王牌,作战经验相当丰富。
虽然我空军实力不占优势,可我志愿军飞行员也多是抗战时期参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从枪林弹雨中一路闯过来的,胆量绝非常人可比,遂面对自视甚高的美空军并无任何畏惧心理。
中美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对决,我军空四师飞行大队长李汉就创下了击落美军F-84战机一架,击伤两架的惊人纪录。我空军就是如此以战代练,逐渐淬炼出足与美空军争夺制空权的实力。
1951年10月,焦景文所在空3师抽调50架米格-15战机赴安东,代替空四师执行作战任务,当时正逢美空军实施大规模“绞杀战”。
原来1951年7月,作战双方就开始停战谈判,可美军却在我志愿军背后“插了一刀”,派大批飞机全方位轰炸朝鲜北部交通枢纽,试图切断我志愿军物资补给运输线,以便胁迫中朝在停战谈判中做出妥协。
美军将如此大规模的空袭称为“绞杀战”。由此我军空3师一开战就面临艰巨阻击任务,于是他们根据敌我双方优缺点对比开创新战法,很快就有效打击了美空军的嚣张气焰。
尤其是在鸭绿江南岸平原地区形成一条令美空军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而焦景文与雷斯纳的那场经典空战就发生在1952年10月10日那天。
战争中长机负责进攻,僚机负责掩护长机。焦景文作为王海僚机,时刻以王海为主,不仅防御敌机右来右打、左来左打,甚至还要舍命挡住射向长机的炮火,尽职尽责履行着僚机的责任。
雷斯纳确实经验老道,那天一开战就已察觉焦景文的重要性,遂在其背后射出的第一炮就击飞了焦景文座舱盖,高空寒冷空气顿时扑向焦景文。
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高空遇到座舱盖破裂,会出现缺氧以及身体冻僵等不利状况,遂大概率会选择弃机跳伞求生。
可就在雷斯纳认为这次基本轻松稳杀时,焦景文也许为避免缺氧、挨冻,竟突然驾机直扑地面,然后在距离地面不到5英尺(不足2米)高度,又开始拉起改平擦地飞行。
雷斯纳看得目瞪口呆,随即紧跟着直追下去,可已失去了攻击焦景文的机会。因为战斗机上的机枪有一个稍微向上的角度,无法朝距离地面只有2米的目标开火。
焦景文想把雷斯纳甩掉,雷斯纳则紧追不舍。两架飞机在树梢高度翻滚腾挪,都想找准攻击对方的角度,可都未能得逞,而雷斯纳的僚机已早早被甩在了后头。
抗美援朝纪录片《断刀》中,我志愿军老兵曾回忆美飞行员敢贴着树梢飞,技术娴熟过硬。可雷斯纳遇到焦景文真可谓棋逢对手,用其自己的话形容“已把最后一点点本事都拿出来了,完全是凭着直觉才勉强咬住焦景文。”
战斗高潮还在后面,也许焦景文为追求速度上的优势,突然飞出了那个竟雷斯纳惊呼的横滚倒擦山尖飞行的惊险动作。
雷斯纳穷追不舍,两架飞机机翼紧贴机翼沿地面并排而飞。因为焦景文的氧气面罩早已被吸走,所以雷斯纳能清晰看到焦景文的面孔。而焦景文却像单挑的斗士般向雷斯纳伸出了拳头。
焦景文终于飞抵我空军基地上空,我军密集的防空炮火随之掩护而来。焦景文误以为在炮火掩护下可以安全着陆了。可当焦景文刚欲降落时,非要吃掉焦景文不可的雷斯纳,硬是从密集火力网中钻出,打落焦景文战机半个机翼。
而焦景文也真不含糊,居然凭借超人力量成功迫降。不过焦景文战机落地腾起的尘土,令雷斯纳的僚机飞行员误以为焦景文战机坠毁,兴奋高呼:“Woooh,你刚刚打掉了整个红色空军。”
只是雷斯纳等人兴奋过头了,其僚机返航时被我军地面炮火击中,飞行员跳伞身亡,雷斯纳侥幸得以逃脱。
战后几十年,雷斯纳对此次空战精彩细节念念不忘,直到后来与中国空军有所接触后才知对手就是焦景文。
雷斯纳对精彩空战细节的描述轰动了美国空军,可他们却不晓得焦景文还不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最高水平。
而焦景文随后又在12月2日、3日爆发的中美300余架喷气式飞机大空战中,再度上演机中24弹座舱盖被打掉一半后,掩护长机成功返航的的生死一刻。
1952年12月3日中午,焦景文所在的空三师王海大队正准备吃午饭,却突然听到消息,美军72架战斗机、56架轰炸机正气势汹汹地飞临清川江上空。
王海率一大队12架战机随即升空迎战,经过激烈鏖战成功击落敌机5架。可就在我军12位勇士返航时,作为僚机的焦景文突然发现右上方出现8架美军战机,随后只剩4架了。焦景文明白消失的4架美军战机很有可能绕到他们后面去了。
这4架飞机就是美军惯用的“鱼饵战术”。简单说就是美军以单架飞机做诱饵,后面的机群埋伏伺机而动。
