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22条规则,彩礼是干什么用的?
婚姻22条规则,彩礼是干什么用的?
彩礼听着是多喜庆欢快的词语,但是现在一说到彩礼反而充满负担和沉重。
最近各大网络平台都掀起了关于彩礼的热议,大家总结彩礼的作用是什么,彩礼的作用是阻断爱情,可事情是这样吗?我们来站在另一个视角看下彩礼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出自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纳采”是整个婚姻的开头,男方如果想和女方结亲,就要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人向女方家中纳“采择之礼”,而纳采时男方的礼物就是雁。
因为大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而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就不再择偶。所以古人认为,雁的迁徙顺乎阴阳,配偶合乎义礼,在婚姻中用雁当作礼物,象征着男女在婚姻里的忠贞专一。但后来因为大雁不容易捕猎,就改用木刻的大雁代替,而到近代就变成了鹅、鸭、鸡三种活禽代替。这种大雁之礼又称“奠雁礼”,在韩国、朝鲜等东南亚国家至今仍在使用。
“问名”是第二礼,即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询问女子的姓名、生辰,然后取回庚帖后,进行卜吉。其实问名真正目的在于防止近亲婚姻,以及占卜其婚姻是否适宜,亦即“夹八字”。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结果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宋代多以合婚的形式卜吉订婚;而明代则以媒氏通书、合婚以代替;到了清代,“纳吉”已经融入问名和合婚过程中;民国时期,没有纳吉仪,只有简单的卜吉习仪,将女方庚帖放置于灶神前,如果三天内没有异事发生,就是顺利,拿男女庚帖去合婚,庚帖上一般会有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就是俗称的“八字帖”。
“纳徵”也称纳征或纳成、纳币,是第四礼,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男方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做纳徵礼,也是整个流程中唯一不用大雁的一项。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 束帛,天子加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帛是古代的丝织品,圭和璋则是玉器,古代称生子为“弄璋之喜”。币,意为彩色的丝,后世所谓的“彩礼”就源于这个典故。
周制婚礼的聘礼具有象征意义,不像现在这样看重经济价值。那时彩礼很简单,一般五两彩丝加上两张鹿皮即可。隋唐时固定为九种,即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各个物件都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意义。但现代,彩礼就要实际多了,房子、车子之类的,成了家势家世地位的比拼。至此,周礼中聘礼的象征意义,变为取义取利兼得的手段,失去了“礼”的本意。
“请期”告期,俗称选日子,就是选定良辰吉日,是第五礼,一般是男方派人到女方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者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若表示接受,则使者返回复命。
“亲迎”又称迎亲,是六礼中最后一礼,指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亲迎礼始于周代,形式多样。在清代,亲迎需披红戴花,乘马或坐轿到女方家中,由傧相引领拜见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加双花披红作交文。迎新妇出门上车后,准夫婿要先亲驾车并“御轮三周”,也即让车轮转三圈。最后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被包裹抱至轿内,轿起则女方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
了解了彩礼的起源和由来我们对彩礼是不是有另一种印象,其实彩礼不仅仅是钱财,房子,车子它有很多形式,古人的流程会是对双方的尊重,这样的形式也是像外人说明,我们结婚了。就像现在的宣誓,就像现在的结婚证。
有句话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有些仪式感是好的,相爱的彼此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被拆散,如果彩礼阻碍了你的婚姻,我认为你要反省的是两个人的沟通,两个家庭的沟通,更深的就是两个家庭的教育背景,教育理念,彼此换位思考,真的想和他过一辈子了,你要携手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钱,给彼此最大的尊重,爱惜对方,遇到都合适的了也就没那么多阻碍了,也许被彩礼阻断的爱情就跟唐僧取经的9981难一样吧,只是其中一难,你还未修成正果遇见对的人。
祝所有在恋爱中的人都有个美满结局,希望他是你的正果。
网传陈铭疑似学术造假爱妻人设破灭插足他人婚姻?
陈铭的人设有什么呢?
名校名师,基本靠谱。
最会说话的人,经过聚光灯考验了。
爱妻,目前来看还没有崩。
问题里的内容呢?
