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结婚风俗闹洞房,对于结婚闹洞房
农村结婚风俗闹洞房,对于结婚闹洞房?
婚礼进行曲里,少不了一项闹洞房,有趣的活动节目。每个地方,风俗习性不相同。故事情节的闹法就不一样。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博得众人笑,添加婚礼的喜庆。对新人祝福的一种表达方式。
1.其一种表达方式:
农村的婚礼,场面是很有排场的。少测一二百人,多达几百人。一起参加婚礼。亲朋好友,高朋满座。举起杯来,三五六和你来我往的,喝酒🍶赠酒。女方嫁到男方,酒席都是晚上在男方举行。
酒过三巡,摸嘴擦鼻,酒足饭包。陆续的都去闹洞房。新婚房,挤满了讨喜的人。&(新郎新娘,恭喜:新婚快乐!早生贵子,喜烟喜糖发来。)。哦!🙏👍发喜烟喜糖,众人齐喝彩!新娘,在红色的口袋里,抓了一把,撒向大家。喔!喔!大家纷纷神出手来去抢。或少或多都抢到一点。
你说完,他接着说,说的都是祝福喜庆的话,场面好不热闹。一片幸福的海洋。
2.其二表达方式:
单独的表演完了,开始团队表演。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参加。排成一支长长的队伍,一直排到房间外面。
每个人,都要在新郎新娘面前,最少说一句祝福的话,后面一个不许说的,和前面人相同的话。不然,就没有资格得到喜烟喜糖。
游戏就开始了:贺喜新郎新娘,新婚快乐!最前面的说完,新郎提了二根烟,新娘给二个喜糖,寓意是: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比翼双飞。喜得贵子千金。都是成双的。是对新人最美好的祝福,给予希望。
因为大家说的话不能相同,开始的人还好,都能说的出祝福语句。后面的就难了,五花八门的说法都有了:祝福新郎新娘,明天回娘家,路上捡到二块二毛钱,话音刚落。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后面的灵机一动,有了,恭喜:新人,早上起床,看到二百元钱。说完,大家就齐声哦哦哦!!🙏👏👏
不管怎么说,只要是美好的祝福话。都是一种对新人最好的婚礼礼物🎁。
3.其三表达方式:
有些人,在大家闹洞房的时候。把新郎新娘的一些嫁装,娘家随礼过来的礼品。都是一些小件的礼物🎁品。偷偷地藏起来,但只能藏在新房里。不许带到外面,或者家里。
第二天,很早藏的人就来敲新房的门,当地风俗是第二天再闹一次。新房打开,大家说好,一个个来。游戏规则:藏的人,他告诉新郎新娘,我昨天晚上藏了二块毛巾,放在哪里?,新人不能去找,只能看房屋里,去猜,只能二分钟时间。猜到,就发俩根喜烟俩个喜糖。如果没有猜到,在规定的时间里,那就要罚:两包烟,二十个喜糖。都是寓意着好事成双,双喜临门。
这就难倒了新人,礼品都不是很大件的,十有八九是猜不到的,这就是热趣。就是要这样的效果。大家就你一言,他一句,说开了,你们猜啊!,看能不能猜到?
猜不到了,新人就开始罚喜烟喜糖。谢谢新郎官新娘子,喜结连理,白头偕老。
热热闹闹一个幸福的早上就开始了。我们这里就是这样的风俗闹洞房。亲爱的读者:你们那里闹洞房是怎样的?期待与你分享。
有人闹事的原因是什么?
谢邀,农村办丧事和喜事闹事是有不同的区别的。
白事闹事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第一种原因是丧事家的子女们闹事,原因是因为老人们活着时对家产分配不均,个别子女心胸狭窄,趁着众亲属在有子女扯话题,闹起的事端。
第二种原因,如果去世的是女主人,女主人在世时受子女虐待,或者是非正常死亡的,娘家人为女主人主持公道闹事。
第一种原因是以前闹事,主要原因还是那时代贫穷,现在农村富裕了,闹事的少了。
第二种,现在是法制社会,平时老人有被虐待的情况,都被解决在萌芽状态。
喜事闹事,最多时代时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那时代的家俬基本都是娘家陪送的,家俬多,条件有限,都是由娘家人抬着送来的,婚宴每个桌上要找同等的人陪酒,因劝酒时发生矛盾,大打出手,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男方的亲属,在没娶亲前,男方去商量婚事宜时,故意用刁难男方会亲的代表亲属,或者语言污辱会亲代表亲属,男方亲属借醉酒报复女方送亲亲属团。
后来这种情况频发,男方女方都为了避免矛盾,取消了送家俬这一程序,家俬有男方娶亲时直接带走,有的甚至女方送亲团就取消了。现在更省事了,家俬有男方自己买,男女两个人选择好之后,直接提前就有家俬店提前送回男方家中(现在都是由男方出钱买了)。
总的来说现在农村红白喜事,现在素质都提高了,闹事现象基本不存在了。
文下配几图现在文明农村办红白喜事的真实图片,供大家欣赏一下。[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你见过最奇葩的闹洞房是什么样的?
