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结婚风俗,婚礼份子钱50元即可
淄博结婚风俗,婚礼份子钱50元即可?
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规定形同虚设,最后会执行不下去而不了了之。 农村婚礼份子钱多少,真的不该是由政府用文件来规定的,是根据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的,是由长期的风俗习惯决定的,只要不是顺便乱请人,婚丧嫁娶人生大事是人生中的大事,请些亲戚朋友难道不是正常的吗?现代快节奏的竞争环境下,婚礼和丧礼已经变成亲戚朋友难得的聚会场合,然后你出个50元钱?😂简直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以宿迁农村为例,办喜事酒席,可能你请的是一百个人,但是来的却有二百个人,为什么,因为请人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瞎请的,请人是对被请人的尊重,是面子!有些该请的你如果不请试试看,生气是肯定的,有的人会来喝酒然后喝醉了闹。没请的邻居或者同村来贺喜,叫“道喜”或者“叨喜”,这样的你不给人吃饭多半是要找骂的!道喜的人出的礼金比通常比请的人礼金少,一般我们这都是100元为多。朋友看关系从200往上,具体多少不等。亲戚现在200都拿不出手了,通常根据亲疏300-500元。直系亲属比如兄弟姐妹一般1000,条件好的2000,再多就不属于礼金了! 为什么认为上面限制礼金的规定无法执行到位?因为办喜事收礼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这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众筹方式,平常到你家到他家道喜,出个100块钱礼,到自己遇事了,手头紧,办几桌大家再来你家随礼,很好啊!不相信你自己以后不到任何人家随礼,看看这个钱能不能省下来?瞎子一辈子不点灯,也没见省下来油钱!直系亲属出的礼金多其实有时候就是一种对亲人的一种临时资金帮助。这就牵涉到礼金的另一个方面: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就是有往有来,有来无往非礼也,通常收礼是有礼簿的,是有账的,这也是为了方便记得谁随礼多少,以便将来回礼有依据。所以有的人困难点,有的直系亲属想帮他,就会出礼的时候登记一部分在礼簿上,另外的直接给受帮助的人,而不是都记在礼簿上,因为记下来的将来人家有事情那是要还礼的!有人说那这样会不会有人借机经常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办酒席请客敛财?放心吧,这样办唾沫星子淹死他,我们这曾经有个人买房子请了三次人,也没见房子在哪?结果第一次请了二十桌到齐了,第二次到了一半,第三次就更惨了,勉强到了两桌……,不要小看老百姓的智慧,都还是有辨别能力的!至于有权的人,你限制礼金更是笑话,礼簿上写50元,谁知道私下送了5000还是50000?个别领导可能本意是好的,但是不了现实情况,不符合实际定出这样的规定,注定是无法执行到位的,最后变成一纸空文也就是必然的!
能否说说你们那里的订婚习俗是怎样的?
1、
礼金:6.6万
一上来就哭穷,要我爸妈多照顾。现在想来真是精。
我那个地方是贵的,没有十几万不可能,硬是对半砍价到6.6万。楼下都不是大学生的邻居有8.8万。
虽然,这跟学历没有关系。
不要低估穷人的心理了,在他们眼里,只要跟钱有关,那都是可以谈价钱的,婚姻也可以砍价。
衣服钱:2万
按习俗要3万,男方只想给1万,我找机会偷偷把婶婶拉到房间说,至少得2万。这才定的2万。
金:按实际买得算,没有给现钱。
才花了1万多一点 ,当时他信用卡💳买的。他爸让他自己出钱,不负担这块。
2、
娘家陪嫁:3.8万
3个金戒指,2副金耳环,另电器1万。
他家自然村,一个破土房。黄土路、山路十八弯。从山下到山上要1小时,要么走路,要么做摩托车。小车底盘都会刮到。
我是2013年结婚。
现在在我那里,彩礼30万起步,当然也看女方态度。
3、要听妈妈的话
父母都是过来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只想说一句,有女儿的:把女儿教得聪明自爱,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
中国济南传统文化有哪些?
1、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演唱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故又名竹板快书。
2、捏塑
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
3、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
4、吕剧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
5、五音戏
五音戏,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音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其发生、发展、定型经历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和五音戏四个时期,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娱乐性强,易引起观众共鸣。
请问在淄博订婚有什么风俗讲究?
答:请问在淄博订婚有什么风俗、讲究的问题回答:
订婚之前需要两家商量好彩礼,房子,回礼,嫁妆,改口费,习俗一事,结婚流程最好也一起商量。
然后男方预定饭店,正常订婚都是订的男方家的饭店。然后提前买好订婚衣服,裙子,瓜子,糖果等。
订婚当天,早上男方家给彩礼,女方回礼,之后去饭店吃饭,改口叫爸妈,就结束了。
正月初三山东家乡习俗?
山东正月初三的禁忌有不能吃米饭,不能外出,不能点灯,不能探亲访友等。
不能吃米饭
大年初三又为谷子生日,汉族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或一年内有口舌之灾,所以山东在这天都不会吃米饭。
不能外出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忌外出拜年,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山东的人们一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家都不可以。

不能点灯
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过去过年要连续三天家里灯火通明,即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到大年初二,联系三天,将家里所有的灯全部打开,寓意人丁兴旺。
不能探亲访友
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鬼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但还是避免为好。

要做什么
在山东,初三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过完年,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给父母带的礼物数量要是双数的,女方父母家里也会准备好丰富的酒菜来招待女儿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