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扮女装婚纱摄影,男生化妆成女生是什么样的体验
男扮女装婚纱摄影,男生化妆成女生是什么样的体验?
感谢邀请。笔者曾在乌市某化妆学校学习,几乎每天都要化女妆的,日常妆、新娘妆、晚宴妆、创意妆等等,凡是人们可以想到的女妆,一样不落,通通要在自己或同学的脸上实操。按,近年,该校还开设了戏曲花旦妆等,也算是与时俱进吧:传统文化,热度不减啊,国人民族自信心大增啦。
现在谈谈,在化妆学校,我一个男生化妆成女生是什么体验。
第一,激动。其实,男生化妆成女生,是化妆的最高境界之一。化完女妆后,看着化妆镜里的自己。暗自惊喜,男人其实也是可以很美的。
第二,错乱。天天和女生们一起化妆,一起做操等等,她们聊天聊到比较私密的话题,比如月经等,都不回避我了。有的女生还会说,就当他是女人好了。还有的女生会说,你也可以和我们一样穿丝袜和裙子啊,没什么的。有时候,我也会困惑:难道,我真的更适合做女生吗?
第三,枯燥。在化妆教室,同学们对练时,模特们很可能并不会看着镜中的自己,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玩手机。其实,化妆的过程,也是很枯燥的,可能远不如玩手机有趣。她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愿意给别人当模特,但是,别人无条件地给她们当模特,她们是很高兴的。我是经常给女生们做模特的,哪怕有的女生不让我给她化妆,只准我做化妆模特,我也不会介意的。学化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舍得豁出脸去啊。
图为,男扮女装作品
第四,匮乏。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妆容精致、衣着时尚的女生,谈吐粗俗,出言不逊。如果你了解了她每天的时间分配,那么你就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了。你想啊,有的女生,在化妆镜前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涂抹描画,像在画面具一样,她们哪里还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呢。我是一边化女妆,一也打开手机听书的。化妆费时费力,耳朵可不能闲着啊。
第五,昂贵。在化妆学校,天天化女妆,我更能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约不出来有的漂亮女生了。她们的真实想法可能是:现在化妆品那么贵,你的月收入,给我买一只口红都不够,想约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呢吧。
第六,门槛。在化妆学校,学习化女妆,回到家,我也是经常对着化妆镜练习的。可是呢,真要我化上女妆,穿上丝袜裙子上街,我还是过不了心里的那道门槛的。其实,现代社会,各人忙各人的,大家都不容易,又有谁会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呢。比如,女装大佬艾比,未来,可能会变性呢。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粉丝,定会送上真诚的祝福:你变成女生,挺好。
图为,艾比的婚纱造型
你觉得刘德华在哪部电影里的演技达到了最巅峰?
提到港台明星,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刘德华,作为“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很多人也都是他的粉丝,刘德华的一首《笨小孩》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刘德华不仅唱功非常的好,而且也是娱乐圈中的不老常青树,想必很多人一提到刘德华都是非常的激动的,毕竟影响了好几代人,刘德华已经成为了一个年代的标志。刘德华唱歌很好,人品在圈中也是非常的好,演技那就更是得提一提了,实在是太厉害了,几乎出演的很多部电影都可以称作为经典并且是不带之一的。不管刘德华多大的年龄在娱乐圈中始终都是天王级别的人物。
从刘德华出道到现在拍摄的电影最少都已经超过130多部了,拍摄的电影之多,小编我自己真的惭愧不如,虽然也喜欢华仔,但是他的电影却没有完全的看完了。但是华仔的经典电影小编也都是曾经领略过的,小编也是给大家罗列一点小编认为超级值得看的电影并且都是经典哦!
