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的风俗有哪些,湘西游玩该去哪些地方
湘西苗族的风俗有哪些,湘西游玩该去哪些地方?
湘西是个被上帝宠坏了的地方!
她位于武陵山脉的腹地,山川交错、景色秀丽,有着数不清的溶洞、峡谷。湘西给人的印象,就如同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轻柔曼妙,舒逸盎然
。这里是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苗家的吊脚楼和一条条青石板的小道,使这里散发着古朴的味道。上帝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河水、最柔和的草地、最秀美的山川、最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都赐予了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
没有人不为这里的美景所动容,没有人来一次就匆匆离开,北纬28度,中国湖南最西端。湘西是地球上迷人的风景地带。
以下就是为您推荐的几个必游的地方,希望能帮到您:
1、凤凰古城
提到湘西,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凤凰
她有着“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的美称
凤凰之美,不仅在于水乡的温婉风光
更在于沈从文笔下诗意的《边城》
凤凰美丽安逸,古风淳朴
如今除了沱江、吊脚楼
和“翠翠”一般美丽的苗族少女
更多了咖啡和酒杯
逐渐成为文艺青年们浪漫邂逅之地
2、湄江
湄江风景秀丽、山水奇特
既有山水美景、洞石奇观
又有飞瀑流泉、悬崖峭壁
湄水蜿蜒崇山峻岭之间
似玉带轻扬
清澈透明、静影沉壁
两岸高峰耸立、怪石嶙峋
3、古丈红石林
奇峰石林色彩鲜艳、造型优美
有峡谷、溪流、清泉
如织毯样的草坪、古老的紫藤花
与石林相得益彰,宛如一个天然的园林
而禇红色的石峰有的如驼峰突起
有的如骏马奔腾
还有各种石墙、石洞、飞来石、天生桥等景色
神奇的红石林,神奇的丹霞地貌
身披晚霞,霞光万丈
4、崀山
崀山景美
在于完美代表了中国之丹霞地貌
扶夷江水碧蓝清透
山野深红浅红,四季变化,色之冷暖
崀山长情,在于艾青短诗
“为什么我眼中噙满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崀山雅致,在于青瓦白墙
小桥流水的古式民居依山而建
丹崖、青山、遗址、农舍巧妙地结合
辉映成趣,相互衬托出一幅完整的自然画卷
5、坐龙峡
坐龙峡有“中南第一奇峡”的美誉
集俏、隐、幽、旷、奇、险、古、拙于一体
奇绝秀险的自然景观
加之撩人心神的土家风情
坐龙峡将以多重的感受迎接每位游人的到来
粗朴的板栗木栈道
让你零距离的亲近那一潭碧幽
精巧的跳墩让你媳戏流泉、触感溪瀑
原质的石坎道让你不得不调动全部的身心力量
悉心攀援、感悟峡谷
有惊无险的铁梯让你伴着脚下轰鸣的溪水
在惊怵中体味一份快慰
6、芙蓉镇
大瀑布穿镇而过
让这里显得别有洞天
也正是因此
芙蓉镇被称为是“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
芙蓉镇三面环水
寻幽访古,自然古朴
五里石板街衔水沿山蜿蜒而上
土家吊脚楼悬崖临水鳞次栉比而建
7、茶峒
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
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
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如诗如画
许多人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慕名而来
寻觅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坟
踏青石古道
登水边吊脚楼听月光下飘来的渔歌
回味那美丽动人的故事
8、德夯
德夯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
区内溪河交错,四季如春
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迷人
有“小张家界”之美称
这里峰峦环抱,风景优美
民风古朴,民居独特
小溪河旁,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筒车
吱吱攸攸地转动
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没有人不为这里的美景所动容
没有人来一次就匆匆离开
无论你来或不来
湘西就以小家碧玉的姿态
在那里等你
湘西苗族历史与文化?
湘西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为纪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每年9月20日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湘西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苗族风俗的美好意义?
苗族的风俗习惯有: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具体如下: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地区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威宁、石门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总的来看,多数苗族群众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苗族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
苗节习俗是什么?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按时序分,有苗年、龙船节、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祭尤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还有吃油茶、吃山泥鳅、吃青菜、婚丧等风俗。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和地区。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苗族饮食文化有何特色?
生活在贵州的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对于久居都市,吃惯了大油大盐等食物的人们来说,苗乡的美食更为亲近自然。如今,前往贵族旅游的游客们,都少不了一尝地道的苗乡美食,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苗族饮食苗族饮食独特的风俗是喜欢吃酸辣口味。在苗乡,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油辣椒配方,不同地域也有着不同的辣味追求。例如黔东北地区的苗族人,喜欢用热油,倒入混合了辣椒、八角、桂皮、白芝麻的碗中,浓烈过瘾。
酸味,比较著名的当属酸汤。这跟苗家人久居深山,缺少食盐有关。在苗族,每家都有整套的制作酸味食品的工艺,这是整个民族的口味。
酸汤鱼酸汤鱼是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融合酸辣口味的特色菜肴,鱼多选用当地出产的稻花鲤或鲶鱼,酸汤最佳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汤又酸又辣,十分开胃,鱼肉滑嫩,鲜美无比。
腌鱼腌鱼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光这点,就能看出这道黔东南公认的美食有多美味了。腌鱼要用稻田鲤鱼,再把盐水浸泡过的糯米饭,加辣椒粉、花椒等拌成腌糟,用腌糟填入鱼腹。再放入腌桶中,用木叶、水竽叶等密封。数月之后即可食用。腌鱼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吃起来酸中带甜,辣中带鲜,值得一尝。
姊妹饭姊妹饭是苗族比较有特色的节日食物,如今因为旅游业的发达,平常也能品味到这种地道美食。姊妹饭主要原料是糯米,再采用天然植物榨出有颜色的汁水,然后将糯米浸泡其中,等染色后,再上锅蒸熟。如此,五颜六色的姊妹饭就做好了,不仅吃起来香甜可口,在视觉上也是一大享受。
清新野菜苗族饮食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新鲜的野菜。在大山中,有着许多可以食用的野菜,如蕨菜、鱼腥草、马蹄菜、刺花菜、铁道木花、刺五加、水香菜、青苔等,在苗族独门的制作方法下,这些都能变成开胃小吃。这些野菜有的既是菜也是药,食之苦涩,但却清凉、爽口、甘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暑、化食等作用。
苗族美食还有很多,如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等。想去品尝这些苗族美食,不妨试试民族使者美美推荐的这条贵州民族旅游路线:贵阳—小七孔—荔波—丹寨石桥—西江千户苗寨—贵阳—黄果树—安顺—青岩—贵阳。
了解更多贵州民族旅游详细资讯,欢迎关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旅游网,带你游遍56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