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结婚风俗,黑龙江结婚菜可以点豆腐吗
东北结婚风俗,黑龙江结婚菜可以点豆腐吗?
一般来说正席不可以做豆腐这道菜,偏席可以。偏席是结婚前一天的宴席,通常是招待远方来的亲戚和帮忙干活的人。
正席是结婚当日的婚宴席,这天按照黑龙江的习俗通常不吃豆腐这道菜,因为豆腐是白色的,不喜庆,红事时不吃。但白事时通常会吃豆腐这道菜。
东北提亲男方准备清单?
彩礼 彩礼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结婚传统习俗,不同地区的男方需要准备不同数额的彩礼。
首饰 按照东北地区的习俗,男方需要在结婚之前为女方准备好三金或者五金,一般是戒指、耳环、项链
福袋 福袋指的是一个装有硬币的袋子,也是由男方准备的。接亲的时候需要将这个福袋拿出来
坐福 坐福是在新人的婚房进行的一项仪式,坐福的垫子也是由男方准备。
东北男人结婚为什么要拿个扫把?
鸡毛掸子在婚嫁中也代表着美好的寓意。在许多地方的婚嫁习俗中,鸡毛掸子会被当成新娘的陪嫁物,带入男方的新家。
到达新家后,拿出鸡毛掸子挥一挥,寓意着挥去过去,开始今后双方的幸福生活,也寓意着女方能够掌控权力,在婆家不会被欺负。
东北迁坟的风俗?
第一,“起”坟时(动土)要摆案上香,祭祖烧钱,祷告先祖所迁原因、地址,祈求先祖对后人的祝福护佑之词等。
第二,迁坟的过程在时辰上以不过“午”时最利,以免“午”时的阳气灼伤尸骨。如先祖人数过多,可以在“午”时停止“起”尸骨,同时用黑布蒙穴、盖骨。过“午”时后再起迁尸骨。
第三,捡骨二次入殓完毕后,必须要将原有墓穴莹坑,扔与萝卜一个,铜钱9枚,填充铺平。破旧棺椁及寿衣等,在填平墓坑后,一共焚化干净即可,不可带去新阴宅。
第四,起穴后先祖的尸骨一定要安放整齐,把尸骨的各个关节原位安放,如有遗失的指节要仔细翻土查找,以免对后代子孙带来肢体上的伤害。
东北过年有什么习俗?
#丁酉新春#东北的民歌唱道:年到年到,糕糖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大毡帽,老太太要块大黏糕。为了准备迎接这个“年“,往往从一年的最后那个月的月初便开始了。那么,东北人是怎么过年的呢?
杀年猪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童谣过去在东北农村广为流传。
过去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进入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那时候,大多数农家都在院门之侧垒砌猪圈养猪,少则可供自给,多则出卖换钱,因此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道殷实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
赶年集,办年货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过年之前采购工作称为“办年货”。
年货一般包括鞭炮、对子(春联)、灯笼、冻梨、冻柿子等。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
蒸馒头
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贴春联
过年家家都要贴对子(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养猪的要在猪圈上贴上“肥猪满圈”,粮囤子上要贴上“粮食满仓”,马车和拖拉机上要贴上“出入平安”的字样。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农历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