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歌2020火爆歌曲,蒋大为真正身高多少?
网络红歌2020火爆歌曲,蒋大为真正身高多少?
172cm
蒋大为,中国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身高172cm,1947年1月22日出生于天津和平区,毕业于天津市耀华中学。
蒋大为自小学习美术,1969年,调入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团。1975年调至中央民族歌舞团。1974年,蒋大为与同乡的原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歌独唱演员张佩君在天津老家结婚。1978年,女儿蒋怡出生。
1978年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1980年演唱《牡丹之歌》成名、1984年在央视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986年《西游记》中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凭借这四首响当当的歌曲,蒋大为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歌唱家。
1993年,蒋大为辞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职务,全新投入艺术创作中。
2002至2003年,先后推出《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专辑。
2006年前后,推出音乐教材《我的声乐笔记》。
2007年至2009年,先后做客《童心回放》、《艺术人生》、《鲁豫有约》节目。
2012至2016年,先后参加《星光大道》(任评委)、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任评委)、河北卫视的《中华好民歌》及《明星同乐会》等多档综艺节目。
1986年、1996年、1997年、2009年、2020年,蒋大为先后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手挽手心连心》、《满园春》、《亲爱的中国》等歌曲
黄龄的唱功属国内歌手一流?
歌火人不火,歌出圈人不出圈,我个人觉得主要在于公司宣传方面,也就是公司捧不捧,另外也缺少一定的运气。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强捧遭天谴”这是流行在娱乐圈里的一条规律。
黄龄代表作有很多《痒》《特别》《High 歌》《原谅》《龄EP》《红眼睛》《来日方长》。
但传唱率颇高的歌曲,就只有《High歌》和《痒》这两首歌了,而且《痒》是郁可唯唱红的,《High歌》是张玮唱红的,歌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要不然传唱度也不会那么高,可能身为原唱的黄龄缺了点运气吧。
对于歌火人不火这个问题,黄龄自己给出了答案。
近期节目采访:很多人说你歌红人不红,会不会刺激到你。
黄龄:“歌红人不红,有什么刺激到我,总比人红歌不红要好”,她还说了音乐像血液一样融入了灵魂。
2020年2月15日,黄龄开始参加浙江卫视音乐励志节目《天赐的声音》,担任节目的飞行合伙人;6月,参与芒果TV选拔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乘风破浪的姐姐》于6月12日(今天)播出,在里面演唱改编版《芒种》,媚骨天成,黄龄唱的也很好。
韩红最经典的歌曲是什么?
韩红老师最经典的曲目是 【慈善】
大家知道,2020春节注定不平凡,武汉疫情发生,全国各地人民纷纷施以援手,演艺圈明星们也进行着爱心奉献,给武汉雪中送炭。而其中备受瞩目的莫过于歌星韩红。自从此次疫情发生以来,韩红及其团队就一直奋战在支援前线,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大家展示了一个普通艺人、一个慈善工作者该有的责任。
虽然韩红一直以歌唱和天籁般的嗓音见长,但是在波及全国的重大灾情面前,韩红丝毫不见含糊
在1999年的一场缆车事故中,一名幼儿痛失父母,韩红作曲做词,创作了撕心裂肺的【天亮了】轰动全国,并且收养了这个孤儿
2011年她发起了(百人援助)的公益活动
几十年如一日,她从内蒙到青藏,从青海到新疆,她带领志愿者到贫困山区,送去医疗服务,捐助资金达到10亿元
从军30年,为了对得起这身衣服,不接广告,不接商演,为了赚钱,知道2015年退役,才开始进入《我是歌手》
而这主要原因是,我要多赚钱,钱要捐空了
这就是韩红,一个执着的慈善家
包括汶川地震、舟曲地震和当下的武汉疫情等,我们均可以看到她的身影。而韩红的钱,基本上全花在了慈善上,成了一个荷包空空的大咖
不过,或许是因为近日操劳过度,韩红还是病倒了,不过韩红依然坚强的奋战在一线。对此,网友们纷纷为韩红祈祷,希望她早日康复,也呼吁想捐款的朋友可以通过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
所以,也正是有着韩红这种刚直不阿,敢于硬干的人,还有那些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默默苦干的人,我们坚信我们可以渡过这次难关。愿中国有越来越多的韩红,越来越多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感谢
有没有一首歌曾让你感动?