阿飞正传
当时这部电影的阵容可真的是非常的强大的,电影之中也是刘德华、张国荣、张曼玉等等很多的明星,当时也算是顶尖的明星了,这部电影是一部很早的电影了在90年上映的,想必很多的小伙伴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了,刘德华在剧中饰演超仔的角色,则是一直在阿飞(张国荣)和苏丽珍(张曼玉)两个人之间,超仔也是目睹了他们之间的感情,默默的关注着这一切。知道最后超仔才对苏丽珍说出自己的心理的话,在剧中的刘德华只是一个配角的角色,在演技方面稍微显的比较僵硬和呆滞,可能也正是正是这种比较呆滞的僵硬的,才使得华仔在剧中所携带的颓废的气质更加的华丽。
天若有情之追梦人
这部电影出现的的时期正是香港电影行业的巅峰时期,剧中描述的是当时所在的社会中黑道势力是十分的猖獗的,华仔则是在剧中也是一个小混混Dee,因为平时Dee很喜欢机车的速度于激情的感觉,为人也比较的仗义,可以说是非常的热血的男儿了,剧中还有吴孟达作为配角前来助演,富家女吴倩莲因为在被Dee劫持之后,因为生活圈的比较小,所以也是成爱上了Dee,在剧中吴倩莲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真的是太漂亮了。华仔在影片最后骑着机车的镜头也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后也是伴随着《追梦人》这首歌曲,也是让很多的观众莫名的戳中泪点。歌手李玟曾经在某档节目中也提到过这部电影,当时李玟还说道她此生只嫁刘德华。刘德华当时骑着机车的这一片段可能成为了每一个人脑海中最深的印刻,估计当时很多的少女都希望有这样一个男人吧。
暗战
这部电影是在香港回归之后的第一年上映的,影片主要讲了警察个盗贼的故事,刘德华在影片中饰演一个盗贼惯犯,在医院被出来得了癌症,他的生命也只有四个礼拜了,所以他非常的希望为父报仇,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提起香港片大家想到的很多都是打斗的场面,这部电影当中也是没有这些东西,让人看起来像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游戏。中间也是穿插了刘德华和蒙嘉慧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也是成为了这个电影的点睛之笔,刘德华的表演在其中可真的是非常的完美了,这个角色也是被他诠释的恰到好处。华仔当时在这部电影中造型也是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原来穿西装背着挎包也是可以很帅的,帅出了新高度啊。
阿虎
这部电影华仔也是在电影中第一次饰演一个父亲的角色,电影当中留起了胡须的刘德华也是尽显男人的独具特色的沧桑。深邃的眼神更加显出成熟,让人感觉就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这部电影也是他人生当中拍摄的第100部电影。但是仍然值得大家一看。影片中的阿虎也是用自己的生命做为代价,换回来了自己曾经抛弃过的尊严。影片其实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无间道
这部电影应该很多的小伙伴都看过吧,小编觉得这部电影可以称为华仔的巅峰之作了(剧中的其他演员也是非常厉害的哈)。华仔饰演的刘建明这个角色,相信看过华仔电影的应该知道他在以前没有出演过这种角色,在以往的影视作品当中华仔貌似都算是正面人物吧,这次饰演的是一个打入内部的卧底,这对于刘德华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这个角色应该在剧中算是一个模糊的角色。刘德华也是完美得阐释了这个角色。
在影片中刘德华这个角色刘建明是徘徊在善良与邪恶之间的一个人,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的抉择,刘德华在影片当中也是对这个角色也是拿捏的非常准确。在《无间道》中,刘德华真的是一流了,但是在颁奖典礼上各种奖项也都是是于自己参见而过,可能真的是运气的成分比较多吧,刘德华在这部电影中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描写笑的场面的段落?
这回比他们几个还更刺激呢?
只见华民男扮女装,弄了个满堂大笑,笑声不断,还走着猫步,扭着秧歌出来了。还蹦出一句洋文:“Happy new year!”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也不甘落后,穿着一身婚纱走
哪位韩国女明星的演技可以算优秀的程度?