就是讲陈铭的妻子学历、工作都是靠关系户操作的,这个不清楚,那些证据也都是一面之词。
讲陈铭绩点低,呃,倒是发现了他另外一面,就跟爱因斯坦数学查一样。
说陈铭老婆婚内出轨,在陈铭大一大二的时候就潜规则陈铭了,这桃色新闻没图没真相啊。
总的来说,所有的信息都是指向陈铭的老婆的,学习不行,学历有问题,工作有问题,婚姻有问题,还潜规则男学生。
但奈何,陈铭老婆并不是公众人物,就算有这些事,也挑动不了公众的关注。
而且揭发者呢,也没证据,动机也不纯。
只能说,如果还有其他证据能拿出来,能行程123页PDF的话,净化一下高校环境也很好。
但如果是凭空捏造的话,诬告会反坐的。
陈铭夫妻的问题,人家前夫都不管,我们管什么。
陈铭老婆入学也好,调专业也好,工作也好,我个人猜测或许是有几分关系户的味道在里面。
高校关系户,这类人群大家见过的也从来没少过,不过如果没有苦主,也没有撩拨大众情绪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人主动做这个调查(毕竟是不是关系户,对于相关人员,也不是秘密)。
我也不是侦探,没去调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只能告诉大家,高校里,会有各种关系户在里面,也会有因为嫉妒去打小报告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问题,但未必有那么夸大。
其实说白了,除了陈铭妻子转专业的问题,其他的都没有实锤的意义。
另外,陈铭已经律师函警告了,按他说的,这些爆料里的内容已经都调查过了。
既然已经到了司法环节,就先相信司法吧,不过大家分析问题,还是要有逻辑一点,不是很喜欢在知乎看到饭圈式逻辑。
婚姻中的两口子?
在我看来,婚姻中两口子,确实存在“公平”一说。但这个公平是情感方面的“公平”,它不是物质、时间等具体付出的对等,而是体现在双方对彼此和家庭的态度、付出和谅解之上的。这个“公平”不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但它却是婚姻能够平稳运行的基础。
我是女人(妻子的态度、付出和谅解)妻子与丈夫组成了家庭,没有人能够比她更有主人翁意识了。当一个女人满心欢喜的嫁给一个男人,就是为了与她爱的这个男人共同以家的形式共生共存。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美满温馨的家就是她要亲手织就的一个梦,她一生都会为此乐此不彼。
女人对家的付出是毫无疑问的。即使是男人在外打拼,妻子做家庭主妇,也不能说男人付出的多,而女人付出的少。男人的付出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女人的付出只能用尽心来形容。
有人说家务找保洁,带孩儿找保姆,教育找家教。可是,花多少钱能够换来女主人对家的尽心,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妈妈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呢?这是一种无价的情感付出。
如果没有女主人在家等待着丈夫,那丈夫回的还是家吗?我想只能算是住所吧。家的感觉源自于家里有妻子的存在,男人的归属感来自于有一个包容他的家。家中即使只有再专业保姆,恐怕也不会有家的感觉。
当然,作为妻子,丈夫的一切无时不牵动这她的心。辛苦奔波、承受压力,妻子都会看在眼里。她知道,只有把家经营好,才能让丈夫做到无后顾之忧,安心的打拼事业。
我是男人(丈夫的态度、付出和谅解)没有人能够怀疑一个男人对于家的渴望,男人之所以要成家,就是从之前与父母组成的家,成功独立出来,组成一个独立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家。而心爱的女人就是要组成的这个家的一半。丈夫作为这个家的一部分,理应起到支柱的作用。
确实,家里的所有一切都是妻子来打理,作为丈夫来说,每天早上出门,开始在外的奔波,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步履蹒跚的走进家门。所有的辛劳付出,都是为这个家能有一个夯实的经济基础。
同样,丈夫和爸爸的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跟妻子是一样的。男人对家庭的责任,不仅给家庭提供保障,更是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即使是女人在经济、生活方面再独立,没有男人的托扶与陪伴,内心感觉也是凄凉的。
作为男人理应体会到女人顾家的辛苦和用心。也要明白,妻子打理一个家庭的事务繁琐,比起男人在外的工作来说毫无轻松之感。这就需要丈夫以包容的胸怀和坚实的臂膀,给妻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婚姻中,双方动态的“公平”,才能使婚姻的天平保持平衡丈夫与妻子组成了家庭,同时也是支持这个家庭的两条腿。只有共同的付出和支撑,才能避免家庭跛脚而行。
“公平”肯定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时刻的保持对等。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双方的承重都是一样的,但要使人前行,而不是伫立不前,那就一定要迈开步子。这就会总有那么一刻,身体是由一条腿来承担的。双腿不停的各自承担体重,才会使人稳步前行。
以此来比喻家庭非常贴切。丈夫与妻子共同支撑着家,共同为这个家付出。随着日子逐步前行,也一定会有一方承担多一点、一方少一点的时候。但长久来看,家庭却能在丈夫和妻子交替付出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所以说,我们不能短时间的去计较双方付出多少的绝对公平,反之,也不能让另一方过多的承担重担,只有夫妻互相配合才能做到动态的“公平”。
因此,就需要我们要保持这种婚姻“公平”意识,做到主动付出、经常自省和谅解对方。一味的付出或者索求,都无法使婚姻长久的平稳运行。
总而言之,爱情需要呵护,婚姻需要经营。丈夫和妻子作为婚姻中的两口子,共同为这个家付出的同时,也需要具有“公平”意识。这个“公平”不是某一项单独数量的比较,而是双方之间情感的付出。这种情感付出是不可量化的,而是体现在彼此的态度、自省和谅解之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回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生妻是指什么样的女人?
