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婚人祝福词,如何看待朋友会渐行渐远这件事
证婚人祝福词,如何看待朋友会渐行渐远这件事?
谢谢邀请。对于朋友渐行渐远的现象我是这样看的:
朋友本来如胶似漆的,不会无缘无故地就远了,远了,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还应该不是令人愉快的原因,没有任何一种疏远,是因为在一起愉快的情况下发生的,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感悟到这一点。
朋友间不快乐的产生,也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责任,只是在那个事件中,责任有主次之分罢了。
不自觉的人,会把责任一退六二五全推到对方身上,认为自己什么什么的都做得无可挑剔,更无可指责,是对方不知道好歹或拿“我”不识数,反正在这样的人眼里,都是别人的错。我要说的是,往往这样的人正是需要在矛盾中负主要责任的人。
这样的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别人都不完美,你怎么就完美了呢?都是肉眼凡胎的,怎么独他超然物外了?恰巧相反,你的表现说明,你最没脱俗,否则,怎么会斤斤计较?
都是常人,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地只突出显摆自己,忽视了朋友,遇到大气的,可以原谅你,可次数多了,就是你缺点太多,同样不是神而是人的朋友,怎么会不选择远离你呢?人家有这个权力。
以疏远的方式离开,你那朋友还真很有素质的,不然,遇到了性子烈脾气暴的,还不跟你当众反目才怪。
所以说,疏远,慢慢变淡,是对方在给你留足面子,给你坡,让你好下驴子呢。从而免得正面冲突,大家也不至于太难堪。老实说,如果 真被我言中了,失去这样的朋友,真是你的严重损失之一。
如果你确定是这样的,那么就得在反思清楚之后,主动出面重拾昔日友情,亡羊补牢犹犹未晚。
合适的方式,当然得是向对方诚恳检讨自己曾经的若干个不是,放低自己,放到正好合适的位置就行了。
心诚则灵,如果对症了,朋友不但不会继续生疏,还能失而复得,以至更加肝胆相照都不是不可能的。
正直大气的人,凡是矛盾出现了,都应该也能够做到首先向内找,反复检查自己有没有错,而不是像老虎落猪身上,只盯着人家的黑不放。
一直推崇这样的准则,所以,我才先猜测说朋友疏远可能是你的原因造成的。
而必须申明的是,我的主张并不代表我是想一棒子把你打死,因为,我明白如果如此武断,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那种见你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就不认识你了的小人。
如果刚好被你碰到了,产生交集了,也不能责怪你不是小人们所需要的“有用”之人,而只能遗憾你遇人不淑。
对于这样的小人之流,你曾经结交了,而且投入了感情了,都是浪费了感情和精力的,如今他自己走了,没有用你费尽心思去摆脱,就“远了小人”,咱打鼓敲锣地庆贺还都来不及呢,还纠结个哪门子呀?
能不能分享几张抗疫题材的照片?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抗疫期间虽然我很少出门,一直都和家人被隔离在小区里,但是因为我们小区被彻底隔离,外面的蔬菜和水果,肉类进不来,便允许我们隔几天每家出一个人到市里的大型超市去购一次物,于是便趁着一次出门购物,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顺便拍摄了这些去购物时沿途的抗疫图片。
1,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标语。
2,用泥土和石头堵塞的路口。
3,所有的门面紧闭的街道。
4,每个路口执勤的防疫人员。
5,进出入小区时必须登记的帐篷。
6,被彻底封闭的路口。
7,被多层封闭的交通要道。
8,被多处封堵的街道。
9,被拦头截尾封闭的小区。
10,进出必须量体温,登记的路口。
11,人流寥寥无几的超市。
12,以及被抢购一空的货架。
原本还准备多拍些图片,做一个项目的,以完整地,细致地记载这次疫情,但是不容许人在外面长久逗留,就拍了这些图片,就一次性全部发了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离异家庭孩子婚礼父母怎么上台?
