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乐合适吗,有人说送节时不能说端午快乐

2023-02-12 15:40:03 57阅读

端午节快乐合适吗,有人说送节时不能说端午快乐?

我们那里曾经有个领导,每逢过年过节,总是喜欢给上级领导发短信,祝贺节日,而上级领导出于礼节,也给他回复短信,互致问候。

这本来很正常,上下级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相互问候,无可厚非,但如果用错地方也会弄出笑话。

端午节快乐合适吗,有人说送节时不能说端午快乐

那位喜欢发短信的领导,有一次遇到某个节日,同样给领导发了一条短信祝福,结果一直没有等到领导的回复,他觉得不应该呀,每次发出去的短信,领导都会很快给他回复的,他每次也都欣喜万分,感觉到与领导的关系越来越近,可这次迟迟没有回复,他就感到特别的纳闷,心中不免起了很多猜忌,怕领导生他的气,或者哪个方面做的不够好,得罪了领导,亦或……等等,为此他茶饭不香,寝食难安,最后,他将此事告诉了他的朋友,问他的朋友是怎么回事?他的朋友问他发的什么内容,他说:祝领导节日快乐!句子虽然短了些,但是也没毛病呀,朋友又问他是哪个节日发的?他答:清明节![what][偷笑]

严格的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战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的。屈原因为主张政治改革,触犯了贵族阶层的利益,被排挤和流放,之后秦国与楚国交战,楚国被灭,屈原悲愤之极,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所以,端午节是一个忌日,与清明节有些类似,是对已故有影响的人物或亲人的纪念日,每当此时,心中总是有些悲痛的情绪,因此不能说端午节快乐,与人们此时的心情相背,不合时宜。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开始又被国家列入法定节假日,以利于爱国精神的传承,并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粽子,有的地方还赛龙舟,有的地方家家户户的门廊上都挂上菖蒲等艾草,用来辟邪,这些传统的活动方式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

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应该是比较肃穆悲哀的一天,不是一个可以用来互助快乐的节日,但可以互助平安、健康,这与端午节的性质相符。

你家乡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我的家乡在陕西,小时候端午节一到,我们兄妹三人都特别开心,因为那不仅意味着可以吃粽子,还有新衣服穿。细细总结下来,有以下习俗:

一,走亲戚。

在陕西宝鸡,每到端午节,舅婆家也就是外婆家,会来给外孙子孙女送粽子吃,也会买一些布或者新衣服穿。若是中秋节,就要反过来,嫁出去的闺女要给娘家送月饼。

从小生活在舅婆家,我是由舅婆亲自带大的,那时候舅婆要带舅家表妹,还要带我,还要做农活,很辛苦。长大后,我和舅婆比爸爸还亲,快到端午节,每天盼着舅婆来我家。

二,缝香包。

香包里面有艾草和干花,通常都是家里的长辈,奶奶,妈妈,或者舅婆给孩子缝,香包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绿的,粉红的,大红的,黄色的,紫色的等等。有粽子形状的,有桃心的,有香袋。大的小的缝很多,将美好的祝愿通过一针一线全部缝入这小小的香包中。

小小的香包,闻起来很舒服,可以挂在衣服上,裤子上,也可以挂在书包或者床头上。后来我上小学长大点后,也会跟着妈妈学缝香包。然后送给家人或者要好的朋友。

现在长大远嫁了,再也没有人送我香包了,自己又没有时间做,只能买,再也找不到童年过节的气氛了,有点小失落。

三,拧彩绳

端午节彩绳也是传统习俗之一。将几根细细的彩绳编在一起,然后拧成一股,有时候会串几颗珠子或者一个铜钱,或是几个铃铛,然后系在手腕上,或者脚裸上。

四,割艾草

端午节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割点艾草回来,立在窗户上,有人说辟邪,有人说驱蛇,还有人说是驱赶蚊虫。我记得特别清楚。小时候奶奶会把艾草点燃,烟熏屋里的蚊子,烟很大,熏的人不敢进去,我猜蚊子估计被熏晕过去了。

五,吃粽子

陕西人喜欢吃甜粽子,粽子一脚包有一颗红枣,吃的时候要把蜂蜜用温水化开,将蜂蜜水浇在粽子上,若是没有蜂蜜,也有人撒上一层白糖,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糯糯的,凉凉的,特别舒服。