有那么一首歌,曾让我感动得痛哭失声、泪流满面。
那就是《心愿》。
《心愿》,又称《曾经的那些》,是1994年秋由王泽作词作曲,1996年夏由四个女生(王泽、杨颖、乔媛和唐景莲)演唱的校园风歌曲,因曲风轻盈并且含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而得以广为传唱。
1996年,那时我还在上小学。身处闭塞落后的小山村,我无从知晓这首歌。
与这首歌相识,是上高中的时候。
2002年,我从山村走进城市,结实了几个好朋友,并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幸运的是,至今近20年,我们仍未走散。
那会,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这首《心愿》,我最喜欢的歌是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但我的好朋友阿力着迷似地喜欢。
那会,我们几个好朋友课余时间聚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听着随身听,听粗朴的磁带里一遍又一遍循环自己喜欢的属于青春的歌。我们安静地听着,大声地唱着,一遍又一遍。
阿力经常为我们唱的便是这首《心愿》,一遍又一遍。
湖水是你的眼神
梦想满天星辰
心情是一个传说
亘古不变地等候
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
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
沧海桑田的拥有
那些我爱的人
那些离逝的风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那些爱我的人
那些沉淀的泪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湖水是你的眼神
梦想满天星辰
心情是一个传说
亘古不变地等候
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
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
沧海桑田的拥有
那些我爱的人
那些离逝的风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那些爱我的人
那些沉淀的泪
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我们都曾有过一张
天真而忧伤的脸
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
轻轻地一天天
一年又一年
长大间
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轻轻地一天天
一年又一年
长大间
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长大间
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每次听她唱起这首歌,就似听到了她心底爱情的花朵,在静静地绽放,在悄悄地低语,在执着地诉说——“那些我爱的人,那些沉淀的泪,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
一曲终了,她的叹息几不可闻;我们的心疼暗暗生长——那属于少女的几乎无望的爱恋哟!那明亮而勇敢无畏的青春!那单纯而美好纯粹的友谊!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的大学,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的别离。
跨越从南到北的高低起伏、途径从西到东的日出日落,我来到了我的大学。
那是我第一次离家那么远,背井离乡,举目无亲。
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所有的人都是陌生人。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各种不适应,想家、想亲人、想朋友,心情低落到了极点、灰暗到了极点,眼眶似随时要崩溃的河堤,一池的泪抑不住要奔泻千里。
有一天晚上,阿力打来电话。我心中喜悦又心酸到极点,一肚子的话要说,又竟然默默不知何以言。
半晌,话筒那头传来了她的清唱:
“湖水是你的眼神,
梦想满天星辰
心情是一个传说
亘古不变地等候”
我一下子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她在那头听到了,一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接着唱了下去
“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
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
失声痛哭变成了嚎啕大哭,惊动了我的新舍友们。
她们围过来,有人拉着我的手,有人拍着我的背,有人搂着我的肩,一声又一声地说:“别哭,别哭,有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可以帮你;想家了,说出来,会好过一些;别哭,有我们在……”
直到我破涕为笑。
我听着话筒那边,那个亲爱的人,仍在为我唱着动听的歌,一声声熨平了我心头的曲曲折折、起起伏伏。
我看着眼前,一群亲爱的陌生人,一张张和善的笑脸,渐渐地温暖了我孤独无助的灵魂。
我心想,亲爱的阿力,我的好朋友,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我们的心依然是近的;亲爱的舍友,如今我们有缘相聚,愿我们今后成为一生的好朋友……
而今重温此歌,依然是满满的感动。
谨以此歌致敬我们过去的青春!愿我们友谊长存!