感谢邀请!什么奇葩的闹洞房我没见过。玲玲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侄子取个老婆是怀集桥头人,桥头镇人结婚的嫁妆。(可能在各位朋友眼里看见也算是奇葩嫁妆)在怀集桥头嫁女父母会送个火缸给做嫁妆这个真的少有,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当时我问我的伯娘这个是要来做什么的?伯娘说这个火缸做嫁妆意思是以后生了小孩用的,小孩尿布不干拿来控干尿布用的。当时我听了感觉好搞笑!我伯娘说这个是以前古老年代的风俗留传下来的。已经早就没有这习俗了,但是怀集桥头还保留着这个习俗送这个嫁妆!(发几个照片给大家看看认识这个火缸吗?)当时我接新娘看见我是认识这个火缸的,以前小时候到冬天我奶奶经常拿来暖手用的。火缸里面放点火碳就可以暖手了,听说古时候是用它来取暖的!
汉中当地农村举办婚礼有哪些风俗?
汉中结婚习俗很多,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订婚买3金。男女双方一旦确定为谈婚论嫁的关系时,双方父母和家庭要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邀请双方的直系亲戚和亲密朋友,定上几桌宴席,互相招待,正式确定双方为准夫妻关系。在这个订婚宴上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男方给女方赠送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简称为三金。
2,结婚前过彩礼。通过订婚仪式以后,男女双方基本确定大致结婚时间,那么在结婚日子来临之际 ,男方要向女方过彩礼。一般情况彩礼包括现金3、5万元,猪肉200斤,烟酒若干件等等。
3,正式结婚扎婚车。正式结婚日子当天,男方必须用提前准备好的婚车彩车去迎娶新娘子。彩车也叫花车,一般是婚车车队当中档次最好的一辆车,车队一同出发,返回时一般不能和去的路线相同,要规划好环形路线,寓意不走重复道路。
4,婚礼当天男方女方改口叫爸妈,爸妈要给红包。
在婚礼仪式当中有个关键环节就是改口,男方女方都要改口,当然不管是公公婆婆还是岳父岳母都要现场给红包,一般是1001,或999,寓意千里挑一或天长地久。
5,夫妻双方给客人敬酒。这个环节可以说是结婚当天最重要的环节。从酒席开始,新郎新娘双方就开始给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直到宴请结束,会让新郎新娘非常疲倦。
6,公公背儿媳。在汉中公公背儿媳是比较普遍的,目的就是热闹热闹,让婚礼即浓重有不失热闹。
在农村睡大炕有哪些有意思的事?
我们陇东人到现在都习惯睡炕,老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土炕上度过的。最喜欢“麦面辣子菜籽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一般人家家里都有两三个炕。过去人穷,一家五六口人,睡在一个大炕上。如今一家人盖条被子、挤一个炕的情况少了,但有屋的地方基本都有炕,且炕都较大。一进屋里,半个房子被炕占着。
炕上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户人家,两口子和两个小儿子,晚上没事干,女人纳鞋垫,男人熬罐罐茶,两个儿子顶着被子在烙炕上“耍狮子”。正耍的欢,就觉地震了似的,天翻地覆,全家人从炕上掉下来,烫的直叫唤。拉灯一看,原来炕跳塌了,人陷进了炕洞。第二天重新找人盘炕,村上一些人见面就故意喊:“睡觉时悠着点,踢腾慢点,小心再掉炕洞里,把零件弄坏了。”
如果是家里人太多的话,男的睡一头,女的睡一头。有一家六口人,两口子和二男二女四个孩子,晚上睡觉时父亲母亲睡中间,父亲一边睡两个儿子,母亲一边睡两个女儿。3个人盖一床被子,三个男的头朝后墙睡。有时互相扯被子,天亮的时候,往往两口子没有被子盖,互相抱着脚睡得正香。有时半夜里一个儿子大声叫唤,点灯一看,原来一个儿子被挤下了炕,睡在地上喊呢。有时一个孩子卷走了被子或者被子掉下炕了,天亮时全家人不盖被子躺在光溜溜的席子上,十分壮观。
以前如果遇到娶媳妇,那怕屋里有现成的炕,也要将旧炕打掉重盘个新炕。“新人睡新炕,家里财火旺。新炕新被盖,娃娃来得快。”结婚当天晚上,村里闹洞房的小伙子半夜三更翻墙进来,取掉门外墙上的炕眼门,扔进一串鞭炮,炕洞里噼里啪啦响得新人睡不着觉。有的小伙子用草塞住烟筒,小两口呛得只能把门开大透风,他们则冲进新房调笑。有的索性从炕眼门里填进大量柴草,把新郎新娘烙得睡不下,只能躺在被子上或蹲在炕角,整夜折腾的睡不了觉。
炕是我们陇东农村人的乐园,承载着乡亲的梦,诉说着他们的幸福和善良。
顺便说一句,我现在正睡在老家的烙炕上,用手机写文章,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