父母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离婚了,但孩子始终父母的心头肉,这个是不容置疑的。结婚是孩子的终身大事,孩子从心里也希望得到自己亲生父母的祝福,所以孩子结婚即使已经离异,也应该由自己的亲生父母上台送上祝福。
我参加了不少两口子离异多年,孩子结婚的时候还是原配一起为孩子送上祝福。现任的有没有必要计较配偶的过去。结婚毕竟是孩子的大事,孩子父母都希望讨个吉利,讨个好彩头。如果确实太憋屈,那就只有不上台,私下把红包给新人也是有的。去年,我同学的儿子结婚,她也是离婚多年,现在在一起的老公也没有领结婚证,她前夫也已经有女朋友。但是,孩子结婚他们还是一起上台给孩子祝福,两个现任都在台下观礼,台上台下也还是一片和谐,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
也有很多离异孩子的婚礼,可能因为怕到是尴尬,不好处有不懂事的,还是坼台。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好了,会让新人觉得不吉利,所以就直接省略了这个环节。这种情况也还是很多。
总之,孩子结婚是人生的大事,能够由亲生父母送上祝福是最好不过的。如果实在不行,也只有随其自然了。
证婚人致辞简短精辟句子?
今天受新郎新娘和双方家人的重托,能担任本次婚礼的证婚人,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xx先生和xxx对象的婚庆典礼,共同见证他们的大喜日子!在此,我谨代表单位,向这对新人及双方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表示热烈的祝贺!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这对新人的结合是命运的注定。看新郎仪表堂堂,看新娘漂亮贤惠,他们的结合是真正的郎才女貌。希望他们能永远记住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从今天开始,心心相印、幸福美满、祥和平安到永远!
(面向新人)此时此刻,你们已结为恩爱夫妻,从今以后,无论贫富、疾病、环境恶劣、生死存亡,你们都要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在人生的旅程中永远相濡以沫。
最后,再次祝福xx先生和xxx对象新婚幸福、百年好和!祝在座的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家庭幸福!同时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祝朋友们一生平安。谢谢大家!
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过世?
陈香梅不仅仅是飞虎将军遗孀,她是中央通讯社第一个战地女记者,在陈纳德去世以后,她带着两个女儿在美国华盛顿,凭着自己手中的笔、演讲口才、丈夫留下的人脉和见识,创下一片天地,成为美国第一个女性华裔航空公司副总裁、第一位进入白宫工作的华裔政治家,先后受到8位美国总统信任,成就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从政的传奇。
她的故事始于爱情,却远远超越了爱情。
一介纤纤弱女子,如何在颠沛流离的乱世,邂逅一段甜蜜的旷世姻缘,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庇护之后,横跨大陆、台湾、美国,开创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从政的历史?
连如今在美国政界做到最高职位的华裔女部长赵小兰,当初也是得益于她的推荐,才成为白宫学者,走入政界。
陈香梅,她的传奇远不止嫁给了飞虎队将军陈纳德。
陈香梅和陈纳德夫妇
乱世颠沛流离的名门少女论起陈香梅的家世,是书香门第的民国名媛。
她的外祖父廖凤舒是民国外交官,曾出任过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是革命家廖仲恺的兄长,母亲廖香词也曾在法国、意大利求学,精通六国语言。
她的父亲陈应荣少年就远赴欧美读书,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归国,担任过大学教授,后来出任中国驻旧金山领事。
陈香梅1925年6月23日出生在北京,那时候外祖父的外交部官邸车水马龙,父亲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兼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出身书香门第又家世优渥,本是岁月静好。