这还是王海大队头一次遇到美军的“鱼饵战术”,王海知道这可能是个陷阱,遂命令12架战机保持编队互相掩护,而作为僚机的焦景文,为完成掩护长机的任务,也时刻警惕着身后的动静。
焦景文突然发现后上方有4架美军F-86战机扑来,可就在他向长机报告后想转身迎战时,占据高度优势的美机已先发制人向其开炮。
一阵急促炮火从后上方射向焦景文战机。“嘣”的一声,焦景文座舱盖又被打掉一半,一股强劲寒风钻进座舱,犹如钢针刺脸钻心般疼痛。
焦景文稳住心神一看,机翼已被打得千疮百孔,升降舵、操纵杆都不太听使唤了,很难保持双机作战了,可为了避免敌机集中火力攻击长机,毅然决定豁出去了。
后来焦景文曾回忆当时情形说:“我飞机也快没油了,我跳伞也回不去了,那就豁出去了,反正我回不去,也不能让敌人回去,我就朝敌机撞了过去。”
狭路相逢殊死搏击,也许美飞行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对手,居然吓得扭头飞走了。焦景文驾使负伤29处的战机奇迹般的返回了基地,当其走下飞机时感觉都有些虚脱了。
焦景文作为僚机以能攻善守、绝不掉队著称,为长机筑起了坚固屏障。难怪长机王海慨叹如果没有焦景文,哪里还有王海。
可焦景文个人先后击落美军战机3架,击伤1架的战绩,在志愿军空军中还不算显赫。这不仅是焦景文身为僚机的原因,更因王海大队飞行员个个都有英雄虎胆,皆有击落击伤美军战机的记录。
雷斯纳为焦景文匪夷所思的飞行技术叹服,却不知焦景文只是志愿军飞行员的一个缩影。
譬如长机王海击落4架、击伤5架美军战机,是响当当的九星飞行员,甚至还斩落了美空军51大队中队长加布里埃尔,也就是日后的美国空军参谋长。
还有素有“空军之王”美誉的赵宝桐,同样是击落7架击伤2架的九星英雄。
还有王海大队的孙生禄,居然敢在200米距离发炮,将美机打得凌空开花后,再直接钻到爆炸碎片中去,是名符其实的“空中狙击手”,也取得了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的战绩,只可惜孙生禄在12月3日那场空战中牺牲了。
要知道志愿军飞行员们平均几十小时的飞行时间,对于美军王牌飞行员平均上千小时飞行时间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志愿军飞行员于1951年9月25日,首次参加双方200架次规模大空战时就丝毫未怂,其中李永泰在座舱盖被打碎情况下,驾着中弹30余发、负伤56处的飞机顽强返回基地。
志愿军飞行员们个个是空中英豪,他们凭借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个人素质,更因其心中拥有保家卫国的强大心理支撑。
当时志愿军驾驶的米格战机,除了小部分是苏联免费捐赠,大部分都是半价购买的。一架战斗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一时还拿不出那么多钱购买飞机。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捐款给空军买飞机的热潮。
北京石景山钢铁厂职工利用增产、捡废铁等方式,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1架。甘肃玉门油田工人用8天增产所得,捐献“石油工人号”战斗机1架。
京剧大师梅兰芳个人直接捐献战机1架。豫剧大师常香玉变卖汽车、孩子的金银首饰,然后又在6省市巡演170余场,为志愿军买了一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机1架,战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号”。
截止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可以说新中国第一代空军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牙缝中抠出来组建的,而新中国空军的表现也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难怪焦景文没有座舱盖也敢横滚倒贴山头飞;难怪李永泰拖着被打了56个弹洞的战机,毅然选择冒险着陆也不跳伞;难怪孙生禄敢冒险钻入爆炸碎片中也要将美机打开花。
这是因为志愿军飞行员们知道每架战机都是人民省出来的,所以他们宁肯个人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这是一种怎样的血性与勇猛精神?