六,炸油糕

粽子并不是每家人都做,因为粽叶很少有,也没有单卖的,但是油糕大多家庭都会做。油糕要烫面,烫完后,要包些白糖和芝麻进去,再用油炸起来。外皮酥脆,咬开后有糖汁,但小孩不能多吃,吃多了消化不好。

七,看秦腔戏

家长的庙很多,几乎每个村都有庙。每到过节,比如端午,中秋,七夕,国庆这些日子,各个村里都轮着举办庙会,老年人拜神,小孩子和走不动路的人看戏。一般唱三天,白天晚上都有戏看。唱戏的时候有广播,老远就听到声音。

年老的人端个小板凳坐在戏台子底下看,我们小孩子就挤在舞台角角的栏杆边,经常挡住了老年人的视线,还要挨几拐杖。我们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挤在前边,主要是看唱戏人的衣服和头饰,还有脸。那时候觉得他们穿的带的画的真好看。就是太热,戏服都是厚厚的两层。唱的人热,看的人好看。

当然了,要数最好奇的,还是看他们如何化妆,所以我们经常偷偷跑后台那边去看人家化妆,穿衣。后台一般不对外开放,但一有机会,我们就挤进去了,直到别人来赶我们,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有一次,我看到有个女演员和一位貌似领导的男的打起来了,模糊记得是因为排戏不多,所以女演员不服气。干什么都不容易呀,演员当时睡得还是我们教室的桌子,几张桌子拼一起就是一张床,我们教室简陋,也没窗帘,夏天没风扇,教室里没有电灯,大夏天的住里面真难受。

庙会当然是热闹的,会有很多小吃,比如凉粉,面皮,醋粉,搅团,麻花,西瓜等等,还有很多小孩子的玩具,一到过节,妈妈就会给我们每人三块钱,我们可以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多时候,钱都吃进肚子里了。

不是所有时候都唱大戏的,有时候资金不够,就唱灯影戏,也就是皮影戏,就没有大戏那么热闹了。

家乡的端午节大概就是这些,因为陕西缺水,村里也没有赛龙舟的地方,也就没有这个风俗,偶尔会举办一些拔河的活动,促进下邻里感情。也算是热热闹闹的,真是让人忍不住怀念呀。

端午祈福语?

1、端起了幸福,舞走了无助。

2、愿你“粽”有说不完的思念。

3、系百索,戴荷包,前途事业涨得高。

4、传一传短信,送出祝福不断,端午节,愿你平安健康,快乐相伴!

5、端午节快到了,不能与你共品粽子,道声祝福:节日安康!

6、送上白米粽,心境平和久久久。

7、轻轻龙粽香,飘来一阵温柔。

8、阖家幸福,端午安康!

9、说一声吉祥道一声平安,祝端午节安康!

10、端午节日喜乐美,幸福美满生活丽。

11、端午佳节心系你,幸福快乐送给你!

12、端午节到了,亲爱的朋友你在远方还好吗?

13、艾蒿高高门前舞,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祝端午节安康!

14、端午节,祝福你,粒粒给力。

15、端午安康,全家幸福。

16、翠绿的粽叶重重,是我的情深意重。

17、送上清新的“香包”,愿你端午好运罩。祝福你端午节健康快乐!

18、端午节,好心情。

19、传递我的祝愿,祝端午节安康。

20、端午节里,祝你尽享甜蜜的味道,体验人生的美妙!

21、时至五月五,喜庆在端午。

22、端午到来龙舟赛,却难赛我祝福语!祝君开心,粽子飞来!

23、祝你端午节安康,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24、洁白的糯米万千,是我无数的思念。

25、温馨祝福送给你,我的短信能驱邪。祝端午节安康!

26、愿你和成功一路奔跑,将平安紧紧拥抱,跟幸福携手到老!

27、端午节安康,愿你一生都平安!

28、祝你端午节安康,健康快乐永伴随;工作顺利成功来,家庭美满万事兴。

端午|端午节是因屈原而设的吗?

是个悲剧的节日。

为什么端午节不能祝对方快乐而要说安康呢?

这一天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江等说法,总的来说,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拓展: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