在古代俗语比较多,不过有一句俗语最让人不解,那就是古人常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句话让现代人很不理解,寡妇都知道是丧偶的女人,那么生妻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生妻的意思充满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歧视,是古代女性地位受歧视的体现,下面就来说一说生妻的具体含义。
生妻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西汉李陵的《答苏武书》中,在这篇文章中李陵写道: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李陵劝苏武投降,李陵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孙,李家是世代为西汉抵御匈奴的名将世家,后来李陵在浚稽山之战中由于孤军深入,在匈奴腹地遭遇了匈奴且鞮侯单于主力部队包围,最终李陵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只能投降了匈奴。
李陵其实本来是假意投降,想伺机逃回西汉,但是因为种种误会和消息不通,导致汉武帝误以为李陵叛国,因此十分震怒,汉武帝下旨将李陵在长安的老母、妻儿、至亲之人全部诛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假意投降的李陵只能真的投降了匈奴。李陵真心投降后还被且鞮侯单于招纳为女婿,娶了且鞮侯单于的女儿匈奴公主。
后来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而苏武被且鞮侯单于扣押,可是苏武宁死不降,且鞮侯单于十分钦佩苏武的气节,就派李陵去招降他。但是苏武依旧宁死不降。虽然苏武不肯投降,但是在李陵与苏武交往过程中,二人互相了解对方的遭遇,苏武同情和怜悯李陵因全家被杀而被迫投降匈奴的遭遇,李陵也敬佩苏武的气节,因此二人算是惺惺相惜结成好友。
随着汉武帝去世,其子汉昭帝继位,汉昭帝开始与匈奴谈和,并开展了和亲,这样一来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大为缓和,苏武也因此被释放回汉朝。
苏武回到汉朝之后极力向汉昭帝替李陵开脱,当时的辅政大臣霍光与上官桀也曾经都与李陵关系比较亲近,因此霍光与上官桀都让苏武给李陵写信劝其归汉,并且霍光与上官桀还向李陵保证可以让汉昭帝重用他。
可是李陵已经在匈奴娶妻生子,他不想再回归汉朝,因此他就给苏武写了回信也就是《答苏武书》,在这封回信中李陵向苏武表达了对汉朝万分失望。李陵还特意在信中指出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得到的居然是老母过世,妻子改嫁的结果,也就是“老母终堂,生妻去帷”这句话,李陵借此向苏武表达,汉朝对他们俩亏欠的太多了,他没有必要再回归汉朝了,心已经凉透了。
从这个典故中也能看出来,李陵称苏武的妻子为生妻,也就是说还有丈夫的女人,“生妻去帷”这个意思就是说还有丈夫的女人改嫁了,那么在古代女人还有丈夫为何会改嫁呢?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像苏武这样丈夫下落不明,还有一种就是夫妻感情不和,被丈夫休弃了。所以用现代的话来说,生妻就是指离婚的女人。如果是像苏武妻子那样属于丈夫失踪或下落不明,这样的女人改嫁还好一点,如果是被丈夫休弃了,那可就惨了。
离婚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现代的离婚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那就很严重了。