志愿军飞行员们之所以能打破美空军神话,赢得对手尊重,凭借不仅仅是匪夷所思的技战术,更因其背后有强大的人民支撑。
2020年8月2日,九星米格的空战传奇王海老将军病逝。2021年8月 10日,名扬海外的焦景文老英雄病逝,享年95岁。
将军罢身追云去,碧天长流屠枭迹。空战英豪血洒长空,铭记历史,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英雄。
纪晓岚好色是真的吗?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时,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镇的清代名臣、大才子纪晓岚家族墓葬群被以反封建官僚主义为名遭到人为的破坏性发掘,这次破坏性发掘也让后人知道了原来纪晓岚生前有一妻六妾,至此也坐实了历史上关于纪晓岚是一代风流才子的名声。
纪晓岚是清朝的大才子,凡是有才气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癖好,纪晓岚就有三大爱好,分别就是抽烟、吃肉、好色。而关于纪晓岚的三大爱好还是他的忘年之交礼亲王昭梿在自己写的书中所述。
爱新觉罗·昭梿是清朝皇室文学家,他编著的《啸亭杂录》后来成为《清史稿》的撰稿主要史料依据,昭梿在《啸亭杂录》中就曾记载纪晓岚为:公(指纪晓岚)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抽烟和吃肉这两样爱好还比较正常,但是好色这一点则让后人对纪晓岚的才子形象大打折扣,实际上纪晓岚好色是与生俱来的。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直隶河间府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纪容舒是康熙朝的进士,曾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因此纪晓岚家境非常好,不光家境好,他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在雍正八年(1730年)时,年仅7岁的纪晓岚参加童子试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并获得秀才身份,当时乡里人都称其为“神童”。
儿子被称为神童父母理应高兴,但是纪晓岚的父母却并不太高兴,虽然他读书很勤奋,领悟能力很强,但是他相比于同龄人有些成熟过早了,他在那时候就已经懂得男女之间的事情了,而且纪晓岚在幼年就表现出对女性的喜爱和欣赏,因此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对此十分担忧,总怕纪晓岚将来在外面整出一些风流韵事,有辱门风也有辱读书人的尊严。
为了不让纪晓岚做出败坏门风的事,纪容舒就想替未成年的纪晓岚先找个媳妇儿,恰好纪晓岚的四叔从沧州城里买了一位穷人家的女孩文鸾当丫环,与纪晓岚年纪相仿的文鸾来到纪家就被纪晓岚相中了,纪晓岚的四婶看出了纪晓岚对文鸾很有意思,于是就鼓励他,只要他将来考取了功名就将文鸾许给他。
其实纪晓岚的四婶也是为了激励他好好学习,不要光想着男女之事,纪容舒也是担心纪晓岚过于风流做出败坏门风的事,于是就也拿这个来激励纪晓岚,让他好好学习,只要考中进士就让文鸾嫁给他。
这一下还真把纪晓岚激起来了,于是纪晓岚主动要求在京城户部任职的父亲纪容舒把自己接到京城去闭门苦读,就这样纪容舒就把纪晓岚接到京城的精云舍闭门苦读。
此后纪晓岚再回去见到文鸾时已经是十七岁风度翩翩的少年了,而文鸾也出落成大姑娘,纪晓岚更加对其倾心不已,于是就央求文鸾嫁给自己,文鸾深知自己出身寒微配不上官宦世家的纪晓岚,因此只同意给纪晓岚当侍妾。