你是因为什么而喜欢上了相声?
谢谢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喜欢相声、喜欢德云社是因为两档电视节目。
因《周末喜相逢》认识了相声这门艺术在我上学的时候,由于那时候的娱乐方式相对匮乏,看电视成了我最大的“爱好”。平时要学习,到周末的完成了作业,就有机会看看电视。2000年的时候,电视娱乐节目相对很少,每周六晚中央三台有档名叫《周末喜相逢》的节目,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节目“好笑”,全是小品(那时候分不清相声和小品的区别),慢慢的看上瘾了,成了每周必看的节目。
节目里有很多的笑星来表演,印象最深的是苏文茂先生。一段《批三国》让我了解了相声这门艺术,苏先生清俊文雅的表演中既幽默搞笑又带有文学性,让我一下子着了迷。开始知道了“两个人在台上互相对话,搞笑,没有大的道具,这种艺术的形式就是相声”,这是我对相声最初的认知。
慢慢的,我从电台、磁带、电视中去听刘宝瑞、侯宝林、马三立等相声大家的作品,越来越着迷。一段段作品诙谐中带有哲理、对话中启迪内心,有说有唱,有文有“武”,好不精彩!那几年可以说只要电视里有相声都会看,李金斗、侯耀文、姜昆、冯巩的作品几乎都看过听过,也知道了什么是单口、群口、双簧这些相声形式。不同形式都那么精彩,那么有魅力,正是这种巨大的魅力让我喜欢上了相声这门艺术。
因为《剧风行动》知道了郭德纲因为是安徽人,安徽台的节目自然基本就都看过,从《超级大赢家》到《马莹看电影》,再到2005年开始的《剧风行动》,每档节目都很关注。那时候《剧风行动》的主持人有周群、阿进,还有个插科打诨的人,黑黑胖胖的,但是薄嘴唇,很搞笑,他就是郭德纲。
当初对他的了解就是一个节目主持人,直到后来新闻里郭德纲办的《北京相声大会》很出名,才知道他原来是个相声演员。我就从网上去搜他的段子,一段和张文顺先生的《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让我听完彻底“颠覆”了对相声、对郭德纲的认知,这段经典的作品至今仍然会不时翻出来去听。通过这段相声了解了相声过往的历史和造成当时不景气的原因,当时就觉得这个演员不一般。后来我还特意买了郭德纲的光盘,记录的天津省亲转场的节目,段段精彩!
从北京相声大会到德云社后来北京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那个阶段的郭德纲可谓佳作频出,从《红事会》《白事会》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再到“我”字系列、“你”字系列的作品,无一不是经典制之作。至今仍然记得只要是泛黄清明上河图背景的段子,都是精品。他敢说、会说、能说,当然也得罪了很多人,一次次走上风口浪尖,又一次次“化危为机”,愈发出名。
通过郭德纲的表演,我也了解了真正的说学逗唱,了解并喜欢上京剧,收获很多。因此郭德纲自然成为了德云社的符号,德云社也成了我心中当下中国相声的“代名词”。他最初的人设就是“非著名相声演员”,“瓦片也有翻身日,东风也有转南时”,郭德纲通过自身的积淀和努力,成了“草根逆袭”代表人物之一,因此喜欢上了郭德纲,喜欢上了德云社。
一直以来的作品没有太多的主旋律渲染,那句“相声不是为了搞笑就真的搞笑了”一语到位,回归了相声的本我,通过一段搞笑的作品,让我能释放压力,挺好!
当然,近几年随着德云社的壮大、老郭年龄的增长,家大业大必须追求安稳守业的原因,类似当初的精品鲜有问世。但我会一直关注着老郭、于大爷为代表的德云社,关注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