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女儿,母亲一连生了六个女儿,取名香菊、香梅、香莲、香兰、香竹、香桃,这个二女儿香梅的一生果真应了那句“梅花香自苦寒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母亲带着六个女儿迁往香港避难,父亲则被派往美国担任民国驻新墨西加利领事,家族在北平的资产也在战火中荡然无存。
千金对象的生活顿时变得捉襟见肘,母亲要靠变卖首饰贴补家用,雪上加霜的是四年后,母亲不幸身患癌症去世。
外祖父母远在北平失去联系,祖父已经去世多年,14岁的陈香梅不得不和18岁的大姐,靠父亲寄回的薪水,一起抚养四个妹妹,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少女时代的陈香梅,已经初露才华,她代表所在中学参加全港中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一举获得冠军,她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为她后来传奇的一生创造了机会。
香港很快也被日本人攻陷,陈香梅和姐妹们又开始了艰难的逃亡,辗转澳门、广州、玉林、桂林,途中她染上痢疾,幸而服用了中药两天以后退烧,大难不死。
18岁的陈香梅
在临时搬迁到桂林的岭南大学毕业后,1944年陈香梅考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担任助理,由于她的中英文功底都很好,经过几个月试用以后,她顺利成为中央社第一个女记者。
19岁邂逅赫赫威名的飞虎队将军当时的昆明,驻扎着美国空军14航空队,其前身正是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1941年12月20日上午,飞虎队在昆明上空与日本空军首次交锋,以9:0的战绩首战大捷。
后来不到一年时间,飞虎队创造了连胜四十多次空战记录,以一抵十,用不到60架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日方敌机296架,占日军战机总数568架的52%,己方仅损失11架飞机,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世界最佳空战记录。
飞虎队
飞虎队的创办人是美国人陈纳德,他有着精湛的空战培训经验,常常因战术意见和上司不和,43岁因病以上尉军衔退役。
1937年,刚刚赋闲不久的陈纳德收到了来自中国的一封邀请信。
当时的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亲自担任航空委员会的负责人,她亲自写信给陈纳德,邀请他来担任中国空军的总顾问,月薪1000美金。
蒋介石、宋美龄、陈纳德合影
这个邀约,改变了落寞不得志的陈纳德的人生,也意外造就了一段旷世姻缘。
陈纳德第一次见到宋美龄,就被她的优雅和睿智所折服,在日记中写道:“她将是我永远的公主。”
其实他不知道,真正占领他心田的小公主,将在8年以后才来到他身边,她就是19岁的战地女记者陈香梅。
1945年,陈香梅因流利的英语被安排专访陈纳德,此时的陈纳德已经因战功赫赫升任美国准将司令。
自古英雄爱美人,当陈香梅出现在清一色男性记者团当中时,她明亮的黑眸、纤细柔弱的腰肢和东方典雅的风韵,一下子就击中了陈纳德将军的心。
中央通讯社第一位女记者陈香梅
陈香梅的父亲陈应荣时任民国驻旧金山领事,陈纳德一行访问中国的签证都经他一手安排,和陈纳德将军也是好友,还专程拜托老友对女儿多加照顾。
陈香梅当时有一位初恋男友,是她中学同学的哥哥,两个人一起逃难感情甚笃。
连姐姐都调侃陈香梅,对陈纳德将军赞不绝口“是不是爱上他啦?”;男朋友也暗讽“他们都知道老头(陈纳德)对你多好,想不定另有用心……”
她自己对陈纳德的感情尚在懵懂之中,那是一个少女对英雄由衷地崇敬,何况陈纳德已婚有8个子女,比她大32岁,比她的父亲还大一岁,他们之间保持着社交往来的友谊。
陈纳德将军受父亲陈应荣委托,帮他找到另外4个女儿,还协助陈香梅和四个妹妹办好美国签证,陈香梅却毅然拒绝了父亲的安排,留在了昆明,继续她的战地记者生涯,这里面有对祖国的眷恋,也许还有对陈纳德将军的情谊……
十年神仙爱侣,一千个春天1945年8月,陈纳德奉命回美国,他用一个绵长深情的吻别对心仪已久的陈香梅道别,也以一句“我会回来的!”暗示了自己的心意。
陈香梅则被派到上海中央社工作,男友希望她一起赴美深造生活,因陈香梅不愿离开祖国而分手。
优雅又才华横溢的女记者陈香梅,在上海不乏才俊追求,其中有一位中央信托局的高管聂光坻,英俊潇洒,穷追不舍,还向她提出求婚,不过他迎来了强劲地竞争对手陈纳德。
军人陈纳德在爱情的战场上也毫不含糊,他回美国和结发33年分居8年的妻子耐尔·汤姆逊办好离婚手续,4个月后回到中国上海,直接向陈香梅求婚了。
他果决的行为和炽热的表白拨动了她的芳心:
“我以前不能对你说,可我清楚你一定知道,我爱你,我一直在深深地爱着你!”