其实演技是个相对主观的认知,这里我们尽量从大众的角度,去分析那些获得比较多认同的女演员。
首先从奖杯算起,然后我们再逐个分析其中几位顶尖女演员的演技,最后再说说几位无冕之后。
三大影后+百想视后奖杯归属既然是说奖杯,这里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祭出这张韩中青年女演员的获奖表了。(感谢网友搜集)
下面囊括了90年代初到2019年的三大电影奖所有影后和百想视后们。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女明星:一直活跃的金惠秀、已经息影多年的沈银河、仍旧活跃的孙艺珍,不仅集齐了三个影后奖杯,也同时获得了视后桂冠,是名副其实的大满贯得主。
另外还有两位,全度妍和金荷娜则是集齐了三个影后奖杯。
奖杯最多的两位金惠秀和全度妍,各拿到7个奖杯。
金敏喜拿到3个影后奖杯,但不是没有集齐三大。
李美妍得到2个影后+2个女配奖杯。
廉晶雅得到2个影后+1个视后
李英爱、金允珍、张真英(故)、河智苑、全智贤、秀爱、韩智敏各得到2个影后
顶尖女演员的魅力各不同对于演员来说,获奖其实是一种运气,但要获得很多奖却不仅仅是运气而已。
我们重点分析几位顶级女演员:金惠秀、全度妍、孙艺珍,
沈银河已经息影多年这里就不多做分析,她的电影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也以文艺片居多。
电影大满贯金荷娜我们最后再说。
金惠秀:穿梭于文艺和商业片之间的长青树
5个影后奖杯,2个视后奖杯
获奖时间的跨度也很大,从1993年到2016年,可谓韩近30年来最活跃的女演员。
她的5个影后来自4部影片:
1993年的《初恋》、1995年的《风流医生》、2005年的《无颜美女》、2007年的《老千》
2个视后奖杯来自两部电视剧:1996年的《骨头汤》和2016年的《signal》
她最开始为国内观众所熟知的是她和第一代韩流明星安在旭合作的《爱上朋友的姐姐》。
金惠秀初期以浪漫爱情片走红,但端庄大女主的长相和沉稳的演技,让她戏路更宽。
既能出演喜剧也能演正剧,从文艺片到商业片,亦都能胜任。
从大剌剌的傻大姐到干练的职场女强人,再到冷酷的杀手等等,角色跨度非常大。
金惠秀本人强大的气场和演技能量,更使她成为能单肩撑起一部作品的顶级女演员。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本人对于演员事业的认真和执着,品行和演技同样值得称道,这也得以让她活跃在大小荧幕30多年。
谁会想到如今的“大姐大”金惠秀还有这样温顺清纯甜美的少女时期
金惠秀的品行该是韩女演员学习的范本。
演技加上品行才是行走演艺圈不败的武器。
全度妍:最受业界认可的女演员这位是说起演技,不能被错过的韩女演员。
她是韩影史上第一个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影后的女演员。
她也是获奖电影最多的韩女演员。
她的电影多以文艺片为主,所以不太被国内观众所熟知。
全度妍几乎是为电影而生的女演员。
她的演技不仅扎实细腻,还很动人,闪烁着光芒,她也是几乎所有韩导演的女演员首选。
全度妍角色的跨度也非常大,她的外表并不出众,但却可以根据情景和演技发挥出耐人寻味的魅力,大放异彩。
正是可塑性强的代表。
她的职业生涯同样非常顺遂,第一部电影即斩获两个电影新人奖,此后即开启连环获奖模式,电影奖项多达几十座。
全度妍私下里较之其他女演员更为低调,这也可能帮助她在电影里模糊了年纪。
跟金惠秀那样肉眼可见的气场不同,全度妍的魅力是慢慢侵入式的,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她。
她和孔刘的《男与女》,她能用演技让你相信,她对于孔刘的致命吸引力。
当其他女演员40岁之后开始失去爱情电影机会的时候,她仍然能成为爱情电影的主角。
孙艺珍:演技和美貌结合得最完美的女演员
拥有这般美貌的女演员中,孙艺珍的演技最好!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木村拓哉,他拥有完美的容貌,但他又绝不会让人因此看不到他的努力。
用这句话来形容孙艺珍,也非常合适。
孙艺珍在作品里,时而清纯,时而性感,时而阴郁,时而勇猛。
初期孙艺珍虽也是以柔弱清纯的角色为主,但其后她就开始刻意改变戏路,出演了一些或深刻或特别的角色。