其实古代历朝历代的律法都对嫡妻是有着法律保护的,一般官府不会轻易判决丈夫休妻,自汉朝之后中国古代的官府都尊奉七出之条才能判决丈夫休妻。七出之条是指的七条原则性的问题,即: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为其反义也。
用现代的话来说七出之条就指的是不孝顺公婆、不能生育、乱搞出轨、为人泼辣凶悍、得了很严重得病不能行动、碎嘴子爱传闲话、有盗窃等德行有亏的行为,在古代一个女人要是犯了这七条原则性问题,那官府就会支持她的丈夫把她休弃了。
除了这七条原则性错误之外,历朝历代官府和特意规定妻子如果满足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即便犯了七出之条丈夫也不能休弃,这三种情况分别是主持操办过公婆的丧礼、曾与丈夫贫寒之时共患难、娘家已经破败无人。
所以古代对嫡妻的婚姻是有着很强保护的,丈夫也不能随便休妻。而在这么严格的婚姻保护下,女人还能在有丈夫的情况下改嫁他人,那就意味着这个女人触犯了七出之条且三条婚姻保护情况还不占,而七出之条中除了不能生育之外,触犯任何一条都属于是人品有问题。
因此在古人心目中生妻就代表着被原来丈夫休弃是人品有问题的女人,否则丈夫也不可能轻易就休弃妻子,毕竟嫡妻受到官府的律法保护,一般只有很过分的女人才会被官府判决让其丈夫将其休弃。
古人一想到这些,别的男人都不敢要而抛弃的女人,那谁敢接盘啊,这样一来自然也没人敢娶生妻了。而寡妇则不同,寡妇属于是自然丧偶,毕竟丧偶与自身品行无关,顶多就是有一些迷信的人会认为寡妇能克夫,因此古代就有了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俗语。
实际上生妻就是古代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歧视,在古代有很多被休弃的生妻其实是被丈夫找茬套上七出之条休弃。
就像西晋开国功臣贾充,他的嫡妻是三国时期魏国中书令李丰之女李婉,当时李婉很有贤名,不仅有才华是著名的才女,品行好,性格温柔贤惠,是很理想的贤妻良母。
可是李丰与魏明帝曹叡是儿女亲家,李家也是魏国政权忠实拥护者,在魏国后期司马昭专权大有取代魏国之势,因此李丰很不满,他密谋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李丰及其三族全被司马昭诛杀。
李丰的女婿贾充却是司马昭心腹部属,因此司马昭看在贾充的面子上赦免了李婉的死罪,只将她发配。贾充为了不引起司马昭的猜忌,于是在岳父一家出事后,立刻站出来以凶悍嫉妒为名休弃了李婉,并与李家划清了界限,于是李婉就独自被司马昭流放到了乐浪郡(现今朝鲜平壤老乡)。
李婉被休弃之后,贾充又娶了城阳太守郭配之女郭槐为妻。后来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为此大赦天下,李婉因此得以回归中原。由于李婉为贾充生育了子女,而且为人也很贤惠,因此司马炎特意允许贾充可以双妻并立,称左右夫人,让二人复婚。
可是贾充的第二任妻子郭槐生性极为善妒,因此她不允许贾充重新与李婉复婚,贾充惧怕郭槐,所以就以自古以来没有双妻并立的礼法制度,拒绝了司马炎的成人之美。后来贾充觉得心里愧对李婉,于是出钱给她买了套房子,安排她住下,但是贾充从不敢登门,只让他与李婉生育的子女去探望。
李婉就属于因为家族惹怒了当权者,丈夫贾充为了保住自己的前途,才故意往她身上攀诬七出之条休弃使她沦为生妻,由于她的生妻身份,因此她此后一生没能再嫁人,只能孤独终老。
还有像陆游的原配妻子唐琬一样被婆婆刁难,最终迫使丈夫休弃了她。唐琬是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才女,很会写诗词,非常有才华。她在16岁的时候与19岁的大才子陆游结婚。两人婚后十分恩爱和睦,两人都精通文学,很有才华,经常夫妻之间互赠诗词,在外人看来二人完全是情投意合的一对璧人。