而年龄、种族、信仰的差距,都一度让陈香梅犹豫过。
陈纳德将军想法设法讨好她的外祖父母,陪外祖父打桥牌,给外祖母送玫瑰,尽管外祖母建议心爱的孙女可以另外选择一位年轻的中国丈夫,后来向陈香梅坚定的爱妥协了。
父亲陈应荣和继母专程从美国赶回来,与陈纳德和女儿面谈,坚决反对这桩婚事,父亲花了五天时间也没能说服这个从小就倔强的女儿,最终勉强给他们送上祝福。
2年后,1947年12月21日,22岁陈香梅和54岁陈纳德将军在朋友借给他们居住的小洋楼里结婚了。
陈香梅和陈纳德结婚照
陈香梅是天主教徒,婚礼现场用1000多白菊花搭成喇叭型的结婚钟,新人夫妇别出心裁地用一个日本战俘将军佩剑来切开婚礼蛋糕,一段恩爱眷侣生涯就此展开。
陈纳德夫妇用日本战俘军刀切结婚蛋糕
记者拍下陈纳德和陈香梅的蜜月热吻
婚后,他们生育了两个女儿,宋美龄是她们的教母,蒋介石亲自给孩子取名为美华、美丽。
宋美龄和陈纳德一家
陈纳德将军创办了民航运输公司,陈香梅当丈夫的助手一起打理公司,他们常年居住在台北,常常举办社交聚会,宋美龄、蒋介石都是他们的座上宾。
只可惜,这幸福只有10年8个月。
1957年春,长期吸烟的陈纳德被诊断出来肺癌,做过一次肺部切除手术以后,1年半后依旧不治去世,被安葬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这时候两个女儿才8岁和9岁。
陈纳德给妻子留下一封情深款款地信:
“当我同你结婚时,我实际上只要一个愿望——找一个值得尊重的妻子,一个给我以温情、尊敬和爱心的人……
你给了我想要的一切,甚至比那还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从你那里已经得到了,比大多数男人拥有的都要多得多的幸福、理解和爱……
我时时刻刻都在深深地爱着你。”
当年陈香梅和父亲的对话犹在耳侧:
“我知道你们的好意,我宁愿同与我相爱的人生活三五年,也不愿和我不爱的人相处一辈子。”
孀居美国,一切从头来过在台湾居住了10年以后,1960年陈香梅带着两个女儿远赴美国。
当时陈纳德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不承认白人嫁娶非白人的婚姻,陈香梅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和丈夫的前妻、八个子女对半分割遗产,就搬到了华盛顿州,因为丈夫的好友她的律师都住在这里。
他们在台北的家,原本就是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台湾当局赠送给他们居住的一座破旧小洋楼,多年以后,身在美国的陈香梅还收到台湾当局发来的一纸通知书,要她交还房子。
陈纳德、陈香梅台北故居
战斗英雄将军遗孀的身份,给她带了了一些光环,但未来的生活很长,都要靠自己来走。
33岁的陈香梅依旧气质优雅、举止高贵,身边不少朋友开始追求她,都被她一句话给打发了:
“我要葬在阿灵顿军人公墓陈纳德将军的身旁,不能改名换姓。”
陈香梅在华盛顿乔治亚城大学找到一份翻译的工作,领着350美金/月的微薄薪水,一周三晚在家教美国学生学中文,每人每小时10元以贴补家用。
业余时间她坚持笔耕不辍,1962年出版了记载她和陈纳德爱情故事的《一千个春天》。
这本书一出版就登上美国畅销榜榜首,一年之内20次再版,也再次改变了她的生活。
陈香梅受邀开专栏,不少公开活动以5000元美金的费用邀请她去各地演讲,她手中的笔和演讲的才华,终于让她不再为收入窘迫而发愁,而且赢得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
时值美国总统大选,在一个宴会上,她正好坐在马里兰州共和党妇女会主席施薇亚·赫曼旁边,邀请她帮助组织少数民族团体,为尼克松助选。
这次选举,尽管她助选的尼克松败下阵来,却被当选的肯尼迪总统关注到,因此委任陈香梅被委任为中国难民救济总署主席,成为第一个进入白宫工作的华裔女性。
陈香梅和肯尼迪总统在白宫
从此,她作为第一个站上美国政治舞台的华裔女性,连续得到历任8位总统的信任,成为美国政界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女性。
1967年,她被尼克松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总统委员会主席,尼克松胜选后,1968年她出任共和党财务副主席和行政委员。
尼克松总统、陈香梅、基辛格