《外出》里另类出轨的女孩
《妻子结婚了》里游走在社会道德边缘、“左右逢源”的妻子
《白夜行》里内心寂寞、阴暗的少女
孙艺珍在演员的道路上,既十分顺遂,但也十分认真,并不喜欢将自己的形象定位,这一点使她更有别于同期的竞争对手全智贤和宋慧乔,一直刻意维护自己的清纯定位。
金荷娜
初期亦是以爱情喜剧出名,和权相佑的《野蛮女教师》,和姜东元的《不要相信她》,把她送上爱情喜剧女王的宝座。
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她的演技,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面,得益于她的可爱娇憨的个性,这一点从她参加过的几次综艺节目就可以看出。
她的几个出名的角色,包括补习老师、女骗子,还有前几年的《绅士的品格》,和她本人的个性是十分相近的。
她真实的个性,参见她参演的《两天一夜》和《三时三餐》。
后期帮助她拿到两个电影奖项的《盲证》,就是被国内翻拍过的那部由杨幂和鹿晗主演的韩原版,金荷娜饰演盲人女警察,盲女演技十分自然。
至于其他也获得了很多奖项认可的女演员,比如金敏喜等,渔人在其他篇幅里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无冕之王的魅力比起受到过奖项肯定的女演员来说,没有受过的明显更多。
这里就列几位或非常受欢迎,但却一直没有得到奖项肯定的女演员,和演技非常扎实感人却也无缘奖项的女演员们。
高贤贞、金喜爱、崔智友、金善雅、金喜善,这几位算是中年女演员的代表。
金喜善:一代爱情剧女王
号称“第一美女”,十几岁红到三十岁,却也是无冕之王,不过她的角色多以个性坚韧的灰姑娘为主,电影作品不多。
但她演绎刁钻活泼的少女角色非常好,比她灰姑娘类的角色还要更出色些,参见她和申贤俊的《双色婚纱》、以及《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
另一个必须要说的是金善雅
从那部万人空巷的《我叫金三顺》起家后,虽然后期的浪漫爱情作品难以超越该剧。
但近几年金善雅的正剧演技倒是越发耐人寻味了。
渔人并不是说她和金喜善主演的狗血剧《有品位的她》,而是她和甘宇成主演的中年爱情剧《要先接吻吗?》,她凭借后者拿到了SBS演技大奖。
这部《要先接吻吗?》里,金善雅演出了中年失独失婚失业女性的孤独和挣扎,看她的眼神时时透出心底的凉来,连男主角甘宇成也惊讶于她的演技。
这部剧让很多看惯了金善雅浪漫爱情喜剧的观众,得以了解她的正剧演技。
可惜的是,金善雅虽然赢得了万千观众的喜爱,却始终没能获得奖项上的肯定。
在30代的女演员中必须要提的是郑有美
独立电影出身的她,初期电影作品也多为不太出名的艺术片,使得她与奖项无缘。
后期开始出演电视剧,但因为剧集都不算热剧,所以一直没有在电视剧领域大火。
但她的演技却非常有爆发力,虽然偶尔有时会因为热情稍稍显得过了,但在大部分时候都很充实。
整体上她不是靠直觉演戏的类型,在表演时也绝不敷衍,即使在镜头看不到的地方,也一样热演着。
她不算美丽的女演员,但在爱情剧里一样能凭借演技散发出光芒,演出那个人见人爱的女孩。
在正剧里她也能发挥惊人的能量。
36岁的她即将迎来辉煌期,明年将有两部电影上映,全部都是以她为主的电影,可见她有多受忠武路的青睐。
和好友孔刘合作的《82年生的金智英》,以及和新晋小生南柱赫合作的《保健医生安恩英》
其实还有几位似乎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但演技的评价却不一,这里就不讨论了。
另外因为篇幅有限,一些演技不错但作品热度不高的女演员也暂时没有放进来,有兴趣的可以去渔人的主页跟进相关文章。
文/渔人娱己
为什么马尔代夫要举国搬迁?
真实的马尔代夫与“度假天堂”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普通人月工资2000多,一家10口人挤在60平米的房子里月租9000元,一颗青菜60元,吃喝用穿全靠进口,要打两三份工才能维持生活,作为游客,我们只能看到度假天堂的美的一面,却看不到马尔代夫要举国搬迁背后的众多无奈。
2018年,跟随客户去马尔代夫参考度假项目,不得不说,“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马尔代夫的美,说是“上帝丢在人间的项链”毫不为过。.
