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20首,榴花照眼艾蒿香出自哪首诗?

2023-06-03 06:44:02 141阅读

端午节的古诗20首,榴花照眼艾蒿香出自哪首诗?

“榴花照眼艾蒿香”出自宋代一首诗,谁写的无从考证。说的是端午节挂五彩线,全诗如下:“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个人度端阳”。看看,门上挂艾草,喝雄黄酒,小孩子戴棕子模样的香包等等,这些习俗流传至今,我们家每年端午这天必定买一大把艾叶,然后每个门,窗户都放一些,也算有点节日气氛。

端午节的古诗20首,榴花照眼艾蒿香出自哪首诗?

杜牧的有关端午的古诗?

杜牧没有写过关于端午的古诗,是“诗圣”杜甫写的。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节诗词,例如:

1.《南乡子·端午》

宋代 · 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2.《端午日》

唐代 ·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己酉端午》

元代 ·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关于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的古诗?

1.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描写元宵节的古诗: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