纪晓岚想纳文鸾为妾的事他的父亲纪容舒很赞成,但是文鸾的父亲却是一个贪财之辈,文鸾虽是纪家的丫环,可卖身是有期限的,文鸾当时卖身期限已满,她的父亲就来到纪家打算把她接走,纪容舒也趁此机会和文鸾父亲商议儿子纪晓岚想纳他女儿文鸾为妾的事。
纪家在当时沧州属于名门世家,纪容舒父子兄弟皆在朝为官,是当地的高门大户,在文鸾父亲眼里这种人家肯定有的是钱,于是文鸾父亲就想趁此把女儿卖个好价钱,他狮子大张口直接给纪家开出一千两银子的天价彩礼。
其实一千两银子对纪家来说倒也拿得出来,但是要知道在当时沧州这块地方别说纳妾,娶妻的彩礼最多也就三四百两银子,一千两银子都快赶上京城达官贵人家娶妻的彩礼价钱了,如果纪家真拿了这笔钱给文鸾父亲,那纪家恐怕在河间当地得被人当成人傻钱多来嘲笑了,纪家颜面何存,因此纪容舒坚决不可能花一千两银子来给纪晓岚纳妾。
文鸾父亲也很强硬,必须一千两,少一个子都不能把女儿嫁给纪家当妾,于是两家就此谈崩了,文鸾父亲就直接把文鸾带回家了。
而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则在临县东光县为纪晓岚找了一门亲事,女方是东光进士马周菉次女马月芳。这位马月芳大对象出身官宦世家,父亲马周菉也是进士出身,与纪容舒为同事,两家关系也比较亲密,从小马月芳就接受了很高的文化教育,也是河间当地颇有才名的才女。
乾隆五年(1740年)纪容舒带儿子纪晓岚来到马家提亲,马月芳素闻纪晓岚是河间当地的神童,于是就特意出题考一考纪晓岚,看他能否当自己的丈夫,马月芳连给纪晓岚出了两套对联,纪晓岚都对得十分完整,马月芳由此拜服,这门亲事也就定了下来。
在纪晓岚与马月芳成婚之后,文鸾则因回家后过度思念纪晓岚抑郁而亡。纪晓岚在得知文鸾去世后,万分悲痛,他为了不辜负纳文鸾为妾的约定,他按照河间当地彩礼习俗花了四百两银子给了文鸾父亲当彩礼,想与文鸾冥婚纳她为妾。
文鸾的父亲只认钱,看到女儿死了还能挣到四百两银子,当然很爽快地答应了纪晓岚,于是纪晓岚就把文鸾的尸体运回纪家祖坟以自己的侍妾身份安葬。此后纪晓岚为了纪念文鸾就在自家的庭院里种满了文鸾生前最喜爱的海棠花,每当海棠花开纪晓岚对文鸾的思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一直到晚年纪晓岚还十分怀念文鸾,为其写下了《忆秋海棠》一诗。
而纪晓岚婚后与嫡妻马月芳是相敬如宾,二人都很有才华,也互相倾慕,算是一对文坛神仙眷侣。
最关键的是马月芳十分贤惠善解人意,她倒十分理解纪晓岚的风流脾性,从不为纪晓岚纳妾争风吃醋,而且还能善待纪晓岚的妾侍,为此她也赢得了纪晓岚的尊重和感激,虽然纪晓岚妻妾成群,但是马月芳在纪家的嫡妻地位从来没人能撼动,皆因马月芳能深得纪晓岚和他的妾侍拥护爱戴。
因此纪晓岚此后又纳了五名妾侍,这还只是能葬进纪家祖坟的侍妾,按照纪晓岚的风流性格,估计还有不少外房妾侍或者与他有露水之缘的女人是入葬不了纪家祖坟的。
在能陪纪晓岚葬进纪家祖坟的妾侍中除了文鸾留下姓名,还有两人也留下了姓名,她们分别是郭彩符和沈明轩。
郭彩符是纪晓岚的爱妾,纪晓岚曾在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用了三百余字来描述自己的爱妾如何贤惠,可见纪晓岚对她有多么喜爱。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时,爆发了两淮盐引案,纪晓岚的姻亲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因此获罪,乾隆调查后得知纪晓岚曾与卢见曾讨论案情,认为纪晓岚有泄露调查机密之嫌疑,于是将纪晓岚罢官发配新疆乌鲁木齐赎罪。
郭彩符在纪晓岚发配乌鲁木齐期间就病重了,但是她十分思念纪晓岚,病中依然为纪晓岚的前途命运操心,两人经常互写书信以慰相思。后来纪晓岚终于被乾隆官复原职回到京城,当时郭彩符已经病得不能下床,听说纪晓岚回来之后立刻就回光返照,十分高兴,等纪晓岚回到家,郭彩符终于见到思念已久的丈夫归来才终于放下了心,当夜郭彩符便即去世。