但是,游客看到的蓝天白云,世界上最蓝的海,最美的沙滩,最自然的度假村,哪怕再风景如画,降作人间第一真的同时,也难免抵不过岁月静好下看不见的风浪。
天堂的背后,有一个游客未曾了解的世界。
真实的马尔代夫关于马尔代夫,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海上有一个邪恶的魔鬼,时不时会去往马尔代夫,要求当地岛民每个月要把最漂亮的女孩送给它,后来一位男孩男扮女装,打败了魔鬼,救下了那名被当成牺牲品的无辜女孩,两人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岛国也恢复了平静。
然而,再美的童话也敌不过现实的残忍。
如今,马尔代夫作为蜜月圣地,美丽依在,转身离开沙滩的去处,却已不再适合当地人生活。
可生活的面积小
马尔代夫总面积300平方千米,总面积虽然还没有北京海淀区面积大,却是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国,由1192个岛屿构成26个大小不同的环礁组成,如同珍珠镶嵌在海面上,但只有约200个岛屿适合居住。
全国约54万人,首都马累只有1.96平方千米,人口却高达24万之多,平均每1平方千米有近13万人居住。
可生活的面积过小,导致当地居民只能向天借地,房子建得又细又高,地面上的路又细又窄,市区基本上没有四车道,所以当地基本没有公交车可坐。
尴尬的是,当地年轻人却怀揣一颗赛车梦,每当夜幕来临,街头巷尾都会响起各种发动机的轰鸣声,然而,拥挤的街道,繁多的减速带,限速60的规定,让梦想只能是梦。
生活压力大
以马累为例,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由于马累在马尔代夫的建设相对于其它地区要健全,大部分人便涌入马累寻找机会, 导致马累不堪重负。
马尔代夫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子和工作。
众所周知,珊瑚沙不能承重,土地资源的紧张,加上飞机航线,导致马尔代夫的大部分房子只能建到10层左右,并且是一栋紧挨着一栋。
走在马累的街道,3、4米宽的巷道一半停满了摩托车,挤出另一半行人行车,所以当地人都练就了一手好车技,总共5分钟的路程,为了避让行人和对面行车,可能要花上10分钟,如果遇到下雨,整个街道的下水道如同沸腾,迎着咸湿的海风,让人想要逃离。
马累的住房多为私人建造,低一点的全部出租,一套70平方左右的二房一厅,月租1500美元-2000美元,所以在马尔代夫,一家10口挤在一间不到60平的房子里,甚至一间房里住着20个劳工的情况很常见。
而那些建造私房的有钱人,靠着出租金,自己搬去隔壁斯里兰卡或者更好的地方居住,有的甚至买卖岛屿。
另一端的普通人,由于马尔代夫除了旅游业和渔业,没有什么经济产业,社会上的底层工作都被孟加拉国劳工干了,而大企业的主管也都几乎是来自斯里兰卡和印度,导致民众大多从事司机、修理工、代理中间商、政府部门的办事员等工作,小白领一个月2000-3000元就算是高薪了,如果是一家之主,要从事2-3份工作来维持家庭生活所需。
加上马尔代夫自古以来都是海上经济与物资的重要的中转站,外来商人和劳工非常多。比如,近20年来,来马尔代夫的中国人就约有3000人,主要从事贸易、工程和旅游业,而孟加拉劳工是马尔代夫最大的人口来源,比本国居民还多。
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生活物价高
马尔代夫物资极为匮乏,除了吞拿鱼外,几乎所有物品都是进口。
牛肉是澳洲的,鸡肉是巴西的,蔬菜是印度的,饮料是泰国的,茶叶是斯里兰卡的,荔枝是孟加拉的,甚至你在度假村吃的虾都是进口的,还有made in china。
比如,中国的酱油、格力空调、华为、小米、各类玩具、服装、甚至是垃圾桶。
这就导致马尔代夫的物价比较高,比我国一线城市都要高,朋友笑称,买几颗白菜都花了60元,相比之下,肉就要便宜很多。
甚至热带地区常见的榴莲,山竹之类的售价也不菲,更别说苹果之类的水果,连卖的地方都很少。
曾经我一度以为,因为物价太高,蔬菜吃不起,导致马尔代夫人连发芽的土豆都吃,而且是每天都会吃到,在马尔代夫基本上找不到不发芽的土豆,找到了也是蔫得不能吃,或者论克卖,价格让你吃不起的那种。
可想而知,食物经过轮渡运输到马尔代夫历时之久。
另外,相当一部分马尔代夫人平时每天只吃两餐,或者一餐。
不过,好在食材稀少,马尔代夫人对食物的要求并不太高,烹饪方式也简单,反倒是为了服务好来旅游的中国人,马尔代夫的中餐厅越来越多了。
马尔代夫人
马尔代夫是信仰穆斯林的国家,禁止酒精,没有KTV,酒吧等夜生活娱乐场所,上班工作喝杯咖啡,下班吹牛还是喝咖啡,从黄昏喝到深夜。
但是,就算没有酒精,也没有夜间娱乐,哪怕是每天几次礼拜,咖啡和吞拿鱼依然能带给马尔代夫的年轻人一整夜的亢奋与激情,挥霍着他们无处宣泄的荷尔蒙,沉迷于街道暗处的小电影,堪比美剧的私生活,渐渐让这些年轻人养成了一些不大不小,不良的恶习。
马尔代夫的年轻女孩,很多未婚先孕,不到20岁就结婚生子,结完婚过几年过得不开心,就离婚,遇到看上的再结。这导致马尔代夫离婚率高达73%。