1978年,里根总统竞选再次邀她助选,里根总统胜选后,她1980年出任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席,还两次当选共和党少数族裔全国委员会主席。
陈香梅和里根总统
1981年,她作为里根总统的特使回到阔别33年的中国,与邓小平主席会面。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时,安排她坐在美国方首席,邓小平幽默地说:因为美国有100个参议员,但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
陈香梅和邓小平主席会面
1989年老布什总统当选后,邀请陈香梅担任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和白宫学者委员会委员,也就是在此阶段,她举荐赵小兰成为白宫学者,开启了华裔女部长赵小兰的从政之路。
陈香梅和老布什总统夫妇
1993年克林顿总统上任后,依旧依托她在中美开展教育交流项目。
陈香梅和克林顿总统夫妇
陈香梅,真正成为中美交流的民间大使,在白宫的圈子里,涉及对华政策总是会咨询她的意见。
当初陈纳德应该也没有想到,他身高仅1.55m的娇小中国新娘居然能迸发如此巨大的能量!
她收到多位美国总统邀请她入阁均婉拒,她坦承是因为政府官员的薪水太少,而且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官僚,她选择了参政却又不成为一个全职的政客。
航空界的不解之缘:第一位女性航空公司副总裁随着《一千个春天》出版,陈香梅声名鹊起,经济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陈纳德的飞虎队旧部下不少已经身居要职,陈香梅本身在台湾关系广泛,和亚洲有不少渊源,因此收到希望开拓亚洲业务航空公司的工作邀约。
1963年,她获得了一份高薪工作——泛美航空公司公关部助理,年薪1.5万美元,外加差旅费用。
1965年,陈纳德将军手下的一名飞行员创办的飞虎航空公司力邀陈香梅加盟,给出了更丰厚的条件,陈香梅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陈香梅从飞虎航空公司副经理一直做到副总裁,期间她跑去越南总理陈善谦争取到飞机降落权,后来又办妥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降落权,为飞虎航空立下汗马功劳,这已经不仅仅是靠一个将军遗孀身份为她带来的便利。
直到飞虎航空公司整体出售给快捷集团,新老板依然要求陈香梅留任5年的顾问工作,直到1995年她70岁才让退休。
1973年,陈香梅入选美国妇女杂志评选的“全美杰出十二位女性”。
在文学界、商界、政界,她都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成为美国女性想成为的榜样。
在经济条件好转了以后,她就开始投入自己的财富和力量做慈善,1984年开始在中国设立陈香梅教育基金,扶持穷苦地区的学生和老师,少年时代老师的教诲和帮助影响至深,她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扶持下一代。
昔日美丽的容颜终究老去,她却如苦寒中的梅花绽开,芳香沁人心扉。
2018年3月30日,94岁的陈香梅在美国华盛顿家中安然去世。
她在自传中写道:
“我一生的经历,从流亡学生到从事新闻工作、单人匹马在美国奋斗,甜酸苦辣都有。一路走来很有趣味,所以我没有白活。”
她的一生,幼年丧母,青年丧夫,历经战乱颠沛流离,在每一次常人难以想象的打击中,坚强地生存下来,还绽放出万丈光芒。
那一段轰动的跨国婚姻,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也给她提供了日后行走美国的一点资历,但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刻苦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才是照亮她一生的能量来源。
勇敢生活,勇敢爱,勇敢做自己。
云慕溪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女神魅力研究所,不只是美丽、优雅、爱情、内涵、有趣……
敬请关注:女神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