郭彩符去世让纪晓岚十分悲痛,他后来含泪替郭彩符收拾遗物,看到遗物睹物思人,纪晓岚更是悲从中来,之后纪晓岚为郭彩符写了两首悼亡诗。
除了郭彩符,纪晓岚侍妾中最受宠的还属沈明轩,纪晓岚一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纪汝佶、纪汝传、纪汝似、纪汝亿,四个儿子都是沈明轩所生,可见纪晓岚有多么喜爱沈明轩,而沈明轩在纪家的地位也是仅次于嫡妻马月芳之后的大妾。
沈明轩为人温柔贤惠,活泼健谈,关键为人正义感极强,在纪晓岚的仕途上对他颇有帮助,而且还非常善良,她对待纪晓岚的其他侍妾毫无嫉妒,还经常在生活上帮助她们。因此纪晓岚对沈明轩非常喜爱,与她生了四个儿子。
除了这些侍妾,还有传闻纪晓岚一天必须与女人做五次不可描述的事情才行,如果一天不做就会肌肤欲裂且浑身开始抽搐。
纪晓岚后来在奉乾隆之命修撰《四库全书》期间,在宫廷内值班,好几天没有做那种事情了,于是纪晓岚就两眼暴赤浑身燥热,乾隆看到纪晓岚这样子后被吓坏了,赶紧问他身体是不是出问题了,纪晓岚只得羞惭的回答是好几天没碰女人的原因,乾隆听罢哈哈大笑,然后就命内务府赐给纪晓岚两名宫女,这才免了纪晓岚欲火焚身之苦。
后来乾隆将两名宫女赐给纪晓岚为妾,纪晓岚非常高兴,此后逢人就说自己这可是奉旨纳妾,成为当时的笑谈。
当然这些全都是野史传闻未必是真,不过也能从侧面证明纪晓岚为人确实是风流成性,也难怪他的陪葬墓中妻妾成群。
不过纪晓岚一生虽然妻妾成群,但他始终与嫡妻马月芳相亲相爱,对妻子关爱有加,马月芳一直与纪晓岚白头偕老,直到70多岁才去世。而纪晓岚的妾侍中很明显他最爱的就是文鸾和郭彩符以及沈明轩。这三人也是纪晓岚在自己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颇为着墨描述的三名侍妾,也因此她们三人的名字才能流传下来,可见三人是纪晓岚心目中最为喜爱的三名侍妾。
其实纪晓岚并不是单纯的好色之徒,他是真正的风流才子,他对美女是既怜惜又爱惜,有点类似于小说《天龙八部》中段正淳的性格,风流多情不滥情,对每一位和他有过关系的女人他都是用心去呵护去爱。
而且纪晓岚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却能十分尊重女人,尤其是十分尊重那些性格刚烈的女子,纪晓岚曾多次向乾隆建言一些对女性有帮助的政策,在嘉庆八年(1803年),已经80岁的纪晓岚还向嘉庆建议如果妇女遭受欺辱时,她们进行了强烈反抗,即便失败最终受辱,也希望国家能表彰她们这种敢于反抗的精神,嘉庆深以为然,批准了纪晓岚的这项提议。
从这些就能看出来纪晓岚是一个真正的风流才子,爱惜、怜惜还能尊重女性,颇有《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风格。
不过别看纪晓岚如此风流成性,妻妾成群,爱吃肉,还爱抽烟,可以说他这三大爱好基本就是不良生活嗜好,按照现代养生学家来说这种人肯定活不长,不过纪晓岚最后在嘉庆十年(1805年)以82岁高龄去世的寿命绝对能打养生专家的脸。
写在最后因此纪晓岚一生有嫡妻一人,妾侍六人,也就是说纪晓岚一生至少有妻妾七人,而纪晓岚妻妾中嫡妻马月芳,侍妾文鸾、郭彩符、沈明轩都是有名字可以考证,其余三名妾侍则已不考证姓名,而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文鸾、郭彩符、沈明轩三人描述比较多,也为三人写了不少悼亡诗,可见纪晓岚侍妾中这三人最受他的喜爱。
总得来说纪晓岚是一个真正的风流才子,他是一个多情却不滥情的男人,与嫡妻马月芳恩爱和谐,互相尊重,对侍妾文鸾、郭彩符、沈明轩也都是付之以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