虽然穆斯林法律允许男性可以娶四个老婆,也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但是,这种娶4个老婆的现象在马尔代夫却很少见,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除非你很有钱,能养得起。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马尔代夫人虽然对吃喝住穿并不太讲究,对生活但乐观开朗,永远心怀一颗去异国发财的梦,特别是中国梦,见到中国人总想试探性的打听,在中国有什么好生意可做。他们觉得,中国人多,一人手里赚一分,就会变成巨款。
所以,马累1.8平方千米的土地,承载着50多万人集体向往的梦,仿佛他们朴素的面纱里,隐藏着一双闪光的眼睛,蠢蠢欲动。
但是,马尔代夫美丽的传说,是马尔代夫人对上帝恩赐礼物的善意和珍惜,而上帝把马尔代夫作为一份宝贵的自然财富赐给世界,却没有被温柔以待。
为什么说马尔代夫要举国搬迁呢作为游客,当我们安静地坐在海边,牵手心爱人的手,看云卷云舒,看碧海蓝天,也许从来没有感受过马尔代夫风平浪静下的潜藏的危机。更别说,远在3500年前的雅利安人在定居马尔代夫时,能料到几千年之后,这片美丽的海岛群将会消失。
直到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的一句:“别人排放的碳让我们付出生命代价”,才一语惊醒梦中人。
2008年11月时任马尔代夫总统的穆罕默德·纳希德宣布:马尔代夫计划举国搬迁。
而更早的1997年,马尔代夫为解决国内人口增加问题,花费数10亿美元,开始新建的人工岛屿胡鲁马累,就已经嗅到危机来临。
所以,马尔代夫计划举国搬迁有三个原因:
1、全球环境变暖
马尔代夫作为全球海拔最低的国家,平均只有1.8米,80%的岛屿在1米以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地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影响海平面上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00年后,海平面升36cm;200年后,海平面升72cm;300年后,海平面升144cm。
并且早在一万多年前,由于北半球冰盖大量融化,马尔代夫的海平面就以每千年15米的速度被海水淹没,直到后来者减缓到平均每千年25厘米。
而海平面上升客观来讲,本身就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样推算,也许,300年后,马尔代夫就将消失。
2、海啸
早在2004年时,印度洋上发生了一次大海啸,4米高的海浪袭来,差点让马尔代夫灭国,从那以后,马尔代夫就有了举国搬迁的念头。
而全球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等级的海啸,海啸的发生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虽然可以预测,但并不可控。
3、资源不足
构成马尔代夫的26个环岛,首都马累、机场岛葫芦累、人工居民岛葫芦马累、垃圾处理岛提拉夫士,等等,每个岛屿都有相应的功能,各施其责,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2014年,马尔代夫海水淡化厂失火,导致海水淡化装置无法工作,10万人缺水,马尔代夫请求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光中国就满载40吨矿泉水飞赴马尔代夫,外加每天可生产淡化水70余吨的海水淡化装置。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目前,马尔代夫为了节约用水,采用废水回收设备,自动收集生活垃圾用水,并且每片珊瑚礁岛都设有淡水处理站,而生活垃圾也是采用的填埋方式处理。
随着马尔代夫人口的增长,马尔代夫作为海岛群,除了土地的缺乏,淡水资源的稀少,供应不足也是其难以解决的难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马尔代夫是否真的会是下一个“消失”的亚特兰蒂斯,仅是一种科学的推测,因为还有许多科学观点需要被证实和研究。
马尔代夫要举国搬迁或许是一种提醒从小我们都学过水城威尼斯,那时候就有言论推测威尼斯将在20年后会沉没,但是到如今,威尼斯依然好好的。
更何况,举国搬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众多的岛屿国家中,马尔代夫不是第一个面临“沉没”危机的国家。早在2001年,图瓦卢就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失败,将举国搬迁到新西兰。但是,新西兰并没有同意卖土地给图瓦卢,只愿意租,而图瓦卢又觉得租金太贵。图瓦卢人只能各凭本事,移民去往世界各地。
马尔代夫和图瓦卢一样,如果在未来真的会“沉没”,搬家难的问题不比改善珊瑚礁的生长容易。
更何况搬去别国的马尔代夫还能叫马尔代夫吗?