可是陆游的母亲唐氏却对儿媳唐琬很不满意,唐氏希望儿子陆游能勤奋用功去考取科举功名,而不是把心思用在儿女情长方面。因此唐氏多次训斥唐琬,希望她以丈夫前途为重,不要整天和陆游腻在一起,应该让陆游一心向学考取功名。
不过陆游却与唐琬感情深厚,整日离不开她,与唐琬浓情蜜意纠缠在一起,陆游对母亲的劝告是无动于衷,唐氏眼见如此就越发认为唐琬耽误了儿子陆游,对她越发不满意。
后来唐氏去尼姑庵上香祈福,顺道请尼姑为儿子和儿媳算命,这尼姑却危言耸听,说唐琬天生克夫,如果陆游继续与她在一起,不仅陆游会被克死,连唐氏也要被克死。这一下唐氏更生气了,合着唐琬是个丧门星,因此唐氏决定必须让儿子陆游休妻。
陆游与唐琬感情深厚,当然不肯将她休弃,但是架不住唐氏多次逼迫,到后来唐氏甚至是以死相逼,事母至孝的陆游也害怕母亲真做出自尽的事情,于是迫不得已以不能生育为理由将唐琬休弃。
在唐琬被休掉之后,唐氏害怕她和陆游旧情复燃,于是赶紧托人说媒给陆游又娶了妻子王氏,并且唐氏多次催促陆游尽快生孩子,好把心思放在科举之上,最终陆游与王氏生育了长子陆子虞,而陆游由于心灰气冷与唐琬的感情,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科举之中。
唐琬属于很无辜的被婆婆硬逼着陆游将她休弃了,尤其是陆游很快又再婚还与王氏生育了儿子的事,更加坐实了唐琬不能生育的事,因此唐家也对陆游一家很不满。在陆游再婚生子之后,唐家也托人帮唐琬寻找婆家。
其实唐琬这种生妻还好一些,毕竟只是不能生育,这也是七出之条中唯一不牵扯人品的一条,所以还比较能让人接受,因此唐琬再婚也比较顺利。很快唐家就托人给唐琬找到了新的丈夫,那就是宋朝皇室宗亲永嘉郡王赵士程。
赵士程比唐琬大了十几岁,也很有才华,当时他是属于丧偶,他与前妻已经生育过子女,因此也没有生育方面的顾虑。他很欣赏唐琬的才华,也素闻陆游的才名,在唐琬和陆游离婚之后,赵士程十分同情怜悯唐琬,所以在唐家放出给唐琬找婆家的消息后,赵士程不顾世俗对生妻的偏见,第一时间就到唐家提亲,就这样唐琬再婚嫁给了高富帅的皇室成员赵士程。
婚后赵士程没有纳妾,只有唐琬一人,并且两人还很快生育了一子一女打破了唐琬不能生育的传闻,后来唐琬与赵士程所生之子赵不熄被过继成为濮王,身份地位在南宋极为显赫。
赵士程与唐琬婚后十分恩爱,而且赵士程还十分大度,有一次他与唐琬到绍兴沈园游玩,正好偶遇到了陆游,这是离婚之后唐琬与陆游第一次见面,两人这一面相见感慨万千。赵士程很大度没有吃醋,他反倒鼓励唐琬主动过去与陆游打招呼,毕竟曾经也爱过。
于是在赵士程同意之后,唐琬主动来到陆游面前敬了他一杯酒,可以说两人的情缘随着这一杯酒就彻底画上了句号。陆游也在这次游园之后感慨万分,当即就在沈园墙壁上题写了《钗头凤》一词。
像唐琬这样结局的生妻在历史上很少见,主要由于古人对生妻的偏见,使得生妻被休弃后很难再婚,无疑唐琬是很幸运的,被休弃之后还能再婚嫁给赵士程这般痴情能宠爱她的男人。
所以生妻在古代就是指被丈夫休弃的女人,由于古代的七出之条使得古人对被休弃的生妻有偏见,因此才会有了宁娶寡妇,不娶生妻的俗语。实际上这俗语是古代封建思想的糟粕,属于对女性的歧视之语。
现在社会中老实人可以不结婚吗?
当然可以,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如果婚姻给你带来的幸福感高于单身的时候,那就再考虑婚姻也不迟。
婚姻就是围城,进来的人想出去,没进来的想进来瞧一瞧。无论你是精明还是老实,都逃不过婚姻中的琐碎,逃不过难处理的姑嫂婆媳的关系,逃不过七大姑八大姨的长舌。
我觉得一个人经济实力不错,可以靠自己过的很幸福时,就不要来沾染这份烦恼了。以前年代经济困难,婚姻的结合可以互帮互助,现如今的婚姻成本太高了,再也没有互帮互助了,只有互相伤害了。
所以还没进来的亲们得慎重考虑好再进来,一旦婚姻关系成立,你就不会再为自己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