那么,马尔代夫有没有办法让国家不“沉没”?
首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将改变马尔代夫群岛未来的“沉浮”命运。该研究显示,马尔代夫主要由珊瑚岛礁构成,而珊瑚本身就是一种会生长的生物,正常情况下,珊瑚礁的生长速度和海平面的上升速度一致,并且,研究证明,马尔代夫群岛其实每年都在缓慢地升高。
但是,珊瑚礁会被高温天气所破坏,也会因为二氧化碳浓度变高使得增加的海洋酸性影响珊瑚礁群的生长。
也就是说,如果马尔代夫群岛的珊瑚礁生长速度和海平面升高的速度,始终保持相对平衡,马尔代夫就不存在被海水淹没的问题。
目前来看,马尔代夫珊瑚礁的生长速度是慢于海平面上升的,但是如果加以改善,提高马尔代夫珊瑚礁的生长环境,或许,马尔代夫在未来会依然完好。
马尔代夫海岛珊瑚礁的纵向地质剖面图(互联网资料)其次,维基百科有文章提到,目前地球正处于一个冰河时期中的间歇期,这个间歇期叫做全新世,已经11700年了,而下一个冰期预期将会在5万年后到来,5万年后,地球又将会是冰天雪地环境。
所以说,马尔代夫并不是没有机会,而举国搬迁或许只是一种提醒。
1、提醒马尔代夫人,要爱护本国环境。就如同马尔代夫总统开水下会议一样,用自身的行动启示国人当下的危机。
2、提醒世人,重视全球变暖的危机。
研究数据表明,南极东部的白濑冰川正以超10倍的速度融冰,到2050年,全球沿海地区将会受到大海的威胁,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5-2米。
由此可见,全球变暖导致的生态灾难不只是马尔代夫一家的问题,与世界各国都命系一线,息息相关。
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的小知识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大自然,离不开大自然,爱护环境需要每个人去行动,从小事做起。
1、使用节能电器,节约用电,用水。
据统计,生产一瓶550毫升的水,会产生44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同容量的1/4瓶石油。
2、少用一次性制品的使用,如木筷、纸杯、纸巾等,
如果以我人口量计算,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3、出行少开车,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实践证明,行程超过8公里,乘坐地铁比乘汽车能减少17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4、尽量少用电梯。
如果每次步行上7层楼,可减少近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5、适度使用空调。
空调温度不低于26℃,能省50%的电。
6、进行垃圾分类,便于资源回收。
据有关专家测试: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7、多种树,常养花。
经常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家养养花草,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国家在大自然面前都是弱小的,而任何一个国家在面临自然灾难时,都应该援以善意的帮助和关怀。马尔代夫虽小,但却是地球环境与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环境问题是地球公民共同的问题,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资源和条件,无论是个人,还是国民公民,不仅需要对自已国家的发展负责,也要对人类的发展负责,对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物种负责,更需要对地球负责。
建立低碳生活的态度,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去行动,哪怕只是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就是大改变。